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0706A -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0706A
CN114950706A CN202210613649.5A CN202210613649A CN114950706A CN 114950706 A CN114950706 A CN 114950706A CN 202210613649 A CN202210613649 A CN 202210613649A CN 114950706 A CN114950706 A CN 114950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clean water
controlling
control devic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36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其恩
鲍震
高燕军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Zhishe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Zhishe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Zhishe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Zhishe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36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0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0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070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7204 priority patent/WO202323204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B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 B03B5/00Washing granular, powdered or lumpy materials; Wet separating
    • B03B5/28Washing granular, powdered or lumpy materials; Wet separating by sink-float separation
    • B03B5/30Washing granular, powdered or lumpy materials; Wet separating by sink-float separation using heavy liquids or suspensions
    • B03B5/44Application of particular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该加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吸取装置、加水装置、浓介桶、控制装置;介质吸取装置包括:吸取器、称重装置、传送器、传送轨道、多个接近开关,吸取器上设置有称重装置并与传送器连接,传送器运行于设置多个接近开关的传送轨道上,传送轨道设置于介质库上方;加水装置包括:向浓介桶内加清水的清水管,设置在清水管上的清水阀和清水流量计;控制装置根据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根据称重装置控制吸取器吸取介质并注入浓介桶;控制清水阀打开向浓介桶注入清水,并根据清水流量计控制清水阀关闭。由于能够自动实现加介过程,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加介效率,及时满足了生产需求,有利于高效分选。

Description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一种系统控制技术,尤指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重介质选煤是用密度介于净煤与矸石(或中煤)之间的液体作为介质进行分选的方法,重介质选煤原理是密度低于介质的净煤漂浮,而密度高于介质的矸石或中煤则下沉,然后分别收集归入不同的产品,具有分选效率高、入料粒度范围宽、易操作等优点。因此重介质选煤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重介质悬浮液的配制。重介质悬浮液一般是由颗粒状的固体加重质与水配制而成。由于煤本身对加重质的携带,加重质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入新介质。
现阶段,选煤厂中普遍设置专人添加介质、配制重介质悬浮液和输送重介质悬浮液,这些工作基本由人工操作,导致加介效率低,不能及时满足生产需求,不利于高效分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加介,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加介效率,并且及时满足了生产需求,有利于高效分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介系统,包括:介质吸取装置、加水装置、浓介桶、控制装置;
所述介质吸取装置包括:吸取器、称重装置、传送器、传送轨道、多个接近开关,所述吸取器上设置有所述称重装置,所述吸取器与所述传送器连接,所述传送器运行于所述传送轨道上,所述传送轨道设置于介质库的上方,所述多个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
所述加水装置包括:清水管、清水阀、清水流量计,所述清水管用于向浓介桶内加清水,所述清水阀和所述清水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清水管上;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所述传送器在所述传送轨道上运行,根据所述称重装置的计数控制吸取器对所述介质库中的介质进行吸取并将所吸取的介质注入浓介桶;还用于控制所述清水阀打开通过清水管向所述浓介桶注入清水,并根据所述清水流量计的计数控制所述清水阀关闭。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加介系统,由于能够控制所述传送器在所述传送轨道上运行,根据称重装置的计数控制吸取器对所述介质库中的介质进行吸取,控制所述清水阀打开通过清水管向所述浓介桶注入清水,并根据所述清水流量计的计数控制所述清水阀关闭,因此实现了加介过程的自动完成,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加介效率,并且及时满足了生产需求,有利于高效分选。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加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加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加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加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提供了一种加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介质吸取装置11、加水装置12、浓介桶13、控制装置14。
介质吸取装置11包括:吸取器111、称重装置112、传送器113、传送轨道114、多个接近开关115,吸取器111上设置有称重装置112,吸取器111与传送器113连接,传送器113运行于传送轨道上114,传送轨道114设置于介质库的上方,多个接近开关115设置在传送轨道114上。
加水装置12包括:清水管121、清水阀122、清水流量计123,清水管121用于向浓介桶13内加清水,清水阀122和清水流量计123设置在清水管121上。
控制装置14,用于根据接近开关115的状态反馈控制传送器113在传送轨道114上运行,根据称重装置116的计数控制吸取器111对介质库中的介质进行吸取并将所吸取的介质注入浓介桶13;还用于控制清水阀122打开通过清水管121向浓介桶13注入清水,并根据清水流量计123的计数控制清水阀122关闭。
在一种实例性实例中,接近开关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距离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小于动作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因此当传送轨道上布置有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就能知晓传送器位于哪些接近开关周围,控制装置因此可以根据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吸取器具体可以是吸盘,传送器具体可以是天车,传送轨道具体可以是天车轨道。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加水装置12设置在浓介桶13的上方以方便加水装置向浓介桶13内加水。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传送轨道成网格样设置,传送轨道所形成的每个网格的四条边界上均安装有一个接近开关。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将传送轨道设置成网格样是为了使传送器能够到达基于网格顶点划定的区域,这样能够在不同区域进行介质吸取从而实现均匀吸取。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当传送器为天车且传送轨道为天车轨道时,可以只设置多个互相平行且长短相同的横梁,并在横梁的两头分别设置一个与横梁垂直的纵梁,然后再在横梁上设置接近开关以使得所设置的接近开关的连线能够形成网格样。
在一种实例性实例中,通过每个网格的四条边界上安装的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就能知晓传送器位于哪些网格形成的边界。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在图1所示的加介系统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系统还包括:送风装置15,送风装置包括:风管151、风力搅拌阀152。
风管151用于向浓介桶13内送风,风力搅拌阀152设置在风管151上。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送风装置15设置在浓介桶13的上方可以帮助加介系统中介质和水进行充分混合。
控制装置14,还用于控制风力搅拌阀152打开或关闭。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送风装置15设置在浓介桶13的上方以便更加充分地对介质和水进行混合。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在图2所示的加介系统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系统还包括:输送装置16,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泵161、输送泵流量计162,输送泵流量计162设置在输送泵161上。
控制装置14,还用于控制输送泵161打开向重介系统输送浓介桶13中的物质,还用于根据输送泵流量计162的计数控制输送泵161关闭。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输送装置16设置在浓介桶13的下方可以利用重力向重介系统输送浓介桶13中的物质。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在图3所示的加介系统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系统还包括:液位计17。
控制装置14,还用于根据液位计17检测到的液位控制输送泵161和风力搅拌阀152关闭。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在图4所示的加介系统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系统还包括:防沉装置18。
防沉装置18,用于承托加入浓介桶13的介质,以防止介质沉入浓介桶13的底部,从而不利于介质与清水的充分混合。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防沉装置18具体可以是篦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介系统,由于能够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根据称重装置的计数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的介质进行吸取,控制清水阀打开通过清水管向浓介桶注入清水,并根据清水流量计的计数控制清水阀关闭,因此实现了加介过程的自动完成,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加介效率,并且及时满足了生产需求,有利于高效分选。
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加介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加介系统中,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201、获取本次加介任务的加介量和加水量。
步骤202、由控制装置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并通过所有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传送器运行至目标吸取区域。
步骤203、由控制装置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目标位置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实时称重,直至吸取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介量,并将所吸取的介质注入浓介桶。
步骤204、由控制装置控制清水阀打开通过清水管向浓介桶中注入清水,并通过清水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直至所注入的清水达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水量。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传送轨道成网格样设置,传送轨道所形成的每个网格的四条边界上均安装有一个接近开关,根据每个网格的顶点划定一个吸取区域。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一个网格的顶点实际与四个网格的边界相连接,所连接的四个边界对应的传送轨道就是根据这个网格顶点划定的吸取区域。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由控制装置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并通过所有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传送器运行至目标吸取区域,包括:
首先,由控制装置获取传送器最近一次加介任务所运行至的参考吸取区域,按照预设吸取顺序选择与参考吸取区域相邻的吸取区域作为本次加介任务的目标吸取区域。
其次,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并通过所有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传送器运行直到目标吸取区域周围的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为接近状态。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预设吸取顺序可以是按行吸取也可以使按列吸取,还可以是其他任何预设顺序。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由控制装置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目标位置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实时称重,直至吸取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介量,包括:
首先,由控制装置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目标吸取区域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实时称重。
其次,当称重计数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无变化或者增加量小于预设阈值,按照预设顺序选择与目标吸取区域相邻的吸取区域作为更新后的目标吸取区域。
再次、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并通过所有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传送器运行至更新后的目标吸取区域。
最后、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更新后的目标吸取区域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实时称重,直至吸取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介量,并将所吸取的介质注入浓介桶。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当对目标吸取区域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称重计数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无变化或者增加量小于预设阈值时,说明这个吸取区域的介质不足,为了均匀吸取介质库中的介质,因此可以更新目标吸取区域的选择。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控制装置控制清水阀打开向浓介桶中注入清水,并通过清水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的同时或之后,还包括:
由控制装置控制风力搅拌阀打开通过风管向浓介桶中吹风。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由控制装置控制清水阀打开向浓介桶中注入清水,并通过清水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的同时,还包括:
首先,由控制装置控制液位计对浓介桶的液位进行实时检测。
其次,当检测到液位达到预设高限值时,控制清水阀关闭。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由控制装置控制清水阀打开向浓介桶中注入清水,并通过清水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直至所注入的清水达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水量之后,还包括:
由控制装置控制输送泵打开向重介系统输送浓介桶中的物质,并通过输送泵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直至所输送的量达到预设输送量。
由控制装置控制输送泵打开向重介系统输送浓介桶中的物质,并通过输送泵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的同时,还包括:
首选,控制液位计对浓介桶的液位进行实时检测。
其次,当检测到的液位达到预设低限值时,控制输送泵和风力搅拌阀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介方法,由于能够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根据称重装置的计数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的介质进行吸取,控制清水阀打开通过清水管向浓介桶注入清水,并根据清水流量计的计数控制清水阀关闭,因此实现了加介过程的自动完成,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加介效率,并且及时满足了生产需求,有利于高效分选。
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加介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上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描述的加介方法。
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命令,计算机可执行命令用于执行以下如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描述的加介方法。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发明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0)

1.一种加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吸取装置、加水装置、浓介桶、控制装置;
所述介质吸取装置包括:吸取器、称重装置、传送器、传送轨道、多个接近开关,所述吸取器上设置有所述称重装置,所述吸取器与所述传送器连接,所述传送器运行于所述传送轨道上,所述传送轨道设置于介质库的上方,所述多个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
所述加水装置包括:清水管、清水阀、清水流量计,所述清水管用于向浓介桶内加清水,所述清水阀和所述清水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清水管上;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所述传送器在所述传送轨道上运行,根据所述称重装置的计数控制吸取器对所述介质库中的介质进行吸取并将所吸取的介质注入浓介桶;还用于控制所述清水阀打开通过清水管向所述浓介桶注入清水,并根据所述清水流量计的计数控制所述清水阀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轨道成网格样设置,所述传送轨道所形成的每个网格的四条边界上均安装有一个接近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管、风力搅拌阀;
所述风管用于向所述浓介桶内送风,所述风力搅拌阀设置在所述风管上;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风力搅拌阀打开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泵、输送泵流量计;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泵打开向重介系统输送所述浓介桶中的物质,还用于根据所述输送泵流量计的计数控制所述输送泵关闭;
所述系统还包括:液位计;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液位计检测到的液位控制所述输送泵和所述风力搅拌阀关闭。
5.一种加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介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本次加介任务的加介量和加水量;
由控制装置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并通过所有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所述传送器运行至目标吸取区域;
由控制装置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所述目标位置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实时称重,直至吸取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介量,并将所吸取的介质注入浓介桶;
由控制装置控制清水阀打开通过清水管向所述浓介桶中注入清水,并通过清水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直至所注入的清水达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水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轨道成网格样设置,所述传送轨道所形成的每个网格的四条边界上均安装有一个接近开关,根据每个网格的顶点划定一个吸取区域;
由控制装置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并通过所有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所述传送器运行至目标吸取区域,包括:
由控制装置获取所述传送器最近一次加介任务所运行至的参考吸取区域,按照预设吸取顺序选择与参考吸取区域相邻的吸取区域作为本次加介任务的目标吸取区域;
控制所述传送器在所述传送轨道上运行,并通过所有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所述传送器运行直到所述目标吸取区域周围的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为接近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装置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所述目标位置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实时称重,直至吸取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介量,包括:
由控制装置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所述目标吸取区域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实时称重;
当称重计数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无变化或者增加量小于预设阈值,按照预设顺序选择与所述目标吸取区域相邻的吸取区域作为更新后的目标吸取区域;
控制传送器在传送轨道上运行,并通过所有接近开关的状态反馈控制所述传送器运行至更新后的目标吸取区域;
控制吸取器对介质库中更新后的目标吸取区域下方的介质进行吸取并通过称重装置进行实时称重,直至吸取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介量,并将所吸取的介质注入浓介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装置控制清水阀打开向所述浓介桶中注入清水,并通过清水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的同时或之后,还包括:
由控制装置控制风力搅拌阀打开通过风管向浓介桶中吹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装置控制清水阀打开向所述浓介桶中注入清水,并通过清水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的同时,还包括:
由控制装置控制液位计对浓介桶的液位进行实时检测;
当检测到液位达到预设高限值时,控制清水阀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装置控制清水阀打开向所述浓介桶中注入清水,并通过清水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直至所注入的清水达到本次加介任务的加水量之后,还包括:
由控制装置控制输送泵打开向重介系统输送所述浓介桶中的物质,并通过输送泵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直至所输送的量达到预设输送量;
由控制装置控制输送泵打开向重介系统输送所述浓介桶中的物质,并通过输送泵流量计进行实时检测的同时,还包括:
控制液位计对浓介桶的液位进行实时检测;
当检测到的液位达到预设低限值时,控制输送泵和风力搅拌阀关闭。
CN202210613649.5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4950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3649.5A CN11495070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PCT/CN2023/097204 WO2023232043A1 (zh) 2022-05-31 2023-05-30 加介系统及加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3649.5A CN11495070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0706A true CN114950706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8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3649.5A Pending CN114950706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0706A (zh)
WO (1) WO20232320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2043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加介系统及加介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4061A (en) * 1945-11-22 1948-06-28 Carves Simon Ltd Improved medium for sink-and-float coal-washing plants
FR967091A (fr) * 1947-07-24 1950-10-25 American Cyanamid Co Perfectionnements aux procédés de séparation par milieux lourds
GB805099A (en) * 1957-07-13 1958-11-26 Klaas Frederik Trom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ineral separation
US20030173267A1 (en) * 2002-03-12 2003-09-18 Watters Larry A. Common correct media sump and wing tank design
CN203076067U (zh) * 2013-01-28 2013-07-24 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 一种重介选煤中的介质制备装置
CN109718945A (zh) * 2018-12-29 2019-05-0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重介质选煤厂智能加介系统和方法
CN211755946U (zh) * 2020-02-18 2020-10-27 纪晓玉 一种选煤生产线及重介质智能干法添加装置
CN112264180A (zh) * 2020-09-10 2021-01-26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选煤厂重介质密度分选自动加介的系统及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3282A (en) * 1952-08-06 1955-07-06 Klaas Frederik Tromp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solids having different specific gravities
CN110354985B (zh) * 2019-07-22 2021-08-31 天津中新智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煤厂智能加介方法和系统
CN114950706A (zh) * 2022-05-31 2022-08-30 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4061A (en) * 1945-11-22 1948-06-28 Carves Simon Ltd Improved medium for sink-and-float coal-washing plants
FR967091A (fr) * 1947-07-24 1950-10-25 American Cyanamid Co Perfectionnements aux procédés de séparation par milieux lourds
GB805099A (en) * 1957-07-13 1958-11-26 Klaas Frederik Trom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ineral separation
US20030173267A1 (en) * 2002-03-12 2003-09-18 Watters Larry A. Common correct media sump and wing tank design
CN203076067U (zh) * 2013-01-28 2013-07-24 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 一种重介选煤中的介质制备装置
CN109718945A (zh) * 2018-12-29 2019-05-0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重介质选煤厂智能加介系统和方法
CN211755946U (zh) * 2020-02-18 2020-10-27 纪晓玉 一种选煤生产线及重介质智能干法添加装置
CN112264180A (zh) * 2020-09-10 2021-01-26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选煤厂重介质密度分选自动加介的系统及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龚炳铮: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实例》",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160 - 16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2043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加介系统及加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2043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50706A (zh) 一种加介系统及其方法
US20180134507A1 (en) Bucket conveyor system on storage/delivery system
CN105236057B (zh) 一种图书自动存取装置及方法
CN206967720U (zh) 一种半自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WO2016178692A1 (en) On-location sand delivery system & conveyor and process
CN109534871A (zh) 智能好氧发酵处理设备及固废处理系统
CN104118838A (zh) 基于自动化物流技术的糖香料柔性调配中心
CN206678185U (zh) 结合料场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
CN216094219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调控加介系统
CN111014671B (zh) 一种3d打印生产线金属粉末自动添加装置
CN201908214U (zh) 助剂自动加料系统
CN206765101U (zh) 结合料场的下沉式稳定土搅拌站
CN207713033U (zh) 一种定量装车装置
CN206678184U (zh) 与料场相结合的下沉式稳定土搅拌站
CN205010858U (zh) 一种图书自动存取装置
CN114313890A (zh) C型料场堆料料层动态模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097440A (zh) 一种多色彩组合图案中马赛克颗粒的自动铺贴方法
CN114933117A (zh) 一种储料场系统
CN212549369U (zh) 一种配料系统
CN109974019B (zh) 粉煤灰回收装置及其回收粉煤灰的方法
CN114148706A (zh) C型料场移动堆料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199506U (zh) 一种自动化木材仓储系统
CN208037481U (zh) 一种建筑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07811791U (zh) 一种电弧炉废钢料场自动上料系统
CN102417150B (zh) 一种黄油多桶灌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