CN115107345A -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7345A
CN115107345A CN202110306798.2A CN202110306798A CN115107345A CN 115107345 A CN115107345 A CN 115107345A CN 202110306798 A CN202110306798 A CN 202110306798A CN 115107345 A CN115107345 A CN 115107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ink
modular
peripheral wall
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67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7345B (zh
Inventor
曹光辉
马立项
吴金平
周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anknote Minting Co ltd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anknote Minting Co ltd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anknote Minting Co ltd,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anknote M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67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7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7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7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1/00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having forme cylinders carrying a plurality of printing surfaces, or for performing letterpress, lithographic, or intaglio processes selectively or in combination
    • B41F11/02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having forme cylinders carrying a plurality of printing surfaces, or for performing letterpress, lithographic, or intaglio processes selectively or in combination for secur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1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50Printing press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包括:主印刷单元、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和供墨模块,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与主印刷单元固定连接并向主印刷单元的第一部分供墨,供墨模块与主印刷单元可拆卸的连接并向主印刷单元的第二部分供墨。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国际上钞票防伪底纹印刷通常采用专用B‑B型正背两面对印印刷机的结构一旦确定后,该类印刷机所能够实现的印刷工艺就确定且很难再扩展并会对钞票防伪图案的设计产生局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钞票防伪底纹印刷通常采用专用B-B型正背两面对印印刷机,该类印刷机可以在承印物的正背两面进行多色套印和接线图案的印刷。
但该类印刷机的结构一旦确定后,其所能够实现的印刷工艺就确定且很难再扩展。由于受到印刷机结构的影响,这会对钞票防伪图案的设计产生局限。若是通过多台印刷机进行多次印刷来实现一定的印刷工艺,不但工序会增加,而且经济性差,同时由于多次印刷承印物会产生多次的传递,很难保证印刷套印精度和正背对印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解决了目前国际上钞票防伪底纹印刷通常采用专用B-B型正背两面对印印刷机的结构一旦确定后,该类印刷机所能够实现的印刷工艺就确定且很难再扩展并会对钞票防伪图案的设计产生局限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包括:
主印刷单元;
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其与所述主印刷单元固定连接并向所述主印刷单元的第一部分供墨;
供墨模块,其与所述主印刷单元可拆卸的连接并向所述主印刷单元的第二部分供墨。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印刷单元包括:
正面橡皮滚筒;
背面橡皮滚筒,其与所述正面橡皮滚筒反向对滚;
背面套印印版滚筒,其设置在所述背面橡皮滚筒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背面橡皮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正面套印印版滚筒,其设置在所述正面橡皮滚筒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正面橡皮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一接线印版滚筒,其设置在所述正面橡皮滚筒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背面橡皮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二接线印版滚筒,其设置在所述正面橡皮滚筒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背面橡皮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所述背面套印印版滚筒、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和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均接收所述供墨模块的供墨,而所述第二接线印版滚筒接收所述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的供墨;
承印物从所述背面橡皮滚筒和所述正面橡皮滚筒的中间穿过时,受到所述背面橡皮滚筒和所述正面橡皮滚筒的挤压。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包括:
第一油墨收集滚筒,其外周壁与所述主印刷单元的第一部分相转动接触;
第一选色滚筒,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油墨收集滚筒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油墨收集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以及
第一输墨墨路,其与所述第一选色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以向所述第一选色滚筒的外周壁供墨。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供墨模块包括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和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与所述主印刷单元可拆卸的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对所述背面套印印版滚筒供墨;
在所述供墨模块向所述主印刷单元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
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与所述主印刷单元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与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和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协同对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和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供墨;
在所述供墨模块向所述主印刷单元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二模式中:
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被拆除弃用,而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直接与所述主印刷单元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直接对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和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供墨。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包括:
第二油墨收集滚筒,其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二选色滚筒,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墨收集滚筒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第二油墨收集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二输墨墨路;以及
在所述供墨模块向所述主印刷单元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二输墨墨路与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以向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的外周壁供墨;所述第二选色滚筒接收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的供墨。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包括第一供墨墨路,在所述供墨模块向所述主印刷单元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一供墨墨路与所述第二选色滚筒的外周壁相接触。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包括第一供墨墨路,在所述供墨模块向所述主印刷单元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一供墨墨路的数量与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和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二者的总数量相等,各个所述第一供墨墨路分别相对应地与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以及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的外周壁相接触。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包括与所述背面套印印版滚筒的外周壁相接触的第二供墨墨路。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还包括:将承印物输入至所述背面橡皮滚筒的输入滚筒以及将承印物输出至收集区域的输出滚筒。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供墨模块与主印刷单元可拆卸的连接而提出一种结构可以转换的模块化组合式印刷机,达到了两种不同印刷机结构的转换,可以实现印刷工艺的转换和扩展,尤其在不同的防伪印刷工艺中,当然,对于钞券的图案的设计和印刷提供了更宽的工艺和设备选择;并且由于其是正、背面同时印刷,因此印刷图案的印刷套印精度以及正背面图案的套印和对印精度相比商用机组式印刷机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其也解决了目前国际上钞票防伪底纹印刷通常采用专用B-B型正背两面对印印刷机的结构一旦确定后,该类印刷机所能够实现的印刷工艺就确定且很难再扩展并会对钞票防伪图案的设计产生局限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供墨模块与主印刷单元处于分离状态下的非工作状态图;
图3为输入滚筒、输出滚筒以及主印刷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供墨模块向主印刷单元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二模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主印刷单元;101、正面橡皮滚筒;102、背面橡皮滚筒;103、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4、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5、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6、第二接线印版滚筒;20、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1、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2、第一选色滚筒;203、第一输墨墨路;30、供墨模块;301、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1、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2、第二选色滚筒;3013、第二输墨墨路;302、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1、第一供墨墨路;303、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1、第二供墨墨路;40、输入滚筒;50、输出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包括:主印刷单元10、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和供墨模块30。
主印刷单元10是一个能够同时对承印物如钞票类进行正反面多色印刷的胶印单元。
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是一种“orlof-胶印”集色供墨单元。
供墨模块30也是一种供墨单元,如“orlof-胶印”集色供墨单元。
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与主印刷单元10固定连接并向主印刷单元10的第一部分供墨。
供墨模块30与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并向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
图2所示,供墨模块30与主印刷单元10处于拆卸后的彼此分离状态。
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关于主印刷单元10的具体结构的优选方案,该主印刷单元10包括:正面橡皮滚筒101、背面橡皮滚筒102、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
主印刷单元10处于该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的保护壳内。
正面橡皮滚筒101和背面橡皮滚筒102表面包覆可以传递油墨的橡皮布。其中,正面橡皮滚筒101和背面橡皮滚筒102的数量均为一个。
其中,背面橡皮滚筒102在竖直方向上顺时针转动,而正面橡皮滚筒101在竖直方向上逆时针转动,由此实现背面橡皮滚筒102与正面橡皮滚筒101反向对滚。
并且,承印物从背面橡皮滚筒102和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中间穿过时,受到所述背面橡皮滚筒102和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挤压。
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设置在背面橡皮滚筒102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背面橡皮滚筒102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并均围绕背面橡皮滚筒102呈卫星式排列。
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设置在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设置在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设置在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其中,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的数量可以为三个,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和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的数量各为一个。
全部的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和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均围绕正面橡皮滚筒101呈卫星式排列。
全部的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和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表面均包覆印版。
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和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均接收供墨模块30的供墨,而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接收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的供墨。
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和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均通过转动接触的方式分别将各自表面包覆印版上的图文传递至正面橡皮滚筒101的表面橡皮布上。
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将通过转动接触的方式将表面包覆印版上的图文传递至背面橡皮滚筒102的表面橡皮布上。
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关于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的具体结构的优选方案,该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包括: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第一选色滚筒202和第一输墨墨路203。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表面包覆可以转移油墨的橡皮布,第一选色滚筒202表面包覆接收油墨的凸印版。
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的外周壁与主印刷单元10的第一部分相转动接触。
第一选色滚筒202设置在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其中,优选地,第一选色滚筒20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均围绕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呈卫星式排列。
第一输墨墨路203与第一选色滚筒202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以向第一选色滚筒202的外周壁供墨。优选地,第一输墨墨路203的数量也为两个。
第一选色滚筒202与各自对应地第一输墨墨路203接触且从第一输墨墨路203接收油墨,并将油墨传递给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最后将油墨传递至主印刷单元10的第一部分,如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
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关于供墨模块30的具体结构的优选方案,该供墨模块30包括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和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其中,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与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使得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对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供墨。
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也是一种“orlof-胶印”集色供墨单元。
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和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具有供墨的作用。
图1所示,在供墨模块30向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
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与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与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可拆卸的连接;
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和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协同对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和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供墨;
图7所示,在供墨模块30向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二模式中:
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被拆除弃用,而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直接与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
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直接对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和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供墨。
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关于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的具体结构的优选方案,该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包括: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第二选色滚筒3012和第二输墨墨路3013。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表面包覆可以转移油墨的橡皮布,第二选色滚筒3012表面包覆接收油墨的凸印版。
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的外周壁与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二选色滚筒3012设置在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其中,优选地,第二选色滚筒3012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均围绕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呈卫星式排列。
在供墨模块30向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第二输墨墨路3013与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以向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的外周壁供墨。第二选色滚筒3012接收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的供墨,并将油墨传递至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接着传递至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并最后传递至正面橡皮滚筒101。
图1和6所示,提供了一种关于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的具体结构的优选方案,该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包括第一供墨墨路3021,在供墨模块30向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第一供墨墨路3021与第二选色滚筒3012的外周壁相接触,由第一供墨墨路3021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向各个第二选色滚筒3012供墨,由此,第二选色滚筒3012完成油墨收集。
图6和7所示,提供了一种关于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的具体结构的优选方案,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包括第一供墨墨路3021,在供墨模块30向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二模式中,第一供墨墨路3021的数量与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和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二者的总数量相等,各个第一供墨墨路3021分别相对应地与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以及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的外周壁相接触。
图1和8所示,提供了一种关于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的具体结构的优选方案,该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包括与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的外周壁相接触的第二供墨墨路3031。第二供墨墨路3031的数量与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的数量相等且二者分别对应地。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接收来自第二供墨墨路3031的油墨。
图3所示,其中,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还包括:将承印物输入至背面橡皮滚筒102的输入滚筒40以及将承印物输出至收集区域的输出滚筒50。
图1和3所示,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可以和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连接在一起,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的四个第一供墨墨路3021分别与四个第二选色滚筒3012的凸印版接触提供油墨,四个第二选色滚筒3012将从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接收的油墨传递给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完成油墨的收集。
当选用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时,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与主印刷单元10连接在一起,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与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接触对滚,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表面安装有印版,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将收集的油墨传递给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表面的印版上。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的第二输墨墨路3013与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接触,将油墨传递给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表面的印版上。
当然,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的四条第一供墨墨路3021分别与四个第二选色滚筒3012进行离合压,因此可以选择性给第二选色滚筒3012供墨。
当然,第二选色滚筒3012选色滚筒与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之间也可以进行离合,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可以选择性的接收第二选色滚筒3012的油墨;
该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的第二选色滚筒3012的数量变化和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与主印刷单元10相对应的印版滚筒的变化在本专利保护范围。
当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需要从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接收油墨时,选用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当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直接从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的第一供墨墨路3021直接接收油墨时,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弃用。
承印物如纸张由输纸部传递给输入滚筒40,输入滚筒40将纸张传递给背面橡皮滚筒102,承印物随背面橡皮滚筒102一起转动并经过背面橡皮滚筒102和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对滚后,背面橡皮滚筒102和正面橡皮滚筒101表面包覆的橡皮布表面上的图文同时转移到承印物的背面和正面上完成印刷,完成印刷后的承印物经由背面橡皮滚筒102依次传递给输出滚筒50、传纸链条,最后将印刷后的承印物传递到收集区域如收纸部。
通过选用或弃用一种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可以实现一台印刷机在两种完全不同印刷工艺之间切换。
当选用一种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可以实现在承印物的背面进行四色套印印刷,在承印物的正面四色接线图案、三色套印图案和两色接线图案的套印印刷,以及正背两面对印的印刷工艺;当弃用一种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时,可以实现在承印物的背面四色套印印刷,正面四色套印图案和两色接线图案的套印印刷以及正背两面对印的印刷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转动的所有滚筒依靠电机驱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供墨模块30与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而提出一种结构可以转换的模块化组合式印刷机,达到了两种不同印刷机结构的转换,可以实现印刷工艺的转换和扩展,尤其在不同的防伪印刷工艺中,当然,对于钞券的图案的设计和印刷提供了更宽的工艺和设备选择;并且由于其是正、背面同时印刷,因此印刷图案的印刷套印精度以及正背面图案的套印和对印精度相比商用机组式印刷机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其也解决了目前国际上钞票防伪底纹印刷通常采用专用B-B型正背两面对印印刷机的结构一旦确定后,该类印刷机所能够实现的印刷工艺就确定且很难再扩展并会对钞票防伪图案的设计产生局限的问题。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Claims (9)

1.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印刷单元(10);
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其与所述主印刷单元(10)固定连接并向所述主印刷单元(10)的第一部分供墨;
供墨模块(30),其与所述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并向所述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印刷单元(10)包括:
正面橡皮滚筒(101);
背面橡皮滚筒(102),其与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反向对滚;
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其设置在所述背面橡皮滚筒(102)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背面橡皮滚筒(102)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其设置在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其设置在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其设置在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所述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和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均接收所述供墨模块(30)的供墨,而所述第二接线印版滚筒(106)接收所述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的供墨;
承印物从所述背面橡皮滚筒(102)和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中间穿过时,受到所述背面橡皮滚筒(102)和所述正面橡皮滚筒(101)的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色集色接线供墨单元(20)包括:
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其外周壁与所述主印刷单元(10)的第一部分相转动接触;
第一选色滚筒(202),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油墨收集滚筒(20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以及
第一输墨墨路(203),其与所述第一选色滚筒(202)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以向所述第一选色滚筒(202)的外周壁供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模块(30)包括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和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与所述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模块化供墨(303)单元对所述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供墨;
在所述供墨模块(30)向所述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
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与所述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与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和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协同对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和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供墨;
在所述供墨模块(30)向所述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二模式中:
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被拆除弃用,而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直接与所述主印刷单元(10)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直接对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和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供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可移动式集色接线供墨单元(301)包括:
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其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二选色滚筒(301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的外周上且外周壁与所述第二油墨收集滚筒(3011)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
第二输墨墨路(3013);以及
在所述供墨模块(30)向所述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二输墨墨路(3013)与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的外周壁相转动接触,以向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的外周壁供墨;所述第二选色滚筒(3012)接收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的供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包括第一供墨墨路(3021),在所述供墨模块(30)向所述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一供墨墨路(3021)与所述第二选色滚筒(3012)的外周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化供墨单元(302)包括第一供墨墨路(3021),在所述供墨模块(30)向所述主印刷单元(10)的第二部分供墨的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一供墨墨路(3021)的数量与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和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二者的总数量相等,各个所述第一供墨墨路(3021)分别相对应地与所述正面套印印版滚筒(104)以及所述第一接线印版滚筒(105)的外周壁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化供墨单元(303)包括与所述背面套印印版滚筒(103)的外周壁相接触的第二供墨墨路(303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还包括:将承印物输入至所述背面橡皮滚筒(102)的输入滚筒(40)以及将承印物输出至收集区域的输出滚筒(50)。
CN202110306798.2A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Active CN115107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6798.2A CN115107345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6798.2A CN115107345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345A true CN115107345A (zh) 2022-09-27
CN115107345B CN115107345B (zh) 2023-10-20

Family

ID=8332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6798.2A Active CN115107345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734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2471A (zh) * 2001-11-27 2003-07-30 小森公司 印刷机
CN1562637A (zh) * 2004-04-19 2005-01-1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带有新型可移动输墨装置的卫星式印刷机
CN1564747A (zh) * 2001-11-27 2005-01-12 Kba-吉奥里股份有限公司 凹版印刷机
CN1832857A (zh) * 2003-06-09 2006-09-13 戈斯国际公司 可变版式胶印机
CN1891459A (zh) * 2005-06-28 2007-01-10 小森公司 印刷机的上墨设备
CN101287604A (zh) * 2005-10-13 2008-10-15 Kba-吉奥里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模块式附加印刷组的印刷机
CN102712192A (zh) * 2009-12-22 2012-10-03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带有支撑集墨滚筒的移动滑架的凹版印刷机
CN104334353A (zh) * 2012-04-10 2015-02-04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具有移动式上墨托架的印刷机
CN107433764A (zh) * 2016-05-27 2017-12-05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卫星式印刷机
CN108909155A (zh) * 2018-07-02 2018-11-30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全文件生产的组合式印刷机
CN110475668A (zh) * 2017-05-04 2019-11-19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用于给凹版印刷机的凹版印刷滚筒上墨的上墨系统、包括该上墨系统的凹版印刷机以及给该凹版印刷滚筒上墨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2471A (zh) * 2001-11-27 2003-07-30 小森公司 印刷机
CN1564747A (zh) * 2001-11-27 2005-01-12 Kba-吉奥里股份有限公司 凹版印刷机
CN1832857A (zh) * 2003-06-09 2006-09-13 戈斯国际公司 可变版式胶印机
CN1562637A (zh) * 2004-04-19 2005-01-1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带有新型可移动输墨装置的卫星式印刷机
CN1891459A (zh) * 2005-06-28 2007-01-10 小森公司 印刷机的上墨设备
CN101287604A (zh) * 2005-10-13 2008-10-15 Kba-吉奥里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模块式附加印刷组的印刷机
CN102712192A (zh) * 2009-12-22 2012-10-03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带有支撑集墨滚筒的移动滑架的凹版印刷机
CN102712191A (zh) * 2009-12-22 2012-10-03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带有集墨滚子的凹版印刷机
CN104334353A (zh) * 2012-04-10 2015-02-04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具有移动式上墨托架的印刷机
CN107433764A (zh) * 2016-05-27 2017-12-05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卫星式印刷机
CN110475668A (zh) * 2017-05-04 2019-11-19 卡巴-诺塔赛斯有限公司 用于给凹版印刷机的凹版印刷滚筒上墨的上墨系统、包括该上墨系统的凹版印刷机以及给该凹版印刷滚筒上墨的工艺
US20200114642A1 (en) * 2017-05-04 2020-04-16 Kba-Notasys Sa Inking system for inking an intaglio printing cylinder of an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of inking such an intaglio printing cylinder
CN108909155A (zh) * 2018-07-02 2018-11-30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全文件生产的组合式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345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01939A (en)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for security papers
SU1743341A3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 листова ротационна печатна машина дл печатани ценных бумаг, в частности банкнот
EP1937479B1 (en) Printing machine with modular additional printing group
US4584939A (en) Combined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CA1221578A (en) Multicolor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EP2993043B1 (en) Multicolor offset printing press
SU1516004A3 (ru) Многокрасочна ротационна печатна машина дл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й двусторонней печати на листах за один проход, не допускающей подделки фона на банкнотах
US6283025B1 (en) Multicolor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US5007339A (en) Convertible multi-color printing machine, especially for the printing of banknotes
JPH0218053A (ja) 両面同時印刷用多色輪転印刷機
US4766809A (en) Multicolor perfecting press
JPH06255072A (ja) 枚葉紙を両面印刷するための輪転印刷機
US4574696A (en) Rotary press for the simultaneous multicolor printing on both sides of a web or sheet
CN115107345A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双面防伪底纹印刷机
WO2004000556A1 (fr) Dispositif d'impression en creux, produits imprimes realises par ce dispositif, et procede d'obtention desdits produit
CN208069109U (zh) 一种彩盒加工用胶印机的多色输墨机构
JPS58138647A (ja) オフセツト輪転印刷機用の印刷機構
JPH0222057A (ja) 両面多色オフセットザンメル印刷機
JPH115292A (ja) 印刷機
JPS61144349A (ja) 両面同時印刷用輪転多色間接印刷機
PL143386B1 (en) Rotary press for simultanepusly printing on both sides of paper stock
NZ210952A (en) Combined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having an indirect printing machine and an intaglio prin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