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0859A -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0859A
CN115010859A CN202210934943.6A CN202210934943A CN115010859A CN 115010859 A CN115010859 A CN 115010859A CN 202210934943 A CN202210934943 A CN 202210934943A CN 115010859 A CN115010859 A CN 115010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ization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resin
liquid resin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49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0859B (zh
Inventor
赵新来
王新武
杨萍
吴明亮
李玉皎
崔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Luhuahongjin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Luhuahongjin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Luhuahongjin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Luhuahongjin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49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0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0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0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0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085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6047 priority patent/WO2024027131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04Reduction, e.g. hydroge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009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ical rea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42Regulation;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19/0013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01J19/1862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placed in se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0/00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nd mineral oils, e.g. petroleum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051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 B01J2219/00074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 B01J2219/00076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with heat exchange elements inside the reactor
    • B01J2219/00081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051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 B01J2219/00074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 B01J2219/00087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with heat exchange elements outside the reactor
    • B01J2219/00094Jack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属于石油树脂领域。反应过程为: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以聚合液为热源的进料换热器预热后再进入聚合反应釜组进行聚合反应,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移至进入精制塔(9)的中进行精制;从闪蒸系统(11)的底部采出热聚树脂进入下一段加氢工序合成加氢树脂;精制塔(9)采出的液体树脂先作为真空泵(18)的真空母液使用,再返回至聚合反应釜组参与聚合反应。本发明具有聚合工序不产生外采液体树脂、加氢工序液体树脂量少并避免后续加氢工序的氢气浪费等优点,将液体树脂经过回收利用再次参与聚合反应以实现链增长,从而提高活性组分整体转化率。

Description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属于石油树脂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用的聚合碳九石油树脂的工艺主要有自由基聚合工艺以及阳离子聚合工艺。切割140℃~200℃的馏程段作为聚合原料。自由基聚合是以过氧化物和金属盐(如过氧化异丙苯/油酸钠等)作为引发剂,升温至160~170℃反应10~20h。若不使用引发剂,亦可直接采用热引发,热引发需要的温度为230℃~250℃。聚合液经减压蒸馏分离溶剂,聚合物经冷却后即得热聚石油树脂。再对热聚合反应合成的热聚石油树脂进行固定床加氢反应生产高品质的加氢石油树脂。整个工艺方法具有流程简单、不需要额外处理原料杂质等优点,是较优的工艺流程。
但是热聚合反应生产的热聚石油树脂,通常会产生一部分低聚液体树脂,该部分液体树脂如果直接进入后续的固定床加氢工艺流程,一方面会消耗更多的氢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大量的低值加氢液体树脂副产品,降低整体盈利能力。
所以如何提高热聚合反应的活性组分整体转化率,降低氢气消耗,提高产品的整体价值仍是本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活性组分整体转化率的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过程为:
1)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进料换热器预热后再进入聚合反应釜组进行聚合反应,其中进料换热器的热源部分为所述的聚合反应后采出的聚合液;
2)在进料换热器放热后的聚合液转移至闪蒸系统进行闪蒸,闪蒸系统顶部通过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为闪蒸系统提供负压;
3)闪蒸系统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转移进入精制塔的中进行精制;从闪蒸系统的底部采出的热聚树脂用于进入下阶段加氢工序合成加氢树脂;
4)精制塔顶部通过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为精制塔提供负压,精制塔底部采出的液体树脂全部作为真空泵的真空母液使用后返回至进料换热器组前的进料管路或聚合反应釜组再次参与聚合反应。
本发明针对氢气浪费和后续工序加氢液体树脂的副产品多等不足,将液体树脂经过回收利用再次参与聚合反应以实现链增长,从而提高活性组分整体转化率,完善了技术方面的不足。本发明涉及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包括聚合系统,闪蒸脱除系统,液体树脂精馏回收系统及返回参与热聚合系统。本发明通过回收全部热聚液体树脂参与热聚合反应,提高原料综合转化率,最终加氢树脂产品收率提高10%~25%,同时降低加氢工艺流程的氢气消耗量,减少低值副产物的量,提高经济效益。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步骤3)中闪蒸系统上部闪蒸出的未聚碳九转移至精制塔的顶部进行精制,闪蒸系统中部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移至进入精制塔的中部进行精制。通过精制塔的温度和压力控制,控制未聚碳九与液体树脂的含量比例,实现调整聚合树脂分子量的目的。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精制塔顶部的真空管路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采出副产物未聚碳九至罐区。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所述的真空泵配套设有真空母液罐,精制塔底部采出的液体树脂转移至真空母液罐内作为真空泵的真空母液使用。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所述的聚合反应釜组包括依次串联的一号聚合反应釜、二号聚合反应釜、三号聚合反应釜至n号聚合反应釜;步骤4)中所述的液体树脂返回至任一聚合反应釜中再次参与聚合反应。工作人员根据返回的液体树脂中低聚合度液体树脂的含量,自由选择返回的聚合反应釜,不但保证加氢树脂产品收率,而且所得热聚树脂及对应的加氢树脂产品分子量分布更窄。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所述的一号聚合反应釜、二号聚合反应釜、三号聚合反应釜至n号聚合反应釜均采用夹套低温油降温,并采用内盘管高温油加热。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所述的进料换热器包括二号进料换热器和一号进料换热器,其中一号进料换热器的热源为所述的聚合反应完成后的聚合液;所述的二号进料换热器的热源为外接蒸汽;
所述的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一号进料换热器预热,再经过二号进料换热器预热。
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聚合液预热,再进行蒸汽的补充预热,降低蒸汽消耗,提高系统的热利用率,同时也加快聚合液降温,避免进入闪蒸系统的聚合液因为温度过高在脱溶时发生爆沸。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所述的一号进料换热器的热源管路设有旁通管路。通过旁通管路调节经过进料换热器降温的聚合液的比例,从而能够调节进入闪蒸系统的聚合液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增加能耗,也避免温度过高在脱溶时发生爆沸。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反应原料和步骤4)中所述的液体树脂进入聚合进料罐,聚合进料罐底部连接有聚合进料泵,聚合进料泵的出料口连接进料换热器。
优选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所述的聚合进料泵的出料口通过三通连接聚合进料罐的循环口,聚合进料罐内的物料通过聚合进料泵行循环混料。
聚合进料罐内物料通过聚合进料泵进行循环混料,也能通过循环比例控制物料进入进料换热器的比例,控制加料速率。同时循环混料能防止聚合进料罐内物料沉积,也能避免管路堵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聚合反应后利用发明人设计的闪蒸和精制过程回收利用液体树脂全部返回参与聚合反应,实现液体树脂产生和回用的动态平衡,液体树脂全部参与反应进入树脂产品,提高反应转化率10%~25%,避免更多低分子树脂参与后续加氢反应,从而降低后续的氢气和催化剂的消耗。
2、本发明对液体树脂进行精制,分离大部分未聚碳九后的液体树脂,能够进入真空泵代替真空油作为真空母液使用,并能在作为真空母液使用的同时吸收闪蒸系统和精制塔内逃逸到真空管路中的未聚碳九,防止此部分未聚碳九被真空泵释放在环境中,提高原料利用率的同时增加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之后共同进入聚合反应系统参与聚合反应,无需额外使用真空油且真空效果好,实现系统自循环。
3、回用液体树脂的加入位置根据返回的液体树脂中低聚合度液体树脂的含量可在各个聚合反应釜间自由调整,不但保证加氢树脂产品收率,而且所得热聚树脂及对应的加氢树脂产品分子量分布更窄。
4、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刚刚聚合反应结束的聚合液预热,再进行蒸汽的补充预热,能够降低蒸汽消耗,提高系统的热利用率,同时也加快聚合液降温,避免进入闪蒸系统的聚合液因为温度过高在脱溶时发生爆沸。
5、本发明的各聚合反应釜同时设外夹套低温油降温和内盘管高温油加热,能够及时有效的对聚合反应釜降温或升温,温度控制稳定,保证聚合反应的高效进行。
6、本发明的未聚碳九可以在冷凝器直接采出,通过精制塔塔釜温度、压力的控制进而调节回用液体树脂内低聚合度液体树脂和未聚碳九的比例,而且返回的未聚碳九的量越大,所得热聚树脂的分子量越小,从而实现所得热聚树脂的分子量大小可调,进而实现后续所得加氢树脂产品的分子量大小可调。
7、本发明的整条工艺过程能够连续操作、工艺稳定。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发明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聚合进料罐 2、聚合进料泵 3、二号进料换热器 4、一号进料换热器 5、一号聚合反应釜 6、二号聚合反应釜 7、三号聚合反应釜 8、n号聚合反应釜 9、精制塔 10、真空母液罐 11、闪蒸系统 12、聚合原料管路 13、聚合液管路 14、未聚碳九管路 15、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管路 16、树脂管路 17、精制液体树脂管路 18、真空泵 19、回用低聚液体树脂管路 20、副产采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
实施例1
参照附图l的流程示意图:
1)来自聚合原料管路12的聚合反应物料先进入聚合进料罐1暂存,聚合进料罐1连接有聚合进料泵2,聚合进料泵2的出料口通过三通连接串联的一号进料换热器4和二号进料换热器3;聚合进料泵2将聚合反应物料泵送至进料换热器的同时打循环,送至进料换热器的聚合反应物料的温度为室温(30℃左右),其中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为后续聚合反应完成后的聚合液,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管路还设有旁通管路,聚合反应完成后的放出的聚合液的温度为245℃,进入进料换热器4的聚合液与走旁通管路的聚合液的比例在2.4:1;二号进料换热器3的热源为外接蒸汽;
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一号进料换热器4预热,再经过二号进料换热器3预热后再进入依次串联的一号聚合反应釜5、二号聚合反应釜6、三号聚合反应釜7至五号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釜采用夹套低温油降温和内盘管高温油加热来控制温度;各聚合反应釜聚合反应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40℃~250℃,压力均控制在0.6MPa~0.7MPa;
2)经过进料换热器4放热后再与旁通管路的聚合液再次混合后的聚合液的温度为170℃,经聚合液管路13转移至闪蒸系统11进行闪蒸;
3)闪蒸系统11顶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负压闪蒸;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经未聚碳九管路14转移至进入精制塔9的顶部进行精制,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经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管路15转移至精制塔9的中部进行精制;从闪蒸系统11的底部树脂管路16采出热聚树脂;热聚树脂进入下游加氢工序生产加氢树脂,平均分子量为1500;
4)精制塔9上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精制塔9内负压精制,抽真空管路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冷媒为30℃左右的室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副产采出线20,冷凝采出气相中冷凝回收的未聚碳九作为副产物;精制塔9底部采出精制后液体树脂,精制后液体树脂先经精制液体树脂管路17采出至真空母液罐10中作为真空泵18的真空母液使用,精制塔9的底部采出的精制后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30.4%,在作为真空泵母液在吸收抽真空气中的部分未聚碳九后回用的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31.9%;此种液体树脂经回用低聚液体树脂管路19返回至三号聚合反应釜7中参与聚合反应。
实施例2
参照附图l的流程示意图:
1)来自聚合原料管路12的聚合反应物料先进入聚合进料罐1暂存,聚合进料罐1连接有聚合进料泵2,聚合进料泵2的出料口通过三通连接串联的一号进料换热器4和二号进料换热器3;聚合进料泵2将聚合反应物料泵送至进料换热器的同时打循环,送至进料换热器的聚合反应物料的温度为室温(20℃左右),其中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为后续聚合反应完成后的聚合液,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管路还设有旁通管路,聚合反应完成后的放出的聚合液的温度为250℃,进入进料换热器4的聚合液与走旁通管路的聚合液的比例在1.5:1;二号进料换热器3的热源为外接蒸汽;
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一号进料换热器4预热,再经过二号进料换热器3预热后再进入依次串联的一号聚合反应釜5、二号聚合反应釜6、三号聚合反应釜7和四号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釜采用夹套低温油降温和内盘管高温油加热来控制温度;各聚合反应釜聚合反应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45℃~250℃,压力均控制在0.6MPa~0.7MPa;
2)经过进料换热器4放热后再与旁通管路的聚合液再次混合后的聚合液的温度为180℃,经聚合液管路13转移至闪蒸系统11进行闪蒸;
3)闪蒸系统11顶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负压闪蒸;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经未聚碳九管路14转移至进入精制塔9的顶部进行精制,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经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管路15转移至精制塔9的中部进行精制;从闪蒸系统11的底部树脂管路16采出热聚树脂;热聚树脂进入下游加氢工序生产加氢树脂,平均分子量为1600;
4)精制塔9上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精制塔9内负压精制,抽真空管路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冷媒为20℃左右的室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副产采出线20,冷凝采出气相中冷凝回收的未聚碳九作为副产物;精制塔9底部采出精制后液体树脂,精制后液体树脂先经精制液体树脂管路17采出至真空母液罐10中作为真空泵18的真空母液使用,精制塔9的底部采出的精制后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23.6%,在作为真空泵母液在吸收抽真空气中的部分未聚碳九后回用的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24.3%;此种液体树脂经回用低聚液体树脂管路19返回至四号聚合反应釜中参与聚合反应。
实施例3
参照附图l的流程示意图:
1)来自聚合原料管路12的聚合反应物料先进入聚合进料罐1暂存,聚合进料罐1连接有聚合进料泵2,聚合进料泵2的出料口通过三通连接串联的一号进料换热器4和二号进料换热器3;聚合进料泵2将聚合反应物料泵送至进料换热器的同时打循环,送至进料换热器的聚合反应物料的温度为室温(35℃左右),其中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为后续聚合反应完成后的聚合液,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管路还设有旁通管路,聚合反应完成后的放出的聚合液的温度为235℃,进入进料换热器4的聚合液与走旁通管路的聚合液的比例在3.2:1;二号进料换热器3的热源为外接蒸汽;
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一号进料换热器4预热,再经过二号进料换热器3预热后再进入依次串联的一号聚合反应釜5、二号聚合反应釜6、三号聚合反应釜7至六号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釜采用夹套低温油降温和内盘管高温油加热来控制温度;各聚合反应釜聚合反应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30℃~235℃,压力均控制在0.6MPa~0.65MPa;
2)经过进料换热器4放热后再与旁通管路的聚合液再次混合后的聚合液的温度为164℃,经聚合液管路13转移至闪蒸系统11进行闪蒸;
3)闪蒸系统11顶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负压闪蒸;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经未聚碳九管路14转移至进入精制塔9的顶部进行精制,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经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管路15转移至精制塔9的中部进行精制;从闪蒸系统11的底部树脂管路16采出热聚树脂;热聚树脂进入下游加氢工序生产加氢树脂,平均分子量为1340;
4)精制塔9上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精制塔9内负压精制,抽真空管路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冷媒为35℃左右的室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副产采出线20,冷凝采出气相中冷凝回收的未聚碳九作为副产物;精制塔9底部采出精制后液体树脂,精制后液体树脂先经精制液体树脂管路17采出至真空母液罐10中作为真空泵18的真空母液使用,精制塔9的底部采出的精制后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33.5%,在作为真空泵母液在吸收抽真空气中的部分未聚碳九后回用的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35.2%;此种液体树脂经回用低聚液体树脂管路19返回至聚合进料罐1前的液体树脂进料管路上。
实施例4
参照附图l的流程示意图:
1)来自聚合原料管路12的聚合反应物料先进入聚合进料罐1暂存,聚合进料罐1连接有聚合进料泵2,聚合进料泵2的出料口通过三通连接串联的一号进料换热器4和二号进料换热器3;聚合进料泵2将聚合反应物料泵送至进料换热器的同时打循环,送至进料换热器的聚合反应物料的温度为室温(10℃左右),其中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为后续聚合反应完成后的聚合液,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管路还设有旁通管路,聚合反应完成后的放出的聚合液的温度为220℃,进入进料换热器4的聚合液与走旁通管路的聚合液的比例在5:1;二号进料换热器3的热源为外接蒸汽;
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一号进料换热器4预热,再经过二号进料换热器3预热后再进入依次串联的一号聚合反应釜5、二号聚合反应釜6、三号聚合反应釜7至五号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釜采用夹套低温油降温和内盘管高温油加热来控制温度;各聚合反应釜聚合反应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20℃~225℃,压力均控制在0.85MPa~0.9MPa;
2)经过进料换热器4放热后再与旁通管路的聚合液再次混合后的聚合液的温度为150℃,经聚合液管路13转移至闪蒸系统11进行闪蒸;
3)闪蒸系统11顶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负压闪蒸;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经未聚碳九管路14转移至进入精制塔9的顶部进行精制,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经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管路15转移至精制塔9的中部进行精制;从闪蒸系统11的底部树脂管路16采出热聚树脂;热聚树脂进入下游加氢工序生产加氢树脂,平均分子量为1800;
4)精制塔9上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精制塔9内负压精制,抽真空管路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冷媒为10℃左右的室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副产采出线20,冷凝采出气相中冷凝回收的未聚碳九作为副产物;精制塔9底部采出精制后液体树脂,精制后液体树脂先经精制液体树脂管路17采出至真空母液罐10中作为真空泵18的真空母液使用,精制塔9的底部采出的精制后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20.1%,在作为真空泵母液在吸收抽真空气中的部分未聚碳九后回用的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20.4%;此种液体树脂经回用低聚液体树脂管路19返回至三号聚合反应釜7中参与聚合反应。
实施例5
参照附图l的流程示意图:
1)来自聚合原料管路12的聚合反应物料先进入聚合进料罐1暂存,聚合进料罐1连接有聚合进料泵2,聚合进料泵2的出料口通过三通连接串联的一号进料换热器4和二号进料换热器3;聚合进料泵2将聚合反应物料泵送至进料换热器的同时打循环,送至进料换热器的聚合反应物料的温度为室温(37℃左右),其中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为后续聚合反应完成后的聚合液,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管路还设有旁通管路,聚合反应完成后的放出的聚合液的温度为260℃,进入进料换热器4的聚合液与走旁通管路的聚合液的比例在1:1;二号进料换热器3的热源为外接蒸汽;
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一号进料换热器4预热,再经过二号进料换热器3预热后再进入依次串联的一号聚合反应釜5、二号聚合反应釜6、三号聚合反应釜7和四号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釜采用夹套低温油降温和内盘管高温油加热来控制温度;各聚合反应釜聚合反应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55℃~260℃,压力均控制在0.6MPa~0.65MPa;
2)经过进料换热器4放热后再与旁通管路的聚合液再次混合后的聚合液的温度为190℃,经聚合液管路13转移至闪蒸系统11进行闪蒸;
3)闪蒸系统11顶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负压闪蒸;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经未聚碳九管路14转移至进入精制塔9的顶部进行精制,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经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管路15转移至精制塔9的中部进行精制;从闪蒸系统11的底部树脂管路16采出热聚树脂;热聚树脂进入下游加氢工序生产加氢树脂,平均分子量为1200;
4)精制塔9上部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保持精制塔9内负压精制,抽真空管路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冷媒为37℃左右的室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副产采出线20,冷凝采出气相中冷凝回收的未聚碳九作为副产物;精制塔9底部采出精制后液体树脂,精制后液体树脂先经精制液体树脂管路17采出至真空母液罐10中作为真空泵18的真空母液使用,精制塔9的底部采出的精制后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37.8%,在作为真空泵母液在吸收抽真空气中的部分未聚碳九后回用的液体树脂中未聚碳九的含量为39.5%;此种液体树脂经回用低聚液体树脂管路19返回至聚合进料罐1前的液体树脂进料管路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过程为:
1)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进料换热器预热后再进入聚合反应釜组进行聚合反应,其中进料换热器的热源部分为所述的聚合反应后采出的聚合液;
2)在进料换热器放热后的聚合液转移至闪蒸系统(11)进行闪蒸,闪蒸系统(11)顶部通过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为闪蒸系统(11)提供负压;
3)闪蒸系统(11)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转移进入精制塔(9)中进行精制;从闪蒸系统(11)的底部采出的热聚树脂用于进入下阶段加氢工序合成加氢树脂;
4)精制塔(9)顶部通过真空管路连接真空泵(18)为精制塔(9)提供负压,精制塔(9)底部采出的液体树脂全部作为真空泵(18)的真空母液使用后返回至进料换热器组前的进料管路或聚合反应釜再次参与聚合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闪蒸系统(11)上部闪蒸出的未聚碳九转移至精制塔(9)的顶部进行精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闪蒸系统(11)中部闪蒸出的未聚碳九和液体树脂混合液移至进入精制塔(9)的中部进行精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精制塔(9)顶部的真空管路上设有冷凝器,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采出副产物未聚碳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真空泵(18)配套设有真空母液罐(10),精制塔(9)底部采出的液体树脂转移至真空母液罐(10)内作为真空泵(18)的真空母液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合反应釜组包括依次串联的一号聚合反应釜(5)、二号聚合反应釜(6)、三号聚合反应釜(7)至n号聚合反应釜(8);步骤4)中所述的液体树脂返回至任一聚合反应釜中再次参与聚合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号聚合反应釜(5)、二号聚合反应釜(6)、三号聚合反应釜(7)至n号聚合反应釜(8)均采用夹套低温油降温,并采用内盘管高温油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料换热器包括二号进料换热器(3)和一号进料换热器(4),其中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为所述的聚合反应完成后的聚合液;所述的二号进料换热器(3)的热源为外接蒸汽;聚合反应物料先经过所述的一号进料换热器(4)预热,再经过二号进料换热器(3)预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号进料换热器(4)的热源管路设有旁通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反应原料和步骤4)中所述的液体树脂进入聚合进料罐(1),聚合进料罐(1)底部连接有聚合进料泵(2),聚合进料泵(2)的出料口连接进料换热器;所述的聚合进料泵(2)的出料口通过三通连接聚合进料罐(1)的循环口,聚合进料罐(1)内的物料通过聚合进料泵(2)进行循环混料。
CN202210934943.6A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Active CN115010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4943.6A CN115010859B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PCT/CN2023/076047 WO2024027131A1 (zh) 2022-08-05 2023-02-15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4943.6A CN115010859B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0859A true CN115010859A (zh) 2022-09-06
CN115010859B CN115010859B (zh) 2022-10-11

Family

ID=8306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4943.6A Active CN115010859B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0859B (zh)
WO (1) WO20240271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7131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4990A1 (en) * 2003-08-29 2006-08-31 Norihisa Miyoshi Recycl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003602A (zh) * 2007-01-13 2007-07-25 东营市神州化工有限公司 多釜串联连续热聚生产碳九石油树脂工艺
CN204121792U (zh) * 2014-09-18 2015-01-28 淄博鲁华同方化工有限公司 石油树脂装置中脱除未聚碳五中总氯的装置
US20150073188A1 (en) * 2012-03-01 2015-03-12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ynthetic hydrocarbons from coal, biomass, and natural gas
CN114539475A (zh) * 2022-03-30 2022-05-27 抚顺市裕龙化工有限公司 碳九石油树脂的热聚合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9387B (zh) * 2015-06-30 2020-10-23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烃类树脂、烃类树脂的制备方法和粘合剂组合物
CN115010859B (zh) * 2022-08-05 2022-10-11 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4990A1 (en) * 2003-08-29 2006-08-31 Norihisa Miyoshi Recycl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1003602A (zh) * 2007-01-13 2007-07-25 东营市神州化工有限公司 多釜串联连续热聚生产碳九石油树脂工艺
US20150073188A1 (en) * 2012-03-01 2015-03-12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ynthetic hydrocarbons from coal, biomass, and natural gas
CN204121792U (zh) * 2014-09-18 2015-01-28 淄博鲁华同方化工有限公司 石油树脂装置中脱除未聚碳五中总氯的装置
CN114539475A (zh) * 2022-03-30 2022-05-27 抚顺市裕龙化工有限公司 碳九石油树脂的热聚合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7131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7131A1 (zh) 2024-02-08
CN115010859B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10859B (zh) 一种回用热聚液体树脂生产碳九加氢树脂的方法
CN104817481A (zh) 一种从dmso水溶液中回收dmso的工艺方法
CN110467595A (zh) 一种无硫酸法三聚甲醛合成装置及其合成工艺路线
CN104159928B (zh) 连续溶液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72755B (zh) 锦纶6三釜聚合新工艺
CN112479847B (zh) 一种利用醋酸裂解制备双乙烯酮的方法
CN202246142U (zh) 一种含有环氧氯丙烷的回收水汽提系统
CN115368556B (zh) 生物基蓖麻油制备尼龙11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81696A (zh) 利用双粗单精三塔蒸馏低浓度发酵醪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及系统
CN110193211A (zh) Mvr耦合热泵蒸发浓缩系统及蒸发浓缩方法
WO2019090882A1 (zh) 丙烯均聚或无规共聚的方法
CN102452925B (zh) 用于分离醋酸和水的方法
CN109438167B (zh) 一种环己烯节能生产系统以及生产方法
CN103936601B (zh) 乙醇胺生产中的氨回收方法
CN102452926B (zh) 分离醋酸和水的方法
CN110694572A (zh) 一种降解聚四氢呋喃并回收四氢呋喃的设备及改进流程
CN112142876B (zh) 丁二烯橡胶溶液凝聚的方法
CN112708027A (zh) 一种大灯壳底料用聚丙烯产品的制备方法
CN217856080U (zh) 一种苯加氢制环己烷的装置
CN113710640A (zh) 二酯基材料生产单元和包含其的二酯基材料生产系统
CN112175112B (zh) 溶聚丁苯橡胶溶液三釜凝聚的方法
CN112111026B (zh) 用于异戊橡胶溶液凝聚的方法
CN112142877B (zh) 用于丁二烯橡胶溶液的凝聚方法
CN208591561U (zh) 一种己内酰胺生产中新的苯蒸馏系统
CN114768278B (zh) 一种dotp连续化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