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5983A - 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5983A
CN114995983A CN202210807932.1A CN202210807932A CN114995983A CN 114995983 A CN114995983 A CN 114995983A CN 202210807932 A CN202210807932 A CN 202210807932A CN 114995983 A CN114995983 A CN 114995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monitoring
server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79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95983B (zh
Inventor
张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79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5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5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5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95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5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81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dispatcher, e.g. round robin, multi-level priority que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及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针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每一个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在各业务对象以及各服务器分别对应的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对应每一次业务请求,记录利用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的流转链路。本说明书实施例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终端设备中的各业务对象与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流转链路。

Description

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业务实现中,经常需要对数据的流转链路进行刻画,了解数据被传输的路径。比如,为了实现终端设备的隐私防护,需要得到隐私数据在终端设备中的流转链路,以确定隐私数据是否被外发。
然而,目前获取数据流转链路的方法,都是对各种业务应用的业务代码进行修改,比如通过设置终端设备中一个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中的目标函数,监控目标函数的执行来得到隐私数据在终端设备中的流转链路。
对业务代码进行修改来获取数据流转链路的方法,无法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流转路径,并且,实现难度高,实用价值低。
目前,也出现了利用面向切面编程(AOP)技术即基于切面安全,来获取隐私数据流转链路,但是,其获取到的流转链路仍然是局部链路,无法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流转路径。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能够更为全面地获取终端设备中的各业务对象与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流转路径。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其中,包括:
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确定所述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针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每一个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
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在各业务对象以及各服务器分别对应的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对应每一次业务请求,记录利用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
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
其中,所述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包括:
从发起所述业务请求开始至所述业务请求所对应的业务结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依次采集到对应该业务请求的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分别作为一个节点,依次加入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中,以构建在终端设备中的各业务对象与云端的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的监控数据流转路径。
在生成对应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之后,进一步包括:
针对一个经营对象,根据生成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进行数据经营;或者,
针对同一个经营对象,确定该同一个经营对象对应的至少两个业务请求;根据得到的该至少两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构成对应该经营对象的监控数据流转地图;以及根据该监控数据流转地图进行对应该经营对象的数据经营。
其中,
所述经营对象包括:终端设备、服务器、用户、供应商、业务应用、第三方代码或者业务类型。
其中,所述数据经营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对隐私数据流转路径的监控;
确定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与服务器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其中,所述业务归属关系表明:为了完成一次业务,需要配合进行业务处理的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及云端的服务器;
确定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合作关系;
确定第三方代码归属的业务应用;
确定资费标准;
根据该监控数据流转地图确定所述经营对象的习惯、喜好或者需求,根据该习惯、喜好或者需求确定适用于所述经营对象的商业产品,并将该商业产品推荐给所述经营对象。
其中,所述业务对象的类型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项:业务应用的业务代码;第三方代码;终端设备中操作系统的敏感信息系统调用接口;通讯录;摄像头;录音;聊天记录。
其中,各切点处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对应业务请求的各种监控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以及各切点处注入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在终端设备以及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上获取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的调用栈、方法参数、上下文、网络IO和文件IO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监控需求,生成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以及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其中,切面编排逻辑中包括: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其中,每一个数据采集模块包用于实现对一个监控数据的采集;
相应地,根据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中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执行所述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根据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中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相应地,所述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包括:
根据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形成对应于终端设备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根据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形成对应于云端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数据监控增强代码中包括至少一个增强代码块,每一个增强代码块对应一个切点;
所述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包括:在各业务对象对应的每一个切点的位置上以及在各服务器对应的每一个切点的位置上,分别注入与该切点对应的增强代码块。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装置,设置于管控方,该装置包括:
业务对象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服务器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切点设置模块,配置为针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每一个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
增强代码生成模块,配置为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代码注入模块,配置为在各业务对象以及各服务器分别对应的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流转链路生成模块,配置为对应每一次业务请求,记录利用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本说明书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中各种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无需下线修改,因此大大简化了流程,减少了时间成本及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不是对每一种业务应用单独进行数据的流转链路的刻画,而是在终端设备以及云端各服务器之间进行联合监控及链路刻画。这样,即使终端设备中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应用之间存在各种复杂往复的调用关系,或者,即使终端与各服务器之间存在各种复杂往复的调用关系,或者,各种不同服务器之间存在各种复杂往复的调用关系,都可以通过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得到全局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获取监控数据流转链路,进而能够进行各种类型的数据经营,扩展了业务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所应用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利用面向切面编程技术形成的全局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进行数据经营的流程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如前所述,现有技术中获取数据流转链路的方法,都是对业务应用的业务代码进行修改,比如通过设置终端设备中一个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中的目标函数,监控目标函数的执行来得到隐私数据在终端设备中的流转链路。现有技术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缺点:
一方面,需要得到业务应用的原程序代码,并走研发流程,从而对该原程序代码进行修改;修改完毕之后,还需要将修改后的程序代码视为新程序代码来执行一系列过程比如包括测试、审批、恢复业务应用的上线运行等全套流程。可见,修改业务代码的方法过于复杂,大大增加了时间成本及人力成本。并且,每当需要执行一种新的监控功能或者监控功能的指标发生变化时,都需要重新对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的一系列过程,灵活性差。
又一方面,现有技术中,是对每一种业务应用单独进行数据的流转链路的刻画。而目前,比如终端设备中可以运行大量不同类型的业务应用,不同类型的业务应用之间又很可能存在各种复杂往复的调用关系,单独从每一个业务应用的角度进行数据的流程链路的刻画,无法得到更为全面的数据流转链路。
再一方面,面对目前业务应用种类的日益激增、各种业务的数据量的日益激增,现有技术对每一种业务应用单独进行数据流转链路的刻画的方法,无法实现全链路交互数据的流转链路的刻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方便对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法进行理解,首先对本说明书所涉及和适用的系统架构进行描述。如图1中所示,该系统架构中主要包括三种网络节点:终端设备、云端的服务器、管控方。
其中终端设备中安装并执行有各种业务应用、第三方代码等。云端的服务器可以是为终端设备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器比如提供存储或云计算服务的服务器。管控方是负责形成数据流转链路的管理设备。
应该理解,图1中的各网络节点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选择和布设任意数目。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图1中的管控方。可以理解,该方法也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装置、设备、平台、设备集群来执行。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步骤203: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步骤205:针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每一个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
步骤207: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步骤209:在各业务对象以及各服务器分别对应的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步骤211:针对每一次业务请求,记录利用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
步骤213: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
在上述图2所示的流程中,不需要对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进行修改,而是利用面向切面编程(AOP)技术,根据监控要求,确定出终端设备中的相关的业务对象以及云端的相关的服务器,因为针对确定出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服务器均设置了切点并注入了数据监控增强代码,这样,就可以利用各个切点形成的切面,由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得到监控数据,也就确定出了有哪些业务对象及服务器参与到了各种监控数据的传输中,也就是说,确定了监控数据在终端设备中的各业务对象以及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流转链路。
可见,上述图2所示的流程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一方面,终端设备中各种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无需下线修改,无需进行代码修改后的测试、审批、恢复业务应用运行等全套流程,因此大大简化了流程,减少了时间成本及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另一方面,不是对每一种业务应用单独进行数据的流转链路的刻画,而是在终端设备以及云端各服务器之间进行联合监控及链路刻画。这样,即使终端设备中的不同类型的业务应用之间存在各种复杂往复的调用关系,或者,即使终端与各服务器之间存在各种复杂往复的调用关系,或者,各种不同服务器之间存在各种复杂往复的调用关系,都可以通过图2所示流程得到全局的数据流转链路,从而极大扩展了业务的应用;
再一方面,面对目前业务应用种类的日益激增、各种业务的数据量的日益激增,由于不是从每一种业务应用的角度单独进行数据流转链路的刻画,而是采用全局布控的方式,利用切点形成的切面来获取数据流转链路,因此可以实现终端设备以及云端的全链路交互数据的流转链路的刻画。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及实施例对图2中的每一个步骤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步骤201: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在本步骤201中,不是单独针对一个业务应用作为监控对象,而是针对监控要求确定出在终端设备中所有可能涉及到的业务对象(比如所有可能涉及到的业务应用),将这些所有可能涉及到的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作为一个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上的各个节点,后续可以针对每一个节点分别设置切点及对应的切面程序,从而实现在终端设备中的全链路的联合监控。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考虑到为了尽可能全面地监控到终端设备中每一个可能与监控要求相关的程序主体,因此,业务对象不是只有业务应用,而是可以为任意一种类型的业务对象。比如,目前,在终端设备下载的业务应用中出现了一类第三方代码,比如搭载在宿主程序中的小程序,再如集成在业务应用中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softwaredevelopment toolkit),其中,小程序的运行依托于宿主程序的运行,SDK的运行依托于所集成的业务应用的运行,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无法直接运行SDK或者小程序。对于此种第三方代码,由于缺少运行时监测和管控的技术,无法对线上的实际敏感API调用行为进行观测,监控难度大,会存在用户隐私数据滥用和泄漏问题。因此,可以将SDK、小程序等第三方代码也作为待监控的业务对象,如果一个监控要求的全链路上涉及到一个SDK或者小程序,则可以将该涉及到的SDK或者小程序作为本步骤201中确定的业务对象。
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业务对象的类型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项:业务应用的业务代码;SDK;小程序;终端设备中操作系统的敏感信息系统调用接口;通讯录;摄像头;录音;聊天记录。这样,当本步骤201中确定出的业务对象包括多个时,该多个业务对象比如可以是:在一个全链路上的一个业务应用的业务代码以及另一个业务应用中的小程序;再如可以是:在一个全链路上的两个业务应用的业务代码、SDK、终端设备中操作系统的敏感信息系统调用接口、摄像头。
接下来,对于步骤203: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是只将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作为需要监控的目标,而是同时将云端的服务器也作为需要监控的目标。因此,在本步骤203中,针对监控要求确定出在云端所有可能涉及到的服务器,将这些所有可能涉及到的服务器也作为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上的各个节点。这样,结合步骤201及步骤203的处理,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上的各个节点就可以同时包括:终端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对象以及云端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是涉及到终端及云端的全链路。
接下来对于步骤205:针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每一个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
为全链路上的每一个业务对象及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各个切点连成切面,从而可以从终端设备加云端服务器的全局角度而不是从单个业务应用的角度,也不是单独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获取监控数据及生成监控数据流转链路。
可以理解,一个切点对应的是一个采样点。比如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的第三行代码位置处,可以体现用户进入刷脸支付程序的起点,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切点,从而得到一个采样点的数据,诸如得到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执行到该第三行代码时的时间戳。为了更加便于记录及管理这些切点,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各个切点保存在切点列表中,切点列表的结构设置为目录结构,就好比书的目录一样,按照类、方法、注入位置的三级目录结构设置,这样,在保存了一个切点后,就可以根据该目录结构确定该切点对应的程序代码行的具体位置;也就是说,在切点列表中的每一个切点表征:在从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中的类到方法再到注入位置的逐级的树形目录结构中,采样点的位置。
上述目录结构形式的切点列表便于查找相应的切点,比如在增加、删除、修改一个切点时,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目录结构快速定位到一个切点。
接下来对于步骤207: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这里,当步骤201中确定出的监控要求涉及的业务对象的类型包括SDK或者小程序时,因为SDK或者小程序都是第三方代码,很难获得其源码,因此,在生成对应该SDK或者小程序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时,可以是生成字节码形式而非源码形式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并在后续步骤中在对应该SDK或者小程序的切点处注入字节码形式而非源码形式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字节码虽然语义丰富度不如源码,但是能够完成切面功能,能够获取相应的链路信息,看到中间的方法、过程。
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终端设备的各业务对象,生成适用于终端设备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以及,针对云端的各服务器,生成适用于各个服务器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接下来对于步骤209:在各业务对象以及各服务器分别对应的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如前所述,当业务对象的类型包括SDK或者小程序时,在该SDK或者小程序对应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字节码形式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监控要求,或者针对同一监控要求在不同的业务场景及不同的时间段中,都可以对应不同的切点及数据监控增强代码,也就是说,切点及注入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是可灵活配置、灵活调整的,从而满足监控要求的多样性要求。
相应地,在步骤201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根据监控要求,生成切面编排逻辑;该切面编排逻辑包括: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其中,每一个数据采集模块包用于实现对一个监控指标的采集;
相应地,步骤201中根据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中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相应地,步骤203中根据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中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相应地,步骤207中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包括:
根据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形成对应于终端设备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根据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形成对应于云端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数据监控增强代码中包括至少一个增强代码块,每一个增强代码块对应一个切点;
相应地,步骤209中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包括:在各业务对象对应的每一个切点的位置上以及在各服务器对应的每一个切点的位置上,分别注入与该切点对应的增强代码块。
利用切面编排逻辑指示了满足当前监控要求的切点、需要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以及如何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包形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在实际的业务实现中,即使对应同一种的监控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期也会存在不同的需求,这样数据监控增强代码中也会存在不同的开关,变量也会存在不同的取值,不同的开关状态以及不同的变量取值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监控要求。因此,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除了生成切面编排逻辑,还可以进一步生成管控配置策略,通过该管控配置策略来指示数据监控增强代码的执行要求。
举例来说,比如,监控要求是监控业务应用中的响应时间,该业务应用的程序代码在代码的第2、3、7行涉及该响应时间,第2、3行涉及的都是开始时间、第7行涉及的是结束时间。相应地,数据采集模块包中针对该第2、3、7行都会存在对应的代码实现,从而实现采集功能。根据不同的监控要求,可以存在如下三种管控配置策略:第一种管控配置策略是,让第2行生效,第3行不生效,此时起止时间就是第2、7行程序代码执行时对应的时间差,可以监控到响应时间;第二种管控配置策略是,让第3行生效,第2行不生效,起止时间就是第3、7行程序代码执行时对应的时间差,可以监控到响应时间;第二种管控配置策略是,让第2、3行都生效,起止时间可以是第2、7行程序代码执行时对应的时间差以及第3、7行程序代码执行时对应的时间差的平均值,也可以监控到响应时间。
因此,需要通过管控配置策略指示数据监控增强代码的执行要求。管控配置策略可以包括:开关状态和/或变量的取值。其中,开关状态用于说明诸如上述的代码行的生效及不生效。变量的取值比如可以决定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所执行的分支,从而对应不同的监控指标的值。
接下来对于步骤211:对应每一次业务请求,记录利用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
在本步骤211中,如果一个切点处注入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了监控数据,则说明对应该切点的业务对象或者服务器是本次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中的一个节点,被监控数据的传输需要经过该节点,因此可以记录该节点。
在本步骤211中,各切点处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对应业务请求的各种监控数据,比如时间点、次数、用户信息等。一种具体的实现过程包括:通过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以及各切点处注入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在终端设备以及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上获取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的调用栈、方法参数、上下文、网络IO和文件IO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调用栈显示出了调用方与被调用方,比如终端设备中的哪个业务对象调用了哪个业务对象,云端服务器的哪个服务器调用了哪个服务器,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与云端的服务器两者中谁调用了谁。比如可以参见图3中箭头所示的调用关系。
通过调用栈、方法参数、上下文、网络IO和文件IO可以显示出在一个终端设备以及云端中在一次完整的业务流程中,都对哪些业务对象(业务应用和/或SDK等)以及哪些服务器进行了调用,调用了什么方法参数,方法参数的赋值是什么、通过哪个网络输入输出接口或者文件输入输出接口向外进行了发送,发送到了哪里。因此,可以得到全链路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
接下来对于步骤213: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的流转链路。
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本步骤213的过程包括:从发起业务请求开始至业务请求所对应的业务结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依次采集到对应该业务请求的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分别作为一个节点,依次加入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中,以构建在终端设备中的各业务对象与云端的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的监控数据流转路径。
举例说明,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仅对终端设备中的某一个业务应用如业务应用3进行监控,通过监控业务应用3中一个目标函数的执行路径来得到监控路径,只能得到与该业务应用3的目标函数的执行相关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而无法得到更为完整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比如,参见图3,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从终端设备的业务应用3的角度进行路径获取,只能监控到执行路径包括业务应用3至云端的应用服务器C。然而,参见图3,采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设置各个切点及注入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确定出的业务对象及服务器,也即形成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应用3、应用服务器C、业务服务器1、应用服务器A、终端设备中的小程序A、终端设备中的SDK11、本地存储服务器1,可见,其形成了一个包括终端设备中各个业务对象以及云端各个服务器的整个通信网络中的全局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能得到从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应用3至云端的应用服务器C,可监控的数据流转链路被大大加长,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则能形成更为全面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监控信息更为丰富、完整。
至此,利用结合上述图2所示的每一个步骤的处理,针对每一次的业务请求,都可以得到在终端设备中的各业务对象与云端的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的流转路径。后续,利用每一条监控数据流转链路,则可以进行数据资产的管理,进行数据经营。
进一步地,也可以利用形成的所有各种监控数据流转链路首先进行聚合分析, 然后根据聚合分析得到的监控数据流转地图进行数据资产的管理,进行数据经营。因此,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对应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之后,参见图4,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数据经营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2:针对同一个经营对象,确定该同一个经营对象对应的至少两个业务请求。
步骤404:根据得到的该至少两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构成对应该经营对象的监控数据流转地图。
本步骤404中,可以是对各个监控数据流转链路进行聚合分析,从而构成对应该经营对象的监控数据流转地图。监控数据流转地图的结构可以参考生活中常见的地铁线路图的结构,该监控数据流转地图可以显示出比如各条监控数据流转链路的共同节点,交叉点的位置等。
步骤406:根据该监控数据流转地图进行对应该经营对象的数据经营。
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经营对象包括:终端设备、服务器、用户、供应商、业务应用、第三方代码或者业务类型。也就是说,可以针对终端设备、服务器、用户、供应商、业务应用、第三方代码或者业务类型进行数据经营,从而将数据的流转作为数据资产进行管理及营销。
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经营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确定隐私数据的流转路径及是否泄露。
比如参考图3中所示的对应于一个终端设备的数据流转路径(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应用3、应用服务器C、业务服务器1、应用服务器A、终端设备中的小程序A、终端设备中的SDK11、存储服务器1)以及对应于该终端设备的其他数据流转路径,得到了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监控数据流转地图,可以确定出,一个隐私数据比如终端设备中的通讯录的流转地图,从而可以分析是否存在其他业务应用对该通讯录的不合规调用,是否存在通讯录的泄露等情况。
第二、确定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与服务器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其中,业务归属关系表明:为了完成一次业务,需要配合进行业务处理的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及云端的服务器。
有时,一种业务应用尤其是第三方代码如SDK或者小程序,其业务归属关系很难确定,即,无法知道是由云端的哪个服务器为该业务应用尤其是第三方代码提供支持服务。通过上述形成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或者监控数据流转地图,则可以分析出该业务应用尤其是第三方代码与服务器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比如,虽然每次第三方代码都是直接调用了云端的服务器11,但是云端服务器11未做针对业务请求的业务处理只是进行了格式转换后,直接转发给云端服务器22,由云端服务器22执行对应的业务处理,比如提供购物或者相应的界面功能。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因为第三方代码直接调用的是服务器11,因此,往往会确定出第三方代码与服务器11之间存在业务的归属关系,但是,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或者监控数据流转地图,以及采集到的各种监控数据的信息,可以正确地确定出第三方代码与服务器11之间不存在业务的归属关系,第三方代码与服务器22之间存在业务的归属关系。确定业务归属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后续的业务分析及资费标准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三、确定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合作关系。
比如参见图3,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确定出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或者监控数据流转地图,则可以确定出在云端,应用服务器A与应用服务器C都跟业务服务器1存在合作关系。确定此种合作关系之后,则可以进行更多在合作关系上的挖掘、收费与推荐。
第四、确定第三方代码归属的业务应用。
因为第三方代码无法获取源码,通过本说明书实施例确定出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或者监控数据流转地图,在该链路或地图上作为第三方代码的上游的业务应用或者下游的业务应用就是第三方代码归属的业务应用。
第五、确定资费标准。
比如,对于一次业务请求,根据图3所示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可以确定该业务请求调用了云端的多个服务器,也就是说使用了云端的多种服务,因此,可以根据该多种服务进行针对该业务请求的收费,确定出合理的资费标准。
第六、根据监控数据流转地图确定经营对象的习惯、喜好或者需求,根据该习惯、喜好或者需求确定适用于所述经营对象的商业产品,并将该商业产品推荐给所述经营对象。
比如,针对一个用户如为美食主播,对该美食主播对应的所有各种监控数据流转链路进行聚合分析, 然后根据聚合分析得到监控数据流转地图,根据该监控数据流转地图可以分析出:
美食主播经常利用手机直播一些网红美食打卡点,会开启手机定位、拍照、语音和视频录制、和粉丝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直播小程序就会进行隐私数据的采集,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刻画出全链路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为:隐私数据-直播小程序1-某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独立软件开发商)提供商-云端直播服务器1-审批服务器-发布服务器-cdn缓存服务器-其他用户手机终端。
利用该监控数据流转链路,可以得到业务关联及应用归属关系:从大量的采集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第三方直播小程序1,是与收费的云端直播服务器1有业务往来,但是是通过第三方ISV提供商中转的,根据该信息,能判断出业务从属关系。
在数据聚合分析过程中,根据得到的监控数据流转地图发现该美食主播需要大量的云端存储资源,以及直播视频道具、视频剪辑、后期美化等服务,可以定向推送促销信息给该美食主播和该美食主播所在的ISV提供商;另外,根据得到的数据流转地图发现有一大群用户(cdn缓存服务器-其他用户手机终端)对美食类内容感兴趣,可以主动进行服务流量导流,进行收费服务。
利用该监控数据流转链路,可以应用于安全合规场景:利用该监控数据流转链路发现以及通过监控数据增强代码采集到的监控数据发现,某个cdn缓存服务器,不仅缓存了视频内容,还缓存了通讯录联系人和聊天记录,并转发给了外部第三方服务器,进一步进行隐私流转链路大数据溯源分析,发现是这个直播小程序1,使用了第三方SDK,在SDK中,违规采集了未授权的隐私内容并进行上传。因此,能够发现更多更为隐蔽的隐私泄露行为。
可见,面对目前的海量用户、海量终端设备、海量业务应用、海量第三方代码、海量交互数据、海量服务器设备,本说明书实施例实际上构建出了一张用于监控数据在网络中的流转链路的天网,为后续的数据资产管理、商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装置,设置于管控方,参见图5,该装置包括:
业务对象确定模块501,配置为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服务器确定模块502,配置为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切点设置模块503,配置为针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每一个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
增强代码生成模块504,配置为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代码注入模块505,配置为在各业务对象以及各服务器分别对应的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流转链路生成模块506,配置为对应每一次业务请求,记录利用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
在图5所示的本说明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流转链路生成模块506被配置为执行:从发起业务请求开始至业务请求所对应的业务结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依次采集到对应该业务请求的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分别作为一个节点,依次加入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中,以构建在终端设备中的各业务对象与云端的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的监控数据流转路径。
参见图6所示,本说明书装置进一步包括:数据经营模块601,
该数据经营模块601被配置为执行:在流转链路生成模块506生成对应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之后,针对一个经营对象,根据生成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进行对应该经营对象的数据经营;
或者,
该数据经营模块601被配置为执行:在流转链路生成模块506生成对应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之后,针对同一个经营对象,确定该同一个经营对象对应的至少两个业务请求;根据得到的该至少两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构成对应该经营对象的监控数据流转地图;以及根据该监控数据流转地图进行对应该经营对象的数据经营。
在图6所示的本说明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经营对象包括:终端设备、服务器、用户、供应商、业务应用、第三方代码或者业务类型。
在图6所示的本说明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数据经营模块601被配置为执行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确定隐私数据的流转路径及是否泄露;
确定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与服务器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其中,所述业务归属关系表明:为了完成一次业务,需要配合进行业务处理的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及云端的服务器;
确定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合作关系;
确定第三方代码归属的业务应用;
确定资费标准;
根据该监控数据流转地图确定经营对象的习惯、喜好或者需求,根据该习惯、喜好或者需求确定适用于所述经营对象的商业产品,并将该商业产品推荐给所述经营对象。
在图5或图6所示的本说明书装置的实施例中,业务对象的类型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项:业务应用的业务代码;第三方代码;终端设备中操作系统的敏感信息系统调用接口;通讯录;摄像头;录音;聊天记录。
在图5或图6所示的本说明书装置的实施例中,流转链路生成模块506被配置为执行:
通过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以及各切点处注入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在终端设备以及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上获取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的调用栈、方法参数、上下文、网络IO和文件IO中的至少一种,根据该调用栈、方法参数、上下文、网络IO和文件IO中的至少一种生成监控数据流转链路。
在图5或图6所示的本说明书装置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管控平台(图中未示出),配置为根据监控需求,生成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以及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其中,切面编排逻辑中包括: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其中,每一个数据采集模块包用于实现对一个监控数据的采集;
相应地,业务对象确定模块501被配置为根据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中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相应地,服务器确定模块502被配置为根据对应于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中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相应地,增强代码生成模块504,配置为根据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形成对应于终端设备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根据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形成对应于云端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数据监控增强代码中包括至少一个增强代码块,每一个增强代码块对应一个切点;
相应地,代码注入模块505,在各业务对象对应的每一个切点的位置上以及在各服务器对应的每一个切点的位置上,分别注入与该切点对应的增强代码块。
在本说明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管控平台进一步根据监控要求,生成开关状态和/或变量的取值;
相应地,增强代码生成模块504,配置为在隐私防护增强代码中生效该开关状态和/或变量的取值。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说明书中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执行说明书中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装置的具体限定。在说明书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上述装置、系统内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说明书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说明书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挂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其中,包括:
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确定所述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针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每一个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
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在各业务对象以及各服务器分别对应的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对应每一次业务请求,记录利用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
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包括:
从发起所述业务请求开始至所述业务请求所对应的业务结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依次采集到对应该业务请求的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分别作为一个节点,依次加入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中,以构建在终端设备中的各业务对象与云端的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的流转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之后,进一步包括:
针对一个经营对象,根据生成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进行数据经营;或者,
针对同一个经营对象,确定该同一个经营对象对应的至少两个业务请求;根据得到的该至少两个业务请求所对应的各监控数据流转链路,构成对应该经营对象的监控数据流转地图;以及根据该监控数据流转地图进行对应该经营对象的数据经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经营对象包括:终端设备、服务器、用户、供应商、业务应用、第三方代码或者业务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经营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确定隐私数据的流转路径及是否泄露;
确定终端设备中的业务对象与服务器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
确定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合作关系;
确定第三方代码归属的业务应用;
确定资费标准;
根据监控数据流转地图确定所述经营对象的习惯、喜好或者需求,根据该习惯、喜好或者需求确定适用于所述经营对象的商业产品,并将该商业产品推荐给所述经营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业务对象的类型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项:业务应用;第三方代码;终端设备中操作系统的敏感信息系统调用接口;通讯录;摄像头;录音;聊天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各切点处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对应业务请求的各种监控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以及各切点处注入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在终端设备以及云端各服务器之间的全链路上获取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的调用栈、方法参数、上下文、网络IO和文件IO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监控需求,生成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以及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其中,切面编排逻辑中包括: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其中,每一个数据采集模块包用于实现对一个监控数据的采集;
相应地,根据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中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执行所述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根据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中需要选择的切点信息,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相应地,所述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包括:
根据对应于终端设备的切面编排逻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形成对应于终端设备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根据对应于云端服务器的切面编排逻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的版本信息、代码流程的编织方法,形成对应于云端的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其中,数据监控增强代码中包括至少一个增强代码块,每一个增强代码块对应一个切点;
所述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包括:在各业务对象对应的每一个切点的位置上以及在各服务器对应的每一个切点的位置上,分别注入与该切点对应的增强代码块。
9.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装置,设置于管控方,该装置包括:
业务对象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业务对象;
服务器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监控需求所涉及的云端的至少一个服务器;
切点设置模块,配置为针对所确定的每一个业务对象以及每一个服务器,均设置对应的切点;
增强代码生成模块,配置为生成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代码注入模块,配置为在各业务对象以及各服务器分别对应的各切点的位置上,注入数据监控增强代码;
流转链路生成模块,配置为对应每一次业务请求,记录利用数据监控增强代码采集到各种监控数据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根据记录的各业务对象及各服务器,生成对应该业务请求的监控数据的流转链路。
10.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07932.1A 2022-07-11 2022-07-11 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995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7932.1A CN114995983B (zh) 2022-07-11 2022-07-11 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7932.1A CN114995983B (zh) 2022-07-11 2022-07-11 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5983A true CN114995983A (zh) 2022-09-02
CN114995983B CN114995983B (zh) 2022-12-13

Family

ID=83019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7932.1A Active CN114995983B (zh) 2022-07-11 2022-07-11 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5983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2858A1 (en) * 2006-06-01 2007-12-06 Michael Ar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ying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in remote computing devices
CN101520782A (zh) * 2008-02-26 2009-09-02 陶鹏 与在线图片相关联的专题信息的定向发布方法与系统
CN106301948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流转可视化及监控方法和系统
US20190004931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Sap Se Debuggable instance code in a cloud-based instance platform environment
CN110413269A (zh) * 2019-06-18 2019-11-0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编码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95468A (zh) * 2018-08-22 2020-03-2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88257A (zh) * 2020-04-14 2020-08-04 杭州云创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服务链路跟踪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4624A (zh) * 2020-04-24 2020-09-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风险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782534A (zh) * 2020-07-03 2020-10-16 普信恒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程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35191A (zh) * 2020-08-27 2020-12-04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apm全链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363902A (zh) * 2020-11-27 2021-02-12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业务流程的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3506A (zh) * 2020-12-15 2021-03-09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OP的RESTful API统一参数校验方法
CN113179266A (zh) * 2021-04-26 2021-07-27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546756A (zh) * 2021-12-16 2022-05-27 贝壳找房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架构系统中链路数据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4661295A (zh) * 2022-03-25 2022-06-24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参数注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706734A (zh) * 2022-06-02 2022-07-0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应用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2858A1 (en) * 2006-06-01 2007-12-06 Michael Ar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ying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in remote computing devices
CN101520782A (zh) * 2008-02-26 2009-09-02 陶鹏 与在线图片相关联的专题信息的定向发布方法与系统
CN106301948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流转可视化及监控方法和系统
US20190004931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Sap Se Debuggable instance code in a cloud-based instance platform environment
CN110895468A (zh) * 2018-08-22 2020-03-2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13269A (zh) * 2019-06-18 2019-11-0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编码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88257A (zh) * 2020-04-14 2020-08-04 杭州云创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服务链路跟踪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4624A (zh) * 2020-04-24 2020-09-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风险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782534A (zh) * 2020-07-03 2020-10-16 普信恒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程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35191A (zh) * 2020-08-27 2020-12-04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apm全链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363902A (zh) * 2020-11-27 2021-02-12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业务流程的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3506A (zh) * 2020-12-15 2021-03-09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OP的RESTful API统一参数校验方法
CN113179266A (zh) * 2021-04-26 2021-07-27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546756A (zh) * 2021-12-16 2022-05-27 贝壳找房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架构系统中链路数据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4661295A (zh) * 2022-03-25 2022-06-24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参数注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706734A (zh) * 2022-06-02 2022-07-05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应用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 BREU等: "Extending dynamic aspect mining with static information", 《FIF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OURCE CODE ANALYSIS AND MANIPULATION (SCAM"05)》 *
邓子云等: "面向方面的SOA构件装配方法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系统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5983B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361B (zh) 一种互联网业务操作过程回溯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CN109152094B (zh) 用于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CN109246741B (zh) 用于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CN109165157B (zh) 一种测试应用程序的方法及测试平台
CN109618176B (zh) 一种直播业务的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7730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riving and using trustful application metadata
CN109558202A (zh) 基于小程序的列表页面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0735A (zh) 一种视频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06734B (zh) 业务应用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系统
CN116155771A (zh) 网络异常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
US11632581B2 (en) Playlist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González et al. On the use of Blockchain to enable a highly scalable Internet of Things Data Marketplace
CN114995983B (zh) 数据流转链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4861230B (zh) 终端设备中的隐私防护方法和装置
CN112699034A (zh) 虚拟登录用户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4906A (zh) 加入群组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6166514A (zh)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66506B (zh) 基于不同应用程序的内容分享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6418711A (zh) 服务网关的测试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4428737A (zh) 基于微服务体系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970185A (zh) 网络应用的运行状态监控方法、客户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5898549B (zh) 一种视频内容提供方法和设备
CN113741868A (zh) 业务计算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19665B (zh) 一种应用显示方法、相关装置及设备
CN112948408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