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2100B -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2100B
CN114962100B CN202210638631.0A CN202210638631A CN114962100B CN 114962100 B CN114962100 B CN 114962100B CN 202210638631 A CN202210638631 A CN 202210638631A CN 114962100 B CN114962100 B CN 114962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valve
valve body
elastic piece
seat
swir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86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2100A (zh
Inventor
房志红
唐立峰
郭利升
易静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86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2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2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2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2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2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1/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electrically
    • F02M51/06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 F02M51/061Injectors peculiar thereto with means directly operating the valve needle using electromagnetic oper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9/00Apparatus for re-atomising condensed fuel or homogenising fuel-air mixture
    • F02M29/02Apparatus for re-atomising condensed fuel or homogenising fuel-air mixture having rotary parts, e.g. fan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1/00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 F02M61/04Fuel-injec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having valves, e.g. having a plurality of valves in s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属于燃料喷射及其预混合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喷嘴具有混合腔和与混合腔连通的喷口,旋流片位于喷嘴中,旋流片上设有直流孔和旋流孔,直流孔和旋流孔分别与混合腔连通;当锥阀体开启时,线圈外罩上的第一空气通道、阀座上的第二空气通道与旋流孔依次连通形成辅助空气通道;当球阀体开启时,球阀中的通道与直流孔连通形成燃料通道;锥阀体被配置为先于球阀体开启。用一个电磁线圈控制两个阀体的开闭,从而实现一个喷射器可以对两种流体进行喷射控制,并在喷射器的内部实现初步的混合,更好的实现空气和燃料的混合,使得燃烧更加清洁和高效,且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喷射及其预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通常是通过燃料喷射器的喷嘴喷射燃料达到燃料雾化的目的,在这种燃油喷射系统中,通过一定的压力将燃油喷入发动机缸内或者汽道中,将燃油雾化成细小的液滴,同时与空气混合。空气燃料混合气的均匀性和燃烧空间中燃料雾化的质量影响燃烧效率与排放。更好实现空气和燃料的混合将使得燃烧更加清洁和高效。因此,需要获得一个具有最佳雾化和精确燃油喷射瞄准的喷射器。
更具体地说,相对于内燃机而言,在当量比燃烧情况下,即完全燃烧给定量燃料所需的氧气量以均匀混合物的形式供应,从而实现最佳燃烧,且不存在因不完全或不充分氧化而残留的残留物。理想情况下,燃料应完全蒸发,与空气混合,并在点火前实现均匀混合。为了实现理想的混合效果,进汽道或直接燃油喷射已在现有技术中普遍运用。喷射器将燃油直接喷射到发动机的进汽道或汽缸中,并由电子控制。喷射器有助于更精确地计量瞬时输送到每个汽缸的燃油量,有助于实现最佳瞬态运行。然而燃油与空气混合的时间很短,喷射器喷雾的油滴尺寸往往难以达到最佳的匹配。
另外,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主要以重油为燃料介质。但是重油的雾化性较差,在活塞发动机工作循环中火花塞点火之前燃料的雾化时间不够。为了使得混合燃料更好地进行着火燃烧,应要求尽可能地细化燃料粒径,以缩短燃料的雾化时间。
目前,为了使燃料更充分燃烧通常采用以下措施:1)采用高压喷射;2)采用减小喷孔直径;3)设置雾化器。
为了获得良好质量的喷雾,可以提高燃料喷射的压力,但随之而来的是成本的急剧升高,另外,高压喷射的喷雾贯穿距离较大,会出现燃油撞击到活塞和燃烧室壁面的情况,而这影响HC和CO的排放。
为了获得小的喷雾粒径,在提高喷射压力的同时,还呈现出了缩小喷孔直径的趋势,但缩小喷孔直径会带来加工成本高、喷孔长径比增大、流量系数降低等问题。喷雾的雾化粒径决定了油滴的蒸发速度,尽可能地减小喷雾粒径、提高喷雾质量是目前空气辅助雾化喷射器的技术难点之一。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脉冲空气辅助雾化器的喷射器,其通过提供脉冲空气,改善了雾化和燃油喷射靶向性,但是其脉冲空气辅助的来源并非由喷射器直接控制,而是由外来的脉冲空气源供给,这增加了控制难度与成本。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针阀式空气辅助喷射器,其缺点是需要采用两个喷射器,再进行结构上的关联与控制时序的混合,从而达到预混合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可以实现一个喷射器对两种流体进行喷射控制,并能在喷射器的内部实现初步的混合。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包括:
线圈外罩、电磁线圈和定铁芯,所述定铁芯设置于所述线圈外罩中,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线圈外罩和所述定铁芯之间;
球阀体,包括球阀,所述球阀的上部穿设于所述定铁芯的内腔;
锥阀体,设置于所述线圈外罩中,所述锥阀体包括刚性连接的衔铁和锥阀,所述衔铁位于所述锥阀上方,所述衔铁位于所述定铁芯下方,所述球阀的中部依次穿设于所述衔铁的内腔和所述锥阀的内腔;
阀座体,包括阀座,所述线圈外罩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阀座,所述阀座位于所述锥阀的下方,所述球阀的下部穿设于所述阀座的内腔;
旋流片和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阀座的下方,所述喷嘴具有混合腔和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喷口;所述旋流片位于所述喷嘴中并抵接于所述阀座,所述旋流片上设有直流孔和旋流孔,所述直流孔和所述旋流孔分别与所述混合腔连通;
当所述锥阀体开启时,所述线圈外罩上的第一空气通道、所述阀座上的第二空气通道与所述旋流孔依次连通形成辅助空气通道;当所述球阀体开启时,所述球阀中的通道与所述直流孔连通形成燃料通道;所述锥阀体被配置为先于所述球阀体开启。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相预混合喷射器还包括:
上回位弹性件,所述上回位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球阀,且所述上回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定铁芯的内壁和所述球阀。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阀体还包括:
上弹性件座,所述上弹性件座刚性连接于所述球阀,所述上回位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定铁芯内壁的阶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上弹性件座。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相预混合喷射器还包括:
下回位弹性件,所述下回位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球阀,且所述下回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球阀和所述锥阀,所述上回位弹性件的预紧力大于所述下回位弹性件的预紧力。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阀体还包括:
下弹性件座,所述下弹性件座刚性连接于所述球阀,所述下回位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锥阀内壁的阶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弹性件座。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流孔为贯穿所述旋流片上下表面的切向的斜孔。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流片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旋流孔。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座体还包括: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密封连接于所述阀座的内腔,且在轴向上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阀座之间设有燃料腔,所述燃料腔的一端与所述球阀中的通道连通,当所述球阀体开启时,所述燃料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直流孔连通。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圈外罩与所述锥阀之间设有辅助空气腔,所述辅助空气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连通,当所述锥阀体开启时,所述辅助空气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气通道连通。
作为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腔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用一个电磁线圈控制两个阀体的开闭,从而实现一个喷射器可以对两种流体进行喷射控制,并在喷射器的内部实现初步的混合,更好的实现空气和燃料的混合,使得燃烧更加清洁和高效,且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三维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球阀体的结构简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锥阀体的结构简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阀座体的结构简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时序联动的阀体惯性体系的结构简图;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球阀和锥阀均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球阀开启、锥阀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球阀和锥阀均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时序联动的阀体惯性体系完整的工作过程运动分析曲线;
图1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内部流道示意总图(此时球阀和锥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图1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球阀关闭、锥阀开启时的流道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球阀和锥阀均开启但燃料和辅助空气未混合时的流道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中球阀和锥阀均开启且燃料和辅助空气混合并喷出的流道示意图。
图中:
1、线圈外罩;2、电磁线圈;3、定铁芯;4、球阀;5、衔铁;6、锥阀;7、阀座;8、旋流片;9、喷嘴;10、上回位弹性件;11、上弹性件座;12、下回位弹性件;13、下弹性件座;14、导向件;15、密封圈;16、滤芯;17、第一O形圈;18、垫片;19、塑封;20、线圈骨架;21、第二O形圈;22、第三O型圈;23、插针;24、线圈压板;
101、第一空气通道;102、辅助空气腔;701、第二空气通道;702、燃料腔;801、直流孔;802、旋流孔;901、混合腔;902、喷口;
100、球阀体;200、锥阀体;300、阀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如图1至图3所示,该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包括线圈外罩1、电磁线圈2、定铁芯3、球阀体100、锥阀体200、阀座体300、旋流片8和喷嘴9。其中,定铁芯3设置于线圈外罩1中,电磁线圈2设置于线圈外罩1和定铁芯3之间;球阀体100包括球阀4,球阀4的上部穿设于定铁芯3的内腔;锥阀体200设置于线圈外罩1中,锥阀体200包括刚性连接的衔铁5和锥阀6,衔铁5位于锥阀6上方,衔铁5位于定铁芯3下方,球阀4的中部依次穿设于衔铁5的内腔和锥阀6的内腔;阀座体300包括阀座7,线圈外罩1的下端抵接于阀座7,阀座7位于锥阀6的下方,球阀4的下部穿设于阀座7的内腔;喷嘴9位于阀座7的下方,喷嘴9具有混合腔901和与混合腔901连通的喷口902;结合图4所示,旋流片8位于喷嘴9中并抵接于阀座7,旋流片8上设有直流孔801和旋流孔802,直流孔801和旋流孔802分别与混合腔901连通;当锥阀体200开启时,线圈外罩1上的第一空气通道101(即进气通道)、阀座7上的第二空气通道701与旋流孔802依次连通形成辅助空气通道;当球阀体100开启时,球阀4中的通道(S1、S2、S3)与直流孔801连通形成燃料通道;锥阀体200被配置为先于球阀体100开启。在本实施方式中,燃料通道压力略大于辅助空气通道中的压力。
进一步地,双相预混合喷射器还包括上回位弹性件10,上回位弹性件10套设于球阀4,且上回位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定铁芯3的内壁和球阀4。
更进一步地,球阀体100还包括上弹性件座11,上弹性件座11刚性连接于球阀4,上回位弹性件10的一端抵接于定铁芯3内壁的阶梯面,另一端抵接于上弹性件座11。
双相预混合喷射器还包括下回位弹性件12,下回位弹性件12套设于球阀4,且下回位弹性件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球阀4和锥阀6,上回位弹性件10的预紧力大于下回位弹性件12的预紧力,以使得锥阀体200先于球阀体100向上运动。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的上回位弹性件10和下回位弹性件12均选用弹簧。
进一步地,球阀体100还包括下弹性件座13,下弹性件座13刚性连接于球阀4,下回位弹性件12的一端抵接于锥阀6内壁的阶梯面,另一端抵接于下弹性件座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旋流孔802为贯穿旋流片8上下表面的切向的斜孔,即形成第三空气通道,该结构可使得空气产生旋流,提高空气与燃料混合的速度和均匀性。
可选地,旋流片8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旋流孔802,增加了空气的流通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空气与燃料的混合速度和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后续的燃烧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阀座体300还包括导向件14和密封圈15,导向件14通过密封圈15密封连接于阀座7的内腔,且在轴向上导向件14和阀座7之间设有用于储存燃料的燃料腔702,燃料腔702的一端与球阀4中的通道连通,当球阀体100开启时,燃料腔702的另一端与直流孔801连通。可选地,该密封圈15为O形圈。
进一步地,线圈外罩1与锥阀6之间设有辅助空气腔102,辅助空气腔102的一端与第一空气通道101连通,当锥阀体200开启时,辅助空气腔102的另一端与第二空气通道701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混合腔901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结构,有利于空气和燃料的充分混合。
另外,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还包括滤芯16、第一O形圈17、垫片18、塑封19、线圈骨架20、第二O形圈21、第三O型圈22、插针23和线圈压板24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关系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球阀体100、锥阀体200与阀座体300共同组成一个时序联动的阀体惯性体系。图12是该时序联动的阀体惯性体系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运动分析曲线,其中粗实线代表球阀体100与锥阀体200的运动轨迹基本重合,细实线代表球阀体100的运动轨迹,虚线代表锥阀体200的运动轨迹。下面结合惯性体系结构的特点详细分析其工作过程,同步分析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内部流体的运动情况,整个过程共分为6个阶段。
(1)锥阀体200开启段t0~t1
在此阶段,电磁线圈2产生一个向上的电磁力,克服下回位弹性件12的预紧力,由于上回位弹性件10的预紧力大于下回位弹性件12的预紧力,使得锥阀体200先于球阀体100向上运动,而球阀体100处于关闭状态,t0~t1时间段锥阀体200位移经过一个行程间隙δ1,在t1时刻锥阀体200的D面与球阀体100的C面接触,如图10和图12升程坐标h1所示。
显然,在锥阀体200开启后,此路辅助空气流体从辅助空气腔102通过开启的锥阀体200进入第二空气通道701,然后流经旋流片8上的旋流孔802,如图14所示,辅助空气流动所需要的时间与燃料流动之间形成一个混合的过程,由下述时序联动的阀体惯性体系进一步描述。
在第(1)阶段之前,球阀4和锥阀6均呈关闭状态,具体的可参考图9和图13所示。
(2)球阀体100开启段t1~t2
在t1时刻锥阀体200的D面与球阀体100的C面接触后,电磁力克服上回位弹性件10与下回位弹性件12累加的预紧力,这时锥阀体200带动球阀体100一起沿轴向向上运动,直到t2时锥阀体200的上端面B面与定铁芯3的下端面A面相接触,此时球阀体100的行程位移了δ2,锥阀体200又经过位移δ2,如图11所示。
锥阀体200带动球阀体100一起运动的t2时刻,球阀体100开启,燃料从燃料腔702经过球阀4流入到旋流片8的直流孔801中,在混合腔901中燃料与通过上述旋流片8旋流孔802形成的旋流充分混合,如图15和图16所示。
(3)开启惯性碰撞段t2~t5
在t2时刻锥阀体200与定铁芯3产生碰撞并引起向下的反跳并在t2~t5时间段产生反复的碰撞反跳;但是由于惯性作用在t2时刻球阀体100仍然会以原来的初速度继续向上运动,同时又受到上回位弹性件10的预紧力的作用,因此球阀体100做减速运动,在t3时刻球阀体100的惯性位移达到δ3(图12升程坐标h3),速度减为0,然后在t3~t4时间段球阀体100又回到升程坐标h2位置,在t5时刻锥阀体200与球阀体100一起稳定的吸合在定铁芯3上,并共同维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双相流体持续混合,并开始喷射,但是流量有波动,如图16所示。
(4)维持段t5~t6
维持段就是衔铁5与锥阀6在t5~t6时间段共同维持在如图12的升程坐标h2处,锥阀体200与球阀体100全开。
这段时间双相流体持续混合,稳定喷射。
(5)闭合段t6~t7
在t6时刻控制信号断电,此时在上回位弹性件10向下的预紧力的作用下,球阀体100与锥阀体200一起向下运动,当位移为δ2时球阀体100的头部与阀座体300相碰,但是锥阀体200由于下回位弹性件12的预紧力以及惯性作用会继续向下运动。
这段时间双相流体持续混合喷射,但是流量波动,燃料在t7时刻完全断流,辅助空气流量持续减小。
(6)闭合惯性碰撞段t7~t8
在t7时刻球阀体100的头部与阀座体300碰撞,显然球阀体100碰撞反跳的方向向上,而锥阀体200会继续以初速度向下运动,在反复与阀座体300碰撞后衔铁5经过位移δ1稳定下来,锥阀体200也闭合在阀座体300上,此时锥阀体200的D面与球阀体100的C面贴合,辅助空气断流。
需要说明的是,图13至图16中的实线箭头表示燃料的流动路径,虚线箭头表示辅助空气的流动路径。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方式,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外罩(1);
电磁线圈(2);
定铁芯(3),所述定铁芯(3)设置于所述线圈外罩(1)中,所述电磁线圈(2)设置于所述线圈外罩(1)和所述定铁芯(3)之间;
球阀体(100),包括球阀(4),所述球阀(4)的上部穿设于所述定铁芯(3)的内腔;
锥阀体(200),设置于所述线圈外罩(1)中,所述锥阀体(200)包括刚性连接的衔铁(5)和锥阀(6),所述衔铁(5)位于所述锥阀(6)上方,所述衔铁(5)位于所述定铁芯(3)下方,所述球阀(4)的中部依次穿设于所述衔铁(5)的内腔和所述锥阀(6)的内腔;
阀座体(300),包括阀座(7),所述线圈外罩(1)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阀座(7),所述阀座(7)位于所述锥阀(6)的下方,所述球阀(4)的下部穿设于所述阀座(7)的内腔;以及,
旋流片(8)和喷嘴(9),所述喷嘴(9)位于所述阀座(7)的下方,所述喷嘴(9)具有混合腔(901)和与所述混合腔(901)连通的喷口(902);所述旋流片(8)位于所述喷嘴(9)中并抵接于所述阀座(7),所述旋流片(8)上设有直流孔(801)和旋流孔(802),所述直流孔(801)和所述旋流孔(802)分别与所述混合腔(901)连通;
当所述锥阀体(200)开启时,所述线圈外罩(1)上的第一空气通道(101)、所述阀座(7)上的第二空气通道(701)与所述旋流孔(802)依次连通形成辅助空气通道;当所述球阀体(100)开启时,所述球阀(4)中的通道与所述直流孔(801)连通形成燃料通道;所述锥阀体(200)被配置为先于所述球阀体(100)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预混合喷射器还包括:
上回位弹性件(10),所述上回位弹性件(10)套设于所述球阀(4),且所述上回位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定铁芯(3)的内壁和所述球阀(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体(100)还包括:
上弹性件座(11),所述上弹性件座(11)刚性连接于所述球阀(4),所述上回位弹性件(1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定铁芯(3)内壁的阶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上弹性件座(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预混合喷射器还包括:
下回位弹性件(12),所述下回位弹性件(12)套设于所述球阀(4),且所述下回位弹性件(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球阀(4)和所述锥阀(6),所述上回位弹性件(10)的预紧力大于所述下回位弹性件(12)的预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体(100)还包括:
下弹性件座(13),所述下弹性件座(13)刚性连接于所述球阀(4),所述下回位弹性件(1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锥阀(6)内壁的阶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弹性件座(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孔(802)为贯穿所述旋流片(8)上下表面的切向的斜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片(8)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旋流孔(8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体(300)还包括:
导向件(14),所述导向件(14)密封连接于所述阀座(7)的内腔,且在轴向上所述导向件(14)和所述阀座(7)之间设有燃料腔(702),所述燃料腔(702)的一端与所述球阀(4)中的通道连通,当所述球阀体(100)开启时,所述燃料腔(702)的另一端与所述直流孔(80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外罩(1)与所述锥阀(6)之间设有辅助空气腔(102),所述辅助空气腔(1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01)连通,当所述锥阀体(200)开启时,所述辅助空气腔(1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气通道(70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双相预混合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腔(901)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结构。
CN202210638631.0A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Active CN114962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8631.0A CN114962100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8631.0A CN114962100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2100A CN114962100A (zh) 2022-08-30
CN114962100B true CN114962100B (zh) 2023-04-25

Family

ID=8297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8631.0A Active CN114962100B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210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1682A (en) * 1991-06-11 1993-05-18 Nippondenso Co., Ltd. Fuel feed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6145496A (en) * 1998-04-07 2000-11-14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Fuel injector with porous element for atomizing fuel under air pressure
US6209806B1 (en) * 1999-01-11 2001-04-03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Pulsed air assist fuel injector
WO2004053326A1 (en) * 2002-12-06 2004-06-24 Jerzy Chomiak Fuel injection nozzle
CN1957208A (zh) * 2004-06-07 2007-05-02 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 流体燃料喷射器以及包含该喷射器的分级预混合燃烧器
JP2009216081A (ja) * 2008-02-13 2009-09-24 Denso Corp 燃料噴射弁
CN102705120A (zh) * 2012-06-19 2012-10-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双燃料电控单体喷射器
CN107956619A (zh) * 2017-11-24 2018-04-24 广西卡迪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孔雾化喷油器及其旋流雾化结构
CN113153595A (zh) * 2021-03-28 2021-07-23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低液压旋流喷射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2642B2 (en) * 2010-03-23 2015-06-23 Cummins Inc. Fuel injector with variable spra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1682A (en) * 1991-06-11 1993-05-18 Nippondenso Co., Ltd. Fuel feed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6145496A (en) * 1998-04-07 2000-11-14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Fuel injector with porous element for atomizing fuel under air pressure
US6209806B1 (en) * 1999-01-11 2001-04-03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Pulsed air assist fuel injector
WO2004053326A1 (en) * 2002-12-06 2004-06-24 Jerzy Chomiak Fuel injection nozzle
CN1957208A (zh) * 2004-06-07 2007-05-02 阿尔斯托姆科技有限公司 流体燃料喷射器以及包含该喷射器的分级预混合燃烧器
JP2009216081A (ja) * 2008-02-13 2009-09-24 Denso Corp 燃料噴射弁
CN102705120A (zh) * 2012-06-19 2012-10-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双燃料电控单体喷射器
CN107956619A (zh) * 2017-11-24 2018-04-24 广西卡迪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孔雾化喷油器及其旋流雾化结构
CN113153595A (zh) * 2021-03-28 2021-07-23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低液压旋流喷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2100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33754B2 (ja) 加圧渦流型燃料噴射器の平頭ニードル
US7458364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 fuel injection system
JP2002098028A (ja) 燃料噴射器用ノズル
EP0375789B1 (en)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2305364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のための燃料と空気を混合して噴射する装置
CN102003317A (zh) 汽油直喷喷油器
US6209806B1 (en) Pulsed air assist fuel injector
JP4193346B2 (ja) 内燃機関
CN114962100B (zh) 一种双相预混合喷射器
US20190257264A1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JP2004504531A (ja) 燃料噴射弁
JP5932227B2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燃料噴射機
JP2004514835A (ja) 燃料噴射弁
JP3572591B2 (ja) 流体噴射ノズ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式燃料噴射弁
JP2002332935A (ja) 燃料噴射弁および内燃機関
JP2916913B2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高圧インジェクタ
CN114483286A (zh) 预燃点火装置、燃烧装置及发动机
JP2020128725A (ja) 燃料噴射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14658580B (zh) 头部导向带旋流槽的夹气喷射喷嘴
JPH0511339Y2 (zh)
CN110307110B (zh) 一种主辅一体式非线性校正喷油器
JP5825228B2 (ja) 燃料噴射弁
CN115288901B (zh) 一种可变回油速率的多模式喷射电控喷油器
JP2529082Y2 (ja) 多孔式インジェクタ
WO2007043820A1 (en) The injection nozzle structure of inj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