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8912B -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8912B
CN114968912B CN202210902112.0A CN202210902112A CN114968912B CN 114968912 B CN114968912 B CN 114968912B CN 202210902112 A CN202210902112 A CN 202210902112A CN 114968912 B CN114968912 B CN 114968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delay time
current
slave
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21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8912A (zh
Inventor
闫亚超
潘朝松
廉哲
黄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anxun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elight Instru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elight Instrument Inc filed Critical Stelight Instrument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9021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8912B/zh
Priority to CN202211482864.2A priority patent/CN1157572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8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8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8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8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76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 G06F15/80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comprising an array of processing units with common control, e.g.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processors
    • G06F15/8053Vector processors
    • G06F15/8076Details on data register acc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04Generating or distributing clock signals or signals derived directly therefrom
    • G06F1/06Clock generators producing several clock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应用于主从系统中的主设备,主从系统还包括从设备,从设备包括标记寄存器,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其中,预设时间段为n倍的从设备的时钟周期,n为正整数,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当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本申请能够使主设备在确定从设备延时完成后,再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保证协同任务正常完成。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在通信时,通常以MCU作为通信Master(主设备),FPGA作为通信Slave(从设备),在很多应用场景下,需要MCU和FPGA协同完成一项任务,协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包括FPGA先获取数据存储到其内部的存储空间中,然后MCU再从FPGA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
在二者协同完成任务时,经常遇到需要双方都延时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下,由于MCU和FPGA各自时钟不一致,如果双方各自按各自的时钟进行延时就很可能导致MCU在FPGA还没有完成延时的情况下就执行了下一步操作,即在FPGA按其时钟计算的当前延时时间未达到目标延时时间还未获取到数据时,若MCU按其时钟计算的当前延时时间已经达到目标延时时间,此时MCU就开始从FPGA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这样会导致MCU无法获取到准确的数据,产生非预期的结果,影响任务的完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使主设备可以在确定从设备延时完成后,再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保证协同任务正常完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主从系统中的主设备,所述主从系统还包括从设备,所述从设备包括标记寄存器,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为n倍的所述从设备的时钟周期,n为正整数,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
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当所述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所述从设备中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可选的,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判断当前读取周期是否为第一个读取周期;
若否,基于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和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可选的,基于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和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通过第一关系式计算当前延时时间,所述第一关系式为T f =(tmp-start)×α
其中,T f 为所述当前延时时间,tmp为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start为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α为预设系数。
可选的,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为测量设备测量的数据;
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之前,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所述从设备对所述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反馈所述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
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的过程包括:
当确定所述初始化状态为正常状态,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
可选的,所述从设备还包括状态寄存器;
向所述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所述从设备对所述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反馈所述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的过程包括:
向所述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所述从设备对所述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根据所述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更新所述状态寄存器的值;
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的过程包括:
当查询到所述状态寄存器的值为目标值,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所述目标值为所述初始化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对应的值。
可选的,所述测量设备为模数转换器。
可选的,所述从设备还包括数据存储寄存器,所述从设备用于在所述当前延时时间达到所述目标延时时间时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存储寄存器;
当所述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所述从设备中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的过程包括:
当所述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所述数据存储寄存器中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应用于主从系统中的主设备,所述主从系统还包括从设备,所述从设备包括标记寄存器,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为n倍的所述从设备的时钟周期,n为正整数,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所述从设备中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主从系统的从设备中设置一个标记寄存器,以从设备的时钟确定预设时间段,该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主设备通过读取从设备的标记寄存器的值来确定自身的当前延时时间,即主设备和从设备均以从设备的时钟来计算当前延时时间,以使主设备可以在确定从设备延时完成后,再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保证协同任务正常完成。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和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主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同步测量场景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使主设备可以在确定从设备延时完成后,再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保证协同任务正常完成。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对该数据处理方法所适用的主从系统进行说明,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主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理解的是,主从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一个或多个从设备,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主设备可以为MCU,从设备可以为FPGA,从设备中包括一个标记寄存器,该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预设时间段为n倍的从设备的时钟周期,n为正整数,举例说明,假设从设备的时钟周期为10
Figure 27737DEST_PATH_IMAGE001
,令n=10,则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00
Figure 787620DEST_PATH_IMAGE001
,即预设时间段为0.1ms。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主从系统的主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S101: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
S102: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具体的,在执行本步骤之前,还包括确定当前工作场景的操作,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主设备以从设备的时钟为基准执行计时操作,若当前工作场景不是协同工作场景,主设备以自身时钟为基准执行计时操作。
具体的,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考虑到主设备和从设备协同工作时会遇到需要二者同时延时一段时间再执行下一步操作的情况,主设备可以按读取周期读取从设备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因为从设备的标记寄存器的值是基于从设备的时钟周期进行叠加的,因此,主设备根据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即可确定从设备的当前延时时间,并按照从设备的当前延时时间执行后续协同操作,避免出现主设备和从设备协同工作时计时不同步的问题。
S103:当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其中,从设备还包括数据存储寄存器,从设备用于在当前延时时间达到目标延时时间时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寄存器;
当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的过程包括:
当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数据存储寄存器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从设备以自身时钟周期为基准确定当前延时时间达到目标延时时间,从设备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将其存储到自身的数据存储寄存器中,为进一步保证主设备从从设备中获取数据时,从设备已经获取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存储寄存器中,本申请将主设备的获取条件设置为根据从设备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判定从设备的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再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可见,本实施例中,在主从系统的从设备中设置一个标记寄存器,以从设备的时钟确定预设时间段,该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主设备通过读取从设备的标记寄存器的值来确定自身的当前延时时间,即主设备和从设备均以从设备的时钟来计算当前延时时间,以使主设备可以在确定从设备延时完成后,再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保证协同任务正常完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判断当前读取周期是否为第一个读取周期;
若否,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和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和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通过第一关系式计算当前延时时间,所述第一关系式为T f =(tmp-start)×α
其中,T f 为所述当前延时时间,tmp为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start为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α为预设系数。
具体的,如果当前读取周期为第一个读取周期,将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记为变量start,如果当前读取周期不是第一个读取周期,将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记为变量tmp,基于第一关系式T f =(tmp-start)×α即可确定从设备的当前延时时间,α为预设系数,用于保证当前延时时间T f 和目标延时时间处于同一时间数量级。
举例说明,假设从设备的时钟周期为10
Figure 832937DEST_PATH_IMAGE001
,令n=10,则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00
Figure 431408DEST_PATH_IMAGE001
,即预设时间段为0.1ms,再假设目标延时时间为10ms,那么α可以设置为0.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为测量设备测量的数据;
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之前,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向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从设备对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反馈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
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的过程包括:
当确定初始化状态为正常状态,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从设备还包括状态寄存器;
向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从设备对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反馈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的过程包括:
向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从设备对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根据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更新状态寄存器的值;
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的过程包括:
当查询到状态寄存器的值为目标值,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目标值为初始化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对应的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测量设备为模数转换器。
请参照图3对一种协同测量任务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图3中,以MCU表示主设备,以FPGA表示从设备,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表示测量设备。
具体的,MCU通过读写FPGA的软件寄存器实现对FPGA的控制,所以MCU下发命令给FPGA,实际就是读写FPGA的软件寄存器。FPGA在接收到MCU下发的启动测量命令后,控制ADC初始化,并负责采集ADC的测量数据。在系统启动后,默认没有开启测量,即测量设备未初始化,当需要获得测量数据时,MCU下发启动测量命令给FPGA,FPGA收到该命令后对ADC进行初始化。
进一步的,从设备还包括状态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用于指示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为了确认启动测量指令是否执行完成,MCU查询FPGA的状态寄存器,FPGA读取ADC的初始化状态并将该状态转换为启动测量成功与否标志返回给MCU,具体的,比如启动测量成功可将该状态寄存器置1,启动测量失败则将该状态寄存器置0,当MCU确认启动测量成功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从FPGA中读取测量数据,假设ADC初始化完成以后,需要10ms 其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才能稳定,那么FPGA需要等待10ms才能去获取测量数据并将数据放在数据存储寄存器中,MCU也需要等待10ms才能读取FPGA的数据存储寄存器,期间如果MCU先结束延时并且马上要求FPGA读数据存储寄存器,就会得到无效的数据。
因此,在图3中的时间A,MCU和FPGA都确定了ADC初始化完成,此时,MCU和FPGA都需要等待10ms进行下一步。图3中以tick表示每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MCU在时间A的值ADC初始化完成后,先读取FPGA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并保存至变量start中,接下来MCU就按读取周期循环读取FPGA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并保存至变量tmp中,当(tmp-start)×0.1>10,就表示FPGA的时间经过了10ms,而FPGA在第10ms的时候就会读取ADC的测量数据并将测量数据放入数据存储寄存器中,此时,MCU读取数据存储寄存器获取到的测量数据就是有效的测量数据。本申请可在不修改硬件的基础上,通过软件高效的实现MCU和FPGA的计时同步。
另一方面,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主从系统中的主设备,主从系统还包括从设备,从设备包括标记寄存器,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其中,预设时间段为n倍的从设备的时钟周期,n为正整数,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1,用于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
确定模块2,用于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获取模块3,用于当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可见,本实施例中,在主从系统的从设备中设置一个标记寄存器,以从设备的时钟确定预设时间段,该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主设备通过读取从设备的标记寄存器的值来确定自身的当前延时时间,即主设备和从设备均以从设备的时钟来计算当前延时时间,以使主设备可以在确定从设备延时完成后,再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保证协同任务正常完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判断当前读取周期是否为第一个读取周期;
若否,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和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和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通过第一关系式计算当前延时时间,所述第一关系式为T f =(tmp-start)×α
其中,T f 为所述当前延时时间,tmp为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start为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α为预设系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为测量设备测量的数据;
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之前,该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向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从设备对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反馈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
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的过程包括:
当确定初始化状态为正常状态,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从设备还包括状态寄存器;
向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从设备对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反馈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的过程包括:
向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从设备对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根据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更新状态寄存器的值;
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的过程包括:
当查询到状态寄存器的值为目标值,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目标值为初始化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对应的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测量设备为模数转换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从设备还包括数据存储寄存器,从设备用于在当前延时时间达到目标延时时间时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寄存器;
当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的过程包括:
当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数据存储寄存器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命令,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命令的运行提供环境。处理器为超声设备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执行存储器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以下步骤: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按读取周期读取标记寄存器的值;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当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可见,本实施例中,在主从系统的从设备中设置一个标记寄存器,以从设备的时钟确定预设时间段,该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主设备通过读取从设备的标记寄存器的值来确定自身的当前延时时间,即主设备和从设备均以从设备的时钟来计算当前延时时间,以使主设备可以在确定从设备延时完成后,再从从设备中获取协同工作场景对应的数据,保证协同任务正常完成。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和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从系统中的主设备,所述主从系统还包括从设备,所述从设备包括标记寄存器,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为n倍的所述从设备的时钟周期,n为正整数,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
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当所述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所述从设备中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判断当前读取周期是否为第一个读取周期;
若否,基于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和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基于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和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通过第一关系式计算当前延时时间,所述第一关系式为T f =(tmp-start)×α
其中,T f 为所述当前延时时间,tmp为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start为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α为预设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为测量设备测量的数据;
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之前,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所述从设备对所述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反馈所述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
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的过程包括:
当确定所述初始化状态为正常状态,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还包括状态寄存器;
向所述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所述从设备对所述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反馈所述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的过程包括:
向所述从设备下发启动测量命令,以使所述从设备对所述测量设备进行初始化并根据所述测量设备的初始化状态更新所述状态寄存器的值;
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的过程包括:
当查询到所述状态寄存器的值为目标值,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所述目标值为所述初始化状态为正常状态时对应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备为模数转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还包括数据存储寄存器,所述从设备用于在所述当前延时时间达到所述目标延时时间时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存储寄存器;
当所述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所述从设备中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的过程包括:
当所述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所述数据存储寄存器中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6.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从系统中的主设备,所述主从系统还包括从设备,所述从设备包括标记寄存器,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每隔预设时间段加1,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为n倍的所述从设备的时钟周期,n为正整数,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若当前工作场景为协同工作场景,按读取周期读取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延时时间大于目标延时时间,从所述从设备中获取所述协同工作场景需求的数据;
基于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判断当前读取周期是否为第一个读取周期;
若否,基于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和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
基于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和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确定当前延时时间的过程包括:
通过第一关系式计算当前延时时间,所述第一关系式为T f =(tmp-start)×α
其中,T f 为所述当前延时时间,tmp为所述当前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start为所述第一个读取周期读取到的所述标记寄存器的值,α为预设系数。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02112.0A 2022-07-29 2022-07-29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68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2112.0A CN114968912B (zh) 2022-07-29 2022-07-29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1482864.2A CN115757267A (zh) 2022-07-29 2022-07-29 协同工作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2112.0A CN114968912B (zh) 2022-07-29 2022-07-29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2864.2A Division CN115757267A (zh) 2022-07-29 2022-07-29 协同工作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8912A CN114968912A (zh) 2022-08-30
CN114968912B true CN114968912B (zh) 2022-12-27

Family

ID=8296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2112.0A Active CN114968912B (zh) 2022-07-29 2022-07-29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1482864.2A Pending CN115757267A (zh) 2022-07-29 2022-07-29 协同工作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2864.2A Pending CN115757267A (zh) 2022-07-29 2022-07-29 协同工作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496891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777B (zh) * 2015-07-29 2017-10-24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therCAT实时以太网的伺服驱动器同步方法
CN111538369B (zh) * 2020-04-17 2021-09-24 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模冗余计算机时钟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CN112363763B (zh) * 2020-11-13 2022-12-23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12520B (zh) * 2020-12-18 2023-01-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ld对寄存器清零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7267A (zh) 2023-03-07
CN114968912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0327A (zh) 一种实时多任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22110425A1 (zh) 一种基于快照的主从架构部署方法及设备
CN114968912B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16263A (zh) 存储访问方法及智能处理装置
CN108549652B (zh) 酒店动态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821345B2 (ja) 非同期i/o制御方式
CN109445698B (zh) 查询多片flash状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46144B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TWI425366B (zh) 根據通訊協定處理來執行資料存取的方法與裝置
CN115016846B (zh) 一种协同扫描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38314A (zh) 一种cpu微码升级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211878599U (zh) 应用于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的仿真验证系统
CN114461451A (zh) 一种pci设备热重启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JPWO2006001051A1 (ja) マルチプロセッサ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4003520A (zh) 一种主机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08541307B (zh) 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同步控制方法
CN112732338B (zh) 一种寻址范围扩展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JP2022108140A5 (zh)
US8402235B2 (en) Backup apparatus, backup method and backup program
CN111045476B (zh) 多核cpu系统下时序波形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930214B (zh) 一种fpga加速卡复位的方法、装置及fpga加速卡
CN113625934B (zh) 一种高效的环形缓存adc采集方法
JP2005100017A (ja) プロセッサシミュレータおよび割込遅延カウント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プロセッサのシミュレート方法
JP5505456B2 (ja) デバイス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1348778Y (zh)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5, No. 1508, Xiangjiang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9

Patentee after: Suzhou Lianxun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9 Building 1, No. 1508, Xiangjia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TELIGHT INSTRUMEN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