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4896B - 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4896B
CN115074896B CN202111201342.6A CN202111201342A CN115074896B CN 115074896 B CN115074896 B CN 115074896B CN 202111201342 A CN202111201342 A CN 202111201342A CN 115074896 B CN115074896 B CN 115074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limiting
silk thread
fixed plat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13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4896A (zh
Inventor
曹经纬
曾宪华
邱科
张晓山
余怀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yhon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yhon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yhon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yhon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74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4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4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4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及其限位方法,丝线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板和限位叉;所述固定板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口所述限位叉设有将单根丝线限制在所述定位口内的叉片;所述丝线别在所述固定板和限位叉之间。本发明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为了解决不同种类丝线限位适用性、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负压吸附丝线,并使限位装置与丝线之间为“软接触”,避免了直接夹持和挤压丝线,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丝线,而且调节便捷,对运动控制系统精度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解决了平面夹紧机构夹丝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穿综等设备在分丝时一般采用两个平面夹紧丝线的机构来限位丝线并提供拉力。其原理是通过两个平面硬接触挤压丝线从而夹紧丝线,然而这种平面夹紧方法在原理上就存在缺陷,丝线的种类非常之多,不同丝线的线径,质地,弹性等特性差异巨大,通过两个面来夹紧丝线的方法将导致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在已公开的文献200910159954.6中,夹子的主要问题有夹伤、夹断丝线,丝线张力释放过快导致丝线崩飞,丝线张力没能及时释放导致后续勾断丝线等,该方法的适用性、通用性非常差。采用这种方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为相应的丝线特别调节该平面夹线机构夹丝线的力度,以达到一个临界的平衡状态,而这对调节精度和控制精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实际实施非常困难、费时,且即便花费大量时间去调整好机构的夹丝力度,由于同种类的不同丝线也存在细微的差别,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误差,所以这些问题也会时不时出现,无法杜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软接触”且避免了直接夹持和挤压丝线的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其包括固定板和限位叉;所述固定板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口;所述限位叉设有将单根丝线限制在所述定位口内的叉片;所述丝线别在所述固定板和限位叉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叉为可移动设置,所述定位口呈倾斜装置,所述定位口的倾斜角度为锐角,所述定位口呈倾斜装置,其倾斜角度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设有位于所述定位口内的狭缝开口以及与所述狭缝开口连通且连接负压源的气管接口
优选地,所述定位口设有多个;所述定位口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固定板还设有位于相邻定位口之间的槽口。
优选地,每个定位口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狭缝开口,所述气管接口与所有狭缝开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叉片设有多个,所述叉片的数量与所述槽口的数量相同,所述叉片插入对应的槽口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还设有底面、与底面相对设置且与底面平行设置的上端面、与上端面连接的垂面、与垂面连接且上端面平行设置的中端面、与中端面连接的倾斜面、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多个槽口均由上端面、垂面和中端面向底面方向延伸;定位口位于上端面和中端面之间;倾斜面一端与中端面连接,倾斜面另一端与底面连接,倾斜面的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侧面连接;第二侧面一端与上端面连接,第二侧面另一端与底面连接,第二侧面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侧面连接;气管接口位于上端面下方且由其中一个第一侧面向另一个第一侧面延伸形成;狭缝开口由中端面向上端面下方延伸且延伸至气管接口。
优选地,所述叉片包括位于上端的上叉片和位于下端的下叉片;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上叉片和所述下叉片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丝线限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被分离出来的单根丝线被送到固定板的定位口处;
S2:限位叉向固定板方向移动,限位叉的叉片进入对应的固定板的槽口内,同时叉片将丝线挤进槽口内;
S3:丝线被固定板和限位叉挤压,丝线在定位口和叉片之间经历了多次弯曲绕线;
S4:丝线被限制在定位口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丝线限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被分离出来的单根丝线被送到固定的定位处,定位口处的狭缝开口内产生负压,负压吸附丝线;
S2:限位叉向固定板方向移动,限位叉的上叉片和下叉片包围住固定板,同时将丝线别住;
S3:丝线被固定板和限位叉挤压,丝线在定位口分别与上叉片和下叉片之间经历了弯曲绕线;
S4:丝线被限制在定位处。
本发明限位装置及其方法,为了解决不同种类丝线限位适用性、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负压吸附丝线,并使限位装置与丝线之间为“软接触”,避免了直接夹持和挤压丝线,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丝线,而且调节便捷,对运动控制系统精度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解决了平面夹紧机构夹丝存在的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丝线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丝线限位装置的固定板和叉片挤压丝线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丝线限位装置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丝线限位装置的固定板的左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丝线限位装置的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丝线限位装置的固定板和叉片挤压丝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固定板,2-叉片,3-限位叉,4-丝线,5-定位口,6-槽口,7-狭缝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一种丝线限位装置,用于将从丝幕中分离出来的单根丝线限位并能释放丝线的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丝线限位装置包括由固定装置10固定且呈固定状态的固定板1以及由驱动装置20驱动且呈活动状态的限位叉2。
如图3至图5所示,固定板1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口5、位于相邻定位口5之间的槽口6、位于每个定位口5内的至少一个狭缝开口7以及与所有狭缝开口7连通且贯穿固定板1的气管接口71,其中气管接口71连接负压源,便可在所有狭缝开口7内产生负压,负压吸附丝线100。
在每个定位口5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狭缝开口7。
如图4所示,定位口5呈倾斜装置,其倾斜角度α为锐角,倾斜角度α的范围为50°至60°,定位口5被槽口6分为数段。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口5设有3个,槽口6设有2个,2个槽口6将定位口5分成3个。
如图3所示,固定板1还设有底面11、与底面11相对设置且与底面11平行设置的上端面12、与上端面12连接的垂面13、与垂面13连接且上端面12平行设置的中端面14、与中端面14连接的倾斜面15、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16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一侧面16之间的第二侧面17。其中,多个槽口6均由上端面12、垂面13和中端面14向底面11方向延伸;定位口5位于上端面12和中端面14之间;倾斜面15一端与中端面14连接,倾斜面15另一端与底面11连接,倾斜面15的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侧面16连接;第二侧面17一端与上端面12连接,第二侧面17另一端与底面11连接,第二侧面17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侧面16连接;气管接口71位于上端面12下方且由其中一个第一侧面16向另一个第一侧面16延伸形成;狭缝开口7由中端面14向上端面12下方延伸且延伸至气管接口71。
如图2所示,限位叉2包括将丝线100限制在定位口5内的叉片21,叉片21可以插入槽口6中,狭缝开口7处由于负压的作用可吸附丝线100以提供稳定的拉力,可以将丝线100别在固定板1和限位叉2之间。
叉片21设有多个,叉片21的数量与槽口6的数量相同,叉片21插入对应的槽口6内。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丝线限位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被分离出来的单根丝线100被送到固定板1的定位口5处,定位口5处具有负压,负压吸附丝线100;
S2:限位叉2向固定板1方向移动,限位叉2的叉片21进入对应的固定板1的槽口6内,同时叉片21将丝线100挤进槽口6内;
S3:丝线100被固定板1和限位叉2挤压(具体地,丝线100被叉片21与对应的槽口6之间以及定位口5内挤压),丝线100在定位口5和叉片21之间经历了多次弯曲绕线;
S4:丝线100被限制在定位口5处,等待下一步工序。
通过上述方法将丝线100进行限位。
丝线100没有受到本发明限位装置的机械硬挤压力,只有丝线100进行多道弯曲通过其本身的张力对限位装置的“软挤压”力以及定位口5处对丝线100的吸附力作用,而限位叉1的作用是将丝线100限制在定位口5处,所以对运动控制精度的要求不高,因此避开了平面夹紧方案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对不同种类丝线的适用性,通用性。
丝线100剪断后,限位装置的限位叉1将丝线100仍然限制在定位口5处,此时丝线100的张力被释放,狭缝开口7产生负压继续将丝线100吸附住,以提供后续丝线100转移时所需的稳定拉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板1也可以不设置槽口,限位叉2设有位于其上端的上叉片和位于其下端的下叉片,固定板位于上叉片和下叉片之间,既可以达到将丝线别住。
如果固定板1不设置槽口,则定位口5仅为一个,其倾斜角度仍与上述相同。狭缝开口7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一个3个狭缝开口或者设置一个纵长的狭缝开口。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丝线限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被分离出来的单根丝线被送到固定板1的定位口5处,定位口处的狭缝开口7内产生负压,负压吸附丝线100;
S2:限位叉向固定板方向移动,限位叉的上叉片和下叉片包围住固定板,同时将丝线别住;
S3:丝线被固定板和限位叉挤压(具体地,丝线被固定板与上叉片之间、固定板与下叉片之间以及定位口5内挤压),丝线在定位口分别与上叉片和下叉片之间经历了弯曲绕线;
S4:丝线被限制在定位5处,等待下一步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狭缝开口7处产生负压,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能在定位口5具有负压且将丝线吸住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为了解决不同种类丝线限位适用性、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负压吸附丝线,并使限位装置与丝线之间为“软接触”,避免了直接夹持和挤压丝线,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丝线,而且调节便捷,对运动控制系统精度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解决了平面夹紧机构夹丝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不同种类丝线限位适用性、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丝线限位装置,该装置主要采用了负压吸附丝线,并使装置与丝线“软接触”的方法,避免了夹板直接挤压丝线,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丝线,而且调节便捷,对运动控制系统精度要求不高,适应性强,从原理上解决了平面夹紧机构夹丝存在的问题。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4)

1.一种丝线限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呈固定状态的固定板( 1 )和限位叉( 2 );所述固定板( 1 )设有多个定位口( 5 );所述限位叉( 2 )设有将单根丝线( 100 )限制在所述定位口( 5 )内的叉片( 21 );所述丝线( 100 ) 别在所述固定板( 1 )和限位叉( 2 )之间,所述限位叉( 2 )为可移动设置;位于所述定位口( 5 )内的狭缝开口( 7 )以及与所述狭缝开口( 7 )连通且连接负压源的气管接口( 71 ), 单根丝线( 100 ) 吸附在所述定位口( 5 )内;所述定位口( 5 )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固定板( 1 )还设有位于相邻定位口( 5 )之间的槽口( 6 );每个定位口( 5 ) 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狭缝开口( 7 ),所述气管接口( 71 )与所有狭缝开口( 7 ) 连通;所述叉片( 21 )设有多个, 所述叉片( 21 )的数量与所述槽口( 6 )的数量相同, 所述叉片( 21 ) 插入对应的槽口( 6 )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限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口( 5 )呈倾斜装置,所述定位口( 5 )的倾斜角度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限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 1 ) 还设有底面( 11 )、与底面( 11 )相对设置且与底面( 11 )平行设置的上端面( 12 ) 、与上端面( 12 )连接的垂面( 13 )、与垂面( 13 )连接且与上端面( 12 ) 平行设置的中端面( 14 )、与中端面( 14 )连接的倾斜面( 15 )、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 16 ) 以及第二侧面( 17 );多个槽口( 6 )均由上端面( 12 )、垂面( 13 )和中端面( 14 )向底面( 11 )方向延伸;定位口( 5 )位于上端面( 12 ) 和中端面( 14 )之间;倾斜面( 15 )一端与中端面( 14 )连接, 倾斜面( 15 )另一端与底面( 11 ) 连接, 倾斜面( 15 )的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侧面( 16 )连接; 第二侧面( 17 ) 一端与上端面( 12 )连接, 第二侧面( 17 )另一端与底面( 11 ) 连接, 第二侧面( 17 ) 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侧面( 16 )连接;气管接口( 71 )位于上端面( 12 )下方且由其中一个第一侧面( 16 ) 向另一个第一侧面( 16 ) 延伸形成;狭缝开口( 7 )由中端面( 14 ) 向上端面( 12 )下方延伸且延伸至气管接口( 71 )。
4.一种丝线限位方法, 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丝线限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被分离出来的单根丝线( 100 )被送到固定板( 1 )的定位口( 5 )处 ;
S2:限位叉( 2 )向固定板( 1 )方向移动, 限位叉( 2 )的叉片( 21 ) 进入对应的固定板( 1 )的槽口( 6 )内, 同时叉片( 21 )将丝线( 100 )挤进槽口( 6 ) 内;
S3:丝线( 100 )被固定板( 1 )和限位叉( 2 )挤压, 丝线( 100 )在定位口( 5 )和叉片( 21 )之间经历了多次弯曲绕线;
S4:丝线( 100 )被限制在定位口( 5 )处。
CN202111201342.6A 2021-08-17 2021-10-15 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15074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14873 2021-08-17
CN202110941487 2021-08-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4896A CN115074896A (zh) 2022-09-20
CN115074896B true CN115074896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0148A2 (de) * 1988-09-21 1990-03-28 Erich Kälin Ein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Reinigen von Materialbahnen
EP0439366A2 (en) * 1990-01-26 1991-07-31 Sony Corporation Tape tension controller
EP0449279A1 (en) * 1990-03-28 1991-10-02 TSUDAKOMA Corp. Method of locating a slit between dents corresponding to a broken warp and a slit locating and threading apparatus
EP0539062A1 (en) * 1991-10-24 1993-04-28 Teijin Seiki Company Limited Dropper separating mechanism
JPH05311546A (ja) * 1992-02-10 1993-11-22 Nippon Filcon Co Ltd 自動筬通し装置と自動筬通し方法
DE10046602A1 (de) * 1999-09-21 2001-03-22 Barmag Barmer Maschf Fadenspannungsspeicher
CN1464922A (zh) * 2001-04-25 2003-12-31 普费菲孔施陶卜里股份公司 从经纱层中分离出纱的装置及方法
CN1530478A (zh) * 2003-03-13 2004-09-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FR2907133A1 (fr) * 2006-10-17 2008-04-18 Michel Thierry Sa Dispositif de vaporisage et procede de vaporisage d'un element textile
CN103472210A (zh) * 2013-08-28 2013-12-25 东华大学 纱线起毛起球形态及毛球剥离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3588036A (zh) * 2013-10-14 2014-02-19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放线盘速度自动控制装置及带该装置的放线系统
CN103924365A (zh) * 2014-04-21 2014-07-16 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综丝转移的装置和方法
CN204298578U (zh) * 2014-12-05 2015-04-29 杭州萧山荣丽布艺有限公司 喷气织布机
EP3330418A1 (en) * 2016-12-01 2018-06-06 Stäubli Sargans AG Yarn separating module with a capacitive sensor device
CN209841543U (zh) * 2019-01-29 2019-12-24 绍兴山海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单纱强力机的夹持器
CN111058163A (zh) * 2019-12-27 2020-04-24 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穿综设备
CN111803329A (zh) * 2020-07-17 2020-1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康复机器人的肘部外骨骼
CN112359508A (zh) * 2020-11-05 2021-02-12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用于绣花机的霍尔式断线检测设备
CN113060600A (zh) * 2021-03-18 2021-07-02 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张力保持机构及穿经机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0148A2 (de) * 1988-09-21 1990-03-28 Erich Kälin Ein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Reinigen von Materialbahnen
EP0439366A2 (en) * 1990-01-26 1991-07-31 Sony Corporation Tape tension controller
EP0449279A1 (en) * 1990-03-28 1991-10-02 TSUDAKOMA Corp. Method of locating a slit between dents corresponding to a broken warp and a slit locating and threading apparatus
EP0539062A1 (en) * 1991-10-24 1993-04-28 Teijin Seiki Company Limited Dropper separating mechanism
JPH05311546A (ja) * 1992-02-10 1993-11-22 Nippon Filcon Co Ltd 自動筬通し装置と自動筬通し方法
DE10046602A1 (de) * 1999-09-21 2001-03-22 Barmag Barmer Maschf Fadenspannungsspeicher
CN1464922A (zh) * 2001-04-25 2003-12-31 普费菲孔施陶卜里股份公司 从经纱层中分离出纱的装置及方法
CN1530478A (zh) * 2003-03-13 2004-09-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FR2907133A1 (fr) * 2006-10-17 2008-04-18 Michel Thierry Sa Dispositif de vaporisage et procede de vaporisage d'un element textile
CN103472210A (zh) * 2013-08-28 2013-12-25 东华大学 纱线起毛起球形态及毛球剥离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3588036A (zh) * 2013-10-14 2014-02-19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放线盘速度自动控制装置及带该装置的放线系统
CN103924365A (zh) * 2014-04-21 2014-07-16 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综丝转移的装置和方法
CN204298578U (zh) * 2014-12-05 2015-04-29 杭州萧山荣丽布艺有限公司 喷气织布机
EP3330418A1 (en) * 2016-12-01 2018-06-06 Stäubli Sargans AG Yarn separating module with a capacitive sensor device
CN209841543U (zh) * 2019-01-29 2019-12-24 绍兴山海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单纱强力机的夹持器
CN111058163A (zh) * 2019-12-27 2020-04-24 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穿综设备
CN111803329A (zh) * 2020-07-17 2020-1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康复机器人的肘部外骨骼
CN112359508A (zh) * 2020-11-05 2021-02-12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用于绣花机的霍尔式断线检测设备
CN113060600A (zh) * 2021-03-18 2021-07-02 深圳市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张力保持机构及穿经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74896B (zh) 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
CN114624117B (zh) 一种纤维纺织纱线弹性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074896A (zh) 一种丝线限位装置及其方法
CN108588986B (zh) 一种勾纱前准备装置和方法
CN215032750U (zh) 无基准弧形小冲头固定机构
CN217444356U (zh) 载台机构
CN204455281U (zh) 一种基片架玻璃固定夹具
CN212329558U (zh) 一种用于棒料机的快速夹紧装置
CN1745501A (zh) 连接环形电缆终端的接线夹和相关的电气设备
CN209456309U (zh) 一种细长圆柱玻璃棒夹持结构
CN216074297U (zh) 一种双排夹线装置
CN220739260U (zh) 一种芯管上料和预铆接装置
CN109510122B (zh) 进户低压线夹
CN110829051B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109336404A (zh) 一种细长圆柱玻璃棒夹持装置
CN217920828U (zh) 一种可调节的导丝装置
CN207705025U (zh) 空心线圈线头夹持结构
CN216846312U (zh) 多通道矩阵变换开关板
CN214558616U (zh) 板件夹具
JP2002001675A (ja) 自動ねじ締付装置
CN220637752U (zh) 全编织碳纤维加热灯管组装装置
CN218696752U (zh) 蓝宝石外圆打磨顶针夹具
CN211955482U (zh) 一种用于布料监测静态取样的夹板夹持机构
CN215796464U (zh) 台阶销自动供料机构
CN218734720U (zh) 一种具有防线束松脱的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