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6580A - 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6580A
CN114976580A CN202110202952.1A CN202110202952A CN114976580A CN 114976580 A CN114976580 A CN 114976580A CN 202110202952 A CN202110202952 A CN 202110202952A CN 114976580 A CN114976580 A CN 114976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nductive connecting
mounting structure
circuit board
connec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29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29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6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6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天线、电路板和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与电子设备的固定部配合连接,以安装天线和电路板于固定部;天线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导电连接件贯穿电路板,以及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装配状态下,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分别与天线和电路板连接,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分别与电路板和固定部连接。本公开通过导电连接件将天线、电路板以及电子设备的固定部连接在一起,使得天线安装结构连接稳定。且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天线占用的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通信网络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内的各类天线越来越多。天线比如是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天线,金属边框天线,钢片天线,IMA(in-mode-antenna)天线等。
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电子设备越来越趋于薄型化设计,使得电子设备内的可使用空间越来越少。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设天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所述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天线、电路板和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固定部配合连接,以安装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板于所述固定部;
所述天线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所述导电连接件贯穿所述电路板,以及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固定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一活动触点,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一活动触点中的一个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一活动触点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与所述第一活动触点接触连接,以在所述天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一活动触点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的一侧面;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触点和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包括多个第一凸包,多个所述第一凸包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的延伸方向布设;
所述第一活动触点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臂,多个所述第一凸包和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臂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天线载体,所述天线通过所述天线载体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导电连接件贯穿所述天线载体,所述天线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天线载体上设置有走线通孔,所述天线包括走线段,所述走线段形成于所述走线通孔。
可选地,所述天线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天线载体的接触段,所述走线段与所述接触段连通;
装配状态下,所述走线段通过所述接触段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接触连接。
可选地,所述天线采用激光直接成型设置于所述天线载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包括第二固定触点和第二活动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活动触点中的一个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活动触点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与所述第二活动触点接触连接,以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还包括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活动触点形成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的一侧面;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包括多个第二凸包,多个所述第二凸包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的延伸方向布设;
所述第二活动触点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臂,多个所述第二凸包和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臂一一对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天线安装结构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安装所述天线安装结构于所述电子设备。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中框本体。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安装所述天线安装结构的导电连接件于所述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导电连接件将天线、电路板以及电子设备的固定部连接在一起,使得天线安装结构连接稳定。且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天线占用的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天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天线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导电连接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导电连接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天线载体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固定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随着电子设备内的天线的不断增加,如何利用电子设备内有限的空间设置多种天线,已经成为天线设计的瓶颈。
一个示例中,天线的两个弹片采用错开摆放的方式布设于终端的内部。其中一个弹片用于连接电路板和中框本体,另一个弹片用于连接电路板和天线,而用于导电的螺丝单独摆放。该种布设方式,天线占用了电子设备内部过多的空间,空间利用不合理,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处理。
在另一个示例中,天线的两个弹片采用沿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以重合叠放的方式布设于电子设备的内部。其中一个弹片用于连接天线和电路板,另一个弹片用于连接中框本体和电路板,而用于导电的螺丝单独摆放。该种布设方式相比于上述方式,虽然优化了空间布局,减少了天线的空间。但是,优化效果并不明显。对于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天线的数量与种类还会增加,该种方法依旧不能满足天线的合理布设关系。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比如是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穿戴设备等。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天线、电路板和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与电子设备的固定部配合连接,以安装天线和电路板于固定部,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
天线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导电连接件贯穿电路板,以及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装配状态下,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分别与天线和电路板连接,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分别与电路板和固定部连接,以导通天线和电路板,实现天线的通信功能。而导电连接件贯穿电路板和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减少占用电子设备内的天线安装结构的空间,提升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比如是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穿戴设备等。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天线11、电路板2和导电连接件3,导电连接件3与电子设备的固定部4配合连接,以安装天线11和电路板2于固定部4,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电路板2比如可以是PCB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电路板2还比如可以是FPCB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使得电路板2可以自由弯折,满足电子设备的使用需要。
其中,导电连接件3比如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螺丝,以便于导电连接件3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固定部4形成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固定部4比如是电子设备的中框本体,中框本体比如由金属材料制成。固定部4比如设置有安装体41,安装体41凸出于中框本体的内侧壁,安装体41沿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参照图2所述的Z轴方向)设置有贯穿其安装体41的螺纹通孔411,导电连接件3穿过天线11和电路板2,并与安装体41的螺纹通孔411螺接,导电连接件3实现固定部4以及电路板2和天线11的电性连接,有效提升了连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天线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电路板2的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导电连接件3贯穿电路板2,以及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装配状态下,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分别与天线11和电路板2连接,以连通天线11和电路板2,实现电性连接,提升了天线11和电路板2之间的通信效果。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分别与电路板2和固定部4连接,以连通电路板2和固定部4,实现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通过导电连接件3将天线11、电路板2以及固定部4叠合在一起,有效减少了天线11的占用空间。同时,导电连接件3贯穿电路板2和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以及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并挤压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保证其天线安装结构的可靠性,使得在保证天线11的性能的同时,也为天线安装结构带来了稳定性。天线安装结构以叠合的形式形成天线11的辐射区域,使得天线11的辐射区域至少可以缩小0.5mm~1mm*3.5mm~4mm,有效缩减了占用空间,利于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提升电子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包括第一固定触点51和第一活动触点52,第一固定触点51和第一活动触点52中的一个与天线11连接,第一固定触点51和第一活动触点52中的另一个与电路板2连接。装配状态下,第一固定触点51和第一活动触点52接触连接,以在天线11与电路板2之间形成电连接。第一固定触点51比如与电路板2连接,第一活动触点52比如与天线11连接,通过导电连接件3依次穿过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和电路板2,将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和电路板2连接在一起,并挤压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使得第一活动触点52和第一固定触点51接触连接,以实现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还包括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呈环形结构,以环绕导电连接件3。第一固定触点51和第一活动触点52形成于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的一侧面,第一固定触点51设置于第一活动触点52和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之间,第一固定触点51通过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与电路板2连接,增大了第一固定触点51和电路板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连接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不限于环形结构,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调整。其中,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比如还可以呈矩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依旧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触点51包括多个第一凸包,多个第一凸包比如沿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的延伸方向布设,第一凸包可以沿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均匀分布。第一活动触点52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臂,多个第一凸包和多个第一弹性臂一一对应。第一弹性臂的固定端与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固定连接,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与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具有第一预定距离,使得第一弹性臂与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形成第一预定夹角,第一预定夹角比如是15°~60°。当导电连接件3挤压第一弹性臂时,第一凸包可以抵持于第一弹性臂,二者形成有效的接触连接,使得二者连接更加可靠性,第一凸包、第一弹性臂以及导电连接件3之间导通在一起,形成电性连接,实现了天线的通信功能。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触点51也可以形成于第一活动触点52,第一固定触点51比如形成于第一活动触点52的与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的相邻的一侧面。当导电连接件3挤压第一活动触点52时,第一活动触点52带动第一固定触点51向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运动,使得第一活动触点52上的第一固定触点51与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53形成有效的接触连接,提升连接的可靠性,提高天线的辐射性能。因此,第一固定触点51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实际设计为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所示,天线安装结构还包括天线载体1,天线11通过天线载体1安装于电子设备。天线11比如是LDS天线(Laser DirectStructuring),并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底部的扬声器(图中未示出)处。天线11通过激光直接成型设置于天线载体1上,天线载体1由扬声器的一侧延伸至扬声器的另一侧,使得天线11可以跨越扬声器。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5所示,天线载体1上设置有载体安装部13,载体安装部13沿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参照图2所示的Z轴方向)设置有安装通孔131,导电连接件3通过安装通孔131穿过载体安装部13,使得天线载体1通过导电连接件3安装于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依旧图2、参照图5所示,天线载体1还设置有走线孔12,天线11包括延伸段111,以及形成于天线载体1的走线段112,以及形成于天线载体1的接触段113。走线段112形成于走线孔12内,走线段112分别与接触段113和延伸段111连通。装配状态下,导电连接件3挤压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使得走线段112通过接触段113与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接触连接,实现导电通信功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包括第二固定触点61和第二活动触点62,第二固定触点61和第二活动触点62中的一个与电路板2连接,第二固定触点61和第二活动触点62中的另一个与固定部4连接。装配状态下,第二固定触点61与第二活动触点62接触连接,以在电路板2和固定部4之间形成电连接。第二固定触点61比如与电路板2固定连接,第二活动触点62比如与固定部4连接,通过导电连接件3依次穿过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以及电路板2,以及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将第一导电连接单元5、电路板2以及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连接在一起,并挤压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使得第二活动触点62和第二固定触点61实现接触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依旧参照图2、图4所示,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还包括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呈环形结构,以环绕导电连接件3。第二固定触点61和第二活动触点62形成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的一侧面,第二固定触点61设置于第二活动触点62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之间,第二固定触点61通过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与电路板2连接,增大了第二固定触点61和电路板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连接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不限于环形结构,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调整。其中,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比如还可以呈矩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依旧参照图2、图4所示,第二固定触点61包括多个第二凸包,多个第二凸包比如沿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的延伸方向布设,其中,第二凸包可以沿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均匀分布。第二活动触点62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臂,多个第二凸包和多个第二弹性臂一一对应。第二弹性臂的固定端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固定连接,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具有第二预定距离,使得第二弹性臂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形成第二预定夹角,第二预定夹角比如是15°~60°。当导电连接件3挤压第二导电连接单元6时,第二凸包可以抵持于第二弹性臂,二者形成有的接触连接,使得二者连接更加可靠性,第二凸包、第二弹性臂以及导电连接件3之间导通在一起,实现了电性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触点61也可以形成于第二活动触点62,第二固定触点61比如形成于第二活动触点62的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的相邻的一侧面。当第二活动触点62发生弹性形变时,第二活动触点62带动第二固定触点61向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运动,使得第二活动触点62上的第二固定触点61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63形成有效的接触连接,提升连接的可靠性。因此,第二固定触点61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实际设计为准。
本公开提供的天线安装结构,以叠合的形式设置导电连接件、天线、电路板、第一导电连接单元以及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减少天线的占用空间。导电连接件依次贯穿第一导电连接单元、电路板以及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并挤压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使得天线通过第一导电连接单元与电路板连接在一起,以及固定部通过第二导电连接单元与电路板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天线的辐射体,实现天线的通信连接。天线安装结构结构稳定,且导电连接件使得天线安装结构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在保证天线的性能的前提下,以叠合的方式设置天线安装结构,有效节省了天线的占用空间,利于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处理,且也为其他电子元件留有更多的设计空间。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比如是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穿戴设备等具备通信功能的电子产品。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天线安装结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所示,电子设备包括天线安装结构,以及固定部4。固定部4包括中框本体,中框本体比如由金属材料制成,以提升固定部4的整体的强度,延长固定部4的使用寿命。天线安装结构与固定部4配合,以安装天线安装结构于电子设备。
其中,参照图2、图6所示,固定部4设置有避让部42,避让部42用于安装天线安装结构的导电连接件3于电子设备。避让部42比如包括形成于固定部4的避让本体421,以及避让通孔422。避让通孔422沿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参照图2所示的Z轴方向)贯穿避让本体421,避让通孔422避让导电连接件3,以便于导电连接件3顺利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固定部4。
本公开提供的电子设备,节省了天线的占用空间,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优化了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的布局,以便于导入电子设备的新功能,以及提升电池的容量,满足用户对电量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体验。电子设备的整机外形不发生变化,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机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天线安装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天线、电路板和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固定部配合连接,以安装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板于所述固定部;
所述天线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相对的两侧面的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所述导电连接件贯穿所述电路板,以及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固定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一活动触点,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一活动触点中的一个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一活动触点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与所述第一活动触点接触连接,以在所述天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一活动触点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的一侧面;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触点和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包括多个第一凸包,多个所述第一凸包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本体的延伸方向布设;
所述第一活动触点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臂,多个所述第一凸包和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臂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天线载体,所述天线通过所述天线载体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导电连接件贯穿所述天线载体,所述天线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载体上设置有走线通孔,所述天线包括走线段,所述走线段形成于所述走线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天线载体的接触段,所述走线段与所述接触段连通;
装配状态下,所述走线段通过所述接触段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单元接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采用激光直接成型设置于所述天线载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包括第二固定触点和第二活动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活动触点中的一个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活动触点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与所述第二活动触点接触连接,以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还包括与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活动触点形成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的一侧面;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包括多个第二凸包,多个所述第二凸包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单元本体的延伸方向布设;
所述第二活动触点包括多个第二弹性臂,多个所述第二凸包和多个所述第二弹性臂一一对应。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安装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天线安装结构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安装所述天线安装结构于所述电子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中框本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安装所述天线安装结构的导电连接件于所述电子设备。
CN202110202952.1A 2021-02-22 2021-02-22 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976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952.1A CN114976580A (zh) 2021-02-22 2021-02-22 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2952.1A CN114976580A (zh) 2021-02-22 2021-02-22 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580A true CN114976580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4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2952.1A Pending CN114976580A (zh) 2021-02-22 2021-02-22 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65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80591B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9356366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138843A1 (ja) 回路基板装置、配線基板間接続方法及び回路基板モジュール装置
CN111585072B (zh) 电子设备
US8882541B2 (en) Socket connector, camera modul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165377B (zh)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6238156A (ja) 携帯無線装置
CN112510357B (zh) 天线组件及无线耳机
CN20850899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组件
US9439286B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98504B (zh) 导电装置及终端
CN114976580A (zh) 天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7823315U (zh) 电子设备、电路板组件、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110891116A (zh) 具有复合天线的通信终端
CN112018505B (zh) 天线弹片、天线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9963280U (zh) 接地弹片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067952B (zh)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受话器组件
CN210984931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247216B (zh) 电子设备
CN219040710U (zh) 天线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6491497U (zh) 电子设备
CN212462028U (zh) 导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513688U (zh)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266755U (zh) 一种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10404271U (zh) 桥接片以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