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8692B -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8692B
CN115068692B CN202210764216.XA CN202210764216A CN115068692B CN 115068692 B CN115068692 B CN 115068692B CN 202210764216 A CN202210764216 A CN 202210764216A CN 115068692 B CN115068692 B CN 115068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m cells
filling
wall
opening
tooth r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42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8692A (zh
Inventor
郭威
赵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ihao Lea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ihao Lea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ihao Lea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ihao Lea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42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8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8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8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8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8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2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 A61C8/0016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polymer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5/00Filling or capping teeth
    • A61C5/50Implements for filling root canals;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medication of tooth nerve chann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18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36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 A61L27/38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 A61L27/3804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transplant tissue, natural bon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added anima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ells or progenitors thereof, e.g. fibroblasts,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kidney cells
    • A61L27/3834Cells able to produce different cell types, e.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arrow stromal cells, embryonic stem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27/52Hydrogels or hydrocoll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2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organic materials
    • A61L2300/30Compound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extracted from natural sources, e.g. Aloe Ver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30/00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 A61L2430/12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dental implants or prosthe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nt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Zo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牙根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支架,支架的内部具有内腔,支架包围形成有槽腔,槽腔与内腔之间独立布置;S2,往槽腔内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往内腔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S3,将支架置于牙槽骨的安装槽中,支架的外侧壁与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围合形成填充间隙,往填充间隙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周膜干细胞,形成生物牙根。依据本申请提供的支架为基础,并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填充牙髓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并且在各干细胞中都使用了水凝胶为基质的固定剂,使得生物牙根具有活性,可以像自然牙根一样自行生长。

Description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根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种植牙在国际上被认为是牙齿缺失的首选修复手段,它在功能、形态、使用效果等方面与真牙类似,可以称之为“仿真牙”。
种植牙由人工牙根和烤瓷牙冠组成,纯钛以及它的合金广泛用于牙科植入体人工牙根的制造。然而,普通的二氧化钛层没有足够的活性与骨直接形成联系,有时候转化为缺乏骨整合使得长期植入失败。植入体表面形貌和化学特征改性被证明是一种提高骨整合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可确保骨接触式植入体稳定性的可靠途径。
现有的种植牙根也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影响了植入后牙齿的整体外观。此外,又由于结构设计所限,现有种植牙根与人体骨组织间的生物相容性较差,植入后二者间容易产生排斥,且不能够像自然牙根那样能够自然生长,进而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其旨在解决现有的人工构建的牙根不能像自然牙根一样自行生长的技术问题。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支架包围形成有槽腔,所述槽腔与内腔之间独立布置;
S2,往槽腔内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往内腔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
S3,将所述支架置于牙槽骨的安装槽中,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与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围合形成填充间隙,往填充间隙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周膜干细胞,形成所述生物牙根。
可选地,先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再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或者,
先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再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
可选地,所述生物牙根具有与所述槽腔连通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开口;
在所述步骤S2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填充进所述槽腔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填充进所述内腔中。
可选地,所述生物牙根具有与所述填充间隙连通的第三开口;
在所述步骤S3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周膜干细胞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填充进所述填充间隙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呈环绕状布置,所述第三开口呈环绕状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由里到外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架由包括聚醚醚酮树脂的材料制得;且/或,
所述支架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制得。
可选地,所述水凝胶包括聚乙二醇。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内筒壁、外筒壁和连接壁,所述内筒壁嵌套于外筒壁中,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围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内筒壁围合形成所述槽腔;所述连接壁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连接壁至少与内筒壁和外筒壁其中之一连接;
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呈环绕状布置,所述内腔中设有四个所述连接壁,所述连接壁沿所述第二开口周向均匀分布,并将所述第二开口分隔成四个填充入口,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四个填充腔;
在所述步骤S3中,往四个所述填充入口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并将四个所述填充腔填充满。
可选地,所述外筒壁具有朝向内腔的内侧壁,所述内筒壁具有朝向内腔的外侧壁,所述外筒壁的内侧壁具有多个内壁孔,多个所述内壁孔遍布外筒壁的整个内侧壁,所述外筒壁的内部具有多个外流道,多个所述外流道之间交叉连通,且多个所述外流道分别与多个内壁孔连通;
所述内筒壁的外侧壁具有多个外壁孔,多个所述外壁孔遍布内筒壁的整个外侧壁,所述内筒壁的内部具有多个内流道,多个所述内流道之间交叉连通,且多个所述内流道分别与多个外壁孔连通;多个所述外壁孔分别与多个内壁孔呈错位相对布置;
所述步骤S2中,在往所述内腔中填充牙囊干细胞的过程中,所述牙囊干细胞通过外壁孔填充了多个内流道,所述牙囊干细胞通过内壁孔填充了多个外流道,所述内流道中的牙囊干细胞、外流道中的牙囊干细胞以及内腔中的牙囊干细胞流通形成一体;
多个所述内流道呈网状连通布置,多个所述外流道呈网状连通布置;所述内流道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着内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外流道中设有多个柔性填充段,多个所述柔性填充段沿着外流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柔性填充段的外周与外流道的内侧壁封闭抵接,所述柔性填充段中设有多个连通孔,沿着外流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流通孔贯穿柔性填充段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依据本申请提供的支架为基础,并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填充牙髓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并且在牙髓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都使用了水凝胶为基质的固定剂,使得用本申请构建的生物牙根具有活性,可以像自然牙根一样自行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填充牙髓干细胞和牙囊干细胞后的支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和牙槽骨组合并填充牙周膜干细胞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牙槽骨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牙根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牙根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支架;110、内腔;111、第二开口;1111、填充入口;112、填充腔;120、槽腔;121、第一开口;130、第一端;140、第二端;150、内筒壁;151、外侧壁;152、外壁孔;153、内流道;154、凸起;160、外筒壁;161、内侧壁;162、内壁孔;163、外流道;170、连接壁;180、柔性填充段;181、连通孔;
200、牙槽骨;210、安装槽;220、填充间隙;221、第三开口;
A、牙髓干细胞;B、牙囊干细胞;C、牙周膜干细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
如图1-8所示,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生物牙根包括支架100和牙槽骨200。支架100的内部具有内腔110,支架100包围形成有槽腔120,且与槽腔120之间独立布置;牙槽骨200具有安装槽210,支架100放置在安装槽210内,支架100的外壁与安装槽210的内壁围合形成填充间隙220。示例性地,在本申请中,牙髓干细胞A的作用是生成牙髓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进而形成牙本质,牙囊干细胞B的作用是生成成牙骨质细胞进而形成牙骨质。支架100之间填充有牙囊干细胞B层,后续可以繁育为牙骨质。同时,牙髓干细胞A被牙囊干细胞B包裹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并没有完全包裹住。被牙囊干细胞B填充的区域构成型的结构,牙髓干细胞A被包裹在型的区域内。本发明提供的支架100,通过由内而外设置的填充牙髓干细胞A的槽腔120和填充牙囊干细胞B的内腔110,并且在牙髓干细胞A和牙囊干细胞B都使用了水凝胶为基质的固定剂,使得用本申请构建的生物牙根具有活性,可以像自然牙根一样自行生长。
传统的根管充填材料由牙胶尖和糊剂构成,由于聚合收缩的存在往往在充填材料与根管壁间出现缝隙或者出现冠方渗漏现象,造成根管治疗的失败。而利用高分子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有望彻底消除目前使用的根管充填材料存在的这一缺陷。水凝胶是水作溶剂的溶胀交联的亲水性高分子而成的粘弹体,是一种特殊的软湿性材料。自然界中,生物活体组织大部分都是由水凝胶组成,不止是皮肤、眼睛、组织器官,还包括牙齿、骨头和指甲等。人工合成水凝胶材料在物理性质方面比其它任何人工合成材料更像活体组织,因而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及生体组织工程中。水凝胶在医学应用方面有两个明显优点,首先是其扩展特性和对水分子等的透过性,这使得其生物相容性优良;其次,其橡胶般的密度能够减少对周围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刺激,即力学相容性良好。
如图8所示,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支架100,支架100的内部具有内腔110,支架100包围形成有槽腔120,槽腔120与内腔110之间独立布置;
S2,往槽腔120内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A,往内腔110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B;
S3,将支架100置于牙槽骨200的安装槽210中,支架100的外侧壁与安装槽210的内侧壁之间围合形成填充间隙220,往填充间隙220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周膜干细胞,形成生物牙根。
如图3、图5、图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在步骤S2中,无论是先往槽腔120内填充牙髓干细胞A还是先往内腔110中填充牙囊干细胞B,或者填充牙髓干细胞A和填充牙囊干细胞B同时进行都可以。此处不做过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00在在生物牙根构建初期会有支撑固定的作用,在生物牙根构建形成之后,其支架100会逐渐分解,进而不会影响生物牙根的使用。
如图3、图5、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先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A,再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B;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由内而外的顺序,先填充最里面的牙髓干细胞A,其次是填充中间层的牙囊干细胞B,最后填充外层的牙周膜干细胞。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先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B,再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A。或者,牙囊干细胞B和牙髓干细胞A同时填充。
如图3、图5、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生物牙根具有与槽腔120连通的第一开口121、与内腔110连通的第二开口111;在步骤S2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A通过第一开口121填充进槽腔120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B通过第二开口111填充进内腔110中。
如图1、图2、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架100包括显露在牙槽骨200上方的第一端130和与第一端130相对设置且植入在牙槽骨200的安装槽210中的第二端140;支架100的第一端130具有供牙髓干细胞A进入槽腔120的第一开口121,第一开口121连通槽腔120。示例性地,在本申请中,第一端130是支架100的顶部,第二端140是支架100的底部,第一开口121是朝上设置的,牙髓干细胞A通过第一开口121将槽腔120填充满。第一端130朝向第二端140的方向是第一方向,即竖直方向。
如图3、图4、图5所示,示例性地,牙齿的牙槽骨200开设有安装槽210,支架100放置在安装槽210中,进行定位,支架100的外周与安装槽210之间填充有牙周膜干细胞,种植后,牙周膜干细胞会逐渐繁育为牙周膜,使得支架100与原有牙槽骨200之间形成一体。将生物牙根沿第一端130到第二端140的方向剖切,填充间隙220呈现的是一个U形填充区域。并且由内到外依次是槽腔120、内腔110和填充间隙220。
如图3、图5、图6所示,如图1、图2、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架100的第一端130上具有供牙囊干细胞B进入内腔110的第二开口111,第二开口111连通内腔110。示例性地,在本申请中,第二开口111作为牙囊干细胞B的填充入口1111,且第二开口111设置在第一开口121的旁侧。且第二开口111的口径比第一开口121的口径小。将支架100沿第一端130到第二端140的方向剖切,内腔110呈现的是一个U形填充区域。并且U型填充区域内的空白部分设置槽腔120。
如图3、图5、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生物牙根具有与填充间隙220连通的第三开口221,在步骤S3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周膜干细胞通过第三开口221填充进填充间隙220中。被牙囊干细胞B填充的区域构成型的结构,牙髓干细胞A被包裹在型的区域内。第三开口221是朝上设置的,牙周膜干细胞通过第三开口221将填充间隙220填充满。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如图3、图5、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开口111呈环绕状布置,第三开口221呈环绕状布置。示例性地,第二开口111呈环状,且第一开口121被包围在第一开口121围成的环状里。也即是说,支架100实际上是由外筒壁160和内筒壁150嵌套而成的,外筒壁160和内筒壁150之间留出的间隙就是内腔110,且整个支架100是一个不规则的类椭圆体结构,而槽腔120就是有内壁围合形成的一个放置牙髓干细胞A的类椭圆形的放置槽。示例性地,在本申请中,填充间隙220呈U型的结构,在沿第一端130的两侧上,第三开口221呈环状,在填充牙周膜干细胞时,可以将呈环状的第三开口221分成均匀的几个填充口同时进行填充,这样,相比于只在一个入口进行填充的设计来说,这样的结构设计更有利于将内腔110底部(即靠近第二端140的部位)填充满,而不会存在间隙,有利于提高牙根的品质。也就是说,在第二方向上,本申请一共有3个供填充的开口,即最中间的第一开口121,环绕在第一开口121周围外侧的第二开口111,环绕在第二开口111周围外侧的第三开口221。
如图3、图5、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111、第三开口221由里到外依次间隔设置。示例性地,由于槽腔120、内腔110和填充间隙220填充的物质各不相同,因此槽腔120、内腔110和填充间隙220之间都是独立设置的,相应的,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111、第三开口221也是独立设置的,一个开口只用于填充一种物质。
如图1、图2、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架100由包括聚醚醚酮树脂的材料制得;示例性地,聚醚醚酮树脂,又称PEEK纳米生物材料,是一种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易加工和高机械强度等优异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可制造加工成各种机械零部件。同时,PEEK纳米生物材料具有耐腐蚀、抗老化、韧性和刚性兼备、耐水解,高温高压下仍可保持优异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中。
如图1、图2、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架100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制得。示例性地,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由于本申请的支架100100形状为不规则体,常规加工方法较为困难,不易生产,且需要根据用户的不同进行定制化处理,因此本申请采用3D打印技术,更加符合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个性化设计的理念。此外,3D打印制造的产品成本低,且加工精度高。
如图1、图2、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水凝胶包括聚乙二醇。示例性地,聚乙二醇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无刺激性,味微苦,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许多有机物组份有良好的相溶性。具有优良的润滑性、保湿性、分散性、粘接性,可作为抗静电剂及柔软剂等使用。在本申请中,聚乙二醇作为固定剂。利用聚乙二醇无毒和成胶性,用作假牙固定剂的组分。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架100包括内筒壁150、外筒壁160和连接壁170,内筒壁150嵌套于外筒壁160中,内筒壁150和外筒壁160围合形成内腔110,内筒壁150围合形成槽腔120;连接壁170设于内腔110中,且连接壁170至少与内筒壁150和外筒壁160其中之一连接。示例性地,内筒壁150和外筒壁16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开加工再组装起来的。当内筒壁150和外筒壁160是一体成型时,连接壁170分别连接内筒壁150和外筒壁160,使得内筒壁150和外筒壁160成为一体的结构,同时内筒壁150和外筒壁160之间还具有间隙,即内腔110。当内筒壁150和外筒壁160是分开加工再组装起来时,连接壁170与内筒壁150或外筒壁160连接,再将内筒壁150嵌套到外筒壁160中。连接壁170起到支撑的作用,在还未填充牙囊干细胞B时,连接壁170的设置使得内腔110的结构稳定,不容易产生变形,以便于牙囊干细胞B的填充。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架100具有与内腔110连通的第二开口111,第二开口111呈环绕状布置,内腔110中设有四个连接壁170,连接壁170沿第二开口111周向均匀分布,并将第二开口111分隔成四个填充入口1111,将内腔110分隔成四个填充腔112。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四个连接壁170,且连接壁170从第一端130延伸到第二端140,从而将内腔110分隔开,形成填充腔112,需要说明的是,四个填充腔112的容积应当是相等的,这样的结构设计保证了各填充腔112之间的均匀。
如图8所示,在步骤S3中,往四个填充入口1111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B,并将四个填充腔112填充满。需要说明的是,在填充时,可以是往四个填充腔112中同时填充,也可以是分别填充,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如图7、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筒壁160具有朝向内腔110的内侧壁161,内筒壁150具有朝向内腔110的外侧壁151,外筒壁160的内侧壁161具有多个内壁孔162,多个内壁孔162遍布外筒壁160的整个内侧壁161,外筒壁160的内部具有多个外流道163,多个外流道163之间交叉连通,且多个外流道163分别与多个内壁孔162连通。;示例性地,外流道163的形成于内腔110中。外流道163的设置使得牙囊干细胞B更好地与支架100融合,进而形成稳定牢固可靠的生物牙根。
如图7、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内筒壁150的外侧壁151具有多个外壁孔152,多个外壁孔152遍布内筒壁150的整个外侧壁151,内筒壁150的内部具有多个内流道153,多个内流道153之间交叉连通,且多个内流道153分别与多个外壁孔152连通;多个外壁孔152分别与多个内壁孔162呈错位相对布置。;示例性地,内流道153的形成于内腔110中。内流道153的设置使得牙囊干细胞B更好地与支架100融合,进而形成稳定牢固可靠的生物牙根。需要说明的是,牙囊干细胞B先进入内腔110,在从内腔110中由内壁孔162和外壁孔152分别进入到外流道163和内流道153中。
如图7、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2中,在往内腔110中填充牙囊干细胞B的过程中,牙囊干细胞B通过外壁孔152填充了多个内流道153,牙囊干细胞B通过内壁孔162填充了多个外流道163,内流道153中的牙囊干细胞B、外流道163中的牙囊干细胞B以及内腔110中的牙囊干细胞B流通形成一体。;
如图7、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个内流道153呈网状连通布置,多个外流道163呈网状连通布置;内流道153的内侧壁161上凸设有多个凸起154,多个凸起154沿着内流道153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外流道163中设有多个柔性填充段180,多个柔性填充段180沿着外流道16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柔性填充段180的外周与外流道163的内侧壁161封闭抵接,柔性填充段180中设有多个连通孔181,沿着外流道163的长度方向,流通孔贯穿柔性填充段180的两端。示例性地,网状的分布,有利于提高牙囊干细胞B、内筒壁150、外筒壁160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在形成生物牙根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固可靠。
结合图1-3,对使用上述支架100制作生物牙根的过程做一个说明:
第一步,利用3D打印技术获得上述所说的支架100;
第二步,通过第一开口121往槽腔120内填充牙髓干细胞A;
第三步,通过第二开口111往内腔110中填充牙囊干细胞B;需要注意的是,填充时需要同时将将第二开口111均匀的分成多个填充口,然后将牙囊干细胞B同时对多个填充口填充,以确保内腔110被填充满;
第四步,通过两个第三开口221往填充间隙220中填充牙周膜干细胞;需要注意的是,填充时需要同时将第三开口221均匀的分成多个填充口,然后将牙囊干细胞B同时对多个填充口填充,以确保内腔110被填充满。以此形成具有活性的,可以像自然牙根一样自行生长的生物牙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支架包围形成有槽腔,所述槽腔与内腔之间独立布置;
S2,往槽腔内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往内腔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
S3,将所述支架置于牙槽骨的安装槽中,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与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围合形成填充间隙,往填充间隙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周膜干细胞,形成所述生物牙根;
所述生物牙根具有与所述槽腔连通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开口;
在所述步骤S2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填充进所述槽腔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填充进所述内腔中;
所述支架包括内筒壁、外筒壁和连接壁,所述内筒壁嵌套于外筒壁中,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围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内筒壁围合形成所述槽腔;所述连接壁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连接壁至少与内筒壁和外筒壁其中之一连接;
所述内腔中设有四个所述连接壁,所述连接壁沿所述第二开口周向均匀分布,并将所述第二开口分隔成四个填充入口,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四个填充腔;
在所述步骤S3中,往四个所述填充入口中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并将四个所述填充腔填充满;
所述外筒壁具有朝向内腔的内侧壁,所述内筒壁具有朝向内腔的外侧壁,所述外筒壁的内侧壁具有多个内壁孔,多个所述内壁孔遍布外筒壁的整个内侧壁,所述外筒壁的内部具有多个外流道,多个所述外流道之间交叉连通,且多个所述外流道分别与多个内壁孔连通;
所述内筒壁的外侧壁具有多个外壁孔,多个所述外壁孔遍布内筒壁的整个外侧壁,所述内筒壁的内部具有多个内流道,多个所述内流道之间交叉连通,且多个所述内流道分别与多个外壁孔连通;多个所述外壁孔分别与多个内壁孔呈错位相对布置;
所述步骤S2中,在往所述内腔中填充牙囊干细胞的过程中,所述牙囊干细胞通过外壁孔填充了多个内流道,所述牙囊干细胞通过内壁孔填充了多个外流道,所述内流道中的牙囊干细胞、外流道中的牙囊干细胞以及内腔中的牙囊干细胞流通形成一体;
多个所述内流道呈网状连通布置,多个所述外流道呈网状连通布置;所述内流道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着内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外流道中设有多个柔性填充段,多个所述柔性填充段沿着外流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柔性填充段的外周与外流道的内侧壁封闭抵接,所述柔性填充段中设有多个连通孔,沿着外流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流通孔贯穿柔性填充段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先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再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或者,
先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囊干细胞,再填充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髓干细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牙根具有与所述填充间隙连通的第三开口;
在所述步骤S4中,以水凝胶为基质的牙周膜干细胞通过所述第三开口填充进所述填充间隙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呈环绕状布置,所述第三开口呈环绕状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由里到外依次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包括聚醚醚酮树脂的材料制得;且/或,
所述支架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制得。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包括聚乙二醇。
CN202210764216.XA 2022-06-30 2022-06-30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Active CN115068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216.XA CN115068692B (zh) 2022-06-30 2022-06-30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216.XA CN115068692B (zh) 2022-06-30 2022-06-30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8692A CN115068692A (zh) 2022-09-20
CN115068692B true CN115068692B (zh) 2023-07-25

Family

ID=8325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4216.XA Active CN115068692B (zh) 2022-06-30 2022-06-30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869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0022A (zh) * 2008-03-12 2011-02-09 财团法人日本健康科学振兴财团 根管填充材料以及牙组织再生方法
CN110859991B (zh) * 2019-11-06 2022-05-03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诱导牙髓牙本质组织再生的双层复合支架制备方法
CN218247959U (zh) * 2022-06-21 2023-01-10 南京智皓领先科技有限公司 运用干细胞的生物牙根种植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8692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74206B (fi) Faestanordning foer protestand.
EP0575035B1 (en) Gel-filled implants
JP6284169B2 (ja) 多孔質な3次元構造を有するインプラント用材料
JP4504418B2 (ja) 骨組織再生用生物活性人工器官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人工器官装置
JP4331481B2 (ja) 骨インプラント、特に椎間インプラント
KR20090080534A (ko) 치아 임플란트
CN113456302B (zh) 一种用于辅助种植体的钛网及其制作方法
CN218247959U (zh) 运用干细胞的生物牙根种植体
CN203226912U (zh)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CN115068692B (zh) 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构建生物牙根的方法
US20120076847A1 (en) Medical instru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6534717U (zh) 一种个性化牙种植体
CN109758612A (zh) 一种分叉血管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CN210784768U (zh) 具有多孔结构的牙种植体
CN116209410A (zh) 具有波纹度的乳房假体
US20230023921A1 (en) Material sciences applications for an oral appliance for delivery of a medicament
CN116115373B (zh) 一种骨增量用3d打印钛网
CN209996508U (zh) 一种个性化多孔层牙根种植体
CN220424361U (zh) 人工耳蜗给药电极、人工耳蜗植入体和人工耳蜗
CN219645968U (zh) 一种新型抗菌乳房假体
CN113303935A (zh) 一种牙种植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17448059U (zh) 功能梯度材料种植体
US11931224B1 (en) Tooth pod
CN217091034U (zh) 个体定制式长骨缺损填充用仿生移植骨块
CN215018432U (zh) 一种股骨髓腔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