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6932A -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6932A
CN115056932A CN202210995520.5A CN202210995520A CN115056932A CN 115056932 A CN115056932 A CN 115056932A CN 202210995520 A CN202210995520 A CN 202210995520A CN 115056932 A CN115056932 A CN 115056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body
shaft
transverse
dirt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55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6932B (zh
Inventor
李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Weihai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09955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6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6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6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6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6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32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llecting pollution from open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E02B15/104Conveyors; Paddle wheels; Endless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035/006Unmanned surface vessels, e.g. remotely controlled
    • B63B2035/008Unmanned surface vessels, e.g. remotely controlled remotely control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面除污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包括船体,船体上设置有污物采集组件、若干个引流桨和传动桨,污物采集组件包括两组除污机构,每组除污机构均包括水平内筒、离心叶轮、外筒以及若干个集污扇叶,每个所述上在相邻集污扇叶之间均开设有轴向通孔,每个水平内筒侧壁上均开设有轴向排风槽,船体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发明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遥控无人船前往水面各处,并全自动化打捞水面污染物,无需依赖过多的人工操作;本发明能够通过船体上的若干个引流桨将船体两侧污染物主动引至船体附近,并配合两个除污机构打捞污物。

Description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除污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污染物中有些是水溶性污染物,难以去除,但也有很多是容易打捞的污染物,比如各类饮料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开始重视水污染问题,生产了很多除污设备以去除水面上的污染物。
经检索,公开号为CN11212733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清污型环保无人船采集处理装置,包括:自动打捞系统,用于对水面上的不同种类的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和自动上料;自动破碎处理系统,用于对自动打捞系统打捞的不同种类的水面漂浮物进行下料和自动破碎操作;传感监测系统,用于对自动打捞系统、自动破碎处理系统和自动搬运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自动搬运系统,用于对破碎处理后的水面漂浮物进行运送和卸载。该发明适用于水面存在大量漂浮物的场合,特别是某些不易人工打捞的漂浮物的打捞处理,可有效减少水面清洁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水面清洁效率和清洁质量。
上述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不足:由于污染物漂浮于水面上随着水流流动,其位置并不固定,且往往较为分散,而很多传统的采集装置大多依赖人工操作,如乘坐船只并通过相关设备打捞,但由于污染物的位置不固定,此类除污装置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也较高,而且,此类除污装置从水面上打捞污物的效率不高,其打捞污染物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污物采集组件,船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水面污物引流至船体两侧的引流桨,船体尾部中央还设置有用于推动船体前进的传动桨,所述污物采集组件包括两组关于传动桨呈对称状态的除污机构,每组所述除污机构均包括沿船体长度方向固定设置于船体外侧上方的水平内筒、能够旋转的同轴设置于水平内筒内的离心叶轮、能够旋转的同轴套设于水平内筒上的外筒以及若干个成型于外筒上的集污扇叶,每个所述外筒的外圆柱壁上在相邻集污扇叶之间均开设有连通水平内筒外壁的轴向通孔,每个水平内筒侧壁上均开设有斜向下指向船体的轴向排风槽,船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桨、若干个引流桨、两个离心叶轮和两个外筒同步旋转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污物采集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船体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横板且两个固定横板可拆卸的设置于船体上,两个所述固定横板设置于水平内筒的两侧,靠近船体头部的固定横板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轴座,靠近船体尾部的固定横板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水平内筒的对应端固定设置于对应固定座上,水平内筒的另一端轴接套设于离心叶轮上,每个轴座靠近对应水平内筒的一端均固连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嵌设于水平内筒对应端的弧形限位板,离心叶轮靠近对应固定座的一端轴接设置于水平内筒内,离心叶轮的另一端成型有连接凸轴,连接凸轴外端同轴固连有水平转筒且水平转筒轴接设置于对应轴座内,集污扇叶的两端与水平内筒的两端轴接相连,固定圆盘与集污扇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传动连接集污扇叶和连接凸轴的行星齿轮机构,水平转筒的外端与驱动机构相连。
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
三个轴接设置于固定圆盘远离对应轴座一端的行星轮;
轴接设置于连接凸轴上且与三个行星轮啮合的太阳轮;
同轴套设于固定圆盘上且与固定圆盘轴接的外齿盘,外齿盘的内圈成型有与三个行星轮相啮合的内齿圈结构,外齿盘对应端与集污扇叶同轴固连。
优选的,所述船体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状态且沿船体长度方向的滑轨,每个所述固定横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一一对应于两个滑轨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船体相连的快拆机构。
优选的,每个所述快拆机构均包括两个关于对应滑轨呈对称状态的铰接板,两个所述铰接板的上端均铰接设置于滑块的两端,滑块的顶部轴向限位的轴接设置有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船体的宽度方向,双向丝杆的两端外圆柱壁上成型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外螺纹,双向丝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两端均固连有横轴且两个横轴的两端与对应铰接板顶端轴接,每个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手摇柄和限位帽。
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底部开设有三个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且长度方向平行于船体宽度方向的纵向半圆柱槽,船体的底部还开设有穿过三个纵向半圆柱槽中部且沿船体长度方向的横向半圆柱槽,每个所述纵向半圆柱槽内均轴接设置有两个关于横向半圆柱槽对称的纵向轴,若干个所述引流桨的数量为六个且一一对应于六个纵向轴,每个所述引流桨均同轴固连于对应纵向轴靠近船体外侧的一端,横向半圆柱槽内还轴接设置有沿其轴向的第一横向轴,且第一横向轴垂直于六根纵向轴,第一横向轴与每个纵向半圆柱槽内的两根纵向轴均传动相连,所述传动桨与第一横向轴靠近船体尾部的一端传动相连,且第一横向轴与驱动机构传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船体的尾部中央且其输出轴沿船体的长度方向指向船体头部;
第二横向轴,呈水平状态轴接设置于船体上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
第一竖轴,竖直朝下穿过船体且与船体轴接,第一竖轴与船体动密封相连,第一竖轴上下端分别与第二横向轴和第一横向轴传动相连;
与第二横向轴呈同轴状态的第三横向轴,轴接设置于船体头部,船体头部还轴接有第二竖轴,第二横向轴、第二竖轴和第三横向轴传动相连,两个水平转筒分别第二横向轴和第三横向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向排风槽的顶部成型有用于迫使离心叶轮旋转后吹出的空气斜向下吹向船体的弧面引流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遥控无人船前往水面各处,并全自动化打捞水面污染物,无需依赖过多的人工操作;
其二,本发明能够通过船体上的若干个引流桨将船体两侧污染物主动引至船体附近,并配合两个除污机构打捞污物;
其三,本发明外筒上的若干个集污扇叶旋转的同时,在轴向排风槽与对应轴向通孔重合时,配合离心叶轮高速旋转吹出的气流,可将集污扇叶打捞起的污物吹落至船体上自动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图6中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的除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E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0是实施例的除污机构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沿F-F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G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3是实施例的水平内筒、行星齿轮机构和离心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的水平内筒和离心叶轮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15是实施例的水平内筒的剖视图。
图16是实施例的其中一组除污机构的正视图。
图中标号为:
1、船体;2、引流桨;3、传动桨;4、除污机构;5、水平内筒;6、离心叶轮;7、外筒;8、集污扇叶;9、轴向通孔;10、轴向排风槽;11、驱动机构;12、固定横板;13、轴座;14、固定座;15、固定圆盘;16、弧形限位板;17、连接凸轴;18、水平转筒;19、行星齿轮机构;20、行星轮;21、太阳轮;22、外齿盘;23、滑轨;24、滑块;25、铰接板;26、双向丝杆;27、滑动块;28、横轴;29、手摇柄;30、限位帽;31、纵向半圆柱槽;32、横向半圆柱槽;33、纵向轴;34、第一横向轴;35、驱动电机;36、第二横向轴;37、第一竖轴;38、第三横向轴;39、第二竖轴;40、弧面引流部;41、通水孔;42、漂浮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16所示的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污物采集组件,船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水面污物引流至船体1两侧的引流桨2,船体1尾部中央还设置有用于推动船体1前进的传动桨3,所述污物采集组件包括两组关于传动桨3呈对称状态的除污机构4,每组所述除污机构4均包括沿船体1长度方向固定设置于船体1外侧上方的水平内筒5、能够旋转的同轴设置于水平内筒5内的离心叶轮6、能够旋转的同轴套设于水平内筒5上的外筒7以及若干个成型于外筒7上的集污扇叶8,每个所述外筒7的外圆柱壁上在相邻集污扇叶8之间均开设有连通水平内筒5外壁的轴向通孔9,每个水平内筒5侧壁上均开设有斜向下指向船体1的轴向排风槽10,船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桨3、若干个引流桨2、两个离心叶轮6和两个外筒7同步旋转的驱动机构11。
传动桨3设置于船体1的尾部且与第一底轴万向连接,传动桨3可旋转一定角度且传动桨3旋转后可使船体1向着不同方向运动,此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图中并未示出,船体1内还设置有与驱动机构11电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通过物联网技术配合控制器能够遥控船体1在水面上前行。
所述污物采集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船体1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横板12且两个固定横板12可拆卸的设置于船体1上,两个所述固定横板12设置于水平内筒5的两侧,靠近船体1头部的固定横板1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轴座13,靠近船体1尾部的固定横板1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水平内筒5的对应端固定设置于对应固定座14上,水平内筒5的另一端轴接套设于离心叶轮6上,每个轴座13靠近对应水平内筒5的一端均固连有固定圆盘15,固定圆盘15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嵌设于水平内筒5对应端的弧形限位板16,离心叶轮6靠近对应固定座14的一端轴接设置于水平内筒5内,离心叶轮6的另一端成型有连接凸轴17,连接凸轴17外端同轴固连有水平转筒18且水平转筒18轴接设置于对应轴座13内,集污扇叶8的两端与水平内筒5的两端轴接相连,固定圆盘15与集污扇叶8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传动连接集污扇叶8和连接凸轴17的行星齿轮机构19,水平转筒18的外端与驱动机构11相连。
驱动机构11能够驱动水平转筒18旋转,水平转筒18旋转后带动连接凸轴17旋转,进而带动离心叶轮6进行旋转,而水平内筒5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座14和三个弧形限位板16限位,保持相对于固定座14固定不动,故水平内筒5上的轴向排风槽10也始终斜向下朝向船体1,水平内筒5呈空心圆柱状结构,离心叶轮6的进风口设置于离心叶轮6靠近固定座14的一端,离心叶轮6旋转后从该端吸入空气,并由轴向排风槽10排出,连接凸轴17旋转后通过行星齿轮机构19带动集污扇叶8旋转。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9包括:
三个轴接设置于固定圆盘15远离对应轴座13一端的行星轮20;
轴接设置于连接凸轴17上且与三个行星轮20啮合的太阳轮21;
同轴套设于固定圆盘15上且与固定圆盘15轴接的外齿盘22,外齿盘22的内圈成型有与三个行星轮20相啮合的内齿圈结构,外齿盘22对应端与集污扇叶8同轴固连。
连接凸轴17旋转后,便能够带动太阳轮21旋转,进而带动三个行星轮20自转,三个行星轮20自转后带动外齿盘22进行旋转,进而带动集污扇叶8进行旋转,且由太阳轮21向外齿盘22的传动为减速传动,恰能对应离心叶轮6高速旋转,从而使得轴向排风槽10处高速出风,以保证将污物吹落,而集污扇叶8慢速旋转,配合若干个引流桨2将污物引流至船体1两侧后,将污物铲起,之后由轴向排风槽10处吹出的空气将污物吹落至船体1上。
所述船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状态且沿船体1长度方向的滑轨23,每个所述固定横板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一一对应于两个滑轨23的滑块24,每个所述滑块24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船体1相连的快拆机构。
将两个固定横板12安装在船体1上时,首先将四个滑块24两两设置于两个滑轨23上,将两个固定横板12沿滑轨23长度方向移动至适当位置后,通过四个快拆机构固定四个滑块24,即可将两个固定横板12安装在船体1上。
每个所述快拆机构均包括两个关于对应滑轨23呈对称状态的铰接板25,两个所述铰接板25的上端均铰接设置于滑块24的两端,滑块24的顶部轴向限位的轴接设置有双向丝杆26且双向丝杆2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船体1的宽度方向,双向丝杆26的两端外圆柱壁上成型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外螺纹,双向丝杆26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27,滑动块27的两端均固连有横轴28且两个横轴28的两端与对应铰接板25顶端轴接,每个双向丝杆26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手摇柄29和限位帽30。
滑块24和快拆机构中两个铰接板25、双向丝杆26、两个滑动块27、四个横轴28、手摇柄29和限位帽30呈图2中所示位置分布,将连个固定横板12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对于每个滑块24,通过手摇柄29向对应方向摇动双向丝杆26后,便可以通过双向丝杆26上两个方向相反的外螺纹与两个滑动块27之间的螺纹配合,驱使两个滑动块27相互远离,又由于每个铰接板25的顶部均与对应两个横轴28相轴接,故四个横轴28相互远离后,便能够带动两个铰接板25的顶端相互远离,由于两个铰接板25的上端又与滑块24相铰接,且该铰接处位于船体1顶部与双向丝杆26中间,故两个铰接板25的顶端相互远离后便能够带动两个铰接板25的底端相互靠近,进而夹紧在船体1上,从而完成对对应滑块24的固定,每两个对应铰接板25的下端相向侧均成型有用于夹紧船体1的夹紧凸缘(图中未示出)。
所述船体1的底部开设有三个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且长度方向平行于船体1宽度方向的纵向半圆柱槽31,船体1的底部还开设有穿过三个纵向半圆柱槽31中部且沿船体1长度方向的横向半圆柱槽32,每个所述纵向半圆柱槽31内均轴接设置有两个关于横向半圆柱槽32对称的纵向轴33,若干个所述引流桨2的数量为六个且一一对应于六个纵向轴33,每个所述引流桨2均同轴固连于对应纵向轴33靠近船体1外侧的一端,横向半圆柱槽32内还轴接设置有沿其轴向的第一横向轴34,且第一横向轴34垂直于六根纵向轴33,第一横向轴34与每个纵向半圆柱槽31内的两根纵向轴33均传动相连,所述传动桨3与第一横向轴34靠近船体1尾部的一端传动相连,且第一横向轴34与驱动机构11传动相连。
第一横向轴34与每个纵向半圆柱槽31内的两根纵向轴33均通过三个互相啮合的伞齿传动相连,当驱动机构11驱动第一横向轴34旋转后,第一横向轴34便能够带动传动桨3旋转并推动船体1前进,第一横向轴34通过九个伞齿与六根纵向轴33传动相连,从而带动六根纵向轴33同步旋转,继而带动六个引流桨2同步旋转,每个所述引流桨2旋转后均产生由该引流桨2外向船体1内侧流动的水流,六个引流桨2旋转后产生的水流共同作用,继而将船体1外的污物引流至船体1的两侧,方便后续集污扇叶8收集。
所述驱动机构11包括:
驱动电机35,固定设置于船体1的尾部中央且其输出轴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指向船体1头部;
第二横向轴36,呈水平状态轴接设置于船体1上且与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同轴固连;
第一竖轴37,竖直朝下穿过船体1且与船体1轴接,第一竖轴37与船体1动密封相连,第一竖轴37上下端分别与第二横向轴36和第一横向轴34传动相连;
与第二横向轴36呈同轴状态的第三横向轴38,轴接设置于船体1头部,船体1头部还轴接有第二竖轴39,第二横向轴36、第二竖轴39和第三横向轴38传动相连,两个水平转筒18分别与第二横向轴36和第三横向轴38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第一竖轴37顶端与第二横向轴36之间以及第一竖轴37底端与第一横向轴34之间均通过两个伞齿传动相连,第二横向轴36和第三横向轴38的相向端均同轴固连有伞齿,第二竖轴39上也同轴固连有伞齿,第二横向轴36、第三横向轴38和第二竖轴39通过三个伞齿传动相连,当驱动电机35带动第二横向轴36旋转后,第二横轴28通过第一竖轴37带动第一横向轴34旋转,继而带动传动桨3和六个引流桨2同步旋转,同时由于第二横向轴36、第三横向轴38和第二竖轴39上的三个伞齿的传动配合,能够实现第二横向轴36换向传动第三横向轴38,即第二横向轴36和第三横向轴38同步旋转的同时转向相反,从而实现通过两个水平转筒18带动两个集污扇叶8相向旋转,将船体1两侧的污物收集至船体1上,且参照图7所示,第一横向轴34与第一竖轴37下端通过两个伞齿啮合传动,同时第一横向轴34与对应两根纵向轴33之间通过两个伞齿相啮合,第一横向轴34和两根纵向轴33上的锥齿轮尺寸一致,而第一竖轴37底部锥齿轮直径小于第一横向轴34上的对应锥齿轮直径,即第一竖轴37底部锥齿轮仅啮合第一横向轴34上对应锥齿轮,而不啮合对应两根纵向轴33上的锥齿轮。
所述轴向排风槽10的顶部成型有用于迫使离心叶轮6旋转后吹出的空气斜向下吹向船体1的弧面引流部40。
所述弧面引流部40呈图15中所示结构,且图15中船体1(图15中未示出)位于水平内筒5的左侧下方,弧面引流部40用于对离心叶轮6旋转后沿圆周方向向外吹出的空气产生引流作用,使得吹出的空气由轴向排风槽10排出后吹向船体1,集污扇叶8旋转后捞起污物,且每个集污扇叶8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孔41,通水孔41用于减小集污扇叶8旋转至水中后所受的阻力,且每个集污扇叶8转出水面后水也能顺利的从若干个通水孔41内流出,减小集污扇叶8运转时的负荷,所述集污扇叶8还可以是内设钢丝网的矩形外框结构,以最大程度上减小其在水中旋转时的阻力,同时也能够保证不对若干个引流桨2导引的水流造成“断流”效果,若干个集污扇叶8呈图8和图16中所示结构且船体1(图8和图16中未示出)位于若干个集污扇叶8的左侧,集污扇叶8旋转方向沿图8中所示逆时针方向,而若干个引流桨2(图8和图16中未示出)所形成水流呈图8中所示由右向左流动,每个集污扇叶8的外端均成型有图8和图16中所示弯折板结构,参照图16所示,若干个集污扇叶8逆时针旋转,对应侧若干个引流桨2引导的水流由右向左朝向船体1流动,下方集污扇叶8向上旋转后捞起漂浮物42,随着集污扇叶8的旋转,漂浮物42沿图16中单箭头所指方向运动,当对应集污扇叶8运动至图16右侧集污扇叶8所处斜向上状态时,漂浮物42沿着集污扇叶8的上表面向下滚动,随着集污扇叶8的继续旋转,漂浮物42持续向下滚动直至相连两个集污扇叶8交汇位置,且当集污扇叶8继续旋转至上方集污扇叶8所示状态时,漂浮物42受重力作用滚落向左侧集污扇叶8上表面,且此时左侧和上方集污扇叶8相向端之间的轴向通孔9(图16中未示出)与轴向排风槽10(图16中未示出)重合,轴向排风槽10中排出气流通过该轴向通孔9后沿图16所示双箭头方向吹向船体1,使得漂浮物42快速滚落至船体1上。
工作原理:船体1底部的第一横向轴34、六根纵向轴33以及若干个锥齿轮外均设有密封保护壳(图中未示出),第一横向轴34和纵向轴33均与保护壳动密封连接,若干个集污扇叶8转动后仅用于收集水面上的一些较大污物,如饮料瓶等,第一竖轴37底部位于保护壳内,通过物联网技术配合控制器能够遥控船体1在水面上前行,驱动电机35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远程遥控驱动电机35启动后,驱动电机35带动第二横向轴36旋转,继而通过第二横向轴36、第一竖轴37和对应伞齿传动带动第一横向轴34旋转,从而带动传动桨3旋转以推动船体1前进,配合六根纵向轴33和对应伞齿传动带动六个引流桨2旋转,产生沿船体1宽度方向由船体1外侧向船体1内侧流动的水流,从而将船体1两侧的污物吸引至船体1附近,第二横向轴36旋转后通过第二竖轴39和对应伞齿传动带动第三横向轴38反向旋转,继而通过同步带传动带动两个水平转筒18相向旋转,水平转筒18旋转后通过连接凸轴17带动离心叶轮6旋转,连接凸轴17旋转后通过太阳轮21和三个行星轮20带动外齿盘22旋转,进而带动集污扇叶8降速旋转,集污扇叶8旋转后将水面上的污物捞起,并在对应轴向通孔9和轴向排风槽10重合后,轴向排风槽10内吹出的空气将集污扇叶8上的污物吹落至船体1上。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污物采集组件,船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水面污物引流至船体(1)两侧的引流桨(2),船体(1)尾部中央还设置有用于推动船体(1)前进的传动桨(3),所述污物采集组件包括两组关于传动桨(3)呈对称状态的除污机构(4),每组所述除污机构(4)均包括沿船体(1)长度方向固定设置于船体(1)外侧上方的水平内筒(5)、能够旋转的同轴设置于水平内筒(5)内的离心叶轮(6)、能够旋转的同轴套设于水平内筒(5)上的外筒(7)以及若干个成型于外筒(7)上的集污扇叶(8),每个所述外筒(7)的外圆柱壁上在相邻集污扇叶(8)之间均开设有连通水平内筒(5)外壁的轴向通孔(9),每个水平内筒(5)侧壁上均开设有斜向下指向船体(1)的轴向排风槽(10),船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桨(3)、若干个引流桨(2)、两个离心叶轮(6)和两个外筒(7)同步旋转的驱动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采集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船体(1)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横板(12)且两个固定横板(12)可拆卸的设置于船体(1)上,两个所述固定横板(12)设置于水平内筒(5)的两侧,靠近船体(1)头部的固定横板(1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轴座(13),靠近船体(1)尾部的固定横板(1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水平内筒(5)的对应端固定设置于对应固定座(14)上,水平内筒(5)的另一端轴接套设于离心叶轮(6)上,每个轴座(13)靠近对应水平内筒(5)的一端均固连有固定圆盘(15),固定圆盘(15)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嵌设于水平内筒(5)对应端的弧形限位板(16),离心叶轮(6)靠近对应固定座(14)的一端轴接设置于水平内筒(5)内,离心叶轮(6)的另一端成型有连接凸轴(17),连接凸轴(17)外端同轴固连有水平转筒(18)且水平转筒(18)轴接设置于对应轴座(13)内,集污扇叶(8)的两端与水平内筒(5)的两端轴接相连,固定圆盘(15)与集污扇叶(8)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传动连接集污扇叶(8)和连接凸轴(17)的行星齿轮机构(19),水平转筒(18)的外端与驱动机构(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9)包括:
三个轴接设置于固定圆盘(15)远离对应轴座(13)一端的行星轮(20);
轴接设置于连接凸轴(17)上且与三个行星轮(20)啮合的太阳轮(21);
同轴套设于固定圆盘(15)上且与固定圆盘(15)轴接的外齿盘(22),外齿盘(22)的内圈成型有与三个行星轮(20)相啮合的内齿圈结构,外齿盘(22)对应端与集污扇叶(8)同轴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状态且沿船体(1)长度方向的滑轨(23),每个所述固定横板(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一一对应于两个滑轨(23)的滑块(24),每个所述滑块(24)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船体(1)相连的快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快拆机构均包括两个关于对应滑轨(23)呈对称状态的铰接板(25),两个所述铰接板(25)的上端均铰接设置于滑块(24)的两端,滑块(24)的顶部轴向限位的轴接设置有双向丝杆(26)且双向丝杆(2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船体(1)的宽度方向,双向丝杆(26)的两端外圆柱壁上成型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外螺纹,双向丝杆(26)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27),滑动块(27)的两端均固连有横轴(28)且两个横轴(28)的两端与对应铰接板(25)顶端轴接,每个双向丝杆(26)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手摇柄(29)和限位帽(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底部开设有三个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且长度方向平行于船体(1)宽度方向的纵向半圆柱槽(31),船体(1)的底部还开设有穿过三个纵向半圆柱槽(31)中部且沿船体(1)长度方向的横向半圆柱槽(32),每个所述纵向半圆柱槽(31)内均轴接设置有两个关于横向半圆柱槽(32)对称的纵向轴(33),若干个所述引流桨(2)的数量为六个且一一对应于六个纵向轴(33),每个所述引流桨(2)均同轴固连于对应纵向轴(33)靠近船体(1)外侧的一端,横向半圆柱槽(32)内还轴接设置有沿其轴向的第一横向轴(34),且第一横向轴(34)垂直于六根纵向轴(33),第一横向轴(34)与每个纵向半圆柱槽(31)内的两根纵向轴(33)均传动相连,所述传动桨(3)与第一横向轴(34)靠近船体(1)尾部的一端传动相连,且第一横向轴(34)与驱动机构(11)传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1)包括:
驱动电机(35),固定设置于船体(1)的尾部中央且其输出轴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指向船体(1)头部;
第二横向轴(36),呈水平状态轴接设置于船体(1)上且与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同轴固连;
第一竖轴(37),竖直朝下穿过船体(1)且与船体(1)轴接,第一竖轴(37)与船体(1)动密封相连,第一竖轴(37)上下端分别与第二横向轴(36)和第一横向轴(34)传动相连;
与第二横向轴(36)呈同轴状态的第三横向轴(38),轴接设置于船体(1)头部,船体(1)头部还轴接有第二竖轴(39),第二横向轴(36)、第二竖轴(39)和第三横向轴(38)传动相连,两个水平转筒(18)分别第二横向轴(36)和第三横向轴(38)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排风槽(10)的顶部成型有用于迫使离心叶轮(6)旋转后吹出的空气斜向下吹向船体(1)的弧面引流部(40)。
CN202210995520.5A 2022-08-19 2022-08-19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Active CN115056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5520.5A CN115056932B (zh) 2022-08-19 2022-08-19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5520.5A CN115056932B (zh) 2022-08-19 2022-08-19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6932A true CN115056932A (zh) 2022-09-16
CN115056932B CN115056932B (zh) 2022-11-15

Family

ID=83207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5520.5A Active CN115056932B (zh) 2022-08-19 2022-08-19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693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0542A1 (en) * 2011-04-29 2014-03-13 Kejun GAO Floating-type ocean current combination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N206784346U (zh) * 2017-06-08 2017-12-22 宣海燕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河道打捞器
JP2017226403A (ja) * 2016-06-21 2017-12-28 船山株式会社 水面清掃船
CN110528486A (zh) * 2019-08-27 2019-12-03 雅视特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静音式湖面垃圾快速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11494383U (zh) * 2019-12-27 2020-09-15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一种船舶功能模块及其组合结构物
JP6786030B1 (ja) * 2019-06-04 2020-11-18 東営秀春労保用品有限公司 水面雑物の収集処理システム
CN112746603A (zh) * 2020-12-31 2021-05-04 彭慧慧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13354783U (zh) * 2020-10-10 2021-06-04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一种适用不同水面通行条件可变形的小型垃圾清理船
CN213682053U (zh) * 2020-11-13 2021-07-13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船
CN216428213U (zh) * 2021-12-21 2022-05-03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一种红树林环境治理用漂浮物收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0542A1 (en) * 2011-04-29 2014-03-13 Kejun GAO Floating-type ocean current combination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JP2017226403A (ja) * 2016-06-21 2017-12-28 船山株式会社 水面清掃船
CN206784346U (zh) * 2017-06-08 2017-12-22 宣海燕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河道打捞器
JP6786030B1 (ja) * 2019-06-04 2020-11-18 東営秀春労保用品有限公司 水面雑物の収集処理システム
CN110528486A (zh) * 2019-08-27 2019-12-03 雅视特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静音式湖面垃圾快速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11494383U (zh) * 2019-12-27 2020-09-15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一种船舶功能模块及其组合结构物
CN213354783U (zh) * 2020-10-10 2021-06-04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一种适用不同水面通行条件可变形的小型垃圾清理船
CN213682053U (zh) * 2020-11-13 2021-07-13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船
CN112746603A (zh) * 2020-12-31 2021-05-04 彭慧慧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16428213U (zh) * 2021-12-21 2022-05-03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一种红树林环境治理用漂浮物收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6932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8672B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112301987B (zh) 一种新能源太阳能微动力水质洁净装置
CN21158781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
CN110904936A (zh) 一种基于凸轮传动原理的河道污水清理装置
CN111976905A (zh) 一种引流式节能垃圾打捞船
CN115056932B (zh) 环保无人船水面污物采集装置
CN111592060B (zh) 一种生态环境修复设备
CN109105448B (zh) 一种能够进行调节的连续式鱼鳞去除机
CN217498788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CN108360482A (zh) 一种河道水面污物自动打捞装置
CN111945821B (zh)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净化装置的快捷清堵装置
CN114524073A (zh) 一种船艇进水格栅喷水推进装置
CN114576763A (zh) 一种绿色建筑室内循环通风装置
CN108438157A (zh) 一种摇臂式水面清洁机器
CN205035114U (zh) 消毒池表面漂浮物处理装置
CN111744280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过滤网自动清洁设备
CN214356563U (zh) 一种打捞水面漂浮物的设备
CN215244243U (zh) 一种可自清理内壁冷凝水的汽车空调风道
CN212190081U (zh) 一种大米除尘装置
CN214075387U (zh) 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CN220927765U (zh) 一种水面污染物收集装置
CN113700591B (zh) 一种水利发电用叶轮保护装置
CN21446025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河道清理装置
CN103394483A (zh) 活性碳自动洗涤除尘装置
CN213915064U (zh) 一种机组节能减排的自动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