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2261A - 自锁电路 - Google Patents

自锁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2261A
CN115102261A CN202210891590.6A CN202210891590A CN115102261A CN 115102261 A CN115102261 A CN 115102261A CN 202210891590 A CN202210891590 A CN 202210891590A CN 115102261 A CN115102261 A CN 115102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element
resistor
switching element
self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15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旭冉
杨守建
叶太强
张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15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2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2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2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8390 priority patent/WO202402221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电路,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获取闭合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如此配置,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获取所述闭合控制信号之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可以保持长期闭合状态而不再需要外部控制信号进行限制,基于上述结构可以进一步控制特定的常开开关在没有控制信号的前提下保持闭合,满足了控制器休眠和降低能耗和/或成本的设计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锁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电路。
背景技术
2016年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设备及充电连接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多年的调研和研究,提出了新一代的ChaoJi充电技术路线发端于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需求,但并不简单指大功率充电接口,而是一套完整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解决方案。在本文中,ChaoJi充电技术指的是由国家电网发布的《电动汽车ChaoJi传导充电技术白皮书》中进行描述的ChaoJi充电技术。
ChaoJi技术解决了国际上现有充电系统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和问题,为世界提供一个统一的、安全的、可靠的、低成本充电系统解决方案。第一,ChaoJi充电系统可以提供大功率充电方案,提升充电速度、改善用户体验、减少里程焦虑,特别解决一些长续航里程车辆、公交、运营车辆、特种车辆以及乘用车在大城市、高速公路的充电要求。第二,在产业发展初期,国际上出现了CHAdeMO、GB/T、CCS1、CCS2等四种主流直流接口技术形式。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和优势,但也逐步暴露出一些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世界电动汽车产业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安全的、兼容的充电接口。第三,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广大用户对于快速充电、充电安全、充电体验、充电成本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带来的大功率充电、即插即充、充放电一体化、小功率直流化等新技术需要一套完整的充电接口技术进行支撑。未来,ChaoJi充电系统将成为我国主流的汽车充电系统。
但ChaoJi充电系统有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ChaoJi充电系统明确规定了预约充电这一工作场景,即插入充电枪后,汽车控制器可以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整机功耗,预约时间到时,闭合充电桩侧一信号开关。
充电桩中的电路和设置于车辆上的充电信号接收电路配合工作,一般而言,预约阶段控制器处于休眠状态,所有输出信号均为低,开关都为断开状态,所以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中未出现回路闭环。即使充电桩中的电路发生了变化,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中的任意检测点的电压没有任何变化,车辆内部的控制器无法判断外部的电路是否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在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中无法找到一个可以使控制器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的有效的唤醒测量点,控制器无法被唤醒,也就无法进行后续的充电。
目前现有的解决方式有两种:
1.使用一个单独的常供电的低性能处理器,专门用于控制一特定的常开开关,以使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中形成回路,当检测汽车处于预约阶段,则控制该开关保持关闭,如果不是,则打开。这样的解决方案存在额外的处理器的购买成本和设置成本。
2.使MCU始终处于工作模式下,控制该开关的状态,但这大大增加了控制器的静态功耗。
但是这两种解决方案都仍不理想,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特定工况下一特定的常开开关需要闭合但同时还要考虑能耗和/或实现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特定工况下一特定的常开开关需要闭合但同时还要考虑能耗和/或实现成本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电路,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连接端闭合两侧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连接端断开两侧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连接端闭合两侧电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连接端断开两侧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获取闭合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工作逻辑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相同。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获取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用于接地。
可选的,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执行开关元件,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工作逻辑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相同。
其中,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元件。
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获取所述闭合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连接的一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电源。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获取所述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自身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用于接地的一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自身的控制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之间。
可选的,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执行开关元件,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工作逻辑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相同。
其中,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元件。
可选的,所述执行开关元件应用于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接收电路。
可选的,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工作回路和第二工作回路,所述第一工作回路用于配合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工作,所述第二工作回路用于配合非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工作,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用于通断所述第一工作回路。
可选的,所述非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的技术形式包括CHAdeMO模式、GB/T模式、CCS1模式和CCS2模式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的,所述自锁电路响应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工作,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至少工作于正常充电工况、断电工况和充电预约工况;在所述正常充电工况下,所述控制器处于唤醒状态,在所述断电工况和所述充电预约工况下,所述控制器处于休眠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断电工况下,所述执行开关元件断开;在所述充电预约工况下,所述执行开关元件闭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自锁电路中,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获取闭合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如此配置,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获取所述闭合控制信号之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可以保持长期闭合状态而不再需要外部控制信号进行限制,基于上述结构可以进一步控制特定的常开开关在没有控制信号的前提下保持闭合,满足了控制器休眠和降低能耗和/或成本的设计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接收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中:
10-充电信号接收电路;11-车辆侧电路;12-车辆插座侧电路;13-第一工作回路;14-第二工作回路;15-车辆插头侧电路;16-充电机侧电路;20-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自锁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特定工况下一特定的常开开关需要闭合但同时还要考虑能耗和/或实现成本的问题。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电路,所述自锁电路应用于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接收电路。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ChaoJi模式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设置或者参考图1进行理解。
图1中,标号为10的电路即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为了便于理解,又具体划分为车辆侧电路11和车辆插座侧电路12。图中U1、R1、R1’、S1、Rc、RE、D1、Rv’、Rv、Sv’、Sv、U2、R4、R4c、R4c’、S2、R4’所代表的元件及设置目的,和本申请的关联性不强,可根据《电动汽车ChaoJi传导充电技术白皮书》进行理解,在此不进行展开说明。
当然,基于本发明的思想,所述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具有相同设计需求的其他电路中,并不局限于仅应用于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接收电路。
所述自锁电路响应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工作,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至少工作于正常充电工况、断电工况和充电预约工况;在所述正常充电工况下,所述控制器处于唤醒状态,在所述断电工况和所述充电预约工况下,所述控制器处于休眠状态。期望的运行结果是:在所述断电工况下,执行开关元件(在图1中,用S2’进行标记,在图2中,用M3进行标记)断开;在所述充电预约工况下,所述执行开关元件闭合。
为了解决控制器休眠时,特定的常开开关需要闭合的问题,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M1和第二开关元件M4。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连接端闭合两侧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连接端断开两侧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可以例如是Nmos管。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被配置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连接端闭合两侧电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连接端断开两侧电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可以例如是Pmos管。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控制端用于获取闭合控制信号(闭合控制信号即S2’_LOCK端口为高电平);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第二连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Battery,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M1元件的控制端连接。
如此配置,初始状态下,M1处于断开状态,M4也处于断开状态,当M1接收到所述闭合控制信号时,M1闭合,M4也闭合,M4通过所述电源Battery持续地为M1的控制端提供高电平,此时,即使所述闭合控制信号消失(即S2’_LOCK端口为低电平),M1和M4仍然能够保持闭合状态,实现自锁功能。基于上述核心结构可以相应地设置外围元件,从而进一步控制特定的常开开关在没有控制信号的前提下保持闭合,控制器可以在进入休眠之前发送所述闭合控制信号然后进入休眠。如此配置,满足了控制器休眠和降低能耗和/或成本的设计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自锁电路的解锁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较优地,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元件M2,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2的工作逻辑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相同。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2可以例如是Nmos管。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2的控制端用于获取断开控制信号(断开控制信号即S2’_UNLOCK端口为高电平),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2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2的第二连接端用于接地。
当M1和M4处于闭合状态时,若M2的控制端为高电平,则M2闭合,M1的控制端电压因为M2的导通而降低,从而M1断开,M4也进而断开,实现了解锁功能。
如此配置,可以方便控制器在唤醒之后,在必要状态下解锁所述自锁电路以实现其他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执行开关元件M3,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的工作逻辑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相同。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可以例如是Nmos管。
当上述的M1、M2、M3和M4为MOS管时,具体的电路连接方式可以根据电气学公知常识或者图2的内容进行理解,在此不进行展开描述。
其中,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的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元件。
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即前述的特定的常开开关,其具体的开闭状态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状态相同,通过所述自锁电路的自锁和解锁切换自身的开闭状态,实现设计预期。
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控制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获取所述闭合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连接的一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第一连接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电源。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2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和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2的控制端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获取所述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2的第二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七电阻R7与自身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4的第二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8连接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的控制端,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的用于接地的一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与自身的控制端连接。
上述的电阻用于实现电路稳定,防止部分支路的短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的元件的工作特性,上述的电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不设置。
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0,所述二极管D0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1之间。具体连接方向可以参考图2进行理解。所述二极管D0用于屏蔽两侧电路间的信号影响。
正如前文介绍,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应用于充电信号接收电路,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至少支持ChaoJi模式的技术形式。图2中,D1,CC1,R4’均为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的一部分,可结合图1进行理解,上述元件的具体功能与本申请关联不大,在此不进行展开描述。
较优地,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工作回路13和第二工作回路14,所述第一工作回路13配合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20工作,所述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20包括车辆插头侧电路15和充电机侧电路16。所述第二工作回路14用于配合非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工作。所述执行开关元件M3用于通断所述第一工作回路13。如此配置,预约充电状态下可与所述ChaoJi模式的充电桩配合使用,从而完整实现所述ChaoJi模式的预约充电流程。
所述非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的技术形式包括CHAdeMO模式、GB/T模式、CCS1模式和CCS2模式中的至少一者。CHAdeMO模式、GB/T模式、CCS1模式和CCS2模式的具体工作原理和相关标准,可参考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理解,在此不进行展开描述。如此配置,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的适用性更佳。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按照如下流程进行工作。
Step1:初始状态时,MCU的输出信号S2’_LOCK和S2’_UNCLOCK都为低,M1、M2、M3和M4均为截止状态,此时相当于特定的常开开关(即M3)打开.
Step2:当控制器接到预约充电的指令后,S2’_LOCK输出高,此时M1的g极为高电平,M1闭合,使得M4的g极变为低电平,M4闭合,进而使得Battery上的电压,通过M4、R9和R3到达M3的g极,使得M3的g极为高电平,M3闭合,相当于特定的常开开关闭合。
Step3:随后,控制下电,进入休眠模式,MCU的输出信号S2’_LOCK和S2’_UNCLOCK输出均为低,但Battery上的电压,仍可通过M4、R9和R3到达M1的g极,使得M1的g极仍为高电平,M1闭合,实现自锁,不依赖MCU的输出状态,维持住特定的常开开关的闭合状态。
Step4:预约时间到时,充电桩侧一信号开关闭合,由于M3处于闭合状态,形成了回路,因此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中特定的检测点的电压发生变化,使控制器进入工作模式,进而控制车辆进行充电。充电桩侧一信号开关闭合导致特定的检测点的电压变化的具体逻辑和本申请关联不大,在此不进行展开描述。
Step5:充电结束后,S2’_UNCLOCK输出切换为高,M2的g极为高,M2闭合,低电平由M2、R3传至M1的g极,M1断开,使得M4的g极为高电平,M4断开,进而使得M3的g极为低电平,M3断开(即特定的常开开关断开)。
Step6:S2’_UNCLOCK输出切换为低,M2的g极为低,M2断开,M1、M3、M4的状态不会发生改变。此时,MCU的输出信号S2’_LOCK和S2’_UNCLOCK输出都为低,M1、M2、M3和M4均为截止状态,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又恢复到了充电前的初始状态。此时可以响应新的充电操作指令。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获取闭合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如此配置,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获取所述闭合控制信号之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可以保持长期闭合状态而不再需要外部控制信号进行限制,基于上述结构可以进一步控制特定的常开开关在没有控制信号的前提下保持闭合,满足了控制器休眠和降低能耗和/或成本的设计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还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完整、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连接端闭合两侧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连接端断开两侧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连接端闭合两侧电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连接端断开两侧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获取闭合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用于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工作逻辑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相同;其中,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获取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用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执行开关元件,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工作逻辑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相同;其中,
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元件;
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获取所述闭合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连接的一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电源;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获取所述断开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自身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用于接地的一连接端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自身的控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还包括执行开关元件,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工作逻辑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相同;其中,
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的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开关元件应用于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接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工作回路和第二工作回路,所述第一工作回路用于配合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工作,所述第二工作回路用于配合非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工作,所述执行开关元件用于通断所述第一工作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ChaoJi模式的充电信号输出电路的技术形式包括CHAdeMO模式、GB/T模式、CCS1模式和CCS2模式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响应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工作,所述充电信号接收电路至少工作于正常充电工况、断电工况和充电预约工况;在所述正常充电工况下,所述控制器处于唤醒状态,在所述断电工况和所述充电预约工况下,所述控制器处于休眠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电工况下,所述执行开关元件断开;在所述充电预约工况下,所述执行开关元件闭合。
CN202210891590.6A 2022-07-27 2022-07-27 自锁电路 Pending CN115102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1590.6A CN115102261A (zh) 2022-07-27 2022-07-27 自锁电路
PCT/CN2023/108390 WO2024022219A1 (zh) 2022-07-27 2023-07-20 自锁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1590.6A CN115102261A (zh) 2022-07-27 2022-07-27 自锁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261A true CN115102261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8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1590.6A Pending CN115102261A (zh) 2022-07-27 2022-07-27 自锁电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2261A (zh)
WO (1) WO20240222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2219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自锁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7091A (ja) * 2008-03-31 2009-10-22 Ricoh Co Ltd 充放電制御装置および充放電制御方法
EP2230755B1 (en) * 2009-03-19 2017-09-06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Charge current reduction for current limited switched power supply
CN111883081A (zh) * 2020-07-28 2020-11-03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4006439A (zh) * 2021-11-23 2022-02-01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多种充电设备的充电桩
CN216851360U (zh) * 2022-01-07 2022-06-28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充电钳位自锁电路
CN115102261A (zh) * 2022-07-27 2022-09-23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自锁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2219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自锁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2219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558B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132420B (zh) 低功耗待机电路装置和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4557082U (zh)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供电唤醒系统及其供电唤醒电路
CN103107567A (zh) 控制导频探测电路
CN10982850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整车控制模块静态功耗控制系统
CN112319259B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子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19118A (zh) 应用于agv的低成本节能型无线远程自动开关机装置和方法
CN112009306A (zh) 一种交流充电cp信号的唤醒和休眠电路
CN114701398A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
CN115102261A (zh) 自锁电路
CN206884773U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车用兼容12v与24v充电的充电电路
CN206894283U (zh) 电池管理系统唤醒系统和dc/dc变换器
CN206615093U (zh) 双电源输出的电动汽车智能直流充电桩
CN219687245U (zh) 一种基于整车控制器的蓄电池智能充电系统
CN109334510A (zh) 一种电动装载车电池包参数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CN11201904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变换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03414A (zh) 服务机器人电源控制装置
CN115158046A (zh) 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动车辆
CN205123371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汽车充电线缆
CN116572866A (zh) 一种蓄电池智能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KR20180019446A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207219123U (zh) 一种太阳能光控升压led功能电路
CN216993974U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cp信号唤醒和休眠电路
CN113829965B (zh) 氢燃料中重卡的燃料电池系统吹扫延迟下电控制方法
CN214590727U (zh) 一种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