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8031B - 移动体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移动体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8031B
CN115028031B CN202111062142.7A CN202111062142A CN115028031B CN 115028031 B CN115028031 B CN 115028031B CN 202111062142 A CN202111062142 A CN 202111062142A CN 115028031 B CN115028031 B CN 115028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unit
landing
elevator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21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8031A (zh
Inventor
五明清司
田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028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8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8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8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61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between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 or mobile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移动体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能够抑制乘降轿厢的移动体与利用者的干涉。管理系统(14)具备观测部(20)和请求部(21)。观测部(20)取得设置于设施的电梯(2)的轿厢(7)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在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13)向电梯(2)登记呼梯。移动体(13)在轿厢(7)由于所登记的呼梯而停靠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等待乘降轿厢(7)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请求部(21)针对在轿厢(7)停靠该楼层时一直在等待乘降的移动体(13)搁置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轿厢(7)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乘降为止。

Description

移动体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体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电梯的例子。在电梯中,从设置于层站或轿厢的通信器向利用电梯进行移动的移动体发送轿厢的乘降请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113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电梯中,接收到轿厢的乘降请求的移动体可能会与乘降该轿厢的电梯的利用者发生干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乘降轿厢的移动体与利用者的干涉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
本发明的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具备:观测部,其取得设置于设施的电梯的轿厢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以及请求部,其在所述轿厢由于在所述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向所述电梯登记的呼梯而停靠所述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针对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一直在等待乘降所述轿厢的所述移动体搁置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
本发明的电梯具备:轿厢,其设置于设施,能够供在所述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以及利用者进行乘降;呼梯管理部,其以能够识别所述移动体所登记的呼梯以及利用者所登记的呼梯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管理;观测部,其取得所述轿厢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以及请求部,其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呼梯管理部所管理的呼梯中的、所述移动体所登记的呼梯而停靠所述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针对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一直在等待乘降所述轿厢的所述移动体,搁置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
发明效果
如果是本发明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则能够抑制乘降轿厢的移动体与利用者的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移动体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硬件结构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移动体系统的结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移动体系统;2:电梯;3:井道;4:层站;5:层站门;6:层站操作盘;7:轿厢;8:控制盘;9:轿厢门;10:轿厢操作盘;11:称量装置;12:门传感器;13:移动体;14:管理系统;15:管理装置;16:行驶控制部;17:呼梯管理部;18:第1通信部;19:第2通信部;20:观测部;21:请求部;22:便携式终端;23:无线信标;24:安全闸门(security gate);100a:处理器;100b:存储器;200:专用硬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对象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对象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实施方式的任意的结构要素的变形、或者实施方式的任意的结构要素的省略。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移动体系统1的结构图。
应用了移动体系统1的设施例如由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等构成。在设施中,应用了电梯2。在设施中设置有电梯2的井道3。井道3是遍及多个楼层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空间。在设施的各个楼层设置有电梯2的层站4。层站4是与井道3相邻的场所。在各个楼层的层站4处设置有层站门5。层站门5是划分层站4与井道3的门。层站门5是电梯2的门。在各个楼层的层站4处设置有层站操作盘6。层站操作盘6是受理利用者登记层站呼梯的操作的部分。层站操作盘6是电梯2的操作盘。层站呼梯是使轿厢7向利用者的乘梯楼层行驶的呼梯。利用者是设施的利用者、到访设施的访客以及设施中的业务的从业人员等利用电梯2的人。电梯2具备轿厢7和控制盘8。
轿厢7是通过在井道3中沿上下方向行驶而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乘坐于轿厢7内部的利用者等的装置。轿厢7具备轿厢门9、轿厢操作盘10以及称量装置11。轿厢门9是在轿厢7停靠在任意的楼层时,使该楼层的层站4的层站门5连动地进行开闭以使得利用者能够在该楼层的层站4以及轿厢7进行乘降的装置。轿厢门9是电梯2的门。轿厢操作盘10是受理利用者登记轿厢呼梯的操作的部分。轿厢操作盘10是电梯2的操作盘。轿厢呼梯是使该利用者所乘坐的轿厢7向利用者的下梯楼层行驶的呼梯。称量装置11是计测乘坐于轿厢7的利用者等承载载荷的装置。在电梯2的门处设置有门传感器12。门传感器12是对通行打开的门的电梯2的利用者等进行检测的装置。
控制盘8是控制电梯2的动作的装置。由控制盘8控制的电梯2的动作例如包括所登记的呼梯的管理以及响应呼梯的轿厢7的行驶等。
移动体系统1具备移动体13和管理系统14。
移动体13是在设施中移动的设备。移动体13例如是机器人或移动车(mobility)等自主移动体。移动体13在设施中的移动中利用电梯2。移动体13在利用电梯2时进行呼梯的登记。移动体13根据从管理系统14接收到的乘降请求而利用电梯2。乘降请求是乘梯请求及下梯请求等、表示与电梯2的利用有关的发给移动体13的请求的信号。移动体13在要从层站4乘坐停靠在移动体13的乘梯楼层的轿厢7时,在层站4处等待乘梯直到接收到乘梯请求为止。移动体13在所乘坐的轿厢7停靠在移动体13的下梯楼层时,在轿厢7中等待下梯直到接收到下梯请求为止。
管理系统14是进行与移动体13的移动有关的管理等的系统。管理系统14具备检测装置和管理装置15。
检测装置是对通行打开的电梯2的门的利用者等进行检测的装置。检测装置例如配置于电梯2的门、或者轿厢7或层站4等处。检测装置例如是未图示的摄像装置或激光扫描仪等。例如在检测装置为摄像装置的情况下,根据摄像装置所拍摄的图像来对通行电梯2的门的利用者进行检测。例如,在检测装置为激光扫描仪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者遮挡激光扫描仪发出的激光的情况等来检测通行电梯2的门的利用者。
管理装置15是在管理系统14中进行与移动体13的管理有关的信息处理等的装置。管理装置15例如是一个或多个服务器装置等。管理装置15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搭载于配置于设施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也可以通过配置于设施的外部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上或云服务上的存储资源或者处理资源等来安装。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14的结构的框图。
电梯2的控制盘8具备行驶控制部16和呼梯管理部17。行驶控制部16是控制轿厢7的行驶的部分。行驶控制部16进行的控制包括轿厢7的起步、加速、减速以及停靠等。呼梯管理部17是对向电梯2进行登记的呼梯进行管理的部分。呼梯管理部17以能够彼此识别通过电梯2的操作盘等登记的利用者的呼梯和通过第2通信部19等登记的移动体13的呼梯的方式来对它们进行管理。
管理装置15具备第1通信部18、第2通信部19、观测部20以及请求部21。
第1通信部18是进行与设置于设施的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部分。第1通信部18例如通过互联网或电话线路网等通信网络、或者设施中的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的局域通信网络等进行通信。设置于设施的设备例如包括电梯2以及检测装置等。第1通信部18中的通信例如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时机进行,也可以定期地进行,或者也可以在与需要相应的时机进行。
第2通信部19是进行与移动体13之间的通信的部分。第2通信部19例如通过互联网或电话线路网等通信网络、或设施中的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的局域通信网络等进行通信。第2通信部19中的通信例如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时机进行,也可以定期地进行,或者还可以在与需要相应的时机进行。
观测部20是取得轿厢7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的部分。观测部20例如通过第1通信部18进行信息的取得。观测部20例如从计测装置取得信息。或者,观测部20例如也可以从电梯2的门的门传感器12及称量装置11等用于电梯2的控制的设备取得信息。观测部20取得的乘降状况信息例如是判定利用者是否正在乘降的信息。
请求部21是向移动体13进行与电梯2的利用有关的请求的部分。请求部21例如通过第2通信部19来发送针对移动体13的请求。请求部21发送的请求例如是包含乘梯请求以及下梯请求的乘降请求等。请求部21在轿厢7响应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任意的楼层时,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等来判定轿厢7是否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乘降。请求部21例如在判定为利用者的乘梯或下梯已完成的情况下,判定为轿厢7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乘降。或者,也可以是,请求部21例如在判定为不存在进行乘降的利用者的情况下,判定为轿厢7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乘降。请求部21在未判定为轿厢7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乘降的情况下,判定为可能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乘降。请求部21在判定为可能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乘降的期间,不进行对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发送而搁置发送。在此期间,移动体13在层站4或轿厢7等待乘降。请求部21在判定为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乘降之后,进行对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发送。
请求部21例如如下所述判定利用者乘降的完成。请求部21例如在电梯2的门传感器12等检测到利用者时,判定为利用者正在乘降。这时,请求部21在门传感器12等不再检测到该利用者时,判定为利用者完成了乘降。或者,也可以是,请求部21在门传感器12等开始检测到该利用者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判定为利用者完成了乘降。例如,也可以是,在门传感器12设置于轿厢门9以及层站门5双方的门的情况下等,请求部21根据各个门的检出顺序等来区分乘梯和下梯地进行判定。或者,也可以是,请求部21例如通过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图像识别等来判定利用者的乘梯完成以及下梯完成。请求部21例如针对每个利用者判定乘梯完成以及下梯完成。此外,也可以是,请求部21根据称量装置11计测出的承载载荷的变化来判定利用者乘降的完成。例如,请求部21在称量装置11计测出的承载载重发生了变化时,判定为利用者正在乘降。这时,请求部21例如在称量装置11计测出的承载载荷不再变化时,判定为利用者完成了乘降。
接着,使用图3及图4对管理系统14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3及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14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图3中,示出了移动体13乘坐轿厢7时的动作例。图3所示的动作在轿厢7响应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移动体13的乘梯楼层时开始。
在步骤S101中,请求部21判定轿厢7所停靠的停靠楼层是否已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乘梯楼层以及其他利用者的下梯楼层这双方。请求部21例如根据呼梯管理部17所管理的呼梯的信息来进行判定。请求部21例如在针对停靠楼层已登记了层站呼梯等使轿厢7向利用者的乘梯楼层行驶的呼梯的情况下,判定为停靠楼层已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乘梯楼层。此外,请求部21例如在针对停靠楼层登记了轿厢呼梯等使轿厢7向利用者的下梯楼层行驶的呼梯的情况下,判定为停靠楼层已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下梯楼层。在请求部21判定为停靠楼层已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乘梯楼层以及其他利用者的下梯楼层这双方时,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2的处理。另一方面,在请求部21判定为停靠楼层未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乘梯楼层以及其他利用者的下梯楼层这双方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6的处理。
在步骤S102中,请求部21判定从轿厢7停靠起是否经过了第1时间。在此,第1时间是预先设定的时间。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3的处理。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
在步骤S103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利用者对轿厢7的乘梯以及下梯是否完成。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2的处理。之后,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02以及步骤S103的处理,直到判定为利用者对轿厢7的乘梯以及下梯完成为止。
在步骤S104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从最后判定了轿厢7的利用者的乘梯或下梯完成的时刻起是否经过了第2时间。在此,第2时间是预先设定的时间。在此,也可以是,在未判定为从轿厢7停靠起存在利用者的乘梯以及下梯的情况下,请求部21判定从轿厢7停靠起是否经过了第2时间等预先设定的时间。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04的处理直到经过第2时间为止。
在步骤S105中,请求部21向移动体13发送对轿厢7的乘梯请求。之后,管理系统14结束移动体13乘坐轿厢7时的处理。从管理系统14接收到乘梯请求的移动体13开始从曾在此等待的层站4乘坐轿厢7。
在步骤S106中,请求部21判定轿厢7所停靠的停靠楼层是否已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下梯楼层。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7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9的处理。
在步骤S107中,请求部21判定从轿厢7停靠起是否经过了第1时间。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8的处理。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
在步骤S108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利用者从轿厢7的下梯是否完成。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7的处理。之后,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07以及步骤S108的处理,直到判定为利用者从轿厢7下梯完成为止。
在步骤S109中,请求部21判定轿厢7所停靠的停靠楼层是否已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乘梯楼层。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10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12的处理。
在步骤S110中,请求部21判定从轿厢7停靠起是否经过了第1时间。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11的处理。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
在步骤S111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利用者对轿厢7的乘梯是否完成。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10的处理。之后,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10以及步骤S111的处理,直到判定为利用者对轿厢7的乘梯完成为止。
在步骤S112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判定在从轿厢7停靠在移动体13的乘梯楼层起至经过了第3时间为止的期间,是否检测到利用者等该移动体13以外的物体乘降轿厢7。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请求部21不进行对移动体13的乘梯请求的发送而中止该发送。之后,管理系统14结束移动体13乘坐轿厢7时的处理。直到轿厢7从乘梯楼层出发为止未从管理系统14接收到乘梯请求的移动体13在轿厢7出发之后,再次进行呼梯的登记。
在图4中,示出了移动体13从轿厢7下梯时的动作例。图4所示的动作在轿厢7响应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移动体13的下梯楼层时开始。
在步骤S121中,请求部21判定轿厢7所停靠的停靠楼层是否已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下梯楼层。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2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4的处理。
在步骤S122中,请求部21判定从轿厢7停靠起是否经过了第1时间。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3的处理。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4的处理。
在步骤S123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利用者从轿厢7的下梯是否完成。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2的处理。之后,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22以及步骤S123的处理,直到判定为利用者从轿厢7下梯完成为止。
在步骤S124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从最后判定了轿厢7的利用者下梯的时刻起是否经过了第2时间。在此,也可以是,在未判定为从轿厢7停靠起存在利用者的下梯的情况下,请求部21判定从轿厢7停靠起是否经过了第2时间等预先设定的时间。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24的处理直到经过第2时间为止。
在步骤S125中,请求部21向移动体13发送从轿厢7下梯的请求。之后,管理系统14结束移动体13从轿厢7下梯时的处理。从管理系统14接收到下梯请求的移动体13开始从曾在此等待的轿厢7下梯到层站4。
另外,移动体13也可以是根据移动体服务器等外部装置的远程控制而移动的自主移动体。这时,管理系统14也可以经由移动体服务器与移动体13进行通信。
此外,观测部20以及请求部21等管理系统14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搭载于电梯2的例如控制盘8等设备。
此外,在步骤S102、步骤S107、步骤S110以及步骤S122的各个步骤中判定是否经过的时间可以是共同的第1时间,或者也可以是针对各个步骤而独立地设定的时间。此外,在步骤S104以及步骤S124的各个步骤中判定是否经过的时间可以是共同的第2时间,或者也可以是针对各个步骤而独立地设定的时间。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14具备观测部20和请求部21。观测部20取得设置于设施的电梯2的轿厢7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在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13向电梯2登记呼梯。移动体13在轿厢7由于所登记的呼梯而停靠设施的任意楼层时,等待对轿厢7的乘降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请求部21针对在轿厢7停靠于该楼层时一直在等待乘降的移动体13,搁置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轿厢7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请求部21在判定为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的乘降之后,向移动体13发送乘降请求。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移动体13在设施的任意楼层进行轿厢7的乘降时,等待判定为该轿厢7中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乘降后再发送乘降请求。因此,即使当在该楼层存在要进行该轿厢7的乘降的利用者的情况下,移动体13的乘降也不易与利用者的乘降发生干涉。此外,在电梯2中,有时会进行广播通知等,催促利用者以使其在移动体13的乘降之前进行乘降。这时,利用者也有可能没有立即遵从该广播。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根据基于观测部20的观测的判定结果来发送乘降请求,因此移动体13的乘降不易与利用者的乘降发生干涉。这样,即使在利用者以及移动体13利用了同一电梯2的情况下,也会更优先利用者的乘降,因此利用者能够更舒心地利用电梯2。
此外,存在如下情况:轿厢7由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的移动体13的乘梯楼层已被登记为电梯2的利用者的乘梯楼层。该情况下,请求部21搁置作为针对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乘梯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利用者向轿厢7的乘梯完成为止。请求部21在判定为利用者向轿厢7的乘梯完成之后,向移动体13发送乘梯请求。
此外,存在如下情况:轿厢7由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的移动体13的乘梯楼层已被登记为电梯2的利用者的下梯楼层。该情况下,请求部21搁置作为针对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乘梯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利用者从轿厢7下梯完成为止。请求部21在判定为利用者从轿厢7下梯完成之后,向移动体13发送乘梯请求。
此外,存在如下情况:轿厢7由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的移动体13的下梯楼层已被登记为电梯2的利用者的下梯楼层。该情况下,请求部21搁置作为发给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下梯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利用者从轿厢7下梯完成为止。请求部21在判定为利用者从轿厢7下梯完成之后,向移动体13发送下梯请求。
根据这样的结构,要等待判定为利用者的乘降完成后再发送乘降请求。由于在利用者的乘降完成以后再开始移动体13的乘降,因此移动体13的乘降不易与利用者的乘降发生干涉。
此外,请求部21在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由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的轿厢7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乘降之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第2时间后,再进行曾搁置的针对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发送。
根据这样的结构,要等待从判定为利用者的乘降完成等起经过了第2时间后,再发送乘降请求。在多个利用者进行乘降的情况下,有时,在任意的利用者的乘降完成之后,其他利用者再接着进行乘降。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也能够使移动体13的乘降不易与在先进行了乘降的利用者以及在该利用者之后进行乘降的其他利用者的各个利用者的乘降发生干涉。
此外,请求部21在判定为直到轿厢7由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起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第1时间为止不存在利用者的乘降时,进行曾搁置的针对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发送。
在电梯2中,利用者有时会错误地进行呼梯的登记。这时,存在如下情况:即使轿厢7由于利用者的错误的呼梯而停靠在任意的楼层,在该楼层的层站4与该轿厢7之间也没有进行利用者的乘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请求部21也能够以从轿厢7停靠起经过了第1时间而判定为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的乘降,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移动体13继续等待而导致电梯2的运行效率以及移动体13的利用效率降低。
此外,存在如下情况:在轿厢7由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的移动体13的乘梯楼层未被登记为电梯2的利用者的乘梯楼层以及下梯楼层中的任何一种。该情况下,请求部21在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轿厢7存在利用者的乘降时,中止作为针对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乘梯请求的发送。
在电梯2中,例如在利用者到达乘梯楼层的层站4时轿厢7正停靠在乘梯楼层的情况下等,利用者有时无需进行层站呼梯的登记等就乘坐上该轿厢7。此外,有时例如在乘梯之后忘记登记轿厢呼梯的情况下、或者在乘梯过程中变更了目的地的情况下等,利用者在轿厢7停靠在未由轿厢呼梯指定为下梯楼层的楼层时,会从该轿厢7下梯。即使在这样利用者在未进行呼梯登记的楼层进行乘降的情况下,在检测到利用者的乘降的情况下,请求部21中止乘梯请求的发送。因此,避免了移动体13与利用者的计划外的同乘。
接着,使用图5对管理系统14的硬件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14的主要部分的硬件结构图。
管理系统14的各功能可以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处理器100a和至少1个存储器100b。处理电路具备处理器100a和存储器100b,或者,作为它们的替代,也可以具备至少一个专用的硬件200。
在处理电路具备处理器100a和存储器100b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的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以及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记述为程序。该程序存储在存储器100b中。处理器100a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00b中的程序,来实现管理系统14的各功能。
处理器100a也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DSP。存储器100b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
在处理电路具备专用硬件200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通过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管理系统14的各功能能够分别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或者,管理系统14的各功能也能够集中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关于管理系统14的各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200来实现一部分,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其它部分。这样,处理电路通过专用硬件200、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管理系统14的各功能。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对与在实施方式1中所公开的例子的不同点特别详细地进行说明。关于在实施方式2中没有说明的特征,也可以采用在实施方式1中所公开的例子中的任何特征。
图6是实施方式2的移动体系统1的结构图。
在实施方式2的电梯2中,呼梯管理部17对乘降停靠于各个楼层的轿厢7的利用者的人数进行管理。
在该例子中,层站操作盘6受理指定了目的地楼层的层站呼梯的登记操作。这时,呼梯管理部17对从设置有该层站操作盘6的楼层乘梯的利用者的乘梯人数加1。此外,呼梯管理部17对从所指定的目的地楼层下梯的利用者的下梯人数加1。
此外,由利用者进行登记的电梯2的呼梯也可以通过利用者携带的便携式终端22来进行登记。便携式终端22例如是智能手机等可移动的信息终端。便携式终端22例如通过互联网或电话线路网等通信网、或者设施中的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的局域通信网等来与电梯2及管理系统14等进行通信。
利用者例如通过便携式终端22进行指定了乘梯楼层以及下梯楼层的呼梯登记的操作。这时,呼梯管理部17对从所指定的乘梯楼层乘梯的利用者的乘梯人数加1。此外,呼梯管理部17对从所指定的下梯楼层下梯的利用者的下梯人数加1。
或者,也可以是,便携式终端22在由利用者携带而接近电梯2的层站4时,自动地进行去往预先指定的目的地楼层的呼梯登记。这时,呼梯管理部17对从便携式终端22所接近的层站4的楼层进行乘梯的利用者的乘梯人数加1。此外,呼梯管理部17对从所指定的目的地楼层下梯的利用者的下梯人数加1。另外,便携式终端22例如根据从无线信标23等配置于层站4的装置发出的无线信号来检测对该层站4的接近。
此外,由利用者进行登记的电梯2的呼梯也可以与设置于设施的安全闸门24等联动地进行登记。安全闸门24例如设置于设施的门厅楼层等。安全闸门24例如从利用者持有的卡或标签等介质来读取识别利用者的标识符。安全闸门24根据所读取的利用者的标识符来判定该利用者的通行是否被允许。安全闸门24例如具有挡板等,以阻碍未被允许的利用者的通行。安全闸门24在读取通行被允许的利用者的标识符时,将去往针对该利用者而预先设定的目的地楼层的呼梯作为该利用者进行登记的呼梯发送给电梯2。这时,呼梯管理部17对从设置有安全闸门24的楼层乘梯的利用者的乘梯人数加1。此外,呼梯管理部17对从所指定的目的地楼层下梯的利用者的下梯人数加1。
接着,使用图7及图8对管理系统14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7及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14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图7中,示出了移动体13乘坐轿厢7时的动作例。图7所示的动作在轿厢7响应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移动体13的乘梯楼层时开始。
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14在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4至步骤S107、步骤S109、步骤S110以及步骤S112中,与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14同样地进行处理。
在步骤S10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203的处理。
在步骤S203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轿厢7中与利用者的乘梯人数相应的乘梯是否完成、并且与下梯人数相应的下梯是否完成。在此,乘梯人数以及下梯人数是呼梯管理部17针对轿厢7所停靠的楼层进行管理的人数。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2的处理。之后,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02以及步骤S203的处理,直到判定为轿厢7中与利用者的乘梯人数相应的乘梯完成、并且与下梯人数相应的下梯完成为止。
在步骤S107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208的处理。
在步骤S208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与从轿厢7下梯的利用者人数相应的下梯是否完成。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7的处理。之后,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07以及步骤S208的处理,直到判定为与从轿厢7下梯的利用者人数相应的下梯完成为止。
在步骤S110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211的处理。
在步骤S211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与乘坐轿厢7的利用者人数相应的乘梯是否完成。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10的处理。之后,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10以及步骤S211的处理,直到判定为与乘坐轿厢7的利用者人数相应的乘梯完成为止。
在图8中,示出了移动体13从轿厢7下梯时的动作例。图8所示的动作在轿厢7响应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在移动体13的下梯楼层时开始。
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14在步骤S121、步骤S122、步骤S124以及步骤S125中,与实施方式1的管理系统14同样地进行处理。
在步骤S12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223的处理。
在步骤S223中,请求部21根据观测部20取得的信息来判定与从轿厢7下梯的利用者的人数相应的下梯是否完成。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管理系统14进入步骤S122的处理。之后,管理系统14反复进行步骤S122以及步骤S223的处理,直到判定为与从轿厢7下梯的利用者的人数相应的下梯完成为止。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管理系统14中,存在轿厢7由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的楼层已被登记为电梯2的多个利用者的乘梯楼层的情况。该情况下,请求部21搁置针对移动体13的乘梯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与乘坐轿厢7的该多个利用者的人数相应的乘梯完成为止。请求部21在判定为与乘梯人数相应的乘梯完成之后,向移动体13发送乘降请求。
此外,存在轿厢7由于移动体13的呼梯而停靠的楼层已被登记为电梯2的多个利用者的下梯楼层的情况。该情况下,请求部21搁置针对移动体13的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观测部20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与从轿厢7下梯的该多个利用者的人数相应的下梯完成为止。请求部21在判定为与下梯人数相应的下梯完成之后,再向移动体13发送乘降请求。
根据这样的结构,要等待针对进行乘降的多个利用者中的每一个判定为乘降完成后再发送乘降请求。即,在还余留有要进行乘降的利用者的期间,请求部21搁置乘降请求的发送。在多个利用者的乘降完成以后再开始移动体13的乘降,因此移动体13的乘降不易与各个利用者的乘降发生干涉。

Claims (10)

1.一种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具备:
观测部,其取得设置于设施的电梯的轿厢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计测乘降所述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以及
请求部,其在所述轿厢由于在所述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向所述电梯登记的呼梯而停靠所述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针对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一直在等待乘降所述轿厢的所述移动体搁置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
所述请求部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楼层已被登记为所述电梯的多个利用者的乘梯楼层的情况下,搁置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梯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计测出的乘降所述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而判定为与乘坐所述轿厢的该多个利用者的人数相应的乘梯完成为止。
2.一种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具备:
观测部,其取得设置于设施的电梯的轿厢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计测乘降所述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以及
请求部,其在所述轿厢由于在所述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向所述电梯登记的呼梯而停靠所述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针对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一直在等待乘降所述轿厢的所述移动体搁置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
所述请求部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楼层已被登记为所述电梯的多个利用者的下梯楼层的情况下,搁置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计测出的乘降所述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而判定为与从所述轿厢下梯的该多个利用者的人数相应的下梯完成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请求部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所述移动体的乘梯楼层未被登记为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梯楼层以及下梯楼层中的任何一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存在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降时,中止作为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乘梯请求的发送。
4.一种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具备:
观测部,其取得设置于设施的电梯的轿厢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以及
请求部,其在所述轿厢由于在所述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向所述电梯登记的呼梯而停靠所述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针对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一直在等待乘降所述轿厢的所述移动体搁置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
所述请求部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所述移动体的乘梯楼层未被登记为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梯楼层以及下梯楼层中的任何一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存在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降时,中止作为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乘梯请求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请求部在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降之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后,进行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体的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请求部在判定为从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起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为止不存在所述电梯的利用者的乘降时,进行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发送。
7.一种电梯,其中,所述电梯具备:
轿厢,其设置于设施,能够供在所述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以及利用者进行乘降;
呼梯管理部,其以能够识别所述移动体所登记的呼梯以及利用者所登记的呼梯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管理;
观测部,其取得所述轿厢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计测乘降所述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以及
请求部,其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呼梯管理部所管理的呼梯中的所述移动体所登记的呼梯而停靠所述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针对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一直在等待乘降所述轿厢的所述移动体,搁置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
所述请求部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楼层已被登记为多个利用者的乘梯楼层的情况下,搁置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梯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计测出的乘降所述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而判定为与乘坐所述轿厢的该多个利用者的人数相应的乘梯完成为止。
8.一种电梯,其中,所述电梯具备:
轿厢,其设置于设施,能够供在所述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以及利用者进行乘降;
呼梯管理部,其以能够识别所述移动体所登记的呼梯以及利用者所登记的呼梯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管理;
观测部,其取得所述轿厢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计测乘降所述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以及
请求部,其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呼梯管理部所管理的呼梯中的所述移动体所登记的呼梯而停靠所述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针对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一直在等待乘降所述轿厢的所述移动体,搁置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
所述请求部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楼层已被登记为多个利用者的下梯楼层的情况下,搁置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计测出的乘降所述轿厢的利用者的人数而判定为与从所述轿厢下梯的该多个利用者的人数相应的下梯完成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梯,其中,
所述请求部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所述移动体的乘梯楼层未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乘梯楼层以及下梯楼层中的任何一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存在利用者的乘降时,中止作为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乘梯请求的发送。
10.一种电梯,其中,所述电梯具备:
轿厢,其设置于设施,能够供在所述设施中移动的移动体以及利用者进行乘降;
呼梯管理部,其以能够识别所述移动体所登记的呼梯以及利用者所登记的呼梯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管理;
观测部,其取得所述轿厢的利用者乘降状况信息;以及
请求部,其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呼梯管理部所管理的呼梯中的所述移动体所登记的呼梯而停靠所述设施的任意的楼层时,针对直到接收到乘降请求为止一直在等待乘降所述轿厢的所述移动体,搁置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发送,直到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不存在当前时刻以后的利用者的乘降为止,
所述请求部在所述轿厢由于所述移动体的呼梯而停靠的所述移动体的乘梯楼层未被登记为利用者的乘梯楼层以及下梯楼层中的任何一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观测部所取得的信息判定为所述轿厢存在利用者的乘降时,中止作为针对所述移动体的乘降请求的乘梯请求的发送。
CN202111062142.7A 2021-03-09 2021-09-10 移动体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 Active CN115028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7703 2021-03-09
JP2021037703A JP7063405B1 (ja) 2021-03-09 2021-03-09 移動体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8031A CN115028031A (zh) 2022-09-09
CN115028031B true CN115028031B (zh) 2023-09-26

Family

ID=81534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2142.7A Active CN115028031B (zh) 2021-03-09 2021-09-10 移动体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63405B1 (zh)
CN (1) CN11502803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8382A (ja) * 2003-06-25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エレベータ乗降自律移動ロボット
JP2005053671A (ja) * 2003-08-06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自律移動ロボット及び自律移動ロボット用のエレベータ乗降システム
JP2012017184A (ja) * 2010-07-08 2012-01-26 Hitachi Ltd 自律移動装置同乗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9789997A (zh) * 2016-10-04 2019-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和自主移动体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1284B2 (ja) 2019-02-06 2020-11-0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8382A (ja) * 2003-06-25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エレベータ乗降自律移動ロボット
JP2005053671A (ja) * 2003-08-06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自律移動ロボット及び自律移動ロボット用のエレベータ乗降システム
JP2012017184A (ja) * 2010-07-08 2012-01-26 Hitachi Ltd 自律移動装置同乗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9789997A (zh) * 2016-10-04 2019-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和自主移动体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3405B1 (ja) 2022-05-09
CN115028031A (zh) 2022-09-09
JP2022137956A (ja)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798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装置
JP525745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KR101286320B1 (ko) 엘레베이터 시스템에 사용자를 할당하는 방법
CN107010500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US881391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miting access rights within a building
AU2010240934B2 (en) Method for location-dependent management of persons in a building
CN113454013B (zh) 电梯的自动呼梯登记系统
CN106915672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EP302754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destination calls for an elevator system
KR101903315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10304500B (zh) 来自移动装置应用程序的无缝电梯呼叫
CN113767058B (zh) 电梯的自动呼梯登记系统
KR102571991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시스템
JP2022023035A (ja) 遠隔制御装置及び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JP2015101434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6687713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2010064883A (ja) 集合住宅におけるエレベータの利用状況監視システム
CN115028031B (zh) 移动体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
JP741632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KR102277134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무접촉 승하차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242270B1 (ko) 탑승자를 분석하여 엘리베이터의 운행을 자동으로 제어하는 엘리베이터 운행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312766B1 (ko) 엘리베이터의보안운전제어장치
CN117886197A (zh) 移动体控制装置、移动体、移动体控制服务器、楼宇系统、移动体控制方法和程序
KR20220099880A (ko) 승객의 접근 여부에 따라 지능적으로 절전운행을 제어하는 엘리베이터 절전운행 제어장치 및 그 절전운행 제어방법
JP2006056662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