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0801A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0801A
CN115050801A CN202210818166.9A CN202210818166A CN115050801A CN 115050801 A CN115050801 A CN 115050801A CN 202210818166 A CN202210818166 A CN 202210818166A CN 115050801 A CN115050801 A CN 115050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display area
insulating layer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81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181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0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0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0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多个设置于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接触孔;金属连接层,包括多个设置于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连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接触孔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搭接;第二绝缘层,包括多个设置于弯折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凹槽;电极层,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电极,一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的方向呈预设夹角。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因柔性显示屏可实现卷曲、折叠、弯折等功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成为了当下显示领域的热点之一,但是当前的柔性显示屏在经过长时间的卷曲、折叠、弯折使用后,金属阳极容易开裂或者断裂,从而致使像素显示异常,影响屏幕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可解决显示面板中的电极因弯折出现裂纹而影响显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弯折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
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包括多个接触孔;
金属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连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接触孔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搭接;
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金属连接层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凹槽;
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电极,一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的方向呈预设夹角。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延伸方向的第一中轴线,所述凹槽相较所述第一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延伸设置,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中轴线,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中位于所述第二中轴线一侧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延伸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环绕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形成的搭接面呈环形。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凹槽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凹槽,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多个所述子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形成的多个搭接子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主部以及所述连接主部连接的连接走线部,所述连接主部与所述薄膜晶体管搭接,所述连接走线部与所述第一电极搭接,其中,所述连接走线部呈波浪形构造。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显示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
S2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形成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接触孔;
S30: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金属连接层,所述金属连接层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连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接触孔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搭接;
S40:在所述金属连接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凹槽;
S50: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电极,一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的方向呈预设夹角。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层、第一绝缘层、金属连接层、第二绝缘层与电极层,将位于弯折显示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方式设置为通过凹槽的连接方式,并使得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相较于现有通常的通过接触的连接方式,该长度明显增大,那么即便所述第一电极因弯折应力出现裂纹,断裂后形成的各部分虽然相互绝缘,但各自均分别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进而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使得发生断裂的所述第一电极对应的子像素仍能正常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弯折显示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显示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三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与第一连接部的第四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与第一连接部的第五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电极与第一连接部的第六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文字流程示意图;
图11a-11f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下结合附图1a-1c以及图2-3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如图1a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显示区A1,示例性地,所述弯折显示区A1设置于中间,两侧连接设置有平面显示区A2,所述弯折显示区A1可沿弯折轴L1弯折,并在平面显示模式(如图1b所示)与折叠显示模式间自由切换(如图1c所示);
当然,根据实际显示需求,所述弯折显示区A1设置于外侧,所述平面显示区A2设置于内部,或者,不包括所述平面显示区A2,显示面板的全部显示区均设置为所述弯折显示区A1,即作为卷曲显示面板;
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100、薄膜晶体管层200、第一绝缘层300、金属连接层400、第二绝缘层500、电极层600以及像素定义层700;
其中,所述基板100为柔性基板,通常为单层或双层的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0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上,通常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上的金属遮光层210、第三绝缘层220、栅极金属层230、第四绝缘层240、有源层250、第五绝缘层260以及源漏极金属层270;
前述由各功能层堆叠形成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0构成多个间隔设置的薄膜晶体管TFT,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TFT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A1内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
所述第一绝缘层300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0上,包括多个接触孔310,一所述接触孔310与一所述薄膜晶体管TFT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接触孔310对应设置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270中的漏极处,使得各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271显露,即如图3所示;
所述金属连接层400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00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A1的第一连接部410,一所述第一连接部410通过一所述接触孔310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搭接;
所述第二绝缘层500设置于所述金属连接层400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A1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500的凹槽510;
所述电极层600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500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A1内的第一电极610,一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一所述第一连接部410搭接;
所述像素定义层700设置于所述电极层600之上并使得所述电极层600显露;
进一步地,通过对所述凹槽510的形状设计,使得所述凹槽510沿第一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X,使得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弯折显示区A1弯折轴L1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位于所述弯折显示区A1的所述第一电极6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的连接方式设置为通过所述凹槽510的连接方式,使得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的连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相较于现有通常的通过接触的连接方式,该长度明显增大,那么即便所述第一电极610因弯折应力出现裂纹,例如沿图3中所述的第一裂纹W1、第二裂纹W2以及第三裂纹W3中的一者断裂或沿其中的多者均断裂,断裂后形成的各部分虽然相互绝缘,但各自均分别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连接进而与对应的所述薄膜晶体管TFT1连接,使得发生断裂的所述第一电极610对应的子像素仍能正常显示,从而有效提升的显示面板的抗弯折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的连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越长,所述第一电极610在发生断裂后仍能正常显示的概率越大,因此,将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其具体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补充说明的是,在所述平面显示区A2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与上述描述的所述弯折显示区A1的结构大致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所述金属连接层400与所述电极层600的连接方式存在差别,常用常规的孔连接即可,具体请参阅图4,在所述平面显示区A2,所述金属连接层400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420,所述电极层60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620,所述第二绝缘层500包括多个过孔520,一所述第二电极620通过一所述过孔520与一所述第二连接部420连接进而与对应的一所述薄膜晶体管TFT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电极610与所述第二电极620的结构完全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仅是为了表明两者与所述金属连接层400的连接方式不同,因此分别命名为所述第一电极610与所述第二电极620;
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于所述平面显示区A2的所述第二电极62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的连接方式也可与所述第一电极610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显示区A1可沿弯折轴L1弯折,那么沿所述弯折轴L1的延伸方向的弯折应力最大,而沿所述弯折轴L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弯折应力最小,那么,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弯折轴L1的延伸方向出现裂纹的概率也最大,而只有当所述第一电极610出现的裂纹与所述凹槽510,即与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相交时,才可使得裂纹两端的部分均能各自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因此,通过设置所述凹槽510的延伸方向,使得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在与所述弯折轴L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具有较长的长度,即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L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如此可使得所述第一电极610在发生断裂后仍能正常显示的概率最大化。
进一步地,对于任意一所述第一电极610而言,沿所述弯折显示区A1的弯折方向的两端所受的弯折应力小于中间区域所受的弯折应力,因此应使得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仅可能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弯折方向的中间区域,相对应地,所述凹槽510也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弯折方向的中间区域,即所述第一电极610包括沿所述弯折显示区A1弯折轴L1延伸方向的第一中轴线L2,所述凹槽510相较所述第一中轴线L2呈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弯折显示区A1的弯曲方向为与所述弯折显示区A1弯折轴L1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为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一方向X的相反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3,通常所述第一电极610的存在一定的边缘区域不作为像素的有效开口区,为了避免凹槽510的设置影响所述第一电极610的平坦性进而影响像素的显示效果,将所述凹槽510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10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延伸设置,即所述凹槽510尽可能地靠近第一电极610的边缘且沿所述第一电极610边缘延伸,当然所述凹槽510的宽度也不宜过宽,通常,所述凹槽510的宽度通常为2微米-10微米。
此处,图3示出的所述第一电极610的长边包括直线边,因此所述凹槽510可对应设置于该直线边旁,呈直线型凹槽;
当所述第一电极为其他形状时,所述凹槽同样沿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延伸设置,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相适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610完全覆盖所述凹槽510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接部410覆盖所述凹槽510或部分覆盖所述凹槽510;
即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与所述凹槽510的开口形状相同,或即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凹槽510的开口面积;
因此,为了使得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那么所述凹槽沿510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也应大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X长度的三分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电极61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第二中轴线L3,所述凹槽510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10中位于所述第二中轴线L3一侧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610的边缘延伸设置,为了便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走线,所述凹槽通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10中位于所述第二中轴线L3靠近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10的一侧的边缘区域;
如此设置,使得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近似等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由此使得所述第一电极610在发生断裂后仍能正常显示的概率尽可能地大。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凹槽510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10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610的边缘环绕设置,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的形成的搭接面呈环形;
如此设置,无论所述第一电极610出现的裂纹沿何种方向,即使所述第一电极610出现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裂纹,所述第一电极对应的像素仍能保持正常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10除前述实施例中示意出的设置方式以外,请参阅图7或图8,所述凹槽5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凹槽511,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多个所述子凹槽5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的形成的多个搭接子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X长度的三分之一;
当包括两个所述子凹槽511时,两个所述子凹槽511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X以及所述第一方向X相反方向的两端,如此设置,即使在所述第一电极610未设置所述凹槽510的中间区域出现裂纹,裂纹两侧的部分各自通过一所述子凹槽5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电性连接,则该第一电极610对应的像素仍能正常显示;
其中,所述子凹槽511的数量与间距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第一连接部410包括连接主部411以及所述连接主部411连接的连接走线部412,所述连接主部411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271搭接,所述连接走线部412与所述第一电极610搭接。
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走线部412的形状均与所述凹槽510的形状对应设置,而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连接走线部412设置为波浪线型走线,使得所述连接走线部412的抗弯折性提升,有效避免了因所述连接走线部412的断裂而影响所述第一电极610在出现裂纹后通过所述连接走线部412与对应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的有效性。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10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
S2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形成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接触孔;
S30: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金属连接层,所述金属连接层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连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接触孔与对应的一所述薄膜晶体管搭接;
S40:在所述金属连接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凹槽;
S50: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电极,一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的方向呈预设夹角。
如下结合图11a-11e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1a,提供一基板100,在所述基板100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层200,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0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
其中,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0包括依次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金属遮光层210、第三绝缘层220、栅极金属层230、第四绝缘层240、有源层250、第五绝缘层260以及源漏极金属层270;
请参阅图11b,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0上形成第一绝缘层300,所述第一绝缘层300包括多个接触孔310;
请参阅图11c,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00上形成金属连接层400,所述金属连接层400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连接部410,一所述第一连接部410通过一所述接触孔310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搭接;
请参阅图11d,在所述金属连接层400上形成第二绝缘层500,所述第二绝缘层500包括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500的凹槽510;
请参阅图11e,在所述第二绝缘层500上形成电极层600以及像素定义层700,所述电极层600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电极610,一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一所述第一连接部410搭接,所述像素定义层700使得所述电极层600显露,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1f,所述第一电极610通过所述凹槽5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0间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610沿所述第一方向X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的方向呈预设夹角。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电视机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
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包括多个接触孔;
金属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连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接触孔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搭接;
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金属连接层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凹槽;
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电极,一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的方向呈预设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延伸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延伸方向的第一中轴线,所述凹槽相较所述第一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延伸设置,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中轴线,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中位于所述第二中轴线一侧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区域且沿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环绕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形成的搭接面呈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凹槽,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多个所述子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形成的多个搭接子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主部以及所述连接主部连接的连接走线部,所述连接主部与所述薄膜晶体管搭接,所述连接走线部与所述第一电极搭接,其中,所述连接走线部呈波浪形构造。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显示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
S2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形成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接触孔;
S30: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金属连接层,所述金属连接层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连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所述接触孔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搭接;
S40:在所述金属连接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凹槽;
S50: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弯折显示区的第一电极,一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形成的搭接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弯折显示区弯折轴的方向呈预设夹角。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818166.9A 2022-07-12 2022-07-12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050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8166.9A CN115050801A (zh) 2022-07-12 2022-07-12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8166.9A CN115050801A (zh) 2022-07-12 2022-07-12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0801A true CN115050801A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66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8166.9A Pending CN115050801A (zh) 2022-07-12 2022-07-12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08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4692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의 팬아웃라인 구조
JP2019533832A (ja) 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95942B (zh) 畫素結構、顯示面板與畫素結構的製作方法
US20170235390A1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EP3088951B1 (en) Arr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motherboard comprising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8993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42259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US20200365458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wire break of array substrate
WO2021023175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2419901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N114730225A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N110120395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JP465047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TW587190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9214004A1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US1127671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array substrate
CN11505080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显示装置
JP7027028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6498578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RU2745003C1 (ru) Подложка диспле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дложки дисплея
US10545594B2 (en) Array substrate,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257879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038137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44546B (zh) 驱动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348445A1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