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3161A - 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3161A
CN115003161A CN202180009094.7A CN202180009094A CN115003161A CN 115003161 A CN115003161 A CN 115003161A CN 202180009094 A CN202180009094 A CN 202180009094A CN 115003161 A CN115003161 A CN 115003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hamber
food product
pressing
se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90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U·赖芬豪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V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PV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V GmbH filed Critical TPV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5003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31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2BUTCHERING; MEAT TREATMENT; PROCESSING POULTRY OR FISH
    • A22CPROCESSING MEAT, POULTRY, OR FISH
    • A22C7/00Apparatus for pounding, forming, or pressing meat, sausage-meat, or meat products
    • A22C7/0023Press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3/00Meat products; Meat meal;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3/03Coating with a layer; Stuffing, laminating, binding, or compressing of original meat pie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 Products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2)、特别是肉段(3)的设备(1),所述设备具有压制室(18),所述压制室由壁部(20)限界,所述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借助于压制装置(21,22,23,24)移动并且构成为压制柱塞(28,29,30,31),由此压制室(18)可以从具有第一包围体积的初始状态转变到具有第二包围体积的最终状态。为了提供适合于集成到运输系统中的设备,设有输送装置(15)和引出装置(16),借助所述输送装置可以将食品(2)通过第一打开横截面输送(40)(18)给压制室(18),借助所述引出装置能够将食品(2)通过第二打开横截面从所述压制室(18)引出,其中第一打开横截面(40)与第二打开横截面相对置,使得食品(2)优选地可以沿相同的方向输送和引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2)、特别是肉段(3)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特别是肉段的设备,具有压制室,所述压制室由壁部限界,所述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借助于压制装置移动并且构成为压制柱塞,由此压制室可以从具有第一包围体积的初始状态转变到具有第二包围体积的最终状态。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特别是肉段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工业分份和包装股形的食品、尤其是肉段,通常借助于切割机将食品切成切片,并且然后转交给包装装置,所述包装装置将特定数量的切下的切片共同包装在一个包装中。在此,包装中所含的切片数量取决于包装上说明的量,其中包装中实际包含的食品量仅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与所说明的量有所偏差。
在股形食品、特别是肉段的情况下已被证明成问题的是其典型地不均匀成型的表面,由于所述不均匀成型的表面,在切片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切下相同重量的切片是特别困难的。然而,切片厚度的适配仅在相对窄的范围内被接受,使得包装中实际包含的量往往超过所说明的重量,以遵守法律规定。
为了在不均匀成型的食品中也实现从这种切片中切下相同重量的切片或重量精确的部分,因此已知用于成型食品的设备,借助所述设备可以将食品压制成预定的形状,例如压制成长方体或至少类似长方体的体积。由此可以确保:切下的切片在横截面区域中基本一致,由此使得可以在切片厚度保持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切下成型的食品。
上述设备从EP 1 595 456 A2中得出。该设备包括压制室,所述压制室包括六个壁部,所述壁部中的三个构成为可移动的压制柱塞。构成压制室底板的壁部被固定地锚固。同样地,压制室的后侧构成为不可移动的壁部。待成型的食品借助于输送带输送给压制室,其中食品借助于输送带始于第一平面运送至输送带的边缘区域,并且然后落到竖直设置在输送带下方的底板上。在此提出:同时借助于该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将两个借助于分离部件彼此分离的食品成型:即构成为压制柱塞的壁部被移动。在成型过程之后,构成一侧的壁部被移动,使得压制室的打开横截面被开启。然后,借助于相对置的压制柱塞的移动将这两个成型的食品从压制室中运出。
从DE 10 2016 122 126 A1中同样得出一种用于成型食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两个构成为压制柱塞的壁部的压制室,借助所述壁部可以将食品成型。在此,食品借助于运输带输送给压制室,所述运输带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取向并具有第一移动方向。随此之后进行成型过程。为了从压制室中移除食品,移动构成一侧的壁部,以便开启打开横截面,而移动设置在相对置的侧上的压制柱塞,以将食品从压制室中运出并且交付给运输带,所述运输带沿——与第一移动方向相比——相反的移动方向运转,并且同样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取向。因此,压制室的输送开口对应于压制室的引出开口。
DE 20 2005 018 374 U1描述一种用于成型食品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压制室和用于将食品输送到压制室中和从其中运出的运输带。为此,该设备具有用于接收食品的机构,所述机构与运输带耦联,使得在运输带移动时该机构一起移动。放置在该机构上的食品借助于运输带运送至压制室,所述压制室借助于其压制柱塞成型食品。在成型过程之后,通过该机构将食品从压制室运出。
此外,从DE 2 140 585 A中已知一种用于压制肉制品、特别是条状培根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多个相互平行取向的辊子,所述辊子在其之间形成压制间隙,待压制的肉制品被引导通过所述压制间隙。在此,将上面放置肉制品的运输带用作输送装置。在该先前已知的设备中,相对置的辊子对设置成使得在其之间形成的压制间隙在进给方向上愈发减小。就本申请所基于的类型的设备而言的压制室并不存在,在所述压制室中食品在压制过程期间静止。该先前已知的设备在运输带静止时也不起作用,因为否则不会实现肉制品进一步移动经过辊子对,但是这种进一步移动对于实现压制效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运输带静止时,在运输带表面和上压制辊子之间必须出现相对滑动移动,这是无法执行的。此外,在从DE 2 140 585 A中已知的设备中,下部辊子整体和上部辊子整体分别组合并支承在共同的框架中,其中所述框架可平行于和垂直于辊子轴线移位,或者以可围绕辊子轴线或平行于辊子轴线的轴向枢转的方式设置。此外,借助于手轮进行用于压制物的间隙宽度以及入口以及出口横截面的调节,所述手轮由于所寻求的高的设备进给速度而仅在压制过程开始之前而不在其期间来操作。对在DE 2 140 585 A中总是待限定的“压制室”限界的壁部既不存在,也不与该现有技术的辊子原理和辊子的可调节性兼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所述设备适合于集成到输送系统中。所述目的应当类似地对于用于成型食品的方法实现。
解决方案
基于开头提到的设备,上述目的通过以下实现:设有输送装置,借助所述输送装置可以将食品通过第一打开横截面输送给压制室,并设有引出装置,借助所述引出装置能够将食品通过第二打开横截面从所述压制室引出,其中第一打开横截面与第二打开横截面相对置,使得食品优选地可以沿相同的方向输送和引出。
就本申请而言,将如下空间容积理解为“包围的体积”,所述空间容积由任意成型的表面围住,其中围住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不一定必须实体存在。更确切地说,表面可以部分地由如下平面形成,所述平面由现有构件的假想伸长形成,其中这种平面与一方面的其他假想的平面或另一方面的实体构件的相交限定了体积。
就本申请的意义而言,将压制室的如下状态理解为压制室的“初始状态”:在所述状态中压制室的尺寸至少设计为使得可以将待成型的食品放置在压制室中,而尚未引起食品的变形。在此,优选地提出:在初始状态下压制室的壁部与食品的表面间隔开地设置。然而,同样可以设想:壁部至少部分地与食品的表面接触。特别地,压制室在其初始状态下不一定处于其围住最大体积的状态中。因此,初始状态可以取决于要成型的食品的体积。
就本申请而言,将压制室的如下状态理解为压制室的“最终状态”,在所述状态中所述压制室与待成型的食品接触,特别是将压制力传递到所述食品上,由此所述食品会转变到其成型的状态中。
因此,在压制室从其初始状态到其最终状态的转变过程中,进行成型过程,其中食品从未成型状态转变到成型状态中。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具有许多优点。该设备的特别的优点在于:该设备可以简单地集成到现有的运输系统中。所述运输系统典型地包括用于成型食品的至少一个设备以及连接在下游的切割设备,借助所述切割设备将成型的食品切割成切片。通常,包装装置连接于此,所述包装装置包装针对最终消费者的切片。在此,各个设备在所有情况下具有至少一个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分别设置在所属的内部空间中并且食品在该设备之内移动。为了实现将食品从一个设备转移至下一设备,运输系统通常设有多个在设备之间伸展的运输带。
通过在压制室的相对置的侧上——进而优选在设备的相对置的侧上——将未成型的食品输送到压制室中和将借助于该设备成型的食品从压制室中引出,尤其简单的是将该设备集成到上述运输系统中,其中两个侧可以耦联于另一运输带。
此外,食品的这种引导实现提高生产率,因为向该设备可以依次输送多个待成型的食品,而已经成型的食品首先必须从该设备取出,以便可以将另一食品输送给该设备。
开头提到的目的基于一种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方法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在压制室的相对置的侧上进行未成型的食品到压制室中的输送和成型的食品从压制室中的引出,优选地通过食品沿相同的方向移动来在压制室的相对置的侧上进行未成型的食品到压制室中的输送和成型的食品从压制室中的引出。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包括四个步骤:在第一步骤中,通过使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壁部相对于所述壁部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壁部移动的方式,打开由壁部限界的压制室,由此开启打开横截面。在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中,压制室包围食品。在第二步骤中,将食品通过打开横截面引入压制室中,优选地借助于输送装置引入。在第三步骤中,压制室的打开横截面再次闭合,并且通过压制室的构成为压制柱塞的壁的移动将食品从未成型状态转变到成型状态。因此,压制室处于其最终状态。在第四步骤中,开启压制室的打开横截面,并且将成型的食品通过该打开横截面从压制室引出。优选地,借助于引出装置进行食品的引出。
在此,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提出的优点类似地借助于上述方法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将未成型的食品借助于运输带输送给压制室,所述运输带优选地延伸到压制室中并且更优选地至少部分地覆盖压制室的壁部并且还更优选地包围压制室的壁部。
有利地,食品可以尤其简单且快速地输送给该设备。只要运输带包围压制室的壁,食品就可以直接引入到压制室中,其中压制室的壁部在压制过程期间也由运输带覆盖。在此提出:壁部用于将食品克服由压制室的压制柱塞施加的压制力来支撑。优选地,壁部在此是不可移动的,使得食品借助于压制柱塞变形。
类似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将成型的食品借助于运输带从压制室引出,所述运输带优选地延伸到压制室中并且更优选地至少部分地覆盖压制室的壁部并且还更优选地包围压制室的壁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借助于相同的运输带进行将未成型的食品到压制室中的输送和成型的食品从压制室中的引出。
在使用唯一的运输带的情况下,可以将食品尤其简单且快速地输送给压制室和从所述压制室引出。这尤其是因为:无需用于将食品交付给压制室的任何其他的机构。因此,也不必确保食品从运输带到与其连接的运输带的交付无干扰地运行。更确切地说,食品只需放置在运输带上。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食品至少在边缘区域中的温度低于食品在核心区域中的温度。
已经发现:借助成型过程获得的食品形状由此有利地保持更长时间,使得食品在到达下游的切割机时仍处于成型的状态中并且仍然可以借助常规的切割机来切割。在此,优选地提出:食品在边缘区中的温度低于0℃。特别地,由此减小食品的复位力,所述复位力导致食品返回到其未成型的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至少一个构成为压制柱塞的壁部在将食品引入压制室中期间垂直和/或平行于食品的移动方向移动,优选地沿移动方向移动或垂直于移动方向移动,使得在压制室的壁部和相对置的壁部之间的间距减小,其中食品沿所述移动方向输送给压制室。
以该方式,在食品最终定位在压制室中之前,压制室的尺寸已经可以适配于食品。有利地,由此可以减少用于成型食品的时间耗费,因为在随后的成型过程中压制柱塞的行进路程减小。在此,优选地设有光栅,所述光栅确定食品的长度。借助于所确定的长度,可以将相对置的壁部之间的间距适配成使得所述间距基本上对应于、优选略超过食品长度,以至于可以将食品设置在壁部之间并且最后成型。
优选地,压制室更确切地说更优选地在所有三个相互垂直的空间方向上由(各)成对彼此平行取向的壁部限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上述发明。
附图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立体图,
图2示出贯穿图1中的设备的竖直截面图,
图2a如图2所示,其中可识别压制室的打开横截面,
图3如图2所示,其中移位了压制室的压制柱塞,
图4如图3所示,其中移位了另一压制柱塞,
图5示出图1中的设备的另一竖直截面图,
图6如图5所示,其中移位了另一压制柱塞,
图7示出处于未成型状态中的食品的示意图,和
图8如图7所示,其中食品处于成型状态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6中示出的实施例包括用于成型呈肉段3形式的股形的食品2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其中肉段3具有不均匀的表面轮廓,所述表面轮廓应借助于设备1来校正。未成型状态中的肉段3在图7中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包围内部空间5并且所述壳体在两个相对置的侧壁6处分别设有可封闭的开口7。开口7构成输送开口8和引出开口,其中在附图中仅示出输送开口8。分别将运输带9设置在开口7处,其中在附图中仅示出属于输送开口8的运输带9。在此,运输带9设置用于首次安置食品2。为了在此确保食品2在运输带9上的适合于随后的成型和切割过程的定位,设备1设有引导轨道形式的固定的定位装置10,所述定位装置将放置的食品2转移到初始位置中,在所述初始位置中所述食品居中地放置在运输带9上。在此,运输带9的移动方向11平行于设备1的前侧12取向,其中运输带9的移动方向11限定X方向13。在将食品2放置到运输带9上时,食品2沿X方向13运送至输送开口8。对于食品2在此尚未居中地——相对于运输带9的宽度14观察——放置在运输带9上的情况而言,通过如下方式借助于定位装置10进行位置的校正:即食品2在沿定位方向10移动期间滑动并且在此横向于移动方向11移位和取向。可以调节定位装置10相对于运输带9的方位,使得可以根据食品的宽度来校正食品2的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具有输送装置15和引出装置16,所述引出装置呈伸展穿过设备1的内部空间5的唯一的运输带17的形式,其中股形的食品2可以借助于运输带17输送给设置在设备1的内部空间5中的压制室18,并且可以从压制室18中引出。在此,运输带17的移动方向19同样沿X方向13伸展。
借助于设置在引出开口处的第三运输带,可以将食品2运送至同样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将成型的食品2切割成切片。
食品2始于第一运输带9交付给第二运输带17,食品2从所述第二运输带交付给最后的运输带,其中运输带9、17的相应的宽度14一致。在此,第一运输带9部分地延伸到设备1的内部空间5中,使得在设备1的内部空间5中进行食品2的交付。因此,食品2到压制室18中的输送和将其引出在压制室18的两个相对置的侧上进行。在此,食品2沿X方向13持续移动,使得食品2的初始位置——相对于运输带9、17的宽度——在穿过设备1之后与其末端位置一致,使得初始位置基本上也针对随后的切割装置在放置到第一运输带9上时已经可以被预设。全部三个运输带沿水平方向伸展并且上分支的表面沿Z方向观察处于相同水平上。
在设备1的内部空间5中设置压制室18,所述压制室由六个壁部20构成,所述壁部中的四个壁部构成为压制柱塞28、29、30、31,并且可分别借助所属的压制装置21、22、23、24沿不同方向移动。
在此,构成压制室18的前侧25的以及构成压制室18的底部26的壁部20与设备1和其机架固定连接,而其余的壁部20构成可移动的压制柱塞28、29、30、31,所述压制柱塞分别可沿一方向相对于机架和相对于食品2移位。为此,压制柱塞28、29、30、31分别与各呈由伺服马达驱动的机电缸形式的压制装置21、22、23、24耦联。借助压制装置21、22、23、24,进行所属的压制柱塞28、29、30、31的压力控制的移动,其中在达到预设的最终压力时,移动自动结束。构成压制室18的前侧25的壁部20的厚度在此为了匹配于设备1的切割横截面而可调节地构成,使得压制室18可以匹配于待成型的食品2的宽度。
在此,形成压制室18的底部26的壁部20固定地支承在机架中并且借助第二运输带17覆盖,其中底部26包围在第二运输带17的上分支32和下分支33之间。第二运输带17的宽度14在此构成为比压制室18在最终状态下的横向于运输带17的移动装置11测量的宽度34更大,所述最终状态结合图2至6详细描述。压制室18的底部26因此完全由运输带17覆盖,使得在成型过程期间沿Z方向导入食品2中的压制力从食品2经由运输带17传递到底部26中。
构成压制室18的后侧35的第四压制柱塞31可以沿垂直于X方向13伸展的Y方向36移动,其中形成压制室18的上侧37的第一压制柱塞28可以沿垂直于X方向13和Y方向36取向的Z方向38移动。在此,压制室18的上侧37在竖直截面中观察圆弧形地构成。构成压制室18的其余两侧27的第二和第三压制柱塞29、30可以沿X方向13或相反于X方向13移动,其中所述压制柱塞以其压制装置22、23与第一压制柱塞28及其所属的压制装置21耦联,使得它们在上侧37沿Z方向36移动时一起移动。此外,相应的压制柱塞29、30具有接触元件42,所述接触元件设置在朝向食品2的端部处。在压制室18的最终状态下,接触元件42构成与食品2接触的接触面。在此,第二和第三压制柱塞29、30的相应的接触面41的尺寸可变地构成。在此,接触元件42构成为翻边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以借助于弹簧可移动的方式一方面附接在相应的压制柱塞29、30处,并且另一方面固定地附接在第一压制柱塞28处,使得实现在相应的压制柱塞29、30和第一压制柱塞28之间的相对移动。在此,第一压制柱塞28以其压制装置21分别借助于线性引导装置与第二和第三压制柱塞29、30和所属的压制装置22、23耦联。在压制室18的初始状态中,弹簧由于重力而通过相应的压制柱塞29、30偏转,使得接触元件42的部段突出于相应的压制柱塞29、30的表面。在图2中所示的压制室18的初始状态中,所述压制室具有第一包围体积,其中当压制柱塞28、29、30、31缩回使得实现将食品2输送到压制室18中时,存在初始状态。由压制室18包围的体积在此由对应于压制室18的壁部20的假想延长部的平面所包围。
由于四个压制柱塞28、29、30、31的平移移位,压制室18可以从其初始状态转变到最终状态,在所述最终状态中所述压制室具有第二包围体积。在此,压制室18的构成为压制柱塞28、29、30、31的壁部20相对于食品2移动,所述壁部整体构成“半室”。压制室的最终状态在图4和6中示出。
为了成型食品2,首先通过打开压制室18将压制室18转变到其初始状态。为此,压制室18的第一压制柱塞28与第二和第三压制柱塞29、30相反于Y方向36移动,使得开启打开横截面40,所述打开横截面在图2a中可见。在此,压制室18的打开横截面40超过食品2的横截面,使得可以将所述食品输送给压制室18。
随后,借助于第一运输带9将如下食品2引入到压制室18中:其中所述食品为了更好的可成型性而被调温处理,使得至少在食品2的边缘区域中的温度相对于食品2在核心区域中的温度下降。在此,食品2借助于定位装置10放置在第一运输带9上,使得食品2在引入压制室18中时贴靠在构成后侧35的壁部20附近,如在图2所示。在将食品2引入设备的内部空间5中的过程中,食品2的长度测量借助于附图中未示出的光栅进行。
一旦食品2居中地设置在设备1中,则输送开口8就借助于封闭元件再次关闭并且将食品交付给第二运输带并且相对于压制室相对其居中地取向。在此,第二和第三压制柱塞29、30已经沿X方向13和相反于X方向13移动,使得两个压制柱塞29、30之间的间距减小,使得所述间距基本上对应于食品2的长度,优选稍微超过所述长度。第二输送带17被停住。随后——如在图3中良好可见——构成压制室18的后侧35的压制柱塞31移动,使得所述压制柱塞与食品2接触。食品2由于压制力而沿X方向36以及沿Z方向38溢出,所述压制力由构成后侧的压制柱塞31施加到食品2上。类似地,第一压制柱塞28借助于其沿Z方向38的移动而与食品2形成接触,如良好地根据图4可见。在第一压制柱塞28沿Z方向38移动的过程中,压制柱塞28与食品2接触。在此,接触元件42首先仍偏转。在进一步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第二和第三压制柱塞29、30与运输带17接触。然后,与弹簧相结合的线性引导装置实现:通过接触元件42沿Z方向38移位的方式使第一压制柱塞28进一步沿Z方向38移位,使得相应的压制柱塞29、30的接触面41的尺寸在此减小。食品2因此在Z方向38上被压缩,由此引起食品2沿X方向13和相反于X方向13更强地伸展,而食品2的横截面平行于Y-Z平面已经对应于压制室18的“最终横截面”。同样地,形成压制室18的侧27的压制柱塞29、30沿X方向13或相反于X方向13移动,以便与食品2接触,如在图5和6中可见。压制室18因此处于其最终状态,在所述最终状态中压制室18的所有壁部20都与食品2接触并且将压制力从压制柱塞28、29、30、31导入食品2中。包围在压制室18的内部空间39中的食品2由此转变到成型状态中,所述成型状态在图8中可见并且应尽可能良好地接近长方体。
随后,以相反的顺序从食品2移除构成为压制柱塞28、29、30、31的壁部20,其中所述食品基本上保留在其成型状态中。
最后,食品2借助于第二运输带17在X方向13上从压制室18和设备1的内部空间5运出。在此,压制室18的第一压制柱塞28与第二和第三压制柱塞29、30一起重新相反于Y方向36移动,使得开启与第一打开横截面40相对置的第二打开横截面,所述第二打开横截面超过食品2的横截面,使得可以将食品从压制室18中引出。最后,食品2交付给第三运输带,借助所述第三运输带可以将食品2运输至切割机。
附图标记列表
1 设备
2 食品
3 肉段
4 壳体
5 内部空间
6 侧壁
7 开口
8 输送开口
9 第一运输带
10 定位装置
11 移动方向
12 前侧
13 X方向
14 宽度
15 输送装置
16 引出装置
17 运输带
18 压制室
19 移动方向
20 壁部
21 第一压制装置
22 第二压制装置
23 第三压制装置
24 第四压制装置
25 前侧
26 底部
27 侧
28 第一压制柱塞
29 第二压制柱塞
30 第三压制柱塞
31 第四压制柱塞
32 上分支
33 下分支
34 宽度
35 后侧
36 Y方向
37 上侧
38 Z方向
39 内部空间
40 打开横截面
41 接触面
42 接触元件。

Claims (7)

1.一种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2)、特别是肉段(3)的设备(1),具有
压制室(18),所述压制室由壁部(20)限界,所述壁部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借助于压制装置(21,22,23,24)移动并且构成为压制柱塞(28,29,30,31),由此所述压制室(18)能够从具有第一包围体积的初始状态转变到具有第二包围体积的最终状态,
其特征在于,设有
输送装置(15),借助所述输送装置能够将所述食品(2)通过第一打开横截面输送(40)(18)给所述压制室(18),和
引出装置(16),借助所述引出装置能够将所述食品(2)通过第二打开横截面从所述压制室(18)引出,
其中所述第一打开横截面(40)与所述第二打开横截面相对置,使得所述食品(2)优选地能够沿相同的方向输送和引出。
2.一种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2)、特别是肉段(3)的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a)通过使壁部(20)中的至少一个壁部相对于所述壁部(20)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壁部移动的方式,打开由所述壁部(20)限界的压制室(18),由此开启打开横截面(40),
b)将所述食品(2)通过所述打开横截面(40)引入所述压制室(18)中,
c)再次关闭所述压制室(18)的所述打开横截面(40),并且通过移动所述压制室(18)的壁部(20)将所述食品(2)从未成型状态转变到成型状态中,
d)开启所述压制室(18)的打开横截面,并且将成型的所述食品(2)通过所述打开横截面从所述压制室(18)引出,
其特征在于,
e)在所述压制室(18)的相对置的侧(27)上进行未成型的所述食品(2)到所述压制室(18)中的输送和成型的所述食品(2)从所述压制室(18)中的引出,优选地通过所述食品(2)沿相同的方向移动来在所述压制室(18)的相对置的侧(27)上进行未成型的所述食品(2)到所述压制室(18)中的输送和成型的所述食品(2)从所述压制室(18)中的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未成型的所述食品(2)借助于运输带(9)输送给所述压制室(18),所述运输带优选地延伸到所述压制室(18)中并且更优选地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压制室(18)的壁部(20)并且还更优选地包围所述压制室(18)的壁部(2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成型的所述食品(2)借助于运输带从所述压制室(18)引出,所述运输带优选地延伸到所述压制室(18)中并且更优选地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压制室(18)的壁部(20)并且还更优选地包围所述压制室(18)的壁部(20)。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相同的运输带(17)进行未成型的所述食品(2)到所述压制室(18)中的输送和成型的所述食品(2)从所述压制室(18)中的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2)至少在边缘区域中的温度低于所述食品(2)在核心区域中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构成为压制柱塞(29,30)的壁部(20)在将所述食品(2)引入所述压制室(18)中期间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食品(2)的移动方向(19)移动,优选地沿移动方向(19)移动或垂直于移动方向移动,使得在所述压制室(18)的所述壁部(20)和相对置的壁部(20)之间的间距减小,其中所述食品(2)沿所述移动方向输送给所述压制室(18)。
CN202180009094.7A 2020-02-10 2021-02-08 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和方法 Pending CN1150031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03311.7 2020-02-10
DE102020103311.7A DE102020103311A1 (de) 2020-02-10 2020-02-10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ormen eines strangförmigen Lebensmittels
PCT/EP2021/052965 WO2021160563A1 (de) 2020-02-10 2021-02-08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ormen eines strangförmigen lebensmitte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3161A true CN115003161A (zh) 2022-09-02

Family

ID=7457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9094.7A Pending CN115003161A (zh) 2020-02-10 2021-02-08 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9142A1 (zh)
EP (1) EP4102976A1 (zh)
CN (1) CN115003161A (zh)
DE (1) DE102020103311A1 (zh)
WO (1) WO20211605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26430A1 (de) * 2021-10-12 2023-04-13 Textor Maschinenbau GmbH Presseinricht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5456A2 (de) * 2004-05-13 2005-11-16 Hoegger AG Form-Fleischpresse und Verfahren zum Fleischpressen
DE202005018374U1 (de) * 2005-11-23 2006-04-06 Ulbricht, Christian Pressvorrichtung zum Formen von Fleischwaren
CN101835388A (zh) * 2007-10-25 2010-09-15 尼恩斯德特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成形的食品产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食品产品
WO2010142375A1 (de) * 2009-06-08 2010-12-16 Weber Maschinenbau Gmbh Breidenbach 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und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für lebensmittelprodukte
CN110278987A (zh) * 2018-03-19 2019-09-27 Tvi发展生产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挤压、尤其是然后切割弹性条、尤其是肉质条状物的方法及切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40585A1 (de) 1971-08-13 1973-02-22 Ernst Holz Speckpresse
DE3708387A1 (de) * 1987-03-14 1988-09-22 Schneider Gmbh & Co Kg Fleisch Vorrichtung zum umformen von lebensmitteln, insbesondere von fleischwaren, in eine vorgegebene gestalt
US7578732B2 (en) * 2005-01-22 2009-08-25 Maritek, Llc Semi-continuous meat pr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DE202016102297U1 (de) 2016-04-29 2016-06-24 Anton & Völkl Patente GmbH & Co. KG Presse
DE102018106299B3 (de) * 2018-03-19 2019-06-19 Tvi Entwicklung Und Produktion Gmbh Verfahren zum Verformen und Frosten eines ungleichmäßig geformten, länglichen Laibes sowie hierfür geeignete Vorrichtung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5456A2 (de) * 2004-05-13 2005-11-16 Hoegger AG Form-Fleischpresse und Verfahren zum Fleischpressen
DE202005018374U1 (de) * 2005-11-23 2006-04-06 Ulbricht, Christian Pressvorrichtung zum Formen von Fleischwaren
CN101835388A (zh) * 2007-10-25 2010-09-15 尼恩斯德特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成形的食品产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食品产品
WO2010142375A1 (de) * 2009-06-08 2010-12-16 Weber Maschinenbau Gmbh Breidenbach 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und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für lebensmittelprodukte
CN110278987A (zh) * 2018-03-19 2019-09-27 Tvi发展生产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挤压、尤其是然后切割弹性条、尤其是肉质条状物的方法及切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03311A1 (de) 2021-08-12
WO2021160563A1 (de) 2021-08-19
US20230049142A1 (en) 2023-02-16
EP4102976A1 (de) 2022-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45276B (zh) 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和方法
JP4918999B2 (ja) 粉体圧縮成形機及び該成形機を用いた粉体圧縮成形物の連続製造装置
EP0496768B1 (en) Food molding and portioning apparatus
US20210000126A1 (en) Contact Element for a Pressing Device
EP2989011B1 (de) Werkzeugintegriertes ventil für grob- und/oder feinvakuum
CN115003161A (zh) 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和方法
CA2761154A1 (en) Tool for forming a three dimensional container or construct
KR0140514B1 (ko) 캔 용기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US7775861B2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distribution of pasty filling material
CN114980744A (zh) 用于成型股形的食品的设备和方法
JPS58185240A (ja) 紙ロ−ルから紙製品を作るシステム
KR101263278B1 (ko) 참치 등을 캔 가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3435087B2 (ja) トリミング機における製品集積装置
EP2248641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ortionieren von Lebensmitteln
US20210000125A1 (en) Pressing device
CN112693861A (zh) 一种平板式泡罩包装产品输送装置
CN213412151U (zh) 一种新型块状药材自动刨片机组
DE102006045291A1 (de) Formstation in einer Tiefziehmaschine
CN115251124B (zh) 一种肉品成形工艺及肉品整形机
CN219446269U (zh) 一种制盒机用进料装置
CN219724178U (zh) 一种粉末冶金毛坯件整形机
CN219468072U (zh) 一种多头秤定量包装生产线的料盒成型接料机
EP1684590A2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roduct flow on a food product molding machine
US5137137A (en) Machine for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portions of toasted bread slices
CN215796777U (zh) 一种平板式泡罩包装产品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