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6015U -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 Google Patents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6015U
CN220896015U CN202322475708.XU CN202322475708U CN220896015U CN 220896015 U CN220896015 U CN 220896015U CN 202322475708 U CN202322475708 U CN 202322475708U CN 220896015 U CN220896015 U CN 220896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nector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57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Xiann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Xiann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Xiann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zhou Xiann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57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6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6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6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连接电缆分别为正极连接电缆或负极连接电缆,正极连接电缆和负极连接电缆分别包括一条主线缆,在主线缆的一端设置第一正极接头,在其另一端设置第一负极接头,在主线缆上还设置至少一个导电三通接头,在每个导电三通接头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连接线缆,正极连接电缆在连接线缆的尾端设置第二正极接头,负极连接电缆在连接线缆的尾端设置第二负极接头。在第一正极接头、第一负极接头、第二正极接头、第二负极接头上分别设置连接装置,使得第一正极接头与第一负极接头、第二正极接头与第二负极接头之间形成可拆卸的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电站敷设简单,容易排查接线故障等特点。

Description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背景技术
晶硅组件单串能够串联18~22个,串联后电流达到10A,电压达到891~1089V,常用逆变器通过3串并联即可达到逆变器的最大工作电流。平米级薄膜太阳电池组件,大多通过激光划线的方式形成组件内联,相比较晶硅电池的特点是组件电压高,电流低。以尺寸为1245mmX635mm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为例,组件开路电压大约180V,短路电流约0.9A,峰值功率为100W。钙钛矿太阳能电站通常排布如图4所示,单列包括依次串联的六个钙钛矿组件,此时电压已经达到普通逆变器的最大开路电压1100V,然后串联后的短路电流只有0.7A。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逆变器的效能,通常采用四列并联后接入逆变器。如图3所示的6串20并、共120片钙钛矿太阳能组件组成的太阳能电站测试方阵,如果采用连接电缆进行接线的话,常规的接线方式需要连接线200米、Y型接头38个、普通接头76个,而且,采用常规方式需要安装人员具有较好的电路基础,需要工时较多,而且出现问题后电路排查起来很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电站敷设简单,容易排查接线故障,敷设效率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连接电缆,所述连接电缆分别为正极连接电缆或负极连接电缆,正极连接电缆和负极连接电缆分别包括一条主线缆,在主线缆的一端设置第一正极接头,在其另一端设置第一负极接头,在主线缆上还设置至少一个导电三通接头,在每个导电三通接头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连接线缆,正极连接电缆在连接线缆的尾端设置第二正极接头,负极连接电缆在连接线缆的尾端设置第二负极接头;在所述第一正极接头和第一负极接头上分别设置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第一正极接头与第一负极接头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可拆卸的导电连接,在所述第二正极接头和第二负极接头上也分别设置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第二正极接头与第二负极接头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可拆卸的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正极接头或第二正极接头上的插扣和导电插脚,以及设置在第一负极接头或第二负极接头上的插座和导电插槽,所述插座与插扣形成扣合连接,导电插槽与导电插脚形成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三通接头上设置便于安装三通接头的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为挂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站,所述太阳能电站使用了如前所述的连接电缆。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站为钙钛矿太阳能电站。
进一步地,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站包括若干个子电站,以及用于将每个子电站的正极并联在一起的母线正极连接电缆和用于将每个子电站的负极并联在一起的母线负极连接电缆,母线正极连接电缆等同于正极连接电缆,母线负极连接电缆等同于负极连接电缆,母线正极连接电缆等同于正极连接电缆,母线负极连接电缆等同于负极连接电缆。
进一步地,所述母线正极连接电缆包括四个母负极接头和一个母正极接头,母线负极连接电缆包括四个母正极接头和一个母负极接头,每个子电站包括四个并联在一起的组件列,每个组件列包括六个串联在一起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六个串联在一起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分别设有正极端和负极端,在正极端导电设置有第三正极接头,在负极端导电设置有第三负极接头,在第三正极接头和第三负极接头上分别设置所述连接装置,第三正极接头分别通过正极连接电缆相互并联连接,第三负极接头分别通过负极连接电缆相互并联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电缆设置四个第二负极接头和一个第一正极接头,四个第二负极接头分别对应的与第三正极接头相互扣合导电连接,正极连接电缆的第一正极接头与母线正极连接电缆的母负极接头相互扣合导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电缆包括设置四个第二正极接头和一个第一负极接头,四个第二正极接头分别与第三负极接头相互扣合导电连接,第一负极接头与母正极接头相互扣合导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具有以下特点:大大节约敷设太阳能电站Y型接头、电缆和普通接头的使用量,电站建设速度快,需要人力少,另外电站敷设时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极连接电缆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极连接电缆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站布线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M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N部旋转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电缆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连接电缆分别为正极连接电缆A1或负极连接电缆A2。正极连接电缆A1和负极连接电缆A2分别包括一条主线缆1,在主线缆1的一端设置第一正极接头2,在其另一端设置第一负极接头3。
在主线缆1上还设置至少一个导电三通接头4,在每个导电三通接头4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连接线缆5,正极连接电缆A1在连接线缆5的尾端设置第二正极接头6,负极连接电缆A2在连接线缆5的尾端设置第二负极接头7。
在本实施例中,在正极连接电缆A1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正极接头2、三个第二负极接头7、三个导电三通接头4和一个第一负极接头3,第二负极接头7等同于第一负极接头3。在负极连接电缆A2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负极接头3、三个第二正极接头6、三个导电三通接头4和一个第一正极接头2,第二正极接头6等同于第一正极接头2。
在所述第一正极接头2和第一负极接头3上分别设置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第一正极接头2与第一负极接头3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可拆卸的导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正极接头6和第二负极接头7上也分别设置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第二正极接头6与负极接头7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可拆卸的导电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正极接头2或第二正极接头6上的插扣61和导电插脚62,以及设置在第一负极接头3或第二负极接头7上的插座和导电插槽(图中未示出)。所述插座与插扣61形成扣合连接,导电插槽与导电插脚62形成导电连接。
在所述三通接头4上设置便于安装三通接头4的安装板8。具体地,所述安装板8为挂耳。该挂耳用来将三通接头4跟组件支架连接,避免接头处跟挂落造成漏电的风险。没有该挂耳通常采用铁丝将线固定到组件支架上,这样有磨损连接线缆的风险,造成漏电。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太阳能电站,所述太阳能电站使用了如前所述的连接电缆。
所述太阳能电站为钙钛矿太阳能电站B。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站B包括若干个子电站9,以及用于将每个子电站9的正极并联在一起的母线正极连接电缆A3和用于将每个子电站9的负极并联在一起的母线负极连接电缆A4。母线正极连接电缆A3等同于正极连接电缆A1,母线负极连接电缆A4等同于负极连接电缆A2。
具体地,所述母线正极连接电缆A3包括一条主缆1′,在所述主缆1′上分别设置四个母负极接头3′、三个三通接头4′和一个母正极接头2′。母线负极连接电缆A4包括一条主缆1′,在所述主缆1′上分别设置四个母正极接头2′、三个三通接头4′和一个母负极接头3′。每个子电站9包括四个并联在一起的组件列C,每个组件列C包括六个串联在一起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D。
六个串联在一起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D设有正极端和负极端。在六个串联在一起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D的正极端设置第三正极接头2′′,在六个串联在一起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D的负极端设置第三负极接头3′′。在第三正极接头2′′和第三负极接头3′′上分别设置所述连接装置。第三正极接头2′′等同于第一正极接头2,第三负极接头3′′等同于第一负极接头3。四个组件列C的第三正极接头2′′分别通过正极连接电缆A1相互并联连接,四个组件列C的第三负极接头3′′分别通过负极连接电缆A2相互并联连接。
一个第三正极接头2′′与第二负极接头3扣合导电连接,三个第三正极接头2′′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负极接头7扣合导电连接。一个第三负极接头3′′与第一正极接头2扣合导电连接,三个第三负极接头3′′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正极接头6扣合导电连接。
所述正极连接电缆A1包括一条主缆1,在主缆1上分别设置四个第二负极接头3、三个导电三通接头4和一个第一正极接头2,正极连接电缆A1的四个第二负极接头3分别与四个组件列C的第三正极接头2′′相互扣合导电连接,正极连接电缆A1的第一正极接头2与母线正极连接电缆A3的母负极接头3′相互扣合导电连接。
所述负极连接电缆A2包括一条主缆1,在主缆1上分别设置四个第二正极接头2、三个导电三通接头4和一个第一负极接头3,负极连接电缆A2的四个第二正极接头2分别与四个组件列C的第三负极接头3′′相互扣合导电连接,负极连接电缆A2的第一负极接头3与母线负极连接电缆A4的母正极接头2′相互扣合导电连接。
所述正极连接电缆A1和负极连接电缆A2的主缆1的线径为1.5mm2,母线正极连接电缆A3和母线负极连接电缆A4的线径规格要大于正极连接电缆A1和负极连接电缆A2的。
相较于传统先接线然后进行统一汇流的方式,每一个如图3所示的6串20并、共120片钙钛矿太阳能组件组成的太阳能电站测试方阵,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电缆进行布线只使用连接线30米,Y型接头38个、普通接头50个,连接线使用量为传统接线的1/6,普通接头为传统接线的2/3,大大减少连接线、普通接头的使用量,以及大大减少安装人员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时间,实现真正意义的降本增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缆分别为正极连接电缆或负极连接电缆,正极连接电缆和负极连接电缆分别包括一条主线缆,在主线缆的一端设置第一正极接头,在其另一端设置第一负极接头,在主线缆上还设置至少一个导电三通接头,在每个导电三通接头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连接线缆,正极连接电缆在连接线缆的尾端设置第二正极接头,负极连接电缆在连接线缆的尾端设置第二负极接头;在所述第一正极接头和第一负极接头上分别设置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第一正极接头与第一负极接头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可拆卸的导电连接,在所述第二正极接头和第二负极接头上也分别设置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第二正极接头与第二负极接头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可拆卸的导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正极接头或第二正极接头上的插扣和导电插脚,以及设置在第一负极接头或第二负极接头上的插座和导电插槽,所述插座与插扣形成扣合连接,导电插槽与导电插脚形成导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通接头上设置便于安装三通接头的安装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挂耳。
5.一种太阳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站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电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站为钙钛矿太阳能电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站包括若干个子电站,以及用于将每个子电站的正极并联在一起的母线正极连接电缆和用于将每个子电站的负极并联在一起的母线负极连接电缆,母线正极连接电缆等同于正极连接电缆,母线负极连接电缆等同于负极连接电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正极连接电缆包括四个母负极接头和一个母正极接头,母线负极连接电缆包括四个母正极接头和一个母负极接头,每个子电站包括四个并联在一起的组件列,每个组件列包括六个串联在一起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六个串联在一起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分别设有正极端和负极端,在正极端导电设置有第三正极接头,在负极端导电设置有第三负极接头,在第三正极接头和第三负极接头上分别设置所述连接装置,第三正极接头分别通过正极连接电缆相互并联连接,第三负极接头分别通过负极连接电缆相互并联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电缆设置四个第二负极接头和一个第一正极接头,四个第二负极接头分别对应的与第三正极接头相互扣合导电连接,正极连接电缆的第一正极接头与母线正极连接电缆的母负极接头相互扣合导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电缆包括设置四个第二正极接头和一个第一负极接头,四个第二正极接头分别与第三负极接头相互扣合导电连接,第一负极接头与母正极接头相互扣合导电连接。
CN202322475708.XU 2023-09-11 2023-09-11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Active CN220896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5708.XU CN220896015U (zh) 2023-09-11 2023-09-11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5708.XU CN220896015U (zh) 2023-09-11 2023-09-11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6015U true CN220896015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6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5708.XU Active CN220896015U (zh) 2023-09-11 2023-09-11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6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22933U (zh) 光伏组件
CN108281499A (zh) 一种新型电路设计的光伏电池组件
CN220896015U (zh) 连接电缆以及使用该电缆的太阳能电站
CN110957977A (zh) 一种磁吸连接的新型光伏组件
CN215186637U (zh) 一种光伏板跳线接线结构
CN209561524U (zh) 一种电池包封装结构
CN209526691U (zh) 一种光伏组件结构
CN207410300U (zh) 一种光伏接线单元
CN210167367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20798214U (zh) 一种直接插接的光伏组件
CN207834316U (zh) 一种新型电路设计的光伏电池组件
WO2020134900A1 (zh) 一种太阳电池组件的电气连接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太阳电池组件
CN202548156U (zh) 一种光伏组件功率测试连接器
CN220172148U (zh) 太阳能电池互联结构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4205443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固定装置
CN214756234U (zh) 接线盒和光伏组件、配电系统
CN215682226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组件接线装置
JP2591134Y2 (ja) 太陽電池装置
CN110875717A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20156276U (zh) 一种储能-逆变一体机
CN21914534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阵智能测试装置
CN217361609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排布结构
CN214956905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CN218868191U (zh) 多分片光伏组件的光伏接线盒
CN21450699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组合式光伏电池接线封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