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7882A -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7882A
CN115027882A CN202210947748.7A CN202210947748A CN115027882A CN 115027882 A CN115027882 A CN 115027882A CN 202210947748 A CN202210947748 A CN 202210947748A CN 115027882 A CN115027882 A CN 115027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d
guide
movable gear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77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建
罗龙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East Spring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East Spring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East Spring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East Spring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77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7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7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7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44Belt or chai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 B65G2201/045Sand, soil and mineral 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涉及物料传输领域,包括栈桥本体,平衡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杆上端铰接设置有平衡杆,在固定板一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固定齿轮,活动齿轮Ⅰ的转轴、活动齿轮Ⅱ的转轴分别活动贯穿引导孔、限位孔后延伸至固定板的另一侧壁上;传送链条依次交错缠绕在活动齿轮Ⅰ、固定齿轮、活动齿轮Ⅱ上;在固定板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用于带动平衡杆绕其铰接点做竖直方向上的往复摆动。本发明在不增设专门的驱动部件的前提下,平衡机构与传动链条配合成一个整体,利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带动传动链条的同时,便能带动平衡机构自行调节传动链条的张紧度,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稳定持续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背景技术
输送栈桥作为主要的物料输送通道,能实现物料的区域转换,是建筑施工材料中的水泥或是混凝土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送栈桥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柱,上设桁架或钢梁,作为物料输送皮带及斜槽的纵向承重结构,兼顾人员巡检通行功能。尤其是在建筑施工时,高性能混凝土需要进行持续传送时,一般需要实现低点至高点的转运,而输送栈桥则能完全适应对应的施工要求。但是现有的输送栈桥,其传输平面可以是传送带或是传动料斗,但驱动传送带或是传动料斗的驱动力通常采用链条传动来提供,而传送链条在长时间的受力状态下容易松弛,进而导致混凝土的传送出现顿挫,在增加链条磨损的同时还容易出现混凝土从传送平面溢出的现象。因此,急需解决传统输送栈桥输料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包括栈桥本体,在栈桥本体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传送链条构成一个传动副,多个传送斗分别与两个传送链条连接,在每一个所述传送链条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栈桥本体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端铰接设置有平衡杆,在固定板一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固定齿轮,在固定板上竖直开有均呈矩形的限位孔、引导孔,在固定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动齿轮Ⅰ、活动齿轮Ⅱ,活动齿轮Ⅰ的转轴、活动齿轮Ⅱ的转轴分别活动贯穿引导孔、限位孔后延伸至固定板的另一侧壁上;
所述传送链条依次交错缠绕在活动齿轮Ⅰ、固定齿轮以及活动齿轮Ⅱ上且与三者啮合;
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带动平衡杆绕其铰接点做竖直方向上的往复摆动。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运输时,尤其是由低处往高处持续转运时,传统的提升栈桥在持续工作过程中,其传动系统中的传送链条极易出现松动,即张紧度无法满足混凝土的长时间持续转运,在传送链条松弛后会直接导致传送料斗中的混凝土不间断地出现顿挫、摆动,延长了高性能混凝土在传送路径上的停留时间,极易导致混凝土的性能降低,无法满足对应要求;因此,申请人经过长时间的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对传送张紧度进行自行调节的平衡式提升栈桥,在不增设专门的驱动部件的前提下,平衡机构与传动链条配合成一个整体,即利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带动传动链条的同时,便能带动平衡机构自行调节传动链条的张紧度,以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稳定持续输送。
具体操作时,栈桥本体倾斜设置,启动驱动设备以带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传动链条、传送料斗进行转运操作,传送链条的移动会带动活动齿轮Ⅰ、固定齿轮以及活动齿轮Ⅱ一并转动,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传送,而在传送过程中,固定板上竖直设置的引导孔与限位孔的位置存在差异,即并非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在初始状态下,本技术方案中的传送链条与现有的链条设置有所区别,传送链条的分别与活动齿轮Ⅰ外周的局部、固定齿轮外周的一半以及活动齿轮Ⅱ的局部啮合,使得传送链条的总体长度要大于现有链条的总长度;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固定杆、以及与固定杆上端铰接的平衡杆能对活动齿轮Ⅰ的转轴、活动齿轮Ⅱ的转轴进行调整,使得活动齿轮Ⅰ、活动齿轮Ⅱ分别沿引导孔、限位孔进行反向的移动,如活动齿轮Ⅰ沿引导孔竖直向上产生的位移量为S1,活动齿轮Ⅱ沿限位孔竖直向下产生的位移量为S2,且满足S1不等于S2,而与固定齿轮啮合的部分保持不变;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初始状态下,平衡杆处于倾斜状态,在传送链条出现张紧度变化时,利用活动齿轮Ⅰ与活动齿轮Ⅱ的位移量差,能带动平衡杆饶其铰接点进行摆动,以匹配活动齿轮Ⅰ与活动齿轮Ⅱ的移动,当传送链条出现松动时,平衡杆两端对应的活动齿轮Ⅰ与活动齿轮Ⅱ的位移量差即能对传送链条出现的张紧度变化进行补偿,确保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传送料斗能平稳正常输送混凝土。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连杆、伸缩杆,连杆与伸缩杆分别与平衡杆的两端铰接,在伸缩杆下端设有引导杆,引导杆与活动齿轮Ⅰ的转轴连接,在固定板上设有上端开放的引导筒,引导杆的下端穿过引导筒的开放端后置于其内部,且在引导筒内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引导筒内壁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引导杆外壁连接;在活动齿轮Ⅱ的转轴上固定有凸轮,连杆的下端与凸轮的突出部铰接。进一步地,调整机构为调整传送链条张紧度的核心部件,在与平衡杆配合时能为活动齿轮Ⅰ、活动齿轮Ⅱ提供位移量差,以实现其自行校对传送链条张紧度的目的;具体地,连杆与伸缩杆分别位于平衡杆的两端,利用固定杆作为支撑点,平衡杆的两端摆动即能带动活动齿轮Ⅰ、活动齿轮Ⅱ分别沿引导孔、限位孔进行反向的运动;其中处于转动状态的传送链条作为驱动活动齿轮Ⅰ、活动齿轮Ⅱ以及平衡杆运动的动力输出部件,在整个正常传送过程与活动齿轮Ⅰ、固定齿轮、活动齿轮Ⅱ保持啮合,即活动齿轮Ⅱ的转动能带动凸轮绕活动齿轮Ⅱ的转轴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凸轮的突出部与连杆下端铰接,连杆上端与平衡杆铰接,此时平衡杆的一端会随连杆一并下移,而平衡杆另一端则实现上移;其中,伸缩杆的主体部分会随平衡杆的端部上移一段距离,在伸缩杆达到最大行程后会带动活动齿轮Ⅰ的转轴上移,此时即实现了平衡杆两端的活动齿轮Ⅰ与活动齿轮Ⅱ在相反方向上的位移量差,在凸轮旋转180°后,凸轮对应的平衡杆端部开始上移,同理地,平衡杆另一端首先对伸缩杆进行压缩,在其达到极限位置后即带动活动齿轮Ⅰ的转轴进行下移,此时同样能实现活动齿轮Ⅰ与活动齿轮Ⅱ在相反方向上的位移量差,存在的位移量差在传送链条的张紧度出现变化时及时对其补偿,进而保证传送链条始终维持其稳定的移动性能。更进一步地,在固定板上设置的引导筒以及与引导杆连接的弹簧,同样在传送链条的张紧度出现异常时能配合活动齿轮Ⅰ、活动齿轮Ⅱ的移动,以实现对传送链条的张紧度调节。
在所述活动齿轮Ⅰ的转轴上设有呈圆形的引导板,在所述活动齿轮Ⅱ的转轴上设有圆形的限位板,所述引导板与限位板的直径均大于引导孔、限位孔的宽度。进一步地,在固定板背对传送链条的侧壁上设置呈圆形的限位板与引导板,不仅能提供各类零部件安装所用的平台,还能防止传送链条持续转动而导致活动齿轮Ⅰ或是活动齿轮Ⅱ的转轴沿引导孔、限位孔的轴向产生位移。
在所述连杆下端铰接设置有随动杆,随动杆的活动端与凸轮的突出部铰接。作为优选,在连杆下端铰接有随动杆,随动杆能增加平衡杆上下摆动的幅度,即增加平衡杆两端倾斜状态的切换时间,尽可能将传送链条在张紧度变化时对应做出的调整放在平衡杆的同一个摆动周期内,进而降低固定板上各部件的运动损耗。
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且与固定齿轮异侧的扩张齿轮,在所述活动齿轮Ⅰ的转轴上设有引导齿轮,在所述活动齿轮Ⅱ的转轴上设有限位齿轮,限位齿轮、引导齿轮分别位于扩张齿轮的两侧,且扩张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引导齿轮与限位齿轮的外径,所述限位齿轮、引导齿轮、扩张齿轮以及平衡链条构成一个传动副。进一步地,在与固定齿轮异侧的固定板侧壁上设置扩张齿轮,扩张齿轮通过平衡链条与限位齿轮、引导齿轮组成一个传动副,能在传送链条的张紧度调节过程中能辅助平衡杆进行微调节,平衡链条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活动齿轮Ⅰ的转轴或是活动齿轮Ⅱ的转轴进行限位引导,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活动齿轮Ⅰ与活动齿轮Ⅱ在各自的移动方向上保持同频转动,防止平衡杆两端的摆动失衡。
初始状态下,所述活动齿轮Ⅰ、固定齿轮以及活动齿轮Ⅱ的中心所处的水平高度递减。作为优选,活动齿轮Ⅰ、固定齿轮以及活动齿轮Ⅱ的中心并非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三者所处的水平高度递减,与传统的链条相比,能确保缠绕在三个齿轮上的传送链条在初始状态下具备相对较大的张紧度,能保证在传送链条出现张紧度变化时平衡杆、活动齿轮Ⅰ以及活动齿轮Ⅱ快速做出调整动作。
所述引导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L,限位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S,且满足L大于S。作为优选,引导孔对应的是引导杆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限位孔对应的是凸轮与连杆的旋转、竖直方向的复合运动,且为保证平衡杆两端的摆动正常进行,将引导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设置成大于限位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即活动齿轮Ⅰ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要大于活动齿轮Ⅱ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以满足平衡杆对传送链条张紧度的实时调节。
在所述引导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2cm~4cm。作为优选,本技术方案中,活动齿轮Ⅰ、固定齿轮以及活动齿轮Ⅱ的中心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三者的水平高度并不会有过于明显的差值,即在不影响传送链条与传送料斗的正常连接以及传动,将引导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2cm~4cm,在长距离传送时活动齿轮Ⅰ的转轴沿引导孔移动至其端部位置时,便能与凸轮、连杆一并形成平衡杆两端的往复摆动状态。
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支撑板,所述引导筒设置在支撑板上。进一步地,支撑板将引导筒下端封闭,且支撑板与引导筒之间的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即方便对长时间使用后的弹簧进行更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不增设专门的驱动部件的前提下,平衡机构与传动链条配合成一个整体,即利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带动传动链条的同时,便能带动平衡机构自行调节传动链条的张紧度,以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稳定持续输送;
2、本发明中,平衡杆同时牵引伸缩杆以及引导杆下移,活动齿轮Ⅰ的受力骤然变化,会导致引导杆会因其下移所产生的惯性继续下移一小段距离,引导杆下移的同时即能带动活动齿轮Ⅰ进行下移,此时伸缩杆重新具备一定的伸缩度,此时由于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形变所产生回复力始终保持对引导杆产生一个顶升力,该顶升力大于传送链条对活动齿轮Ⅰ的挤压力,能带动活动齿轮Ⅰ在不影响平衡杆摆动平衡的前提下,带动引导杆上移一个微小距离,重新将伸缩杆压缩至其最大压缩量的状态,并继续使得伸缩杆、引导杆以及活动齿轮Ⅰ下移,如此便能保证传送链条的张紧度始终维持在正常工作状态;
3、本发明中,扩张齿轮通过平衡链条与限位齿轮、引导齿轮组成一个传动副,能在传送链条的张紧度调节过程中能辅助平衡杆进行微调节,平衡链条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活动齿轮Ⅰ的转轴或是活动齿轮Ⅱ的转轴进行限位引导,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活动齿轮Ⅰ与活动齿轮Ⅱ在各自的移动方向上保持同频转动,防止平衡杆两端的摆动失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初始状态下的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状态下的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所代表的为:1-栈桥本体,2-传送机构,3-主动齿轮,4-传送链条,5-固定板,6-活动齿轮Ⅰ,7-固定齿轮,8-连杆,9-活动齿轮Ⅱ,10-从动齿轮,11-伸缩杆,12-平衡杆,13-固定杆,14-随动杆,15-限位孔,16-凸轮,17-限位齿轮,18-限位板,19-平衡链条,20-扩张齿轮,21-引导筒,22-压缩弹簧,23-支撑板,24-引导杆,25-引导齿轮,26-引导板,27-引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栈桥本体1,在栈桥本体1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10以及传送链条4构成一个传动副,多个传送斗分别与两个传送链条4连接,在每一个所述传送链条4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栈桥本体1上的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上端铰接设置有平衡杆12,在固定板5一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固定齿轮7,在固定板5上竖直开有均呈矩形的限位孔15、引导孔27,在固定齿轮7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动齿轮Ⅰ6、活动齿轮Ⅱ9,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分别活动贯穿引导孔27、限位孔15后延伸至固定板5的另一侧壁上;
所述传送链条4依次交错缠绕在活动齿轮Ⅰ6、固定齿轮7以及活动齿轮Ⅱ9上且与三者啮合;
在所述固定板5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带动平衡杆12绕其铰接点做竖直方向上的往复摆动。
具体操作时,栈桥本体1倾斜设置,启动驱动设备以带动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10及传动链条、传送料斗进行转运操作,传送链条4的移动会带动活动齿轮Ⅰ6、固定齿轮7以及活动齿轮Ⅱ9一并转动,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传送,而在传送过程中,固定板5上竖直设置的引导孔27与限位孔15的位置存在差异,即并非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在初始状态下,本技术方案中的传送链条4与现有的链条设置有所区别,传送链条4的分别与活动齿轮Ⅰ6外周的局部、固定齿轮7外周的一半以及活动齿轮Ⅱ9的局部啮合,使得传送链条4的总体长度要大于现有链条的总长度;设置在固定板5上的固定杆13、以及与固定杆13上端铰接的平衡杆12能对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进行调整,使得活动齿轮Ⅰ6、活动齿轮Ⅱ9分别沿引导孔27、限位孔15进行反向的移动,如活动齿轮Ⅰ6沿引导孔27竖直向上产生的位移量为S1,活动齿轮Ⅱ9沿限位孔15竖直向下产生的位移量为S2,且满足S1不等于S2,而与固定齿轮7啮合的部分保持不变;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初始状态下,平衡杆12处于倾斜状态,在传送链条4出现张紧度变化时,利用活动齿轮Ⅰ6与活动齿轮Ⅱ9的位移量差,能带动平衡杆12饶其铰接点进行摆动,以匹配活动齿轮Ⅰ6与活动齿轮Ⅱ9的移动,当传送链条4出现松动时,平衡杆12两端对应的活动齿轮Ⅰ6与活动齿轮Ⅱ9的位移量差即能对传送链条4出现的张紧度变化进行补偿,确保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传送料斗能平稳正常输送混凝土。
需要指出的是,活动齿轮Ⅰ6与活动齿轮Ⅱ9的位移量差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值,并不会影响传送链条4与传送料斗的正常输送,并且调整机构的个数也可根据输送路径长度大小来决定是一个、两个或是多个。
本实施例中,起到核心调整作用的部件,调整机构包括连杆8、伸缩杆11,连杆8与伸缩杆11分别与平衡杆12的两端铰接,在伸缩杆11下端设有引导杆24,引导杆24与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连接,在固定板5上设有上端开放的引导筒21,引导杆24的下端穿过引导筒21的开放端后置于其内部,且在引导筒21内设有压缩弹簧22,压缩弹簧22的一端与引导筒21内壁连接,压缩弹簧22的另一端与引导杆24外壁连接;在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上固定有凸轮16,连杆8的下端与凸轮16的突出部铰接。
调整机构在与平衡杆12配合时能为活动齿轮Ⅰ6、活动齿轮Ⅱ9提供位移量差,以实现其自行校对传送链条4张紧度的目的;具体地,连杆8与伸缩杆11分别位于平衡杆12的两端,利用固定杆13作为支撑点,平衡杆12的两端摆动即能带动活动齿轮Ⅰ6、活动齿轮Ⅱ9分别沿引导孔27、限位孔15进行反向的运动;其中处于转动状态的传送链条4作为驱动活动齿轮Ⅰ6、活动齿轮Ⅱ9以及平衡杆12运动的动力输出部件,在整个正常传送过程与活动齿轮Ⅰ6、固定齿轮7、活动齿轮Ⅱ9保持啮合,即活动齿轮Ⅱ9的转动能带动凸轮16绕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凸轮16的突出部与连杆8下端铰接,连杆8上端与平衡杆12铰接,此时平衡杆12的一端会随连杆8一并下移,而平衡杆12另一端则实现上移;其中,伸缩杆11的主体部分会随平衡杆12的端部上移一段距离,在伸缩杆11达到最大行程后会带动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上移,此时即实现了平衡杆12两端的活动齿轮Ⅰ6与活动齿轮Ⅱ9在相反方向上的位移量差,在凸轮16旋转180°后,凸轮16对应的平衡杆12端部开始上移,同理地,平衡杆12另一端首先对伸缩杆11进行压缩,在其达到极限位置后即带动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进行下移,此时同样能实现活动齿轮Ⅰ6与活动齿轮Ⅱ9在相反方向上的位移量差,存在的位移量差在传送链条4的张紧度出现变化时及时对其补偿,进而保证传送链条4始终维持其稳定的移动性能。更进一步地,在固定板5上设置的引导筒21以及与引导杆24连接的弹簧,同样在传送链条4的张紧度出现异常时能配合活动齿轮Ⅰ6、活动齿轮Ⅱ9的移动,以实现对传送链条4的张紧度调节;
具体来说,在活动齿轮Ⅰ6、固定齿轮7以及活动齿轮Ⅱ9随传送链条4一并移动,同时活动齿轮Ⅰ6、活动齿轮Ⅱ9分别在引导孔27、限位孔15中进行周期性的直线往复运动,在当引导杆24上移过程中,传送链条4的张紧度出现变化时,传送链条4对活动齿轮Ⅰ6或是活动齿轮Ⅱ9的挤压力度骤然变小,而平衡杆12同时牵引伸缩杆11以及引导杆24上移,引导杆24会因其上升所产生的惯性继续上移一小段距离,引导杆24上移的同时即能带动活动齿轮Ⅰ6进行上移,进而使得活动齿轮Ⅰ6带动传送链条4上移一段距离,以重新回复传送链条4的张紧度。需要指出的是,此时弹簧处于拉升状态,其形变所产生回复力始终保持对引导杆24产生一个拉扯力,同样地,伸缩杆11自身具备的伸缩性能亦能允许在传送链条4张紧度变化的瞬间为引导杆24上移提供空间,避免引导杆24因其惯性而向上产生过度的位移,以防止平衡杆12两端的摆动失衡;同理可得,在当引导杆24下移过程中,传送链条4的张紧度出现变化时,传送链条4对活动齿轮Ⅰ6或是活动齿轮Ⅱ9的挤压力度骤然变小,同样地,平衡杆12同时牵引伸缩杆11以及引导杆24下移,活动齿轮Ⅰ6的受力骤然变化,会导致引导杆24会因其下移所产生的惯性继续下移一小段距离,引导杆24下移的同时即能带动活动齿轮Ⅰ6进行下移,此时伸缩杆11重新具备一定的伸缩度,此时由于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形变所产生回复力始终保持对引导杆24产生一个顶升力,该顶升力大于传送链条4对活动齿轮Ⅰ6的挤压力,能带动活动齿轮Ⅰ6在不影响平衡杆12摆动平衡的前提下,带动引导杆24上移一个微小距离,重新将伸缩杆11压缩至其最大压缩量的状态,并继续使得伸缩杆11、引导杆24以及活动齿轮Ⅰ6下移,如此便能保证传送链条4的张紧度始终维持在正常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支撑板23将引导筒21下端封闭,且支撑板23与引导筒21之间的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即方便对长时间使用后的弹簧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在固定板5背对传送链条4的侧壁上设置呈圆形的限位板18与引导板26,不仅能提供各类零部件安装所用的平台,还能防止传送链条4持续转动而导致活动齿轮Ⅰ6或是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沿引导孔27、限位孔15的轴向产生位移。
作为优选,在连杆8下端铰接有随动杆14,随动杆14能增加平衡杆12上下摆动的幅度,即增加平衡杆12两端倾斜状态的切换时间,尽可能将传送链条4在张紧度变化时对应做出的调整放在平衡杆12的同一个摆动周期内,进而降低固定板5上各部件的运动损耗。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板5上且与固定齿轮7异侧的扩张齿轮20,在所述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上设有引导齿轮25,在所述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上设有限位齿轮17,限位齿轮17、引导齿轮25分别位于扩张齿轮20的两侧,且扩张齿轮20的外径大于所述引导齿轮25与限位齿轮17的外径,所述限位齿轮17、引导齿轮25、扩张齿轮20以及平衡链条19构成一个传动副。在与固定齿轮7异侧的固定板5侧壁上设置扩张齿轮20,扩张齿轮20通过平衡链条19与限位齿轮17、引导齿轮25组成一个传动副,能在传送链条4的张紧度调节过程中能辅助平衡杆12进行微调节,平衡链条19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或是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进行限位引导,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活动齿轮Ⅰ6与活动齿轮Ⅱ9在各自的移动方向上保持同频转动,防止平衡杆12两端的摆动失衡。
作为优选,活动齿轮Ⅰ6、固定齿轮7以及活动齿轮Ⅱ9的中心并非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三者所处的水平高度递减,与传统的链条相比,能确保缠绕在三个齿轮上的传送链条4在初始状态下具备相对较大的张紧度,能保证在传送链条4出现张紧度变化时平衡杆12、活动齿轮Ⅰ6以及活动齿轮Ⅱ9快速做出调整动作。
作为优选,引导孔27对应的是引导杆24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限位孔15对应的是凸轮16与连杆8的旋转、竖直方向的复合运动,且为保证平衡杆12两端的摆动正常进行,将引导孔27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设置成大于限位孔15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即活动齿轮Ⅰ6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要大于活动齿轮Ⅱ9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以满足平衡杆12对传送链条4张紧度的实时调节。
作为优选,本技术方案中,活动齿轮Ⅰ6、固定齿轮7以及活动齿轮Ⅱ9的中心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三者的水平高度并不会有过于明显的差值,即在不影响传送链条4与传送料斗的正常连接以及传动,将引导孔27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2cm~4cm,在长距离传送时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沿引导孔27移动至其端部位置时,便能与凸轮16、连杆8一并形成平衡杆12两端的往复摆动状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包括栈桥本体(1),在栈桥本体(1)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10)以及传送链条(4)构成一个传动副,多个传送斗分别与两个传送链条(4)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传送链条(4)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栈桥本体(1)上的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上端铰接设置有平衡杆(12),在固定板(5)一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固定齿轮(7),在固定板(5)上竖直开有均呈矩形的限位孔(15)、引导孔(27),在固定齿轮(7)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动齿轮Ⅰ(6)、活动齿轮Ⅱ(9),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分别活动贯穿引导孔(27)、限位孔(15)后延伸至固定板(5)的另一侧壁上;
所述传送链条(4)依次交错缠绕在活动齿轮Ⅰ(6)、固定齿轮(7)以及活动齿轮Ⅱ(9)上且与三者啮合;
在所述固定板(5)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带动平衡杆(12)绕其铰接点做竖直方向上的往复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连杆(8)、伸缩杆(11),连杆(8)与伸缩杆(11)分别与平衡杆(12)的两端铰接,在伸缩杆(11)下端设有引导杆(24),引导杆(24)与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连接,在固定板(5)上设有上端开放的引导筒(21),引导杆(24)的下端穿过引导筒(21)的开放端后置于其内部,且在引导筒(21)内设有压缩弹簧(22),压缩弹簧(22)的一端与引导筒(21)内壁连接,压缩弹簧(22)的另一端与引导杆(24)外壁连接;在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上固定有凸轮(16),连杆(8)的下端与凸轮(16)的突出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上设有呈圆形的引导板(26),在所述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上设有圆形的限位板(18),所述引导板(26)与限位板(18)的直径均大于引导孔(27)、限位孔(15)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8)下端铰接设置有随动杆(14),随动杆(14)的活动端与凸轮(16)的突出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板(5)上且与固定齿轮(7)异侧的扩张齿轮(20),在所述活动齿轮Ⅰ(6)的转轴上设有引导齿轮(25),在所述活动齿轮Ⅱ(9)的转轴上设有限位齿轮(17),限位齿轮(17)、引导齿轮(25)分别位于扩张齿轮(20)的两侧,且扩张齿轮(20)的外径大于所述引导齿轮(25)与限位齿轮(17)的外径,所述限位齿轮(17)、引导齿轮(25)、扩张齿轮(20)以及平衡链条(19)构成一个传动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活动齿轮Ⅰ(6)、固定齿轮(7)以及活动齿轮Ⅱ(9)的中心所处的水平高度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27)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L,限位孔(15)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S,且满足L大于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孔(27)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2cm~4c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支撑板(23),所述引导筒(21)设置在支撑板(23)上。
CN202210947748.7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Pending CN115027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7748.7A CN115027882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7748.7A CN115027882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7882A true CN115027882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7748.7A Pending CN115027882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788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4964A (en) * 1971-07-09 1974-08-29 Koppers Gmbh Heinrich Sintering machines
CN104555278A (zh) * 2014-12-17 2015-04-29 重庆顺泰食品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饼干的传送装置
CN106973629A (zh) * 2017-05-08 2017-07-25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玉米摘穗机的夹持输送装置
CN210028905U (zh) * 2019-05-18 2020-02-07 无锡金钊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张力可调节的带式斗提机
CN212739487U (zh) * 2020-07-07 2021-03-19 上海沪菲电缆盐城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辅助传送平台的多通道快速喷码机
CN214191284U (zh) * 2021-01-05 2021-09-14 秦皇岛健禧食品有限公司 碗式提升灌装机的输送机构
CN113651027A (zh) * 2021-10-18 2021-11-16 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混凝土运输用快速转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4964A (en) * 1971-07-09 1974-08-29 Koppers Gmbh Heinrich Sintering machines
CN104555278A (zh) * 2014-12-17 2015-04-29 重庆顺泰食品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饼干的传送装置
CN106973629A (zh) * 2017-05-08 2017-07-25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玉米摘穗机的夹持输送装置
CN210028905U (zh) * 2019-05-18 2020-02-07 无锡金钊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张力可调节的带式斗提机
CN212739487U (zh) * 2020-07-07 2021-03-19 上海沪菲电缆盐城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辅助传送平台的多通道快速喷码机
CN214191284U (zh) * 2021-01-05 2021-09-14 秦皇岛健禧食品有限公司 碗式提升灌装机的输送机构
CN113651027A (zh) * 2021-10-18 2021-11-16 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混凝土运输用快速转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305A (zh) 一种三移动一转动的四自由度双动平台并联机构
CN115027882A (zh) 一种基于混凝土传送的张紧平衡式提升栈桥
CN209721389U (zh) 适用于大坡度小曲线水平转弯的管片吊机梁结构
CN208749309U (zh) 一种齿轮限位式快速安装采矿钻机
CN215686254U (zh) 一种复合型冲击摇篮
CN113690800B (zh) 一种用于铺设地下电缆的车体
CN113445506B (zh) 一种大坝成型用混凝土浇筑设备
CN211310174U (zh) 俯仰系统及斗轮堆取料机
CN112830163A (zh) 混凝土管桩脱模后链式输送机
CN211140577U (zh) 一种铸管输送链
CN203187848U (zh) 提花织机的动力传动装置
CN218908696U (zh) 一种可张紧调节的冷床链条
CN215287348U (zh) 张力器
CN219970883U (zh) 一种磷矿石运输生产线
CN211473583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的空中立式连接装置
CN215711062U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吊装装置
CN220765517U (zh) 一种新能源控制板的输运机构
CN108892091A (zh) 一种吊篮绳松紧调节装置
CN113001235B (zh) 一种钢结构用钢材切割装置
CN219100710U (zh) 一种智慧建筑多功能模板支承梁
CN216074768U (zh) 一种连续刚构桥悬臂梁端部对接紧固结构
CN116533368B (zh) 一种可调式台座
CN220787012U (zh) 一种输变电构架钢管杆的输送装置
CN219429092U (zh) 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的升降式输送机构
CN107964951A (zh) 可对市政公路用灌注桩浇筑模板放置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