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4758A - 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4758A
CN115074758A CN202210164484.8A CN202210164484A CN115074758A CN 115074758 A CN115074758 A CN 115074758A CN 202210164484 A CN202210164484 A CN 202210164484A CN 115074758 A CN115074758 A CN 115074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generation device
carbon dioxide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44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及川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74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4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 C25B3/01Products
    • C25B3/03Acyclic or carbocyclic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 C25B3/01Products
    • C25B3/07Oxy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 C25B3/20Processes
    • C25B3/25Reduction
    • C25B3/26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1/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s being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boilers or condensers
    • F01K11/02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s being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boilers or condensers the engines being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1/00Modifications of boiler construction, or of tube systems, dependent on installation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dispositions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的能量效率兼顾基于燃料燃烧的发电和通过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变换的发电装置。发电装置(100)具备:燃烧式发电装置(1),利用使燃料燃烧而得到的热量来发电;电化学反应装置(2),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以及电源贮存装置(3),向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供给电力,其中,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设置使燃料燃烧的燃烧器(11),将在燃烧器(11)的燃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将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二氧化碳还原中副产生的氧向燃烧器(11)供给,在电源贮存装置设置将可再生能量变换为电能的变换部(31)和贮存在变换部(31)中变换后的电能的贮存部(32)。

Description

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发电是碳中和的绿色电力发电的有望的备选项之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发电装置,具备:锅炉,将生物质燃料燃烧而生成蒸气;涡轮,利用蒸气驱动;及发电机,将涡轮的旋转能量变换为电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7185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以往的发电装置中,虽然能够将生物质燃料利用于发电,但伴随于燃料的燃烧会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若能够抑制伴随于发电而排出的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放出,进而将其向有价值物变换,则可以说不仅在环境面,在经济面作为发电装置的价值也进一步提高。另外,为了将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换,也需要能量,但若将在基于燃料燃烧的发电中得到的电力分出给它,则无法起到应对电力需求这一发电的本来作用。因此,不将在基于燃料燃烧的发电中得到的电力分出而能够以高的能量效率兼顾发电和二氧化碳的变换是重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的能量效率兼顾基于燃料燃烧的发电和通过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变换的发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发电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发电装置100)具备:燃烧式发电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燃烧式发电装置1),利用使燃料燃烧而得到的热量来发电;电化学反应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电化学反应装置2),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以及电源贮存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电源贮存装置3),向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供给电力,所述燃烧式发电装置具备使燃料燃烧的燃烧器(例如,实施方式的燃烧器11),在所述燃烧器的燃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向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供给,在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的二氧化碳还原中副产生的氧向所述燃烧器供给,所述电源贮存装置具备将可再生能量变换为电能的变换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变换部31)和贮存由所述变换部变换后的电能的贮存部(例如,实施方式的贮存部32)。
(2)也可以是,所述燃烧器是使生物质燃料燃烧的生物质燃烧器。
(3)也可以是,所述燃烧式发电装置具备:所述燃烧器;气化器(例如,实施方式的气化器12),利用在所述燃烧器中产生的热量将水气化;蒸气涡轮(例如,实施方式的蒸气涡轮13),利用由在所述气化器中产生的蒸气进行驱动;以及冷凝器(例如,实施方式的冷凝器14),将从所述蒸气涡轮排出的蒸气恢复为水。
(4)也可以是,在所述冷凝器中生成的冷凝水的一部分添加到在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中使用的电解液。
(5)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发电装置,也可以是,还具备将在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的二氧化碳还原中生成的乙烯聚合来增碳的增碳反应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增碳反应装置4)。
(6)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发电装置,也可以是,还具备将在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的二氧化碳还原中生成的乙醇提纯的乙醇提纯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乙醇提纯装置6)。
发明效果
根据(1)~(6)的方案,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的能量效率兼顾基于燃料燃烧的发电和通过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变换的发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案的发电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电化学反应装置的电解单元的一例的简要剖视图。
图3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发电装置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发电装置,1…燃烧式发电装置,2…电化学反应装置,3…电源贮存装置,4…增碳反应装置,5…热交换器,6…乙醇提纯装置,11…燃烧器,12…气化器,13…蒸气涡轮,14…冷凝器,21…阴极,22…阳极,23a…液流路,31…变换部,32…贮存部,41…反应器,42…气液分离器,61…蒸馏塔,62…气液分离器,A…电解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中例示的图的尺寸等是一例,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它们,可在不变更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来实施。
[发电装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发电装置100具备燃烧式发电装置1、电化学反应装置2、电源贮存装置3、增碳反应装置4。燃烧式发电装置1具备燃烧器11、气化器12、蒸气涡轮13、冷凝器14。电源贮存装置3具备变换部31和与变换部31电连接的贮存部32。增碳反应装置4具备反应器41和气液分离器42。
在发电装置100中,燃烧器11与电化学反应装置2通过气体流路71连接。气化器12与蒸气涡轮13通过循环流路72连接。蒸气涡轮13与冷凝器14通过循环流路73连接。冷凝器14与气化器12通过循环流路74连接。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的电解液的入口和出口通过设置于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外部的循环流路75,连接于电化学反应装置2。在循环流路75的中途设置有热交换器5。冷凝器14与循环流路75通过液流路76连接。电化学反应装置2与燃烧器11通过气体流路77连接。电化学反应装置2与反应器41通过气体流路78连接。反应器41与气液分离器42通过气体流路79和气体流路80连接。
这些各流路不特别限定,可适当使用公知的配管等。在气体流路71、77~79、80及循环流路72、73可适当设置压缩机等送气机构、减压阀、压力计等计测设备等。另外,在循环流路72、75、液流路76可适当设置泵等送液机构、流量计等计测设备等。
燃烧式发电装置1是利用使燃料燃烧而得到的热量来发电的装置。燃烧式发电装置1的方案不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使用生物质作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装置,也可以是使用液化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燃料的火力发电装置。其中,从能够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电力发电这一点出发,优选生物质发电装置。
作为生物质发电装置的方案,不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利用基于燃料燃烧的热量而得到的蒸气使蒸气涡轮驱动而发电的直接燃烧方式、使对燃料进行热处理而气化后的气体在气体涡轮中燃烧而发电的热分解气化方式、使从燃料中以生物化学的方式产生的气体在气体涡轮中燃烧而发电的生物化学气化方式中的任一者。
在本例的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在燃烧器11中燃料燃烧,利用产生的热量,在气化器12中水W被气化而成为蒸气W1。在气化器12中产生的蒸气W1通过循环流路72而送向蒸气涡轮13,蒸气涡轮13被驱动,由此在发电机(未图示)中发电。从蒸气涡轮13排出的蒸气W1通过循环流路73而送向冷凝器14,被冷凝而成为冷凝水W2。在冷凝器14中生成的冷凝水W2通过循环流路74而送向气化器12循环。另外,在燃烧器11中燃料燃烧而产生的包含二氧化碳的废气G通过气体流路71而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
燃烧器11、气化器12、蒸气涡轮13及冷凝器14的方案不特别限定,分别可无限制地采用公知的方案。作为燃烧器11,优选使生物质燃料燃烧的生物质燃烧器。
电化学反应装置2是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装置。如图2所示,电化学反应装置2具备阴极21、阳极22、形成液流路23a的液流路构造体23、形成气体流路24a的气体流路构造体24、形成气体流路25a的气体流路构造体25、供电体26、供电体27。
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供电体26、气体流路构造体24、阴极21、液流路构造体23、阳极22、气体流路构造体25、供电体27以该顺序层叠。在液流路构造体23形成有狭缝,狭缝的由阴极21和阳极22包围的部分成为了液流路23a。在气体流路构造体24的阴极21侧形成有槽,该槽的由气体流路构造体24和阴极21包围的部分成为了气体流路24a。在气体流路构造体25的阳极22侧形成有槽,该槽的由气体流路构造体25和阳极22包围的部分成为了气体流路25a。
这样,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在阴极21与阳极22之间形成有液流路23a,在阴极21的与阳极22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气体流路24a,在阳极22的与阴极21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气体流路25a。供电体26和供电体27与电源贮存装置3的贮存部32电连接。另外,气体流路构造体24和气体流路构造体25是导电体,能够利用从贮存部32供给的电力向阴极21与阳极22之间施加电压。
阴极21是将二氧化碳还原并且将水还原的电极。作为阴极21,只要能够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且生成的气态状生成物透过到气体流路24a即可,例如可以例示在气体扩散层的液流路23a侧形成有阴极催化剂层的电极。阴极催化剂层也可以一部分进入气体扩散层中。在气体扩散层与阴极催化剂层之间,也可以配置比气体扩散层致密的多孔质层。
作为形成阴极催化剂层的阴极催化剂,可以使用促进二氧化碳的还原的公知的催化剂。作为阴极催化剂的具体例,可以例示金、银、铜、铂、钯、镍、钴、铁、锰、钛、镉、锌、铟、镓、铅、锡等金属、它们的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钌络合物、铼络合物等金属络合物。其中,从促进二氧化碳的还原这一点出发,优选铜、银,更优选铜。作为阴极催化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阴极催化剂,也可以使用金属粒子担载于碳材料(碳粒子、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的担载催化剂。
作为阴极21的气体扩散层,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例示碳纸、碳布。
阴极21的制造方法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例示在气体扩散层的成为液流路23a侧的面涂布包含阴极催化剂的液状组成物并使其干燥的方法。
阳极22是用于将氢氧化物离子氧化而生成氧的电极。作为阳极22,只要能够将氢氧化物离子电化学氧化且生成的氧透过到气体流路25a即可,例如可以例示在气体扩散层的液流路23a侧形成有阳极催化剂层的电极。
作为形成阳极催化剂层的阳极催化剂,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阳极催化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例示铂、钯、镍等金属、它们的合金、金属间化合物、氧化锰、氧化铱、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钌、氧化锂、氧化镧等金属氧化物、钌络合物、铼络合物等金属络合物。作为阳极催化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阳极22的气体扩散层,例如可以例示碳纸、碳布。另外,作为气体扩散层,也可以使用网材、冲孔材、多孔体、金属纤维烧结体等多孔质体。作为多孔质体的材质,例如可以例示钛、镍、铁等金属、它们的合金(例如SUS)。
作为液流路构造体23的材质,例如可以例示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
作为气体流路构造体24、25的材质,例如可以例示钛、SUS等金属、碳。
作为供电体26、27的材质,例如可以例示铜、金、钛、SUS等金属、碳。作为供电体26、27,也可以使用对铜基材的表面实施了镀金等镀敷处理而得到的材质。
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电解液A在液流路23a中流动。从液流路23a的出口流出的电解液A通过循环流路75而返回液流路23a的入口而循环。
作为电解液A,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例示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从促进二氧化碳的还原这一点出发,优选氢氧化钾水溶液。
从燃烧器11供给来的包含二氧化碳的废气G在气体流路24a中流动。并且,通过向阴极21和阳极22施加电压,在阴极21中二氧化碳在以下的反应中被电化学还原,生成一氧化碳及乙烯。另外,在以下的反应中从水生成氢。在阴极21中生成的包含乙烯及氢的气态状生成物C透过阴极21的气体扩散层,从气体流路24a流出,通过气体流路78而送向反应器41。
CO2+H2O→CO+2OH-
2CO+8H2O→C2H4+8OH-+2H2O
2H2O→H2+2OH-
另外,在阴极21中产生的氢氧化物离子在电解液A中向阳极22移动,在以下的反应中被氧化而生成氧。在阳极22中生成的氧气体B透过阳极22的气体扩散层,从气体流路25a流出。
4OH-→O2+2H2O
在将大气利用于燃烧器11的燃料的燃烧的情况下,大气的组成中大半为氮,所以,废气G的二氧化碳浓度变低。因此,为了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将二氧化碳效率良好地还原,需要将废气G中的二氧化碳浓缩。与此相对,在发电装置100中,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二氧化碳还原中副产生的氧通过气体流路77而向燃烧器11供给,被利用于燃料的燃烧。若将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副产生的纯度高的氧利用于燃烧器11的燃烧,则与利用大气的情况相比,废气G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高。由此,即便不将二氧化碳浓缩,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也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二氧化碳还原,所以,能够削减二氧化碳的浓缩所需的能量。
另外,在燃烧器11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情况下,生物质燃料为含氧原料,所以,原料中的氧也能够利用于燃烧。因此,在使用生物质燃料的情况下,即便不利用大气,仅通过从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的氧,就能够充分确保完全燃烧所需的氧量,所以,能够将废气G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提高。
在发电装置100中,利用来自燃烧式发电装置1的蒸气涡轮13的废热,能够通过在热交换器5中的热交换对流过循环流路75的电解液A进行加热。由此,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的电解液A的温度上升,从而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的氧化还原的反应速度提高,能量效率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如前述那样,二氧化碳电解伴随有水电解,所以,随着将二氧化碳还原,电解液A中的水分减少。在发电装置100中,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的冷凝器14中生成的冷凝水W2的一部分通过液流路76而添加到流过循环流路75的电解液A,从而因水分解而减少了的电解液A的水分得以补充。作为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使用的电解液A的水分,需要提纯水那样纯度高的水。因此,在使用自来水的情况下多利用过滤器来提纯,提纯需要能量。与此相对,驱动蒸气涡轮13的蒸气W1冷凝后的冷凝水W2是蒸馏水,与自来水相比纯度高,可以直接用于电解液A。因此,将冷凝水W2的一部分作为电解液A的水分来补充的方案能够减低从自来水制造提纯水的能量,所以,能量效率进一步提高。
电源贮存装置3是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电力的装置。
在变换部31中,可再生能量变换为电能。作为变换部31,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例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机、地热发电机。电源贮存装置3具备的变换部31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
在贮存部32中,贮存在变换部31中变换后的电能。通过在贮存部32中贮存变换后的电能,从而变换部在没有进行发电的时间段也能够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稳定地供给电力。另外,在利用可再生能量的情况下,通常电压变动容易变大,但通过暂且在贮存部32中贮存,能够以稳定的电压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电力。
作为贮存部32,只要能够充放电即可,例如可以例示镍氢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通过将氢氧化钾用于电解质,从具有能够使电解液共用化及共有的可能性这一点出发,镍氢电池是优选的。
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的发电应对电力需求而向市场供给是本来的目的。因此,通过组合电源贮存装置3而从电源贮存装置3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电力,燃烧式发电装置1能够充分起到本来的作用。尤其是,若使变换部31与贮存部32的距离、电源贮存装置3与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距离变近,则能够减低电力的传递损失,所以,能够将在电源贮存装置3中得到的电力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以直流直接利用。
另外,在例如将电源贮存装置3的变换部31设为太阳能发电机的情况下,夜间无法发电,但夜间市场的电力需求也降低,所以,也可以在此时间段利用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发电得到的电力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进行二氧化碳还原。这样,在利用太阳光能量的情况下,在市场的电力需求高的白天在电源贮存装置3中辅助二氧化碳还原,在电力需求低的夜间利用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发电得到的剩余电力进行二氧化碳还原的方案是优选的。关于不使燃烧式发电装置1的运转停止这点,从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的发电的损失的观点出发,也是合理的。
增碳反应装置4是将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二氧化碳被还原而生成的乙烯聚合来增碳的装置。
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通过还原而生成的包含乙烯的气态状生成物C通过气体流路78而送向反应器41。在反应器41中,在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乙烯的聚合反应。由此,例如,能够制造1-丁烯、1-己烯、1-辛烯等增碳后的烯烃。
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在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公知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例示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沸石用于载体的固体酸催化剂、过渡金属络合物化合物。
在本例的增碳反应装置4中,从反应器41流出的聚合反应后的生成气体D通过气体流路79而送向气液分离器42。碳数6以上的烯烃常温下为液体。因此,例如在将碳数6以上的烯烃设为目的的碳化合物的情况下,通过使气液分离器42的温度为30℃左右,能够将碳数6以上的烯烃(烯烃液E1)与碳数小于6的烯烃(烯烃气体E2)容易地气液分离。另外,通过提高气液分离器42的温度,能够将得到的烯烃液E1的碳数变大。
例如使用具备冷却管的气液分离器42,将大气通向冷却管内,将生成气体D通向冷却管外,使其在冷却管的表面凝集而成为烯烃液E1。另外,在气液分离器42中分离出的烯烃气体E2包含乙烯等未反应成分、碳数比目的的烯烃少的烯烃,所以,能够通过气体流路80而送回反应器41而再利用于聚合反应。
反应器41中的乙烯的聚合反应中,供给物质与生成物质相比焓高,是反应焓成为负的发热反应。因此,通过将在反应器41中产生的反应热也利用于热交换器5中的电解液A的加热,能够进一步提高能量效率。
增碳反应装置4也可以还具备利用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生成的氢进行将乙烯聚合而得到的烯烃的氢化反应、烯烃、石蜡的异构化反应的公知的反应器。
以下,对使用了发电装置100的发电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燃烧器11中使燃料燃烧,利用其热量在气化器12中将水W气化而使其成为蒸气W1,利用蒸气W1驱动蒸气涡轮13而发电。从蒸气涡轮13排出的蒸气W1在冷凝器14中成为冷凝水W2,使其返回气化器12而循环。
将从燃烧器11排出的包含二氧化碳的废气G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气体流路24a供给。然后,从电源贮存装置3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电力而向阴极21与阳极22之间施加电压,在阴极21中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而生成乙烯,并且,将水还原而生成包含氢的气态状生成物C。通过利用来自蒸气涡轮13的废热及反应器41的反应热在热交换器5中对电解液A进行加热,能够提高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反应效率。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的电解液A的温度可以适当设定,例如可以设为65~105℃。
在阳极22中电解液A中的氢氧化物离子被氧化而产生氧。在阳极22中产生的氧气体B向燃烧器11供给,利用于燃料的燃烧。通过将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副产生的纯度高的氧利用于燃烧器11的燃烧,从而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的废气G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因此,能够减低二氧化碳的浓缩所需的能量,能量效率提高。
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反应中减少的电解液A的水分通过在向气化器12供给水W的同时将在冷凝器14中生成的冷凝水W2的一部分添加到电解液A来补充。
将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对二氧化碳进行还原而生成的包含乙烯的气态状生成物C送向反应器41,在反应器41内与烯烃聚合催化剂气相接触,将乙烯聚合。由此,得到乙烯聚合后的烯烃。例如在将碳数6以上的烯烃设为目的的碳化合物的情况下,将从反应器41出来的生成气体D送向气液分离器42,冷却至30℃左右。这样一来,目的的碳数6以上的烯烃(例如1-己烯)液化,碳数小于6的烯烃保持着气体,所以,能够作为烯烃液E1(目的的碳化合物)和烯烃气体E2而容易地分离。气液分离的烯烃液E1和烯烃气体E2的碳数能够通过气液分离的温度来调节。
气液分离后的烯烃气体E2送回反应器41而能够再利用于多层化反应。这样,在使碳数比目的的烯烃少的烯烃在反应器41与气液分离器42之间循环的情况下,优选在反应器41中调节原料气体(气态状生成物C与烯烃气体E2的混合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控制成各烯烃分子引发平均1次的多层化反应的条件。由此,抑制在反应器41中生成的烯烃的碳数非意图地变大,所以,在气液分离器42中能够选择性地将目的的碳数的烯烃(烯烃液E1)分离。
根据这样的方法,能够从可再生的碳源以高的选择性来效率良好地得到有价值物。因此,无需在利用费托(FT)合成法、MtG法的以往的石油化学中所需的蒸馏塔等大型的提纯设备,综合来看,在经济面上处于优位。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发电装置100中,将利用使燃料燃烧而得到的热来发电的燃烧式发电装置1与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电化学反应装置2组合,使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产生的氧相互利用。在发电装置100中,与仅利用大气作为燃料燃烧的氧源的情况相比,从燃烧器11排出的废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能够减低二氧化碳浓缩所需的能量。另外,通过进一步组合电源贮存装置3,也可以不将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发电得到的电力分给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二氧化碳还原,所以,燃烧式发电装置1能够充分起到应对电力需求这一本来的作用。这样,能够以高的能量效率实施发电和二氧化碳的变换。
另外,若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进行生物质发电,则从燃烧器11排出的废气的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变高,所以,能量效率进一步提高。在使用了发电装置100的发电中,也能够将乙烯聚合,制造可作为合成燃料利用的烯烃、石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不限定于所述的发电装置100。
例如,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也可以具备将在电化学反应装置中二氧化碳被还原而生成的乙醇提纯的乙醇提纯装置。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设为图3例示的发电装置200。对图3中的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发电装置200代替发电装置100中的增碳反应装置4而具备乙醇提纯装置6。
乙醇提纯装置6具备蒸馏塔61和气液分离器62。蒸馏塔61利用液流路81而与电化学反应装置2的液流路23a的出口连接。蒸馏塔61与气液分离器62通过气体流路84连接。蒸馏塔61与热交换器5通过液流路82连接。热交换器5与电化学反应装置2通过液流路83连接。
在发电装置200中,在阴极21中二氧化碳被还原而生成的乙醇作为与电解液A的混合液H而得到,所以,混合液H通过液流路81而送向蒸馏塔61而蒸馏。通过蒸馏而分离出的乙醇气体I通过气体流路84而送向气液分离器62,作为液状的乙醇J回收。在蒸馏塔61中分离出乙醇的电解液A通过液流路82而送向热交换器5而加热,通过液流路82而送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而循环。
在使用了发电装置200的发电方法中,与使用发电装置100的方法同样,将在燃烧式发电装置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向电化学反应装置2供给而电化学还原。并且,将在电化学反应装置2中二氧化碳被还原而生成的乙醇在乙醇提纯装置6中提纯而得到乙醇。这样,在使用了发电装置200的发电中也能够制造乙醇。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发电装置中,燃烧式发电装置1也可以是火力发电装置。另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发电装置也可以是未具备增碳反应装置、热交换器及乙醇提纯装置的发电装置。在使用了该发电装置的发电中,也能够制造乙烯。
除此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将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组合所述的变形例。

Claims (6)

1.一种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发电装置具备:燃烧式发电装置,其利用使燃料燃烧而得到的热量来发电;电化学反应装置,其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以及电源贮存装置,其向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供给电力,
所述燃烧式发电装置具备使燃料燃烧的燃烧器,
在所述燃烧器的燃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向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供给,
在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的二氧化碳还原中副产生的氧向所述燃烧器供给,
所述电源贮存装置具备将可再生能量变换为电能的变换部和贮存由所述变换部变换后的电能的贮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燃烧器是使生物质燃料燃烧的生物质燃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燃烧式发电装置具备:所述燃烧器;气化器,其利用在所述燃烧器中产生的热量将水气化;蒸气涡轮,其由在所述气化器中产生的蒸气进行驱动;以及冷凝器,其将从所述蒸气涡轮排出的蒸气恢复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冷凝器中生成的冷凝水的一部分添加到在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中使用的电解液。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装置,其中,
还具备将在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的二氧化碳还原中生成的乙烯聚合来增碳的增碳反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电装置,其中,
还具备将在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的二氧化碳还原中生成的乙醇提纯的乙醇提纯装置。
CN202210164484.8A 2021-03-11 2022-02-22 发电装置 Pending CN1150747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9051 2021-03-11
JP2021039051A JP7176025B2 (ja) 2021-03-11 2021-03-11 発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4758A true CN115074758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4484.8A Pending CN115074758A (zh) 2021-03-11 2022-02-22 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76025B2 (zh)
CN (1) CN1150747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5767A1 (ja) * 2022-01-28 2023-08-03 学校法人同志社 エネルギ利用システム、および、炭素含有材料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568A (zh) * 2005-10-13 2010-02-24 曼得拉能源替代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的持续并流电化学还原
CN103080501A (zh) * 2010-09-07 2013-05-01 曳达研究和发展有限公司 能量产生系统及其方法
CN103233240A (zh) * 2006-10-13 2013-08-07 曼得拉能源替代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的持续并流电化学还原
CN110344071A (zh) * 2019-08-14 2019-10-18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电还原co2装置和方法
EP3670705A1 (en) * 2018-12-21 2020-06-24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Carbon dioxide conversion proc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8079B2 (ja) * 1990-07-05 2000-11-13 電源開発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炭酸ガス固定複合発電方法
US7989507B2 (en) 2008-05-20 2011-08-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oduction of fuel materials utilizing waste carbon dioxide and hydrogen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JP2022068715A (ja) 2020-10-22 2022-05-10 株式会社東芝 発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568A (zh) * 2005-10-13 2010-02-24 曼得拉能源替代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的持续并流电化学还原
CN103233240A (zh) * 2006-10-13 2013-08-07 曼得拉能源替代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的持续并流电化学还原
CN103080501A (zh) * 2010-09-07 2013-05-01 曳达研究和发展有限公司 能量产生系统及其方法
EP3670705A1 (en) * 2018-12-21 2020-06-24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Carbon dioxide conversion process
CN110344071A (zh) * 2019-08-14 2019-10-18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电还原co2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代海宁等: "电化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vol. 1, 31 March 2014,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62 *
宋爽等: "CO_2一步电化学转化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no. 03, pages 199 - 203 *
宋爽等: "KOH/甲醇溶液中Pb电极上电化学还原CO_2",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no. 06, pages 957 - 962 *
张现萍等: "水溶液中电化学还原CO_2的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no. 12, pages 4139 - 41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38905A (ja) 2022-09-26
JP7176025B2 (ja) 202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otowicz et al. Efficiency of the power-to-gas-to-liquid-to-power system based on green methanol
Pinsky et al. Comparative review of hydroge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for nuclear hybrid energy systems
JP6397502B2 (ja) 水素製造のための改質装置・電解装置・精製装置(rep)組立体、同組立体を組み込むシステムおよび水素製造方法
US7781112B2 (en) Combined energy storage and fuel generation with reversible fuel cells
US6187465B1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converting carbonaceous feedstocks into energy withou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Graves et al. Sustainable hydrocarbon fuels by recycling CO2 and H2O with renewable or nuclear energy
JP6072491B2 (ja) 再生可能エネルギ貯蔵システム
US20110206566A1 (en) Syngas production systems
KR101355238B1 (ko) 고체산화물형 연료전지 시스템과 그 운전방법
Dincer et al. Ammonia fuel cells
KR20170026753A (ko) 선박
CN115074758A (zh) 发电装置
US7122269B1 (en) Hydronium-oxyanion energy cell
JP2022131811A (ja) 二酸化炭素処理装置、二酸化炭素処理方法及び炭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22139003A (ja) 二酸化炭素処理装置及び炭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KR101696550B1 (ko) 선박
Farzaneh et al. Iranian hydrogen production insight: research trends and outlook
KR20190042846A (ko) 합성가스를 이용한 연료전지 발전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료전지 발전 방법
US20240072339A1 (en)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with natural-gas based combined hydrogen and electricity production (chep) system and method
WO2004086585A2 (en) Sorfc system and method with an exothermic net electrolysis reaction
WO2024014499A1 (ja) 発電又は水素の製造方法及びエネルギー変換システム
KR101704913B1 (ko) 선박
Yadav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n Production of Hydrogen from Renewable Sources
Sameer et al.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Through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KR101704912B1 (ko) 선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