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2831A - 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2831A
CN115052831A CN202180012572.XA CN202180012572A CN115052831A CN 115052831 A CN115052831 A CN 115052831A CN 202180012572 A CN202180012572 A CN 202180012572A CN 115052831 A CN115052831 A CN 115052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using
unit
module
col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25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完求
李定根
李钟浩
赵燕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827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99506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52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2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02F1/003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using household-type filters for producing potable water, e.g. pitchers, bottles, faucet mounted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9/20Portable or detachable small-scale multistage treatment devices, e.g. point of use or laboratory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7Modular desig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7/00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 C02F2307/06Mounted on or being part of a faucet, shower handle or showerhead

Landscapes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净水器。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净水器包括:包括过滤器单元的第一模块,该过滤器单元包括多个过滤器;用于控制第一模块的控制单元;联接到第一模块的第二模块;显示单元,连接到第二模块以显示净水器的操作信息;以及包括排水喷嘴的供水模块,该排水喷嘴从第一模块接收净化水并将净化水排出到外部,其中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在其上显示与联接到第二模块的第一模块对应的净化水供应模式。

Description

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净水器,更具体地,涉及模块化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是一种通过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净水过滤器过滤接收到的水来向用户供应清洁水的装置。冷热水净水器包括用于在一个空间中将水冷却器和水加热器的功能添加到仅具有净水功能的一般净水器的构造。即,过滤器、作为水加热器的一般构造的加热器、以及作为水冷却器的一般构造的使用制冷剂的冷却系统被包括在一个空间中。
使用仅具有净水功能的典型净水器的用户在另外需要冷水和热水时不得不购买具有冷热水净化功能的净水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被模块化以满足用户需求。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能够通过添加模块而额外提供冷水功能和冷热水功能。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中模块容易地彼此联接和分离。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的一种净水器包括:包括过滤器单元的第一模块,该过滤器单元包括多个过滤器;可与第一模块联接的第二模块,第二模块包括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联接时控制第一模块的控制器;以及供水模块,包括可连接到第二模块并显示净水器的操作信息的显示器、以及从第一模块接收净化水并将净化水排出到外部的供水喷嘴,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显示器显示净化水供应模式,该净化水供应模式对应于与第二模块联接的第一模块。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过滤器壳体,该过滤器壳体形成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第二模块可以包括控制壳体,该控制壳体形成第二模块的外观并容纳控制器,控制壳体可联接到过滤器壳体并可与过滤器壳体分离。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形成在过滤器壳体一侧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第二模块可以包括形成在控制壳体一侧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该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可电连接到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到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时,净水器可以将与第一模块对应的净化水供应模式显示在显示器上。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冷却净化水的蒸发器,并且进一步包括可联接到过滤器单元并可与过滤器单元分离的冷水单元,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块电连接到冷水单元时识别冷水单元、将净化水供应模式改变为冷水供应模式、以及控制显示器显示冷水供应模式。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冷却净化水的蒸发器和被配置为加热净化水的加热器,并且进一步包括与过滤器单元可拆卸地联接的冷热水单元,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块电连接到冷热水单元时识别冷热水单元、将净化水供应模式改变为冷热水供应模式、以及控制显示器显示冷热水供应模式。
第二模块可以包括:内管,净化水沿着内管在控制壳体内移动;以及形成在控制壳体的外表面中的入口出口部分,其中净化水进入或离开入口出口部分。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冷水壳体和过滤器壳体,该冷水壳体形成冷水单元的外观并容纳蒸发器,该过滤器壳体形成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冷水壳体可与过滤器壳体滑动联接。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冷热水壳体和过滤器壳体,该冷热水壳体形成冷热水单元的外观并容纳蒸发器和加热器,该过滤器壳体形成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冷热水单元可以可与过滤器壳体滑动联接。
净水器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以将第一模块连接到第二模块的至少一个连接软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软管可以包括:原水连接软管,原水沿着原水连接软管移动;净化水连接软管,净化水沿着净化水连接软管移动;以及排放水连接软管,排放水通过排放水连接软管排出到外部。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过滤器壳体,形成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以及冷水壳体,可联接到过滤器壳体或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并可与过滤器壳体或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分离并且容纳冷却净化水的蒸发器,第二模块包括:控制壳体,容纳控制器并且可联接到过滤器壳体且可与过滤器壳体分离;以及第一连接部分,相对于冷水壳体从控制壳体的联接表面凹陷,冷水单元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控制壳体从冷水壳体的联接表面突出以对应于第一连接部分。
第一模块可以包括:过滤器壳体,形成过滤器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以及冷热水壳体,可联接到过滤器壳体或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并可与过滤器壳体或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分离并且容纳被配置为冷却净化水的蒸发器和被配置为加热净化水的加热器,第二模块可以包括:控制壳体,容纳控制器并且可联接到过滤器壳体并可与过滤器壳体分离;以及第一连接部分,相对于冷热水壳体从控制壳体的联接表面凹陷,冷热水单元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控制壳体从冷热水壳体的联接表面突出以对应于第一连接部分。
第二模块可以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壳体,第一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净化水出口,将净化水从控制单元排出到冷水单元;冷水入口,由蒸发器冷却的净化水通过冷水入口从冷水单元流到控制单元;以及第一连接器,将冷水单元电连接到控制单元,第二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可连接到净化水出口的净化水入口;可连接到冷水入口的冷水出口;以及可电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
第二模块可以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壳体,第一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净化水出口,净化水通过净化水出口从控制单元排出到冷热水单元;冷水入口,由蒸发器冷却的净化水通过冷水入口从冷热水单元流到控制单元;热水入口,由加热器加热的净化水通过热水入口从冷热水单元流到控制单元;以及第一连接器,将冷水单元电连接到控制单元,第二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可连接到净化水出口的净化水入口;可连接到冷水入口的冷水出口;可连接到热水入口的热水出口;以及可电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的一种净水器包括:过滤器单元,包括过滤器和容纳过滤器的过滤器壳体;以及冷热水单元,包括被配置为冷却净化水的蒸发器、被配置为加热净化水的加热器、以及容纳蒸发器和加热器的冷热水壳体,其中过滤器壳体与冷热水壳体滑动联接。
净水器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模块,包括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以及第二模块,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壳体,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过滤器单元,控制壳体形成外观、容纳控制器、并与过滤器壳体联接,其中控制壳体与过滤器壳体可拆卸地联接。
过滤器壳体可以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输入输出端口形成在第一表面中以电连接到控制壳体,模块联接凹槽形成在第二表面中以与控制壳体联接。
控制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与过滤器壳体联接的第一联接区域、以及与冷热水壳体联接的第二联接区域,冷热水壳体可以与过滤器壳体或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地联接,过滤器壳体或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从冷热水壳体的联接表面凹陷的第一连接部分,冷热水壳体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从过滤器壳体或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的联接表面突出以对应于第一连接部分。
过滤器壳体可以与冷热水壳体可拆卸地联接,过滤器壳体和冷热水壳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可以进一步包括向外突出的引导突起,另一个表面可以包括容纳引导突起的引导凹槽。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的一种净水器包括:主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第一模块包括多个过滤器,第二模块包括被配置为控制第一模块的控制器;以及供水模块,包括连接到第二模块并显示净水器的操作信息的显示器、以及从第一模块接收净化水并将净化水排出到外部的供水喷嘴,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显示器显示净化水供应模式,该净化水供应模式对应于与第二模块联接的第一模块。
主模块可以包括形成主模块的外观的主壳体,净水器可以包括冷热水单元,该冷热水单元包括被配置为冷却净化水的蒸发器和容纳蒸发器的冷热水壳体,其中主壳体与冷热水壳体可拆卸地联接。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由于模块化的构造而能够根据用户需要来联接和使用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能够通过添加模块而额外提供冷水功能和冷热水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能够通过引导突起和引导凹槽而容易地将模块彼此联接/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能够通过按钮和按钮凹槽而容易地将模块彼此联接/分离。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供水模块。
图3示出了当过滤器单元与净水器联接时图1所示的净水器的操作部分。
图4示出了当冷热水单元或冷水单元与净水器联接时图1所示的净水器的操作部分。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的侧面。
图7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冷热水单元的侧面。
图8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第一入口出口部分和第二入口出口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冷水单元的侧面。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净水器中的第一入口出口部分和第二入口出口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控制单元和过滤器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控制单元和过滤器单元的侧面。
图13示出了图1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控制单元和过滤器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
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的联接状态。
图16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
图17示出了图16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与冷热水单元的联接过程。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中说明的构造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因此将理解,当提交本申请时,可代替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的各种修改示例是可能的。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附图中表示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意指执行基本相同功能的构件或部件。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实施方式,而不旨在限制和/或约束本公开。将理解,单数形式“一”和“该”包括复数指称,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将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包含”、“包括……的”和/或“包含……的”时,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图形、步骤、操作、部件、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图形、步骤、操作、部件、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将理解,尽管在这里可以使用包括诸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的术语来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开。例如,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类似地,第二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一部件,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举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同时,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和“右”基于附图来定义,并且部件的形状和位置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将X方向定义为前方向,并且基于前方向来定义后方向、左方向、右方向、上方向和下方向。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供水模块。
参照图1和图2,净水器1可以包括主模块10。主模块10可以包括第一模块1000和第二模块2000。下面将描述关于此的细节。第一模块1000可以包括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可以位于厨房台面2的下部空间中。
净水器1可以包括供水模块20。供水模块20可以包括连接到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的供水喷嘴23,以向用户供应净化水。供水模块20可以安装在厨房台面2上。供水模块20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在厨房台面2上。供水模块20可以通过外部连接器件40连接到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
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可以位于厨房台面2内侧。过滤器单元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或更多个过滤器120,冷热水单元200可以冷却或加热由过滤器单元100净化的水。
连接到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的外部连接器件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外管41、42和43。外管41、42和43可以包括连接到供水模块20的第一外管41和连接到安装在厨房水槽(未示出)中的水龙头50第二外管42。第一外管41可以连接到下面将描述的热水出口软管330和冷水出口软管340。第二外管42可以连接到下面将描述的饮用水软管350。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可以通过第三外管43接收诸如自来水的原水。第三外管43可以连接到下面将描述的进水软管310。
在厨房台面2中,可以提供在其中安装供水模块20的安装部分3。安装部分3可以通过打开厨房台面2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通过厨房台面2的安装部分3,第一外管41可以连接到供水模块20。
供水模块20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在安装部分3中。供水模块20可以通过旋转器件30可旋转地安装在安装部分3中。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安装部分形成在厨房台面的拐角周围的示例,然而,本公开的构思不限于此。例如,安装部分可以形成在安装净水器的供水单元的各个位置处。
供水模块20可以包括形成外观的壳体21。壳体21可以包括用于控制净水器1的操作部分60、以及用于在与操作部分60相互配合的同时接收由净水器1的过滤器单元100净化的水并将水供应给用户的供水喷嘴23。
供水模块20可以进一步包括与壳体21分开提供的残余水托盘22。残余水托盘22可以防止从供水模块20的供水喷嘴23排出然后从用户的杯子或碗溢出的净化水流出。
残余水托盘22可以包括凹入地形成以储存溢出的水的托盘主体22a、以及提供在托盘主体22a上的托盘格栅22b。托盘格栅22b可以包括开口以接收从杯子或碗溢出的水的多个狭缝22c。
残余水托盘22可以独立于供水模块20的旋转而是可移动的。残余水托盘22可以附接到供水模块20的壳体21或从供水模块20的壳体21分离。残余水托盘22可以被定位成与供水模块20的供水喷嘴23对应。残余水托盘22可以位于供水喷嘴23下方。残余水托盘22的至少一侧可以安装在壳体21中。残余水托盘22的所述至少一侧可以附接到壳体21的前侧。
当需要冷热水功能时,用户可以将冷热水单元200与过滤器单元100联接。在附图中,仅示出了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然而,可以进一步提供冷水单元200a和控制单元400。即,当仅使用冷水功能时,可以添加冷水单元200a来代替冷热水单元200,当需要对一种模块进行流量控制和识别时,可以添加控制单元400。
下面将描述的控制单元400可以在操作部分60上显示净水器1是仅与过滤器单元100联接、是与过滤器单元100和冷水单元200a两者联接、还是与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两者联接。
图3示出了当过滤器单元与净水器联接时图1所示的净水器的操作部分。图4示出了当冷热水单元或冷水单元与净水器联接时图1所示的净水器的操作部分。
参照图3和图4,操作部分60可以包括供水按钮61、显示器62、供应量控制器63和温度控制器64。
为了使用净水器1,用户可以通过按压供水按钮61而从喷嘴23接收净化水。显示器62可以提供在供水按钮61下方。然而,显示器62的位置不限于此,显示器62可以位于供水按钮61上方。显示器62可以显示将要供应的净化水的种类和量。例如,可以显示供应净化水、冷水或热水中的哪一种以及供应量,诸如100ml、500ml等。即,当仅联接过滤器单元100时,将在显示器62上显示净化水,当联接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时,可以自动添加并显示温度控制器64,如图4所示。
供应量控制器63可以根据用户期望的净化水量来改变供应量。用户可以按压供应量控制器63,然后按压其下方的箭头按钮来改变供应量。
温度控制器64可以设定用户期望的供水温度。用户可以按压温度控制器64,然后按压其下方的箭头按钮来改变供水温度。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用户设定的供水温度可以显示在显示器62上。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
参照图5,第一模块1000可以包括冷热水单元200和过滤器单元100。冷热水单元200和过滤器单元100可以每个形成一单元,并且可以通过下面将描述的联接方法彼此联接。
过滤器单元100可以包括形成外观的第一壳体110、提供在第一壳体110的一个表面中的软管连接表面110b、与第一壳体110可旋转地联接的支架150、以及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
第一壳体110可以被提供为长方体形状。支架150可以与第一壳体110的后侧可旋转地联接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壳体110的后侧。支架150可以通过提供在第一壳体110的下部中的铰链等与第一壳体110联接。
在软管连接表面110b中,可以形成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可以形成在与支架150相对的表面中。
支架150可以进一步包括把手(未示出)。把手可以使用户能够转动支架150并打开或关闭支架150,从而将联接在其中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过滤器120取出或将过滤器120插入过滤器单元100中。
过滤器单元100的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软管连接表面110b中。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入水口和至少一个出水口。
冷热水单元200可以包括形成外观的第二壳体210、提供在第二壳体210的一个表面中的软管连接表面202、排出格栅216以及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
第二壳体210可以被提供为长方体形状。在第二壳体210的一个表面中,可以形成排出格栅216。排出格栅216可以通过下面将描述的鼓风扇270排出由冷热水单元200产生的热。
冷热水单元200的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可以形成在软管连接表面202中。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入水口或至少一个出水口。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的侧面。
参照图6,过滤器单元10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过滤器120、以及将过滤器120连接到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的第一内管130。
过滤器120可以包括预处理过滤器、作为净化过滤器的膜过滤器、和后处理过滤器。过滤器120可以从通过下面将描述的原水入口141接收到的水中去除气味和异物。此外,过滤器120可以赋予净化水风味和香气。
每个过滤器120可以在一端包括头部160。头部160可以连接到第一内管130。此外,头部160可以与提供在过滤器120外侧的固定器(未示出)联接以将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过滤器120与其联接。
通过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进入或离开过滤器120的水可以沿着第一内管130流动。第一内管130可以包括第一入口管131和第一出口管132。
第一入口管131可以使通过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接收到的水流到过滤器120或流到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的另一个入口或出口。
第一出口管132可以使离开了过滤器120的水流到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或流到另一个过滤器120。
过滤器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在第一壳体110内的控制器170。控制器170可以识别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的联接。在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联接时,控制器170可以使显示器62显示联接。
图7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冷热水单元的侧面。
参照图7,冷热水单元200可以包括水箱240、冷却装置230和加热器220。
冷却装置230可以包括压缩机232、连接到压缩机232的冷凝器233、连接到冷凝器233的膨胀器234、以及连接到膨胀器234和压缩机232的蒸发器231。冷热水单元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制冷剂导管235,以使制冷剂能够流到冷却装置230的各个构造。
水箱240可以储存通过过滤器单元100净化的水。在水箱240中,可以提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241和净化水流过的净化水管242。在水箱240中,制冷剂管241可以位于比净化水管242更靠内的空间。
制冷剂可以流过制冷剂管241以将储存在水箱240中的水保持为冷的。制冷剂管241可以连接到蒸发器231。通过过滤器单元100净化的水可以储存在水箱240中或流过净化水管242,并且因为净化水管242与制冷剂管241相邻,所以包括在净化水管242中的水可以被冷却然后排出到外部。蒸发器231可以提供在水箱240上方以带走来自储存在水箱240中的水的热。然而,蒸发器231的位置不限于水箱240上方,蒸发器231可以位于水箱240下方或旁边。
加热器220可以提供在水箱240的左侧。加热器220可以加热离开水箱240的水以向用户提供热水。加热器220可以包括陶瓷加热器。加热器220的位置不限于水箱240的左侧。
冷却装置230和加热器220的各个构造可以位于第二壳体210内。因此,因为冷热水单元200与过滤器单元100分离,所以冷热水单元200可以根据需要附接到净水器1或从净水器1拆卸。
冷却装置230和加热器220的各个构造的位置不限于所示位置,只要冷却装置230和加热器220的各个构造位于第二壳体210内,并且冷却装置230和加热器220的各个构造可以布置在各种位置。
冷热水单元2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排出第二壳体210的内部热的鼓风扇270。鼓风扇270可以与冷凝器233相邻。因为鼓风扇270将第二壳体210的内部热排出到外部,所以冷热水单元200的构造不会过热。
冷热水单元2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内管250。第二内管250可以通过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排出由蒸发器231和加热器220冷却和加热的净化水。此外,从过滤器单元100排出的净化水可以通过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进入冷热水单元200并储存在水箱240中。
冷热水单元200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在加热器220下方的支撑构件221。支撑构件221可以位于第二壳体210内部。支撑构件221即使在加热器220落下(fall down)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加热器220受到严重损坏,并且支撑构件221可以填充第二壳体210中的空的空间以防止其它构造由于移动而损坏。
图8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第一入口出口部分和第二入口出口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参照图8,净水器1可以包括水龙头50和连接软管300。在第一壳体110的软管连接表面110b中,可以形成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并且在第二壳体210的软管连接表面202中,可以形成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
水龙头50可以提供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外部。
连接软管300可以包括入水口软管310、排水软管320、热水出口软管330、冷水出口软管340、饮用水软管350和中间软管360。排水软管320可以包括第一排水软管321、第二排水软管322和第三排水软管323。
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可以包括原水入口141、饮用水出口142、第一净化水出口143、排水入口144和排水出口145。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可以包括净化水入口261、第二净化水出口262、热水出口263和排水出口264。
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的各个构造可以连接到第一壳体110中的第一内管130以接收水或向第一内管130供水。原水入口141可以通过入水口软管310接收原水。原水可以通过原水入口141进入第一壳体110,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内管130和过滤器120过滤。饮用水出口142可以与原水入口141相邻,并通过饮用水软管350将水排出到水龙头50。第一净化水出口143可以通过中间软管360连接到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的净化水入口261,以将由过滤器120过滤的净化水储存在第二壳体210内的水箱240中。排水入口144可以接收通过第一排水软管321从供水模块20排出的水。此外,排水入口144可以通过第二排水软管322连接到排水出口264,以排出将要从冷热水单元200排出的排放水。排水出口145可以连接到第三排水软管323以将排放水排出到外部。
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的各个构造可以连接到第二壳体210中的第二内管250以接收水或向第二内管250供水。由过滤器单元100过滤的净化水可以经第一净化水出口143穿过中间软管360然后进入净化水入口261。第二净化水出口262可以通过冷水出口软管340向供水模块20供应冷水或净化水。热水出口263可以通过热水出口软管330向水龙头50供应热水。在这种情况下,热水出口软管330可以包括能够在高温下使用的软管。排水出口264可以将从冷热水单元200排出的排放水通过第二排水软管322输送到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的排水入口144。
软管和入口出口部分的上述各个构造的位置不限于这些,并且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布置。可以省略上述软管和入口出口部分中的一些。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冷水单元的侧面。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净水器中的第一入口出口部分和第二入口出口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参照图9和图10,净水器1可以进一步包括冷水单元200a。冷水单元200a可以是从冷热水单元200省略了加热器220和相关的内管的构造。如图10所示,在冷水单元200a的第二壳体210a中,可以省略热水出口263。此外,可以省略热水出口软管330。
即,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软管连接表面110b中,第二入口出口部分260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a的软管连接表面202a中。
当用户不需要热水时,冷水单元200a而不是冷热水单元200可以与过滤器单元100联接并被使用。此外,当冷水单元200a被联接时,下面将描述的控制单元400可以识别该联接,并且被联接的模块可以自动显示在操作部分60上。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控制单元和过滤器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控制单元和过滤器单元的侧面。图13示出了图1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控制单元和过滤器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图13中,省略了关于入口出口部分140和260以及排出格栅216的描述。
参照图11至图13,净水器1可以包括第二模块2000。第二模块2000可以包括控制单元400。控制单元400可以包括形成外观的第三壳体401、输入输出端口101、推入按钮403和模块联接突起404。此外,控制单元400可以包括提供在第三壳体401内的控制器170。即,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控制器170可以位于第三壳体401而非第一壳体110内。过滤器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端口101、模块联接凹槽102、原水连接孔103、净化水连接孔104和排放水连接孔105。
净水器1可以进一步包括原水连接软管410、净化水连接软管420和用于将过滤器单元100连接到控制单元400的排放水连接软管430。在附图中,软管被示出为与控制单元400联接,然而,软管可以与过滤器单元100联接。即,原水连接孔103可以连接到原水连接软管410,净化水连接孔104可以连接到净化水连接软管420,排放水连接孔105可以连接到排放水连接软管430。原水连接软管410、净化水连接软管420和排放水连接软管430的材料不受限制,并且可以包括各种材料。
净水器1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端口101、第二输入输出端口402、第一连接器280和第二连接器460。
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01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中。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01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入输出端口402,并自动识别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与控制单元400的联接。即,当第一输入输出端口401电连接到第二输入输出端口402时,控制器170可以识别该电连接并感测控制单元400与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之一之间的连接。此外,控制器170可以识别与控制单元400联接的单元的种类并将该种类显示在显示器62上。
第二输入输出端口402可以提供在第三壳体401中。第二输入输出端口402可以识别用户打开过滤器单元100以取出过滤器的操作。即,第二输入输出端口402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到形成在第一壳体110中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101,以感测过滤器单元100是否打开。
冷热水单元200和冷水单元200a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器280。第一连接器280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和210a的外表面中。即,第一连接器280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和210a的软管连接表面202和202a中,但不限于此。然而,第一连接器280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和210a的两个侧表面中或后表面中。第一连接器280可以包括通过导线连接到直流端口461和交流端口462的连接端口281。
控制单元400可以包括第二连接器460。第二连接器460可以形成在第三壳体401的外表面中。即,第二连接器460可以形成在第三壳体401的软管连接表面110b中,但不限于此。第二连接器460可以形成在第三壳体401的两个侧表面中或后表面中。第二连接器460可以包括多个端口461和462。所述多个端口461和462可以包括直流端口461和交流端口462。净水器1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控制单元400电连接到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的多个导线71和72。所述多个导线71和72可以包括直流导线71和交流导线72。然而,导线的种类不限于直流导线71和交流导线72,导线可以包括各种种类的导线。直流导线71可以连接到直流端口461,交流导线72可以连接到交流端口462。
当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与控制单元400联接时,控制单元400可以通过导线连接来感测该联接。此时,上述操作部分60的显示器62可以改变,温度控制器64可以根据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是否与控制单元400联接而被不同地显示。
推入按钮403可以提供在第三壳体401的侧表面中。推入按钮403可以连接到模块联接突起404。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三壳体401联接和分离时,推入按钮403可以移动模块联接突起404以将模块联接突起404与模块联接凹槽102联接/分离。即,模块联接突起404可以被提供为与模块联接凹槽102对应的形状。此外,模块联接突起404可以是倾斜的。在附图中,推入按钮403被示出为形成在第三壳体401的一个侧表面中,然而,推入按钮403还可以提供在另一个侧表面中。即,推入按钮403可以形成在第三壳体401的两个侧表面中。
因为控制单元400与过滤器单元100联接或分离,所以当不需要控制单元400时可以仅使用过滤器单元100。例如,当不需要调整过滤后的净化水的量或温度时,可以仅使用过滤器单元100。此外,当净水器1用于诸如冰箱的另一装置时,可以省略控制单元400并且可以仅使用过滤器单元100,但不限于此。然而,控制单元400和过滤器单元100两者可以安装在该装置中。控制单元400可以包括第三内管440和控制器170。即,控制器170可以位于第三壳体401而非第一壳体110中。第三内管440可以提供在第三壳体410内以使进入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或从第一入口出口部分140排出的水能够流到过滤器单元100。
控制器170可以提供在第三壳体401内以控制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即,可以控制接收和排出的热水或冷水的量。
当在控制单元400与过滤器单元100联接之后供电时,控制器170可以识别冷热水单元200和冷水单元200a。因此,可以在操作部分60上显示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中的哪一个被联接。此外,即使当仅联接过滤器单元100而不是冷热水单元200和冷水单元200a时,操作部分60也可以显示过滤器单元100。即,操作部分60可以自动显示被联接的模块。
照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用作通过将各个模块与其联接而具有附加性能的净水器。
过滤器单元100可以用作不能通过直接连接到第一管41和第二管42来调整水量的机器型净水器,并且过滤器单元100可以独立使用而无需控制单元400。或者,过滤器单元100可以用作通过连接到控制单元400而被电控制以调整待净化的水量的净水器。此外,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可以与上述构造联接以用作冷水净化器或冷热水净化器。即,用户可以仅通过额外联接模块来升级功能。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460可以应用于根据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100。即,过滤器单元100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器460。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控制器170位于第一壳体110内时,第二连接器460也可以连接到第一连接器280。
因此,控制器170可以识别过滤器单元100与冷水单元200a或冷热水单元200之一之间的连接,并将该连接显示在显示器62上。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的联接状态。
参照图14和图15,第一壳体110可以包括过滤器壳体110。第二壳体210和210a可以包括冷水壳体210a和冷热水壳体210。第三壳体401可以包括控制壳体401。
净水器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分470和第二连接部分290。即,控制单元4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分470,冷水单元200a或冷热水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分290。
第一连接部分47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对于冷水壳体210a或冷热水单元210从控制壳体401的联接表面401a凹陷。即,第一连接部分47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在连接区域470a中,该连接区域470a通过从控制壳体401的下表面401a凹陷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壳体401可以与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滑动联接。
然而,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第一连接部分47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在一区域中,该区域通过从过滤器壳体110的下表面110a凹陷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壳体110可以与冷热水单元200或冷水单元200a滑动联接。
第二连接部分290可以通过相对于控制壳体401从冷水壳体或冷热水壳体的联接表面201或201a突出而形成。即,第二连接部分290可以通过从冷水壳体210a的上表面201或201a突出而形成。此外,第二连接部分290的特征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冷热水单元200以及冷水单元200a。因此,第二连接部分290可以通过从冷热水壳体210的上表面201突出而形成。
因为第一连接部分470和第二连接部分290通过从对应壳体的联接表面401a、201和201a凹陷和突出而形成,所以净化水、热水或冷水可以在不在各个壳体的外表面上安装单独的管和软管的情况下流动。因此,净水器1的空间利用率可以提高。
第一连接部分470可以包括净化水出口471、热水入口472、冷水入口473和第一连接器474。净化水出口471、热水入口472、冷水入口473和第一连接器474可以从连接区域470a突出。
净化水出口471可以将由提供在过滤器壳体110内的过滤器120净化的水排出到冷水单元200a或冷热水单元200以冷却或加热水。净化水出口471可以连接到提供在冷热水壳体210或冷水壳体210a上方的净化水入口291。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净化水出口471可以用作图8和图10所示的第一净化水出口143和第二净化水出口262。因此,通过最小化从各个壳体的软管连接表面110b、202和202a连接的单独软管的数量,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热水入口472可以使由提供在冷热水壳体210中的加热器220加热的水流到控制壳体401。热水入口472可以连接到提供在冷热水壳体210上方的热水出口292。因此,如图1所示,进入控制壳体401的水可以通过第一外管41流到供水模块20。当冷热水壳体210位于控制壳体401下方时,可以提供热水入口472,并且当冷水壳体210a位于控制壳体401下方时,可以不提供热水入口472。
冷水入口473可以使由提供在冷热水壳体210或冷水壳体210a内的蒸发器231冷却的水流到控制壳体401。冷水入口473可以连接到提供在冷热水壳体210或冷水壳体210中的冷水出口293。因此,如图1所示,进入控制壳体401的水可以通过第一外管41流到供水模块20。
第一连接器474可以连接到第二连接器294。第一连接器474和第二连接器294可以彼此传输包括DC电流或AC电流的电信号。因此,可以控制压缩机232、冷却循环或加热循环的至少一种操作。
第二连接部分290可以包括净化水入口291、热水出口292、冷水出口293和第二连接器294。净化水入口291、热水出口292、冷水出口293和第二连接器294可以从连接区域470a突出。
净化水入口291可以连接到提供在控制壳体401中的净化水出口471。热水出口292可以连接到提供在控制壳体401中的热水入口472。冷水出口293可以连接到提供在控制壳体401中的冷水入口473。净化水入口291可以用作图8和图10所示的净化水入口261。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净化水出口471、热水入口472、冷水入口473和第一连接器474可以位于从控制壳体401的下表面401a凹陷的连接区域470a中,净化水入口291、热水出口292、冷水出口293和第二连接器294可以在冷热水壳体或冷水壳体的上表面210或210a中形成为对应于连接区域470a。因此,通过最小化从各个壳体的外表面连接的单独软管的数量,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图16示出了图1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图17示出了图16所示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与冷热水单元的联接过程。
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之间如图16所示的联接关系可以应用于如图9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水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并且也可以应用于如图11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
参照图16和图17,过滤器单元10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与冷热水单元200联接。即,第一壳体11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二壳体210联接。
过滤器单元100的下表面被示出为与冷热水单元200的上表面联接,但不限于此。根据各个模块的布置,过滤器单元100的上表面可以与冷热水单元200的下表面联接,并且过滤器单元100可以在侧表面处与冷热水单元200联接。此外,控制单元400和冷热水单元200、控制单元400和冷水单元200a、或者过滤器单元100和冷水单元200a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或在侧方向上彼此联接。
第一壳体110可以包括从下表面朝向第二壳体210的上表面突出的引导突起111。第二壳体210可以包括从上表面凹陷的引导凹槽211。引导突起111可以与引导凹槽211联接。
引导突起111可以在第一壳体110的下表面上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因为引导凹槽211对应于引导突起111形成以与引导突起111联接,所以引导凹槽211可以在第二壳体210的上表面中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但不限于此。然而,引导突起111和引导凹槽211的位置和布置不限于附图所示的那些,并且可以各种各样地改变。此外,引导突起111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上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凹槽211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的下表面中并与引导突起111联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壳体21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10上方,并且第一壳体110可以位于第二壳体210下方。
引导凹槽21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11a和第二部分211b,在引导凹槽211与引导突起111联接时第一部分211a首先与引导突起111联接,在引导突起111接触第一部分211a然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之后,第二部分211b与引导突起111联接。
引导突起111可以形成为圆形形状,但不限于此。然而,引导突起111可以包括各种形状。
引导凹槽211可以形成为与引导突起111对应的形状以与引导突起111联接。特别地,第一部分211a可以形成为与引导突起111对应的形状以与引导突起111接触。第二部分211b可以连接到第一部分211a的一端,并包括具有小宽度的凹槽,以在引导突起111与引导凹槽211联接时限制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和偏离。
可以提供至少一个引导突起111和至少一个引导凹槽211。在图5中,示出了四个引导突起111和四个引导凹槽211,然而,引导突起111和引导凹槽211的数量不限于四个。
第二壳体210可以包括形成在上表面上的按钮组件212。第一壳体110可以包括在下表面中以与按钮组件212联接的按钮凹槽112。
按钮组件212可以位于第二壳体210的上表面的一侧。按钮组件212的位置和布置不限于附图所示的那样,按钮组件212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的上表面上的各种位置。此外,按钮凹槽112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上表面中。在这种情况下,按钮组件212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的下表面上并与按钮凹槽112联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壳体21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10上方,并且第一壳体110可以位于第二壳体210下方。
按钮组件212可以包括按钮213、弹性构件214和框架构件215。按钮213可以从第二壳体210的上表面朝向第一壳体110的下表面突出,以在与第一壳体110联接时防止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和偏离。按钮213的一端可以包括弯曲部分以被框架构件215卡住。即,按钮213可以包括
Figure BDA0003779573240000191
形状。弹性构件214可以位于按钮213下方。弹性构件214可以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210联接时通过从按钮213向下施加的力而收缩,并且在联接完成之后将按钮213弹性恢复到其在联接前的位置。框架构件215可以在第二壳体210的上表面上围绕按钮213和弹性构件214。框架构件215可以形成为
Figure BDA0003779573240000201
形状以防止按钮213和弹性构件214脱离到外部。在框架构件215中,具有与按钮213的弯曲部分对应的形状的孔可以形成为与弯曲部分联接。
在附图中,过滤器单元100和冷热水单元200,即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被示出为在上下方向上彼此联接,但不限于此。然而,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彼此联接。在这种情况下,引导突起111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左侧表面上,并且引导凹槽211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的右侧表面中。按钮凹槽112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左侧表面中,并且按钮组件212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的右侧表面中。
此外,引导突起111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右侧表面上,引导凹槽211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的左侧表面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部分211b可以形成为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210联接时限制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和偏离。按钮凹槽112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右侧表面中,按钮组件212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的左侧表面中。
相反,引导凹槽211和按钮凹槽112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上下表面和左右表面中。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壳体210的与第一壳体110联接的表面上,可以形成引导突起111和按钮组件212。即,当引导凹槽211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下表面中时,引导突起111可以形成在第二壳体210的上表面中。
第一壳体110可以与第二壳体210滑动联接。在图17(a)中,第一壳体11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二壳体210接触。此时,引导突起111可以与引导凹槽211的第一部分211a接触。此外,按钮213可以被第一壳体110向下推动,并且弹性构件214可以被压缩。在图17(b)中,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210接触之后,第一壳体110可以在第二壳体210上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因此,引导突起111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二部分211b联接。在图17(c)中,在联接完成之后,按钮213可以插入按钮凹槽112中,并且引导突起111可以与引导凹槽211的第二部分211b完全联接。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中的过滤器单元和冷热水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
参照图18,过滤器单元100可以包括第一容纳凹槽113和第二容纳凹槽114。冷热水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一联接构件218和第二联接构件219。
第一容纳凹槽113和第二容纳凹槽114可以从第一壳体110的下表面凹陷以分别与第一联接构件218和第二联接构件219联接。因此,第一容纳凹槽113可以具有与第一联接构件218对应的形状。第二容纳凹槽114也可以具有与第二联接构件219对应的形状。
第一容纳凹槽113可以与第一壳体110的左右侧表面相邻,但不限于此。第一容纳凹槽113可以形成在各种位置,只要第一容纳凹槽113形成在第一壳体110的下表面中。此外,第二容纳凹槽114可以与第一壳体110的前后表面相邻,但不限于此。
第一联接构件218可以与第一容纳凹槽113联接。第一联接构件218可以在一端处包括突起。第一容纳凹槽113可以包括未示出的联接凹槽,以在其中与突起联接。突起可以与联接凹槽联接以限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地,第一壳体110可以与第二壳体210滑动联接。
第二联接构件219可以与第二容纳凹槽114联接以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210联接时限制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净水器1可以包括从第二壳体210的上表面凹陷的第二引导凹槽217。上述引导凹槽211可以是第一引导凹槽211。第二引导凹槽217可以与引导突起111联接。
至此,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3)

1.一种净水器,包括:
包括过滤器单元的第一模块,所述过滤器单元包括多个过滤器;
包括控制器的第二模块,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第一模块联接时控制所述第一模块;以及
供水模块,包括可连接到所述第二模块并显示所述净水器的操作信息的显示器、以及从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净化水并将所述净化水排出到外部的供水喷嘴,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净化水供应模式,所述净化水供应模式对应于与所述第二模块联接的所述第一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包括过滤器壳体,所述过滤器壳体形成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以及
所述第二模块包括控制壳体,所述控制壳体形成所述第二模块的外观并容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壳体可联接到所述过滤器壳体并可与所述过滤器壳体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包括形成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一侧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
所述第二模块包括形成在所述控制壳体一侧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口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口,以及
在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时,所述净水器将与所述第一模块对应的所述净化水供应模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进一步包括冷水单元,所述冷水单元包括被配置为冷却所述净化水的蒸发器,并且可联接到所述过滤器单元且可与所述过滤器单元分离,以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模块电连接到所述冷水单元时识别所述冷水单元、将所述净化水供应模式改变为冷水供应模式、以及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冷水供应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进一步包括冷热水单元,所述冷热水单元包括被配置为冷却所述净化水的蒸发器和被配置为加热所述净化水的加热器,并与所述过滤器单元可拆卸地联接,以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模块电连接到所述冷热水单元时识别所述冷热水单元、将所述净化水供应模式改变为冷热水供应模式、以及控制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冷热水供应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包括:
内管,所述净化水沿着所述内管在所述控制壳体内移动,以及
形成在所述控制壳体的外表面中的入口出口部分,其中所述净化水进入或离开所述入口出口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包括
冷水壳体和过滤器壳体,所述冷水壳体形成所述冷水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蒸发器,所述过滤器壳体形成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以及
所述冷水壳体可与所述过滤器壳体滑动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包括
冷热水壳体和过滤器壳体,所述冷热水壳体形成所述冷热水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加热器,所述过滤器壳体形成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以及
所述冷热水单元可与所述过滤器壳体滑动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进一步包括提供在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之间以将所述第一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模块的至少一个连接软管,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软管包括:
原水连接软管,原水沿着所述原水连接软管移动;
净化水连接软管,所述净化水沿着所述净化水连接软管移动;以及
排放水连接软管,排放水通过所述排放水连接软管排出到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包括:
所述过滤器壳体,形成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以及
冷水壳体,可联接到所述过滤器壳体或所述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并可与所述过滤器壳体或所述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分离,以容纳冷却所述净化水的所述蒸发器,
所述第二模块包括:
所述控制壳体,容纳所述控制器并且可联接到所述过滤器壳体并可与所述过滤器壳体分离;以及
第一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冷水壳体从所述控制壳体的联接表面凹陷,以及
所述冷水单元包括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控制壳体从所述冷水壳体的联接表面突出以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包括:
所述过滤器壳体,形成所述过滤器单元的外观并容纳所述多个过滤器;以及
冷热水壳体,可联接到所述过滤器壳体或所述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并可与所述过滤器壳体或所述控制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分离,并容纳被配置为冷却所述净化水的所述蒸发器和被配置为加热所述净化水的所述加热器,以及
所述第二模块包括:
所述控制壳体,容纳所述控制器并且可联接到所述过滤器壳体并可与所述过滤器壳体分离;以及
第一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冷热水壳体从所述控制壳体的联接表面凹陷,以及
所述冷热水单元包括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控制壳体从所述冷热水壳体的联接表面突出以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控制壳体,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包括:
净化水出口,将所述净化水从所述控制单元排出到所述冷水单元;
冷水入口,由所述蒸发器冷却的净化水通过所述冷水入口从所述冷水单元流到所述控制单元;以及
第一连接器,将所述冷水单元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包括:
可连接到所述净化水出口的净化水入口;
可连接到所述冷水入口的冷水出口;以及
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水器,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控制壳体,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包括:
净化水出口,所述净化水通过所述净化水出口从所述控制单元排出到所述冷热水单元;
冷水入口,由所述蒸发器冷却的净化水通过所述冷水入口从所述冷热水单元流到所述控制单元;
热水入口,由所述加热器加热的净化水通过所述热水入口从所述冷热水单元流到所述控制单元;以及
第一连接器,将所述冷水单元电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包括:
可连接到所述净化水出口的净化水入口;
可连接到所述冷水入口的冷水出口;
可连接到所述热水入口的热水出口;以及
可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
CN202180012572.XA 2020-02-04 2021-01-13 净水器 Pending CN1150528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013323 2020-02-04
KR10-2020-0013323 2020-02-04
KR20200036504 2020-03-25
KR10-2020-0036504 2020-03-25
KR1020200182712A KR20210099506A (ko) 2020-02-04 2020-12-24 정수기
KR10-2020-0182712 2020-12-24
PCT/KR2021/000498 WO2021157890A1 (ko) 2020-02-04 2021-01-13 정수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2831A true CN115052831A (zh) 2022-09-13

Family

ID=7720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2572.XA Pending CN115052831A (zh) 2020-02-04 2021-01-13 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4738A1 (zh)
EP (1) EP4063314A4 (zh)
CN (1) CN115052831A (zh)
WO (1) WO20211578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27531S1 (en) * 2021-09-29 2024-05-21 Coway Co., Ltd. Water purifier
USD1024266S1 (en) * 2021-12-16 2024-04-23 Lg Electronics Inc. Water purif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3054A (en) * 1986-06-23 1987-07-28 Turnbull William E Appliance for purifying water
KR101272195B1 (ko) * 2011-10-31 2013-06-07 (주) 엠티이엑스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정수기
KR101374778B1 (ko) * 2012-04-03 2014-03-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101627615B1 (ko) * 2012-12-07 2016-06-07 주식회사 씨에스 냉각용 폐수 감소 및 소비전력 절감기능을 내장한 스마트 냉온정수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276938B2 (ja) * 2013-08-02 2018-02-07 ネビオット−ネイチャー オブ ガリラヤ リミテッドNeviot−Nature Of Galilee Ltd. 箱に入った袋のユニットを有するウォーターディスペンサ
KR20170125559A (ko) * 2016-05-04 2017-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101901960B1 (ko) * 2017-09-19 2018-09-28 한국산업기술시험원 정수 처리 장치
KR102063223B1 (ko) * 2018-01-31 2020-0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워터 디스펜싱 장치
KR102071130B1 (ko) * 2018-03-14 2020-01-29 이평호 착탈식 필터 카트리지를 갖는 정수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7890A1 (ko) 2021-08-12
US20220324738A1 (en) 2022-10-13
EP4063314A1 (en) 2022-09-28
EP4063314A4 (en)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24738A1 (en) Water purifier
CA2293966C (en) Water filtering system with replaceable cartridge for a refrigerator
US6303031B1 (en) Water filtering system with replaceable cartridge for a refrigerator
KR102005569B1 (ko) 정수기
KR101926095B1 (ko) 정수기
US20240067535A1 (en) Water purifier
KR20220093863A (ko) 정수기
CN114477583B (zh) 净水器
CN109549479A (zh) 水处理装置
KR20030018275A (ko) 용수 공급을 위한 매니폴드
KR20220166144A (ko) 정수기
KR20210099506A (ko) 정수기
KR102232820B1 (ko) 정수기
KR20220049449A (ko) 정수기
KR102111593B1 (ko) 정수기
US5193437A (en) Beverage making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serviceability
US20230415080A1 (en) Water purifier
CN216494881U (zh) 用于多功能饮水机的水路组件和具有它的多功能饮水机
KR102411725B1 (ko) 분리된 복수 개의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정수기
CN216875594U (zh) 柜子
CN212356889U (zh) 水处理装置
CN216041492U (zh) 一种净水供给装置及厨电系统
KR20230027691A (ko) 얼음정수기
CN114158925A (zh) 用于多功能饮水机的水路组件和具有它的多功能饮水机
CN116903203A (zh) 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