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5323A - 地下垃圾转运站 - Google Patents

地下垃圾转运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5323A
CN114955323A CN202210530961.8A CN202210530961A CN114955323A CN 114955323 A CN114955323 A CN 114955323A CN 202210530961 A CN202210530961 A CN 202210530961A CN 114955323 A CN114955323 A CN 114955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room
underground
opening
underground ref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09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5323B (zh
Inventor
张鹏
谢洁
葛修立
江婷
马强
徐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5309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5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5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5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9/00Transferring of refuse between vehicles or containers with intermediate storage or pr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垃圾转运站,所述地下垃圾转运站包括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和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设有卸料间和装车间,卸料间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卸料进出口,装车间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装车进出口。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设置于地下一层的下方,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通过行车道与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相连通,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设有压缩间,其中压缩间位于卸料间的下方且压缩间通过可开合卸料口与卸料间相连通,压缩间内设有压缩箱,装车间位于压缩间的上方且装车间通过压缩箱过口与压缩间相连通。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能够有效地解决垃圾转运站在运行过程中不环保和处理垃圾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地下垃圾转运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垃圾转运站。
背景技术
垃圾转运是指对各个位置(如各个小区、各个公共场所等)的垃圾通过环卫垃圾车进行收集并运输至转运站,转运站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并收集至专用集装箱内,然后通过垃圾转运车运输至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
相关技术中的垃圾转运站通常设置地面上,或者转运站的一部分设置地面上,另一部分设置地面以下。这种转运站处理垃圾效率低且污染环境。同转运站的环卫垃圾车通常露天存放,且不能够及时冲洗,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地下垃圾转运站,能够有效地解决垃圾转运站在运行过程中不环保和处理垃圾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包括:
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设有卸料间和装车间,所述卸料间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卸料进出口,所述装车间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装车进出口;
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设置于地下一层的下方,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通过行车道与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相连通,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设有压缩间,其中所述压缩间位于所述卸料间的下方且所述压缩间通过可开合卸料口与所述卸料间相连通,所述压缩间内设有压缩箱,所述装车间位于所述压缩间的上方且所述装车间通过压缩箱过口与所述压缩间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间内设有用于将垃圾压缩到所述压缩箱内的压缩设备和用于将所述压缩箱通过所述压缩箱过口举升至所述装车间的举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口设于所述卸料间和所述压缩间之间,所述卸料口的上端与所述卸料间相连通,所述卸料口的下端与所述压缩间相连通;
所述压缩箱过口设于所述压缩间和所述装车间之间,所述压缩箱过口的上端与所述装车间相连通,所述压缩箱过口的下端与所述压缩间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转运站还包括通风机房,所述卸料间内设有第一送风口,所述装车间设有第二送风口,所述卸料口的下端设有第一排风口,所述压缩箱过口的下端设有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与所述通风模块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机房具有除臭间,所述除臭间可对由所述第一排风口和所述第二排风口传送过来的臭气进行除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口和所述压缩箱过口为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还设有第一停车区,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还设有第二停车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垃圾转运站还包括可回收物打包区,所述可回收物打包区设于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垃圾转运站还包括洗车区,所述洗车区设于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垃圾转运站还包括污水处理站,所述污水处理站设于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内,所述污水处理站位于所述洗车区的下方且与所述洗车区连通,以便对所述洗车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所述污水处理站与所述压缩间连通,以便对所述压缩间压缩垃圾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垃圾转运站中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垃圾转运站中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垃圾转运站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垃圾转运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地面;1001、车辆进出口;200、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1、行车道;300、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1、卸料间;101、卸料进出口;102、卸料口;103、第一送风口;2、装车间;201、装车进出口;202、压缩箱过口;203、第二送风口;3、压缩间;301、压缩设备;302、举升设备;303、第一排风口;304、第二排风口;4、通风机房;401、除臭间;5、可回收物打包区;6、洗车区;7、污水处理站;8、第一停车区;9、第二停车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1-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包括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和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
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设有卸料间1和装车间2,卸料间1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卸料进出口101,装车间2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装车进出口201;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设置于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的下方,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通过行车道2001与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相连通,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设有压缩间3。其中,压缩间3位于卸料间1的下方且压缩间3通过可开合卸料口102与卸料间1相连通,压缩间3内设有压缩箱,装车间2位于压缩间3的上方且装车间2通过压缩箱过口202与压缩间3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通过在地下设置卸料间1、压缩间3和装车间2,避免了在垃圾转运过程中出现垃圾的臭气、粉尘等有害物质泄露,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垃圾转运站的环保性能。同时卸料间1、压缩间3和装车间2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垃圾转运站的工作效率。将垃圾转运站设于地下还可节省土地资源。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具有环保和处理垃圾效率高的特点。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地下垃圾转运站包括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和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位于地面100以下,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与地面100通过车辆进出口1001相连通。具体地,车辆可通过车辆进出口1001由地面100进入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以及由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进入地面100。
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设有卸料间1和装车间2,卸料间1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卸料进出口101。具体地,向卸料间1运送垃圾的车辆通常为环卫垃圾车,环卫垃圾车用于将各个小区、各个公共场所内的垃圾箱内的垃圾进行收集,然后将垃圾运输至地下垃圾转运站的卸料间1进行后续处理。卸料间1的卸料进出口101处可设置开关门以实现开启和关闭卸料进出口101,其中开关门可为卷闸门、电动门等,具体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装车间2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装车进出口201。具体地,从装车间2向外运输垃圾的车辆通常为可拖挂货箱的垃圾转运车,可将压缩后的垃圾从装车间2运输至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同时装车进出口201处可设置开关门以实现开启和关闭卸料进出口101,其中开关门可为卷闸门、电动门等,具体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如图4所示,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设置于地下一层的下方,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通过行车道2001与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相连通。环卫垃圾车和垃圾转运车可通过行车道2001进入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进行停放。
如图2所示,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设有压缩间3,压缩间3内设有用于将垃圾压缩到压缩箱内的压缩设备301和用于将压缩箱通过压缩箱过口202举升至装车间2的举升设备302。具体地,压缩间3位于卸料间1的下方且压缩间3通过可开合的卸料口102与卸料间1相连通,压缩间3内设有压缩箱,装车间2位于压缩间3的上方且装车间2通过压缩箱过口202与压缩间3相连通。也就是说,垃圾经卸料口102由卸料间1进入压缩间3,后经压缩设备301压缩至压缩箱内,压缩箱由举升设备302通过压缩箱过口202进入装车间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卸料口102设于卸料间1和压缩间3之间,卸料口102的上端与卸料间1相连通,卸料口102的下端与压缩间3相连通。卸料口102处可设置开合门以实现开启和关闭卸料口102,当需要向压缩间3卸垃圾时打开卸料口102,不需要向压缩间3卸垃圾时关闭卸料口102。因此在卸料口102设置开合门可有效地避免在不需要卸垃圾时,压缩间3中的垃圾产生的臭味溢出压缩间3。具体地,设置在卸料口102的开合门可为电动门以提高开关卸料口102的速度,由此可提高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垃圾转运站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压缩箱过口202设于压缩间3和装车间2之间,压缩箱过口202的上端与装车间2相连通,压缩箱过口202的下端与压缩间3相连通。压缩箱过口202处可设置开合门以实现开启和关闭压缩箱过口202,当需要将压缩箱举升至装车间2内时开启压缩箱过口202,不需要向装车间2举升压缩箱时关闭压缩箱过口202。因此在压缩箱过口202设置开合门可有效地避免在不需要举升压缩箱时,压缩间3中的垃圾产生的臭味溢出压缩间3。具体地,设置在压缩箱过口202的开合门可为电动门以提高开关压缩箱过口202的速度,由此可提高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垃圾转运站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还包括通风机房4,卸料间1内设有第一送风口103,装车间2内设有第二送风口203。同时卸料口102的下端设有第一排风口303,压缩箱过口202的下端设有第二排风口304。第一送风口103、第二送风口203、第一排风口303和第二排风口304与通风机房相连。通风机房4能够有效地使第一送风口103和第二送风口203分别向卸料间1和装车间2送风,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使第一排风口303和第二排风口304对压缩间3进行抽风。
具体地,当需要向压缩间3内卸垃圾时,环卫垃圾车行驶进入卸料间1后,关闭卸料进出口101,第一送风口103向卸料间1内送风,同时第一排风口303抽吸压缩间3内的空气,使得卸料间1内的空气能够通过卸料口102向压缩间3内流通,随后由第一排风口303从压缩间3排出,由此在向压缩间3卸垃圾时产生的臭气和灰尘不会由压缩间3溢出卸料间1内。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也可打开第二排风口304以提高抽吸效果,进一步地避免了臭气和灰尘进入卸料间1内。
具体地,当需要向装车间2举升压缩箱时,垃圾转运车行驶键入装车间2内,关闭装车间2进出口,第二送风口203向装车间2内送风,同时第二排风口304抽吸压缩间3内的空气,使得装车间2的空气能够通过压缩箱过口202向压缩间3内流通,由此在向装车间2举升垃圾时,压缩间3内的臭味和灰尘不会进入装车间2内,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也可打开第一排风口303以提高抽吸效果,进一步地避免了臭气和灰尘进入装车间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风机房4具有除臭间401,除臭间401可对由第一排风口303和第二排风口304传送过来的臭气进行除臭,以使地下垃圾转运站排出的废气不含臭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卸料口102和压缩箱过口202为多个,由此可实现多个环卫垃圾车可通过卸料口102同时进行卸垃圾,多个垃圾转运车可通过压缩箱过口202同时进行装载垃圾。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还设有第一停车区8,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还设有第二停车区9。具体地,环卫垃圾车可停放至第一停车区8或第二停车区9,同时垃圾转运车也可停放至第一停车区8或第二停车区9,由此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具有能够停放车辆的能力,避免了环卫垃圾车和垃圾转运车停放在地面100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还包括可回收物打包区5,可回收物打包区5设于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内,可收集环卫垃圾车回收的可回收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还包括洗车区6,洗车区6设于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内,便于清洗环卫垃圾车和垃圾转运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还包括污水处理站7,污水处理站7设于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内,污水处理站7位于洗车区6的下方且与洗车区6连通,以便对洗车区6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同时污水处理站7与压缩间3连通,以便对压缩间3压缩垃圾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7可对洗车区6和压缩间3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地下垃圾转运站在运行时排放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具有环保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设有卸料间(1)和装车间(2),所述卸料间(1)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卸料进出口(101),所述装车间(2)具有用于车辆进出的装车进出口(201);
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设置于地下一层的下方,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通过行车道(2001)与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相连通,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设有压缩间(3),其中所述压缩间(3)位于所述卸料间(1)的下方且所述压缩间(3)通过可开合卸料口(102)与所述卸料间(1)相连通,所述压缩间(3)内设有压缩箱,所述装车间(2)位于所述压缩间(3)的上方且所述装车间(2)通过压缩箱过口(202)与所述压缩间(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间(3)内设有用于将垃圾压缩到所述压缩箱内的压缩设备(301)和用于将所述压缩箱通过所述压缩箱过口(202)举升至所述装车间(2)的举升设备(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口(102)设于所述卸料间(1)和所述压缩间(3)之间,所述卸料口(102)的上端与所述卸料间(1)相连通,所述卸料口(102)的下端与所述压缩间(3)相连通;
所述压缩箱过口(202)设于所述压缩间(3)和所述装车间(2)之间,所述压缩箱过口(202)的上端与所述装车间(2)相连通,所述压缩箱过口(202)的下端与所述压缩间(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机房(4),所述卸料间(1)内设有第一送风口(103),所述装车间(2)设有第二送风口(203),所述卸料口(102)的下端设有第一排风口(303),所述压缩箱过口(202)的下端设有第二排风口(304),所述第一送风口(103)、第二送风口(203)第一排风口(303)和第二排风口(304)与所述通风机房(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房(4)具有除臭间(401),所述除臭间(401)可对由所述第一排风口(303)和所述第二排风口(304)传送过来的臭气进行除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口(102)和所述压缩箱过口(202)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还设有第一停车区(8),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还设有第二停车区(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回收物打包区(5),所述可回收物打包区(5)设于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洗车区(6),所述洗车区(6)设于所述第一地下垃圾处理层(20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处理站(7),所述污水处理站(7)设于所述第二地下垃圾处理层(300)内,所述污水处理站(7)位于所述洗车区(6)的下方且与所述洗车区(6)连通,以便对所述洗车区(6)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所述污水处理站(7)与所述压缩间(3)连通,以便对所述压缩间(3)压缩垃圾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CN202210530961.8A 2022-05-16 2022-05-16 地下垃圾转运站 Active CN114955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0961.8A CN114955323B (zh) 2022-05-16 2022-05-16 地下垃圾转运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0961.8A CN114955323B (zh) 2022-05-16 2022-05-16 地下垃圾转运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323A true CN114955323A (zh) 2022-08-30
CN114955323B CN114955323B (zh) 2024-03-19

Family

ID=82982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0961.8A Active CN114955323B (zh) 2022-05-16 2022-05-16 地下垃圾转运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532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7026U (zh) * 2009-12-24 2010-09-01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下式水平压缩装箱垃圾转运系统
CN102602631A (zh) * 2011-01-25 2012-07-25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垃圾中转站及其运转方法
CN206345299U (zh) * 2016-11-19 2017-07-21 周明宇 一种多功能地埋式除臭垃圾工作站
CN207158076U (zh) * 2017-03-15 2018-03-30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竖直式垃圾处理中转站
CN109051472A (zh) * 2018-06-28 2018-12-21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垃圾转运站
CN210913926U (zh) * 2019-07-20 2020-07-03 深圳市世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中转站臭气负压收集系统
CN212711009U (zh) * 2020-06-04 2021-03-16 深圳市阳光三环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时时净化除味功能的垃圾清理转运站
CN114476445A (zh) * 2022-02-23 2022-05-13 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式地埋垃圾中转站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7026U (zh) * 2009-12-24 2010-09-01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下式水平压缩装箱垃圾转运系统
CN102602631A (zh) * 2011-01-25 2012-07-25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垃圾中转站及其运转方法
CN206345299U (zh) * 2016-11-19 2017-07-21 周明宇 一种多功能地埋式除臭垃圾工作站
CN207158076U (zh) * 2017-03-15 2018-03-30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竖直式垃圾处理中转站
CN109051472A (zh) * 2018-06-28 2018-12-21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垃圾转运站
CN210913926U (zh) * 2019-07-20 2020-07-03 深圳市世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中转站臭气负压收集系统
CN212711009U (zh) * 2020-06-04 2021-03-16 深圳市阳光三环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时时净化除味功能的垃圾清理转运站
CN114476445A (zh) * 2022-02-23 2022-05-13 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式地埋垃圾中转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323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124175B (fi) Menetelmä materiaalin käsittelemiseksi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 j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n erotinlaite
CN214615229U (zh) 一种社区用厨余垃圾收集系统
CN206307565U (zh) 一种自动收集垃圾污水的垃圾压缩装置
RU2559638C2 (ru)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й в системе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отходов, система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отходов и источник вакуума для системы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отходов
CN106429121A (zh) 一种生活垃圾粉碎风选压缩运输车
CN206088028U (zh) 一种室内垂直压缩站
CN106245565B (zh) 无副动力清扫车
CN114955323A (zh) 地下垃圾转运站
JP3816941B1 (ja) 生ゴミ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生ゴミ収集車両
CN217147249U (zh) 一种垃圾压缩站
CN109264270B (zh) 一种气力式管道垃圾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CN211495506U (zh) 一种垃圾清运车卸料装置
CN210456106U (zh) 负压式垃圾收集压缩箱及其系统
CN106697690A (zh) 环保型小型化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KR20030003209A (ko) 다목적 음식물쓰레기 수거차
CN209779532U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车载垃圾箱
TWI815615B (zh) 半拖車式廢棄物壓縮設備
CN102274652A (zh) 化粪池物体硬化处理机
CN102276126B (zh) 一种化粪池物体硬化处理机
CN111169873A (zh) 一种智慧环卫清理车
CN206298003U (zh) 环保型小型化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CN218465037U (zh) 一种适用于自卸式装载车的污泥接收及密封除尘装置
CN104261028A (zh) 一种运输垃圾的汽车
CN114987984B (zh) 一种防溢味功能的环卫车
CN214732901U (zh) 一种用于输送干排渣和石子煤的集成式储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