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1054A - 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1054A
CN115051054A CN202210839988.5A CN202210839988A CN115051054A CN 115051054 A CN115051054 A CN 115051054A CN 202210839988 A CN202210839988 A CN 202210839988A CN 115051054 A CN115051054 A CN 115051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wer battery
relay
charging
manageme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99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迅雷
沈建新
张宇欣
陆胡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99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10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1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10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包括: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用于向流机设备供电驱动;热管理机组,所述热管理机组可开/关地并联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用于给所述动力电池加热/冷却;低温电池,所述低温电池可开/关地并联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用于为所述热管理机组供电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加热/冷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对动力电池在低温状况下启用前进行预热,而在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温度过高时又可以对其进行冷却,由此保证动力电池正常稳定工作,结构控制简单,便于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流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化流机设备如需在低温工况下工作,需配置低温型动力电池或使用柴电混动方案,即在流机设备上增加柴油机、发电机、整流器等设备,利用柴油机动力房对常规动力电池进行预热,低温型动力电池价格昂贵且能量密度不高,影响流机设备的成本和能耗,而柴油机在低温下启动也需要水套加热器进行预热,整个预热过程耗时较多,且柴油机动力房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还会增加流机设备自重,影响流机设备的成本和能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对动力电池在低温状况下启用前进行预热,而在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温度过高时又可以对其进行冷却,由此保证动力电池正常稳定工作,结构控制简单,便于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包括:
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用于向流机设备供电驱动;
热管理机组,所述热管理机组可开/关地并联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用于给所述动力电池加热/冷却;
低温电池,所述低温电池可开/关地并联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用于为所述热管理机组供电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加热/冷却。
进一步地,还包括:
电池高压盒,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机组、低温电池分别通过所述电池高压盒可开/关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形成有放电接口,所述电池高压盒包括:
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端,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正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负极端、所述放电接口的负极端和所述低温电池的负极端;
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负极分别电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的正极端、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端;
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所述低温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负极端;
低温电池继电器K6,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低温电池的正极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
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电连接在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热管理机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装置为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具有四个接口,
所述DCDC转换器的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所述DCDC转换器的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端,所述DCDC转换器的第三接口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与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负极端,所述DCDC转换器的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负极端与所述低温电池的负极端。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与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的负极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
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和与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串联连接的分压限流电阻R1,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与所述分压限流电阻R1并联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
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端,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正极端,
所述充电接口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正极。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
电池BMS,所述电池BMS的电压检测负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所述电池BMS的电压检测正极分别电连接在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和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电池BMS用于监测并管理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低温电池。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放电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所述动力电池的自检,自检无误后连通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热管理机组的负极;
S2、检测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处于工作温度,是则转至S4;否则转至S3;
S3、连通所述低温电池与所述热管理机组以通过所述热管理机组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预热至额定工作温度,并进行预充,预充完毕进入工作模式;
S4、直接进行预充,预充完毕进入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包括电池高压盒,所述电池高压盒包括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低温电池继电器K6、限流装置、以及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
所述步骤S3包括:
S31、闭合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对所述低温电池进行预热;
S32、所述动力电池预热至额定工作温度,闭合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
S33、闭合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行预充直至所述动力电池负载侧电压达到设定阈值;
S34、预充完成后闭合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断开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入所述工作模式;
所述步骤S4包括:
S41、闭合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
S42、闭合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行预充直至所述动力电池负载侧电压达到设定阈值;
S43、预充完成后闭合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断开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并闭合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进入所述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3中,所述设定阈值范围为所述动力电池额定电压的90%~95%。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充电流程,所述充电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00、进行所述动力电池的自检,自检无误后则闭合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
S200、当检测到CC2信号时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处于工作温度,
是则闭合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进行快充,直至充电结束;
否则闭合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进行对动力电池的预热直至额定工作温度,预热完成后,闭合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然后闭合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进行快充,直至充电结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配置一个小容量的低温型电池和热管理机组,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对动力电池在低温状况下启用前进行预热,而在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温度过高时又可以对其进行冷却,由此保证动力电池的正常稳定工作,结构简单,控制稳定可靠,便于维护。
此外,由于低温电池容量较小,对比现有的单一低温动力电池方案和柴电混动方案,使得整个设备自重小,且结构和电路相对简单,有利于日常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一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另一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放电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充电流程图。
附图标记:100.动力电池;200.热管理机组;300.低温电池;400.电池BMS;500.电池高压盒;600.电池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动力电池100、热管理机组200和低温电池300。
其中,动力电池100用于向流机设备供电驱动。
热管理机组200可开/关地并联连接动力电池,用于给动力电池100加热/冷却;
低温电池300可开/关地并联连接热管机理组200,用于为热管理机组200供电以为动力电池100加热/冷却。
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包括有动力电池100、热管理机组200和低温电池300,动力电池100和低温电池300例如可以放置在一个电池柜600中,电池柜600外接热管理机组200给动力电池100加热。作为示例,在低温的工况环境下,首先启用低温电池300,通过低温电池300给热管理机组200供电,热管理机组200启动可对动力电池100预加热直至额定温度,在动力电池100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此时动力电池100启用并向流机设备供电驱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通过增配一个小容量的低温电池,以在低温时给动力电池预热提供供电,可高效低成本地对动力电池进行预热,使得流机设备正常运行,相对现有的单一低温动力电池方案和柴电混动方案,结构简单轻便,能耗低,便于维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在流机设备正常工作后,如果流机设备出现升温过高的情况时,还可通过控制热管理机组200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例如,检测到动力电池温度过高后,热管理机组可直接启动水泵和压缩机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还包括:
电池高压盒400,动力电池100、热管理机组200、低温电池300分别通过电池高压盒400可开/关地连接。
具体地说,通过电池高压盒对动力电池100、热管理机组200和低温电池300分别可开/关地连接,便于对动力电池100、热管理机组200和低温电池300这三个模块进行集中监管控制,且连接方便,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动力电池100形成有放电接口,电池高压盒400包括: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和低温电池继电器K6。
其中,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电连接动力电池的负极端,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正极分别电连接热管理机组的负极端、放电接口的负极端和低温电池的负极端。
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负极分别电连接放电接口的正极端、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正极电连接动力电池的负极端。
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分别电连接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低温电池的正极端,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正极电连接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负极端。
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负极端电连接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正极端电连接低温电池的正极端。
具体地说,电池高压盒400内设置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用以控制动力电池的负极端分别与热管理机组的负极端、放电接口的负极端之间的通断;设置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用以控制动力电池的正极端分别与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放电接口的正极端之间的通断;设置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用以控制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负极端分别与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低温电池的正极端之间的通断;设置低温电池继电器K6用以控制低温电池的正极端与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之间的通断。
进一步地,电池高压盒400还包括:
限流装置,限流装置电连接在动力电池100和热管理机组200之间。
由于动力电池100与低温电池300、热管理机组200可能处于不同的电压平台,动力电池100正常放电工作后,动力电池100既可以给低温电池300补电,又可以给热管理机组200供电,为保护低温电池300和热管理机组200不会过充,在动力电池100和热管理机组200之间设置该限流装置,能够有效限制流入的充电电流,起到保护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流装置为D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具有四个接口,DCDC转换器的第一接口电连接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DCDC转换器的第二接口电连接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端,DCDC转换器的第三接口电连接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与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负极端,DCDC转换器的第四接口电连接热管理机组的负极端与低温电池的负极端。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为保护不会过充,安装DCDC转换器限制充电电流,DCDC转换器适用性较强,DCDC转换器并联连接在动力电池的正负极回路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流装置为限流电阻,限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限流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与低温电池继电器的负极端。
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当动力电池100与低温电池200、热管理机组200可能处于同一电压平台或相近平台,为保护不会过充,可选择使用成本更低的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2串联在动力电池的正极回路上即可。
进一步地,电池高压盒400还包括:
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和与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串联连接的分压限流电阻R1,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与分压限流电阻R1并联连接于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
具体地说,设置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用于动力电池在启用放电前,对与放电回路并联连接的预充回路进行通断的控制,分压限流电阻R1用于预充回路上的分压限流。
进一步地,动力电池还包括充电接口,电池高压盒200还包括:
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的负极电连接动力电池的正极端,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的正极电连接充电接口的正极端,
充电接口的负极端电连接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正极。
具体地说,设置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用以控制动力电池充电正极电路上的通断,动力电池充电负极电路通过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来控制通断。
进一步地,电池高压盒200还包括:
电池BMS,所述电池BMS的电压检测负极电连接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电池BMS的电压检测正极分别电连接在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和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电池BMS用于监测并管理动力电池和低温电池。
具体地说,电池BMS由外部低压供电,通常为24V,电池BMS用于对动力电池和低温电池的监测管理,例如检测动力电池的温度,负责计算控制动力电池的加热、冷却、放多大倍率的电给低温电池补电以及充电的时候以多大电流值充电。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放电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动力电池的自检,自检无误后连通动力电池的负极与热管理机组的负极;
S2、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处于工作温度,是则转至S4;否则转至S3;
S3、连通低温电池与热管理机组以通过热管理机组对动力电池进行预热至额定工作温度,并进行预充,预充完毕进入工作模式;
S4、直接进行预充,预充完毕进入工作模式。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参考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装置,首先,进行对动力电池的自检,自检项目包括检测动力电池单体电压、温度和绝缘有无异常,自检无差错后,将动力电池的负极与热管理机组的负极连通;其次,进行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处于工作温度,若是则直接进行预充,预充完毕连通动力电池的放电回路进入正常放电工作模式,否则,连通低温电池与热管理机组,通过低温电池对热管理机组进行供电使得热管理机组运行对动力电池进行预热,直至动力电池预热至额定的工作温度,再进行预充,预充完毕后连通动力电池的放电回路进入正常放电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放电流程,在动力电池正常工作前,对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检测,若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可直接进入工作模式,若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控制低温电池与热管理机组连通对动力电池进行预热,直至动力电池达至额定工作温度,然后再进行正常工作模式放电供给流机驱动。该放电流程控制简单,实现稳定可靠地监测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并使得其在额定的工作温度下工作,保证动力电池工作的稳定正常。
此外,动力电池在进入正常放电工作模式后,可能会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此时可控制热管理机组接收电池BMS指令,启动对动力电池的冷却工作。
进一步地,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包括电池高压盒,电池高压盒包括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低温电池继电器K6、限流装置、以及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具体结构参考上述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该实施例的说明。在该结构下,
步骤S3具体包括:
S31、闭合低温电池继电器K6对低温电池进行预热;
S32、动力电池预热至额定工作温度,闭合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
S33、闭合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行预充直至动力电池负载侧电压达到设定阈值;
S34、预充完成后闭合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断开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入工作模式;
步骤S4包括:
S41、闭合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
S42、闭合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行预充直至动力电池负载侧电压达到设定阈值;
S43、预充完成后闭合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断开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并闭合低温电池继电器K6进入工作模式。
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在自检无误后,首先,判断动力电池是否处于额定工作温度,若动力电池处于工作温度时,则闭合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然后闭合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行预充直至动力电池负载侧电压达到设定阈值,当动力电池预充完毕后,闭合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断开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并闭合低温电池继电器K6进入正常放电工作模式。
若动力电池低于工作温度时,则闭合低温电池继电器K6对低温电池进行预热,直至动力电池预热至额定工作温度,当动力电池达至额定工作温度后,依次闭合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再进行预充,预充完成后闭合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断开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入放电工作模式。
其中,在动力电池进入正常放电工作模式前,闭合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行预充,是由于流机设备的用电设备都有电容,该电容较大,如果直接闭合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会有瞬间大电流导致继电器黏连,通过预充可以限制住给用电设备电容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值,也即是说,通过预充使得动力电池负载侧电压逐渐达到设定的阈值,防止继电器黏连,起到缓冲保护电路的效果。
此外,在动力电池正常放电工作时,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和低温电池继电器K6闭合,还可以给形成对热管理机组和低温电池反向充电的回路,既可以使得动力电池对热管理机组持续供电,也可以对低温电池进行反向补电,功能实用,有效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和能耗。
进一步地,步骤S33中,设定阈值范围为动力电池额定电压的90%~95%。
具体地说,当动力电池实际负载侧电压预充到动力电池额定电压的90%~95%,即可开始闭合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此时避免瞬间大电流导致继电器黏连。
进一步地,动力电池还包括充电接口,电池高压盒500还包括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控制方法还包括充电流程,如图5所示,充电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00、进行动力电池的自检,自检无误后则闭合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
S200、当检测到CC2信号时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处于工作温度,
是则闭合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进行快充,直至充电结束;
否则闭合低温电池继电器K6进行对动力电池的预热直至额定工作温度,预热完成后,闭合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然后闭合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进行快充,直至充电结束。
具体的充电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自检无误后,通过电池BMS检测到CC2信号来进入充电模式,在正常充电之前,也需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处于工作温度,若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则直接闭合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和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同时闭合形成充电回路对动力电池进行快充,直至充电结束;若检测到动力电池未处于工作温度,则需闭合低温电池继电器K6使得低温电池对热管理机组进行供电以对动力电池预热,待动力电池达到额定工作温度后,闭合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然后闭合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对动力电池进行快充,此时充电时还可对热管理机组和低温电池进行反向充电。
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冲、放电流程,皆可做到动力电池启动前,在低于工作温度的情况下,对动力电池预热至额定工作温度再启用动力电池,保证了动力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工作,此外,在动力电池经过预热后正常充、放电工作时,还可以对热管理机组和低温电池可以反向供电、补电,控制简单精准,能耗成本低,有效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工作效率,此外,在动力电池正常工作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时,还可通过直接驱动热管理机组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降温,有效保证了电池的稳定工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用于向流机设备供电驱动;
热管理机组,所述热管理机组可开/关地并联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用于给所述动力电池加热/冷却;
低温电池,所述低温电池可开/关地并联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用于为所述热管理机组供电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加热/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高压盒,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机组、低温电池分别通过所述电池高压盒可开/关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形成有放电接口,所述电池高压盒包括:
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端,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正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负极端、所述放电接口的负极端和所述低温电池的负极端;
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负极分别电连接所述放电接口的正极端、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端;
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所述低温电池的正极端,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的负极端;
低温电池继电器K6,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低温电池的正极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
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电连接在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热管理机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为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具有四个接口,
所述DCDC转换器的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所述DCDC转换器的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端,所述DCDC转换器的第三接口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与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的负极端,所述DCDC转换器的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负极端与所述低温电池的负极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的负极端,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机组的正极端与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的负极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
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和与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串联连接的分压限流电阻R1,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与所述分压限流电阻R1并联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
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端,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正极端,
所述充电接口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正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
电池BMS,所述电池BMS的电压检测负极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的负极,所述电池BMS的电压检测正极分别电连接在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和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电池BMS用于监测并管理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低温电池。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所述动力电池的自检,自检无误后连通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热管理机组的负极;
S2、检测所述动力电池是否处于工作温度,是则转至S4;否则转至S3;
S3、连通所述低温电池与所述热管理机组以通过所述热管理机组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预热至额定工作温度,并进行预充,预充完毕进入工作模式;
S4、直接进行预充,预充完毕进入工作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包括电池高压盒,所述电池高压盒包括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低温电池继电器K6、限流装置、以及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
所述步骤S3包括:
S31、闭合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对所述低温电池进行预热;
S32、所述动力电池预热至额定工作温度,闭合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
S33、闭合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行预充直至所述动力电池负载侧电压达到设定阈值;
S34、预充完成后闭合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断开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入所述工作模式;
所述步骤S4包括:
S41、闭合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
S42、闭合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进行预充直至所述动力电池负载侧电压达到设定阈值;
S43、预充完成后闭合所述动力电池放电继电器K3,断开所述动力电池预充继电器K2,并闭合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进入所述工作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中,所述设定阈值范围为所述动力电池额定电压的90%~9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电池高压盒还包括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充电流程,所述充电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00、进行所述动力电池的自检,自检无误后则闭合所述动力电池负极继电器K1;
S200、当检测到CC2信号时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处于工作温度,
是则闭合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进行快充,直至充电结束;
否则闭合所述低温电池继电器K6进行对动力电池的预热直至额定工作温度,预热完成后,闭合所述热管理机组继电器K5,然后闭合所述动力电池充电继电器K4进行快充,直至充电结束。
CN202210839988.5A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0510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9988.5A CN115051054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9988.5A CN115051054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1054A true CN115051054A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6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9988.5A Pending CN115051054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10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7198B (zh) 电源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
KR102149065B1 (ko) 재충전가능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재충전가능 배터리 시스템 작동 방법
CN104539029B (zh)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779887B (zh) 双源电池充电器
CN109245189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以及一种用于电池组充放电的电路
CN103855748A (zh) 一种车辆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6130103A (zh) 舰船电气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KR20170121202A (ko) 제어 배선 없이 울트라캐패시터의 충전 및 방전을 관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6058998A (zh) 一种内燃机车电气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CN105406548B (zh) 电动叉车充电机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是否在线的检测方法
CN103227487A (zh) 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系统
CN104882936B (zh) 一种通信储能电源系统
CN114228572A (zh) 电池包加热控制装置、方法及车辆
CN113391199A (zh) 直流充电桩高压继电器的主接触点粘连检测方法
CN115051054A (zh) 一种流机设备混合电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42937A (zh) 电动汽车的低压供电双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29798A (zh) 充电机系统储能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4761067U (zh) 一种通信储能电源系统
CN102938570B (zh) 供电系统及供电装置
CN110661309A (zh) 车辆的对外充电方法和装置
WO2022160186A1 (zh) 充电的方法和功率转换设备
CN211606150U (zh) 一种12v船舶或车载同口锂电备用电源
CN212195110U (zh) 动力电池系统和电动挖掘机动力系统
CN104836266B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71152A (zh) 一种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管理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充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