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6514A -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6514A
CN116166514A CN202310126705.7A CN202310126705A CN116166514A CN 116166514 A CN116166514 A CN 116166514A CN 202310126705 A CN202310126705 A CN 202310126705A CN 116166514 A CN116166514 A CN 116166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channel
user
application
service
acqu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67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琛浩
赵东钏
王越
冉光旭
郭浩龙
汪馨雨
毛一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1267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65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6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65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38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monitoring of user 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52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通过将第一注册标识与第二注册标识关联存储,并通过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根据第一应用渠道的第一注册标识获取关联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之后,再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对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再识别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行为分析结果,无须用户多次单独打开不同的应用渠道,即可实现不同应用渠道之间的联动,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服务应用软件,人们通过服务应用软件享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线上业务服务,相比传统线下业务处理,极大地缩短了业务处理时间,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随着业务种类不断增多,客户参与度逐渐提高,客户响应需求也随之增多。因此,服务提供商会推出多种不同应用软件来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多维度的业务服务。但由于不同应用软件之间无法互通,用户想要享受全面的服务,需要单独查看每个应用软件,业务处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用户业务数据;
基于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满足预设参与条件;
在所述用户满足预设参与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
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链接;
获取与所述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包括:
获取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以及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
根据所述行为分析结果以及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生成通知信息;
通过所述第三应用渠道操推送所述通知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
响应所述点击操作请求,根据所述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侦测到所述第一应用渠道通道关闭,则下发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的下载数据;
当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下载完成时,根据所述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下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行为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推送模块,用于识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发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用户业务数据;
基于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满足预设参与条件;
在所述用户满足预设参与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发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
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发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链接;
获取与所述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模块还用于:
获取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以及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
根据所述行为分析结果以及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生成通知信息;
通过所述第三应用渠道操推送所述通知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
响应所述点击操作请求,根据所述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模块还用于:
若侦测到所述第一应用渠道通道关闭,则下发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的下载数据;
当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下载完成时,根据所述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
上述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根据所述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整个方案通过将第一注册标识与第二注册标识关联存储,并通过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根据第一应用渠道的第一注册标识获取关联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之后,再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对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再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无须用户多次单独打开不同的应用渠道,即可实现不同应用渠道之间的联动,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应用渠道跳转至第二应用渠道的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的架构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应用渠道跳转至第一应用渠道的示意图;
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目前,业务服务提供商通过多种渠道为用户提供服务,不同的应用渠道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些应用渠道的服务较为全面,但是占用终端内存较多,使用难度较大,例如,应用APP;有些应用渠道使用简单,只用对应的小程序即可使用服务,例如,小程序;有些应用渠道可以及时为用户推送应用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送速率,例如公共号。但是,用户想要享受多种应用渠道所提供的所有服务,需要单独打开每一个应用渠道进行操作,不同应用渠道之间不能信息联动,因此,业务处理效率低下。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用户在终端102上触发参与操作,终端102将参与操作发送至服务器104,服务器104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基于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根据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识别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行为分析结果。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104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其中,服务器为业务服务器。应用渠道指的是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渠道,应用渠道包括第一应用渠道、第二应用渠道以及第三应用渠道,分别表示提供业务服务的不同渠道。目标业务为业务服务器提供的多种业务服务中的一种业务服务,为用户选择并进行操作的服务,本实施例以目标业务为活动业务为例进行解释说明,目标业务还可以为其他支付业务、转账业务、购买业务等,其他业务在多渠道之间地数据联动处理流程与活动业务类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第一注册标识为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的唯一标识,可以为用户手机号,还可以为用户身份标识、生物标识等其他信息,本实施例以第一渠道标识为手机号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其他标识的实现方式类似,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应用渠道可以包括应用APP,可以基于不同操作系统运行,如可以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上运行,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业务服务,完善原始系统的不足与个性化。使手机完善其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体验的主要手段。
第二应用渠道可以包括小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可以在微信内被便捷地获取和传播,同时具有出色的使用体验。小程序提供了一个简单、高效的应用开发框架和丰富的组件及API,帮助开发者在微信中开发具有原生APP体验的服务。
第三应用渠道可以包括公众号,为用户进行消息推送,微信给业务服务提供商企业提供更强大的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全新的公众号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可提供的业务功能模块包含自动回复、群发消息、素材管理、自定义菜单等。
具体地,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选中目标业务,触发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终端获取用户对第一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中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将用户对第一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中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发生至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获取用户对第一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中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融合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的注册标识,得到第一注册标识。
在一个应用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第一应用渠道活动入口进入活动主页面,并查看活动主题、任务清单及每个任务的完成流程、达标条件、配套权益等详细规则,并提供通过任务唤起小程序相应功能的入口。
步骤200,基于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其中,第二注册标识可以为微信标识,即UnioinID,每个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与第三应用渠道的标识相同,均为第二注册标识,即微信标识。基于用户手机号,将第一注册标识与第二注册标识进行关联储存。用户授权小程序获取用户微信信息、微信绑定手机号等信息,并通过小程序完成任务对应业务功能的整个业务流程。
进一步地,应用APP一般以注册/登录手机号作为用户识别的主要方式;业务服务提供商拥有多个移动应用、公众号、小程序,可通过UnionID来区分用户的唯一性。如果公众号、小程序挂到同一个微信开发者账号下,且两者主体一致,同一微信用户的UnioinID(即微信标识)是相同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则以微信标识作为唯一标识,由于微信在注册时也许提供用户手机号,可以建立手机号登录机制或授权获取微信绑定手机号,然后将手机号与微信标识进行关联储存,即实现第一注册标识与第二注册标识进行关联储存,以此实现微信公众号、以及小程序与应用APP实现多渠道互联互通。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若用户已经关注了公众号,业务服务器可直接通过微信官方接口获取该用户的UnionID。微信官方接口可以为wx.login+code2Session接口,通过wx.login+code2Session来获取用户的微信标识。用户使用小程序时进行微信授权后,开发者即可调用接口wx.getUserInfo,从解密数据中获取微信标识。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关联存储的第二注册标识,进而根据第二注册标识,获取目标业务在第二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并从本地获取用户的业务数据,根据用户的业务数据对第二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进行渲染,得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并将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至终端。
步骤300,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具体地,终端侦听并响应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对目标业务的执行操作,获取与执行操作对于的行为数据,并将行为数据上传至业务服务器,约为服务器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步骤400,根据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基于预设活动分析规则对行为数据进行行为分析,得到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进一步的,可以基于预设活动分析规则对用户进行活动得分计算,得到行为分析结果,即活动积分结果。
步骤500,识别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行为分析结果。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为方便用户对活动业务的参与进度以及参与结果进行通知,通过第二注册标识,获取对于的第三应用渠道,并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行为分析结果,以在终端微信的第三应用渠道进行消息通知。进一步地,业务服务器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行为分析结果,以使用户及时查看活动业务的参与情况以及参与进度,无需再次点开应用APP来查看活动业务的参与情况以及参与进度。
第三应用渠道布放邀请新用户注册页、模板消息详情等公众号页面,同时支持通过注册页唤起指定应用APP,当用户手机未安装APP时,通过回调事件自动跳转应用商店APP下载页。
在一个应用实施例中,用户完成业务活动所有流程后,系统自动进行任务达标条件计算。达标后,对于已关注公众号且系统完成账号打通的用户,系统自动推送任务完成以及配套权益可领取的友好消息通知。用户完成任务后即可暂时退出流程,不需要被动等待状态变更或频繁进入活动查看状态。
上述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中,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基于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根据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识别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行为分析结果。整个方案通过将第一注册标识与第二注册标识关联存储,并通过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根据第一应用渠道的第一注册标识获取关联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之后,再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对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再识别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行为分析结果,无须用户多次单独打开不同的应用渠道,即可实现不同应用渠道之间的联动,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200,基于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步骤220,基于第一注册标识,获取用户业务数据。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根据用户第一注册标识,从用户信息库中获取用户业务数据。用户信息库可以包括用户在应用APP的注册、认证信息,以注册手机号唯一识别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关注和微信小程序用户授权使用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接口返回的用户信息,均以UnionID唯一识别用户,同时小程序申请用户授权后留存用户的微信绑定手机号。
步骤240,基于用户业务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满足预设参与条件。
具体地,基于用户业务数据以及预设活动参与规则,判断用户是否满足预设参与条件。预设参与条件可以包括用户等级、参与时间、参与位置信息等,还可以包括其他参与规则,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活动需求来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260,在用户满足预设参与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具体地,在用户满足预设参与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关联存储的第二注册标识,根据用户的业务数据对第二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进行渲染,得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并将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至终端。
在一个应用实施例中,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完成业务活动主流程,若多次进入第二应用渠道进行业务活动操作,则在每次退出第二应用渠道后,对本次业务操作信息进行保存,以在下次进入第二应用渠道继续进行相关业务活动操作时,显示上次退出时的第二应用程序操作界面。例如,用户在小程序中完成任务主流程。若任务流程较复杂,信息录入中涉及须跳出查看的情况,用户可随时关闭小程序查询相关信息,再次打开小程序还原之前的信息录入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进行参与条件判断,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业务的参与成功率,为用户提高精准的业务服务,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
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标识,进而根据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关联存储的第二注册标识,进而根据业务标识标识,准确获取目标业务在第二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并从本地获取用户的业务数据,根据用户的业务数据对第二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进行渲染,得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并将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至终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业务标识以及第一注册标识,准确确定目标业务在第二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进而基于准确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为用户推送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与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根据业务标识,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链接;
获取与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基于业务标识,获取业务链接,然后,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对业务链接内的显示信息进行渲染,得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然后,通过第二应用渠道跳转线程以及业务链接,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跳转至第二应用渠道中,并显示与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进一步地,业务服务器通过微信OpenSDK的WXLaunchMiniProgram类方法线程,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业务链接以及加密的用户手机号至第二应用渠道,以使终端显示与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
之后,第二应用渠道,即小程序活动业务首页自动获取应用APP传送的用户手机号密文并解密留存,以该手机号实现应用APP与小程序两端的用户互认;同时对首次使用小程序的用户获取并记录UnionID,将第一注册标识与第二注册标识关联储存。
如图4所示,业务服务器根据业务标识确定第二应用渠道标识,即小程序ID,获取与第一应用渠道程序版本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程序版本信息,推送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第一应用渠道跳转至第二应用渠道的输入参数包括appId[string]:微应用或者小程序的id、channelId[string]:渠道名称、version[string]:渠道版本号等,回调事件的返回值包括同步返回值以及异步返回值,同步返回值包括成功或者失败,异步返回值包括成功或者失败、以及结果值,结果值表示是否跳转成功。
本实施例中,通过业务标识确定业务链接,基于业务链接跳转至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实现准确地业务数据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500,识别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行为分析结果,包括:
步骤520,获取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以及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
其中,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即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的活动权益领取页面。通知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以及行为分析结果。行为分析结果存储至权益信息库,权益信息库维护当前活动达标后可发放的权益,包含种类、库存、发放规则等。本实施例的数据存储架构如图6所示。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根据业务标识从业务信息库中获取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应用渠道的活动权益领取页面,即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业务信息库可以包括活动任务设定的业务功能相关信息,如任务功能的用户办理状态、办理量、交易记录等。
步骤540,根据行为分析结果以及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生成通知信息。
步骤560,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操推送通知信息。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将活动权益领取页面与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进行加密,得到通知信息,然后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通知信息,以使用户在第三应用渠道可以接收到通知信息,通过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即可跳转至第一应用渠道中的活动权益领取界面。
微信开放为关注用户推送模板消息的接口,模板消息用来帮助公众号进行业务通知,是开发者在模板内容中设定参数,并在调用时为这些参数赋值并发送的消息。使用规则如下:认证后的服务号可以申请模板消息的使用权限并获得该权限;需要选择公众账号服务所处的2个行业,在所选择行业的模板库中选用已有的模板进行调用;每个账号可以同时使用25个模板;当前每个账号的模板消息的日调用上限为10万次,并根据粉丝数规模上升相应提升,单个模板没有特殊限制。
发送通知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服务器地址接收用户关注事件中得到的用户openid;按设置的消息模板拼接模板数据,包含模板标题、关键字1、关键字2...备注信息;调用微信接口(https://api.weixin.qq.com/cgi-bin/message/template/send),向该用户推送消息,并指定模板跳转链接、小程序跳转链接等参数。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与用户的行为分析结果进行关联,得到通知信息,即可在用户点击通知信息时直接跳转至第一应用渠道获取权益领取界面,实现第三应用渠道与第一应用渠道互联互通,实现多渠道之间的数据联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
响应点击操作请求,根据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具体地,在业务服务器通过第三应用渠道将通知信息推送至终端后,终端侦听并响应用户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并将用户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获取用户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然后响应用户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对点击操作请求进行解析,得到通知信息中携带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根据用户的业务数据对第一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进渲染,得到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至终端,以使终端显示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基于用户的业务数据以及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生成并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至终端,实现第三应用渠道与第一应用渠道的联动,减少终端与用户的交互,进而显著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侦测到第一应用渠道通道关闭,则下发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的下载数据;
当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下载完成时,根据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具体地,如图7所示,当业务服务器检测到终端的第一应用渠道关闭,无法跳转至第一应用渠道的操作界面时,获取终端的应用下载渠道以及第一应用渠道的下载数据,下发第一应用渠道的下载界面至终端。终端侦听并响应第一应用渠道的下载完成操作,将第一应用渠道下载完成操作发送至业务服务器,然后,业务服务器获取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至终端,以使终端显示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一个应用实施例中,通知信息中附带消息的跳转链接,用户点击消息查看详情h5页面,页面通过URL scheme技术静默唤起应用APP活动权益领取页面。若此时用户已将应用APP删除,可跳转至应用商店页面,引导用户重新下载应用APP并回到活动页面。用户通过活动页面再次查询任务的完成进度,并对已完成任务使用权益领取接口领取相应奖励,活动主流程完成。
第三应用渠道跳转至第一应用渠道的过程中,输入参数包括appPackage[string](android应用系统可能需要这个参数)、appSchame[string]:APP schame、param[string]:唤起要传的参数、cb[fn]:回调函数。返回值包括同步返回值以及异步返回值,同步返回值包括success:true/false、result:"",其中,result:"001":001错误码表示APP未安装;异步返回值包括success:true/false、result:无。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未安装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时,直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下载数据至终端,以使用户直接下载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在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下载完成时,以使终端显示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减少用户通过应用下载程序,专门搜索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并下载,减少终端与用户的交互,进而显著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在一个应用实施例中,当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完成活动主流程,还可以根据分享需求生成业务活动海报图片并分享至微信,用户可自主将海报分享至微信好友,触发分享流程。
用户的微信好友扫描海报图片,自动跳转微信公众号关注页,引导新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关注后系统自动识别UnionID,并以此与小程序实现两端的用户互认。
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后,系统监听关注事件,并向用户再次推送活动海报,该海报中二维码映射的地址为新的活动页面地址。
用户扫描海报二维码打开应用APP裂变拉新页面,录入手机号、验证码完成活动报名并静默注册。报名后使用URL Scheme技术唤起应用APP,若新用户未安装应用APP,则自动跳转应用商店下载安装,并自动跳转至活动主页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活动流程与业务功能分离,活动流程布放在应用APP,活动任务所办理的业务流程布放在微信小程序,并利用微信Open SDK技术实现从应用APP任务唤起小程序功能办理指定页面,在确保功能、性能和操作体验不下降的同时,提高用户因外界因素异常中断时快速回到业务流程的能力。
当用户参与活动并达标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将达标进度通知用户(如已关注),并利用Url Scheme技术快速唤起应用APP权益领取页面,确保因达标计算延迟导致的用户中断,能够以主动的方式再次引导用户回到活动流程,提高活动的完成率。
在用户裂变营销的流程中,当新用户扫描海报时不是直接进入活动页,而是引导用户优先关注公众号,并通过公众号图文消息引导用户完成平台注册、下载,使用户在初始阶段便具备接收消息的能力,形成活动营销的完整闭环。
为了易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8所示,以完整的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过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2)基于第一注册标识,获取用户业务数据;基于用户业务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满足预设参与条件。
(3)在用户满足预设参与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
(4)根据业务标识,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链接;
获取与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5)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6)根据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7)获取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以及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根据行为分析结果以及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生成通知信息;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操推送通知信息。
(8)获取用户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响应点击操作请求,根据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9)若侦测到第一应用渠道通道关闭,则下发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的下载数据;当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下载完成时,根据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本实施例中,利用微信Open SDK的能力,将用户执行活动任务的流程跳转至小程序进行,依托微信APP的原生能力,可确保功能、性能与应用APP的体验相当,同时小程序入口浅,操作便捷,当用户异常跳出活动流程时,仍可快速回到流程完成活动任务。
同时,基于公众号的消息推送能力,将已关注公众号的用户在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权益发放等情况,通过公众号推送给用户,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活动执行进度,使用URL Scheme机制,使公众号消息详情自动唤起应用APP指定页面,快速回到活动主流程。具体地,微信Open SDK提供了应用APP调起微信特定小程序的方法。通过向微信开放平台注册应用APP,获取微信Open SDK并集成至APP内。使用WXLaunchMiniProgram类,赋值特定的小程序原始id、目标页面路径等,并向微信发送请求,可实现从应用APP直接唤起微信并跳转到指定小程序,同时附带用户打通的相关参数。该方法还提供了回调事件,可针对跳转结果自定义处理方式。应用APP应用向操作系统注册一个URL scheme,用于从浏览器或其他应用中启动本应用。用户已安装目标APP时,在微信网页点击链接,就能直接跳转到APP内指定页面,用户未安装目标APP时,可监听到回调事件并重定向,先跳转应用商店,下载后首次打开APP并跳转到指定页面。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用户从微信下载或唤起应用APP,将微信用户引流至应用APP。
在分享环节,使新用户优先关注公众号,并通过公众号关注事件自动推送应用APP注册海报,提升对新用户的吸引能力,同时为后续向用户推送活动完成进度消息建立基础。在新用户完成注册后利用URL Scheme机制并加以回调控制,引导用户下载应用APP,使拉新流程更连贯。
依托用户手机号、UnioinID等用户识别字段打通应用APP、公众号、小程序3个渠道的用户,实现用户在各渠道间互认,应用APP跳转至小程序、公众号向指定用户推送消息、小程序跳回应用APP各环节不需重复认证,增强用户体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用户管理、任务达标计算/查询、任务功能办理、公众号模板消息推送、以及权益兑换等功能。
用户管理:负责对应用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3个渠道的用户信息做增、删、改、查,同时,与微信后台通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接口获取微信用户信息并同步写入用户信息库。在多系统的用户信息间联合查询,打通多个用户体系,形成用户互认机制。针对营销活动,提供查询、判别用户是否满足活动参与条件的功能。
任务达标计算/查询:依据活动任务制定的规则,加工单个用户的业务功能办理信息,计算用户的任务是否达标,满足权益兑换的条件,并支持联机查询任务达标状态。
任务功能办理:提供业务功能办理相关服务接口,支持用户对业务信息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微信模板消息推送:监听用户的关注、任务达标等事件,当条件满足时,按照微信公众平台模板消息相关接口拼接模板消息内容并向微信后台发送,将消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至目标用户。
权益兑换:提供按权益发放规则对特定用户发放权益,并对权益库存更新的接口。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的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装置,包括:标识获取模块902、下发模块904、行为数据获取模块906、分析模块908和推送模块910,其中:
标识获取模块902,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下发模块904,用于基于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行为数据获取模块906,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分析模块908,用于根据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推送模块910,用于识识别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行为分析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发模块904还用于:
基于第一注册标识,获取用户业务数据;
基于用户业务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满足预设参与条件;
在用户满足预设参与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发模块904还用于:
获取目标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
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发模块904还用于:
根据业务标识,获取与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链接;
获取与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送模块910还用于:
获取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以及与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
根据行为分析结果以及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生成通知信息;
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操推送通知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送模块910还用于:
获取用户对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
响应点击操作请求,根据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送模块910还用于:
在第一应用渠道通道关闭的情况下,下发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的下载数据;
当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下载完成时,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上述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信息、业务信息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用户业务数据;
基于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满足预设参与条件;
在所述用户满足预设参与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
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链接;
获取与所述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包括:
获取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以及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
根据所述行为分析结果以及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生成通知信息;
通过所述第三应用渠道操推送所述通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
响应所述点击操作请求,根据所述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侦测到所述第一应用渠道通道关闭,则下发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的下载数据;
当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下载完成时,根据所述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8.一种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一应用渠道对目标业务的参与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第一注册标识;
下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行为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执行操作的行为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得到行为分析结果;
推送模块,用于识识别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通过第三应用渠道推送所述行为分析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注册标识,获取用户业务数据;
基于所述用户业务数据,判断所述用户是否满足预设参与条件;
在所述用户满足预设参与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下发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与第一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的第二注册标识;
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获取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链接;
获取与所述业务链接对应的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下发所述第二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模块还用于:
获取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以及与所述第二注册标识对应的第三应用渠道;
根据所述行为分析结果以及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生成通知信息;
通过所述第三应用渠道操推送所述通知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通知信息的点击操作请求;
响应所述点击操作请求,根据所述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模块还用于:
若侦测到所述第一应用渠道通道关闭,则下发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的下载数据;
当第一应用渠道对应程序下载完成时,根据所述通知信息中的第一应用渠道跳转链接,下发第一应用渠道操作界面数据。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126705.7A 2023-02-01 2023-02-01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1665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6705.7A CN116166514A (zh) 2023-02-01 2023-02-01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6705.7A CN116166514A (zh) 2023-02-01 2023-02-01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6514A true CN116166514A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17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6705.7A Pending CN116166514A (zh) 2023-02-01 2023-02-01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65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2104A (zh) * 2023-08-08 2023-09-05 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账户信息的关联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2104A (zh) * 2023-08-08 2023-09-05 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账户信息的关联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486E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web interactions with real time analytics
US1168328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external actions via a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47898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media content using multi-channel navigator and route sequences
US1157577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processing actions utilizing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data of a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1499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and providing application usage analytics
US20120227086A1 (en) Cross social network data aggregation
AU2015348046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call augmentation system
WO2020143557A1 (zh) 用于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48688B (zh)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US201801241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ubscription service in a serverless environment
CN116166514A (zh) 多渠道数据联动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25041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s and destination users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N109614271A (zh) 多个集群数据一致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73638B (zh) 数据诊断方法及装置
WO2022241945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A2990324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interactive binding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ve terminal
CN115033233A (zh) 一种接口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66370A (zh) 库存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16079539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call augmentation system
WO2022228405A1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González Carril et al. On the use of Blockchain to enable a highly scalable Internet of Things Data Marketplace
CN116916260A (zh) 基于5g消息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A2990325C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interactive binding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ve terminal
CN117632395A (zh) 工作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6226499A (zh) 信息查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