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4059B -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4059B
CN112654059B CN201910958334.2A CN201910958334A CN112654059B CN 112654059 B CN112654059 B CN 112654059B CN 201910958334 A CN201910958334 A CN 201910958334A CN 112654059 B CN112654059 B CN 112654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query result
stat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83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4059A (zh
Inventor
栗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83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4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4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4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4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4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且判断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通过查询到的ARP状态,根据本地参数配置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或者,根据网络参数配置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通过ARP状态对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分类,根据ARP状态仅排查某一类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相比于逐一排查所有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大大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对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定位的效率。该方法通过向基站发送查询指令实现,不需要维护人员现场操作,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通信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站传输通信异常指的是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连接出现异常,即SCTP(Stream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链路状态出现异常。基站传输通信异常会导致小区建立失败、用户无法接入或者用户掉话等影响用户感知的重要问题。当基站出现传输通信异常时,基站上报管理站,管理站发出S1链路(S1接口链路,是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接口)故障告警。
当运维人员接收到管理站的S1链路故障告警后,需要定位基站出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然而,导致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众多,例如,包括基站硬件故障、基站通讯参数缺失或错误、交换机路由缺失和核心网未配置基站设备标识等等,因此,对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定位并不容易。
目前,运维人员在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时,根据指导手册中列出的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逐一排查。这一定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必须由指导手册指导,且完全依赖运维人员在现场操作诊断、定位,需要运维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可操作性比较差,各地维护项目难以推广;(2)需要对指导手册中的可能原因逐一排查,效率很低,且排查过程中采取的排障手段很可能引入新的故障,或者对基站运行环境造成破坏;(3)当运维人员无法定位出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时,可能需要与产品研发组团联合排查和定位。由于设备运行的软件版本繁多且各款产品的研发人员各不相同,定位手段、方法不一,定位时需先区分不同款运行版本,再找相应研发负责人组织定位。对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定位的人力投入高,过程繁琐,定位周期长。
由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定位过程依靠运维人员现场操作,且定位过程需对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逐一排查,流程繁琐且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定位过程依靠运维人员现场操作,且定位过程需对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逐一排查,流程繁琐且效率很低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包括:
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且判断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通过查询到的ARP状态,根据本地参数配置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或者,根据网络参数配置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通过ARP状态对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分类,根据ARP状态仅排查某一类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相比于逐一排查所有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大大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对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定位的效率。该方法通过向基站发送查询指令实现,不需要维护人员现场操作,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的确定传输通信异常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直连”的方式确定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执行该方法的硬件设备可以是台站设备、电脑、手持终端或者手机等,只要该硬件设备安装了执行该方法的软件,能够通过运行该软件确定导致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参见图1,该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
传输通信异常指的是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的SCTP链路状态异常,基站无法连接核心网。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基站的硬件状态、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基站和核心网服务器之间缺少路由或者核心网服务器没有添加基站的设备标识等等。
执行上述步骤101的前提是,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且确定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即确定基站的硬件状态均正常)。满足这一前提后,向基站发送第一查询指令,基站接收到第一查询指令后,会根据第一查询指令查询当前ARP状态,并生成包含查询到的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将第一查询结果发送到执行该方法的硬件设备。
“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另一种是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但是已经排除了与硬件状态有关的原因。
步骤102: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
该硬件设备接收到第一查询结果后,从第一查询结果解析出基站的ARP是有效还是无效的状态。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该硬件设备根据第一查询结果中的ARP状态,确定传输通信异常与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且不需要确定传输通信异常与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传输通信异常与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且不需要确定传输通信异常与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可见,通过ARP状态的查询,使得不需要对所有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逐一排查,简化了流程,提高了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效率。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预先根据ARP状态将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分为与本地参数配置有关的原因,和与网络参数配置有关的原因。例如,当ARP状态无效时,表示传输通信异常暂时不考虑网络参数配置,只需要确定传输通信异常与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当ARP状态有效时,表示传输通信异常不考虑本地参数配置,只需要确定传输通信异常与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ARP状态,简化了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流程,提高了原因确定的效率。不同的ARP状态能够精确地反应本地参数配置的状态或者网络参数配置的状态,且本地参数配置和网络参数配置是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高发原因,因此通过ARP状态能快速对多数情况下的传输通信异常进行原因定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对于基站侧,基站接收到查询指令后,根据查询指令进行查询,将查询结果发送到硬件设备,以及基站接收到对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进行修改、对本地参数配置进行修改或者对网络参数配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后,执行修改指令的过程,均为基站已经具有的功能,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硬件设备中,能够对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快速定位的方法,对基站侧不做改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且判断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通过查询到的ARP状态,根据本地参数配置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或者,根据网络参数配置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通过ARP状态对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分类,根据ARP状态仅排查某一类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相比于逐一排查所有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大大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对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定位的效率。该方法通过向基站发送查询指令实现,不需要维护人员现场操作,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提供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现有的确定传输通信异常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1:运维人员根据指导手册定位传输异常原因,判断确定物理连接正常,端口/网线/光模块正常,板卡正常,若是,则转步骤S12,否则判定为板卡故障;
步骤S12:查询SCTP配置信息是否正确,若是,则转步骤S13,否则修改配置信息,再查看链路是否恢复正常,若是,则判定为SCTP链路配置错误,否则转步骤S13;
步骤S13:查询本地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IP PATH(InternetProtocol Path,网络协议路径)、路由、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否配置正确,若是,则转步骤S14,否则修改本地IP、IP PATH、路由、VLAN配置,再查看链路是否恢复正常,若是,则认定为参数配置错误,否则转步骤S14;
步骤S14:查询小区网络规划是否与所连接的核心网匹配,若是,则跳转步骤S15,否则修改小区网络规划,再查看链路是否恢复正常,是则判定网络规划配置错误,否则转步骤S15;
步骤S15:查询GNB(5th generation Node B,5G基站设备)网络分片是否与所连接的核心网匹配,若是,则打开镜像用抓包工具看SCTP链路交互过程,转步骤S16;否则修改匹配的网络分片,再查看链路是否恢复正常,若是,则判定为网络分片错误,否则转步骤S16;
步骤S16:查看SCTP交互流程是否走完,若是,则判定核心网服务器为识别基站唯一标识,否则判定设备板卡本身并未发包出去或发出的包并未走到核心网服务器中间丢失了,需要交换机的维护人员排查、不同版本研发驱动同事去定位分析故障原因;
参见图2,在现有的方法中,当基站出现传输通信异常后,运维人员需要根据指导手册,对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逐一排查,例如,依照硬件、SCTP链路配置、本地参数配置、网络参数配置等顺序逐一排查,以确定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图2所示的方法需要运维人员依据指导手册进行,对运维人员依赖程度高,可操作性差。并且,图2所示的方法需要对每一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逐一排查,流程繁琐且效率底下。而本申请提供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通过ARP状态的判断精简了流程,提高了确定导致传输通信异常原因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基站的调试接口连接所述基站时,获取所述基站的主控板对应的第一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是否有关;
或者,
获取连接所述基站的第二IP地址,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连接所述基站时,判断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连接所述基站是否成功,若是,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否则,发出连接所述基站失败的提示信息,且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
其中,所述硬件状态包括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的状态、物理端口连接的状态和/或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了在基站出现传输通信异常后,硬件设备接入基站的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基站的调试接口连接基站,即通过“直连”的方式连接(将调试接口对应的物理端口与该硬件设备连接)。另一种是通过“远程”的方式连接(即通过基站业务接口的第二IP地址连接基站)。
当通过“直连”的方式连接时,运维人员预先从基站的管理站获取基站的主控板对应的第一IP地址。其中,第一IP地址中携带了基站的主控板所在的层,当基站的主控板位于0层时,第一IP地址中用“91”表示主控板的位置,当基站的主控板位于1层时,第一IP地址中用“92”表示主控板的位置。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直连”的方式确定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在这一过程中,将调试接口对应的物理端口插入硬件设备后,需打开该硬件设备上执行上述步骤101-103的软件,登录主控板第一IP地址,后续根据第一IP地址向基站发送查询指令,根据基站反馈的查询结果确定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当确定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或者,排除硬件状态的原因后,可以确定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然后进行ARP状态的判断。
当通过“远程”方式连接时,预先通过管理站获取传输通信异常的基站对应的第二IP地址,若通过第二IP地址连接基站成功,则传输通信异常与硬件状态无关,直接然后进行ARP状态的判断。若通过第二IP地址连接基站失败,则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硬件状态有关,此时可以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相关人员尽快排除因硬件状态导致的传输通信异常。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无论通过“直连”还是通过“远程”的方式连接基站,均可在确定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时,通过ARP的状态高效快速地确定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是否有关,包括:
若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存在运行故障的硬件、存在连接错误的物理端口,和/或存在工作状态不符合预设工作状态的物理端口,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并在排除了由硬件状态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若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均无故障、物理端口连接均正确,且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均符合所述预设工作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其中,所述预设工作状态为所述基站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时,物理端口对应的工作状态;所述基站中的硬件包括所述主控板;所述基站中的物理端口包括以太网端口;所述基站中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包括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全双工端口时,全双工端口的阻塞状态。
如图3所示,当通过“直连”的方式连接基站时,通过第一IP地址确定硬件的运行是否有故障、硬件的端口是否连接错误,硬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确等等,只有确定硬件均正常工作时,才判定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此时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查询信息,以继续排查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否则,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
当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时,通过人工方式或者通过向基站发送修改指令的方式,排除这些与硬件状态有关的原因。在排除了由硬件状态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后,即使得各硬件的所有状态均正常,可以判定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此时若仍然存在传输通信异常,则向基站发送第一查询信息,以继续排查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通过硬件的运行、物理接口的连接和工作状态的查询,快速确定传输通信异常是否与硬件状态有关,对传输通信异常原因中由硬件状态导致的原因进行了排除。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包括: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无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有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其中,本地参数配置包括基站参数配置和全双工端口对应的端口参数配置;网络参数配置包括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和网络分片参数。
如图3所示,ARP状态无效时,传输通信异常暂时不需考虑网络参数配置,而需要考虑传输通信异常与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ARP状态有效时,传输通信异常不需考虑本地参数配置,而需要考虑传输通信异常与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基站参数配置指的是,数据库中和基站的唯一设备标识绑定存储的参数配置,其中,数据库为预先备份了基站侧和核心网侧的各种配置参数数据存储设备。例如,基站的IP地址、网关和VLAN等,以及核心网的IP地址、TAC(Tracking Area Code,小区所属跟踪区ID(Identity,身份标识))和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等(其中,PLMN中包括移动国家码和移动网络码)。端口参数配置是端口的信息配置。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包括移动网络码、TAC和移动国家码等。网络分片参数包括移动网络码、移动国家码等和网络分片SST(Slice/Service Type,切片/服务类型)码。由此可以看出,基站参数配置中包括了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和网络分片参数,因此,当基站参数配置和数据库中的基站参数配置一致,则说明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和网络分片参数也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一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ARP无效时,不需考虑传输通信异常与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ARP有效时,不需考虑传输通信异常与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简化了流程,提高了确定传输通信异常原因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若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无关,且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查询指令,对所述SCTP链路状态查询的第二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二查询结果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
如图3所示,当传输通信异常与本地参数配置和网络参数配置均无关时,则通过查询SCTP链路状态确定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通过对硬件状态、本地参数配置或网络参数配置,以及SCTP链路状态,能够全面和高效地确定出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存在运行故障的硬件、存在连接错误的物理端口,和/或存在工作状态不符合预设工作状态的物理端口,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并在排除了由硬件状态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主控板是否运行故障的第三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三查询结果,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故障,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主控板运行故障;
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无故障,则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基站的以太网端口是否连接到全双工端口的第四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四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四查询结果,若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到全双工端口,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全双工端口;
若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全双工端口,则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全双工端口的是否为解阻塞状态的第五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五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五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五查询结果是所述全双工端口不为解阻塞状态,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全双工端口不为解阻塞状态,向所述基站发送将所述全双工端口修改为解阻塞状态的第一修改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一修改指令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均无故障、物理端口连接均正确,且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均符合所述预设工作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包括:
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无故障、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为全双工端口,且所述第五查询结果是所述全双工端口为解阻塞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确定的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以及执行所述第一修改指令的修改记录。
如图3所示,通过“直连”的方式连接基站后,先向基站发送第三查询指令,查询是否存在主控板运行故障,若是,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主控板运行故障。输出“主控板运行故障”这一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以便维护人员尽快对主控板进行维修,使得主控板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其中,主控板位于基站的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中。当主控板运行正常,或者排除了主控板运行故障的原因后,若仍存在传输通信异常,则通过第四查询指令查看以太网端口是否存在连接错误,若是,则输出“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到全双工端口”这一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以便维护人员尽快将以太网端口正确连接。
由于“主控板运行故障”和“以太网端口连接错误”均无法通过向基站发送指令使得其恢复正常,因此,当确定基站的“硬件状态存在主控板运行故障”或“以太网端口连接错误”时,需要发出提示,以使得运维人员人工排除故障。以太网端口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为解阻塞状态,若检测到全双工的以太网端口不是解阻塞状态,则向基站发送第一修改指令,以使其恢复为解阻塞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通过主控板、以太网端口和解阻塞状态的判断,实现了对由基站硬件状态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排查。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无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包括: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无效,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全双工端口对应的端口参数配置是否为全双工端口的第六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六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六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六查询结果是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不为全双工端口,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不为全双工端口,向所述基站发送将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修改为全双工端口的第二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二修改指令的第二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六查询结果是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为全双工端口,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基站参数配置是否有误的第七查询指令,并接收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七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七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七查询结果是基站参数配置有误,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基站参数配置有误,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所述基站参数配置的第三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三修改指令的第三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七查询结果是基站参数配置无误,则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无关,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确定的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以及执行所述第二修改指令和/或第三修改指令的修改记录。
第七查询信息就是要查询基站内配置的基站参数配置和数据库中备份的基站参数配置是否一致,若是,则基站参数配置无误,否则,基站参数配置有误。第三修改指令则是按照数据库中与该基站唯一设备标识绑定的基站参数配置,逐条修改基站中的基站参数配置,使得二者一致。存在传输通信故障的基站可以和该数据库通信,查看数据库中与该基站绑定的基站参数配置,进而判断二者是否匹配。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通过端口参数配置和基站参数配置实现了对由基站本地参数配置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排查。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有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包括: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有效,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小区网络规划参数是否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的第八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八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八查询结果;
所述第八查询结果是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则发出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使得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的第四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四修改指令的第四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八查询结果为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网络分片配置是否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的第九查询指令,并接收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九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九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九查询结果为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则发出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网络分片配置,使得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的第五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五修改指令的第五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九查询结果为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确定的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以及执行所述第四修改指令和/或第五修改指令的修改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当基站接收到第八查询指令时,通过数据库查看基站设置的小区网络规划参数是否和数据库备份的核心网的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一致,若是,则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否则,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当基站接收到第四修改指令后,根据数据库备份的核心网的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修改基站配置的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使得二者一致。当基站接收到第九查询指令时,查看基站设置的网络分片配置是否和数据库备份的核心网的网络分片配置一致,若是,则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否则,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当基站接收到第五修改指令后,根据数据库备份的核心网的网络分片配置修改基站配置的网络分片配置,使得二者一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通过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和网络分片配置实现了对由基站网络参数配置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排查。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查询指令,对所述SCTP链路状态查询的第二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二查询结果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是所述SCTP链路状态为驱动和高层配置成功,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缺少路由;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是所述SCTP链路反复建立,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核心网服务器中未添加所述基站的设备标识。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确定的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确定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打开诊断工具,输入主控板的IP地址,开始诊断,判断主控板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若是,则转步骤S22,否则工具输出“异常诊断原因:硬件主控板故障”;
步骤S22:查看以太网端口是否存在全双工工作模式,若是,则转步骤S23,否则工具输出“异常诊断原因:物理传输连接故障”;
步骤S23:查看全双工的以太网端口是否为解阻塞,若是,则转步骤S24,否则工具确定异常原因,并修改端口为解阻塞,查看SCTP链路状态是否恢复,若是,则输出“异常诊断原因:传输以太网端口被阻塞”,否则转步骤S24;
步骤S24:查询ARP状态是否有效,是则转步骤S27,否则转步骤S25;
步骤S25:查看端口配置是否为全双工物理端口,若是,则转步骤S26,否则,工具确定异常原因,并修改配置信息,查看SCTP链路状态是否恢复,若是,输出“异常诊断原因:端口参数配置信息错误”,否则,转步骤S26;
S26:查看基站参数配置是否与数据库一致,若是,则转步骤S29,否则,工具确定异常原因,并修改基站参数配置,查看SCTP链路状态是否恢复,若是,输出“异常诊断原因:基站参数配置信息错误”,否则,转步骤S29;
步骤S27:查看小区网络规划是否和核心网匹配,是则转步骤S28,否则,确定异常原因,修改小区网络规划与核心网匹配,查看SCTP链路状态是否恢复,是则工具输出“异常诊断原因:小区网络规划不匹配”;否则转步骤S28;
步骤S28:查看网络分片配置是否与核心网匹配,是则转步骤S29;否则,确定异常原因,修改网络分片配置,查看SCTP链路状态是否恢复,若是,则工具输出“异常诊断原因:网络分片配置错误”,否则转步骤S29;
步骤S29:查看SCTP链路状态,若状态为驱动和高层配置成功,工具输出“异常诊断原因:设备与核心网服务器之前路由缺失”;若状态为一直在反复建立,工具输出“异常诊断原因:核心网服务器未识别设备唯一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根据传输通信异常的特点,通过工具从硬件到软件的查询,从物理连接开始到本身参数配置再到本身设备以外的问题定位分析,依据ARP状态信息快速诊断分类。诊断期间,工具会根据数据修改正确的参数信息配置完成,恢复传输通讯,并给出定位结论,若无法恢复,也会给出定位方向,方便进一步相关研发人员参与定位分析。具有如下优点:(1)该方法更有利于推广,使外场人员摆脱了对文档指导的依赖,避免了因人员知识水平等因素对定位准度的影响,更加直观便捷的给出更为准确的定位结论;(2)在排查具体原因的过程中,设备配置本身问题通过工具的定位解决恢复传输通讯给出定位结论,针对物理硬件问题、其他设备配置原因导致的传输通信异常指出问题方向,摆脱前期定位过程中各个子模块都必须参与的局面,极为有效地减少了前期其它模块参与排查定位的人力成本。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401、接收模块402和确定模块403,其中,
发送模块401,用于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
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
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且判断当前传输通信异常与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通过查询到的ARP状态,根据本地参数配置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或者,根据网络参数配置定位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通过ARP状态对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分类,根据ARP状态仅排查某一类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相比于逐一排查所有可能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大大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对导致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进行定位的效率。该方法通过向基站发送查询指令实现,不需要维护人员现场操作,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基站的调试接口连接所述基站时,获取所述基站的主控板对应的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是否有关;
或者,
获取连接所述基站的第二IP地址,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连接所述基站时,判断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连接所述基站是否成功,若是,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否则,发出连接所述基站失败的提示信息,且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
其中,所述硬件状态包括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的状态、物理端口连接的状态和/或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存在运行故障的硬件、存在连接错误的物理端口,和/或存在工作状态不符合预设工作状态的物理端口,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并在排除了由硬件状态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若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均无故障、物理端口连接均正确,且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均符合所述预设工作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其中,所述预设工作状态为所述基站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时,物理端口对应的工作状态;所述基站中的硬件包括所述主控板;所述基站中的物理端口包括以太网端口;所述基站中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包括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全双工端口时,全双工端口的阻塞状态。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无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有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其中,本地参数配置包括基站参数配置和全双工端口对应的端口参数配置;网络参数配置包括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和网络分片参数。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无关,且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查询指令,对所述SCTP链路状态查询的第二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二查询结果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主控板是否运行故障的第三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三查询结果,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故障,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主控板运行故障;
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无故障,则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基站的以太网端口是否连接到全双工端口的第四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四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四查询结果,若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到全双工端口,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全双工端口;
若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全双工端口,则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全双工端口的是否为解阻塞状态的第五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五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五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五查询结果是所述全双工端口不为解阻塞状态,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全双工端口不为解阻塞状态,向所述基站发送将所述全双工端口修改为解阻塞状态的第一修改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一修改指令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无故障、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为全双工端口,且所述第五查询结果是所述全双工端口为解阻塞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无效,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全双工端口对应的端口参数配置是否为全双工端口的第六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六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六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六查询结果是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不为全双工端口,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不为全双工端口,向所述基站发送将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修改为全双工端口的第二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二修改指令的第二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六查询结果是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为全双工端口,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基站参数配置是否有误的第七查询指令,并接收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七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七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七查询结果是基站参数配置有误,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基站参数配置有误,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所述基站参数配置的第三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三修改指令的第三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七查询结果是基站参数配置无误,则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无关,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ARP状态有效,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小区网络规划参数是否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的第八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八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八查询结果;
所述第八查询结果是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则发出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使得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的第四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四修改指令的第四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八查询结果为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网络分片配置是否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的第九查询指令,并接收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九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九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九查询结果为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则发出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网络分片配置,使得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的第五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五修改指令的第五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九查询结果为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是所述SCTP链路状态为驱动和高层配置成功,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缺少路由;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是所述SCTP链路反复建立,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核心网服务器中未添加所述基站的设备标识。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参照图5,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502、存储器(memory)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01可以调用存储器5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方法: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以上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若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无关,且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查询指令,对所述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查询的第二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二查询结果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基站的调试接口连接所述基站时,获取所述基站的主控板对应的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是否有关;
或者,
获取连接所述基站的第二IP地址,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连接所述基站时,判断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连接所述基站是否成功,若是,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否则,发出连接所述基站失败的提示信息,且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
其中,所述硬件状态包括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的状态、物理端口连接的状态和/或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是否有关,包括:
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存在运行故障的硬件、存在连接错误的物理端口,和/或存在工作状态不符合预设工作状态的物理端口,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并在排除了由硬件状态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均无故障、物理端口连接均正确,且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均符合所述预设工作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其中,所述预设工作状态为所述基站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时,物理端口对应的工作状态;所述基站中的硬件包括所述主控板;所述基站中的物理端口包括以太网端口;所述基站中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包括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全双工端口时,全双工端口的阻塞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包括: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无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有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其中,本地参数配置包括基站参数配置和全双工端口对应的端口参数配置;网络参数配置包括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和网络分片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存在运行故障的硬件、存在连接错误的物理端口,和/或存在工作状态不符合预设工作状态的物理端口,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并在排除了由硬件状态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主控板是否运行故障的第三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三查询结果,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故障,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主控板运行故障;
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无故障,则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基站的以太网端口是否连接到全双工端口的第四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四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四查询结果,若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到全双工端口,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全双工端口;
若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全双工端口,则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全双工端口的是否为解阻塞状态的第五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五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五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五查询结果是所述全双工端口不为解阻塞状态,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全双工端口不为解阻塞状态,向所述基站发送将所述全双工端口修改为解阻塞状态的第一修改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一修改指令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均无故障、物理端口连接均正确,且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均符合所述预设工作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包括:
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无故障、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为全双工端口,且所述第五查询结果是所述全双工端口为解阻塞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无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包括: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无效,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全双工端口对应的端口参数配置是否为全双工端口的第六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六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六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六查询结果是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不为全双工端口,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不为全双工端口,向所述基站发送将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修改为全双工端口的第二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二修改指令的第二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六查询结果是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为全双工端口,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基站参数配置是否有误的第七查询指令,并接收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七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七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七查询结果是基站参数配置有误,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基站参数配置有误,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所述基站参数配置的第三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三修改指令的第三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七查询结果是基站参数配置无误,则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无关,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有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包括: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有效,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小区网络规划参数是否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的第八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八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八查询结果;
所述第八查询结果是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则发出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使得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的第四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四修改指令的第四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八查询结果为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网络分片配置是否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的第九查询指令,并接收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九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九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九查询结果为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则发出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网络分片配置,使得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的第五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五修改指令的第五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九查询结果为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查询指令,对所述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查询的第二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二查询结果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是所述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为驱动和高层配置成功,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缺少路由;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是所述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反复建立,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核心网服务器中未添加所述基站的设备标识。
10.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连接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并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是否有效的第一查询指令;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查询指令,查询的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的第一查询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查询结果,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或者,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无关,且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无关,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查询指令,对所述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查询的第二查询结果,根据所述第二查询结果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基站的调试接口连接所述基站时,获取所述基站的主控板对应的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是否有关;
或者,
获取连接所述基站的第二IP地址,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连接所述基站时,判断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连接所述基站是否成功,若是,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否则,发出连接所述基站失败的提示信息,且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
其中,所述硬件状态包括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的状态、物理端口连接的状态和/或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存在运行故障的硬件、存在连接错误的物理端口,和/或存在工作状态不符合预设工作状态的物理端口,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有关,确定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并在排除了由硬件状态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确定所述基站中硬件运行均无故障、物理端口连接均正确,且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均符合所述预设工作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其中,所述预设工作状态为所述基站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时,物理端口对应的工作状态;所述基站中的硬件包括所述主控板;所述基站中的物理端口包括以太网端口;所述基站中物理端口的工作状态包括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全双工端口时,全双工端口的阻塞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无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有效,则确定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网络参数配置是否有关;
其中,本地参数配置包括基站参数配置和全双工端口对应的端口参数配置;网络参数配置包括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和网络分片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主控板是否运行故障的第三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三查询结果,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故障,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主控板运行故障;
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无故障,则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基站的以太网端口是否连接到全双工端口的第四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四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四查询结果,若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到全双工端口,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以太网端口未连接全双工端口;
若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全双工端口,则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所述全双工端口的是否为解阻塞状态的第五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五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五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五查询结果是所述全双工端口不为解阻塞状态,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全双工端口不为解阻塞状态,向所述基站发送将所述全双工端口修改为解阻塞状态的第一修改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一修改指令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判定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三查询结果是所述主控板运行无故障、所述第四查询结果是所述以太网端口为全双工端口,且所述第五查询结果是所述全双工端口为解阻塞状态,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硬件状态无关。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无效,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全双工端口对应的端口参数配置是否为全双工端口的第六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六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六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六查询结果是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不为全双工端口,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不为全双工端口,向所述基站发送将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修改为全双工端口的第二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二修改指令的第二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六查询结果是所述端口参数配置为全双工端口,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基站参数配置是否有误的第七查询指令,并接收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七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七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七查询结果是基站参数配置有误,则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基站参数配置有误,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所述基站参数配置的第三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三修改指令的第三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七查询结果是基站参数配置无误,则当前所述传输通信异常与所述基站的本地参数配置无关,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所述地址解析协议ARP状态有效,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小区网络规划参数是否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的第八查询指令,并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八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八查询结果;
所述第八查询结果是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则发出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不匹配,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使得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的第四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四修改指令的第四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八查询结果为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小区网络规划参数匹配,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网络分片配置是否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的第九查询指令,并接收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九查询指令进行查询的第九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九查询结果为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则发出导致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不匹配,并向所述基站发送修改网络分片配置,使得网络分片配置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的第五修改指令;
若在接收到所述基站成功执行所述第五修改指令的第五反馈信息后,判断所述基站仍存在所述传输通信异常,或者,所述第九查询结果为小区网络规划参数与核心网中网络分片配置匹配,则向所述基站发送查询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的第二查询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是所述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状态为驱动和高层配置成功,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所述基站和核心网之间缺少路由;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是所述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链路反复建立,则所述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包括核心网服务器中未添加所述基站的设备标识。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的步骤。
2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58334.2A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654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8334.2A CN112654059B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8334.2A CN112654059B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4059A CN112654059A (zh) 2021-04-13
CN112654059B true CN112654059B (zh) 2022-06-07

Family

ID=75342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8334.2A Active CN112654059B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405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1764A (zh) * 2014-12-09 2015-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参数的冲突检测方法和设备
EP3053402A1 (en) * 2013-10-04 2016-08-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ing a base station with a failed interface to core network to assist with mobile station-to-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s
CN107078926A (zh) * 2014-03-04 2017-08-18 博科通迅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在不同机器上运行的sctp服务器之间的无缝sctp服务器故障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9325B (zh) * 2017-09-01 2018-10-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自動配置的交換機、自動配置交換機的方法、交換機自動部署的軟體定義網路系統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53402A1 (en) * 2013-10-04 2016-08-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ing a base station with a failed interface to core network to assist with mobile station-to-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s
CN107078926A (zh) * 2014-03-04 2017-08-18 博科通迅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在不同机器上运行的sctp服务器之间的无缝sctp服务器故障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81764A (zh) * 2014-12-09 2015-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参数的冲突检测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4059A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2952B (zh) 网络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331189B (zh) 日志获取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服务器
WO2017041406A1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138988B (zh) 网络故障的定位处理方法及装置
US78989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ng hub and spoke Internet Protocol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trouble diagnostics
CN101170438B (zh) 一种远程串口调试方法及其系统
CN112202635B (zh) 链路的监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
US11240068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items of equipment communicating according to a Modbus protoco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 method
CN112463281A (zh) 远程协助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8170A (zh) 一种终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708715A (zh) 一种5g基站业务故障查找方法及装置
CN112311574A (zh) 网络拓扑连线的检查方法、装置及设备
TWI638548B (zh) 寬頻迴路障礙查測系統
CN106713038B (zh) 一种远程传输线路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654059B (zh) 一种基站传输通信异常的原因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463511B (zh) 一种物联网串口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2636960A (zh)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内网协同维护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其存储介质
CN106708488A (zh) 一种多应用程序的调试系统和方法
JP4485344B2 (ja) サーバ装置、障害経路診断方法、および障害経路診断プログラム
CN109560970A (zh) 一种网络故障愈合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5001829B (zh) 协议漏洞挖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88489B (zh) 一种恢复用户业务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43282B (zh) 一种基于工控协议的高危安全风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4221808B (zh) 安全策略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4675B (zh) 一种基于城域网的家宽业务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