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7619A -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7619A
CN115037619A CN202210466274.4A CN202210466274A CN115037619A CN 115037619 A CN115037619 A CN 115037619A CN 202210466274 A CN202210466274 A CN 202210466274A CN 115037619 A CN115037619 A CN 115037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nter
real
equipment
virtu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62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62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76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7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75Image signal generators from 3D object models, e.g. computer-generated stereoscopic imag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设备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通过本方法,实现了线上数据和线下设备实时联动,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体验。

Description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是指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服务平台,在数据中心中部署有大量的物联网设备,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设备规模会达到数十万级别,相应的,数据中心中的设备每年也会产生近千万次的位置变更操作,目前,设备的位置变更主要以工单的形式由数据中心的维护人员来完成,再由线上运营流程完成线上数据的位置更改,但是线上运营人员在通过线上工单数据追溯设备的动向时无法了解到数据中心现场的情况,并不知道设备放置的是否正确合规,或者在放置过程中是否会有风险等等。
基于此,亟需一种解决方法,解决线上数据和线下实物对照困难且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操作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所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设备参数信息;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实现了根据现实数据中心中的设备参数构建了虚拟数据中心,实现了现实数据中心与虚拟数据中心的映射关系,构建了虚拟设备和现实设备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使得线上的虚拟设备和线下的现实设备可以互联互动,通过控制虚拟设备,即可控制与虚拟设备对应的现实设备,工作人员通过查看虚拟数据中心的三维立体模型,即可获知现实数据中心的情况,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处理过程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是指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服务平台。
数据中心的资产设备每年都会产生近千万次的位置变更操作,目前主要以工单的形式交由数据中心的运维人员完成实物变更,再搭配线上运营流程完成线上数据位置变更,但是目前线上人员通过线上工单数据追溯资产的动向中无法真实的了解现场的情况,线上运营人员对现场实物存放存在盲区。线上数据和线下实物对照困难,且管理效率低。
基于此,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102至步骤108。
步骤102: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其中,现实数据中心具体是指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中心,其包括有具体的楼栋、包间、机房、机柜、服务器等。图像信息具体是指关于现实数据中心中的具体的实景照片。
目前在数据中心包括大量的IOT智能可视化设备(物联网设备),包括摄像头、巡检机器人等可视化探测设备,数据中心可以基于IOT智能可视化设备扩大可视化覆盖面,做到数据中心机房无死角,可以从多个角度获取到现实数据中心中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包括:
基于部署于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所述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更进一步的,通过数据中心中部署的大量的IOT智能可视化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取到数据中心中各个位置的图像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在数据中心部署摄像头,全方位无死角的查看现实数据中心中的实时场景,同时还可以配合移动运行至现实数据中心中的巡检机器人来获取现实数据中的实时图像。其中,摄像头、巡检机器人等具有拍照功能的设备均被称为图像采集设备。
另外,在现实数据中心中,部署有IOT设备管理模块,IOT设备管理模块主要为各种类型的IOT设备运营维护提供支持,IOT设备可以无差别的直接连接至IOT设备管理模块中,同时兼容其他网关及其他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即网络视频录像机,是网络视频监测系统的存储转发部分)的接入。IOT设备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设备认证、设备入网、应用保活、数据通信以及远程控制升级等处理。
IOT设备管理模块可以通过预设的图像获取规则,来获取现实数据中心中摄像头或巡检机器人拍摄的图片,例如,当检测到有对象移动时获取图像信息,或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一次图像信息等等,当满足图像信息获取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摄像头或巡检机器人通过预设的网络协议,将图像信息发送至线上服务器,以便服务器根据图像信息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
步骤104: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在获取到图像信息之后,即可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基于图像信息中的内容构建一个与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虚拟数据中心与现实数据中心中的内容一一对应,虚拟数据中心可以理解为现实数据中心的元宇宙,元宇宙通俗来讲,是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三维虚拟世界,为真实世界的人提供一种全新的虚拟交互体验。例如,现实数据中心中有5个机房,每个机房中有4个机柜,每个机柜中有8台服务器;相应的,即可根据现实数据中的机房、机柜和服务器的部署情况,构建一个三维的虚拟数据中心,虚拟数据中心中的机房、机柜、服务器与现实数据中心的机房、机柜、服务器一一对应。
具体的,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包括:
识别所述图像信息中的设备,并获取所述设备的设备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其中,在获取到图像信息之后,并无法直接构建虚拟数据中心,还需要从图像信息中识别出图像信息记载的具体的设备,进而获取到该设备的设备参数信息,例如,通过部署在机房中的摄像头拍摄到在机房1中有4个机柜,分别部署在机房的四个角落,机柜的型号是V1111。则可以构建虚拟数据中心的虚拟机房1,在虚拟机房的四个角落创建型号为V1111的虚拟机柜,还可以进一步的通过巡检机器人在现实数据中心中拍摄每个机柜内部的照片,通过照片可以得知每个机柜中部署了有多少台服务器,以及每台服务器的型号,从而在虚拟机房1中的4个虚拟机构中部署对应数量和型号的虚拟服务器。从而完成虚拟数据中心的构建。
在实际应用中,现实数据中心通常是建立在现实的建筑中的,现实的建筑的具体参数如占地面积、楼层数量、房间位置、房间数量等等,而现实建筑的具体参数是可以由建造图纸来确定的,建筑在建立之后不会随意改动,基于此,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包括:
获取所述现实数据中心的构造图纸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和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其中,构造图纸信息具体是指现实建筑中的建造图纸,在构造图纸信息中可以获知现实建筑的具体信息,再根据构造图纸信息和设备参数信息来构建与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三维的虚拟数据中心。
更进一步的,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和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包括:
基于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初始虚拟数据中心;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在所述初始虚拟数据中心中渲染设备,生成虚拟数据中心。
具体的,在构造图纸信息中会有详细的建筑参数,例如建筑占地长宽、建筑层数、层高、房间数量、房间大小等等,根据构造图纸信息中的建筑参数,可以进行三维数据建模,生成初始虚拟数据中心,在初始虚拟数据中心中包括楼栋、包间、机柜规划等信息。
初始虚拟数据中心即可以理解为最终虚拟数据中心的框架,再结合上述步骤中获取的设备参数信息在初始虚拟数据中心中进行进一步渲染,将设备参数信息渲染至初始虚拟数据中心中,并对实时反馈的图像数据进行预计算、过滤、聚合等处理后获得关键信息,如工作人员、设备、机柜等实时位置信息,并在虚拟数据中心中进行实时标注。从而实现了线上数据与线下设备的实时联动。
在渲染生成虚拟数据中心的过程中,运用了3D渲染模块,3D渲染模块首先根据构造图纸信息建立最原始的数据3D空间模型,即初始虚拟数据中心,再定义和管理动态变化的数据信息,例如设备信息、物模型、账户信息、流动信息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法在于对设备的管理,因此,需要对数据中心中的设备信息进行全量采集,对于重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机器人在现场针对性采集所需的精准图形数据,当现实设备在现实数据中心中进行移动时,位置信息或物模型需要实时在虚拟数据中心中进行渲染展示,辅助线上人员了解现实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图像信息确定现实数据中心中的设备情况,来与虚拟数据中心的设备情况进行比对,发现风险数据后,并进行处理。例如在虚拟数据中心的虚拟设备A在机柜1中存放,而现实虚拟中心中与虚拟设备对应的现实设备a在机柜2存放,出现了数据不统一的情况,此时的虚拟设备A就是风险数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线上数据或线下设备进行调整,保证线上数据和线下设备的统一性。
步骤106: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在构建了虚拟数据中心之后,线上人员即可通过控制虚拟中心中的虚拟设备来实现对现实设备的操作,例如搬运设备、取放设备、调整设备位置等处理。
其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具体是指线上人员对虚拟数据中心发出操作指令的虚拟设备,第一操作指令具体可以是移动指令、搬运指令、调整指令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服务器等设备在运行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对于有些重要的服务器需要进行液冷处理,即将服务器放置在用于散热的液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服务器的运算量越来越大,需要进行液冷处理的服务器越来越多,而该类液体通常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损伤。而这类需要进行液冷处理的服务器也需要进行维护或进行维修,为了保护线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就可以由在现实数据中心的巡视机器人来执行将服务器从液体中取出的操作。线上工作人员为了保证线上数据和线下设备的实时统一,则可以通过向虚拟数据中心中的虚拟巡视机器人发出服务器取出指令。此时,虚拟巡视机器人就是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取出指令就是第一操作指令。
步骤108: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其中,第一目标现实设备具体是指在现实数据中心中,与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现实设备。
由于虚拟数据中心与现实数据中心的对应关系,在线上人员在发出第一操作指令后,也可以控制现实数据中心中的设备,例如线上人员向虚拟设备发出了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也会传送给现实数据中心中对应的现实设备,以使现实设备根据该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具体的,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确定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发送所述第一操作指令至所述第一目标现实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目标现实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先根据第一目标虚拟设备来确定现实数据中心中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再将第一操作指令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发送至第一目标现实设备,以驱使第一目标现实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在上述步骤中,线上人员向虚拟搬运机器人发送搬运服务器指令,将服务器从液冷设备中取出,并放置在安全的操作台上,供线下人员进行维护处理,该搬运服务器指令会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发送至现实数据中心的现实搬运机器人中,现实搬运机器人根据该搬运服务器指令去搬运对应的服务器,并放置在操作台上。
基于现实数据中心建立的虚拟数据中心,实现了线上数据和线下设备的统一管理,不仅能通过线上数据控制线下设备,还可以监测现实数据中心中的显示设备的信息,从而调整虚拟数据中心的虚拟设备。
基于此,在本说明书提供的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第二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调整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调整信息调整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二目标现实设备对应的第二目标虚拟设备。
其中,第二目标现实设备具体是在现实数据中心中进行了调整的设备,具体的设备调整信息可以是位置信息的调整、设备的添加、设备的清除等等。可以由线下工作人员对现实数据中的设备进行调整。
设备调整信息可以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发送至虚拟数据中心,虚拟数据中心根据该设备调整信息可以对第二目标虚拟设备进行相应的设备的调整。从而保证了线上数据与线下设备保持一致。
又例如,如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有一些服务器会进行液冷处理,从而浸泡在对人体有害的液体中,当机器人将该服务器从液体中取出后放置在操作台上后,服务器上还会附着有液体残留,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法,还可以监测到服务器上的液体残留信息,从而确定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可以对该服务器进行处理。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设备调整信息对应的调整风险值;
在所述调整风险值大于风险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发送告警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调整风险值具体是指该设备调整信息所带来的风险数值,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为调整风险值越高,则对现实数据中心或线下工作人员的危害较大,反之,调整风险值越低,则危害越小。
在计算得到调整风险值后,即可根据调整风险值与风险阈值进行比对,当调整风险值大于风险阈值的情况下,则说明目前的设备调整信息的危害较大,从而向现实数据中心发送告警提示信息,告知线下工作人员,关注该设备调整信息,避免伤害。
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现实数据中心中还会有一些可以自移动的IOT设备或穿戴有智能设备的工作人员,虚拟数据中心还可以对其进行监测,监测其运行轨迹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第三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轨迹信息;
将所述设备轨迹信息与预设合规轨迹信息进行比对;
在所述设备轨迹信息与所述预设合规轨迹信息比对失败的情况下,显示告警提示信息。
其中,第三目标现实设备具体可以是指可以自移动动IOT设备,或穿戴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线下工作人员,第三目标现实设备可以实时向虚拟数据中心上传其在现实数据中心中的位置信息,从而使得虚拟数据中心可以实时监测第三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轨迹信息。
在获得设备轨迹信息后,与预设合规轨迹信息进行比对,预设合规估计信息具体是指安全、合规、符合要求的轨迹信息,如果设备轨迹信息与预设合规轨迹信息出现比对失败的情况,则说明第三目标现实设备出现异常,需要及时显示告警提示信息。
例如,在本说明书提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以第三目标现实设备为巡视机器人为例,监测巡视机器人的运行轨迹信息,并将该运行轨迹信息与预设合规轨迹信息进行比对,当发现设备轨迹信息偏离预设合规轨迹信息的情况下,则说明现实数据中心中的巡视机器人偏离了巡视轨道,此时需要显示告警提示信息。
又例如,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以第三目标现实设备为携带便携式穿戴设备的工作人员为例,通过便携式穿戴设备可以及时传输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权限,可以确定每个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的工作区域,若检测到工作人员的行动轨迹进入了禁止进入的工作区域,则需要及时显示告警信息。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设备参数信息;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通过本方法,实现了根据现实数据中心中的设备参数构建了虚拟数据中心,实现了现实数据中心与虚拟数据中心的映射关系,构建了虚拟设备和现实设备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使得线上的虚拟设备和线下的现实设备可以互联互动,通过控制虚拟设备,即可控制与虚拟设备对应的现实设备,工作人员通过查看虚拟数据中心的三维立体模型,即可获知现实数据中心的情况,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体验。
其次,通过对现实数据中心和虚拟数据中心构建了风险告警模型,当检测到出现风险行为时,可以及时提示告警信息,避免出现损失。
最后,采用虚拟和现实结合的管理平台,提升了IOT设备的部署效率,可以融合多种IOT设备,同时结合3D渲染能力,对数据中心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建模,将采集的设备参数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使用,同时引入风险计算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高效快速地生成告警事件,且实时显示,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设备流动透明化,线上数据和线下设备实时联动,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提高风险预警准确率。
下述结合附图2,以本说明书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在某数据中心的应用为例,对所述设备管理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处理过程流程图,具体步骤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26。
步骤202: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构造图纸信息,并基于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初始虚拟数据中心。
步骤204:获取所述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步骤206:识别所述图像信息中的设备,并获取所述设备的设备参数信息。
步骤208: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和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步骤210: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步骤212: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步骤214:监测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第二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调整信息。
步骤216:基于所述设备调整信息调整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二目标现实设备对应的第二目标虚拟设备。
步骤218:计算所述设备调整信息对应的调整风险值。
步骤220:在所述调整风险值大于风险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发送告警提示信息。
步骤222:监测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第三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轨迹信息。
步骤224:将所述设备轨迹信息与预设合规轨迹信息进行比对。
步骤226:在所述设备轨迹信息与所述预设合规轨迹信息比对失败的情况下,显示告警提示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步骤210至步骤212,步骤214至步骤220,步骤222至步骤226之间是可以并行处理的,也可以各自执行,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构建了数据中心的3D虚拟数据中心,实现了线上数据和线下设备的实时联动,构建了虚实结合的设备管理平台,同时还能对虚拟数据中心和现实虚拟中心中的风险行为进行及时预警,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提高风险预警准确率。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设备管理装置实施例,图3示出了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2,被配置为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构建模块304,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接收模块306,被配置为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操作模块308,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302,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部署于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所述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可选的,所述构建模块304,进一步被配置为:
识别所述图像信息中的设备,并获取所述设备的设备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构建模块304,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现实数据中心的构造图纸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和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构建模块304,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初始虚拟数据中心;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在所述初始虚拟数据中心中渲染设备,生成虚拟数据中心。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被配置为监测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第二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调整信息;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设备调整信息调整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二目标现实设备对应的第二目标虚拟设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所述设备调整信息对应的调整风险值;
告警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调整风险值大于风险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发送告警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监测模块,被配置为监测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第三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轨迹信息;
比对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设备轨迹信息与预设合规轨迹信息进行比对;
告警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设备轨迹信息与所述预设合规轨迹信息比对失败的情况下,显示告警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操作模块308,进一步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确定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发送所述第一操作指令至所述第一目标现实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目标现实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装置,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设备参数信息;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通过本装置,实现了根据现实数据中心中的设备参数构建了虚拟数据中心,实现了现实数据中心与虚拟数据中心的映射关系,构建了虚拟设备和现实设备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使得线上的虚拟设备和线下的现实设备可以互联互动,通过控制虚拟设备,即可控制与虚拟设备对应的现实设备,工作人员通过查看虚拟数据中心的三维立体模型,即可获知现实数据中心的情况,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体验。
其次,通过对现实数据中心和虚拟数据中心构建了风险告警模型,当检测到出现风险行为时,可以及时提示告警信息,避免出现损失。
最后,采用虚拟和现实结合的管理平台,提升了IOT设备的部署效率,可以融合多种IOT设备,同时结合3D渲染能力,对数据中心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建模,将采集的设备参数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使用,同时引入风险计算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高效快速地生成告警事件,且实时显示,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设备流动透明化,线上数据和线下设备实时联动,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提高风险预警准确率。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管理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设备管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4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4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410和处理器420。处理器420与存储器410通过总线430相连接,数据库4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400还包括接入设备440,接入设备440使得计算设备4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4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4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4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4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4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4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420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程序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包括:
基于部署于所述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包括:
识别所述图像信息中的设备,并获取所述设备的设备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包括:
获取所述现实数据中心的构造图纸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和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和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包括:
基于所述构造图纸信息构建初始虚拟数据中心;
基于所述设备参数信息在所述初始虚拟数据中心中渲染设备,生成虚拟数据中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第二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调整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调整信息调整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二目标现实设备对应的第二目标虚拟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设备调整信息对应的调整风险值;
在所述调整风险值大于风险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发送告警提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第三目标现实设备的设备轨迹信息;
将所述设备轨迹信息与预设合规轨迹信息进行比对;
在所述设备轨迹信息与所述预设合规轨迹信息比对失败的情况下,显示告警提示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确定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发送所述第一操作指令至所述第一目标现实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目标现实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10.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现实数据中心的图像信息;
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图像信息构建所述现实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针对所述虚拟数据中心中第一目标虚拟设备的第一操作指令;
操作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操作所述现实数据中心中与所述第一目标虚拟设备对应的第一目标现实设备。
11.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66274.4A 2022-04-29 2022-04-29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0376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6274.4A CN115037619A (zh) 2022-04-29 2022-04-29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6274.4A CN115037619A (zh) 2022-04-29 2022-04-29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619A true CN115037619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18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6274.4A Pending CN115037619A (zh) 2022-04-29 2022-04-29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761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790A (zh) * 2015-09-25 2017-08-18 西门子工业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虚拟环境中的虚拟机器人的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8520552A (zh) * 2018-03-26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85768A (zh) * 2017-06-14 2018-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047148A (zh) * 2019-04-10 2019-07-23 珠海梅西互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互动可视化系统及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790A (zh) * 2015-09-25 2017-08-18 西门子工业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虚拟环境中的虚拟机器人的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9085768A (zh) * 2017-06-14 2018-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20552A (zh) * 2018-03-26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47148A (zh) * 2019-04-10 2019-07-23 珠海梅西互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互动可视化系统及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8694B (zh) 一种机房三维动态监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24132A (zh) 一种安全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400387A (zh) 一种基于变电站的联合巡检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417120A (zh) 一种变电站实景三维智能巡检系统及方法
US20210072737A1 (en) System for power plant management and device for building 3d virtual model of power plant
CN110676937B (zh) 智慧安全用电运维管理系统
JP6900918B2 (ja) 学習装置及び学習方法
EP3631712B1 (en) Remote collaboration based on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s and 3d model visualization in a shared virtual workspace
KR101988356B1 (ko) 공사현장의 3차원 디지털화 및 가상 건설영상 분석을 통한 인공지능 스마트 현장관리 시스템
CN112929602B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数据监控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662714A (zh) 基于ar设备的机房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845143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装修现场展示系统
CN107580206A (zh) 一种基于多视角图像的装修施工现场三维成像系统
CN108875971A (zh) 设备现场诊断方法、装置、诊断头盔和诊断服务器
KR20230004421A (ko) 인공지능 기반의 이상행동 감지 시스템
JP2022521559A (ja) 制御入力および限られた観測から動的流動を予測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20150083480A (ko) 3차원 입체 영상을 활용한, 설비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CN104967814A (zh) 监控设备互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037619A (zh)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10169A (zh) 一种装修施工现场三维成像系统
KR102085168B1 (ko) 인체추적 기반 위험지역 안전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149670A (ja) 学習対象装置及び動作方法
CN209002110U (zh) 一体化配网基建工程现场监控系统
CN102710449B (zh) 网元设备的维护方法和系统、移动设备及网管服务设备
CN113963780A (zh) 医疗环境的自动化方法,系统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