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7295A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7295A
CN112887295A CN202110086432.9A CN202110086432A CN112887295A CN 112887295 A CN112887295 A CN 112887295A CN 202110086432 A CN202110086432 A CN 202110086432A CN 112887295 A CN112887295 A CN 112887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nitoring
data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64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7295B (zh
Inventor
洪薇
洪健
李京昆
刘文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enweixi Ch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enweixi Ch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enweixi Ch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enweixi Ch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64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7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7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7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涉及数据安全领域,本方法包括: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一监测数据;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传输完毕后,对比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若三者不一致,则传输不准确;若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一致,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传输是否准确。本发明能通过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安全,检测数据传送过程是否安全。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安全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数据传输,包括系统内各组件各模块的数据交换和传输,也包括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传输。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完整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各个模块和系统处理结果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当前的普遍做法是在传输通道上加强安全措施,比如采用安全传输信道、数据加密传输等,这些方法的主要问题无法确保数据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本身的安全问题,比如数据多发、漏发、错发等,或是通过绕开既定的安全信道来发送数据从而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确保数据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本身的安全,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
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标记每条数据信息,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传输完毕后,获取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A、第二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B以及传送参数信息中待发送的数据总数量C,对比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若三者中任意两者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若三者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准确。
本发明在数据传输完毕后,通过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能够检测数据传输总量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准确。
优选的,由于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验真溯源的特性,本发明将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第一监测数据、第二监测数据均存储在区块链中,以确保在检测的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其中,在比较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数据中的数据信息时,本发明采用哈希计算的方法进行比较。
具体的,对于第一监测数据而言,在获取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后,首先根据哈希计算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哈希串,然后统计数据发送端当前发送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将每条数据信息对应的标记、哈希串、实时数量存储在区块链中,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对于第二监测数据而言,在获取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后,根据哈希计算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哈希串;然后统计数据接收端当前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并将每条数据信息对应的标记、哈希串、实时数量存储在区块链中,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其中,若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准确,具体包括:
s1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
s2若第二监测数据中无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s3若有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对比两个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中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若对应的哈希串或对应的实时数量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s4若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均一致,重复s1-s3步骤,直到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对比完毕,且每个步骤全部通过,则数据传输准确。
除了在传输过程结束后对该传输过程进行检测外,本发明还可以在传输过程中检测数据传输安全,具体包括:
c1传输过程中,获取第一监测数据中,时间点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的哈希串和实时数量;
c2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该时间点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哈希串和实时数量;
c3对比c1中的哈希串和c2中的哈希串,对比c1中的实时数量和c2中的实时数量,若对应的哈希串或对应的实时数量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若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均一致,数据传输完毕后对比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
与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并将参数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标记每条数据信息,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对比传输参数信息中的待发送的数据总数量C、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A、第二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B,若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若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均一致,触发第二对比模块;
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在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时,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准确。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区块链模块,区块链模块用于存储第一监测模块中的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模块中的第二监测数据。
与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的步骤。
与本发明中的方法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利于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验真溯源的特性,分别将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总数量及数据信息哈希上链存证,在传输过程中和传输完成后,对存储在链上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安全可靠可信、数据传输是否完整准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随时检测当前传输过程中是否正常,也即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总数量、数据明细是否一致。在数据传输完毕后,能够检测传输总量是否一致,以及每一条数据信息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内容以及顺序是否一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
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标记每条数据信息,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数据传输完毕后,获取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A、第二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B以及传送参数信息中待发送的数据总数量C,对比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若三者中任意两者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若三者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准确。
其中,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对每条数据信息进行标记,得到第一监测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根据哈希计算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哈希串;
统计数据发送端当前发送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
将每条数据信息对应的标记、哈希串、实时数量存储在区块链中,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其中,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根据哈希计算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哈希串;
统计数据接收端当前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
将每条数据信息对应的标记、哈希串、实时数量存储在区块链中,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其中,若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传输是否准确,具体包括:
s1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
s2若第二监测数据中无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s3若有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对比两个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中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若对应的哈希串或对应的实时数量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s4若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均一致,重复s1-s3步骤,直到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对比完毕,且每个步骤全部通过,则数据传输准确。
优选的,本发明在传输过程中能检测数据传输安全,具体包括:
c1传输过程中,获取第一监测数据中,时间点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的哈希串和实时数量;
c2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该时间点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哈希串和实时数量;
c3对比c1中的哈希串和c2中的哈希串,对比c1中的实时数量和c2中的实时数量,若对应的哈希串或对应的实时数量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若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均一致,数据传输完毕后对比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
优选的,获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后,将传输参数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中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步骤1获取某次数据传输过程有关数据发送端的信息,包括本次待发送的数据总记录数、操作人员、发送开始时间、预计结束时间、允许的错误率等传输参数信息;
步骤2将步骤1中的传输参数信息上链存证;
步骤3在数据发送端安装发送探测器,该探测器的作用是实时获取数据发送端发出去的每一条数据;
3.1对发送探测器接收到每一条数据,进行哈希计算,生成哈希串,形式化表示为:
SENT_Record_HASH=SHA256(发送探测器接收到一条数据)
其中:SHA256是一种常用的哈希函数,用于将字符串计算生成一段固定长度的字符串;
SENT_Record_HASH是发送探测器接收到一条数据的哈希值;
3.2递增当前发送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SENT_COUNT=SENT_COUNT+1;
3.3将当前记录的数据标识PK,字段哈希SENT_Record_HASH,当前发送总数SENT_COUNT,数据类型TYPE_SENT生成一条上链记录:
ONCHAIN_RECORD={PK,SENT_Record_HASH,SENT_COUNT,TYPE_SENT}
3.4将步骤3.3生成的链上记录ONCHAIN_RECORD上链存证,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3.5返回步骤3.1,直至数据发送完毕或传输过程中止;
步骤4在数据接收端安装接收探测器,该探测器的作用是实时获取和收集数据接收端收到的每一条数据;
4.1对接收探测器接收到每一条数据,进行哈希计算,生成哈希串,形式化表示为:
RECV_Record_HASH=SHA256(接收探测器收到一条数据)
其中:SHA256是一种常用的哈希函数,用于将字符串计算生成一段固定长度的字符串;
RECV_Record_HASH是接收探测器接收到一条数据的哈希值;
4.2递增当前接收的总数即实时数量RECV_COUNT=RECV_COUNT+1;
4.3将当前记录的数据标识PK,字段哈希RECV_Record_HASH,当前发送总数RECV_COUNT,数据类型TYPE_RECV生成一条上链记录:
ONCHAIN_RECORD={PK,RECV_Record_HASH,RECV_COUNT,TYPE_RECV}
4.4.将步骤4.3生成的链上记录ONCHAIN_RECORD上链存证,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4.5返回步骤4.1,直至数据接收完毕或传输过程中止;
步骤5传输过程中,可以在任意时间点通过检测在链上存证的发送和接收记录来核验当前传输过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1通过发送端记录的PK,查找对应的接收端的记录,比较其记录哈希、数量:
举例:
设当前时间点为t1,
Case1:
设该时间点发送端的链上记录为:
{PK=10000,RECV_Record_HASH=0xabcde,SENT_COUNT=101,TYPE_SENT}
设该时间点对应的接收端的链上记录为:
{PK=10000,RECV_Record_HASH=0xabcde,RECV_COUNT=101,TYPE_RECV}
二者的Record_HASH和记录总数的值相等,说明在t1时刻,传输过程是准确的。
Case2:
设该时间点发送端的链上记录为:
{PK=10000,SENT_Record_HASH=0xabcdf,SENT_COUNT=101,TYPE_SENT}
设该时间点接收端的链上记录为:
{PK=10000,RECV_Record_HASH=0xabcde,RECV_COUNT=101,TYPE_RECV}
二者的Record_HASH不相等,说明在t1时刻,传输过程出错了偏差。
步骤6传输过程结束,通过检测双方最后一条记录中包含的记录数,以及在步骤1中上链记录的本次待发送的数据总记录数,即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在本实施例中总数量A为第一监测数据中最后一条记录中包含的记录数RECV_COUNT,总数量B为第二监测数据中最后一条记录中包含的记录数RECV_COUNT;如果三者的值不一致,说明本次传输过程出现了问题;
步骤7如果步骤6通过,继续检测本次传输过程的每一条记录,通过明细以确认本次传输过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7.1以发送的上链记录为参照,即第一监测数据中的记录为参照,提取第一监测数据中的PK,然后查找第二监测数据中对应的链上接收记录,如果查找不到对应的记录,即第二监测数据中没有相同的PK,则说明该条记录在传输过程发生了丢失;
7.2如果找到,则比较两条记录的哈希值,如果不一致,则说明该条记录在传输过程发生的数据篡改;
7.3如果记录哈希比较成功,则比较两条记录的实时数量即RECV_COUNT,如果不一致,则说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发生了顺序偏差,也即先发送的一条记录,在接收端的接收时间落后于晚发送的某些条记录;
7.4返回7.1,直至全部记录比对完毕;
7.5如果上述检测步骤全部通过,则说明本次传输过程是正确的、完整的。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图2为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并将参数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标记每条数据信息,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对比传输参数信息中的待发送的数据总数量C、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A、第二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B,若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若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均一致,触发第二对比模块;
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在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时,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准确。
其中,本系统还包括区块链模块,区块链模块用于存储第一监测模块中的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模块中的第二监测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监测模块的具体方式为:获取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根据哈希计算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哈希串;统计数据发送端当前发送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将每条数据信息对应的标记、哈希串、实时数量存储在区块链中,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监测模块的具体方式为:获取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根据哈希计算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哈希串;统计数据接收端当前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将每条数据信息对应的标记、哈希串、实时数量存储在区块链中,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二对比模块的具体方式为: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若第二监测数据中无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则传输不准确;若有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对比两个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中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若对应的哈希串或对应的实时数量不一致,则传输不准确;若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均一致,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对比完毕,且每个步骤全部通过,则传输准确。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的步骤。
其中,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发明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装置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安全数字卡,闪存卡、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
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标记每条数据信息,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数据传输完毕后,获取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A、第二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B以及传送参数信息中待发送的数据总数量C,对比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若三者中任意两者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若三者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准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中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对每条数据信息进行标记,得到第一监测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根据哈希计算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哈希串;
统计数据发送端当前发送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
将每条数据信息对应的标记、哈希串、实时数量存储在区块链中,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中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根据哈希计算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哈希串;
统计数据接收端当前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实时数量;
将每条数据信息对应的标记、哈希串、实时数量存储在区块链中,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传输是否准确,具体包括:
s1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
s2若第二监测数据中无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s3若有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对比两个相同标记的数据信息中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若对应的哈希串或对应的实时数量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
s4若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均一致,重复s1-s3步骤,直到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对比完毕,且每个步骤全部通过,则数据传输准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在传输过程中检测数据传输安全,具体包括:
c1传输过程中,获取第一监测数据中,时间点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的哈希串和实时数量;
c2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该时间点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哈希串和实时数量;
c3对比c1中的哈希串和c2中的哈希串,对比c1中的实时数量和c2中的实时数量,若对应的哈希串或对应的实时数量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若对应的哈希串和对应的实时数量均一致,数据传输完毕后对比总数量A、总数量B和总数量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后,将传输参数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
7.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参数信息,并将参数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数据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信息,标记每条数据信息,得到第一监测数据;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数据接收端接收的数据信息,得到第二监测数据;
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对比传输参数信息中的待发送的数据总数量C、第一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A、第二监测数据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总数量B,若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不一致,则数据传输不准确;若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均一致,触发第二对比模块;
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在总数量C、总数量A和总数量B中任意两者均一致时,根据第一监测数据中数据信息的标记,获取第二监测数据中相同标记对应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相同标记的两个数据信息,判断数据传输是否准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区块链模块,区块链模块用于存储第一监测模块中的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监测模块中的第二监测数据。
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个所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个所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110086432.9A 2021-01-22 2021-01-22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Active CN112887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6432.9A CN112887295B (zh) 2021-01-22 2021-01-22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6432.9A CN112887295B (zh) 2021-01-22 2021-01-22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295A true CN112887295A (zh) 2021-06-01
CN112887295B CN112887295B (zh) 2022-08-05

Family

ID=76050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6432.9A Active CN112887295B (zh) 2021-01-22 2021-01-22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72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8958A (zh) * 2022-05-25 2022-08-30 向彩红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377A (zh) * 2017-03-29 2017-06-13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fdx总线消息的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07203345A (zh) * 2017-06-01 2017-09-26 深圳市云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副本存储快速校验一致性方法及其装置
CN109376553A (zh) * 2018-09-04 2019-02-22 深圳技术大学(筹) 网站后台图片资源完整性的验证方法和系统
US20190158313A1 (en) * 2017-11-21 2019-05-23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Method for high-security data transmission of blockchain
CN109862027A (zh) * 2019-03-01 2019-06-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设备、数据传输系统
WO2019129417A1 (de) * 2017-12-29 2019-07-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überprüfen einer integrität einer kommunikation
CN110188550A (zh) * 2019-05-17 2019-08-3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数据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1063182A (zh) * 2019-12-19 2020-04-24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灾害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31765A (zh) * 2020-09-25 2021-01-1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377A (zh) * 2017-03-29 2017-06-13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fdx总线消息的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07203345A (zh) * 2017-06-01 2017-09-26 深圳市云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副本存储快速校验一致性方法及其装置
US20190158313A1 (en) * 2017-11-21 2019-05-23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Method for high-security data transmission of blockchain
WO2019129417A1 (de) * 2017-12-29 2019-07-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überprüfen einer integrität einer kommunikation
CN109376553A (zh) * 2018-09-04 2019-02-22 深圳技术大学(筹) 网站后台图片资源完整性的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09862027A (zh) * 2019-03-01 2019-06-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设备、数据传输系统
CN110188550A (zh) * 2019-05-17 2019-08-3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数据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1063182A (zh) * 2019-12-19 2020-04-24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灾害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31765A (zh) * 2020-09-25 2021-01-1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8958A (zh) * 2022-05-25 2022-08-30 向彩红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CN114978958B (zh) * 2022-05-25 2023-09-26 广州市广农数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295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98048A1 (en) Identifying remote machine operating system
CN113127338A (zh) 一种固件测试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2792B (zh) 系统业务漏洞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0483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源完整性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2887295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06802898B (zh) 数据录入方法及装置
CN111209339B (zh) 区块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以及存储介质
CN114826946A (zh) 未授权访问接口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19758A (zh) 一种网络摄像头漏洞远程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600740A (zh) 一种传输外线数据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2783942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采集质量核验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09002441A (zh) 应用名称相似度的确定方法、异常应用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801538A (zh) 场站服务器应用资产深度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244699A (zh) 基于交互式应用安全检测的漏洞危险度评估系统
CN107395331A (zh) 一种电力设备通信数据异常报警系统
CN114422186A (zh) 一种攻击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83433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导出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3706056A (zh) 投标单位业绩识别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359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grading software
CN116796030B (zh) 一种用于工作票中规范的动作流程播报及语音交互的系统
CN116991651B (zh) 一种错误注入方法、片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95080B (zh) 加密系统扫描器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81445B (zh) 便携式文档格式文件的验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3685B (zh) 校验日志信息真伪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076183B (zh) 一种错误上报方法、片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