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4114A -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4114A
CN114974114A CN202210596913.9A CN202210596913A CN114974114A CN 114974114 A CN114974114 A CN 114974114A CN 202210596913 A CN202210596913 A CN 202210596913A CN 114974114 A CN114974114 A CN 114974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layer
unit
insulating lay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69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69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4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4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4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该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单元、分区控制单元以及栅极驱动控制单元,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保证显示效果优。

Description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显示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分辨率高品质的OLED显示产品。
与传统的互换式(Interchange,IC)驱动方式相比,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Driver On Array,GOA)电路的驱动方式具有低成本、少工序等优点,成为目前显示面板的主流驱动方式。但是,目前在OLED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复杂向很难满足OLED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窄边框的要求。
具体而言,显示面板朝着大尺寸、高分辨率方向的发展,这对显示面板内部的走线宽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显示面板内部的电容-电阻(Resistance Capacitance,RC)延迟很难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在RC延迟过大的情况下,GOA电路无法正常输入栅极扫描信号,从而造成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单元、分区控制单元以及栅极驱动控制单元;
所述分区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
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可折叠信号,将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所述目标显示区为所述可折叠信号对应的显示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包含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分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区控制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所述目标节点用于输出所述可折叠信号;
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三信号端的第三信号提供给目标节点;
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的控制下,将第二信号的第二信号提供给所述电容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晶体管,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参考信号提供给所述电容的第二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扫描触发信号端的控制下,输出所述栅极扫描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
在所述栅极驱动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沉积绝缘层,所述沉积绝缘层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层;
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所述像素层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层接触;
在所述像素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盖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且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开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三开口槽和第四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所述第三开口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四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含源漏金属层和连接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接触,所述源漏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接触,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四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接触,且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在所述第一有源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栅极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和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一栅极层,所述第一栅极层包含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为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层;
在所述第一栅极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有源层上形成目标栅极绝缘层;
在所述目标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栅极层;
基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对应的目标区域,对所述第一栅极层和目标栅极绝缘层进行刻蚀,形成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为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层,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为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形成的栅极层;
在所述第一栅极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
基于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槽对应的区域,对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进行行刻蚀,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包括:
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有源层、第二栅极绝缘层以及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覆盖所述第二有源层和第二栅极绝缘层,且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有源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
在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第三层间绝缘层。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驱动方法包括:
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输出可折叠信号;
通过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所述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输出可折叠信号,包括:
在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所述分区控制单元,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其中,所述信号端包括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或第三信号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从而实现多边驱动,有效地改善可折叠显示中的驱动问题,保证显示效果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提供的一种分区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显示表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显示时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示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显示面板(Panel)中的栅极驱动电路通常是由多个级联的GOA单元组成,各级GOA单元分别对应连接一条栅线,以通过各级GOA单元实现依次向显示面板上的各行栅线输入栅极扫描信号。然而,由于每行的栅线均对应连接一个GOA单元,使得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设计复杂,并且所占显示面板的空间较大,不利于高分辨、窄边框设计,如大尺寸、高画质Panel容易受RC延迟(Delay)影响而导致无法正常显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电路,通过在每个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增加一个栅极驱动控制单元,并可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该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从而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实现多边驱动,能够有效改善显示中的驱动问题,确保显示效果优。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单元110、分区控制单元120以及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分区控制单元120用于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用于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110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目标显示区为可折叠信号对应的显示区域。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区控制单元120可以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输出可折叠信号,如分区控制单元120可以在信号端的控制下,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可以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110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确保显示效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分区控制单元120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显示区域,如可以通过N个分区控制单元120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分为N个显示区域,N为大于1的整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其中,分区控制单元120与显示区域一一对应。例如,可以通过3个分区控制单元120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分为3个显示区域,第一个分区控制单元120对应的显示区域为显示区域A,第二个分区控制单元120对应的显示区域为显示区域B,第三个分区控制单元120对应的显示区域为显示区域C。
在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分区控制单元120可以在信号端的控制下,如可以在时钟信号端的控制下,向该分区控制单元120对应电连接的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可以在分区控制单元120的控制下,依据该分区控制单元120输出的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110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使得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可以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实现了分区显示。其中,目标显示区可以是指分区控制单元120对应的显示区域,如可以是分区控制单元120输出的可折叠信号对应的显示区域。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驱动电路通过分区控制单元120,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110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使得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可以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从而实现控制目标显示区显示与否的功能,实现了分区显示,能够有效改善可折叠显示中的驱动问题,达到折叠显示效果,保证显示效果优。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包含与栅极驱动单元110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例如,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分区控制单元120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栅极驱动单元110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像素单元电连接,使得控制晶体管可以依据分区控制单元120输出的可折叠信号,将该控制晶体管所连接的栅极驱动单元110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完整性,确保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单元110可以是栅极驱动电路中级联的GOA单元,其实质上可以是一个移位寄存器,具体可以用于在信号端和扫描触发信号端ESTV的控制下输出栅极扫描信号。例如,栅极驱动单元110可以用于在时钟信号端CK和扫描触发信号端ESTV的控制下,输出栅极扫描信号。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显示电路可以在时钟信号端ECK和扫描触发信号端ESTV的控制下,通过栅极驱动单元输出栅极扫描信号,并可通过分区控制单元120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可以在分区控制单元120的控制下,依据分区控制单元120输出的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110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使得目标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可以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达到将显示区进行分区显示的目的,实现折叠显示效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端可以包含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第三信号端,分区控制单元120具体可以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电容C1。其中,电容C1的第一端与目标节点N电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以及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目标节点N用于输出可折叠信号;第一晶体管T1,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三信号端的第三信号提供给目标节点N;第二晶体管T2,用于在目标节点N的控制下,将第二信号的第二信号提供给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T3,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参考信号提供给电容C1的第二端。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三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目标节点N电连接,即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电连接,且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使得第一晶体管T1可以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三信号端的第三信号提供给目标节点N,进而可以基于该目标节点N的电压进行输出;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第二信号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且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目标节点N电连接,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使得第二晶体管T2在目标节点N的控制下,将第二信号端的第二信号提供给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参考信号端电连接,使得第三晶体管T3可以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参考信号提供给电容C1的第二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在信号端为时钟信号端的情况下,第一信号端可以是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第二信号端可以是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第三信号端可以是第三时钟信号端ECK3,如图2所示,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三时钟信号端ECK3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目标节点N电连接,即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电连接,且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电连接,使得第一晶体管T1可以在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的控制下,将第三时钟信号端ECK3的第三时钟信号CK3提供给目标节点N,从而可以基于该目标节点N的电压进行输出;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且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目标节点N电连接,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使得第二晶体管T2在目标节点N的控制下,将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的第二时钟信号CK2提供给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参考信号端EVGL电连接,使得第三晶体管T3可以在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EVGL的参考信号VGL提供给电容C1的第二端。
在具体实现时,为简化制备工艺,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以及第三晶体管T3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当然,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以及第三晶体管T3也可以均为P型晶体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显示电路可以在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扫描触发信号端ESTV的控制下,通过分区控制单元120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并可通过栅极驱动单元110输出栅极扫描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130可以在分区控制单元120的控制下,依据分区控制单元120输出的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110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使得目标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单元110可以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扫描触发信号端ESTV的控制下,输出栅极扫描信号。例如,栅极驱动单元110可以在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以及扫描触发信号端ESTV的控制下,输出栅极扫描信号。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顶层发光的模式,将栅极驱动设计在面板的有效显示区(Active Area,AA)里面,如可以将栅极驱动单元110设计在显示屏竖向可折叠处,并可在每个栅极驱动单元110的输出端加入一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以将加入的TFT作为栅极驱动单元110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从而可以通过各显示区域对应的分区控制单元120向TFT输出可折叠信号,将显示区进行分区显示,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从而保证显示效果优。
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将显示区分为显示区域A、显示区域B和显示区域C,显示区域A对应的分区控制单元120为分区控制单元CA,显示区域B对应的分区控制单元120为分区控制单元CB,显示区域C对应的分区控制单元120为分区控制单元CC。在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分区控制单元CA、分区控制单元CB和分区控制单元CC,对显示区域A、显示区域B和显示区域C分别控制,如可以通过传感器感应折叠动作,分别触发分区控制单元CA、分区控制单元CB和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可折叠信号。具体的,可以通过传感器感应折叠动作触发分区控制单元CA输出显示区域A的可折叠信号C_A,使得分区控制单元CA所连接的TFT可以在分区控制单元CA的控制下,依据该分区控制单元CA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A,将栅极驱动单元GOA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显示区域A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使得显示区域A中各像素单元可以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实现多边驱动;同理,可以通过传感器感应折叠动作触发分区控制单元CB输出显示区域B的可折叠信号C_B,使得分区控制单元CB所连接的TFT可以在分区控制单元CB的控制下,依据该分区控制单元CB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B,将栅极驱动单元GOA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显示区域B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使得显示区域B中各像素单元可以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以及,可以通过传感器感应折叠动作触发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显示区域C的可折叠信号C_C,使得分区控制单元CC所连接的TFT可以在分区控制单元CC的控制下,依据该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C,将栅极驱动单元GOA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显示区域C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使得显示区域C中各像素单元可以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从而实现多边驱动,达到分区显示的目的。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例除了可以通过感应折叠动作触发分区控制单元120输出可折叠信号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触发分区控制单元120输出可折叠信号,如可以设置按钮来控制分区控制单元120是否输出可折叠信号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限制。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使得显示驱动电路可以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输出可折叠信号,从而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驱动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输出可折叠信号;
步骤420,通过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所述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输出可折叠信号,具体可以包括:在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所述分区控制单元,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其中,所述信号端包括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或第三信号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驱动电路所采用的晶体管均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每个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的连接方式可以互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晶体管的漏极、源极实际是没有区别的,这里仅仅是为了区分晶体管除栅极之外的两极,将其中一极称为第一极,另一极称为第二极。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为N型晶体管,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采用N型薄膜晶体管时,其第一极可以是漏极,第二极可以是源极。在以下示例中,以显示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为例进行的说明,即栅极的信号是高电平时,晶体管导通。可以想到,当显示驱动电路采用P型晶体管时,需要相应调整驱动信号的时序。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示例,结合上述示例,在采用N型薄膜晶体管实现显示驱动电路的情况下,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CK1和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CK2可以作为GOA的时钟信号,扫描触发信号端ESTV提供的扫描触发信号STV可以作为第一行GOA的触发信号,如图3所示,分区控制单元CA输出的信号可以作为Panel左边显示区域A的可折叠信号C_A,分区控制单元CB输出的信号可以作为Panel中间显示区域B的可折叠信号C_B,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的信号可以作为Panel右边显示区域C的可折叠信号C_C。分区控制单元CA、分区控制单元CB以及分区控制单元CC2可以搭配GOA栅线分区,在每行GOA中加入了开关TFT,以作为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从而可以通过分区控制单元CA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A、分区控制单元CB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B和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C来驱动显示区域A、显示区域B和显示区域C的行扫描信号,从而能控制显示区域A、显示区域B和显示区域C是否显示,实现分区显示。其中,分区控制单元CA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A、分区控制单元CB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B和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C可以通过3位译码器来实现,具体的驱动显示方法参见图5所示的驱动显示表。
例如,在第一阶段t1,如图6所示,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CK1和第三时钟信号端ECK3提供的第三时钟信号CK3均为高电平信号VGH,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CK2为低电平信号VGL,若分区控制单元CA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A、分区控制单元CB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B以及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C均为高电平信号,则此时显示区域A、显示区域B以及显示区域C中所有行对应的栅线开关TFT均打开,实现预充电。
在第二阶段t2,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CK1和第三时钟信号端ECK3提供的第三时钟信号CK3均为低电平信号VGL,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CK2为高电平信号VGH,分区控制单元CA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A、分区控制单元CB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B和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C受到电容自举影响,可以变为更高的电平信号,从而可以保证了显示区内开关TFT无损输出,如可折叠信号C_A的信号值、可折叠信号C_B的信号值以及可折叠信号C_C的信号值均可以为1,如图5所示,从而可以实现各显示区域的扫描,确保显示效果优。
在第二阶段t3,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CK1为高电平信号VGH,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CK2和第三时钟信号端ECK3提供的第三时钟信号CK3均为低电平信号VGL,若分区控制单元CA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A、分区控制单元CB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B以及分区控制单元CC输出的可折叠信号C_C均为低电平信号,如可折叠信号C_A的信号值、可折叠信号C_B的信号值以及可折叠信号C_C的信号值均为0,如图5所示,则此时显示区域A、显示区域B以及显示区域C中所有行对应的栅线开关TFT均关闭,显示区域A、显示区域B以及显示区域C不显示,即显示区不显示。
可见,本示例可以在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第二时钟信号端ECK2、第三时钟信号端ECK2以及扫描触发信号端ESTV的控制下,通过显示驱动电路中的栅极驱动单元输出栅极扫描信号,并可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实现多边驱动,使得目标显示区域中各像素单元可以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从而能够控制目标显示区显示与否,实现了分区显示。
此外,本示例可将显示驱动电路设置在AA区内,实现窄边框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了窄边框问题和可折叠显示中的驱动问题,保证显示效果优。
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在玻璃Glass基板上,先将GOA区域做出,随后可在GOA区域上沉积(Dep)绝缘层,然后可在此基础上开始传统工艺,做上像素Pixel区域及发光层(Electro-Luminescence,EL)工艺,并且栅极可以通过打孔将GOA区域输出级连接,随后可在GOA区域上形成玻璃盖板Cover Glas,从而可以通过此设计可以将GOA完全集成在AA区,以及可以设置多条驱动GOA,从而实现超窄边框或无边框设计,解决了大尺寸显示面板负载过大带来的刷新频率无法提升问题,为超大尺寸和窄边框拼接屏技术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如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提供的驱动显示电路,实现基于顶发光的栅极驱动控制单元及玻璃基板排布显示电路,减小窄边框,对显示屏无缝拼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有效地改善了窄边框问题和可折叠显示中的驱动问题。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10、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
步骤820、在所述栅极驱动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沉积绝缘层,所述沉积绝缘层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层;
步骤830、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所述像素层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层接触;
步骤840、在所述像素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盖板。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层可以作为GOA区域,具体可以包含有GOA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tft以及沉积绝缘层,如图9所示;像素层可以作为Pixel区域,具体可以包含设置于沉积绝缘层上的至少一个像素单元P和与至少一个像素单元P同层间隔设置的像素界定层PDL。其中,背板可以是玻璃背板BP Glass;盖板可以是采用玻璃盖板Cover Glas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的箭头可以表示出光方向。
可选的,所述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具体可以包括: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tft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覆盖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和所述控制晶体管tft,且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开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三开口槽和第四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所述第三开口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一极,所述第四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二极;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含源漏金属层SD1和连接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SD1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接触,所述源漏金属层SD1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一极接触,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四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二极接触,且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Gate2(AA)接触。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tft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具体可以包括: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Poly1,所述第一有源层Poly1包含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二极;在所述第一有源层Poly1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和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一栅极层Gate1,所述第一栅极层Gate1包含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和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为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层;在所述第一栅极层Gate1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覆盖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和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其中,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为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形成的栅极层。
具体而言,在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Poly1后,即在工艺上第一有源层Poly1的工序完成后,可以进行第一栅极绝缘层GI1 Dep,即在第一有源层Poly1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Dep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以通过第一栅极绝缘层GI1掩膜板(Mask)将沟道保护起来,其他区域干刻掉,随后再进行第一栅极层Gate1工序,从而可以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并可在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形成的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从而可以在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控制晶体管tft。其中,该控制晶体管tft包括在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的第一有源层Poly1、在第一有源层Poly1上形成的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以及在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形成的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且在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的第一有源层Poly1具体可以包含有: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二极。
随后,可在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和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上形成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使得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覆盖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和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其中,该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可以作为分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如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可以作为分区控制单元CA的输出端,如图10所示,具体可以用于控制GOA输出。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在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Poly1后,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形成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和第一栅极层Gate1,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tft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具体可以包括: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Poly1,所述第一有源层Poly1包含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第二极;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有源层Poly1上形成目标栅极绝缘层;在所述目标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栅极层Gate1;基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对应的目标区域,对所述第一栅极层Gate1和目标栅极绝缘层进行刻蚀,形成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和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为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层,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为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形成的栅极层;在所述第一栅极层Gate1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覆盖所述控制晶体管tft的栅极和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Gate1(GOA);基于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槽对应的区域,对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进行行刻蚀,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槽。其中,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包含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绝缘层和在所述第一有源层Poly1上形成的栅极绝缘层GI1,且该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可以作为控制晶体管tft中的栅极绝缘层。
例如,在第一有源层Poly1工序完成后进行第一栅极绝缘层GI1 Dep,无第一栅极绝缘层GI1 Mask工序,直接进行第一栅极层Gate1工序,随后可在第一栅极层Gate1刻蚀后再进行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干刻,使得第一栅极层Gate1下方有栅极绝缘层,而在第一栅极层Gate1的地方就没有栅极绝缘层,如图11所示。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沉积绝缘层可以作为显示面板中的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如图10或图11所示。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具体可以包括: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有源层Poly2、第二栅极绝缘层GI2以及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Gate2(AA),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Gate2(AA)覆盖所述第二有源层Poly2和第二栅极绝缘层GI2,且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GI2设置在所述第二有源层Poly2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在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Gate2(AA)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第三层间绝缘层ILD3。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由于该显示面板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显示驱动电路相似,因此该显示面板中的显示驱动电路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实例中显示驱动电路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如图12所示,显示装置1100包括:显示面板1110;其中,该显示面板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在具体实现中,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显示器、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电子纸、数码相框、导航仪、一体机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每个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增加一个栅极驱动控制单元,并可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该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从而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实现多边驱动,使得目标显示区域的像素单元可以依据栅极扫描信号进行发光显示,达到分区显示的目的,实现折叠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驱动单元、分区控制单元以及栅极驱动控制单元;
所述分区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
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可折叠信号,将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所述目标显示区为所述可折叠信号对应的显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包含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
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分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控制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电容;
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所述目标节点用于输出所述可折叠信号;
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三信号端的第三信号提供给目标节点;
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的控制下,将第二信号的第二信号提供给所述电容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参考信号提供给所述电容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扫描触发信号端的控制下,输出所述栅极扫描信号。
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
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
在所述栅极驱动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沉积绝缘层,所述沉积绝缘层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层;
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所述像素层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层接触;
在所述像素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且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开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三开口槽和第四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所述第三开口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四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含源漏金属层和连接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接触,所述源漏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接触,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四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接触,且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在所述第一有源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栅极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和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一栅极层,所述第一栅极层包含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为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层;
在所述第一栅极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有源层上形成目标栅极绝缘层;
在所述目标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栅极层;
基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对应的目标区域,对所述第一栅极层和目标栅极绝缘层进行刻蚀,形成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为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层,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为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形成的栅极层;
在所述第一栅极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
基于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槽对应的区域,对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进行行刻蚀,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包括:
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有源层、第二栅极绝缘层以及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覆盖所述第二有源层和第二栅极绝缘层,且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有源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
在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第三层间绝缘层。
11.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驱动方法包括:
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输出可折叠信号;
通过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所述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输出可折叠信号,包括:
在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所述分区控制单元,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其中,所述信号端包括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或第三信号端。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的显示面板。
CN202210596913.9A 2022-05-26 2022-05-26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Pending CN114974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6913.9A CN114974114A (zh) 2022-05-26 2022-05-26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6913.9A CN114974114A (zh) 2022-05-26 2022-05-26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4114A true CN114974114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8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6913.9A Pending CN114974114A (zh) 2022-05-26 2022-05-26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4114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888A (zh) * 2014-11-06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栅极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4535620A (zh) * 2015-01-16 2015-04-22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
CN105448227A (zh) * 2016-01-12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US20170162147A1 (en) * 2015-12-03 2017-06-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70285374A1 (en) * 2015-12-07 2017-10-0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oa circuit based on ltps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transistor
CN109859674A (zh) * 2019-04-22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17621A (zh) * 2019-09-03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oa多路复用单元及其像素电路、驱动电路、显示设备、显示面板
CN111583847A (zh) * 2020-05-08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85311A (zh) * 2020-09-17 2021-01-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Goa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3196368A (zh) * 2019-09-25 2021-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3410275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888A (zh) * 2014-11-06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栅极驱动单元、方法、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4535620A (zh) * 2015-01-16 2015-04-22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
US20170162147A1 (en) * 2015-12-03 2017-06-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70285374A1 (en) * 2015-12-07 2017-10-0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oa circuit based on ltps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transistor
CN105448227A (zh) * 2016-01-12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9859674A (zh) * 2019-04-22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17621A (zh) * 2019-09-03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oa多路复用单元及其像素电路、驱动电路、显示设备、显示面板
CN113196368A (zh) * 2019-09-25 2021-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1583847A (zh) * 2020-05-08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85311A (zh) * 2020-09-17 2021-01-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Goa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3410275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5458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98087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
JP7111626B2 (ja) 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US859934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547127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6107069A1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03004310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2022501653A (ja) ゲート駆動回路、ゲート駆動回路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モバイル端末
US892864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92903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comprising pixel electrode disposed in same layer as transparent conductive electrode,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16201824A1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22344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220400B (zh) 具有栅极驱动器的显示装置
WO2020238490A1 (zh)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WO2019227947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90036461A (ko) Oled 표시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oled 표시 장치
US11705048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circuit structure, gate drive circuit,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7152548A1 (zh) 关机用电路、外围驱动装置和液晶面板
KR20200076302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TW200928537A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JP5454005B2 (ja) 表示装置
US9099418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US9898950B2 (en) Display panel device
WO2019206181A1 (zh)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974114A (zh)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