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3905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3905A
CN115033905A CN202210686220.9A CN202210686220A CN115033905A CN 115033905 A CN115033905 A CN 115033905A CN 202210686220 A CN202210686220 A CN 202210686220A CN 115033905 A CN115033905 A CN 115033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data
management
internet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62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小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Ru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Ru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Ru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Ru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862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39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3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3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7File encry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属于档案管理领域,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包括物联网数据中心、档案管理平台以及用户利用端,物联网数据中心包括以计算机集群为核心的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及备份模块和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管理中间件生产模块;物联网数据中心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数据利用模块;智能管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TVOC传感器、监控设备以及相配套的空调、除湿机以及空气净化消毒机,智能管库内还设有智能环境控制器,可以降低人工管理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文档资料实时共享、长期保存和重复利用;构建各类档案资源统一集中利用的数据资源库,实现文档一体化建设。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档案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背景技术
我们正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为标志的网络充斥到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
在我国,档案馆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与时代发展同步,现代化档案馆建设也给未来档案馆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那就是要向更高级的绿色、智能、智慧档案馆建设迈进。智慧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是一个综合管理和控制体系,这里面运用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目的是提高档案管理与档案馆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格式类型各异,比如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产生word、excel等文书档案,而基建档案需要管理各类的图纸等设计文件,在对这类格式繁多的文件档案利用过程中,利用者不可能对于每种文件类型都去安装对应的应用程序,因此,需要一种统一而且有效的文件浏览方式,同时现有的各个管理部门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数据闭环,存在“信息孤岛”,同时具有多种操作平台和操作系统,运行维护标准不统一,加大了档案管理部门的运维成本,同时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安全防范体系薄弱,档案数据的安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可以运用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等建立统一的智慧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降低人工管理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文档资料实时共享、长期保存和重复利用;构建各类档案资源统一集中利用的数据资源库,实现多全宗、跨地域、跨部门的档案收集与管理,完成实体保管模式到信息管理模式的转变,并实现真正的文档一体化建设;建立安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对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数据传输、灾难备份、用户密码安全、用户身份验证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人员的操作可追溯、管理人员的密码可随时更改等,使保密档案能长久安全的管理。
智慧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从库房安全、环境安全、实体档案安全、存储设备安全四个方面,对档案库房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集中统一保护和管理,档案库房一体化智能管理创新了整个档案产业的日常管理模式,智慧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引领了档案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的发展必然趋势。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包括物联网数据中心、档案管理平台以及用户利用端,物联网数据中心包括以计算机集群为核心的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及备份模块和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管理中间件生产模块;
物联网数据中心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数据利用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包括外部数据接口导入模块、异构数据接口模块、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以及人工在线录入模块;
数据管理模块包括分级管理模块、过程管理模块和实时管理模块,分级管理模块用于档案的单位级管理、项目级管理、盒卷级管理以及文件级管理,过程管理模块用于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鉴定以及档案统计,实时管理模块用于档案借阅、档案协查、档案检索以及信息发布的历史操作记录的数据收集;
数据利用模块用于与用户利用端对接,数据利用模块包括目录检索、全文检索、档案借阅、信息发布及数据打包的功能;
智能管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TVOC传感器、监控设备以及相配套的空调、除湿机以及空气净化消毒机,智能管库内还设有智能环境控制器,智能环境控制器通过物联网LoRa无线扩频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数据库包括互联网开放数据库、政务网非保密数据库、局域网核心数据库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具有独立数据存储区域与管理权限。
进一步的,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采用OCR技术,利用Darknet深度学习框架,基于YoloV4图像识别模型与Resnet分类模型,用于识别多种主流图片格式文件图像中的印刷文字与字迹清晰的手写文字信息,OCR具有扫描文件批量识别模块,全文检索模块以及内容提取复制模块。
进一步的,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采用CNN超分分辨率模型,对扫描的图片查看原图进行高清放大,使文字更加清晰锐利,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具有无损压缩算法,无损压缩算法可以应用于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格式的资源文件,提高资源文件的存储效率和利用效率,节省内存空间降低利用成本。
进一步的,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扫描的文件数据,经过去污、纠偏和OCR技术识别后,直接生成可以检索的PDF文件,PDF文件为双层结构,PDF文件的上层为原始图像数据,PDF文件的的下层为识别结果数据。
进一步的,档案管理平台、用户利用端均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物联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时,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存储数据内容加密和传输数据加密,其中,存储数据采用AES等多种加密算法,并且对存储的资源文件进行MD5算法验证,数据传输采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
进一步的,物联网数据中心采用(B/S)架构,用户利用端访问服务器需要通过Web浏览程序,Web浏览程序内置SSL协议,用户利用端的计算机设有硬件加密认证模块,物联网数据中心的系统前端开发采用JSP模板语法,Bootstrap前端框架对前端界面进行模块化,加速系统加载速度,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后端采用图形化界面管理,方便日志信息查看,系统参数修改与系统的部署。
进一步的,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管理中间件生产模块可将上传至物联网数据中心的档案数据进行中间格式的转换,使不同系统环境的用户利用端均可直接下载转换为对应系统环境的系统文件格式。
进一步的,档案管理平台通过网络连接多个档案管理子平台,档案管理子平台分布在不同的业务地点,档案管理平台还具有控制中心、基础数据、库房管理、流程配置及光盘打包的功能。
进一步的,光盘打包功能为用户利用端可根据使用需求向物联网数据中心发送制作光盘参数信息及请求,物联网数据中心调用数据库进行光盘文件制作,物联网数据中心可根据用户权限将指定数据库的索引信息刻录到光盘中,且把对应的原文、数据检索系统及原文浏览器也刻录到光盘中。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运用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等建立统一的智慧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降低人工管理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文档资料实时共享、长期保存和重复利用;构建各类档案资源统一集中利用的数据资源库,实现多全宗、跨地域、跨部门的档案收集与管理,完成实体保管模式到信息管理模式的转变,并实现真正的文档一体化建设;建立安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对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数据传输、灾难备份、用户密码安全、用户身份验证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人员的操作可追溯、管理人员的密码可随时更改等,使保密档案能长久安全的管理。
智慧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从库房安全、环境安全、实体档案安全、存储设备安全四个方面,对档案库房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集中统一保护和管理,档案库房一体化智能管理创新了整个档案产业的日常管理模式,智慧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引领了档案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的发展必然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提出的物联网数据中心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提出的档案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提出的外部数据接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提出的档案管理平台的系统功能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用户利用端与物联网数据中心间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提出的智能管库的原料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包括物联网数据中心、档案管理平台以及用户利用端,物联网数据中心包括以计算机集群为核心的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及备份模块和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管理中间件生产模块;物联网数据中心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数据利用模块,数据库包括互联网开放数据库、政务网非保密数据库、局域网核心数据库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具有独立数据存储区域与管理权限;智能管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TVOC传感器、监控设备以及相配套的空调、除湿机以及空气净化消毒机,智能管库内还设有智能环境控制器,智能环境控制器通过物联网LoRa无线扩频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采用OCR技术,利用Darknet深度学习框架,基于YoloV4图像识别模型与Resnet分类模型,用于识别多种主流图片格式文件图像中的印刷文字与字迹清晰的手写文字信息,OCR具有扫描文件批量识别模块,全文检索模块以及内容提取复制模块,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采用CNN超分分辨率模型,对扫描的图片查看原图进行高清放大,使文字更加清晰锐利,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具有无损压缩算法,无损压缩算法可以应用于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格式的资源文件,提高资源文件的存储效率和利用效率,节省内存空间降低利用成本,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扫描的文件数据,经过去污、纠偏和OCR技术识别后,直接生成可以检索的PDF文件,PDF文件为双层结构,PDF文件的上层为原始图像数据,PDF文件的的下层为识别结果数据,这样可以100%保留原始版面效果,并且支持选择/复制/检索等功能,这样的PDF文件最后可以存储在光盘、硬盘或磁盘阵列中,并通过建立索引数据库进行科学的管理,完美的实现了原文重现,并且全文检索系统支持双层PDF格式和TIF电子文件的全文检索。
进一步的,档案管理平台、用户利用端均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物联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时,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存储数据内容加密和传输数据加密,其中,存储数据采用AES等多种加密算法,并且对存储的资源文件进行MD5算法验证,数据传输采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极大的保证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安全
在图6中,物联网数据中心采用(B/S)架构,用户利用端访问服务器需要通过Web浏览程序,Web浏览程序内置SSL协议,用户利用端的计算机设有硬件加密认证模块,物联网数据中心的系统前端开发采用JSP模板语法,Bootstrap前端框架对前端界面进行模块化,加速系统加载速度,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后端采用图形化界面管理,方便日志信息查看,系统参数修改与系统的部署。
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管理中间件生产模块可将上传至物联网数据中心的档案数据进行中间格式的转换,使不同系统环境的用户利用端均可直接下载转换为对应系统环境的系统文件格式,在多个不同系统的混合环境下,解决以一种统一的方式、用统一的视图来组织各个不同系统的数据。
数据收集模块包括外部数据接口导入模块、异构数据接口模块、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以及人工在线录入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包括分级管理模块、过程管理模块和实时管理模块,分级管理模块用于档案的单位级管理、项目级管理、盒卷级管理以及文件级管理,过程管理模块用于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鉴定以及档案统计,实时管理模块用于档案借阅、档案协查、档案检索以及信息发布的历史操作记录的数据收集;数据利用模块用于与用户利用端对接,数据利用模块包括目录检索、全文检索、档案借阅、信息发布及数据打包的功能,档案管理平台通过网络连接多个档案管理子平台,档案管理子平台分布在不同的业务地点,档案管理平台还具有控制中心、基础数据、库房管理、流程配置及光盘打包的功能。
光盘打包功能为用户利用端可根据使用需求向物联网数据中心发送制作光盘参数信息及请求,物联网数据中心调用数据库进行光盘文件制作,物联网数据中心可根据用户权限将指定数据库的索引信息刻录到光盘中,且把对应的原文、数据检索系统及原文浏览器也刻录到光盘中,为数据库的目录列表提供检索功能,自动判断存储容量、进行刻录载体数量选择,以复合检索为条件进行数据过滤刻录光盘,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复合条件,达到只将选定档案库中某一类数据刻录到光盘,制作电子文件格式是桌面数据库、光盘自动运行、无需安装。
请参阅图5,其中,控制中心提供管理和配置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如单位管理和权限管理等,控制中心的具体功能包括:
1.单位管理
有新增、修改、删除单位功能,单位主要由单位号和单位名称构成,各个单位之间的权限独立,并且可以根据档案馆的需求对权限进行设置。
2.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用于设置单位中的各个部门和机构,它是用来维护用户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为档案信息的归属提供基础。
3.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部分用来管理单位用户信息,可以对用户的登录名、姓名、年龄、职位等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同时还可以对用户设置相应的角色。
4.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是用户信息的一部分,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中的每一个功能设置相应的权限以及对单位内的档案库中的数据权限和功能权限进行设置,系统通过自定义角色的形式来定义用户在电子文件转变为档案整个过程中的数据访问权限及功能使用的权限。
5.文档存储
存储管理主要是指对原文存储路径的管理,文档服务主要由服务器名称、服务器地址、FTP用户名、FTP端口号和FTP密码组成。
6.运行日志
运行日志与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信息完整性等功能紧密结合,并为事件产生相应的审计记录,例如:用户、角色权限的修改、档案库细粒度的审计、用户的身份鉴别相关事件、访问控制的相关事件、数据录入等。
基础数据提供设置档案相关业务的参数,如实体分类管理、数据字典等,具体功能包括:
1.档案库类别管理
档案库类别管理可以根据档案的情况,自定义将单位内的各种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档案库类别的划分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看起来更加直观明了。
档案库,是档案文件管理的基础,它将同一类别的档案存放在一起,以便于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
2.档案库管理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模板在档案分类下建立自己的档案库。
3.实体分类管理
实体分类管理将国家标准的档案分类维护到系统中也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自定义档案的分类情况,在添加档案数据时不需要记住复杂繁琐的档案分类信息,只需要点击选择相应的分类,即可完成对档案分类信息的鉴定。
4.模板管理
模板管理是档案系统业务管理的基础,以模板的形式对著录项属性、档号生成规则、档案库报表等进行统一的维护,实现所有单位档案模板统一的管理,这样的设计即节省了系统初始化时建立档案库的时间,也便于后期对档案库的统一的维护。
5.工作流管理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除了对档案进行管理以外,最大一部分功能还是为单位提供合理的档案利用方式。此处工作流的管理就是档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可以根据单位本身对档案利用的具体情况定义好档案利用流程,使所有档案管理人员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档案借阅等操作。该系统支持的流程主要包括:档案电子借阅流程、档案协查借阅流程、档案移交流程、档案销毁流程、文件移交流程等。
6.数据字典管理
数据字典管理将用户常用到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著录项值(如:保管期限、密级等)维护到数据字典中,便于录入数据,减少档案人员的录入量。
7.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通俗的可以理解为著录项,元数据的管理可以建立档案模板时重复利用使建立档案模板更方便快捷。元数据的引用可以在建立档案库时构建信息检索机制,可以系统地映射出的电子文件的信息内容及背景。各个单位可以依据本单位档案业务元数据的具体特征,利用它作为指导,管理各种门类的档案。系统根据国家的行业标准集成了DA/T46和DA/T47的档案元数据标准。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的元数据信息包括数据的属性、长度、中英文描述、取值、缺省值、参照项、默认设置等。元数据管理提供档案模板建立的基础项,是整个系统能够完整运行的前提。
8.全文检索管理
全文检索管理功能主要实现用户手动建立全文检索索引的功能。由于系统支持索引进程的功能,系统会根据用户设置的执行周期定期的建立全文索引,因此该功能只是备选功能。
档案管理具体功能包括:
1.文件收集
文件收集是指将企业各部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需要保存下来的文件收集到档案室统一保管。各部门实体档案的收集一般都是由各部门的文员或兼职档案人员负责移交到档案室归档。
在文件收集状态下能够实现电子文件的登记、修改、删除、文件分类鉴定等功能。用户在此状态下完成文件的收集工作后,可以根据权限选择文件移交流程或者手动的方式将电子文件移交到文件整理状态,为后面的档案整理做好准备。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文件都分散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通过数据接口同步的方式将各个业务系统中的电子目录及电子文件同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保证了电子文件的原始风貌以及数据的正确性,降低了人工录入的错误率以及减少了人工录入的工作量。通过数据接口同步过来的数据一般存放在文件收集状态下,用户可以对这部分完成数据的进行补录、鉴定等工作,最终通过电子文件移交到文件整理状态。
2.文件整理
整理编目是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兼职档案员将收集好的电子文件移交给档案室后,档案员一般会根据收集的实体文件对电子目录进行二次文件分类、鉴定等整理工作,鉴定无误后执行生成档号、归档等操作。
国家对归档文件整理办法有着一系列明确的相关规定,但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客观性,我公司在一些整理办法的处理上要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如本系统既支持原始的一事一卷的整理方式也支持最新规定的一事一件的档案整理方式,同时也可以对档号的生成规则、盒号生成规则、报表编目等内容进行自定义。
文件整编的最重要的就是审核归档,档案员根据移交的实体文件对电子目录、电子原文以及条目的归档方式进行仔细的检查审核,同时鉴定是文件否有归档的价值以及保管期限等,在确认审核无误后,即可以将这部分数据归档,使之最终成为档案。成功归档以后的档案文件,系统会自动将其放置到档案管理状态中,用户可以在系统中对该文件的目录和原文进行借阅利用。
3.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状态下的文件已经正式成为档案。在该状态下,档案的目录信息和原文信息将不能被修改和删除。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状态需要完成的工作一般包括:档案目录的打印和档案装盒以档案上架操作,同时对发现有问题的档案可以进行取消归档、将其退回到文件整理中重新鉴定整理。
库房管理,提供库房虚拟信息的管理,如库房设置、温湿度登记、档案安全登记等,具体功能包括:
库房管理主要包括档案室库房温湿度的监控,档案库库房安全检查以及档案销毁清单。
库房温湿度登记主要是指实时的对库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并根据科学的保管档案的方法来对温湿度进行调节,本系统支持温湿度监控设备接口,不需要人工统计温度,而是通过接口实时的读取数据,既准确又迅速。
库房安全检查是指档案工作人员定期的对已经归入库房的实体文件以防高低温、防盗、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尘、防光、防霉、防污染这档案管理活动中的“十防”为基础进行检查,对检查出有问题的档案进行记录,以达到更好的保护实体档案、提高实体利用率的目的。
档案统计,具体功能包括:
档案统计功能可以对单位中各种档案类型下的各种归档方式的档案文件进行统计,生成统计报表,从而反应单位内的档案的工作情况。主要的统计如:馆(室)藏统计、档案利用情况统计以、档案归档情况以及档案年报统计,系统也支持对档案系统的全引目录、卷内目录的报表打印。
本系统支持灵活自由的定义任意形式的报表。本系统支持的报表类型包括:普通报表、SQL报表、分组打印报表和全引目录报表。以下是档案统计的全部步骤:确定统计项:根据企业用户自身的需求,确定各个类型的档案库需要统计的著录项以及报表的格式。
用户只需要进入档案库,选择需要打印的电子文件目录,就可以打印报表,总之,通过报表设计功能可以实现任何复杂报表的打印和统计,满足各种用户对报表的不同要求。
档案统计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从全国档案事业的角度讲,档案统计工作主要是通过实施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来实现的。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就是为了准确地掌握全国档案事业的基本情况,以便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科学管理而建立的,该项制度的设立经过了国家统计局的批准,通过定期填报档案事业统计年报来实施。
实现馆藏数量、年代、门类、载体等的分类统计。
实现档案利用的利用目的、利用档案类型、人员(人次、人员类别)、卷次、复制数量等情况统计,以便多角度分析利用。
(1)工作量统计
工作量是对档案管理人员一段时间工作内容的衡量标准。
工作量统计是对档案管理人员一段时间内档案整理、移交等档案工作多少进行的统计工作,能及时反应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饱和度。
工作量统计包含多种模式:如所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统计(需要有相应的权限支持)、个人工作量的统计等。
(2)借阅统计
为考察一段周期内客户档案的借阅概况、做出正确的库房和人员调整,针对电子档案系统内某一时间段内各类档案借阅次数做统计。还包括不同借阅目的的统计,可以考察到一段周期内企业人员借阅的目的。
(3)档案存量统计
为真实反映客户各档案类别档案收集、整理情况,江西睿创设计“存量统计”功能,对档案业务管理系统的档案数量进行统计。
(4)年报
系统提供了较完善的年报录入、管理等功能,所形成的年报报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部分信息可以通过系统自动提取。
(5)温湿度统计
对收集到的温湿度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理记录的时间段进行检查,实体库房保管环境是否不正常等,然后对实体库房采取相应的措施。
(6)库房安全统计
在有库房安全记录做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对库房安全记录进行统计、分析,以保证实体库房的安全性。
档案利用,具体功能包括:档案的管理是为档案利用的服务的,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成果的重要体现,只有利用才能才生效益。档案的利用工作可以分为档案检索及档案借阅。档案检索是档案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供的检索操作包括:目录检索和全文检索,而目录检索又分为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检索方式。
(1)模糊检索
对一个档案库(一张物理表)进行关键字LIKE查询,操作相对简单,查询出的结果相对模糊。
(2)分类检索
根据档案的实体分类规则对档案的分类进行检索。
(3)高级检索
对于多条件限制的档案定位,简单检索已经不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提供高级检索。高级检索可以设定多个检索条件对一个档案库(一张物理表)进行检索,如定位“2004年以前的10年保管期限档案”,则可通过两个检索条件定位:一、年度<2004二、保管期限=10年,通过两个条件的叠加,即可查询出需要的档案数据。
(4)跨库检索
相对简单检索和高级条件复合,跨库检索是一种跨档案类别、跨档案库(多张物理表)的定位方式,其定位范围较广。
(5)全文检索
全文检索:全文检索的实现是指以挂接到电子目录下的电子原文为目标检索。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关键字,系统会以电子原文的内容为检索对象,并把符合要求的原文的片段摘要显示在页面中。暂时没有查看权限的用户,系统会列出条目信息,并提示用户进行档案借阅。
(6)档案借阅
档案的保管并不是国家开展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档案的利用是才是档案价值的最终体现,如果档案保管起来,没有被社会群体、企业员工利用,则这是一场失败的档案信息化。
档案鉴定,具体包括:鉴定是对馆藏档案进行判断价值的过程。主要包含三方面:档案保管延期鉴定、销毁鉴定和开放鉴定,还包括进馆档案的价值鉴定、馆藏档案的开放鉴定、销毁鉴定等。首先录入档案鉴定的标准,依据拟定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可自定义)进行鉴定,并可打印相关的报表,以保证档案鉴定的过程真实有效。对于电子文件(档案)提供“有效性、原始性、完整性”三性检查功能,系统支持单个条目、批量条目鉴定,对于超期未鉴定的档案系统自动提取并提示需要进行鉴定工作。
档案编研,具体包括:档案编研是档案部门根据馆(室)藏档案和社会需求,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企业大事记、撰写论文专著等,软件中档案编研的实现方式主是将档案库中的电子目录信息和原文信息提取出来,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中以供参考之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包括物联网数据中心、档案管理平台、用户利用端以及智能管库,其特征在于:物联网数据中心包括以计算机集群为核心的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及备份模块和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管理中间件生产模块;
物联网数据中心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数据利用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包括外部数据接口导入模块、异构数据接口模块、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以及人工在线录入模块;
数据管理模块包括分级管理模块、过程管理模块和实时管理模块,分级管理模块用于档案的单位级管理、项目级管理、盒卷级管理以及文件级管理,过程管理模块用于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鉴定以及档案统计,实时管理模块用于档案借阅、档案协查、档案检索以及信息发布的历史操作记录的数据收集;
数据利用模块用于与用户利用端对接,数据利用模块包括目录检索、全文检索、档案借阅、信息发布及数据打包的功能;
智能管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TVOC传感器、监控设备以及相配套的空调、除湿机以及空气净化消毒机,智能管库内还设有智能环境控制器,智能环境控制器通过物联网LoRa无线扩频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数据库包括互联网开放数据库、政务网非保密数据库、局域网核心数据库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具有独立数据存储区域与管理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采用OCR技术,利用Darknet深度学习框架,基于YoloV4图像识别模型与Resnet分类模型,用于识别多种主流图片格式文件图像中的印刷文字与字迹清晰的手写文字信息,OCR具有扫描文件批量识别模块,全文检索模块以及内容提取复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采用CNN超分分辨率模型,对扫描的图片查看原图进行高清放大,使文字更加清晰锐利,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具有无损压缩算法,无损压缩算法可以应用于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格式的资源文件,提高资源文件的存储效率和利用效率,节省内存空间降低利用成本。
5.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档案数据化扫描模块扫描的文件数据,经过去污、纠偏和OCR技术识别后,直接生成可以检索的PDF文件,PDF文件为双层结构,PDF文件的上层为原始图像数据,PDF文件的的下层为识别结果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档案管理平台、用户利用端均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物联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时,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存储数据内容加密和传输数据加密,其中,存储数据采用AES等多种加密算法,并且对存储的资源文件进行MD5算法验证,数据传输采用RSA非对称加密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物联网数据中心采用(B/S)架构,用户利用端访问服务器需要通过Web浏览程序,Web浏览程序内置SSL协议,用户利用端的计算机设有硬件加密认证模块,物联网数据中心的系统前端开发采用JSP模板语法,Bootstrap前端框架对前端界面进行模块化,加速系统加载速度,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后端采用图形化界面管理,方便日志信息查看,系统参数修改与系统的部署。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管理中间件生产模块可将上传至物联网数据中心的档案数据进行中间格式的转换,使不同系统环境的用户利用端均可直接下载转换为对应系统环境的系统文件格式。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档案管理平台通过网络连接多个档案管理子平台,档案管理子平台分布在不同的业务地点,档案管理平台还具有控制中心、基础数据、库房管理、流程配置及光盘打包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光盘打包功能为用户利用端可根据使用需求向物联网数据中心发送制作光盘参数信息及请求,物联网数据中心调用数据库进行光盘文件制作,物联网数据中心可根据用户权限将指定数据库的索引信息刻录到光盘中,且把对应的原文、数据检索系统及原文浏览器也刻录到光盘中。
CN202210686220.9A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Pending CN115033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6220.9A CN115033905A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6220.9A CN115033905A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3905A true CN115033905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4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6220.9A Pending CN115033905A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390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1577A (zh) * 2022-09-29 2022-11-25 浙江星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6150129A (zh) * 2023-04-19 2023-05-23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入海排污口数据整编评估方法
CN116402477A (zh) * 2023-06-07 2023-07-07 山东韵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档案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CN116738026A (zh) * 2023-06-27 2023-09-12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创环境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6881534A (zh) * 2023-09-07 2023-10-13 武汉伟峰智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档案管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1577A (zh) * 2022-09-29 2022-11-25 浙江星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5391577B (zh) * 2022-09-29 2023-06-23 浙江星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6150129A (zh) * 2023-04-19 2023-05-23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入海排污口数据整编评估方法
CN116150129B (zh) * 2023-04-19 2023-07-07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入海排污口数据整编评估方法
CN116402477A (zh) * 2023-06-07 2023-07-07 山东韵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档案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CN116738026A (zh) * 2023-06-27 2023-09-12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创环境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6881534A (zh) * 2023-09-07 2023-10-13 武汉伟峰智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档案管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3390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平台
CN112685385B (zh)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平台
US20180075138A1 (en)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using classification taxonomy
EP2849098B1 (en) Cross system analytics for in memory data warehouse
CN107730430A (zh) 基于大数据的产学研公共服务系统
CN106528828A (zh) 一种基于多维度校验规则的数据质量检测方法
CN107146154A (zh) 一种数据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77228B (zh)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CN115757689A (zh) 一种信息查询系统、方法及设备
Astanaliev The process of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in the system of railway automation and telemechanics
CN11641520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政务信息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
Khan et al.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 expli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KR100796906B1 (ko) 데이터베이스 품질관리 방법
Seymour The modern records management program: an overview of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tandards
KR102496620B1 (ko) Ai 기반 검색 기능을 가지는 ocr 전자연구노트 관리 시스템
Khurshid et al. Big data-9v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CN11630757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地铁车辆电子履历系统
KR100796905B1 (ko) 데이터베이스 품질관리 시스템
KR100792322B1 (ko) 데이터베이스 품질관리 프레임워크
Zhao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Public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N113344506A (zh) 档案数字化整理系统
Sun [Retracted] Optim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Manuscrip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Fuzzy Genetic Neural Network
CN117521969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园区运行指数计算系统
CN111241231B (zh) 铁路建设项目文档总线系统
CN115392875B (zh) 一种传统民居保护数据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