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4152B -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4152B
CN114954152B CN202210578880.5A CN202210578880A CN114954152B CN 114954152 B CN114954152 B CN 114954152B CN 202210578880 A CN202210578880 A CN 202210578880A CN 114954152 B CN114954152 B CN 114954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ed
adjustment
person
collision
driv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88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4152A (zh
Inventor
杜博文
段珊珊
栗广生
冯哲
周志斌
许家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88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4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4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4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4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4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76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reaction to emergency situations, e.g. cr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3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 B60R21/0136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responsive to actual contact with an obstacle, e.g. to vehicle deformation, bumper displacement or bumper velocity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021/01204Actuation parameters of safety arrangents
    • B60R2021/01211Expansion of air bag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获取当前重量;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并基于当前重量和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根据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节,从而保证驾乘人员在碰撞发生时避免车辆与座椅的组合挤压,降低了救援困难,进一步提高了在碰撞发生时的整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对车辆碰撞安全领域乘员保护的安全关注度愈来愈高,因此,在车辆研发过程中,企业对驾乘人员安全的关注度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如今车辆设计主要基于安全气囊以及安全带相关设计,确保乘员在遇到紧急状况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但是对于前排驾乘人员经常在发生碰撞挤压情况下,车辆变形导致下半身受到车辆与座椅的组合挤压,导致救援困难,尤其存在车辆着火状态,不能快速逃离现场也就增加了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如何在碰撞发生时进一步提高整车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获取当前重量;
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包括:
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获取所述碰撞信号的碰撞标识码;
根据所述碰撞标识码确定碰撞方向;
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之前,还包括:
获取碰撞加速度;
在所述碰撞加速度不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目标气囊并生成弹出指令;
根据所述弹出指令控制所述目标气囊弹出。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重量确定当前冲力;
根据所述当前冲力确定目标冲力;
根据所述目标冲力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包括:
获取弹出指令的生成时间;
根据所述生成时间确定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时间;
根据所述调整时间、所述调整指令以及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当前位置;
在所述当前位置达到预设限定位置时,生成终止指令;
根据所述终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装置,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重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
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获取当前重量;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并基于当前重量和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根据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节,从而保证驾乘人员在碰撞发生时避免车辆与座椅的组合挤压,降低了救援困难,进一步提高了在碰撞发生时的整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一实施例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
在图1所示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中,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车辆控制器,车辆控制器在接收到车辆上的传感器发送的碰撞信号时,根据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并获取当前重量,根据当前重量和调整发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基于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保证待防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周边安装有前碰加速度传感器和侧碰加速度传感器,在车辆收到碰撞时,受到碰撞的加速度传感器会传递加速度信号至车辆控制器,碰撞信号中包括加速度信号。
在具体实现中,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指的是车辆上的所有座椅,包括有待防护人员乘坐的座椅和未有人员乘坐的座椅。前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车辆前端框架两端,侧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车辆左右B柱下端,根据碰撞方向的不同需要将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向不同的方向调整。例如,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则需要将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向后调整。因此,在具体实现中,需要根据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步骤S20:获取当前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重量指的是车辆上待防护人员的重量和其乘坐座椅的重量。例如,车辆为5座车辆,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乘坐有待防护人员,后排三个驾乘座位均无人乘坐,驾驶位的待防护人员重量为60KG,副驾驶的待防护人员重量为50KG,驾乘座位的重量均为5KG,则当前重量为65KG、50KG、5KG、5KG以及5KG。
步骤S30: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得到当前重量和调整方向后,基于当前重量可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在调整时的目标冲力,根据目标冲力和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生成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调整指令能够使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包括:根据所述当前重量确定当前冲力;根据所述当前冲力确定目标冲力;根据所述目标冲力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在具体实现中,在得到当前重量后,由于在发生碰撞时,待防护人员和驾乘座椅的自身重量会产生较大冲力,因此在当前重量中选择重量最大的目标重量,基于目标重量确定当前冲力,确定当前冲力后根据预设冲力规则确定目标冲力,目标冲力即为调整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时作用于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冲力。根据目标冲力和目标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例如,当前冲力为1200N,预设冲力规则为大于当前冲力500N,则目标冲力为1700N。调整方向为向后调整,则调整指令为将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按照1700N的目标冲力整体后移。
步骤S40: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限定位置指的是各调整方向上预先设定的调整终止位置。在得到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后,根据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此时根据调整指令中的调整方向驱动对应的座椅移动电机,从而保证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正常调节,例如,调整指令为将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按照1700N的目标冲力整体后移,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在碰撞前的位置均处于A处,在向后调整时的预设限定位置为B,则在发生正面碰撞时,驱动前后座椅移动电机开始工作,将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从位置A按照1700N的目标冲力向后移动进行位置调整,在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位置调整至位置B后终止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位置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在碰撞发生时车辆上的目标气囊会同时弹出,为了保证目标气囊的弹出和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位置调整同步进行,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包括:获取弹出指令的生成时间;根据所述生成时间确定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时间;根据所述调整时间、所述调整指令以及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调整。
在具体实现中,弹出指令时用于控制车辆上目标气囊弹出的指令,在弹出指令生成后会立马控制目标气囊弹出,为了保证目标气囊的弹出和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位置调整同步进行,确保其误差在30ms内,需获取弹出指令的生成时间,根据生成时间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时间,生成时间即为调整时间,在得到调整时间后,根据调整时间、调整指令以及预设限定位置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调整。例如,弹出指令的生成时间为10:00:00,则调整时间即为10:00:00。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在后续车辆震荡过程中不再发生回弹,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当前位置;在所述当前位置达到预设限定位置时,生成终止指令;根据所述终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当前位置指的是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在调整过程中的所处位置,在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当前位置达到预设限定位置时,生成终止指令。根据终止指令停止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同时根据终止指令将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锁定,保证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及时锁定。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获取当前重量;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并基于当前重量和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根据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节,从而保证驾乘人员在碰撞发生时避免车辆与座椅的组合挤压,降低了救援困难和驾乘人员下半身的挤压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在碰撞发生时的整车安全性。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中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获取所述碰撞信号的碰撞标识码。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控制器在接收到碰撞信号后,获取碰撞信号的碰撞标识码。由于车辆周边安装有前碰加速度传感器和侧碰加速度传感器,侧碰加速度传感器又分为左侧碰加速度传感器和右侧碰加速度传感器,不同的加速度传感器所产生的碰撞信号对应不同的标识码,提取碰撞信号中的标识码,从而可确定发送碰撞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
步骤S12:根据所述碰撞标识码确定碰撞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得到碰撞标识码后,可确定发送碰撞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基于发送碰撞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可确定碰撞方向。例如,碰撞标识码为02,确定发送碰撞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为右侧碰加速度传感器,则碰撞方向为右方。
步骤S13: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碰撞方向后,可基于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碰撞方向的反方向即为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例如,碰撞方向为前方,则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为后方;碰撞方向为右方,则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为左方;碰撞方向为左方,则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为右方。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调整的准确性和待防护人员的安全性,在发生轻微碰撞时,不进行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位置调整,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之前,还包括:获取碰撞加速度;在所述碰撞加速度不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的步骤。
在具体实现中,对碰撞信号进行提取,从而获取碰撞信号中的加速度信号,根据加速度信号即可得到碰撞加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加速度阈值指的是预先设定的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的临界值。在碰撞加速度不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执行根据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的步骤,在碰撞加速度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说明碰撞较为轻微,无需进行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位置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更好地对待防护人员进行安全保护,提高整车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目标气囊并生成弹出指令;根据所述弹出指令控制所述目标气囊弹出。
在具体实现中,在碰撞加速度不小于预设加速阈值时,说明碰撞较为严重,此时需要根据碰撞方向确定目标气囊并生成弹出指令,根据弹出指令立即控制目标气囊弹出。弹出指令的生成时间应与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位置调整的调整时间一致,从而保证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位置调整和目标气囊的弹出保持一致。在碰撞方向为前方时,则目标气囊为前碰安全气囊;在碰撞方向为右方时,则目标气囊为右侧安全气囊和右侧气帘;在碰撞方向为左方时,则目标气囊为左侧安全气囊和左侧气帘。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前碰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碰撞信号,车辆控制器接收碰撞信号,基于碰撞信号确定碰撞方向并生成弹出指令,并基于碰撞方向确定调整方向,根据当前重量和碰撞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前后调节限位解锁,根据调整指令使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快速后移,在到达预设限定位置时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前后移动限位锁定,同时根据弹出指令使前碰安全气囊弹出,进一步对待防护人员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获取所述碰撞信号的碰撞标识码;根据所述碰撞标识码确定碰撞方向;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基于碰撞信号确定碰撞方向,在得到碰撞方向后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保证了后续位置调整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待防护人员的安全保障。
此外,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装置,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当前重量。
生成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调整模块40,用于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获取当前重量;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并基于当前重量和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根据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节,从而保证驾乘人员在碰撞发生时避免车辆与座椅的组合挤压,降低了救援困难,进一步提高了在碰撞发生时的整车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还用于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获取所述碰撞信号的碰撞标识码;
根据所述碰撞标识码确定碰撞方向;
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还用于获取碰撞加速度;
在所述碰撞加速度不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0,还用于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目标气囊并生成弹出指令;
根据所述弹出指令控制所述目标气囊弹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重量确定当前冲力;
根据所述当前冲力确定目标冲力;
根据所述目标冲力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40,还用于获取弹出指令的生成时间;
根据所述生成时间确定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时间;
根据所述调整时间、所述调整指令以及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40,还用于获取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当前位置;
在所述当前位置达到预设限定位置时,生成终止指令;
根据所述终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
由于本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为车辆上的所有座椅;
获取当前重量,所述当前重量为待防护人员的重量和其乘坐座椅的重量;
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包括:
在所述当前重量中选择重量最大的目标重量;
基于所述目标重量确定当前冲力;
根据所述当前冲力和预设冲力规则确定目标冲力,所述目标冲力为调整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时作用于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冲力;
根据所述目标冲力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包括:
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获取所述碰撞信号的碰撞标识码;
根据所述碰撞标识码确定碰撞方向;
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之前,还包括:
获取碰撞加速度;
在所述碰撞加速度不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碰撞方向确定目标气囊并生成弹出指令;
根据所述弹出指令控制所述目标气囊弹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包括:
获取弹出指令的生成时间;
根据所述生成时间确定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时间;
根据所述调整时间、所述调整指令以及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调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当前位置;
在所述当前位置达到预设限定位置时,生成终止指令;
根据所述终止指令停止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
7.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调整方向,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为车辆上的所有座椅;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重量,所述当前重量为待防护人员的重量和其乘坐座椅的重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重量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整指令和预设限定位置对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进行位置调整;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当前重量中选择重量最大的目标重量;
基于所述目标重量确定当前冲力;
根据所述当前冲力和预设冲力规则确定目标冲力,所述目标冲力为调整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时作用于所述待防护人员的驾乘座椅的冲力;
根据所述目标冲力和所述调整方向生成调整指令。
8.一种驾乘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所述驾乘人员安全防护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
CN202210578880.5A 2022-05-26 2022-05-26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54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8880.5A CN114954152B (zh) 2022-05-26 2022-05-26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8880.5A CN114954152B (zh) 2022-05-26 2022-05-26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4152A CN114954152A (zh) 2022-08-30
CN114954152B true CN114954152B (zh) 2023-05-12

Family

ID=8295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8880.5A Active CN114954152B (zh) 2022-05-26 2022-05-26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415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1593B1 (en) * 2000-10-13 2002-08-13 Trw Inc. Vehicle crash determin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utilizing center of gravity, for an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WO2020052766A1 (en) * 2018-09-13 2020-03-19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Dynamic backward seat sliding after impact in a commercial vehicle
CN114043908A (zh) * 2021-12-15 2022-02-1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对汽车追尾碰撞的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6556B2 (ja) * 1999-02-16 2004-02-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EP2662238B1 (en) * 2012-05-08 2021-09-29 Volvo Car Corporation A seat carrier arrangement
CN103707782A (zh) * 2012-10-08 2014-04-09 马国明 一种主动安全性座椅系统
KR101655569B1 (ko) * 2014-11-12 2016-09-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승객 보호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501085A (zh) * 2015-07-22 2016-04-20 伊卫国 一种汽车前排驾乘人员防护装置
CN105905061B (zh) * 2016-05-27 2018-08-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座椅调整装置及其方法
KR20200046940A (ko) * 2018-10-26 2020-05-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프리 세이프 시트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2046355A (zh) * 2019-06-05 2020-12-0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JP7451114B2 (ja) * 2019-09-05 2024-03-18 株式会社Subaru 乗員保護装置
CN111251950B (zh) * 2020-02-13 2022-07-19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乘员分类保护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07886A1 (zh) * 2020-04-13 2021-10-2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乘员保护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1593B1 (en) * 2000-10-13 2002-08-13 Trw Inc. Vehicle crash determin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utilizing center of gravity, for an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WO2020052766A1 (en) * 2018-09-13 2020-03-19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Dynamic backward seat sliding after impact in a commercial vehicle
CN114043908A (zh) * 2021-12-15 2022-02-1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对汽车追尾碰撞的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4152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1448B (zh) 用于控制车辆的安全装置的操作的方法及控制装置
EP2048039B1 (en) Post impact safety system with vehicle contact information.
CN109890654A (zh) 预撞击座椅致动器系统和方法
CN106414182A (zh) 车辆的乘员保护方法和乘员保护装置
US1051320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apting a seating position of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DE102016203579A1 (de) Airbag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JP2007533534A (ja) 自動車用安全装置
US8924085B2 (en) Method of protecting vehicle occupants in a vehicle seat of a vehicle
JP2002019555A (ja) 乗員保護装置
US2012019130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straint Device for Occupants of a Vehicle
US2013012403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type of an impact of an object on a vehicle
EP1783007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ktivierung von Insassenschutzsystemen
CN110116696A (zh) 乘员保护装置
JP5661915B2 (ja) 乗員の保護及び保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保護及び保持装置のための評価及び制御ユニット
CN103863234A (zh) 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US20070208474A1 (en) Safe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4954152B (zh) 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50717B (zh) 车辆座椅靠背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27400A (zh) 一种安全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100177A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a forward displacement of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during braking of the vehicle and control unit
JP7368127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CN110884399B (zh) 机动车辆座椅
KR20210013743A (ko) 차량의 안전장치 지원 장치
CN106553606A (zh) 侧面碰撞安全保护系统及其方法、汽车安全保护系统
CN115214513B (zh) 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