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3622A -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3622A
CN114983622A CN202210620660.4A CN202210620660A CN114983622A CN 114983622 A CN114983622 A CN 114983622A CN 202210620660 A CN202210620660 A CN 202210620660A CN 114983622 A CN114983622 A CN 114983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conduit
spinning solution
layer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06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云
宋天喜
朱金亮
何志敏
胡艳丽
吴晶晶
胡刚
仇志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o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o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o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o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o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o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o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06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3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3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36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18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2Polypept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degradation products
    • A61L27/222Gela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27/54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e.g. therapeutic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27/58Materials at least partially resorbable by the body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15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77Special surfaces of prostheses, e.g. for improving ingrowth
    • A61F2002/0086Special surfaces of prostheses, e.g. for improving ingrowth for preferentially controlling or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specific types of cells or tissu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2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organic materials
    • A61L2300/216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ontaining or releasing organic materials with other specific functional groups, e.g. aldehydes, ketones, phenols, quaternary phosphonium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4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r mode of action
    • A61L2300/412Tissue-regenerating or healing or proliferative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300/0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 A61L2300/40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 used in bandages, wound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medic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r mode of action
    • A61L2300/412Tissue-regenerating or healing or proliferative agents
    • A61L2300/414Growth fa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30/00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 A61L2430/32Materials or treatment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nerve re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神经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其中,导管内层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纺丝;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其中,导管中间层包括由第二纺丝液制得的第二纺丝和由第三纺丝液制得的第三纺丝,第二纺丝交错形成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第三纺丝穿过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形成第二立体网络结构;利用第四纺丝液在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以得到具有取向结构的神经导管。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取向结构的神经导管,以提升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缺损是临床最常见的创伤之一,该类型的神经损伤会使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远端肢体出现完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双重缺失,从而导致严重残疾的发生,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关技术中,临床上对于较短距离的周围神经缺损,在无张力缝合的原则基础上,多采用神经断端直接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而对于长距离的周围神经缺损,则往往是采用自体神经移植的方法进行修复。但是,自体神经移植仅能实现部分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修复效率低。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急需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取向结构的神经导管,以提升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和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其中,所述导管内层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纺丝;
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所述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其中,所述导管中间层包括由所述第二纺丝液制得的第二纺丝和由所述第三纺丝液制得的第三纺丝,所述第二纺丝交错形成第一立体网络结构,所述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用于为所述导管中间层提供支撑作用,所述第三纺丝穿过所述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形成第二立体网络结构,所述第二立体网络结构用于为细胞提供黏附位点;
利用第四纺丝液在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以得到具有取向结构的神经导管;其中,所述导管外层包括由所述第四纺丝液制得的第四纺丝,所述导管外层用于保护所述导管内层和所述导管中间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管内层、所述导管中间层和所述导管外层均通过静电纺丝装置制备,所述静电纺丝装置包括两个注射泵、主电源、呈圆柱体结构的接收器和辅助电源;
所述注射泵用于加载盛有纺丝液的注射器并控制所述注射器的流速;
所述主电源用于为所述注射器中装填的纺丝液施加高压电源;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沿其轴向旋转时接收所述注射泵输出的纺丝;
所述辅助电源包括沿所述接收器轴向设置的两个同性电极和一个异性电极,两个所述同性电极和一个所述异性电极均与所述接收器存在间隔,所述异性电极设置于两个所述同性电极之间,所述异性电极带的电荷与所述注射泵中纺丝液带的电荷相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包括:
将第一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中;
开启所述主电源和所述辅助电源;
利用所述注射泵输出所述第一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以在所述接收器的外表面上形成导管内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所述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包括:
将第二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中,以及将第三纺丝液装入另一个所述注射泵中;
开启所述主电源;
控制两个所述注射泵同时输出所述第二纺丝液和所述第三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以在所述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中间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利用第四纺丝液在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包括:
将第四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中;
开启所述主电源;
利用所述注射泵输出所述第四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以在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外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纺丝液的制备材料包括聚己内酯和第一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明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己内酯和所述第一组分的质量比为1:(1.5~2.5),所述第一纺丝液的浓度为12~18w/V%。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纺丝液的制备材料包括蛋黄卵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所述聚己内酯、所述蛋黄卵磷脂和所述神经生长因子的质量比为1000:(90~110):(0.18~0.2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所述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30w/V%;
所述第三纺丝液包括明胶溶液,所述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
所述第四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所述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8~12w/V%。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所述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30w/V%;
所述第三纺丝液包括明胶溶液,所述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
所述第三纺丝液中包括明胶溶液和蛋黄卵磷脂,所述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所述蛋黄卵磷脂和所述明胶的质量比为1:(8~1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管内层的厚度为25~35μ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厚度为80~120μ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管外层的厚度为280~320μ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纺丝的直径为8~15μm,所述第三纺丝为条带状,厚度为20~900nm,宽度为900~5000n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纺丝互相交错,所述第四纺丝的直径为60~1000nm,所述第四纺丝交错形成的间隙的尺寸为10~90μ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导管,根据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导管内层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纺丝;细胞能够沿轴向黏附和增殖,因此,细胞容易沿纺丝延伸方向生长,如此设置,断掉的神经更容易沿着导管的轴向生长,从而重新连接完成神经的修复,以明显地提高了神经自生修复的速度;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第二纺丝液制得第二纺丝,第三纺丝液制得第三纺丝,第二纺丝交错形成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第三纺丝穿过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形成第二立体网络结构,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用于为导管中间层提供支撑作用,第二立体网络结构在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中穿插形成,穿插在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中的第二立体网络结构为细胞黏附和增殖提供了位点和路径,增加了细胞生长的速率,防止因为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过大,导致细胞难以跨过间隙黏附增殖。利用第四纺丝液在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导管外层能够保护神经导管内部的结构,还能够维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管形态,当内部内部导管内层和导管中间层发生降解后,外层依然可以维持良好的管状结构,进而提升神经细胞的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电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导管的电镜图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内层的电镜图片;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中间层的电镜图片;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外层的电镜图片。
图中:
1-注射泵;
11-注射器;
2-主电源;
3-接收器;
4-辅助电源;
41-同性电极;
42-异性电极;
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00,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其中,导管内层(图5)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纺丝;
步骤102,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其中,导管中间层(图6)包括由第二纺丝液制得的第二纺丝和由第三纺丝液制得的第三纺丝,第二纺丝交错形成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用于为导管中间层提供支撑作用,第三纺丝穿过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形成第二立体网络结构,第二立体网络结构用于为细胞提供黏附位点;
步骤104,利用第四纺丝液在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以得到具有取向结构的神经导管;其中,导管外层(图7)包括由第四纺丝液制得的第四纺丝,导管外层用于保护导管内层和导管中间层。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导管内层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纺丝;细胞能够沿轴向黏附和增殖,因此,细胞容易沿纺丝延伸方向生长,如此设置,断掉的神经更容易沿着导管的轴向生长,从而重新连接完成神经的修复,以明显地提高了神经自生修复的速度;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第二纺丝液制得第二纺丝,第三纺丝液制得第三纺丝,第二纺丝交错形成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第三纺丝穿过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形成第二立体网络结构,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用于为导管中间层提供支撑作用,第二立体网络结构在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中穿插形成,穿插在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中的第二立体网络结构为细胞黏附和增殖提供了位点和路径,增加了细胞生长的速率,防止因为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过大,导致细胞难以跨过间隙黏附增殖。利用第四纺丝液在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导管外层能够保护神经导管内部的结构,还能够维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管形态,当内部内部导管内层和导管中间层发生降解后,外层依然可以维持良好的管状结构,进而提升神经细胞的修复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内层、导管中间层和导管外层均通过静电纺丝装置制备,静电纺丝装置包括两个注射泵1、主电源2、呈圆柱体结构的接收器3和辅助电源4;
注射泵1用于加载盛有纺丝液的注射器11并控制注射器11的流速;
主电源2用于为注射器11中装填的纺丝液施加高压电源;
接收器3用于在沿其轴向旋转时接收注射泵1输出的纺丝;
辅助电源4包括沿接收器3轴向设置的两个同性电极41和一个异性电极42,两个同性电极41和一个异性电极42均与接收器3存在间隔,异性电极42设置于两个同性电极41之间,异性电极42带的电荷与注射泵1中纺丝液带的电荷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主电源2为注射器11中的纺丝液施加高压电源,使纺丝液被注射器11输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形成纺丝,纺丝射到沿轴转动的接收器3上形成管状层,开启包括两个同性电极41和一个异性电极42的辅助单元后,散射状的带电纺丝在中间异性电极42的吸引和两边同性电极41的排斥下,沿接收器3向中间沉积,同时,接收器3低速旋转,得到纺丝沿轴向延伸的管状层。
在本实施例中,若仅开启主电源2,则主电源2一方面为注射器11中的纺丝液施加高压电源,另一方面在注射器11与接收器3之间形成强电场,使由注射器11输出的带电纺丝液的液滴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形成泰勒锥以形成纺丝;未开启辅助电源4时,纺丝沉积在接收器3上形成纺丝交错的管状层。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同性电极41和一个异性电极42均与接收器3间隔2~5cm,上述电极未与接收器3接触,间隔2~5cm,如此设置,上述电极能够产生影响带电纺丝运动的电场,从而制备取向结构的纺丝管状层。
在本实施例中,注射器11的容积为10ml,注射器11包括21#不锈钢钝头针,注射器11内径为14.90mm。
在本实施例中,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支架5,支架5设置有电机和传动轴,接收器3连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接收器3连接;
当电机工作时,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以通过传动轴带动接收器3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静电纺丝之前,还需要对接收器3进行预处理,包括:
配制浓度为10wt%的聚环氧乙烷溶液,其中,溶剂为无水乙醇;
用蘸有无水乙醇的纱布擦拭接收器3表面,以去除表面油污;
将接收器3浸入上述聚环氧乙烷溶液后取出,放置于通风橱至表面溶剂挥发完全,使接收器3表面包裹一层聚环氧乙烷,该层聚环氧乙烷使制得的管状层便于脱模,具体地,将包括管状层的接收器3浸入无水乙醇中,管状层和接收器3之间的聚环氧乙烷被溶解后,形成间隙,便于完整取下管状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包括:
将第一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注射器11中;
开启与上述注射泵侧的主电源2和辅助电源4;
利用注射泵1输出第一纺丝液至接收器3,以在接收器3的外表面上形成导管内层。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纺丝液装入所述注射器11中,调整注射器11的输出方向朝向接收器3的中间,调整注射器11与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为20cm,设置注射器11的流速为2ml/h,设置接收器3的转速为50~200r/min,开启与上述注射泵连接的主电源2和辅助电源4,调节电压为14kV,进行静电纺丝20min以在接收器3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纺丝沿轴向延伸的导管内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包括:
将第二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注射器11中,以及将第三纺丝液装入另一个注射器11中;
开启接收器3双侧的主电源2;
控制两个注射泵1同时输出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至接收器3,以在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中间层。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注射器11中,以及将第三纺丝液装入另一个注射器11中,调整两个注射器11的输出方向朝向接收器3的中间,调整装填第二纺丝的注射器11与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为25cm,调整装填第三纺丝的注射器11与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为15cm,设置注射器11的流速为2ml/h,设置接收器3的转速为300~500r/min,开启主电源2,调节电压为17kV,进行静电纺丝30min以在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中间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第四纺丝液在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包括:
将第四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注射器11中;
开启与上述注射泵侧的主电源2;
利用注射泵1输出第四纺丝液至接收器3,以在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外层。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四纺丝液装入注射器11中,调整注射器11的输出方向朝向接收器3的中间,调整注射器11与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为17cm,设置注射器11的流速为2ml/h,设置接收器3的转速为300~500r/min,开启主电源2和辅助电源4,调节电压为22kV,进行静电纺丝60min以在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外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纺丝液的制备材料包括聚己内酯和第一组分,第一组分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明胶中的至少一种,聚己内酯和第一组分的质量比为1:(1.5~2.5),第一纺丝液的浓度为12~18w/V%。
在本实施例中,聚己内酯是组织工程中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其柔韧性非常好,但其降解速率缓慢和超疏水的特性,极大的限制了细胞在其上面的黏附生长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明胶虽具有较快的降解速率,但其柔韧性和顺应性较差。因此,在聚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中引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或明胶,可以起到提高材料体外降解速率的作用。此外,复合材料中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明胶的加入,不仅可以为导管内层提供大量的细胞黏附位点,增加导管内层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导管内层的亲水性,加快导管内层的降解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聚己内酯和第一组分的质量比为1:(1.5~2.5),第一组分可以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也可以是明胶,还可以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明胶,用于增加降解速率和提供细胞黏附位点的第一组分的质量份数若低于1.5,则导管内层的降解速率低,细胞增殖慢,第一组分的质量份数若高于2.5,则导管内层的支撑性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纺丝液的制备材料包括蛋黄卵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聚己内酯、蛋黄卵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质量比为1000:(90~110):(0.18~0.22)。
在本实施例中,蛋黄卵磷脂经消化释放出胆碱,胆碱与乙酰辅酶受胆碱乙酰转移酶催化反应生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自主神经系统的节前与节后纤维之间所有突触、肌肉神经接头、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的化学传递质,其含量增加可促进大脑神经突触迅速增强,从而使大脑中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进而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此外蛋黄卵磷脂还可治疗多种神经官能症。若蛋黄卵磷脂的质量份数少于90,则修复神经的效果差,若蛋黄卵磷脂的质量份数多于110,则会使明胶的比例降低进而影响导管内层的电纺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神经生长修复,若神经生长因子的质量份数少于0.18,则促进神经生长的效果差,若神经生长因子的质量份数多于0.22,则会使细胞过度增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30w/V%;
第三纺丝液包括明胶溶液,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
第四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8~12w/V%。
在本实施例中,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30w/V%,如此设置,制得的第二纺丝的直径较大,能够使导管中间层既能具有优异的支撑性能,有具有优异的柔韧性;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能够使制得的第三纺丝为尺寸小的带状纺丝,便于使形成第二立体网络结构穿插在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中,进而能够使细胞便于在第三纺丝上黏附和增殖;第四纺丝液为浓度为8~12w/V%的聚己内酯溶液,使制得的导管外层结构与细胞外基质相似,为雪旺细胞的迁入提供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30w/V%;
第三纺丝液包括明胶溶液,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
第三纺丝液中包括明胶溶液和蛋黄卵磷脂,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蛋黄卵磷脂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8~12)。
在本实施例中,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30w/V%,如此设置,制得的第二纺丝的直径较大,能够使导管中间层既能具有优异的支撑性能,有具有优异的柔韧性;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能够使制得的第三纺丝为尺寸小的带状纺丝,便于形成第二立体网络结构并穿插在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中,进而能够使细胞便于在第三纺丝上黏附和增殖;第四纺丝液为浓度为8~12w/V%的聚己内酯溶液,使制得的导管外层结构与细胞外基质相似,为雪旺细胞的迁入提供条件;若蛋黄卵磷脂的质量份数少于8,则修复神经的效果差,若蛋黄卵磷脂的质量份数多于12,则会使明胶的比例降低进而影响导管中间层的电纺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纺丝具有可降解性,第三纺丝在完成细胞黏附增殖的作用后会被降解,降解后的第三纺丝为新细胞的生长占位提供了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内层的厚度为25~35μm。
在本实施例中,导管内层的作用为使细胞快速沿轴向生长修复,将断掉的神经连接,因此厚度较薄,为25~35μ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管中间层的厚度为80~120μm。
在本实施例中,导管中间层由互相交错的第二纺丝和第三纺丝形成,作用是使细胞沿神经导管厚度方向快速黏附和增殖,增加神经的厚度,使修复的神经恢复为正常尺寸,因此厚度适中,为80~120μ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外层的厚度为280~320μm。
在本实施例中,导管外层为保护层,用于保护修复过程中的增殖的细胞和保护内部导管内层和导管中间层的结构,还用于维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管形态,当内部内部导管内层和导管中间层发生降解后,外层依然可以维持良好的管状结构,因此厚度较厚,为280~320μm。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纺丝的直径为8~15μm,第三纺丝为条带状,厚度为20~900nm,宽度为900~5000nm。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纺丝的直径为8~15μm,能够起到优异的支撑性,形成的大孔径支架利于细胞的爬行和长入,若第二纺丝的直径小于8μm,则导管中间层的支撑性差,若第二纺丝的直径大于15μm,则会减少后期细胞增殖的空间。第三纺丝的厚度为20~900nm,宽度为900~5000nm,因此能够穿插在第二纺丝中。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纺丝互相交错,第四纺丝的直径为60~1000nm,第四纺丝交错形成的间隙的尺寸为10~90μm。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纺丝的直径为60~1000nm,第四纺丝交错形成的间隙的尺寸为10~90μm,如此设置,纳米级的第四纺丝能够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允许水分、营养物质的交换,阻碍非神经细胞进入导管内部影响神经修复。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200,将第一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1中;
步骤202,开启所述主电源2和所述辅助电源4;
步骤204,利用所述注射泵1输出所述第一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3,以在所述接收器3的外表面上形成导管内层;
步骤206,将第二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1中,以及将第三纺丝液装入另一个所述注射泵1中;
步骤208,开启所述主电源2;
步骤210,控制两个所述注射泵1同时输出所述第二纺丝液和所述第三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3,以在所述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中间层;
步骤212,将第四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1中;
步骤214,开启所述主电源2;
步骤216,利用所述注射泵1输出所述第四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3,以在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外层,以得到具有取向结构的神经导管。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神经导管,根据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导管由上述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制备,二者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能够取得相同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制备第一纺丝液
S1:称量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室温磁力搅拌器搅拌过夜;
S2:称量明胶、蛋黄卵磷脂、神经生长因子(NGF),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室温磁力搅拌器搅拌过夜;其中,聚己内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1:1,聚己内酯、蛋黄卵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质量比为1000:100:0.2;
S3:将S1、S2取得的溶液共混,同时滴加两滴冰醋酸,磁力搅拌器搅拌过夜以得到浓度为15w/V%第一纺丝液。
(2)制备第二纺丝液
称取聚己内酯(Mw=80,000),加入体积比为5:1的氯仿/甲醇(CHCl3/CH3OH)溶剂中搅拌溶解过夜,制得25%w/V%的聚己内酯溶液,即第二纺丝液。
(3)制备第三纺丝液
称取明胶和蛋黄卵磷脂,蛋黄卵磷脂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10,加入一定体积的六氟异丙醇溶剂中搅拌溶解过夜,制得6w/V%的明胶溶液,得到第三纺丝液。
(4)制备第四纺丝液
称取聚己内酯(Mw=80,000),加入体积比为5:1的氯仿/甲醇(CHCl3/CH3OH)溶剂中搅拌溶解过夜,制得10w/v%的聚溶液,即第四纺丝液。
(5)制备导管内层
将第一纺丝液装入所述注射泵1中,调整注射泵1的输出方向朝向接收器3的中间,调整注射泵1与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为20cm,设置注射泵1的流速为2ml/h,设置接收器3的转速为100r/min,开启主电源2和辅助电源4,调节电压为14kV,进行静电纺丝20min以在接收器3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纺丝沿轴向延伸的导管内层。
(6)制备导管中间层
将第二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注射泵1中,以及将第三纺丝液装入另一个注射泵1中,调整两个注射泵1的输出方向朝向接收器3的中间,调整装填第二纺丝的注射泵1与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为25cm,调整装填第三纺丝的注射泵1与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为15cm,设置注射泵1的流速为2ml/h,设置接收器3的转速为400r/min,开启主电源2,调节电压为17kV,进行静电纺丝30min以在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中间层。
(7)制备导管外层
将第四纺丝液装入注射泵1中,调整注射泵1的输出方向朝向接收器3的中间,调整注射泵1与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为17cm,设置注射泵1的流速为2ml/h,设置接收器3的转速为400r/min,开启主电源2和辅助电源4,调节电压为22kV,进行静电纺丝60min以在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外层。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替换为明胶,聚己内酯、蛋黄卵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质量比为1000:90:0.18,第一纺丝液的浓度为12w/V%;
在步骤(2)中,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w/V%;
在步骤(3)中,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w/V%;蛋黄卵磷脂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8;
在步骤(4)中,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8w/V%;
在步骤(5)中,接收器3的转速为50r/min;
在步骤(6)中,接收器3的转速为300r/min;
在步骤(7)中,接收器3的转速为300r/min。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明胶替换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蛋黄卵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质量比为1000:110:0.22,第一纺丝液的浓度为18w/V%;
在步骤(2)中,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30w/V%;
在步骤(3)中,明胶溶液的浓度为8w/V%;蛋黄卵磷脂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12;
在步骤(4)中,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12w/V%;
在步骤(5)中,接收器3的转速为200r/min;
在步骤(6)中,接收器3的转速为500r/min;
在步骤(7)中,接收器3的转速为500r/min。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其中,所述导管内层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纺丝;
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所述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其中,所述导管中间层包括由所述第二纺丝液制得的第二纺丝和由所述第三纺丝液制得的第三纺丝,所述第二纺丝交错形成第一立体网络结构,所述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用于为所述导管中间层提供支撑作用,所述第三纺丝穿过所述第一立体网络结构的间隙形成第二立体网络结构,所述第二立体网络结构用于为细胞提供黏附位点;
利用第四纺丝液在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以得到具有取向结构的神经导管;其中,所述导管外层包括由所述第四纺丝液制得的第四纺丝,所述导管外层用于保护所述导管内层和所述导管中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层、所述导管中间层和所述导管外层均通过静电纺丝装置制备,所述静电纺丝装置包括两个注射泵、主电源、呈圆柱体结构的接收器和辅助电源;
所述注射泵用于加载盛有纺丝液的注射器并控制所述注射器的流速;
所述主电源用于为所述注射器中装填的纺丝液施加高压电源;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沿其轴向旋转时接收所述注射泵输出的纺丝;
所述辅助电源包括沿所述接收器轴向设置的两个同性电极和一个异性电极,两个所述同性电极和一个所述异性电极均与所述接收器存在间隔,所述异性电极设置于两个所述同性电极之间,所述异性电极带的电荷与所述注射泵中纺丝液带的电荷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一纺丝液制备导管内层,包括:
将第一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中;
开启所述主电源和所述辅助电源;
利用所述注射泵输出所述第一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以在所述接收器的外表面上形成导管内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二纺丝液和第三纺丝液同时在所述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导管中间层,包括:
将第二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中,以及将第三纺丝液装入另一个所述注射泵中;
开启所述主电源;
控制两个所述注射泵同时输出所述第二纺丝液和所述第三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以在所述导管内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中间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四纺丝液在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导管外层,包括:
将第四纺丝液装入其中一个所述注射泵中;
开启所述主电源;
利用所述注射泵输出所述第四纺丝液至所述接收器,以在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外侧制备出导管外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丝液的制备材料包括聚己内酯和第一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明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己内酯和所述第一组分的质量比为1:(1.5~2.5),所述第一纺丝液的浓度为12~18w/V%;
和/或,
所述第一纺丝液的制备材料包括蛋黄卵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所述聚己内酯、所述蛋黄卵磷脂和所述神经生长因子的质量比为1000:(90~110):(0.18~0.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所述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30w/V%;
所述第三纺丝液包括明胶溶液,所述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
所述第四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所述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8~12w/V%;
或,
所述第二纺丝液包括聚己内酯溶液,所述聚己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30w/V%;
所述第三纺丝液包括明胶溶液,所述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
所述第三纺丝液中包括明胶溶液和蛋黄卵磷脂,所述明胶溶液的浓度为4~8w/V%,所述蛋黄卵磷脂和所述明胶的质量比为1:(8~12)。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层的厚度为25~35μm;
和/或,
所述导管中间层的厚度为80~120μm;
和/或,
所述导管外层的厚度为280~32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纺丝的直径为8~15μm,所述第三纺丝为条带状,厚度为20~900nm,宽度为900~5000nm;
和/或,
所述第四纺丝互相交错,所述第四纺丝的直径为60~1000nm,所述第四纺丝交错形成的间隙的尺寸为10~90μm。
10.一种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CN202210620660.4A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Pending CN1149836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660.4A CN114983622A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0660.4A CN114983622A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3622A true CN114983622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30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0660.4A Pending CN114983622A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8362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137A (zh) * 2008-02-29 2011-04-13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用流体动力法纺丝在同轴层流中形成聚合物纤维
CN103920194A (zh) * 2011-03-25 2014-07-16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685A (zh) * 2014-09-18 2014-12-24 东华大学 一种导电缓释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
US20140379009A1 (en) * 2013-06-24 2014-12-25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mplantable nerve conduit having a polymer fiber spiral guidance channel
CN106668944A (zh) * 2016-12-22 2017-05-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三层复合小口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1548A (zh) * 2016-04-03 2017-10-24 井冈山大学 Y型含细胞的神经导管制备方法
CN108987736A (zh) * 2018-09-21 2018-12-1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碳/磷酸铁锂/石墨烯纳米纤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52645A (zh) * 2019-08-13 2020-01-07 上海沃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导管主体及其导管组件
WO2020133668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镁丝蚕丝复合编织结构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338410A1 (en) * 2019-01-16 2021-11-04 Wuhan Youngsen Biotech Co., Lt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ree-layer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137A (zh) * 2008-02-29 2011-04-13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用流体动力法纺丝在同轴层流中形成聚合物纤维
CN103920194A (zh) * 2011-03-25 2014-07-16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US20140379009A1 (en) * 2013-06-24 2014-12-25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mplantable nerve conduit having a polymer fiber spiral guidance channel
CN104225685A (zh) * 2014-09-18 2014-12-24 东华大学 一种导电缓释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7281548A (zh) * 2016-04-03 2017-10-24 井冈山大学 Y型含细胞的神经导管制备方法
CN106668944A (zh) * 2016-12-22 2017-05-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三层复合小口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87736A (zh) * 2018-09-21 2018-12-1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碳/磷酸铁锂/石墨烯纳米纤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0133668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镁丝蚕丝复合编织结构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338410A1 (en) * 2019-01-16 2021-11-04 Wuhan Youngsen Biotech Co., Lt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ree-layer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0652645A (zh) * 2019-08-13 2020-01-07 上海沃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导管主体及其导管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7990B2 (en) Nanofiber scaffolds for biological structures
EP246547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lk nanofiber nerve conduit
CN101078134B (zh) 一种天然材料/聚合物材料同轴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
CN102525689B (zh) 取向纳米纤维仿生神经导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75016B (zh) 一种神经修复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685A (zh) 一种导电缓释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8642719B (zh) 一种一体化小口径人工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5926055B (zh) 原位调控微/纳米纤维表面形态的静电纺丝方法
CN106480518B (zh) 一种静电纺丝收集装置及梯度取向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WO2016192733A1 (en) Conduit for regeneration of biological material
CN108754634B (zh) 静电纺丝接收装置、制备取向静电纺丝管状支架的方法及管状支架
CN102973333B (zh) 一种纳米纱增强的静电纺纤维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08667A (zh) 部分可吸收的纤维膜疝气补片的制备方法
CN114983622A (zh) 一种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神经导管
CN117122740A (zh) 一种肩袖撕裂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134024A1 (ko) 이중막 구조의 튜브형 다공성 스캐폴드와 줄기 세포를 이용한 인공 혈관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인공 혈관
CN218247491U (zh) 一种取向结构神经导管的制备装置
CN108034994A (zh) 一种制备椎间盘纤维环的静电纺丝装置及其方法
CN113144378B (zh) 一种带卡夫的医疗导管
CN113061997B (zh) 一种瓜尔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JP2008138316A (ja) 撚糸および撚糸の製造方法
CN1291760C (zh) 聚α-羟基酸酯/壳聚糖超细纤维杂化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52107A (zh) 一种高弹性聚羟基脂肪酸酯多孔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845A (zh) 一种三维多孔纤维支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5874596U (zh)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