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7725A - 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7725A
CN114977725A CN202210641261.6A CN202210641261A CN114977725A CN 114977725 A CN114977725 A CN 114977725A CN 202210641261 A CN202210641261 A CN 202210641261A CN 114977725 A CN114977725 A CN 114977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ddy current
port
permanent magnet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12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雷
夏志远
高学锐
王聪
王中祥
毛景禄
高琳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12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7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7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7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11/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ing or retard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of different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7/00Brakes with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tr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7/00Brakes with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track
    • B61H7/02Scotch blocks, skids, or like track-engaging shoes
    • B61H7/04Scotch blocks, skids, or like track-engaging shoes attached to railway vehicles
    • B61H7/06Skids
    • B61H7/08Skids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 B61H7/083Skids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working with eddy curr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其中,旋转机构包括:保护罩,其设置于永磁涡流制动器的连接梁的底部,并且包围永磁涡流制动器的磁极组件的外部以对磁极组件进行遮挡,保护罩面向轨道的一侧沿磁极组件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旋转动力源,其设置于磁极组件的端部,当永磁涡流制动器由缓解状态切换为制动状态时,磁极组件可在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至工作面正对轨道,当永磁涡流制动器由制动状态切换为缓解状态时,磁极组件可在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至工作面被遮挡于保护罩内。该旋转机构可实现永磁涡流制动器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的切换,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涡流制动作为一种全新的非黏着制动方式,其优越的制动性能以及无磨耗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涡流制动又可以分为电磁涡流制动和永磁涡流制动,相对于电磁涡流制动,永磁涡流制动表现出两个主要优点:不需要外加电源产生激励,大大节省了制动用电;不需要电源,不存在断电时制动失效的危险。
直线永磁涡流制动器是安装在高速列车转向架的构架上,在车辆紧急制动时,直线永磁涡流制动器释放永磁体结构至轨面一定距离,在轨道上产生涡流效应从而产生制动力的一种非黏着制动器。
电磁涡流可以通过给制动器通电、断电实现制动和缓解状态的切换,但由于永磁体的自励磁性,在非制动状态下,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依旧会导致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制动力,进而影响车辆运行。
高速列车永磁涡流制动器在制动状态时,磁极底面距轨道表面一定距离,制动器与轨道产生涡流,从而产生制动力;当列车运行过程中制动器在非工作状态时需要将其置于较高位置的,以适应列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的垂向颠簸振动,但这样的距离还不足以隔断永磁体磁力线,依然存在制动力,无法有效地实现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之间的切换。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可实现永磁涡流制动器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的切换,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旋转机构,用于永磁涡流制动器中,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包括磁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磁极组件上方的连接梁,所述磁极组件具有一可与轨道产生涡流效应的工作面,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于所述连接梁的底部,并且包围所述磁极组件的外部以对所述磁极组件进行遮挡,所述保护罩面向所述轨道的一侧沿所述磁极组件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
旋转动力源,所述旋转动力源设置于所述磁极组件的端部,所述旋转动力源可驱动所述磁极组件旋转;当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由缓解状态切换为制动状态时,所述磁极组件可在所述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至所述工作面正对所述轨道,当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由制动状态切换为缓解状态时,所述磁极组件可在所述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至所述工作面被遮挡于所述保护罩内。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梁的底部,所述连接支座的一侧与所述旋转动力源连接,所述连接支座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极组件的端部连接。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内还设置有轴承,以便于所述转轴进行转动。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设置于所述磁极组件的端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支座相邻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永磁涡流制动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还包括:
磁极组件,所述磁极组件的两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旋转动力源;
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保护罩的顶部;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空气弹簧支撑座,所述空气弹簧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连接梁的顶部两
端,所述空气弹簧支撑座具有一安装腔;
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空气弹簧的顶
部与所述空气弹簧支撑座的顶部内侧相连;
制动器安装板,所述制动器安装板用于将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安装至转向架上,所述制动器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空气弹簧的底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动力源包括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和所述空气弹簧通过气路连接并且均与风管路连通,所述气路上设置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可在接收到制动或缓解指令时,控制所述气路的通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气缸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气路上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风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同侧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空气弹簧均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空气弹簧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并且在所述空气弹簧与所述第二风口连接的通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弹簧连通,且所述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空气弹簧均通过所述第三控制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与外界连通的端口设置有节流阀;
当接收到制动指令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均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所述空气弹簧排气,同时所述旋转气缸内的气体由所述第一风口排出,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二风口进入所述旋转气缸,驱动所述旋转气缸旋转;
当接收到缓解指令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一端口正向导通,以使得所述风管路中的气体进入所述空气弹簧内并经由所述第一风口进入所述旋转气缸内,同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口反向导通,以使得所述旋转气缸内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二风口排出,驱动旋转气缸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制动状态时,当检测到所述旋转气缸未旋转到位或达到设定时间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二端口正向导通并且所述第一端口反向导通,同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以使得所述风管路中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二风口直接进入所述旋转气缸内。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所述转向架上设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通过保护罩与旋转动力源的配合,结合永磁涡流制动器的垂向运动,可有效保证永磁涡流制动器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的切换,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2)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具备防护作用,可防止车辆高速运行时路边异物的冲击或者因磁力造成的吸附,也为后续维护提供方便。
(3)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永磁涡流制动器,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带动磁极组件的旋转动作与磁极组件的升降运动相配合,可实现制动和缓解状态的自动切换,可靠性高,可适应轨道车辆运行的需要。
(4)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永磁涡流制动器,旋转动力源与空气弹簧共用一套气动系统,充分利用永磁涡流制动器自身结构特点,实现将空气弹簧的垂直运动转换为磁极组件的垂直和旋转运动的合运动,实现制动和缓解状态的自动切换。
(5)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可实现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的自动切换,且在缓解状态下有效防止制动力的产生,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去掉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永磁涡流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永磁涡流制动器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旋转机构去掉部分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永磁涡流制动器制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旋转机构去掉部分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永磁涡流制动器缓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动状态下的气路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缓解状态下的气路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动状态下的另一气路示意图;
图14为旋转气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旋转机构;2、保护罩;21、开口;3、旋转动力源;301、第一风口;302、第二风口;31、旋转气缸;311、第一腔室;312、第二腔室;4、连接支座;41、贯通孔;5、转轴;6、轴承;7、连接板;
10、永磁涡流制动器;101、磁极组件;1011、工作面;102、连接梁;103、空气弹簧支撑座;1031、安装腔;104、空气弹簧;105、制动器安装板;106、连接杆;107、第一控制阀;108、第二控制阀;109、第三控制阀;110、单向阀;111、节流阀;112、磁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发明的描述中,所述磁极组件的“工作面”是指在充磁方向上的表面。永磁体在充磁方向上,其磁密度非常大,而在其它方向上,磁密度非常弱或呈现弱磁性,从而当磁极组件的工作面与轨道表面相对并在规定的距离内时,工作面与轨道表面之间可产生涡流,进而实现制动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旋转机构,用于永磁涡流制动器中,可对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进行切换。如图5所示,永磁涡流制动器10包括磁极组件101以及位于磁极组件上方的连接梁102,磁极组件101具有一可与轨道产生涡流效应的工作面101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1包括:
保护罩2,其设置于连接梁102的底部(参见图5),并且包围磁极组件101的外部以对磁极组件101进行遮挡,保护罩2面向轨道的一侧沿磁极组件10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21;
旋转动力源3,其设置于磁极组件101的端部,旋转动力源3可驱动磁极组件101旋转;当永磁涡流制动器由缓解状态切换为制动状态时,磁极组件101可在旋转动力源3的驱动下旋转至工作面1011正对轨道(参见图3和图9),当永磁涡流制动器由制动状态切换为缓解状态时,磁极组件101可在旋转动力源3的驱动下旋转至工作面1011被遮挡于保护罩2内(参见图7)。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安装至永磁涡流制动器的磁极组件附近,通过保护罩与旋转动力源的配合,使得磁极组件在制动或缓解切换过程中随着永磁涡流制动器进行升降运动的同时整体进行旋转,实现磁极组件的工作面在制动过程中无屏蔽地正对轨道表面,并且在缓解过程中非工作面正对轨道表面,而工作面遮挡于保护罩内,可以有效屏蔽磁场作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机构,可有效保证永磁涡流制动器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的切换,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同时保护罩还具备防护作用,可防止车辆高速运行时路边异物的冲击或者因磁力造成的吸附,也为后续维护提供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旋转机构1还包括连接支座4,连接支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于连接梁102的底部,连接支座4的一侧与旋转动力源3连接,连接支座4开设有贯通孔41,贯通孔41内穿设有转轴5,转轴5的一端与旋转动力源3的输出端连接,转轴5的另一端与磁极组件101的端部连接。通过连接支座,实现对旋转动力源3的固定,并且将旋转动力源3的旋转运动通过转轴5输出至磁极组件10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贯通孔41内还设置有轴承6,转轴5设置在轴承6内以便于其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旋转机构1还包括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一侧固定设置于磁极组件101的端部,连接板7的另一侧与连接支座4相邻并与转轴5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7将磁极组件101与转轴5进行连接,可以更好地固定磁极组件101,并起到更可靠地传递转动力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动力源3可以选用旋转气缸或旋转油缸等可以提供驱动力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永磁涡流制动器,该永磁涡流制动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构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0所示,该永磁涡流制动器10,还包括:
磁极组件101,磁极组件101的两端连接旋转机构1的旋转动力源3;
连接梁102,连接梁102设置于旋转机构1的保护罩2的顶部;
升降机构,包括:
空气弹簧支撑座103,空气弹簧支撑座103设置于连接梁102的顶
部两端,空气弹簧支撑座103具有一安装腔1031;
空气弹簧104,空气弹簧104安装于安装腔1031内,空气弹簧104的顶部与空气弹簧支撑座103的顶部内侧相连;
制动器安装板105,制动器安装板105用于将永磁涡流制动器安装至转向架上,制动器安装板105固定设置于空气弹簧104的底部。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上述永磁涡流制动器包括两个永磁涡流制动器模块,每个永磁涡流制动器模块均包括上述各部件。两个永磁涡流制动器模块互为镜像地设置并且在端部通过连接杆106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旋转机构的永磁涡流制动器,安装至轨道车辆转向架上,在车辆紧急制动时,永磁涡流制动器将磁极组件下放至距离轨道表面规定的距离,同时磁极组件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旋转至工作面正对轨道表面,在轨道上产生涡流效应进行制动;当制动缓解时,永磁涡流制动器将磁极组件升起,同时磁极组件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旋转至工作面被遮挡于保护罩内,磁极组件的非工作面正对轨道表面,有效屏蔽磁力线,使得涡流效应减小甚至消失,从而制动力消失,实现缓解功能。该具有旋转机构的永磁涡流制动器可实现制动和缓解状态的自动切换,可靠性高,可适应轨道车辆运行的需要。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动力源3包括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和空气弹簧104通过气路连接并与风管路连通,气路上设置有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可在接收到制动或缓解指令时,控制所述气路的通断,以驱动旋转气缸旋转。本实施例充分利用永磁涡流制动器自身结构的特点,提出旋转动力源与空气弹簧共用一套气动系统的思路,实现将空气弹簧的垂直运动转换为磁极组件的垂直和旋转运动的合运动,实现制动和缓解状态的自动切换,而无需外加动力源,结构简单,节省能源。
图11-图13示出了上述旋转动力源3与空气弹簧104共用一套气动系统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图11-图13中以两套空气弹簧104和两套旋转气缸31为例示出,两套空气弹簧104串联在风管路上,两套旋转气缸31并联。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仅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在相同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为可实现相同效果的其它形式。
旋转气缸31和空气弹簧104均与风管路连通,旋转气缸31具有第一风口301和第二风口302,控制部件包括设置于气路上的第一控制阀107、第二控制阀108和第三控制阀109,其中:第一控制阀107设置于风管路上,第一控制阀107的同侧具有第一端口1071和第二端口1072,第一风口301和空气弹簧104均与第一控制阀107的第一端口1071连接,第二风口302与第一控制阀107的第二端口1072连接;空气弹簧104通过第二控制阀108与第二风口302连通,并且在空气弹簧104与第二风口302连接的通路上设置有单向阀110,单向阀110的进气口与空气弹簧104连通,且单向阀110的出气口与第二风口302连通,从而使得仅允许由空气弹簧104内的气体向第二风口302流动,而不允许旋转气缸31内的气体由第二风口302到空气弹簧104内;第一风口301和空气弹簧104均通过第三控制阀109与外界连通,第三控制阀109与外界连通的端口设置有节流阀111。
为方便对整个系统原理的理解,本处对旋转气缸31的相关结构进行简单说明。如图14所示,旋转气缸31包括转轴以及由摆动活塞分隔开的第一腔室311和第二腔室312,第一腔室311的风口即为第一风口301,第二腔室312的风口即为第二风口302。此处,旋转气缸3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其余结构不做赘述。
如图11所示,当接收到制动指令时,第一控制阀107的第一端口1071和第二端口1072均关闭,第二控制阀108和第三控制阀109打开,由于节流阀111的存在,空气弹簧104排气,同时第一腔室311内的气体由第一风口301排出,排出的气体经由第二风口302进入第二腔室312内,由于第二腔室312的有效面积大于第一腔室311的有效面积,驱动旋转气缸31旋转,带动磁极组件101旋转至工作面1011正对轨道进行制动。
如图12所示,当接收到缓解指令时,第二控制阀108和第三控制阀109关闭,第一控制阀107的第一端口1071正向导通,即,风管路中的气体通过第一端口1071进入空气弹簧104,并经由第一风口301进入第一腔室311内,同时,第一控制阀107的第二端口1072反向导通,即,第二腔室312内的气体经由第二风口302排出并通过第一控制阀107的第二端口1072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107采用三位五通阀,第二控制阀108和第三控制阀109采用二位二通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制动状态时,当检测到旋转气缸31未旋转到位或达到设定时间后,第一控制阀107的第二端口1072正向导通,同时第一端口1071反向导通,第二控制阀108和第三控制阀109关闭,风管路中的气体通过第二端口1072进入并经由第二风口302直接充入第二腔室31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由节流阀111的流量可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排气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磁极组件101与工作面1011背离的另一面以及两侧面上安装有磁轭112。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转向架上设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10。该轨道车辆可实现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的自动切换,且在缓解状态下有效防止制动力的产生,提高运行的安全性。此外,上述各实施例中旋转机构和永磁涡流制动器所具有的其他积极技术效果同样适用于轨道车辆,在此不做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永磁涡流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动状态和缓解状态的切换过程进行说明,其中,为清楚地展示出磁极组件101的旋转状态,图6、图8和图10将保护罩2去掉;图7和图9中去掉一部分的保护罩2。
1、永磁涡流制动器初始状态
如图6和图7所示,轨道车辆正常运行时,空气弹簧104保持充气状态,空气弹簧支撑座103在空气弹簧104的推力作用下保持在抬起位置,从而保证连接梁102及磁极组件101处于抬起位置,保持与轨道的距离。
此时,磁极组件101的工作面被遮挡于旋转机构1的保护罩2内,磁极组件101的非工作面正对轨道,从而有效减弱磁极组件101与轨道的磁力作用,保证轨道车辆的正常运行。
2、永磁涡流制动器进行制动
如图8和图9所示,当轨道车辆实施制动时,空气弹簧104排气,在制动器安装板105的支撑作用下,空气弹簧支撑座103随着气体的减少而向下运动,使得固定在空气弹簧支撑座103下表面的连接梁10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固定于连接梁102下方的磁极组件101向下运动。
在上述过程中,整个旋转机构1在连接梁102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由于空气弹簧104与旋转动力源3共用一套气动系统,空气弹簧104排放气体的过程中,旋转动力源3会推动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板7和磁极组件101做旋转运动,直至磁极组件101的工作面正对轨道且距轨道表面规定的距离,永磁涡流制动器与轨道产生涡流效应,从而产生制动力。
3、永磁涡流制动器进行缓解
如图10所示,当车辆实施缓解时,空气弹簧104充气,空气弹簧支撑座103的上部在空气弹簧4的顶升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固定于空气弹簧支撑座103下方的连接梁10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固接于连接梁102底部连接支座4向上运动,连接支座4的运动带动旋转机构1向上运动,使得磁极组件101远离轨道表面。
在上述过程中,整个旋转机构1在连接梁102的带动下向上运动,由于空气弹簧104与旋转动力源3共用一套气动系统,空气弹簧104充气的过程中,旋转动力源3会推动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板7和磁极组件101做旋转运动,垂直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合运动使得磁极组件101与轨道表面距离增加的同时,磁极组件101的工作面1011逐渐旋转至保护罩2内,而非工作面逐渐正对轨道,最终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进而使得涡流效应减小甚至消失,从而制动力消失,实现缓解功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旋转机构,用于永磁涡流制动器中,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包括磁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磁极组件上方的连接梁,所述磁极组件具有一可与轨道产生涡流效应的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于所述连接梁的底部,并且包围所述磁极组件的外部以对所述磁极组件进行遮挡,所述保护罩面向所述轨道的一侧沿所述磁极组件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
旋转动力源,所述旋转动力源设置于所述磁极组件的端部,所述旋转动力源可驱动所述磁极组件旋转;当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由缓解状态切换为制动状态时,所述磁极组件可在所述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至所述工作面正对所述轨道,当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由制动状态切换为缓解状态时,所述磁极组件可在所述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至所述工作面被遮挡于所述保护罩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用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梁的底部,所述连接支座的一侧与所述旋转动力源连接,所述连接支座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极组件的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用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内还设置有轴承,以便于所述转轴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用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设置于所述磁极组件的端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支座相邻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5.一种永磁涡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磁极组件,所述磁极组件的两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旋转动力源;
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的所述保护罩的顶部;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空气弹簧支撑座,所述空气弹簧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连接梁的顶部两端,所述空气弹簧支撑座具有一安装腔;
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空气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空气弹簧支撑座的顶部内侧相连;
制动器安装板,所述制动器安装板用于将所述永磁涡流制动器安装至转向架上,所述制动器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空气弹簧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源包括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和所述空气弹簧通过气路连接并且均与风管路连通,所述气路上设置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可在接收到制动或缓解指令时,控制所述气路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气缸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气路上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风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同侧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空气弹簧均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空气弹簧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并且在所述空气弹簧与所述第二风口连接的通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弹簧连通,且所述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空气弹簧均通过所述第三控制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与外界连通的端口设置有节流阀;
当接收到制动指令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均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所述空气弹簧排气,同时所述旋转气缸内的气体由所述第一风口排出,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二风口进入所述旋转气缸,驱动所述旋转气缸旋转;
当接收到缓解指令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一端口正向导通,以使得所述风管路中的气体进入所述空气弹簧内并经由所述第一风口进入所述旋转气缸内,同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口反向导通,以使得所述旋转气缸内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二风口排出,驱动旋转气缸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制动状态时,当检测到所述旋转气缸未旋转到位或达到设定时间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所述第二端口正向导通并且所述第一端口反向导通,同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以使得所述风管路中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二风口直接进入所述旋转气缸内。
10.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永磁涡流制动器。
CN202210641261.6A 2022-06-08 2022-06-08 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Pending CN114977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1261.6A CN114977725A (zh) 2022-06-08 2022-06-08 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1261.6A CN114977725A (zh) 2022-06-08 2022-06-08 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7725A true CN114977725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1261.6A Pending CN114977725A (zh) 2022-06-08 2022-06-08 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77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9512B2 (ja) 車両駆動装置
JP2006307653A (ja) 水平軸風車
JPH10218524A (ja) エレベータ用レールブレーキ
CN103241225B (zh) 单翼板作用式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CN110154086A (zh) 一种基于弹性闩锁模块的一体化关节失电制动器
CN114977725A (zh) 旋转机构、永磁涡流制动器及轨道车辆
CN2920763Y (zh) 轨道车辆气液制动装置
CN102530016B (zh) 双翼板作用式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CA2313368A1 (en) High efficiency pneumatically driven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CN100386955C (zh) 车用永磁涡流缓速器
CN1241815C (zh)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CN1107606C (zh) 磁浮动力舱
CN110271426A (zh) 一种电磁涡流制动装置
CN105621193A (zh) 高性能电磁增力安全制动器及直驱电梯
EP1294632A1 (en) Holding brake for an elevator
CN113258744B (zh) 一种列车轴端发电装置
CN201249754Y (zh) 具有降低鼓风损失装置的液力减速制动器
CN209452056U (zh) 一种离心机扰流装置
JP2704016B2 (ja) 車両用制動装置
CN201723301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循环电磁阀
TWI583107B (zh)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JP3860362B2 (ja) 縦型回転体用軸受装置
CN102556105A (zh) 单翼板液压驱动式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CN114900009B (zh) 稳定型竖向磁悬浮直线电机模组
CN102556107B (zh) 双翼板液压驱动式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