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5758B - 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5758B
CN114955758B CN202210752891.0A CN202210752891A CN114955758B CN 114955758 B CN114955758 B CN 114955758B CN 202210752891 A CN202210752891 A CN 202210752891A CN 114955758 B CN114955758 B CN 114955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information
target
call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28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5758A (zh
Inventor
黄自翔
彭子舜
叶中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Y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Y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Y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Y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28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5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5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5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61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between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 or mobile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15Wherein the destination is registered before boa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8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电梯调度方法包括: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其中,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和召唤方向,轿厢信息包括轿厢位置、轿厢内部重量和轿厢内部目标层数,运行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向。在本发明中,结合电梯组的召唤层数、召唤方向、轿厢位置、轿厢内部重量、轿厢内部目标层数、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向,将电梯组接收到的召唤信息分配给电梯组中不同的电梯。这样,能够结合乘客等待时间和电梯拥挤程度对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调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人们生活、办公不可或缺的一种室内交通工具,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给予生活便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电梯调度策略中,对电梯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不够合理,增加了乘客的等待时间,降低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电梯调度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电梯调度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电梯调度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电梯调度系统。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群组电梯。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其中,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和召唤方向,轿厢信息包括轿厢位置、轿厢内部重量和轿厢内部目标层数,运行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向。
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中,在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具体获取上述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即电梯外部乘客期望电梯运行的方向)以及召唤层数(即电梯外部乘客所在楼层的层数)。同时,获取电梯组中各电梯当前的轿厢信息以及运行信息。其中,上述运行信息包括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方向和运行状态,上述轿厢信息包括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轿厢位置、各电梯轿厢的内部重量(即电梯载重)以及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即电梯内部乘客期望到达的楼层数)。
进一步地,上述运行状态又可分为行驶状态和停滞运行状态,上述运行方向又可分为电梯向上运行以及电梯向下运行。其中,上述行驶状态表示电梯后续存在待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或内部目标楼层信息,上述停滞运行状态则表示电梯后续不存在待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内部目标楼层信息。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电梯组的外部召唤方向、外部召唤层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之后,再根据获取到上述多个电梯组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以将电梯组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电梯组中的电梯。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接收到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而响应该外部召唤信息的过程中,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电梯待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电梯运行方向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之间的对比关系、电梯轿厢位置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之间的对比关系,均能够影响电梯响应该外部召唤信息的时间(即电梯从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外部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所需耗费的时间),也即影响乘客的候梯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电梯载重能够用于表征电梯内部的拥挤程度,电梯载重越大,电梯内部越拥挤,电梯载重越小,电梯内部越宽松。
因此,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中,根据电梯组的外部召唤方向、外部召唤层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等能够影响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拥挤程度的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这样,能够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在对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结合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电梯待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电梯运行方向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之间的对比关系、电梯轿厢位置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之间的对比关系等影响乘客等待时间的信息,以及结合影响电梯内部拥挤程度的电梯载重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也即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电梯调度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梯组包括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轿厢位置包括第一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和第二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位于第一轿厢位置和第二轿厢位置之上的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召唤层数位于第一轿厢位置和第二轿厢位置之间的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第一轿厢位置和第二轿厢位置之下的第三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三下行召唤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上述电梯组进行了限定,该电梯组中具体可包括两台电梯,即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也就是说,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用于对包括两台电梯(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电梯组所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
具体地,在对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根据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召唤层数、电梯组中两台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两台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等能够影响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拥挤程度的信息,将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或第二电梯。这样,能够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对上述轿厢位置进行了限定。在上述电梯组包括两台电梯(即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情况下,上述轿厢位置具体可包括与上述第一电梯相对应的第一轿厢位置(即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楼层),以及与上述第二电梯相对应的第二轿厢位置(即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楼层)。
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中,又将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具体召唤层数与两台电梯具体的轿厢位置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以及外部召唤信息具体的召唤方向,将电梯组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类。
具体地,在某一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同时位于上述第二轿厢位置以及第一轿厢位置之上的情况下,也即在输入该外部召唤信息的乘客所在的楼层,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上,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上的情况下,将该外部召唤信息称作第一召唤信息。在此基础上,在该第一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一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情况下,将该第一召唤信息称作第一上行召唤信息,而在该第一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一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则将该第一召唤信息称作第一下行召唤信息。
进一步地,在某一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位于上述第二轿厢位置以及第一轿厢位置之间的情况下,也即在输入该外部召唤信息的乘客所在的楼层,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将该外部召唤信息称作第二召唤信息。在此基础上,在该第二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二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情况下,将该第二召唤信息称作第二上行召唤信息,而在该第二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二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则将该第二召唤信息称作第二下行召唤信息。
进一步地,在某一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同时位于上述第二轿厢位置以及第一轿厢位置之下的情况下,也即在输入该外部召唤信息的乘客所在的楼层,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下,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下的情况下,将该外部召唤信息称作第三召唤信息。在此基础上,在该第三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三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情况下,将该第三召唤信息称作第三上行召唤信息,而在该第三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三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则将该第三召唤信息称作第三下行召唤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均向上运行,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包括:将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低的一者;和/或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召唤信息中除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目标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向上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外部召唤信息,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中电梯轿厢位置较低的一方。也即,将上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中电梯轿厢位置较低的一方。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向上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外部召唤信息,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上,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上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下,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下的外部召唤信息,也即对于电梯组所接收到除上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之外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对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预设周期以及第一预设顺序依次对上述召唤信息进行分配。其中,在先分配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具体地,对于上述召唤信息中每个待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在对该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首先根据该目标召唤信息以及电梯组的轿厢信息,确定该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确定该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二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进行比较,并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一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第二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二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大,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长,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拥挤,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小,则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短,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宽松。这样,通过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在减小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保证了乘客乘坐电梯时电梯拥挤程度的最优化,即保证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顺序为: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上述第一预设顺序进行了限定。具体地,按照低优先级至高优先级的排列顺序,上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以及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在上述第一预设顺序中的排列依次为: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上行召唤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均向下运行,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包括:将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高的一者;和/或按照第二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召唤信息中除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目标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向下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外部召唤信息,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中电梯轿厢位置较高的一方。也即,将上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中电梯轿厢位置较高的一方。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向下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外部召唤信息,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上,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上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下,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下的外部召唤信息,也即对于电梯组所接收到除上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之外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按照第二预设顺序对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预设周期以及第二预设顺序依次对上述召唤信息进行分配。其中,在先分配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具体地,对于上述召唤信息中每个待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在对该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首先根据该目标召唤信息以及电梯组的轿厢信息,确定该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确定该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二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进行比较,并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一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第二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二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大,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长,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拥挤,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小,则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短,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宽松。这样,通过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在减小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保证了乘客乘坐电梯时电梯拥挤程度的最优化,即保证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预设顺序为:第三下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上述第二预设顺序进行了限定。具体地,按照低优先级至高优先级的排列顺序,上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在上述第二预设顺序中的排列依次为: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基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均停滞运行,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包括:按照预设周期,根据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停滞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按照预设周期对上述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其中,在先分配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具体地,对于上述电梯组所接收到的每个召唤信息,在对该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首先根据该召唤信息以及电梯组的轿厢信息,确定该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确定该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二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进行比较,并将上述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一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第二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二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大,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长,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拥挤,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小,则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短,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宽松。这样,通过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在减小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保证了乘客乘坐电梯时电梯拥挤程度的最优化,即保证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第一电梯向上运行,第二电梯向下运行或停滞运行的情况下,或者在第一电梯停滞运行,第二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包括:将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或将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和第三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处于向下行驶的状态,且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处于向上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处于停滞运行的状态,且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处于向上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处于向下行驶的状态,且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处于停滞运行的状态的情况下,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方式进行了限定。
具体地,在电梯组的工作状态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对于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上,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上的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也即,在电梯组的工作状态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直接将上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上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以及上述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
进一步地,在电梯组的工作状态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对于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下,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下的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也即,在电梯组的工作状态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直接将上述第三下行召唤信息、上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以及上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于召唤方向与目标电梯的目标运行方向相反的召唤信息,在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经过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一公式确定,在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未经过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二公式确定;对于召唤方向与目标电梯的目标运行方向相同的召唤信息,在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不经过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三公式确定,在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将经过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二公式确定。
其中,上述第一公式为: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公式为: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公式为:
其中,g为目标调度值,box_loc为目标电梯的目标轿厢所在楼层,box_max为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所能到达的最远层数,box_min为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的相反方向运行时所能到达的最远层数,floor[x]为召唤楼层,α为电梯运行距离及停靠次数与等待时间之间的权重系数,Nin为目标电梯响应召唤信息时已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的次数,Nout为目标电梯响应召唤信息时已响应的内部目标层数的次数,Δm为目标轿厢的载重,β为目标轿厢的载重和拥挤程度之间的权重系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之后,电梯调度方法还包括:根据电梯组中各电梯分配到的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电梯内部的目标层数和运行信息,确定电梯组中各电梯的响应参数;根据响应参数控制电梯组中各电梯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上述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分配完毕之后,对于电梯组中的每个电梯,根据该电梯所分配到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电梯内部的目标层数以及电梯的运行信息,对该电梯的响应参数(即运行参数)进行确定,进而根据确定好的响应参数控制该电梯对其所分配到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电梯内部的楼层信息进行响应,从而保证该电梯的有序运行,保证了该电梯的运行效率,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梯调度方法还包括:基于电梯组中的一台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电梯组中的另一台电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会实时检测电梯组中各个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在预设的重量阈值小于等于上述电梯组中的某一台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的情况下,该台电梯不参与电梯组所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也即将电梯组所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分配给电梯组中的另一台电梯。这样,保证了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梯调度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分配召唤信息;其中,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和召唤方向,轿厢信息包括轿厢位置、轿厢内部重量和轿厢内部目标楼层,运行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调度装置,在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具体通过获取单元获取上述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即电梯外部乘客期望电梯运行的方向)以及召唤层数(即电梯外部乘客所在楼层的层数)。同时,通过获取单元获取电梯组中各电梯当前的轿厢信息以及运行信息。其中,上述运行信息包括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方向和运行状态,上述轿厢信息包括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轿厢位置、各电梯轿厢的内部重量(即电梯载重)以及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即电梯内部乘客期望到达的楼层数)。
进一步地,上述运行状态又可分为行驶状态和停滞运行状态,上述运行方向又可分为电梯向上运行以及电梯向下运行。其中,上述行驶状态表示电梯后续存在待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或内部目标楼层信息,上述停滞运行状态则表示电梯后续不存在待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内部目标楼层信息。
进一步地,在通过获取单元获取到电梯组的外部召唤方向、外部召唤层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之后,处理单元再根据获取到上述多个电梯组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以将电梯组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电梯组中的电梯。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接收到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而响应该外部召唤信息的过程中,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电梯待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电梯运行方向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之间的对比关系、电梯轿厢位置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之间的对比关系,均能够影响电梯响应该外部召唤信息的时间(即电梯从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外部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所需耗费的时间),也即影响乘客的候梯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电梯载重能够用于表征电梯内部的拥挤程度,电梯载重越大,电梯内部越拥挤,电梯载重越小,电梯内部越宽松。
因此,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装置中,处理单元根据电梯组的外部召唤方向、外部召唤层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等能够影响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拥挤程度的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这样,能够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装置,在对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结合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电梯待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电梯运行方向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之间的对比关系、电梯轿厢位置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之间的对比关系等影响乘客等待时间的信息,以及结合影响电梯内部拥挤程度的电梯载重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也即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梯调度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步骤。因此,该电梯调度系统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梯调度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装置。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的电梯调度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装置。因此,该电梯调度系统具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群组电梯,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系统,或者上述第四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群组电梯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系统,或者上述第四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系统。因此,该群组电梯具备上述第三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或者该群组电梯具备上述第四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方法。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六;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七;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原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系统的示意框图之一;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系统的示意框图之一;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群组电梯的示意框图之一;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群组电梯的示意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13,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步骤104,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
其中,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和召唤方向,轿厢信息包括轿厢位置、轿厢内部重量和轿厢内部目标楼层,运行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向。
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中,在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具体获取上述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即电梯外部乘客期望电梯运行的方向)以及召唤层数(即电梯外部乘客所在楼层的层数)。同时,获取电梯组中各电梯当前的轿厢信息以及运行信息。其中,上述运行信息包括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方向和运行状态,上述轿厢信息包括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轿厢位置、各电梯轿厢的内部重量(即电梯载重)以及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即电梯内部乘客期望到达的楼层数)。
其中,在获取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轿厢位置时,在某一电梯停留在某一楼层的情况下,将该楼层确定为电梯的轿厢位置,而在某一电梯运行在两个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则将两个楼层中层数较低的一方确定为该电梯的轿厢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运行状态又可分为行驶状态和停滞运行状态,上述运行方向又可分为电梯向上运行以及电梯向下运行。其中,上述行驶状态表示电梯后续存在待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或内部目标楼层信息,上述停滞运行状态则表示电梯后续不存在待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内部目标楼层信息。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电梯组的外部召唤方向、外部召唤层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之后,再根据获取到上述多个电梯组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以将电梯组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电梯组中的电梯。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接收到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而响应该外部召唤信息的过程中,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电梯待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电梯运行方向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之间的对比关系、电梯轿厢位置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之间的对比关系,均能够影响电梯响应该外部召唤信息的时间(即电梯从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外部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所需耗费的时间),也即影响乘客的候梯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电梯载重能够用于表征电梯内部的拥挤程度,电梯载重越大,电梯内部越拥挤,电梯载重越小,电梯内部越宽松。
因此,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中,根据电梯组的外部召唤方向、外部召唤层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等能够影响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拥挤程度的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这样,能够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电梯组的每台电梯的轿厢中,均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实时通过轿厢中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对相应轿厢的内部重量也即轿厢载重进行检测,以便后续根据轿厢载重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
进一步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可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具体地,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即为预设周期),即可根据电梯组中各电梯的工作状态,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重新分配,以保证对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实时性、合理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在对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结合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电梯待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电梯运行方向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之间的对比关系、电梯轿厢位置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之间的对比关系等影响乘客等待时间的信息,以及结合影响电梯内部拥挤程度的电梯载重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也即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实施例二,在该实施例中,对上述电梯组进行了限定,该电梯组中具体可包括两台电梯,即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也就是说,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用于对包括两台电梯(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电梯组所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
具体地,在对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根据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召唤层数、电梯组中两台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两台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等能够影响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拥挤程度的信息,将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或第二电梯。这样,能够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对上述轿厢位置进行了限定。在上述电梯组包括两台电梯(即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情况下,上述轿厢位置具体可包括与上述第一电梯相对应的第一轿厢位置(即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楼层),以及与上述第二电梯相对应的第二轿厢位置(即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楼层)。
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中,又将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具体召唤层数与两台电梯具体的轿厢位置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以及外部召唤信息具体的召唤方向,将电梯组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类。
具体地,在某一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同时位于上述第二轿厢位置以及第一轿厢位置之上的情况下,也即在输入该外部召唤信息的乘客所在的楼层,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上,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上的情况下,将该外部召唤信息称作第一召唤信息。在此基础上,在该第一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一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情况下,将该第一召唤信息称作第一上行召唤信息,而在该第一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一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则将该第一召唤信息称作第一下行召唤信息。
进一步地,在某一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位于上述第二轿厢位置以及第一轿厢位置之间的情况下,也即在输入该外部召唤信息的乘客所在的楼层,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将该外部召唤信息称作第二召唤信息。在此基础上,在该第二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二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情况下,将该第二召唤信息称作第二上行召唤信息,而在该第二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二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则将该第二召唤信息称作第二下行召唤信息。
进一步地,在某一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同时位于上述第二轿厢位置以及第一轿厢位置之下的情况下,也即在输入该外部召唤信息的乘客所在的楼层,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下,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下的情况下,将该外部召唤信息称作第三召唤信息。在此基础上,在该第三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三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情况下,将该第三召唤信息称作第三上行召唤信息,而在该第三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该第三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则将该第三召唤信息称作第三下行召唤信息。
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的各个楼层与A电梯、B电梯的轿厢位置的比较结果,将建筑楼层划分为区域I、区域II以及区域III。其中,区域I为楼层数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上方的建筑楼层,区域II为楼层数位于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以及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之间的建筑楼层,区域III则为位于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的下方的建筑楼层。
在此基础上,将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且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确定为上述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相对应的召唤信息);将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确定为上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相对应的召唤信息);将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确定为上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召唤信息);将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确定为上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召唤信息);将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确定为上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I相对应的召唤信息);将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确定为上述第三下行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I相对应的召唤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情况仅针对上述第一轿厢位置不同于上述第二轿厢位置的场景,在上述第一电梯以及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位于同一楼层,且该楼层为建筑的中间楼层的情况下,上述召唤信息仅分为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以及第三下行召唤信息这四类。在上述第一电梯以及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同时位于建筑的顶层的情况下,上述召唤信息仅分为第三上行召唤信息以及第三下行召唤信息这两类。而在上述第一电梯以及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同时位于建筑的底层的情况下,上述召唤信息仅分为第一上行召唤信息以及第一下行召唤信息这两类。
另外,对于召唤层数与轿厢位置相同的召唤信息,在电梯处于行驶状态的情况下,也即电梯运行在两个楼层之间的情况下,此时电梯的轿厢位置确定为两个楼层中较低的一方,在对召唤信息进行分类时,按照上述分类原则,结合召唤层数与实际轿厢位置之间的位置比较关系,对召唤信息进行分类。而在电梯停留在某一楼层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与电梯停留层数相同的召唤信息,若该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则将该召唤信息视作召唤层数位于电梯轿厢位置之上的召唤信息进行分类;若该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则将该召唤信息视作召唤层数位于电梯轿厢位置之下的召唤信息进行分类。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响应某一外部召唤信息时,在电梯接收到该外部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外部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的这一过程中,电梯中途对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的响应情况,会影响电梯对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响应时间(即电梯从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外部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所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在先分配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中,在根据外部召唤信息的具体召唤层数与两台电梯具体的轿厢位置的比较结果,以及外部召唤信息具体的召唤方向,对各个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类之后,可按照一定的预设顺序对分类后的至少一个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以在节约分配时间的同时,保证对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例三,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202,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步骤204,将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低的一者;
步骤206,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召唤信息中除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目标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向上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外部召唤信息,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中电梯轿厢位置较低的一方。也即,将上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中电梯轿厢位置较低的一方。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向上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外部召唤信息,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上,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上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下,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下的外部召唤信息,也即对于电梯组所接收到除上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之外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对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预设周期以及第一预设顺序依次对上述召唤信息进行分配。其中,在先分配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具体地,对于上述召唤信息中每个待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在对该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首先根据该目标召唤信息以及电梯组的轿厢信息,确定该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确定该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二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进行比较,并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一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第二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二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大,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长,电梯的轿厢内部越拥挤,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小,则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短,电梯的轿厢内部越宽松。这样,通过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在减小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保证了乘客乘坐电梯时电梯拥挤程度的最优化,即保证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响应某一目标召唤信息时,在电梯接收到该目标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目标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的这一过程中,电梯中途对其他召唤信息的响应情况,会影响电梯对该目标召唤信息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在对上述召唤信息中每个待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在先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该技术方案中,按照上述第一预设顺序依次对各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能够节约对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时间,同时保证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另外,上述预设周期具体可小于等于电梯移动一层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上述预设周期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在对上述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按照上述预设周期,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即为预设周期),便根据电梯组中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实际工作状态,将电梯组所接收到的上述目标召唤信息重新分配给第二电梯或第一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实时性、合理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向上运行。在此基础上,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将该召唤信息分配给A电梯。而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和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I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I和I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按照上述预设周期以及第一预设顺序,依次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实施例四,在该实施例中,对上述第一预设顺序进行了限定。具体地,按照低优先级至高优先级的排列顺序,上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以及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在上述第一预设顺序中的排列依次为: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上行召唤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响应某一目标召唤信息时,在电梯接收到该目标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目标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的这一过程中,电梯中途对其他召唤信息的响应情况,会影响电梯对该目标召唤信息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在对上述召唤信息中每个待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在先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向上运行。此时,若A电梯以及B电梯均按照当前的运行方向向上行驶,并在到达运行方向上的最远处楼层时反向运行,对于图8中除II之外的其他五个区域(即区域I、区域I、区域II、区域III以及区域III),在A电梯以及B电梯的运行过程中,A电梯以及B电梯均依次经过上述区域I、区域I、区域II、区域III和区域III。也即,A电梯以及B电梯均会依次响应上述区域I、区域I、区域II、区域III以及区域III中的召唤信息。由此可见,对于区域I、区域I、区域II、区域III以及区域III中的召唤信息,对于A电梯以及B电梯先经过的区域所对应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会对A电梯以及B电梯后经过的区域所对应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在此基础上,在电梯组处于当前工作状态(即电梯组中的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向上运行)下,按照预设周期以及区域I、区域I、区域II、区域III以及区域III的分配顺序,依次将区域I、区域I、区域II、区域III以及区域III中的召唤信息分配给A电梯或B电梯。这样,能够节约对上述召唤信息的分配时间,同时保证对上述召唤信息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五,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302,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步骤304,将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高的一者;
步骤306,按照第二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召唤信息中除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目标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向下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即输入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下运行)的外部召唤信息,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中电梯轿厢位置较高的一方。也即,将上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中电梯轿厢位置较高的一方。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向下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即输入召唤信息的乘客期望电梯向上运行)的外部召唤信息,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上,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上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下,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下的外部召唤信息,也即对于电梯组所接收到除上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之外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按照第二预设顺序对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预设周期以及第二预设顺序依次对上述召唤信息进行分配。其中,在先分配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具体地,对于上述召唤信息中每个待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在对该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首先根据该目标召唤信息以及电梯组的轿厢信息,确定该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确定该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二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进行比较,并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一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第二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二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大,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长,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拥挤,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小,则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短,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宽松。这样,通过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在减小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保证了乘客乘坐电梯时电梯拥挤程度的最优化,即保证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响应某一目标召唤信息时,在电梯接收到该目标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目标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的这一过程中,电梯中途对其他召唤信息的响应情况,会影响电梯对该目标召唤信息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在对上述召唤信息中每个待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在先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该技术方案中,按照上述第二预设顺序依次对各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能够节约对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时间,同时保证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另外,上述预设周期具体可小于等于电梯移动一层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上述预设周期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在对上述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按照上述预设周期,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即为预设周期),便根据电梯组中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实际工作状态,将电梯组所接收到的上述目标召唤信息重新分配给第二电梯或第一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实时性、合理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向下运行。在此基础上,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将该召唤区域分配给B电梯。而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和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I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I和I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按照上述预设周期以及第二预设顺序,依次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实施例六,在该实施例中,对上述第二预设顺序进行了限定。具体地,按照低优先级至高优先级的排列顺序,上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在上述第二预设顺序中的排列依次为: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响应某一目标召唤信息时,在电梯接收到该目标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目标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的这一过程中,电梯中途对其他召唤信息的响应情况,会影响电梯对该目标召唤信息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在对上述召唤信息中每个待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在先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目标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向下运行。此时,若A电梯以及B电梯均按照当前的运行方向向下行驶,并在到达运行方向上的最远处楼层时反向运行,对于图8中除II之外的其他五个区域(即区域I、区域I、区域II、区域III以及区域III),在A电梯以及B电梯的运行过程中,A电梯以及B电梯均依次经过上述区域III、区域III、区域II、区域I以及区域I。也即,A电梯以及B电梯均会依次响应上述区域III、区域III、区域II、区域I以及区域I中的召唤信息。由此可见,对于区域I、区域I、区域II、区域III以及区域III中的召唤信息,对于A电梯以及B电梯先经过的区域所对应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会对A电梯以及B电梯后经过的区域所对应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在此基础上,在电梯组处于当前工作状态(即电梯组中的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向下运行)下,按照预设周期以及区域III、区域III、区域II、区域I以及区域I的分配顺序,依次将III、区域III、区域II、区域I以及区域I中的召唤信息分配给A电梯或B电梯。这样,能够节约对上述召唤信息的分配时间,同时保证对上述召唤信息分配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七,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402,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步骤404,按照预设周期,根据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均处于停滞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按照预设周期对上述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其中,在先分配的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能够对在后分配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结果产生影响。
具体地,对于上述电梯组所接收到的每个召唤信息,在对该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首先根据该召唤信息以及电梯组的轿厢信息,确定该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确定该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二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进行比较,并将上述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一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第二目标调度值用于表征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时,乘客的候梯时间的长短,以及第二电梯的轿厢内部的拥挤程度。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大,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长,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拥挤,上述目标调度值越小,则表示乘客的候梯时间越短,电梯的轿厢内部的越宽松。这样,通过将上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在减小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保证了乘客乘坐电梯时电梯拥挤程度的最优化,即保证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上述预设周期具体可小于等于电梯移动一层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上述预设周期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在对上述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按照上述预设周期,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即为预设周期),便根据电梯组中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实际工作状态,将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召唤信息重新分配给第二电梯或第一电梯,保证了对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的实时性、合理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停滞运行。在此基础上,按照上述预设周期,确定每个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实施例八,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502,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步骤504,将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
步骤506,将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和第三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处于向下行驶的状态,且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处于向上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处于停滞运行的状态,且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处于向上行驶的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处于向下行驶的状态,且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处于停滞运行的状态的情况下,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方式进行了限定。
具体地,在电梯组的工作状态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上行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对于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上,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上的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也即,在电梯组的工作状态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直接将上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上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以及上述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
进一步地,在电梯组的工作状态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对于召唤层数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间,且召唤方向为下行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对于召唤层数既位于第一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一楼层之下,又位于第二电梯的电梯轿厢当前所在的第二楼层之下的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也即,在电梯组的工作状态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直接将上述第三下行召唤信息、上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以及上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此时,若A电梯向上运行B电梯向下运行,或者A电梯向上运行B电梯停滞运行,或者A电梯停滞运行B电梯向下运行,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和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A电梯。而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I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I和I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则直接将该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B电梯。
实施例九,在该实施例中,在通过确定召唤信息相对于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目标调度值来对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对确定目标调度值的具体方式进行了限定。
具体地,在目标电梯的目标运行方向与某一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即乘客期望目标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在目标电梯按照上述目标运行方向继续运行,直至到达上述目标运行方向上的最远楼层的过程中,若该目标电梯会经过上述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则通过第一公式来确定上述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若目标电梯不会经过上述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则通过第二公式来确定上述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
进一步地,在目标电梯的目标运行方向与某一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即乘客期望目标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同的情况下,若在目标电梯按照上述目标运行方向继续运行,直至到达上述目标运行方向上的最远楼层的过程中,若该目标电梯会经过上述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则通过第二公式来确定上述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若该目标电梯不会经过上述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则通过第三公式来确定上述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向上运行。在此基础上,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和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I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I和I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按照上述预设周期以及第一预设顺序,依次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
其中,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通过上述第一公式确定该外部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通过上述第一公式确定该外部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通过上述第二公式确定该外部召唤信息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通过上述第二公式确定该外部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
进一步地,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且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通过上述第二公式确定该外部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对于召唤层数位于上述区域I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上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与图8中的III相对应的外部召唤信息),通过上述第三公式确定该外部召唤信息相对于A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相对于B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公式具体为:
上述第二公式具体为:
上述第三公式具体为:
其中,在上述三个公式中,g表示目标调度值,box_loc表示上述目标电梯的电梯轿厢所在的楼层数,box_max表示上述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所能到达的最远层数,box_min表示上述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的相反方向运行时所能到达的最远层数,floor[x]表示召唤信息的召唤楼层,α表示电梯运行距离及停靠次数与乘客的候梯时间之间的权重系数,Nin表示目标电梯响应召唤信息之前所需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的次数,Nout表示目标电梯响应召唤信息之前所需响应的内部目标层数的次数,Δm表示目标电梯的电梯轿厢的载重(单位:千克),β表示目标电梯的电梯轿厢的载重和电梯轿厢的拥挤程度之间的权重系数。
进一步地,上述β的取值决定目标电梯的最大载客人数,当目标电梯的实际载客人数超过其最大载客人数时,目标电梯的轿厢较为拥挤,乘客乘坐目标电梯的舒适程度将大幅度降低,此时,上述目标调度值g中的项所占比重增大,目标调度值g同样增大。而在目标电梯的实际载客人数小于最大载客人数时,上述目标调度值g中的/>项所占比重则会减小,目标调度值g同样也会减小。
在此基础上,在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确定该召唤信息相对于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的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确定该召唤信息相对于上述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的第二目标调度值,并将该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目标调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调度值中较小的一方所对应的电梯。这样,能够结合电梯拥挤程度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Nin表示目标电梯响应召唤信息之前所需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的次数,Nout表示目标电梯响应召唤信息之前所需响应的内部目标层数的次数。也即,在该技术方案中,假设目标电梯停靠在外召楼层时,目标电梯中的乘客数量增加1人,并且假设目标电梯停靠在内部目标楼层时,目标电梯中的乘客数量减少1人。也就是说,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述三个目标调度值的确定公式,均适用于目标电梯单次响应外部召唤信息或内部层数信息时,目标电梯中的乘客数量±1人的应用场景。对于目标电梯单次响应外部召唤信息或内部层数信息时,目标电梯中的乘客数量增加或减少多人的应用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三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得到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目标调度值确定公式。
进一步地,在通过上述三个公式确定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的过程中,在将某一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目标电梯之后,在确定下一外部召唤信息相对于该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时,须将上述公式中的Δm增加60,以对该目标电梯响应前一召唤信息之后,该目标电梯的电梯轿厢的载重的增量进行预估,从而保证对下一召唤信息分配的准确性。
实施例十,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六。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602,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步骤604,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
步骤606,根据电梯组中各电梯分配到的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电梯内部的目标层数和运行信息,确定电梯组中各电梯的响应参数;
步骤608,根据响应参数控制电梯组中各电梯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在对上述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分配完毕之后,对于电梯组中的每个电梯,根据该电梯所分配到的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电梯内部的目标层数以及电梯的运行信息,对该电梯的响应参数(即运行参数)进行确定,进而根据确定好的响应参数控制该电梯对其所分配到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电梯内部的楼层信息进行响应,从而保证该电梯的有序运行,保证了该电梯的运行效率,从而保证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某一建筑的电梯组包括A电梯和B电梯。其中,A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位于B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的下方,且A电梯与B电梯均向上运行。在此基础上,若A电梯分配到召唤楼层位于区域I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上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以及分配到召唤层数位于区域I且召唤方向为向下召唤的外部召唤信息(即上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同时,A电梯内部存在目标层数(目标层数小于上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位于区域I的内部层数信息。此时,A电梯会依次响应于上述内部层数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以及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保证A电梯的有序运行。
实施例十一,在该实施例中,在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会实时检测电梯组中各个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在预设的重量阈值小于等于上述电梯组中的某一台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的情况下,该台电梯不参与电梯组所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也即将电梯组所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直接分配给电梯组中的另一台电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梯内部重量(即电梯载重)可用于表征相应电梯中的电梯轿厢的拥挤程度,电梯载重越大,电梯内部越拥挤,电梯载重越小,电梯内部越宽松。在预设的重量阈值小于等于上述电梯组中的某一台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的情况下,该台电梯不参与电梯组所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这样,能够结合电梯拥挤程度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特别地,在预设的重量阈值同时小于等于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以及第一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的情况下,不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直至上述预设的重量阈值大于电梯组中的某一台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再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
另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上述电梯组的每台电梯的轿厢中,均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实时通过轿厢中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对相应轿厢的内部重量也即轿厢载重进行检测。
实施例十二,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七。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702,获取A电梯运行方向和位置boxa_loc,B电梯运行方向和位置boxb_loc;
步骤704,判断方向;
步骤706,A向上,B向上;
步骤708,A、B之间向上的外召信号分配给楼层低的轿厢,A、B之外的外召信号根据目标函数g依次按照I、I、II、III、III的区域分配;
步骤710,A向上,B向下,或A向上,B停滞,或A停滞,B向下;
步骤712,A以上向上的外召信号、B以上向下的外召信号分配给A,A以下向上的外召信号、B以下向下的外召信号分配给B;
步骤714,A向下,B向下;
步骤716,A、B之间向下的外召信号分配给楼层高的轿厢,A、B之外的外召信号根据目标函数g依次按照III、III、II、I、I的区域分配;
步骤718,A向下,B向上,或A向下,B停滞,或A停滞,B向上;
步骤720,A以下向下的外召信号、B以下向上的外召信号分配给A,A以上向下的外召信号、B以上向上的外召信号分配给B;
步骤722,A停滞,B停滞;
步骤724,根据目标函数g分配外召楼层信号。
其中,A电梯即为上述第一电梯,B电梯即为上述第二电梯,外召信号即为上述外部召唤信息,目标函数g即为上述目标调度值g。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方法,能够实现下述有益效果:
1.基于乘客舒适程度的电梯调度策略,结合了最短侯梯时间和分区调度的策略,在满足乘客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化降低乘客候梯时间。
2.电梯轿厢搭乘的乘客越多,该电梯轿厢将分配越少的外召楼层信号,该策略有效地提高处于满载状态的轿厢接送乘客的效率,使其尽快将搭载的乘客送往目标楼层,减少轿厢处于拥挤的时间。
实施例十三,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调度装置9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902,用于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处理单元904,用于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分配召唤信息;
其中,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和召唤方向,轿厢信息包括轿厢位置、轿厢内部重量和轿厢内部目标楼层,运行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调度装置,在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具体通过获取单元902获取上述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即电梯外部乘客期望电梯运行的方向)以及召唤层数(即电梯外部乘客所在楼层的层数)。同时,通过获取单元902获取电梯组中各电梯当前的轿厢信息以及运行信息。其中,上述运行信息包括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方向和运行状态,上述轿厢信息包括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轿厢位置、各电梯轿厢的内部重量(即电梯载重)以及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即电梯内部乘客期望到达的楼层数)。
其中,在通过获取单元902获取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轿厢位置时,在某一电梯停留在某一楼层的情况下,将该楼层确定为电梯的轿厢位置,而在某一电梯运行在两个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则将两个楼层中层数较低的一方确定为该电梯的轿厢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运行状态又可分为行驶状态和停滞运行状态,上述运行方向又可分为电梯向上运行以及电梯向下运行。其中,上述行驶状态表示电梯后续存在待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或内部目标楼层信息,上述停滞运行状态则表示电梯后续不存在待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以及内部目标楼层信息。
进一步地,在通过获取单元902获取到电梯组的外部召唤方向、外部召唤层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之后,处理单元904再根据获取到上述多个电梯组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以将电梯组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给电梯组中的电梯。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梯接收到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而响应该外部召唤信息的过程中,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电梯待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电梯运行方向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之间的对比关系、电梯轿厢位置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之间的对比关系,均能够影响电梯响应该外部召唤信息的时间(即电梯从接收到外部召唤信息到运行至该外部召唤信息所对应的外召楼层所需耗费的时间),也即影响乘客的候梯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电梯载重能够用于表征电梯内部的拥挤程度,电梯载重越大,电梯内部越拥挤,电梯载重越小,电梯内部越宽松。
因此,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装置中,处理单元904根据电梯组的外部召唤方向、外部召唤层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方向、电梯组中各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轿厢位置以及轿厢载重等能够影响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拥挤程度的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这样,能够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电梯组的每台电梯的轿厢中,均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实时通过轿厢中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对相应轿厢的内部重量也即轿厢载重进行检测,以便后续根据轿厢载重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
进一步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外部召唤信息的分配可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具体地,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即为预设周期),即可根据电梯组中各电梯的工作状态,对电梯组所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重新分配,以保证对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实时性、合理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电梯组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梯调度装置,在对某一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时,结合电梯轿厢内部的目标层数、电梯待响应的其他外部召唤信息、电梯运行方向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方向之间的对比关系、电梯轿厢位置与该外部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之间的对比关系等影响乘客等待时间的信息,以及结合影响电梯内部拥挤程度的电梯载重信息,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也即结合乘客的候梯时间以及电梯拥挤程度对电梯组接收到的外部召唤信息进行分配,保证了外部召唤信息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了电梯组的工作效率,在减少了乘客的候梯时间的同时,降低了电梯拥挤程度对乘客的影响。
在该实施例中,电梯组包括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轿厢位置包括第一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和第二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位于第一轿厢位置和第二轿厢位置之上的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召唤层数位于第一轿厢位置和第二轿厢位置之间的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第一轿厢位置和第二轿厢位置之下的第三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三下行召唤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均向上运行的情况下,处理单元904具体用于:将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低的一者;和/或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召唤信息中除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目标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顺序为: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第三下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均向下运行,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包括:将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高的一者;和/或按照第二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召唤信息中除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目标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预设顺序为:第三下行召唤信息、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一下行召唤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均停滞运行,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包括:按照预设周期,根据召唤信息和轿厢信息确定每个召唤信息相对于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梯向上运行,第二电梯向下运行或停滞运行的情况下,或者在第一电梯停滞运行,第二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对电梯组分配召唤信息,包括:将第一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一电梯;和/或将第三上行召唤信息、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和第三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第二电梯。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召唤方向与目标电梯的目标运行方向相反的召唤信息,在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将经过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一公式确定,在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不经过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二公式确定;对于召唤方向与目标电梯的目标运行方向相同的召唤信息,在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将经过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二公式确定,在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不经过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召唤信息相对于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三公式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公式为:
第二公式为:
第三公式为:
其中,g为目标调度值,box_loc为目标电梯的目标轿厢所在楼层,box_max为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所能到达的最远层数,box_min为目标电梯按照目标运行方向的相反方向运行时所能到达的最远层数,floor[x]为召唤楼层,α为电梯运行距离及停靠次数与等待时间之间的权重系数,Nin为目标电梯响应召唤信息时已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的次数,Nout为目标电梯响应召唤信息时已响应的内部目标层数的次数,Δm为目标轿厢的载重,β为目标轿厢的载重和拥挤程度之间的权重系数。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04还用于:根据电梯组中各电梯分配到的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电梯内部的目标层数和运行信息,确定电梯组中各电梯的响应参数;根据响应参数控制电梯组中各电梯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04还用于:基于电梯组中的一台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将召唤信息分配给电梯组中的另一台电梯。
实施例十四,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调度系统10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电梯调度系统1000包括:
存储器1002,存储器1002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
处理器1004,处理器1004执行上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调度系统1000包括存储器1002和处理器1004,存储器1002中的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004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步骤,因此该电梯调度系统1000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存储器1002和处理器10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处理器10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004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等芯片。
实施例十五,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调度系统11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电梯调度系统11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装置9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调度系统11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装置900,因此,该电梯调度系统1100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装置9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六,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电梯1200的示意框图。其中,群组电梯12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系统10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电梯12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系统1000。因此,该群组电梯1200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系统1000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七,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电梯1300的示意框图。其中,群组电梯13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系统11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群组电梯13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系统1100。因此,该群组电梯1300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系统1100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八,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步骤。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调度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磁带、软盘、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光数据存储设备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根据所述召唤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对所述电梯组分配所述召唤信息;
其中,所述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和召唤方向,所述轿厢信息包括轿厢位置、轿厢内部重量和轿厢内部目标层数,所述运行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向;
所述电梯组包括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所述轿厢位置包括所述第一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和所述第二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
所述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位于所述第一轿厢位置和所述第二轿厢位置之上的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召唤层数位于所述第一轿厢位置和所述第二轿厢位置之间的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所述第一轿厢位置和所述第二轿厢位置之下的第三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三下行召唤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均向上运行,所述根据所述召唤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对所述电梯组分配所述召唤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低的一者;和/或
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所述召唤信息中除所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召唤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所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所述第一预设顺序为:所述第一上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三下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均向下运行,所述根据所述召唤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对所述电梯组分配所述召唤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高的一者;和/或
按照第二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所述召唤信息中除所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召唤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所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顺序为:所述第三下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一上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均停滞运行,所述根据所述召唤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对所述电梯组分配所述召唤信息,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根据所述召唤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确定每个召唤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所述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梯向上运行,所述第二电梯向下运行或停滞运行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第一电梯停滞运行,所述第二电梯向下运行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召唤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对所述电梯组分配所述召唤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上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电梯;和/或
将所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和所述第三下行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二电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召唤方向与目标电梯的目标运行方向相反的召唤信息,在所述目标电梯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将经过所述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所述召唤信息相对于所述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一公式确定,在所述目标电梯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不经过所述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所述召唤信息相对于所述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二公式确定;
对于召唤方向与目标电梯的目标运行方向相同的召唤信息,在所述目标电梯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不经过所述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所述召唤信息相对于所述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三公式确定,在所述目标电梯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将经过所述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的情况下,所述召唤信息相对于所述目标电梯的目标调度值通过第二公式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式为:
所述第二公式为:
所述第三公式为:
其中,g为目标调度值,box_loc为所述目标电梯的目标轿厢所在楼层,box_max为所述目标电梯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向运行时所能到达的最远层数,box_min为所述目标电梯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向的相反方向运行时所能到达的最远层数,floor[x]为所述召唤层数,α为电梯运行距离及停靠次数与等待时间之间的权重系数,Nin为所述目标电梯响应所述召唤信息时已响应的外部召唤信息的次数,Nout为所述目标电梯响应所述召唤信息时已响应的内部目标层数的次数,Δm为所述目标轿厢的载重,β为所述目标轿厢的载重和拥挤程度之间的权重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召唤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对所述电梯组分配所述召唤信息之后,所述电梯调度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梯组中各电梯分配到的召唤信息的召唤层数、电梯内部的目标层数和运行信息,确定所述电梯组中各电梯的响应参数;
根据所述响应参数控制所述电梯组中各电梯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调度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电梯组中的一台电梯的轿厢内部重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将所述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电梯组中的另一台电梯。
10.一种电梯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组的召唤信息、运行信息和轿厢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召唤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分配所述召唤信息;
其中,所述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和召唤方向,所述轿厢信息包括轿厢位置、轿厢内部重量和轿厢内部目标层数,所述运行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向;
所述电梯组包括第一电梯和第二电梯,所述轿厢位置包括所述第一电梯的第一轿厢位置和所述第二电梯的第二轿厢位置;
所述召唤信息包括召唤层数位于所述第一轿厢位置和所述第二轿厢位置之上的第一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一下行召唤信息,召唤层数位于所述第一轿厢位置和所述第二轿厢位置之间的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二下行召唤信息,以及召唤层数位于所述第一轿厢位置和所述第二轿厢位置之下的第三上行召唤信息和第三下行召唤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均向上运行,将所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中轿厢位置较低的一者;和/或
按照第一预设顺序和预设周期,针对所述召唤信息中除所述第二上行召唤信息之外的每个目标召唤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召唤信息和所述轿厢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目标召唤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的目标调度值,并将所述目标召唤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电梯和所述第二电梯中目标调度值较小的一者;
所述第一预设顺序为:所述第一上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一下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二下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三下行召唤信息、所述第三上行召唤信息。
11.一种电梯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的步骤。
CN202210752891.0A 2022-06-29 2022-06-29 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55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891.0A CN114955758B (zh) 2022-06-29 2022-06-29 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891.0A CN114955758B (zh) 2022-06-29 2022-06-29 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758A CN114955758A (zh) 2022-08-30
CN114955758B true CN114955758B (zh) 2023-12-05

Family

ID=8296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2891.0A Active CN114955758B (zh) 2022-06-29 2022-06-29 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575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43668A (en) * 1965-10-08 1969-05-13 Reliance Electric & Eng Co Plural car elevator system for developing hall call assignments between individual cars and registered hall calls
JPH04189271A (ja) * 1990-11-20 1992-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705610A (zh) * 2003-06-24 2005-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调度建筑物中电梯系统多个轿厢的方法和电梯调度器
CN101056812A (zh) * 2005-04-21 2007-10-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WO2010055563A1 (ja) * 2008-11-13 2010-05-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5115495A (zh) * 2015-09-07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推荐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7197337A (ja) * 2016-04-27 2017-11-0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9368428A (zh) * 2018-12-26 2019-02-22 福州快科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提高空间立体交互式电梯呼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CN109733967A (zh) * 2018-12-03 2019-05-10 广州市设计院 电梯控制系统、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956376A (zh) * 2019-01-28 2019-07-02 辽宁工业大学 多台电梯的智能群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68522A (zh) * 2020-02-03 2020-06-12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4014110A (zh) * 2021-10-08 2022-02-08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43668A (en) * 1965-10-08 1969-05-13 Reliance Electric & Eng Co Plural car elevator system for developing hall call assignments between individual cars and registered hall calls
JPH04189271A (ja) * 1990-11-20 1992-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705610A (zh) * 2003-06-24 2005-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调度建筑物中电梯系统多个轿厢的方法和电梯调度器
CN101056812A (zh) * 2005-04-21 2007-10-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WO2010055563A1 (ja) * 2008-11-13 2010-05-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5115495A (zh) * 2015-09-07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推荐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7197337A (ja) * 2016-04-27 2017-11-0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9733967A (zh) * 2018-12-03 2019-05-10 广州市设计院 电梯控制系统、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368428A (zh) * 2018-12-26 2019-02-22 福州快科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提高空间立体交互式电梯呼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CN109956376A (zh) * 2019-01-28 2019-07-02 辽宁工业大学 多台电梯的智能群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68522A (zh) * 2020-02-03 2020-06-12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4014110A (zh) * 2021-10-08 2022-02-08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758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3027B2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method using destination floor call input
US6364065B1 (en) Elevator system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vator system with two elevator cars in single shaft
US6345697B1 (en)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group where virtual passenger traffic is generated
EP1879824B1 (en) Elevator system
KR920011080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群)관리장치
US725820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vators in an elevator group
JP2014237493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4014110B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777126A (zh) 基于多层amhs系统的天车运输调度方法
JP473234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EP0452225A2 (en) Elevator dynamic channeling dispatching for up-peak period
AU2013316924B2 (en) Elevator system
CN114955758B (zh) 电梯调度方法和装置、电梯调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KR940021400A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 관리 제어 장치
JP7027516B1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AU2003262594A1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method
JPH0761722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7117941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Kaneko et al. Supervisory control for elevator group by using fuzzy expert system
JPS61287672A (ja) エレベ−タ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H0915684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6278957A (ja) エレベータ群に於けるエレベータかごの局所的集群化を可変交通量で防止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8145442A (zh) 电梯群管理方法与系统
JPH02132077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7105025A (zh) 一种电梯群控调度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