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8308B - 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8308B
CN114958308B CN202210411309.4A CN202210411309A CN114958308B CN 114958308 B CN114958308 B CN 114958308B CN 202210411309 A CN202210411309 A CN 202210411309A CN 114958308 B CN114958308 B CN 114958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storage material
anhydrous salt
change heat
salt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13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8308A (zh
Inventor
王志强
王苏腰拉
程星星
王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4113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8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8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8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8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09K5/063Materials absorbing or liberating heat during crystallisation; Heat storage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8Materials not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14Solid materials, e.g. powdery or granula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Na4P2O70.2wt%‑1wt%,膨胀石墨1wt%‑5wt%,去离子水0.5wt%‑2wt%,余量为三水醋酸钠。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水醋酸钠晶体加热融化,向其中按比例加入Na4P2O7、膨胀石墨和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通入直流电,在不断搅拌下进行成核反应,制备储热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相变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 有技术。
储热技术是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太阳能光热、地热、工业余热、 低品位废热等热能储存起来,需要时释放,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 统的能源利用率。其中,潜热储热是利用材料的自身相变过程吸/放 热来实现热量的存储与释放,所以潜热储热通常又称为相变储热。无 机盐中的三水醋酸钠是主要的相变材料之一。虽然三水醋酸钠的潜热 很高,但导热系数很低,同时融化过程伴随着相分离和过冷现象,严 重影响了其推广应用。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稠剂来解决相分离,但是通过增稠剂解 决相分离时有严重的不足,如:1.无水盐长时间以熔融态存在时依然 有相分离反弹情况发生;2.增稠剂虽然能解决相分离,但也会严重降 低无水盐材料的潜热能力,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无水盐潜热高的优 点。
此外,现有技术中一般只通过被动成核或主动成核来解决过冷的 问题,但是发明人发现,单纯采用一种方法时很难彻底解决过冷,如:1.被动成核法里面的成核剂法,成核剂虽然越多越好成核,但是会严 重降低潜热能力。2.单纯采用主动成核法里面的超声、机械扰动、微 波等,虽然会改善过冷但是不能短时间内解决过冷,因为系统里没有 足够的成核位点,单纯机械能的转换很难达到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主动成核和被动成核相结合,并加入导 热增强剂和去离子水(UP)来制备复合相变材料,从而很好的解决 了复合相变材料低导热、高过冷和相分离等问题。获得的CPCM具 有高潜热、高导热、无相分离、无过冷、稳定性好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 量百分数的组分:Na4P2O7 0.2wt%-1wt%,膨胀石墨1wt%-3wt%,去 离子水0.5wt%-2wt%,余量为三水醋酸钠。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将三水醋酸钠晶体加热融化,向其中按比例加入Na4P2O7、膨胀 石墨和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溶液;
向混合溶液通入直流电,在不断搅拌下进行成核反应,制备储热 材料。
上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相变储能复合材料以无水盐中的三水醋酸纳(SAT)为 主体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导热载体,具有很好的网状结构。其松散 的网状结构能很好地提供附着位点,从而提高SAT的导热系数的同 时也能解决相分离。
Na4P2O7:适量的添加会防止SAT的过冷,过量的话降低材料潜 热值,量不够的话改善过冷时达不到最佳状态。
去离子水:适量的添加会防止相分离并不影响潜热和过冷,添 加量超过最佳比例时,会影响过冷和潜热。长期熔融态时会出现相分 离,因此混合使用。
SAT的相变温度为55℃、过冷度为25-30℃、相变潜热为 265kJ/kg、导热系数为0.62w/(m·k)。本发明的相变储能复合相变材 料(CPCM)无过冷和相分离现象,并且导热系数能从0.62w/(m·k) 提高到1.5w/(m·k),同时也能保持高达255kJ/kg的潜热。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 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 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4中不同Na4P2O7添加量的CPCM的步 冷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的50nm级EG的S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CPCM随EG量的增加导热和潜 热的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相变材料导热系数随EG添加量的线性 拟合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SAT和CPCN的DSC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SAT和CPCN的XRD表征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304不锈钢在未浸泡时的SEM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304不锈钢在CPCM中浸泡30天后的 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 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 量百分数的组分:Na4P2O7 0.2wt%-1wt%,膨胀石墨1wt%-3wt%,去 离子水0.5wt%-2wt%,余量为三水醋酸钠。
经过实验得出加入一定比例的膨胀石墨EG或去离子水UP时短 时间内都能很好的解决相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Na4P2O7的质量百分数为0.4wt%-0.5wt%,优 选为0.6wt%。当Na4P2O7的质量百分数为0.6wt%时,可以将三水醋 酸钠的过冷从30℃降到3℃左右。
此外,Na4P2O7的质量百分数还可以为0.4wt%、0.45wt%、0.5wt%、 0.55wt%、0.6wt%、0.65wt%、0.7wt%、0.75wt%、0.5wt%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石墨为50nm等级。
优选的,膨胀石墨的质量百分数为1wt%-3wt%,优选为 1.5wt%-2.5wt%。还可以为1.1wt%、1.2wt%、1.3wt%、1.4wt%、1.5wt%、 1.6wt%、1.7wt%、1.5wt%、1.9wt%、2wt%、2.1wt%、2.2wt%、2.3wt%、 2.4wt%、2.5wt%、2.6wt%、2.7wt%、2.5wt%、2.9wt%、3wt%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数为0.5wt%-1wt%,优选 为0.75wt%。还可以为0.5wt%、0.6wt%、0.7wt%、0.5wt%、0.9wt%、 1wt%。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将三水醋酸钠晶体加热融化,向其中按比例加入Na4P2O7、膨胀 石墨和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溶液;
向混合溶液通入直流电,在不断搅拌下进行成核反应,制备储热 材料。
机械扰动法能改善相分离,也能改善过冷,但不能把过冷改善到 最佳,而电成核或添加Na4P2O7都能改善过冷,并且这三者同时作用 才能经过冷彻底解决,考虑到相分离和过冷同时需要改善到最佳,因 此需要三者协同作用才行,这样才能将过冷和相分离彻底解决。
EG既可以提高导热系数又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相分离,适量的 UP短时间内也能很好的解决相分离,并且也不影响潜热和过冷。
通过步冷曲线法观察到这三种方法都能改善过冷,但这三种方法 单独工作或任意两个协同工作时都不能将过冷彻底消除,只有三种方 法同时作用时才能将过冷彻底消除。
最后通过DSC、XRD、导热系数测定等进行表征后发现,加入 EG的实验组观察到导热系数明显增大,但潜热降低很明显,如图4 所示。采用0.75%的去离子水和机械扰动的实验组潜热和导热几乎没 有变化。UP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SAT的相分离,但SAT长期以熔融态存在时还会有相分离反弹情况。采用机械扰动法的SAT长时间以 熔融态存在也不会有相分离情况发生,但是只采用机械扰动的话,有 一部分水分子会蒸发到盖子上,不能及时掉下来,影响循环寿命。而 这两个协同作用时正好能互补。
Na4P2O7只能解决过冷。
机械扰动可以解决相分离,也能解决过冷,但单独作用时都不能 将过冷和相分离解决到最佳。
适量的UP能解决相分离,又不会影响潜热,但是不能解决过冷, 添加量大了反而增大过冷。
EG能提高导热,短时间内也能解决相分离,但长时间以熔融态 存在时又有相分离现象发生,添加量大了也会严重影响潜热。
电成核能解决过冷,但解决不了相分离,也提高不了导热。
因此本发明结合以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以SAT为基体, 以Na4P2O7、UP、机械扰动、电成核为辅助,制备了CPCM。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电的电压为5-7V,电流为0.5-1.2A。小于 这个电流或电压时成核效果不好,大于这个电流或电压虽然效果好, 但浪费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时,转子的转速为700-500r/min。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Na4P2O7 0.4g,膨 胀石墨0.4g,去离子水0.15ml,三水醋酸钠20g。膨胀石墨为50nm 级。
制备方法为:
1)将三水醋酸钠晶体装进容器中,并在70℃的恒温水域中放置 60分钟,至完全融化。
2)在融化后的三水醋酸钠溶液中加入Na4P2O7、膨胀石墨和去 离子水,得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置于烧杯中,并向混合溶液中投加转子,将烧杯 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机械搅拌,转子质量为2g,转速750r/min。
向混合溶液通入直流电,电压为6V,电流为1A。
实施例2
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Na4P2O7 0.5g,膨 胀石墨0.4g,去离子水0.15ml,三水醋酸钠20g。
实施例3
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Na4P2O7 1.2g,膨 胀石墨0.4g,去离子水0.15ml,三水醋酸钠20g。
实施例4
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Na4P2O7 1.6g,膨 胀石墨0.4g,去离子水0.15ml,三水醋酸钠20g。
图2为实施例1-4中不同Na4P2O7添加量的CPCM的步冷曲线 图,适量的添加会防止SAT的过冷,过量的话降低材料潜热值,量 不够的话改善过冷时达不到最佳状态。
50nm级膨胀石墨的SEM图如图3所示。
实施例1中的SAT和制备的相变材料的DSC图,如图6所示, 结合DSC测试发现,SAT的潜热为265kj/kg,改善后的CPCM潜热 为255kj/kg,还能保持较高的潜热,这种方法改善的效果很好。
实施例1的SAT和CPCM的XRD表征图,如图7所示。反应 前后材料的峰峰拟合很好,得出没有产生化学反应,只是物理混合, 对SAT原有的性质没有任何影响。
实施例5(膨胀石墨添加量变化试验)
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Na4P2O7 0.12g, 去离子水0.15g,三水醋酸钠20g。
改变膨胀石墨的添加量,使膨胀石墨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wt%、 1wt%、1.5wt%、2wt%、3wt%。
相变材料的导热和潜热随膨胀石墨的质量百分数的变化图,如 图4所示。EG添加量越多提高导热越好,但是随着EG量的增加潜 热值越来越低,综合考虑EG添加量取2wt%为最佳状态,这时即能 保持高导热,也能保持高潜热。
相变材料导热系数随EG添加量的线性拟合图,如图5所示,随 EG量的增加,导热系数以Y=62+0.44b线的方式增加。
向制备的相变材料溶液里放入铜、铁、304不锈钢等金属颗粒,30天的浸泡试验后取出金属颗粒,在SEM下观察金属材料结构,发 现304不锈钢的结构完好无损,如图9和图5所示,其他材料微微有 点变化,所以建议304不锈钢作为容器材料。实际应用时,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相变材料潜热高的优势,304不锈钢容器的外部应该采用 岩棉来保温,避免CPCM与外界的换热。
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适用于太阳能,暖通空调、预热回收,建 筑采暖等领域。经过多次循环后稳定性依然良好,循环寿命长,不会 再有过冷和相分离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选取适合的材料及配比,有效防止了SAT 的过冷和相分离现象,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还具有较高 的导热性。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 产业利用价值。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Na4P2O70.2wt%-1wt%,膨胀石墨1wt%-2wt%,去离子水0.5wt%-2wt%,余量为三水醋酸钠;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三水醋酸钠晶体加热融化,向其中按上述比例加入Na4P2O7、膨胀石墨和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溶液;
向混合溶液通入直流电,在不断搅拌下进行成核反应,制备储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a4P2O7的质量百分数为0.4wt%-0.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石墨为50nm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数为0.5wt%-1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数为0.6wt%-0.9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流电的电压为5-7V,电流为0.8-1.2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流电的电压为6V,电流为1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时,转子的转速为700-800r/min。
CN202210411309.4A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958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1309.4A CN11495830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1309.4A CN11495830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8308A CN114958308A (zh) 2022-08-30
CN114958308B true CN114958308B (zh) 2023-05-02

Family

ID=82976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1309.4A Active CN11495830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830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17635A3 (nl) * 2007-06-08 2009-02-03 Kobato Polytechnologie Bv Bekleed discreet partikel, werkwijze voor het bereiden daarvan en product waarin dit partikel is toegepast.
CN101805591B (zh) * 2010-04-19 2012-07-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一种无机水合盐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666381A (zh) * 2013-12-12 2014-03-26 江苏启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
CN104531077A (zh) * 2015-01-27 2015-04-22 云南师范大学 膨胀石墨基水合盐复合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16569A (zh) * 2015-12-24 2017-07-04 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CN105950120B (zh) * 2016-06-17 2019-06-21 北京宇田相变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蓄热的相变储能材料
CN106753259A (zh) * 2016-11-25 2017-05-31 贺迈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低相变温度的储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928904A (zh) * 2017-03-08 2017-07-07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建筑材料
CN112940685A (zh) * 2019-12-10 2021-06-11 强野机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560236A (zh) * 2020-05-26 2020-08-21 深圳市爱能森储能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35740A (zh) * 2020-06-29 2020-09-0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相变储热材料及储热装置
CN112280537A (zh) * 2020-10-19 2021-01-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电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34421A (zh) * 2021-05-11 2021-08-10 南京理工大学 三水醋酸钠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9941A (zh) * 2021-07-14 2021-09-24 东南大学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8308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5272B (zh) 一种无机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66381A (zh)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
WO2017020574A1 (zh) 一种稳定的无机水合盐基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7254A (zh) 一种高导热无机相变储能材料
CN110387216B (zh) 一种长期稳定过冷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73664A (zh) 一种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3672A (zh) 高密度聚乙烯/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4796B (zh) 一种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1136A (zh) 一种高效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067B (zh) 一种金属氟化物高温相变储能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21264B (zh) 一种纳米改性三水醋酸钠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642B (zh) 相变温度89±7℃的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9098B (zh)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
CN111117572A (zh)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867466A (zh) 利用粉煤灰和水合无机盐合成无机相变储能材料的方法
CN107739595A (zh) 一种用于空调蓄冷的无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8308B (zh) 一种无水盐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9941A (zh)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562A (zh) 一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084634A (zh) 一种具有热桥效应的远距离传输蓄放热结构
CN115029109B (zh) 一种高流动性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填充换热器的方法
CN206695657U (zh) 一种具有热桥效应的远距离传输蓄放热结构
CN104610922A (zh) 用于蓄冷空调的相变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3801637B (zh) 利用有机石蜡制备复合相变体系的方法及复合相变材料
CN112175582B (zh) 一种二水合草酸/矾盐共晶物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