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8958A -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8958A
CN114978958A CN202210574757.6A CN202210574757A CN114978958A CN 114978958 A CN114978958 A CN 114978958A CN 202210574757 A CN202210574757 A CN 202210574757A CN 114978958 A CN114978958 A CN 114978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ode
transmission
termi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47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8958B (zh
Inventor
向彩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angnong Digital Ch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5747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8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8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8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8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8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尤其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传输模块,用以对数据进行传输,在进行传输时采用分流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监测模块,用以对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进行实时监测,其与所述传输模块连接;分析模块,用以对监测获取的终端数据量进行数据分析,其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判断模块,用以对所述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其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处理模块,用以对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其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有效解决大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缺失问题,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背景技术
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广泛应用的同时数据的积累也在高速增长。数据信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增多,给数据传输与存储带来了压力,要实现大数据的有效分析必然离不开数据的高效传输。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862034A,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网关和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包括协议数据配置单元,用于存储第一总线数据和第二总线数据的关联协议数据;应用层单元,用于获取协议数据配置单元的协议数据,同时获取第一总线数据和第二总线数据,结合协议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发送解析后数据;驱动层单元,与应用层单元以及第一总线和第二总线进行数据通信,适用于启动第一线程:以从第一总线获取数据将解析后数据传递至第二总线;和第二线程以从第二总线获取数据将解析后数据传递至第一总线。该方案中未对数据传输中的确实状态进行分析,造成数据传输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系统解决大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缺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包括,
传输模块,用以对数据进行传输,在进行传输时采用分流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以对经过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节点标记;
监测模块,用以对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进行实时监测,其与所述传输模块连接;
分析模块,用以对监测获取的终端数据量进行数据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数据量差值△P,并以此进行数据缺失判断,当数据存在缺失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对终端接收数据进行节点标记判断,当终端接收数据节点标记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以确定故障传输层,在确定故障传输层中的故障节点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节点数据量差值△PC,当终端接收数据节点标记不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根据缺失的节点标记确定故障节点,其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
判断模块,用以对所述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其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在进行故障传输层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对第K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在进行故障节点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节点数据量差值△PC对故障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传输状态进行判断,在确定故障节点并进行数据重发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进行重复数据缺失判断;
处理模块,用以对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其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在确定数据量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计算终端数据量差值△P2,并以此判断重发后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在确定标记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控制故障节点更换数据传输通道重新发送数据,并进行节点标记判断。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根据实时监测的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计算数据量差值△P,设定△P=P0-P,P0为预设标准数据量,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数据量差值△P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P0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
当△P>△P0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数据存在缺失。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数据量存在缺失后,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并将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进行节点标记判断,其中,
当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相同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
当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不完全相同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不完全,并记录终端接收数据中缺失的节点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第K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总传输数据量PK,设定1≤K≤N,计算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设定△PK=P0-PK,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比对结果对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其中,
当△PK≤△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第K传输层的数据不存在缺失,判定故障传输层为第K+1传输层,当K=N时,判定各传输层数据传输正常,终端数据接收存在故障;
当△PK>△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第K传输层的数据存在缺失,并继续对第K-1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直至找到故障传输层。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在确定故障传输层后,所述分析模块对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量进行分析,根据实时监测的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量PC计算节点数据量差值△PC,设定△PC=P0C-PC,P0C为预设分流节点数据量,设定P0C=P0/(V×2N-2),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节点数据量差值△PC与预设节点数据量差值△P0C进行比对,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比对结果判定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中的故障节点,其中,
当△PC≤△P0C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该分流节点传输正常,不是故障节点;
当△PC>△P0C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该分流节点传输异常,为故障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在确定数据量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控制该故障节点的前端节点进行数据重发,并更换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数据重发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2计算重发后终端数据量差值△P2,设定△P2=P0-P2,所述处理模块将计算的终端数据量差值△P2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重发后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2≤△P0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数据传输正常;
当△P2>△P0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仍存在缺失,并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不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终端接收数据中缺失的节点标记,并找到对应故障节点,所述处理模块控制该故障节点更换数据传输通道重新发送数据,并获取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将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进行比对,其中,
当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所述判断模块根据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重复数据缺失判断;
当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不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在重复数据缺失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获取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并计算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设定△P’=P0-P’,所述判断模块将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数据传输正常;
当△P’>△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终端数据存在缺失,并重复故障分流节点的查找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模块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设有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第N传输层,各所述传输层用以进行数据分流传输,其中,N≥1且N为整数,所述第一传输层内设有V个分流节点,设定V≥2,各分流节点用以对信息发送端X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流传输,所述第N传输层分流节点数量为Vn,设定Vn=V×2N-1,上一传输层中的一个分流节点对应下一传输层的两个分流节点;
所述第一传输层用以传输信息发送端X所输入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端X输入的信息进行多节点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分别对经过各节点分流传输的数据进行标记;所述第二传输层设置于第一传输层末端,用以对经过第一传输层各节点分流传输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对经过第二传输层中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标记;所述第N传输层用以对经过第N传输层中V×2N-1个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对经过第N传输层中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标记。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传输模块对数据进行传输,并对经过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节点标记;
步骤S2,通过监测模块对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进行实时监测;
步骤S3,通过分析模块对监测获取的终端数据量进行数据分析;
步骤S4,通过判断模块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以确定数据传输中的故障节点;
步骤S5,通过处理模块对所述故障节点进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传输模块对传输过程中各分流节点传输经过的数据进行标记,以精确获取终端接收数据中的标记,从而便于查找发生数据丢失的节点,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所述监测模块实时监测传输过程中终端的数据量,以及时获取终端数据量的变化,从而便于发现数据缺失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对终端数据标记与数据量进行分析,所述判断模块对所述分析模块的结果进行判定,确定数据缺失位置,所述处理模块用以根据判定模块对所判定的节点位置以及数据缺失数量进行数据更正处理,以使数据传输准确有效,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尤其所述传输模块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设有多个数据传输层和若干分流节点,从而对上一传输层中的数据进行分流传输,各传输层中的分流节点数量满足一定的递增规律,以减少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压力,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尤其,所述传输模块通过在分流传输过程中对经过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标记,从而记录数据传输过程,进而在数据标记缺失时精确判定缺失节点,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尤其,所述分析模块通过获取实时检测的终端接收的数据量,与预设标准数据量进行计算,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以便于进行数据量缺失的判断,从而提高数据分流传输效率,所述分析模块将该终端数据量差值与预设标准标准差值进行比对,若分析结果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则判定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若分析结果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则判定终端数据存在缺失,从而及时对缺失数据进行重发,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尤其,所述分析模块通过获取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进行比对,从而判断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是否完全,以精确判定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的缺失情况,通过对节点标记的缺失初步判断,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尤其,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分析模块对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进行分析的结果,对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定位故障传输层位置,便于对故障传输层进行调节处理,保证数据传输准确稳定,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所述分析模块在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时,获取第K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总传输数据量,与预设标准数据量进行计算,得到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所述分析模块将第K传输层数据量差值与预设标准标准差值进行比对,若分析结果得到第K传输层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则判定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第K传输层数据不存在缺失,故障传输层为第K+1传输层,若第K传输层为第N传输层时,此时第K传输层不存在数据缺失,判定各传输层数据传输正常,终端数据接收存在故障,若分析结果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则判定第K传输层的数据存在缺失,并继续对第K-1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直至找到故障传输层,从而及时对缺失数据进行重发,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尤其,所述判断模块获取故障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量,与预设节点数据量进行计算,得到节点数据量差值,所述判断模块将节点数据量差值与预设节点数据量差值进行比对,若分析结果得到该分流节点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则判定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分流节点传输正常,不是故障节点,若分析结果得到该分流节点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则该分流节点传输异常,为故障节点,从而精确获取故障节点所在位置,使得处理模块针对故障节点进行替换、重发,保持数据传输精确、稳定,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尤其,所述处理模块对故障节点进行处理,控制该故障节点的前端节点进行数据重发,并更换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在保障传输通道正常的前提下判断是否为节点内部传输故障,从而及时更换故障节点,保障数据传输稳定,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所述处理模块获取数据重发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计算重发后终端数据量差值,若处理模块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则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数据传输正常,若分析结果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则判定终端数据仍存在缺失,并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以使故障节点恢复正常工作,信息处理系统正常工作,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尤其,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缺失标记的故障节点,控制该故障节点更换数据传输通道重新发送数据,并获取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根据重发后终端标记处理故障节点,以使终端数据标记完全,传输过程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若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根据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重复数据缺失判断,以确定数据量在缺失标记补全以后处于正常状态,若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不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从而使信息处理系统恢复正常工作,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尤其,所述判断模块根据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重复数据缺失判断,再次对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过程的传输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数据传输稳定、准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所述判断模块获取经过数据标记处理后终端数据量计算数据量差值,与预设标准差值进行比对,若处理后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处理模块对分流节点的处理有效,若处理后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终端数据存在缺失,处理模块对分流节点的处理无效,需要根据数据量对数据缺失的传输层及分流节点进行判断并处理,从而保持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传输精确、稳定,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传输模块,用以对数据进行传输,在进行传输时采用分流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以对经过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节点标记;
监测模块,用以对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进行实时监测,其与所述传输模块连接;
分析模块,用以对监测获取的终端数据量进行数据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数据量差值△P,并以此进行数据缺失判断,当数据存在缺失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对终端接收数据进行节点标记判断,当终端接收数据节点标记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以确定故障传输层,在确定故障传输层中的故障节点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节点数据量差值△PC,当终端接收数据节点标记不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根据缺失的节点标记确定故障节点,其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
判断模块,用以对所述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其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在进行故障传输层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对第K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在进行故障节点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节点数据量差值△PC对故障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传输状态进行判断,在确定故障节点并进行数据重发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进行重复数据缺失判断;
处理模块,用以对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其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在确定数据量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计算终端数据量差值△P2,并以此判断重发后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在确定标记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控制故障节点更换数据传输通道重新发送数据,并进行节点标记判断。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可应用于区块链数据传输中,所述传输模块用以将区块中的数据传输至节点服务器,通过对传输过程的数据进行标记精确掌握区块与节点服务器数据传输中的缺失问题,及时进行数据更正处理,提高区块与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对区块与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缺失标记与缺失数据量进行分析,所述判断模块对所述分析模块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判定,确定具体故障节点,通过所述处理模块对故障节点进行更换并重发数据,以使数据传输准确有效,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应用于终端内,通过所述传输模块对传输过程中各分流节点传输经过的数据进行标记,以精确获取终端接收数据中的标记,从而便于查找发生数据丢失的节点,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所述监测模块实时监测传输过程中终端的数据量,以及时获取终端数据量的变化,从而便于发现数据缺失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所述分析模块用以对终端数据标记与数据量进行分析,所述判断模块对所述分析模块的结果进行判定,确定数据缺失位置,所述处理模块用以根据判定模块对所判定的节点位置以及数据缺失数量进行数据更正处理,以使数据传输准确有效,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施例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传输模块对数据进行传输,并对经过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节点标记;
步骤S2,通过监测模块对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进行实时监测;
步骤S3,通过分析模块对监测获取的终端数据量进行数据分析;
步骤S4,通过判断模块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以确定数据传输中的故障节点;
步骤S5,通过处理模块对所述故障节点进行处理。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实施例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示意图,所述传输模块通过分流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本实施例设有信息发送端X和信息接收端Y,所述传输模块设有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第N传输层,各所述传输层用以进行数据分流传输,其中N≥1且N为整数,所述第一传输层内设有V个分流节点,设定V≥2,各分流节点用以对信息发送端X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流传输,所述第N传输层分流节点数量为Vn,设定Vn=V×2N-1,上一传输层中的一个分流节点对应下一传输层的两个分流节点。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传输模块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设有多个数据传输层和若干分流节点,从而对上一传输层中的数据进行分流传输,各传输层中的分流节点数量满足一定的递增规律,以减少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压力,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时例未对各传输层分流节点数量的递增规律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大小进行设置,如将第N传输层分流节点数量为Vn=VN,上一传输层中的一个分流节点对应下一传输层的V个分流节点。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层用以传输信息发送端X所输入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端X所输入的信息数据进行多节点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分别对经过各节点分流传输的数据进行标记,如标记为11、12等;所述第二传输层设置于第一传输层中各分流节点的末端,用以对经过第一传输层各节点分流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再次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分别对经过各节点分流传输的数据进行标记,如标记为21、22、23、24等;所述第N传输层N,设置于第N-1传输层中V×2N-2个分流节点的末端,用以对经过第N传输层V×2N-1个分流节点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再次分流,进行节点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分别对经过各节点分流传输的数据进行标记,如标记为N1、N2、N3、N4等。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通过在分流传输过程中对经过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标记,从而记录数据传输过程,进而在数据标记缺失时精确判定缺失节点,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未对标记方法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设置,如对标记的设定可以采用其他数字、字母标记,只需满足对数据分流节点的区别标记即可。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根据实时监测的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计算数据量差值△P,设定△P=P0-P,P0为预设标准数据量,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数据量差值△P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P0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
当△P>△P0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数据存在缺失。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分析模块通过获取实时检测的终端接收的数据量,与预设标准数据量进行计算,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以便于进行数据量缺失的判断,从而提高数据分流传输效率,所述分析模块将该终端数据量差值与预设标准标准差值进行比对,若分析结果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则判定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若分析结果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则判定终端数据存在缺失,从而及时对缺失数据进行重发,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本实施例中未对预设标准差值进行限定,其中预设标准差值表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所允许的数据量误差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数据传输量、传输设备与所需传输精度要求自由设置,如数据传输所需精度较大时,可以设置对预设标准差值趋近于0等。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数据量存在缺失后,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并将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进行节点标记判断,其中,
当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相同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
当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不完全相同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不完全,并记录终端接收数据中缺失的节点标记。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分析模块通过获取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进行比对,从而判断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是否完全,以精确判定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的缺失情况,通过对节点标记的缺失初步判断,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其中预设分流节点标记为数据经过各分流节点传输至终端时所记录的标记排序,表现为一列数字,本实施例中未对分流节点标记的形式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分流节点的型号自由设置,如设置为一列字母,只要满足能够准确定位缺失标记所在分流节点位置即可。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第K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总传输数据量PK,设定1≤K≤N,计算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设定△PK=P0-PK,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比对结果对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其中,
当△PK≤△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第K传输层的数据不存在缺失,判定故障传输层为第K+1传输层,当K=N时,判定各传输层数据传输正常,终端数据接收存在故障;
当△PK>△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第K传输层的数据存在缺失,并继续对第K-1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直至找到故障传输层。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分析模块对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进行分析的结果,对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定位故障传输层位置,便于对故障传输层进行调节处理,保证数据传输准确稳定,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所述分析模块在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时,获取第K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总传输数据量,与预设标准数据量进行计算,得到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所述分析模块将第K传输层数据量差值与预设标准标准差值进行比对,若分析结果得到第K传输层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则判定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第K传输层数据不存在缺失,故障传输层为第K+1传输层,若第K传输层为第N传输层时,此时第K传输层不存在数据缺失,判定各传输层数据传输正常,终端数据接收存在故障,若分析结果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则判定第K传输层的数据存在缺失,并继续对第K-1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直至找到故障传输层,从而及时对缺失数据进行重发,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判断模块在确定故障传输层后,所述分析模块对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量进行分析,根据实时监测的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量PC计算节点数据量差值△PC,设定△PC=P0C-PC,P0C为预设分流节点数据量,设定P0C=P0/(V×2N-2),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节点数据量差值△PC与预设节点数据量差值△P0C进行比对,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比对结果判定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中的故障节点,其中,
当△PC≤△P0C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该分流节点传输正常,不是故障节点;
当△PC>△P0C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该分流节点传输异常,为故障节点。
具体而言,所述判断模块获取故障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量,与预设节点数据量进行计算,得到节点数据量差值,所述判断模块将节点数据量差值与预设节点数据量差值进行比对,若分析结果得到该分流节点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则判定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分流节点传输正常,不是故障节点,若分析结果得到该分流节点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则该分流节点传输异常,为故障节点,从而精确获取故障节点所在位置,使得处理模块针对故障节点进行替换、重发,保持数据传输精确、稳定,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其中△P0C为预设节点数据量差值,表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所允许的数据量误差范围。本实施例中未对预设节点数据量差值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数据所需传输精度要求自由设置,如数据传输所需精度较大时,可以设置预设节点数据量差值趋近于0。
具体而言,所述判断模块在确定数据量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控制该故障节点的前端节点进行数据重发,并更换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数据重发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2计算重发后终端数据量差值△P2,设定△P2=P0-P2,所述处理模块将计算的终端数据量差值△P2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重发后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2≤△P0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数据传输正常;
当△P2>△P0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仍存在缺失,并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对故障节点进行处理,控制该故障节点的前端节点进行数据重发,并更换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在保障传输通道正常的前提下判断是否为节点内部传输故障,从而及时更换故障节点,保障数据传输稳定,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所述处理模块获取数据重发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计算重发后终端数据量差值,若处理模块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则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数据传输正常,若分析结果得到终端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则判定终端数据仍存在缺失,并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以使故障节点恢复正常工作,信息处理系统正常工作,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未对判定终端数据缺失的方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传输需要自由设置,如根据数据重发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与预设标准数据量进行比对,在误差范围内判定数据是否存在缺失。
具体而言,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不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终端接收数据中缺失的节点标记,并找到对应故障节点,所述处理模块控制该故障节点更换数据传输通道重新发送数据,并获取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将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进行比对,其中,
当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所述判断模块根据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重复数据缺失判断;
当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不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获取缺失标记的故障节点,控制该故障节点更换数据传输通道重新发送数据,并获取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根据重发后终端标记处理故障节点,以使终端数据标记完全,传输过程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若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根据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重复数据缺失判断,以确定数据量在缺失标记补全以后处于正常状态,若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不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从而使信息处理系统恢复正常工作,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判断模块在重复数据缺失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获取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并计算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设定△P’=P0-P’,所述判断模块将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数据传输正常;
当△P’>△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终端数据存在缺失,并重复故障分流节点的查找过程。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判断模块根据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重复数据缺失判断,再次对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过程的传输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数据传输稳定、准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所述判断模块获取经过数据标记处理后终端数据量计算数据量差值,与预设标准差值进行比对,若处理后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内,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处理模块对分流节点的处理有效,若处理后数据量差值在预设标准差值范围外,终端数据存在缺失,处理模块对分流节点的处理无效,需要根据数据量对数据缺失的传输层及分流节点进行判断并处理,从而保持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传输精确、稳定,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流传输的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以对数据进行传输,在进行传输时采用分流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以对经过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节点标记;
监测模块,用以对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进行实时监测,其与所述传输模块连接;
分析模块,用以对监测获取的终端数据量进行数据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数据量差值△P,并以此进行数据缺失判断,当数据存在缺失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对终端接收数据进行节点标记判断,当终端接收数据节点标记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以确定故障传输层,在确定故障传输层中的故障节点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计算节点数据量差值△PC,当终端接收数据节点标记不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以根据缺失的节点标记确定故障节点,其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
判断模块,用以对所述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其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在进行故障传输层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对第K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在进行故障节点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节点数据量差值△PC对故障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传输状态进行判断,在确定故障节点并进行数据重发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以根据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进行重复数据缺失判断;
处理模块,用以对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其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在确定数据量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计算终端数据量差值△P2,并以此判断重发后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在确定标记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以控制故障节点更换数据传输通道重新发送数据,并进行节点标记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根据实时监测的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计算数据量差值△P,设定△P=P0-P,P0为预设标准数据量,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数据量差值△P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P0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
当△P>△P0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数据存在缺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数据量存在缺失后,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并将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进行节点标记判断,其中,
当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相同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
当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不完全相同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不完全,并记录终端接收数据中缺失的节点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第K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总传输数据量PK,设定1≤K≤N,计算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设定△PK=P0-PK,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第K传输层的数据量差值△PK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比对结果对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其中,
当△PK≤△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第K传输层的数据不存在缺失,判定故障传输层为第K+1传输层,当K=N时,判定各传输层数据传输正常,终端数据接收存在故障;
当△PK>△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第K传输层的数据存在缺失,并继续对第K-1传输层的数据缺失状态进行判断,直至找到故障传输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在确定故障传输层后,所述分析模块对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量进行分析,根据实时监测的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的数据量PC计算节点数据量差值△PC,设定△PC=P0C-PC,P0C为预设分流节点数据量,设定P0C=P0/(V×2N-2),所述分析模块将计算的节点数据量差值△PC与预设节点数据量差值△P0C进行比对,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比对结果判定该传输层各分流节点中的故障节点,其中,
当△PC≤△P0C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该分流节点传输正常,不是故障节点;
当△PC>△P0C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该分流节点传输异常,为故障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在确定数据量缺失的故障节点后,所述处理模块控制该故障节点的前端节点进行数据重发,并更换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数据重发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2计算重发后终端数据量差值△P2,设定△P2=P0-P2,所述处理模块将计算的终端数据量差值△P2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重发后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2≤△P0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数据传输正常;
当△P2>△P0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仍存在缺失,并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在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不完全时,所述分析模块获取终端接收数据中缺失的节点标记,并找到对应故障节点,所述处理模块控制该故障节点更换数据传输通道重新发送数据,并获取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将其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进行比对,其中,
当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判定终端分流节点标记完全,所述判断模块根据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重复数据缺失判断;
当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数据的节点标记与预设标准节点标记不相同时,所述处理模块设置新的分流节点替换该故障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在重复数据缺失判断时,所述判断模块获取重新发送后终端接收的数据量P’并计算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设定△P’=P0-P’,所述判断模块将重发后数据量差值△P’与预设标准差值△P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定终端数据量是否存在缺失,其中,
当△P’≤△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终端数据不存在缺失,数据传输正常;
当△P’>△P0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终端数据存在缺失,并重复故障分流节点的查找过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设有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第N传输层,各所述传输层用以进行数据分流传输,其中,N≥1且N为整数,所述第一传输层内设有V个分流节点,设定V≥2,各分流节点用以对信息发送端X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流传输,所述第N传输层分流节点数量为Vn,设定Vn=V×2N-1,上一传输层中的一个分流节点对应下一传输层的两个分流节点;
所述第一传输层用以传输信息发送端X所输入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端X输入的信息进行多节点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分别对经过各节点分流传输的数据进行标记;所述第二传输层设置于第一传输层末端,用以对经过第一传输层各节点分流传输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对经过第二传输层中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标记;所述第N传输层用以对经过第N传输层中V×2N-1个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流传输,所述传输模块对经过第N传输层中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标记。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通过传输模块对数据进行传输,并对经过各分流节点的数据进行节点标记;
步骤S2,通过监测模块对终端接收的数据量进行实时监测;
步骤S3,通过分析模块对监测获取的终端数据量进行数据分析;
步骤S4,通过判断模块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以确定数据传输中的故障节点;
步骤S5,通过处理模块对所述故障节点进行处理。
CN202210574757.6A 2022-05-25 2022-05-25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Active CN114978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4757.6A CN114978958B (zh) 2022-05-25 2022-05-25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4757.6A CN114978958B (zh) 2022-05-25 2022-05-25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8958A true CN114978958A (zh) 2022-08-30
CN114978958B CN114978958B (zh) 2023-09-26

Family

ID=8295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4757.6A Active CN114978958B (zh) 2022-05-25 2022-05-25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89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4840A (zh) * 2022-09-06 2022-10-11 深圳市掌锐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mipi信号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72081A1 (en) * 2019-05-22 2020-11-26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Data management system
CN112887295A (zh) * 2021-01-22 2021-06-01 湖北宸威玺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3395295A (zh) * 2021-08-16 2021-09-14 湖南和信安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72081A1 (en) * 2019-05-22 2020-11-26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Data management system
CN112887295A (zh) * 2021-01-22 2021-06-01 湖北宸威玺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3395295A (zh) * 2021-08-16 2021-09-14 湖南和信安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刚等: "电力设备状态评估中的数据科学问题:挑战与展望", 《电力系统自动化》, vol. 42, no. 21, pages 10 - 1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4840A (zh) * 2022-09-06 2022-10-11 深圳市掌锐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mipi信号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
CN115174840B (zh) * 2022-09-06 2022-11-25 深圳市掌锐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mipi信号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8958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5931B2 (en) Detection of network misconfigurations
US73277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ost messages transmitted between modules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40068357A1 (en) Assessment and Correction of Transmitted Data
JPS63109624A (ja) 一斉通信方式
CN114978958A (zh)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US6292470B1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tilizing history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correctly received frames
CN113364559B (zh) 一种面向多路径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337069B (zh) 一种改进的降低误码率的末端并行分组crc校验系统
CN11722083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1197640A (zh) Harq剩余错误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0597226A (zh) 一种车载以太网的异常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44429C (zh) 分组校验数据传输法
CN109005081A (zh) 一种丢包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US6570852B1 (e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34894B (zh) 一种增强型can总线数据重发方法和装置
CN111464569B (zh) 一种采用自定义协议的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
US20050286432A1 (en) Packet discard point prob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4244482A (zh) 一种can总线容错设计方法
CN114047728A (zh) 基于安全总线的数据同步方法
CN111158300B (zh) 一种数据采集及还原方法
US1093851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thernet packet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in automotive environments
CN218941111U (zh) 一种微控制器、电子设备和车辆
EP3937467B1 (en) Terminal, server, internet of thing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2671608B (zh) Ipg监测方法、交换设备及交换系统
CN112654059B (zh)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0

Address after: Room 502-2, No. 64-70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even)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Guangnong digital ch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 Liulin Street, Liulin Township, Huangmei County,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435500

Applicant before: Xiang Caih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