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6422A - 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6422A
CN114976422A CN202210616092.0A CN202210616092A CN114976422A CN 114976422 A CN114976422 A CN 114976422A CN 202210616092 A CN202210616092 A CN 202210616092A CN 114976422 A CN114976422 A CN 114976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square
storage battery
connecting wir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60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6422B (zh
Inventor
闵凯龙
谭晓艳
温刚
门宏跃
李飞翔
张北京
李帅
周清
吴永超
程麒
孙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 High Voltage Branch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Super High Voltage Branch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 High Voltage Branch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Super High Voltage Branch Of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60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6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6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6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tionary device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98Guarantee lab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包括钢构架,所述钢构架内部均匀分布多根用于支撑蓄电池组的横杆及横板,所述钢构架前后侧面分别安装有I号蒙板和Ⅱ号蒙板,I号蒙板上对应蓄电池接线端均匀分布多个用于插接方头竖向连接导线的第一方形插孔以及用于插接圆头竖向连接导线的圆形插孔,Ⅱ号蒙板上对应蓄电池接线端均匀分布多个用于插接方头横向连接导线的第二方形插孔以及用于插接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的六角形插孔;本装置通过在Ⅰ号蒙板和Ⅱ号蒙板上设置与各连接导线匹配的不同形状插孔,以及颜色、字母四种方式来防止蓄电池组误接线,保障了检修人员生命及设备运行安全,节约了蓄电池组事故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中直流系统蓄电池之间防误接线的实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系统作为变电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两段直流母排、三台直流充电机及两组蓄电池组。当变电站发生全站失压时,直流系统通过两组蓄电池组为保护装置、后台监控、事故照明等系统提供电源,为事故正确、快速处理提供足够的支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变电站运行现场,多次发生蓄电池组在定期检修、维护拆卸后,再次安装恢复原状态过程中出现连接导线接线错误,错误接线的瞬间,例如错误的将27号蓄电池与78号蓄电池短接,使得27号至78号共52块蓄电池环状短路,出现巨大短路电流,连接处产生火光、打火和爆炸,使蓄电池电极炸裂,电解液喷洒泄露。蓄电池短路事故不仅对直流系统设备产生设备损毁,当场爆炸及短路电流对人员也造成巨大的伤害;被短接的环状蓄电池组也留下了设备隐患,其内阻、充放电电压等参数可能因此发生巨大改变,在日后运行中可能出现蓄电池组电压过低或成放电困难等问题,直接导致二次保护设备因直流电源问题拒动的安全隐患。
目前,电力系统内以及其他生产场所使用的直流蓄电池组均为相同或相似连接,没有防止误接线的功能。电力系统内采取的防止误接线的措施一般为工作前安全交底和工作中加强对工作班成员的监视,但是百密一疏,蓄电池误接线事故时有发生,从根本上未解决蓄电池误接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通过在放置蓄电池组的钢构架上安装Ⅰ号蒙板和Ⅱ号蒙板,通过Ⅰ号蒙板与Ⅱ号蒙板的安装方式不同、各连接导线插孔形状的不同,以及颜色、字母四种方式来防止蓄电池组误接线,保障了检修人员生命以及设备运行安全,节约了大量蓄电池组事故运行成本,其结构简单、可靠、安全,便于安装,效果明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包括钢构架,所述钢构架呈框型结构,在所述钢构架内部均匀分布多根用于支撑蓄电池组的横杆及横板,所述横杆设置在横板上方,该横杆与横板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钢构架的内侧壁,所述蓄电池组由若干个蓄电池呈两层依次摆放在横杆上。
所述钢构架前后侧面分别安装有呈方形结构的I号蒙板和Ⅱ号蒙板,所述I号蒙板上对应蓄电池接线端均匀分布多个用于插接方头竖向连接导线的第一方形插孔以及用于插接圆头竖向连接导线的圆形插孔,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与圆头竖向连接导线用于将上下两层的蓄电池串接在一起;
所述Ⅱ号蒙板上对应蓄电池接线端均匀分布多个用于插接方头横向连接导线的第二方形插孔以及用于插接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的六角形插孔,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用于将上层的蓄电池串接在一起,所述正极连接导线与负极连接导线分别用于连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钢构架上位于Ⅱ号蒙板下方横向设置有与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相连的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该正极母排与负极母排分别通过绝缘陶瓷固定在钢构架的后侧面;
所述I号蒙板与Ⅱ号蒙板的表面分别对应第一方形插孔、圆形插孔、第二方形插孔及六角形插孔的位置设置有呈不同颜色、字母及“+”、“-”符号的标识,所述I号蒙板与Ⅱ号蒙板具有防止导线误接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I号蒙板四角处及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钢构架连接的第一螺孔,所述钢构架上对应第一螺孔位置设置有与第一螺孔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I号蒙板通过紧固螺栓穿入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并结合螺母将I号蒙板固定在钢构架的前侧面;
所述Ⅱ号蒙板上下两侧等间隔设置有多个与钢构架连接的第三螺孔,所述钢构架上对应第三螺孔位置设置有与第三螺孔配合的第四螺孔,所述Ⅱ号蒙板通过紧固螺栓穿入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并结合螺母将Ⅱ号蒙板固定在钢构架的后侧面;
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三螺孔在I号蒙板与Ⅱ号蒙板上分布不同的位置,I号蒙板与Ⅱ号蒙板具有防误安装功能。
优选的,所述Ⅰ号蒙板上均匀分布8个第一方形插孔和8个圆形插孔,所述第一方形插孔与圆形插孔分别对称分布在Ⅰ号蒙板的左右两侧并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Ⅱ号蒙板上均匀分布8个第二方形插孔和8个六角形插孔,所述第二方形插孔与六角形插孔分别对称分布在Ⅱ号蒙板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Ⅰ号蒙板上对应第一方形插孔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红、橙、黄、绿颜色标识以及A、B、C、D字母标识;
所述Ⅰ号蒙板上对应圆形插孔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蓝、靛、紫、粉颜色标识以及E、F、G、H字母标识;
所述Ⅰ号蒙板的中部位于左侧位置还设置有“Ⅰ”符号标识。
优选的,所述Ⅱ号蒙板上对应第二方形插孔的下方相对于Ⅱ号蒙板的中轴线左右两侧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黑、白、棕、赭颜色标识及X、Y、Z、W字母标识;
所述Ⅱ号蒙板上对应六角形插孔的下方相对于Ⅱ号蒙板的中轴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符号标识;
所述Ⅱ号蒙板的中部位于左侧位置还设置有“Ⅱ”符号标识。
优选的,所述钢构架上依次摆放有104个蓄电池,104个蓄电池呈两层分布,每层分布的52个蓄电池呈左右两排依次摆放在横杆上,其中相邻两个蓄电池之间通过金属短接片相连。
优选的,所述正极母排与负极母排分别通过第一螺栓与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相连。
优选的,所述正极电缆依次通过正极母排及正极连接导线与下层对应的1号蓄电池相连,下层沿着1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26号蓄电池,26号蓄电池通过圆头竖向连接导线与上层对应的27号蓄电池相连,上层沿着27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52号蓄电池,52号蓄电池通过方头横向连接导线与对应的53号蓄电池相连,上层沿着53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78号蓄电池,78号蓄电池通过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与下层对应的79号蓄电池相连,下层沿着79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104号蓄电池,该104号蓄电池通过负极连接导线及负极母排与所述负极电缆相连。
优选的,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金属固定孔以及与第一方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一方形头,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栓插入第一金属固定孔与上下对应的78号蓄电池和79号蓄电池相连,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方形插孔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
所述圆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金属固定孔以及与圆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圆柱形柱状头,圆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螺栓插入第二金属固定孔与上下对应的26号蓄电池和27号蓄电池相连,所述圆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圆形插孔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
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金属固定孔以及与第二方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二方形头,方头横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四螺栓插入第三金属固定孔与左右两侧对应的52号蓄电池和53号蓄电池相连,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方形插孔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
所述正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金属固定孔,所述正极连接导线一端设置有与六角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一六边形头,正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五螺栓插入第四金属固定孔与对应的1号蓄电池正极及正极母排相连,所述正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符号标识;
所述负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金属固定孔,所述负极连接导线一端设置有与六角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二六边形头,负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六螺栓插入第五金属固定孔与对应的104号蓄电池负极及负极母排相连,所述负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符号标识。
优选的,所述正极电缆与负极电缆外周均套设有电缆穿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通过Ⅰ号蒙板与Ⅱ号蒙板的安装方式不同、各连接导线插孔形状的不同,以及颜色、字母四种方式来防止蓄电池组误接线,提高了蓄电池组使用的安全性,保障了检修人员生命以及设备运行安全,节约了大量蓄电池组事故运行成本,其结构简单、可靠、安全,便于安装,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I号蒙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号蒙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安装Ⅱ号蒙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Ⅱ号蒙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钢构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蓄电池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蓄电池接线示意图;
图10a~图10e为本发明各连接导线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a为方头竖向连接导线结构示意图,图10b为圆头竖向连接导线结构示意图,图10c为方头横向连接导线结构示意图,图10d为正极连接导线结构示意图,图10e为负极连接导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构架;2、横杆;3、横板;4、蓄电池;5、I号蒙板;6、Ⅱ号蒙板;7、方头竖向连接导线;8、圆头竖向连接导线;9、方头横向连接导线;10、正极连接导线;11、负极连接导线;12、正极母排;13、负极母排;14、绝缘陶瓷;15、金属短接片;16、正极电缆;17、负极电缆;18、电缆穿管;19、颜色标识;20、字母标识;21、“+”符号标识;22、“-”符号标识;23、第一螺栓;24、第二螺栓;25、第三螺栓;26、第四螺栓;27、第五螺栓;28、第六螺栓;
51、第一方形插孔;52、圆形插孔;53第一螺孔;54、颜色标识;54、字母标识
61、第二方形插孔;62、六角形插孔;63、第三螺孔;
71、第一金属固定孔;72、第一方形头;
81、第二金属固定孔;82、圆柱形柱状头;
91、第三金属固定孔;92、第二方形头;
101、第四金属固定孔;102、第一六边形头;
111、第五金属固定孔;112、第二六边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包括钢构架1,所述钢构架1呈框型结构,在钢构架1内部均匀分布多根用于支撑蓄电池组的横杆2及横板3,所述横杆2设置在横板3上方,横杆2与横板3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钢构架1的内侧壁,所述蓄电池组由若干个蓄电池4呈两层依次摆放在横杆2上;本实施例中钢构架1下层的横杆2与横板3距离地面有一定安全高度,上层的横杆2与横板3设置在钢构架1的中部位置,横杆2与横板3接触面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横杆2与横板3均选用钢材料制成。
所述钢构架1前后侧面分别安装有呈方形结构的I号蒙板5和Ⅱ号蒙板6,所述I号蒙板5上对应蓄电池接线端均匀分布多个用于插接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的第一方形插孔51以及用于插接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的圆形插孔52,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与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用于将上下两层的蓄电池串接在一起;
所述Ⅱ号蒙板6上对应蓄电池接线端均匀分布多个用于插接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的第二方形插孔61以及用于插接正极连接导线10和负极连接导线11的六角形插孔62,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用于将上层的蓄电池串接在一起,所述正极连接导线10与负极连接导线11分别用于连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钢构架1上位于Ⅱ号蒙板6下方横向设置有与正极连接导线10和负极连接导线11相连的正极母排12和负极母排13,该正极母排12与负极母排13分别通过绝缘陶瓷14固定在钢构架1的后侧面;
所述I号蒙板5与Ⅱ号蒙板6的表面分别对应第一方形插孔51、圆形插孔52、第二方形插孔61及六角形插孔62的位置设置有呈不同颜色19、字母20及“+”21、“-”22符号的标识,所述I号蒙板5与Ⅱ号蒙板6具有防止导线误接的功能。
请参阅图3,所述I号蒙板5四角处及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钢构架1连接的第一螺孔53,所述钢构架1上对应第一螺孔53位置设置有与第一螺孔53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I号蒙板5通过紧固螺栓穿入第一螺孔53与第二螺孔并结合螺母将I号蒙板5固定在钢构架1的前侧面;
请参阅图6,所述Ⅱ号蒙板6上下两侧等间隔设置有多个与钢构架1连接的第三螺孔63,所述钢构架1上对应第三螺孔63位置设置有与第三螺孔63配合的第四螺孔,所述Ⅱ号蒙板6通过紧固螺栓穿入第三螺孔63与第四螺孔并结合螺母将Ⅱ号蒙板6固定在钢构架1的后侧面;
所述第一螺孔53与第三螺孔63在I号蒙板5与Ⅱ号蒙板6上分布不同的位置,I号蒙板5与Ⅱ号蒙板6具有防误安装功能。
本实施例通过在Ⅰ号蒙板5与Ⅱ号蒙板6上分布不同位置的第一螺孔53与第三螺孔63,第一螺孔53与钢构架1前侧面上的第二螺孔匹配,第三螺孔63与钢构架1后侧面上的第三螺孔匹配,避免在安装时将Ⅰ号蒙板5与Ⅱ号蒙板6的位置安装错误,起到了防误安装功能,安装时能够对应正确安装到蓄电池组的钢构架1上。
请参阅图3,所述Ⅰ号蒙板5上均匀分布8个第一方形插孔51和8个圆形插孔52,所述第一方形插孔51与圆形插孔52分别对称分布在Ⅰ号蒙板5的左右两侧并呈上下对称分布;
请参阅图6,所述Ⅱ号蒙板6上均匀分布8个第二方形插孔61和8个六角形插孔62,所述第二方形插孔61与六角形插孔62分别对称分布在Ⅱ号蒙板6的上下两侧。
请参阅图3,所述Ⅰ号蒙板5上对应第一方形插孔51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红、橙、黄、绿颜色标识19以及A、B、C、D字母标识20;
所述Ⅰ号蒙板5上对应圆形插孔52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蓝、靛、紫、粉颜色标识以及E、F、G、H字母标识;
所述Ⅰ号蒙板5的中部位于左侧位置还设置有“Ⅰ”符号标识。
请参阅图6,所述Ⅱ号蒙板6上对应第二方形插孔61的下方相对于Ⅱ号蒙板的中轴线左右两侧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黑、白、棕、赭颜色标识及X、Y、Z、W字母标识;
所述Ⅱ号蒙板6上对应六角形插孔62的下方相对于Ⅱ号蒙板的中轴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21、“-”22符号标识;
所述Ⅱ号蒙板6的中部位于左侧位置还设置有“Ⅱ”符号标识。
请参阅图4和图9,所述钢构架1上依次摆放有104个蓄电池4,104个蓄电池呈两层分布,每层分布的52个蓄电池呈左右两排依次摆放在横杆2上,其中相邻两个蓄电池之间通过金属短接片15相连;本实施例中每个蓄电池上均设置有阿拉伯数字编号。
请参阅图4,所述正极母排12与负极母排13分别通过第一螺栓23与正极电缆16和负极电缆17相连;本实施例中正极母排12上靠近左侧位置设置有“+”符号标识,负极母排13上靠近左侧位置设置有“-”符号标识。
请参阅图4,所述正极电缆16依次通过正极母排12及正极连接导线10与下层对应的1号蓄电池相连,下层沿着1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26号蓄电池,26号蓄电池通过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与上层对应的27号蓄电池相连,上层沿着27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52号蓄电池,52号蓄电池通过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与对应的53号蓄电池相连,上层沿着53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78号蓄电池,78号蓄电池通过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与下层对应的79号蓄电池相连,下层沿着79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104号蓄电池,该104号蓄电池通过负极连接导线11及负极母排13与所述负极电缆17相连。
请参阅图2、图9和图10a,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金属固定孔71以及与第一方形插孔51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一方形头72,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栓24插入第一金属固定孔71与上下对应的78号蓄电池和79号蓄电池相连(如图1所示),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方形插孔51相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两端设置与Ⅰ号蒙板5上的第一方形插孔51相匹配的第一方形头72,保证了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只能从Ⅰ号蒙板5上的第一方形插孔51插入与对应的蓄电池接线端相连,另外,在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表面包裹的绝缘套两端设置与第一方形插孔51相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进一步提示操作人员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的正确安装位置,避免了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误接。
请参阅图2、图10b所述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金属固定孔81以及与圆形插孔52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圆柱形柱状头82,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螺栓25插入第二金属固定孔81分别与上下对应的26号蓄电池和27号蓄电池相连(如图1所示),所述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圆形插孔52相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两端设置与Ⅰ号蒙板5上的圆形插孔52相匹配的圆柱形柱状头82,保证了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只能从Ⅰ号蒙板5上的圆形插孔52插入与对应的蓄电池接线端相连,另外,在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表面包裹的绝缘套两端设置与圆形插孔52相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进一步提示操作人员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的正确安装位置,避免了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误接。
请参阅图4、图5、图10c,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金属固定孔91以及与第二方形插孔61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二方形头92,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两端分别通过第四螺栓26插入第三金属固定孔91与左右两侧对应的52号蓄电池和53号蓄电池相连,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方形插孔61相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两端设置与Ⅱ号蒙板6上的第二方形插孔61相匹配的第二方形头92,保证了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只能从Ⅱ号蒙板6上的第二方形插孔61插入与对应的蓄电池接线端相连,另外,在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表面包裹的绝缘套两端设置与第二方形插孔61相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进一步提示操作人员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的正确安装位置,避免了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误接。
请参阅图4、图10d,所述正极连接导线1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金属固定孔101,所述正极连接导线10一端设置有与六角形插孔62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一六边形头102,正极连接导线10两端分别通过第五螺栓27插入第四金属固定孔101与对应的1号蓄电池正极及正极母排12相连,所述正极连接导线10两端分别设置有“+”符号标识;本实施例通过在正极连接导线10一端设置与Ⅱ号蒙板6上的六角形插孔62相匹配的第一六边形头102,保证了正极连接导线10只能从Ⅱ号蒙板6上的六角形插孔62插入与对应的蓄电池正极相连,另外,在正极连接导线10表面包裹的绝缘套两端设置与六角形插孔62相匹配的“+”符号标识进一步提示操作人员正极连接导线10的正确安装位置,避免了正极连接导线10误接。
请参阅图4、图10e,所述负极连接导线1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金属固定孔111,所述负极连接导线11一端设置有与六角形插孔62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二六边形头112,负极连接导线11两端分别通过第六螺栓28插入第五金属固定孔111与对应的104号蓄电池负极及负极母排13相连,所述负极连接导线11两端分别设置有“-”符号标识;本实施例通过在负极连接导线11一端设置与Ⅱ号蒙板6上的六角形插孔62相匹配的第二六边形头112,保证了负极连接导线11只能从Ⅱ号蒙板6上的六角形插孔62插入与对应的蓄电池负极相连,另外,在负极连接导线11表面包裹的绝缘套两端设置与六角形插孔62相匹配的“-”符号标识进一步提示操作人员负极连接导线11的正确安装位置,避免了负极连接导线11误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固定孔71、第二金属固定孔81、第三金属固定孔91、第四金属固定孔101、第五金属固定孔111均为类似于铜线鼻子,用螺栓可穿过金属固定孔将连接导线固定在蓄电池电极上。
本实施例通过Ⅰ号蒙板与Ⅱ号蒙板的安装方式不同、各连接导线插孔形状不同、以及不同颜色、字母标识来防止蓄电池组误接线,结构简单,标识明显。
请参阅图1,所述正极电缆16与负极电缆17外周均套设有电缆穿管18。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首先将Ⅰ号蒙板5和Ⅱ号蒙板6固定在蓄电池组的钢构架1上,由于Ⅰ号蒙板5和Ⅱ号蒙板6上设置的第一螺孔53与第三螺孔63的数量及位置不同,保证了Ⅰ号蒙板5和Ⅱ号蒙板6将无差错的固定在蓄电池组的钢构架1上;然后将104块蓄电池4依次按顺序摆放在钢构架1,具体摆放顺序是:104块蓄电池按照两层摆放在钢构架1上,每层52个蓄电池根据左右两排摆放,每排26个蓄电池,蓄电池编号从1号开始至104号结束,1号蓄电池摆放从正极母排12开始,沿着下层依次摆放到26号,接着通过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连接至同侧上层蓄电池,同侧上层编号从27号开始,沿着同侧上层依次摆放到52号;然后再通过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连接至同层另一侧蓄电池,另一侧编号从53号开始,沿着同层另一侧依次摆放到78号,接着通过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连接至同侧下层蓄电池,同侧下层编号从79号开始,沿着同侧下层依次摆放到104号,最后至负极母排13结束。在此过程中给蓄电池编号目的是为了摆放方便、有序,现场也可以任意调换各个蓄电池的位置,但只要保证每层52个蓄电池,每层按照两排分布,每排26个蓄电池,正负极与母排相对应即可;
再将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两端对应连接到Ⅰ号蒙板5上侧第一方形插孔51和下侧第一方形插孔中,将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两端对应连接Ⅰ号蒙板5上侧圆形插孔52和下侧圆形插孔,由于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与Ⅰ号蒙板5上插孔一一对应,此过程形成本装置第二种误接线功能;
在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和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连接到Ⅰ号蒙板5上对应插孔的过程中,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和Ⅰ号蒙板5上均带有颜色和字母相匹配的标识,此过程中颜色和字母标识分别形成本装置第三种和第四种误接线功能;
同理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接到Ⅱ号蒙板6上的误接线功能同上面方头竖向连接导线7和圆头竖向连接导线8连接到Ⅰ号蒙板5的过程相似,其中颜色和字母标识也形成对方头横向连接导线9的第三种和第四种误接线功能;
最后正极连接导线10和负极连接导线11分别连接到正极母排12和负极母排13上,此过程中Ⅱ号蒙板6上“+”符号标识对应Ⅱ号蒙板6左侧的六角形插孔62,正极连接导线10一端的第一六边形头102以及正极母排12上的““+”符号标识形成正极误接线功能;同理负极误接线功能同正极接线原理相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主要描述了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的四种防误接线功能实现方法和原理,对本装置各元件功能如何实现均作详细说明。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包括钢构架,所述钢构架呈框型结构,在所述钢构架内部均匀分布多根用于支撑蓄电池组的横杆及横板,所述横杆设置在横板上方,该横杆与横板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钢构架的内侧壁,所述蓄电池组由若干个蓄电池呈两层依次摆放在横杆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架前后侧面分别安装有呈方形结构的I号蒙板和Ⅱ号蒙板,所述I号蒙板上对应蓄电池接线端均匀分布多个用于插接方头竖向连接导线的第一方形插孔以及用于插接圆头竖向连接导线的圆形插孔,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与圆头竖向连接导线用于将上下两层的蓄电池串接在一起;
所述Ⅱ号蒙板上对应蓄电池接线端均匀分布多个用于插接方头横向连接导线的第二方形插孔以及用于插接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的六角形插孔,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用于将上层的蓄电池串接在一起,所述正极连接导线与负极连接导线分别用于连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钢构架上位于Ⅱ号蒙板下方横向设置有与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相连的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该正极母排与负极母排分别通过绝缘陶瓷固定在钢构架的后侧面;
所述I号蒙板与Ⅱ号蒙板的表面分别对应第一方形插孔、圆形插孔、第二方形插孔及六角形插孔的位置设置有呈不同颜色、字母及“+”、“-”符号的标识,所述I号蒙板与Ⅱ号蒙板具有防止导线误接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号蒙板四角处及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钢构架连接的第一螺孔,所述钢构架上对应第一螺孔位置设置有与第一螺孔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I号蒙板通过紧固螺栓穿入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并结合螺母将I号蒙板固定在钢构架的前侧面;
所述Ⅱ号蒙板上下两侧等间隔设置有多个与钢构架连接的第三螺孔,所述钢构架上对应第三螺孔位置设置有与第三螺孔配合的第四螺孔,所述Ⅱ号蒙板通过紧固螺栓穿入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并结合螺母将Ⅱ号蒙板固定在钢构架的后侧面;
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三螺孔在I号蒙板与Ⅱ号蒙板上分布不同的位置,I号蒙板与Ⅱ号蒙板具有防误安装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号蒙板上均匀分布8个第一方形插孔和8个圆形插孔,所述第一方形插孔与圆形插孔分别对称分布在Ⅰ号蒙板的左右两侧并呈上下对称分布;
所述Ⅱ号蒙板上均匀分布8个第二方形插孔和8个六角形插孔,所述第二方形插孔与六角形插孔分别对称分布在Ⅱ号蒙板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Ⅰ号蒙板上对应第一方形插孔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红、橙、黄、绿颜色标识以及A、B、C、D字母标识;
所述Ⅰ号蒙板上对应圆形插孔的下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呈上下对称分布的蓝、靛、紫、粉颜色标识以及E、F、G、H字母标识;
所述Ⅰ号蒙板的中部位于左侧位置还设置有“Ⅰ”符号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Ⅱ号蒙板上对应第二方形插孔的下方相对于Ⅱ号蒙板的中轴线左右两侧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黑、白、棕、赭颜色标识及X、Y、Z、W字母标识;
所述Ⅱ号蒙板上对应六角形插孔的下方相对于Ⅱ号蒙板的中轴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符号标识;
所述Ⅱ号蒙板的中部位于左侧位置还设置有“Ⅱ”符号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架上依次摆放有104个蓄电池,104个蓄电池呈两层分布,每层分布的52个蓄电池呈左右两排依次摆放在横杆上,其中相邻两个蓄电池之间通过金属短接片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排与负极母排分别通过第一螺栓与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缆依次通过正极母排及正极连接导线与下层对应的1号蓄电池相连,下层沿着1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26号蓄电池,26号蓄电池通过圆头竖向连接导线与上层对应的27号蓄电池相连,上层沿着27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52号蓄电池,52号蓄电池通过方头横向连接导线与对应的53号蓄电池相连,上层沿着53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78号蓄电池,78号蓄电池通过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与下层对应的79号蓄电池相连,下层沿着79号蓄电池依次排列至104号蓄电池,该104号蓄电池通过负极连接导线及负极母排与所述负极电缆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金属固定孔以及与第一方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一方形头,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栓插入第一金属固定孔与上下对应的78号蓄电池和79号蓄电池相连,所述方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方形插孔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
所述圆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金属固定孔以及与圆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圆柱形柱状头,圆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螺栓插入第二金属固定孔与上下对应的26号蓄电池和27号蓄电池相连,所述圆头竖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圆形插孔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
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金属固定孔以及与第二方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二方形头,方头横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四螺栓插入第三金属固定孔与左右两侧对应的52号蓄电池和53号蓄电池相连,所述方头横向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方形插孔匹配的颜色及字母标识;
所述正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金属固定孔,所述正极连接导线一端设置有与六角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一六边形头,正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五螺栓插入第四金属固定孔与对应的1号蓄电池正极及正极母排相连,所述正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符号标识;
所述负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金属固定孔,所述负极连接导线一端设置有与六角形插孔匹配的具有防误接功能的第二六边形头,负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通过第六螺栓插入第五金属固定孔与对应的104号蓄电池负极及负极母排相连,所述负极连接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符号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缆与负极电缆外周均套设有电缆穿管。
CN202210616092.0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Active CN114976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6092.0A CN114976422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6092.0A CN114976422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422A true CN114976422A (zh) 2022-08-30
CN114976422B CN114976422B (zh) 2024-01-26

Family

ID=8295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6092.0A Active CN114976422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642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2445A (ja) * 1997-11-28 1999-06-18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と電気接続箱の接続構造
US20120058368A1 (en) * 2010-09-03 2012-03-08 Takatoshi Yamamoto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CN206789608U (zh) * 2017-04-28 2017-12-22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双向跨接电路及其装配的蓄电池双向跨接器
CN107658397A (zh) * 2017-08-31 2018-02-02 青岛亚通达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箱
CN109411648A (zh) * 2018-12-14 2019-03-01 上海羿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快速接线式电池接线盒及连线方法
CN210296478U (zh) * 2019-10-17 2020-04-10 株洲市兴华轨道交通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蓄电池箱体
JP2020087699A (ja) * 2018-11-26 2020-06-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誤組付防止構造
CN215375487U (zh) * 2020-07-20 2021-12-31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组放电测试接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2445A (ja) * 1997-11-28 1999-06-18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と電気接続箱の接続構造
US20120058368A1 (en) * 2010-09-03 2012-03-08 Takatoshi Yamamoto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CN206789608U (zh) * 2017-04-28 2017-12-22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双向跨接电路及其装配的蓄电池双向跨接器
CN107658397A (zh) * 2017-08-31 2018-02-02 青岛亚通达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箱
JP2020087699A (ja) * 2018-11-26 2020-06-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誤組付防止構造
CN109411648A (zh) * 2018-12-14 2019-03-01 上海羿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快速接线式电池接线盒及连线方法
CN210296478U (zh) * 2019-10-17 2020-04-10 株洲市兴华轨道交通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蓄电池箱体
CN215375487U (zh) * 2020-07-20 2021-12-31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组放电测试接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422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6046A (zh)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
CN114976422A (zh) 一种用于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防误接线装置
CN107785528B (zh) 一种铅酸电池内化成加酸壶及运用该加酸壶的充放电系统
CN21308738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悬挑脚手架
CN210829053U (zh) 一种变电站检修装置
CN208939648U (zh) 一种快速接入直流系统的变电站应急电池装置
CN204752854U (zh) 一种接地网阴极保护测试盒
CN207883862U (zh) 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结构及其装配用工装
CN106199411B (zh) 一种新型配电自动化故障检测装置
CN219534340U (zh) 一种能够避免产生拉弧现象的维修开关
CN220701056U (zh) Can通讯数据及设备供电采集盒
CN214122429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极性检测工装
CN110529036B (zh) 一种变电站检修装置
CN205231130U (zh) 一种电池模块支撑架及电池模块
CN215678591U (zh) 一种铁路信号联锁驱采无线控制测试装置
CN220774665U (zh) 一种具有电芯连接用的插簧结构的锂电池
CN213835564U (zh) 一种电解槽焙烧电流梯度调整装置
CN215933964U (zh) 一种基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互联网监管控制平台
CN210863816U (zh) 一种直流系统充电模块特性试验通用接口装置
CN217535236U (zh) 一种多台单元式环网柜平衡起吊用吊具
CN220419468U (zh) 一种轻巧型集成式高效电缆校线器
CN216085016U (zh) 一种电池模组放电设备
CN214954031U (zh) 一种变电站ct二次负载试验装置
CN114374264B (zh) 直流系统馈电屏馈电单元插框不停电更换方法
CN220896015U (zh)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