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9929A - 线束折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束折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9929A
CN115069929A CN202211002306.1A CN202211002306A CN115069929A CN 115069929 A CN115069929 A CN 115069929A CN 202211002306 A CN202211002306 A CN 202211002306A CN 115069929 A CN115069929 A CN 115069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hinged
placing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23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9929B (zh
Inventor
陈庆武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Jiul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ining Jiu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ning Jiux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ining Jiu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023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9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9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9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9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9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00Bending wire other than coiling; Straightening w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束弯折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和弯折装置;放置装置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放置装置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放置装置远离自身与底座的固定处一侧可自由活动;定位装置设置在放置装置的侧壁上;数值显示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数值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放置装置在活动时的偏转角度;夹持装置设置在放置装置上,夹持装置用于将放置装置上的线束夹持住;解锁装置设置在放置装置的侧壁上,解锁装置用于防止夹持装置对线束夹持;推动装置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放置装置的一侧,推动装置用于与放置装置共同作用将线束折弯。使得装置可以满足对于线束的多种角度弯折,且无需手动将线束进行预折弯,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线束折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弯折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线束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里面使用了很多电器零部件,电器零部件之间通过线束连接起来,如此方能实现电子设备的使用功能。由于手机和平板体积一般均较小,为让设置在其内部的电器零部件更好地排布组合,需对线束进行折弯、点胶以完成定型工作。现在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操作镊子来完成对线束的折弯,人工折弯存在以下缺点:1、人工直接用镊子对线束折弯,一致性较差,导致后面自动涂胶效果较差;2、因线束直径较小,一般为0.5cm,故外面包漆很薄,人工直接用塑料镊子对线束折弯,容易造成外层包漆破损,从而影响线束使用性能和安全防水性能。3、线束容易破损,人工直接折弯需非常注意,从而造成生产效率较低,成为瓶颈工位,但是人力成本较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CN114074150A公开了一种线束折弯工装,包括:下折弯工装,所述下折弯工装的顶面上设置有线束固定槽以及线束容置槽,所述线束固定槽用于容置并固定待折弯的线束的固定部,所述线束容置槽的一端与所述线束固定槽连通,所述线束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线束的折弯主体部,且所述线束容置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为折弯基准面;上折弯工装,所述上折弯工装可拆卸扣装在所述下折弯工装上,所述上折弯工装上贯穿设置有折弯轨迹通道,所述折弯轨迹通道的至少部分的走向与所述折弯基准面的走向相同,且所述折弯轨迹通道位于所述折弯基准面的正上方;折弯推块,所述折弯推块包括推动块和折弯杆,所述折弯杆的一端与所述推动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折弯轨迹通道置于所述线束容置槽内,所述折弯推块被配置为沿所述折弯轨迹通道移动时,所述折弯杆能够推动所述线束的所述折弯主体部逐渐弯折并抵压在所述折弯基准面上,以使所述折弯主体部复刻所述折弯基准面的走向。
上述方案虽然方便了对于线束的折弯,但是对于线束的折弯角度无法调节,且在折弯前还需要手动将线束进行弯折,使得弯折后的线束可以适应线束容置槽,降低了弯折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线束折弯装置。通过放置装置进行角度变化,再通过定位装置将调整后的放置装置进行固定,并利用夹住装置将位于放置装置上的线束夹持,随后利用推动装置对线束进行弯折即可。使得装置可以满足对于线束的多种角度弯折,且无需手动将线束进行预折弯,提高了效率。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和弯折装置;弯折装置包括放置装置、定位装置、数值显示组件、夹持装置、解锁装置和推动装置;放置装置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放置装置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放置装置远离自身与底座的固定处一侧可自由活动,放置装置用于盛放线束;定位装置设置在放置装置的侧壁上,定位装置用于防止放置装置发生活动;数值显示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数值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放置装置在活动时的偏转角度;夹持装置设置在放置装置上,夹持装置用于将放置装置上的线束夹持住;解锁装置设置在放置装置的侧壁上,解锁装置用于防止夹持装置对线束夹持;推动装置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放置装置的一侧,推动装置用于与放置装置共同作用将线束折弯。
优选的,放置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贯通槽、铰接侧板、承托组件和铰接槽;铰接槽设置有两个,两个铰接槽沿底座的长度方向排布,两个铰接槽之间存有第一空隙;第一侧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铰接槽铰接;第二侧板的一端与另一个铰接槽铰接,推动装置设置在第二侧板远离第一侧板一侧的侧壁上;第三侧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铰接处一端和第二侧板铰接处一端铰接,第三侧板的长度方向与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第四侧板设置在第一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侧,第四侧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的一端和第二侧板的一端铰接;贯通槽设置有两个,贯通槽分别开设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当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三侧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时,贯通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侧板的长度方向平行;铰接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铰接侧板分别对称的设置在贯通槽的两侧,铰接侧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铰接,两个铰接侧板之间存有第二空隙,线束设置在第二空隙内;承托组件设置在铰接侧板的底部,承托组件用于防止线束从第二空隙处掉落。
优选的,承托组件包括第一铰接轴和承托板;第一铰接轴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轴沿铰接侧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铰接侧板的底部;承托板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两个铰接侧板上的第一铰接轴铰接。
优选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滑动杆、第一限位板、第一弹簧、抓取件和定位孔;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的侧壁上;第一滑动杆沿第一侧板的高度方向贯穿的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滑动杆与第一固定板滑动配合;抓取件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的第一滑动杆的端部;第一限位板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下方的第一滑动杆上,第一限位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存有第一间隙;第一弹簧沿第一滑动杆的轴线方向设置在第一间隙内,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定位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围绕与第一侧板铰接的铰接槽的轴线均匀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滑动杆与定位孔卡接配合。
优选的,夹持装置包括放置组件、第二滑动杆、弹性组件、转动座、滚轮和通槽;放置组件沿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侧板的上部,放置组件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放置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板和靠近第三侧板的铰接侧板铰接,另一组放置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侧板和靠近第四侧板的铰接侧板铰接;第二滑动杆沿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放置组件的下方;弹性组件设置在第二滑动杆上;转动座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动杆靠近铰接侧板的一端上;滚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座上;通槽沿第二滑动杆的轴线方向开设在铰接侧板的侧壁上,转动轴与通槽间隙配合。
优选的,放置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放置板;放置板设置有多个,放置板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放置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板和第三侧板靠近的铰接侧板铰接,另一组放置板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侧板和第四侧板靠近的铰接侧板铰接,放置板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放置板的底部;第三固定板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一侧的放置板底部,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之间存有第三空隙,弹性组件设置在第三空隙内,第二滑动杆分别贯穿于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
优选的,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设置在第三空隙内的第二滑动杆上,第二限位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存有第二间隙;第二弹簧沿第二滑动杆的轴线设置在第二间隙内,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解锁装置包括滑槽、磁铁和吸引板;吸引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动杆远离铰接侧板的一端上;滑槽设置有两个,滑槽分别开设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侧壁上;磁铁沿第三侧板的高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
优选的,推动装置包括第一卡接块、第二卡接块、推动块、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卡接块沿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板的侧壁上;第二卡接块沿第一卡接块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卡接块远离第二侧板的侧壁上;推动块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卡接块上;第一固定孔开设在推动块上;第二固定孔沿第一固定孔的轴线开设在第二卡接块上。
优选的,数值显示组件包括数值线凹槽;数值线凹槽设置有多个,数值线凹槽围绕与第一侧板铰接的铰接槽的轴线均匀设置在底座上。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设置放置装置、定位装置、数值显示组件、夹持装置、解锁装置和推动装置,通过放置装置进行角度变化,再通过定位装置将调整后的放置装置进行固定,并利用夹住装置将位于放置装置上的线束夹持,随后利用推动装置对线束进行弯折即可。使得装置可以满足对于线束的多种角度弯折,且无需手动将线束进行预折弯,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的底座立体示意图一;
图4是本申请的底座立体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的去除了底座后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6是本申请的去除了底座后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7是本申请的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去除了底座后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9是本申请的去除了底座和推动装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去除了底座、部分磁铁和推动装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一;
图12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二;
图13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三。
图中标号为:
1-底座;
2-弯折装置;
21-放置装置;211-第一侧板;212-第二侧板;213-第三侧板;214-第四侧板;215-贯通槽;216-铰接侧板;217-承托组件;2171-第一铰接轴;2172-承托板;218-铰接槽;
22-定位装置;221-第一固定板;222-第一滑动杆;223-第一限位板;224-第一弹簧;225-抓取件;226-定位孔;
23-数值显示组件;231-数值线凹槽;
24-夹持装置;241-放置组件;2411-第二固定板;2412-第三固定板;2413-放置板;242-第二滑动杆;243-弹性组件;2431-第二弹簧;2432-第二限位板;244-转动座;245-滚轮;246-通槽;
25-解锁装置;251-滑槽;252-磁铁;253-吸引板;
26-推动装置;261-第一卡接块;262-第二卡接块;263-推动块;264-第一固定孔;265-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13所示: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包括底座1和弯折装置2;弯折装置2包括放置装置21、定位装置22、数值显示组件23、夹持装置24、解锁装置25和推动装置26;放置装置21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放置装置21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放置装置21远离自身与底座1的固定处一侧可自由活动,放置装置21用于盛放线束;定位装置22设置在放置装置21的侧壁上,定位装置22用于防止放置装置21发生活动;数值显示组件23设置在底座1上,数值显示组件23用于显示放置装置21在活动时的偏转角度;夹持装置24设置在放置装置21上,夹持装置24用于将放置装置21上的线束夹持住;解锁装置25设置在放置装置21的侧壁上,解锁装置25用于防止夹持装置24对线束夹持;推动装置26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放置装置21的一侧,推动装置26用于与放置装置21共同作用将线束折弯。
由于放置装置21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没有使用时,放置装置21的四个角为90度。此时放置装置21的宽度方向与底座1的宽度方向平行,而放置装置21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将线束放置在放置装置21上时需要保证线束贯穿于放置装置21,此时线束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若此时需要弯折的角度为九十度,那么此时放置装置21无需调节,设置在放置装置21一侧的定位装置22会将放置装置21限制住,使得放置装置21不会发生转动,随后将设置在放置装置21一侧的推动装置26推动,此时推动装置26会将从放置装置21一端伸出的线束带动弯折。但是由于生产需要,线束的弯折角度不会全部都是九十度,所以就需要使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在改变线束弯折角度时,需要将定位装置22提起,此时定位装置22便不会对放置装置21起定位作用,同时还需要将解锁装置25激活,这是由于在解锁装置25没有被激活时,夹持装置24会将放置装置21内的线束紧紧夹住,而如果放置装置21内没有放置线束时,就会出现线束无法放入放置装置21的情况。而在将解锁装置25激活后,解锁装置25会将夹持装置24解锁,若此时放置装置21中有线束时,由于夹持装置24已经解锁,那么放置装置21中的线束便可被轻松取出,随后将没有被弯折的线束放入。由于此时定位装置22被提起,那么放置装置21可以任意活动,放置装置21的活动状态与平行四边形的活动原理相同。当放置装置21移动时,原来放置装置21的宽度方向就会与底座1的宽度方向出现夹角,且在放置装置21的活动过程中,放置装置21内的线束的长度方向始终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如此线束的长度方向与放置装置21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就不再是九十度。在调节放置装置21转动时需要观察底座1上的数值显示装置,通过数值显示装置可以直接了解放置装置21的转动角度,在放置装置21转动至指定角度后,便将定位装置22放下,使得定位装置22将放置装置21限制住,随后将解锁装置25关闭,此时夹持装置24会再次将放置装置21内的线束夹持住,随后利用推动装置26将线束突出与放置装置21的部分弯折即可。从而使得装置可以满足对于线束的多种角度弯折,且无需手动将线束进行预折弯,提高了效率。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放置装置21包括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212、第三侧板213、第四侧板214、贯通槽215、铰接侧板216、承托组件217和铰接槽218;铰接槽218设置有两个,两个铰接槽218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排布,两个铰接槽218之间存有第一空隙;第一侧板21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铰接槽218铰接;第二侧板212的一端与另一个铰接槽218铰接,推动装置26设置在第二侧板212远离第一侧板211一侧的侧壁上;第三侧板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铰接处一端和第二侧板212铰接处一端铰接,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四侧板214设置在第一侧板211远离第三侧板213的一侧,第四侧板2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的一端和第二侧板212的一端铰接;贯通槽215设置有两个,贯通槽215分别开设在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上,当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时,贯通槽215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平行;铰接侧板216设置有两个,两个铰接侧板216分别对称的设置在贯通槽215的两侧,铰接侧板2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铰接,两个铰接侧板216之间存有第二空隙,线束设置在第二空隙内;承托组件217设置在铰接侧板216的底部,承托组件217用于防止线束从第二空隙处掉落。
由于第三侧板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铰接处一端和第二侧板212铰接处一端铰接,而第一侧板211铰接处一端和第二侧板212铰接处一端都设置在铰接槽218内,所以第三侧板213是无法发生活动的。在初始状态下,即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侧板21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由于铰接槽218沿底座1长度方向排布,所以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三侧板213的长度与第四侧板214的长度和铰接侧板216的长度相同。当需要改变线束折弯角度时,将定位装置22提起,随后通过解锁装置25将夹持装置24解锁,随后将线束放置在承托组件217上,随后推动第一侧板211围使得第一侧板211围绕其对应的铰接槽218转动,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原理,由于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始终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以铰接侧板216的长度方向也会始终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保证了线束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始终平行。如此在第一侧板211转动后,由于第二侧板212的长度方向始终与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平行,而推动装置26设置在第二侧板212远离第一侧板211的侧壁上,此时第二侧板212长度方向与底座1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线束的折弯角度。如此便实现了放置装置21对于线束的承托功能。
承托组件217包括第一铰接轴2171和承托板2172;第一铰接轴2171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轴2171沿铰接侧板216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铰接侧板216的底部;承托板2172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两个铰接侧板216上的第一铰接轴2171铰接。
承托板2172的长度方向始终平行与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通过将承托板21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侧板216上的第一铰接轴2171铰接,使得在承托板2172可以随着第一侧板211的转动而发生变化。如果承托板2172是固定设置在铰接侧板216上的,那么在第一侧板211发生转动时,两个铰接侧板216之间的距离会减小,而此时承托板2172是固定设置的,导致第一侧板211的转动被阻碍。所以将承托板21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侧板216上的第一铰接轴2171铰接,可以保证承托板2172可以与第一侧板211同步转动,同时还可以实现对于线束的承托功能。
如图4和图7所示:定位装置22包括第一固定板221、第一滑动杆222、第一限位板223、第一弹簧224、抓取件225和定位孔226;第一固定板221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211的侧壁上;第一滑动杆222沿第一侧板211的高度方向贯穿的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21上,第一滑动杆222与第一固定板221滑动配合;抓取件225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21上方的第一滑动杆222的端部;第一限位板223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21下方的第一滑动杆222上,第一限位板223和第一固定板221之间存有第一间隙;第一弹簧224沿第一滑动杆222的轴线方向设置在第一间隙内,第一弹簧2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21和第一限位板223固定连接;定位孔226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26围绕与第一侧板211铰接的铰接槽218的轴线均匀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滑动杆222与定位孔226卡接配合。
在定位装置22处于定位状态时,第一滑动杆222的底部设置在定位孔226中,在需要将第一侧板211推动转动时,将抓取件225抓住并提起,使得第一滑动杆222与定位孔226脱离卡接,此时第一间隙减小,第一弹簧224处于逐渐压缩的状态,而在将第一侧板211调节到指定角度后,将抓取件225松开,抓取件225会在第一弹簧224的复位作用下与定位孔226实现卡接配合,如此便实现了定位装置22的定位功能。
如图10-图13所示:夹持装置24包括放置组件241、第二滑动杆242、弹性组件243、转动座244、滚轮245和通槽246;放置组件241沿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侧板211的上部,放置组件241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放置组件2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板213和靠近第三侧板213的铰接侧板216铰接,另一组放置组件24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侧板214和靠近第四侧板214的铰接侧板216铰接;第二滑动杆242沿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放置组件241的下方;弹性组件243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上;转动座244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靠近铰接侧板216的一端上;滚轮245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座244上;通槽246沿第二滑动杆242的轴线方向开设在铰接侧板216的侧壁上,转动轴与通槽246间隙配合。
当解锁装置25激活后,此时弹性组件243处于压缩的状态,滚轮245不会对线束产生夹持作用;而解锁装置25未激活时,弹性组件243会复位,弹性组件243会带动第二滑动杆242向着通槽246方向移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上的转动座244也会随之移动,转动座244会穿过通槽246设置在转动座244上的滚轮245将线束夹持住,如此便实现了夹持装置24的夹持功能。
放置组件241包括第二固定板2411、第三固定板2412和放置板2413;放置板2413设置有多个,放置板2413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放置板24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板213和第三侧板213靠近的铰接侧板216铰接,另一组放置板2413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侧板214和第四侧板214靠近的铰接侧板216铰接,放置板2413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第二固定板2411固定设置在放置板2413的底部;第三固定板2412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411一侧的放置板2413底部,第二固定板2411和第三固定板2412之间存有第三空隙,弹性组件243设置在第三空隙内,第二滑动杆242分别贯穿于第二固定板2411和第三固定板2412。
通过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411和第三固定板2412将弹性组件243限制在第三空隙内,当第二滑动杆242向着远离铰接侧板216方向滑动时,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上的弹性组件243就会被压缩,而在解锁装置25解锁后,弹簧组件就会带动第二弹性组件243复位。
如图13所示:弹性组件243包括第二弹簧2431和第二限位板2432;第二限位板2432设置在第三空隙内的第二滑动杆242上,第二限位板2432与第三固定板2412之间存有第二间隙;第二弹簧2431沿第二滑动杆242的轴线设置在第二间隙内,第二弹簧24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板2432和第三固定板2412固定连接。
当解锁装置25未被激活时,第二弹簧2431处于压缩的状态,而在将解锁装置25解锁后,第二弹簧2431会带动第二滑动杆242复位,从而使得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上的转动座244从通槽246内穿过。
如图9-图11所示:解锁装置25包括滑槽251、磁铁252和吸引板253;吸引板253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远离铰接侧板216的一端上;滑槽251设置有两个,滑槽251分别开设第三侧板213和第四侧板214的侧壁上;磁铁252沿第三侧板213的高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251内。
当磁铁252滑动到滑槽251靠近底座1的一侧时,此时磁铁252便不会将吸引板253吸引,而将磁铁252滑动到滑槽251远离底座1的一侧时,磁铁252便会将吸引板253吸引,使得第二滑动杆242在吸引板253的带动下发生滑动,进而使得第二弹簧2431被压缩。
推动装置26包括第一卡接块261、第二卡接块262、推动块263、第一固定孔264和第二固定孔265;第一卡接块261沿第二侧板212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板212的侧壁上;第二卡接块262沿第一卡接块26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卡接块261远离第二侧板212的侧壁上;推动块263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卡接块262上;第一固定孔264开设在推动块263上;第二固定孔265沿第一固定孔264的轴线开设在第二卡接块262上。
在将线束弯折角度调整好后,将推动块263推动,使得推动块263带动第二卡接块262与第一卡接块261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得线束发生弯折。由于推动块263和第三侧板213之间在弯折线束时存在两个弯折角度,两个弯折角度的总和为一百八十度,如此就可以通过拆卸推动块263来实现对于线束的两种弯折角度的弯折,在安装时,将第一螺丝穿过第一固定孔264并与第二固定孔265螺纹配合即可。
数值显示组件23包括数值线凹槽231;数值线凹槽231设置有多个,数值线凹槽231围绕与第一侧板211铰接的铰接槽218的轴线均匀设置在底座1上。
通过数值线凹槽231,使用人员可以直接了解到第一侧板211的转动角度,更方便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包括底座(1)和弯折装置(2);
其特征在于,弯折装置(2)包括放置装置(21)、定位装置(22)、数值显示组件(23)、夹持装置(24)、解锁装置(25)和推动装置(26);
放置装置(21)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放置装置(21)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放置装置(21)远离自身与底座(1)的固定处一侧可自由活动,放置装置(21)用于盛放线束;
定位装置(22)设置在放置装置(21)的侧壁上,定位装置(22)用于防止放置装置(21)发生活动;
数值显示组件(23)设置在底座(1)上,数值显示组件(23)用于显示放置装置(21)在活动时的偏转角度;
夹持装置(24)设置在放置装置(21)上,夹持装置(24)用于将放置装置(21)上的线束夹持住;
解锁装置(25)设置在放置装置(21)的侧壁上,解锁装置(25)用于防止夹持装置(24)对线束夹持;
推动装置(26)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放置装置(21)的一侧,推动装置(26)用于与放置装置(21)共同作用将线束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装置(21)包括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212)、第三侧板(213)、第四侧板(214)、贯通槽(215)、铰接侧板(216)、承托组件(217)和铰接槽(218);
铰接槽(218)设置有两个,两个铰接槽(218)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排布,两个铰接槽(218)之间存有第一空隙;
第一侧板(21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铰接槽(218)铰接;
第二侧板(212)的一端与另一个铰接槽(218)铰接,推动装置(26)设置在第二侧板(212)远离第一侧板(211)一侧的侧壁上;
第三侧板(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铰接处一端和第二侧板(212)铰接处一端铰接,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
第四侧板(214)设置在第一侧板(211)远离第三侧板(213)的一侧,第四侧板(2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的一端和第二侧板(212)的一端铰接;
贯通槽(215)设置有两个,贯通槽(215)分别开设在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上,当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时,贯通槽(215)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侧板(213)的长度方向平行;
铰接侧板(216)设置有两个,两个铰接侧板(216)分别对称的设置在贯通槽(215)的两侧,铰接侧板(2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铰接,两个铰接侧板(216)之间存有第二空隙,线束设置在第二空隙内;
承托组件(217)设置在铰接侧板(216)的底部,承托组件(217)用于防止线束从第二空隙处掉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承托组件(217)包括第一铰接轴(2171)和承托板(2172);
第一铰接轴(2171)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轴(2171)沿铰接侧板(216)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铰接侧板(216)的底部;
承托板(2172)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两个铰接侧板(216)上的第一铰接轴(217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22)包括第一固定板(221)、第一滑动杆(222)、第一限位板(223)、第一弹簧(224)、抓取件(225)和定位孔(226);
第一固定板(221)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211)的侧壁上;
第一滑动杆(222)沿第一侧板(211)的高度方向贯穿的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21)上,第一滑动杆(222)与第一固定板(221)滑动配合;
抓取件(225)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21)上方的第一滑动杆(222)的端部;
第一限位板(223)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21)下方的第一滑动杆(222)上,第一限位板(223)和第一固定板(221)之间存有第一间隙;
第一弹簧(224)沿第一滑动杆(222)的轴线方向设置在第一间隙内,第一弹簧(2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21)和第一限位板(223)固定连接;
定位孔(226)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26)围绕与第一侧板(211)铰接的铰接槽(218)的轴线均匀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滑动杆(222)与定位孔(226)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24)包括放置组件(241)、第二滑动杆(242)、弹性组件(243)、转动座(244)、滚轮(245)和通槽(246);
放置组件(241)沿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一侧板(211)的上部,放置组件(241)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放置组件(2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板(213)和靠近第三侧板(213)的铰接侧板(216)铰接,另一组放置组件(24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侧板(214)和靠近第四侧板(214)的铰接侧板(216)铰接;
第二滑动杆(242)沿第一侧板(21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放置组件(241)的下方;
弹性组件(243)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上;
转动座(244)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靠近铰接侧板(216)的一端上;
滚轮(245)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动座(244)上;
通槽(246)沿第二滑动杆(242)的轴线方向开设在铰接侧板(216)的侧壁上,转动轴与通槽(246)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组件(241)包括第二固定板(2411)、第三固定板(2412)和放置板(2413);
放置板(2413)设置有多个,放置板(2413)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放置板(24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板(213)和第三侧板(213)靠近的铰接侧板(216)铰接,另一组放置板(2413)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侧板(214)和第四侧板(214)靠近的铰接侧板(216)铰接,放置板(2413)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第二固定板(2411)固定设置在放置板(2413)的底部;
第三固定板(2412)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411)一侧的放置板(2413)底部,第二固定板(2411)和第三固定板(2412)之间存有第三空隙,弹性组件(243)设置在第三空隙内,第二滑动杆(242)分别贯穿于第二固定板(2411)和第三固定板(24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组件(243)包括第二弹簧(2431)和第二限位板(2432);
第二限位板(2432)设置在第三空隙内的第二滑动杆(242)上,第二限位板(2432)与第三固定板(2412)之间存有第二间隙;
第二弹簧(2431)沿第二滑动杆(242)的轴线设置在第二间隙内,第二弹簧(24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板(2432)和第三固定板(241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解锁装置(25)包括滑槽(251)、磁铁(252)和吸引板(253);
吸引板(253)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动杆(242)远离铰接侧板(216)的一端上;
滑槽(251)设置有两个,滑槽(251)分别开设第三侧板(213)和第四侧板(214)的侧壁上;
磁铁(252)沿第三侧板(213)的高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251)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装置(26)包括第一卡接块(261)、第二卡接块(262)、推动块(263)、第一固定孔(264)和第二固定孔(265);
第一卡接块(261)沿第二侧板(212)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板(212)的侧壁上;
第二卡接块(262)沿第一卡接块(26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卡接块(261)远离第二侧板(212)的侧壁上;
推动块(263)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卡接块(262)上;
第一固定孔(264)开设在推动块(263)上;
第二固定孔(265)沿第一固定孔(264)的轴线开设在第二卡接块(26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数值显示组件(23)包括数值线凹槽(231);
数值线凹槽(231)设置有多个,数值线凹槽(231)围绕与第一侧板(211)铰接的铰接槽(218)的轴线均匀设置在底座(1)上。
CN202211002306.1A 2022-08-22 2022-08-22 线束折弯装置 Active CN115069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2306.1A CN115069929B (zh) 2022-08-22 2022-08-22 线束折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2306.1A CN115069929B (zh) 2022-08-22 2022-08-22 线束折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9929A true CN115069929A (zh) 2022-09-20
CN115069929B CN115069929B (zh) 2022-12-23

Family

ID=8324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2306.1A Active CN115069929B (zh) 2022-08-22 2022-08-22 线束折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992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93784A (en) * 1994-10-05 1996-04-10 Eurobend Ltd Bending apparatus
CN108160769A (zh) * 2017-12-22 2018-06-15 马鞍山市鑫龙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折弯装置
CN113617968A (zh) * 2021-08-18 2021-11-0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浮锚杆弯曲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5392201U (zh) * 2021-06-19 2022-01-04 柳亚男 一种用于土木建筑的钢筋折弯装置
CN114074150A (zh) * 2021-11-15 2022-02-22 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折弯工装和线束折弯方法
CN216226637U (zh) * 2021-11-18 2022-04-08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线束折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93784A (en) * 1994-10-05 1996-04-10 Eurobend Ltd Bending apparatus
CN108160769A (zh) * 2017-12-22 2018-06-15 马鞍山市鑫龙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折弯装置
CN215392201U (zh) * 2021-06-19 2022-01-04 柳亚男 一种用于土木建筑的钢筋折弯装置
CN113617968A (zh) * 2021-08-18 2021-11-0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浮锚杆弯曲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4074150A (zh) * 2021-11-15 2022-02-22 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折弯工装和线束折弯方法
CN216226637U (zh) * 2021-11-18 2022-04-08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线束折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9929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7222B (zh) 一种可调节的光纤阵列制作夹具
CN115069929A (zh) 线束折弯装置
CN110769636A (zh) 剧院用音频处理器配线柜
CN113333236A (zh) 一种可调整流速的钢化玻璃生产用上胶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2701636B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支撑装置
CN210898021U (zh) 一种内置卡接机构的电气柜
CN210629591U (zh) 一种车载手机托架
CN114857426A (zh) 一种计算机多屏连接装置
CN113926886A (zh) 一种多角度多弯角成型设备
CN209393843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钣金件加工用折弯机
CN220329122U (zh) 一种显示屏注胶装配机构
CN112303509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移动式照明设备
CN218224779U (zh) 一种曲板钻孔固定装置
CN21589182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精度倒计时牌
CN214100953U (zh) 一种10kV旁路移动式开关车
CN219221721U (zh) 一种基于soa的社区微服务装置
CN217390206U (zh) 一种新型智能办公室会议长桌
CN218897053U (zh) 一种线缆辅助固定支架
CN217224448U (zh) 一种双平台锁螺丝机
CN114501837B (zh) 一种触摸板贴合对位装置
CN219800356U (zh) 一种建筑屋顶形式展示装置
CN220094361U (zh) 一种电机维修用夹持装置
CN216480007U (zh) 一种显示屏移动支架位置调整装置
CN220168285U (zh) 一种综合性液压实验台
CN212751188U (zh) 一种配电网检修接地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8

Address after: Group 4, Nongke Village, Qiuji Town, Suining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200

Applicant after: Xuzhou Jiul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200 building 63, Wanglou village, Qiuji Town, Suining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ining Jiuxin Electronic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