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5413B - 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5413B
CN114945413B CN202180009023.7A CN202180009023A CN114945413B CN 114945413 B CN114945413 B CN 114945413B CN 202180009023 A CN202180009023 A CN 202180009023A CN 114945413 B CN114945413 B CN 114945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oolant
disaster prevention
fire
preven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90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5413A (zh
Inventor
梅原宽
松熊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chi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chi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chiki Corp filed Critical Hochi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45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5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5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5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00Fire prevention or containment
    • A62C2/06Physical fire-barriers
    • A62C2/10Fire-proof curta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1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 E06B5/16Fireproof doors or similar closures; Adaptations of fixed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能够容易地进行设置和火灾后的修复,不会损害避难路径,即使受到火灾的火焰或辐射热,也能够持续维持封闭功能。防灾器具(10)在设置于防护划区境界的开口部例如房间的出入口上部的状态下,在发生火时,使片材(12)展开以封闭开口部并且向片材(12)提供灭火用水等冷却水,从片材(12)内的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各所所设置的开口使冷却水流下而形成冷却水浸渍层,并且在片材表面上形成冷却剂的水膜,即使受到火灾的火焰和辐射热,片材(12)也不会烧损,能够确保针对发生了火灾的防护划区的外部的隔焰性、隔烟性、隔热性。

Description

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发生火灾时将房间的出入口等封闭来抑制火灾的延烧、扩大的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在监视区域产生的火灾进行抑制、灭火的防灾设备,已知有火灾报警设备(专利文献1)和喷水灭火设备(专利文献2)。火灾报警设备在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的情况下,通过关闭防火卷帘门来形成防火区,抑制火灾扩大。喷水灭火设备受到由火灾引起的热气流而使喷水头进行打开动作,由此喷洒灭火用水对火灾进行抑制、灭火。
另外,还已知有如下的防火划区形成系统:在地下街道等处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利用来自在通道的上部沿横穿通道的方向设置的喷洒头列的喷洒水而形成水膜,不损害避难路径地抑制火灾扩大和烟扩散(专利文献3)。
另外,已知有以机械式停车场作为对象的防灾幕帘灭火系统(专利文献4)。该防灾幕帘灭火系统在停车部的开口部设置有防灾幕帘,当火灾探测器检测到停车部的火灾时,降下防灾幕帘而将开口部封闭,从灭火喷嘴喷出灭火气体来灭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17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46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81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1542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一般而言,在金属制的防火卷帘的情况下,隔热性不充分,设备构造庞大,火灾后的修复等也不容易。此外,由于是重物,因此搬运成本也增加。
另外,在防火划区形成系统的情况下,在产生了大量的烟时,烟会通过水膜(水滴)的间隙而扩散,有时无法取得充分的隔烟性。
另外,在火灾时降下而分隔出停车部等的防护划区的防火幕帘的情况下,在受到火灾的火焰或辐射热而持续暴露于高温时,有可能由于烧损而丧失封闭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能够容易地进行设置和火灾后的修复,不会损害避难路径,即使受到火灾的火焰或辐射热,也能够持续维持封闭功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防灾器具)
本发明是一种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该防灾器具具有:片材,其具有柔软性;以及冷却剂浸渍部,其向片材提供冷却剂以至少形成冷却剂浸渍层。
(片材表面的冷却剂膜)
冷却剂浸渍部还在片材的表面上形成冷却剂的冷却剂膜(水膜)。
(第1冷却剂浸渍部)
冷却剂浸渍部具有:冷却剂流通路径,其设置于片材;以及开口,其设置于冷却剂流通路径,供被提供到冷却剂流通路径的冷却剂在片材流下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
(片材构造)
在片材中,将布状体重叠,冷却剂流通路径是具有开口的压扁变形自如的片材配管,片材在布状体之间配置有片材配管。
(片材配管的梯子形铺设)
片材配管以呈沿着片材的冷却剂的流下方向排列有多级的梯子形的方式铺设。
(片材配管的波状敷设)
片材配管以沿着片材的冷却剂的流下方向呈波状的方式屈曲铺设。
(片材配管的缝合固定)
在片材中,将布状体夹着片材配管而重叠,并在规定的部位进行缝合。
(第2冷却剂浸渍部)
在片材中,将布状体重叠,冷却剂浸渍部在片材中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冷却剂流通路径,向各冷却剂流通路径提供冷却剂并使该冷却剂流下。
(浸渗强化构造)
在片材中,将布状体夹着浸渍有冷却剂的浸渍体而重叠。
这里,浸渍体例如使用具有起毛构造的毛巾布料。
(第3冷却剂浸渍部)
片材是1张布状体,冷却剂浸渍部从配置于布状体的上端部的片材配管的开口使冷却剂在布状体的至少任意一个表面流下。
(片材的布状体)
片材的所述布状体具有防火性、耐火性、耐热性、隔热性、隔焰性、隔烟性或阻燃性。
(片材固定设置)
将片材以展开状态固定设置在防护划区的规定的位置。
(片材展开部)
防灾器具还具有片材展开部,在通常时,该片材展开部将片材以不展开状态保持于防护划区的规定的位置,在发生火灾时,该片材展开部解除片材的保持而使该片材展开。
(灭火用水)
在火灾时,提供灭火用水(冷却水)作为冷却剂。
(使用了防灾器具的防灾设备)
一种防灾设备,其使用了前述的防灾器具,其中,该防灾设备具有:冷却剂配管,其向防灾器具提供冷却剂;以及冷却剂供给源,其向冷却剂配管提供冷却剂,将冷却剂配管的一端侧与防灾器具的冷却剂供给口连接,将冷却剂配管的另一端侧经由通过远程控制或手动对配管流路进行开闭的配管开闭部而与冷却剂供给源连接,在发生火灾时,将来自冷却剂供给源的冷却剂提供给冷却剂供给口以形成冷却剂浸渍层。
(配管开闭部的结构)
在防灾设备中,配管开闭部具有:远程开闭阀,其通过远程控制而打开,该远程控制基于伴随防护划区发生火灾而从火灾检测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以及手动开闭阀,其与远程开闭阀并联连接,通过手动操作而打开。
(冷却剂供给量的控制)
远程控制阀为开度调整自如的控制阀,通过控制部对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而使针对防灾器具的冷却剂的供给量发生变化。
发明效果
(基本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灾器具,在设置于防护划区的开口部(划区边界)例如房间的出入口等处的状态下,在发生了火灾时,在片材形成有通过被提供冷却剂(例如冷却水)而构成的冷却剂浸渍层,即使受到火灾的火焰或辐射热,也能够维持防护划区的封闭功能,确保针对防护划区的外部的隔焰性、遮烟性、隔热性,由此能够期待防止延烧和防止烟扩散的效果。
另外,由于片材具有柔软性,因此即使将作为防护划区的开口部(划区边界)的房间的出入口等封闭,也能够容易地打开片材而避难,能够在不损害避难路径的情况下将防护划区封闭。
另外,片材是与金属制相比轻量的布状体,并且,例如,能够容易地制作与门等的开口、壁面、窗户等的各大小对应的适当尺寸的片材。
(片材表面的冷却剂膜的效果)
另外,在通过提供冷却剂而在片材形成了冷却剂浸渍层的情况下,在片材表面上冷却水渗出并流下,由此沿着片材表面形成了水膜作为冷却剂膜,能够进一步提高隔焰性、隔烟性、隔热性。
(第1冷却剂浸渍部的效果)
另外,当向设置于片材的冷却剂流通路径提供冷却剂时,能够从冷却剂流通路径的各处所设置的开口使冷却剂(例如冷却水)向片材流下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
(片材构造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压扁变形自如的片材配管作为冷却剂流通路径夹在布状体之间而配置,能够简单且容易地以低成本制作片材。
(片材配管的梯子形铺设的效果)
另外,在片材中,片材配管以呈沿着冷却剂的流下方向排列有多级的梯子形的方式铺设,从片材配管的各处所设置的多个开口使冷却剂向片材流下,由此能够在片材的大致整个面的范围内大致均匀地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
(片材配管的波状铺设的效果)
另外,在片材中,片材配管以沿着冷却剂的流下方向呈波状的方式屈曲铺设,从片材配管的各处所设置的多个开口使冷却剂向片材流下,由此,与梯子形的铺设相比,能够缩短片材配管的总长度,在片材的整体范围内大致均匀地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
(片材配管的缝合固定的效果)
另外,在片材中,将布状体夹着片材配管而重叠,并在规定的部位进行缝合,由此能够简单地将片材配管固定于片材内部。
(第2冷却剂浸渍部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布状体重叠来构成片材,将重叠的布状体在左右方向的规定的每个分割位置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缝合,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多个上下方向的冷却剂流通路径,由此不需要片材配管,通过向各冷却剂流通路径提供冷却剂并使该冷却剂流下而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在片材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
(浸渗强化构造的效果)
另外,在片材中,将布状体夹着浸渍有冷却剂的浸渍体(例如具有起毛构造的布等)重叠,由此能够提高所供给的冷却剂(例如冷却水)的保水性,形成具有厚度的冷却水浸渍层,与片材表面的水膜的形成一起进一步提高片材的隔焰性、隔烟性、隔热性。
(第3冷却剂浸渍部的效果)
另外,通过片材采用1张布状体,从配置于布状体的上端边的片材配管的开口使冷却剂在布状体的双个表面或任意一个表面流下,由此片材为1张布状体即可,不需要基于片材配管或缝合等的冷却剂流通路径,因此能够使构造简单,能够降低制作成本。
(片材的布状体的效果)
另外,由于片材所用的布状体具有防火性、耐火性、耐热性、隔热性、隔焰性、隔烟性或阻燃性,因此在发生火灾时,与在片材形成有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的情况共同作用,即使受到火灾的火焰或辐射热也能够承受,能够将防护划区可靠地封闭,通过针对外部的隔焰、隔热、隔烟,能够防止延烧和确保避难路径。
(片材固定设置的效果)
另外,将片材以展开的状态固定设置于防护划区的开口部(划区边界)例如房间等的出入口等处,在发生火灾时,即使在向片材提供冷却剂而形成了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妨碍避难路径的情况下将防护划区可靠地封闭,进行针对外部的隔焰、隔烟、隔热。
(片材展开部的效果)
另外,通过片材展开部,在通常时,将片材以不展开状态保持在防护划区的开口部(划区边界)例如房间的出入口的上部天花板侧的规定的位置,在发生火灾时,解除保持而将片材从上方向下方展开,从而能够作为例如分隔出发生了火灾的防护划区的开口部(划区边界)的防火门而发挥功能。另外,即使在防灾器具的设置场所放置有物品,由于作为布状体的片材也具有柔软性,因此如果预先采用较长尺寸,则能够抑制产生间隙,能够抑制灭火、防止延烧等的降低程度。
(灭火用水的效果)
另外,在发生火灾时,通过提供灭火用水(冷却水)作为冷却剂,能够在片材上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能够可靠地封闭防护划区,进行针对外部的隔焰、隔烟、隔热。
(防灾设备的效果)
另外,在发生火灾时,通过远程控制或手动操作,从冷却剂供给源向防灾器具提供冷却剂,在片材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能够将发生火灾的防护划区封闭。
(配管开闭部的结构的效果)
另外,在防灾设备中,通过基于伴随防护划区发生火灾发生而从火灾检测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的远程控制,将远程开闭阀从关闭状态设为打开状态,从而与火灾检测联动地将防灾器具的片材展开并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并且,通过手动开闭阀的人为的打开操作,也能够将防灾器具的片材展开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
(冷却剂供给量的控制的效果)
另外,由于对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以使针对防灾器具的冷却剂的供给量发生变化,因此,例如在发生火灾而将片材展开之后,立刻增加冷却剂的供给量,在片材12的大致整个面的范围内迅速地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确保隔焰性、隔烟性、遮隔性,在规定的时间后,降低为能够维持沿片材形成的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的冷却水的供给量,抑制所需程度以上的冷却水在片材的表面流下而向地板面扩散,能够减少产生水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防灾器具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以组装分解状态示出了图1的防灾器具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3是选取构成冷却剂流通路径的片材配管来示出的说明图,在图3的(A)中选取一部分来示出,在图3的(B)中示出了通常时的片材配管,在图3的(C)中示出了提供冷却剂时的片材配管。
图4是防灾器具的侧视图,在图4的(A)中示出了通常时的侧面,在图4的(B)中示出了提供冷却剂时的侧面,在图4的(C)中示出了冷却剂浸渍层的形成状态。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片材配管以呈梯子形的方式铺设于片材内的防灾器具的说明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片材配管以呈矩形波状的方式铺设于片材内的防灾器具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片材配管以呈三角波状的方式铺设于片材内的防灾器具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了通过片材的纵向缝合而以彼此邻接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纵向的冷却剂流通路径的防灾器具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在图8的(A)中示出了正面,在图8的(B)中示出了沿图8的(A)的箭头a-a’观察时的截面。
图9是示出了在片材内部配置有浸渍体的防灾器具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在图9的(A)中以组装分解状态示出了片材构造,在图9的(B)中示出了片材的截面构造。
图10是示出了由1张布状体构成片材的防灾器具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了设置于防灾器具的片材展开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1的(A)中示出了通常状态的正面,在图11的(B)中示出了通常状态的侧面,在图11的(C)中示出了火灾时将片材展开后的正面,在图11的(D)中示出了火灾时将片材展开后的侧面。
图12是示出了图11的片材保持解除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2的(A)中示出了保持架一侧的外观,在图12的(B)中示出了保持架一侧的截面。
图13是示出使用了防灾器具的防灾设备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以透视状态示出了防护划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防灾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基本概念]
首先,对实施方式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大致涉及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
这里,“防灾器具”是指从火灾等中保护人和物并进行防护的器具,作为一例,该“防灾器具”设置于防护划区边界的开口部等处,在火灾时将该开口部封闭,以抑制火灾的扩大和延烧,并且,即使受到火灾的火焰或辐射热,也能够持续维持封闭功能,是包含防火门等的概念。另外,“封闭”是指将开口部(划区边界)的一部分或全部封闭的概念。并且,“防灾设备”是指设置有防灾器具,从火灾等中保护人和物并进行防护的设备,作为一例,包含如下的设备:通过使设置于防护划区边界的开口部等处的防灾器具与火灾检测联动地动作而将开口部等封闭。另外,“防护划区”是指由防灾器具设为防护对象的划区,是具有一定扩展的室外或室内的划区,例如,是包含建筑物的房间、走廊、楼梯等划区的概念。另外,“防护划区边界的开口部”是指划区的任意边界,是设置于防护划区的开口部,更具体而言,例如,是供人和物通过的部分,是包含门部、玻璃拉门、窗户等的概念。
实施方式的防灾器具具有片材和冷却剂浸渍部。这里,“片材”具有柔软性,又薄又宽,能够用于遮盖或覆盖,作为一例,是包含能够保持为不展开状态或解除不展开状态的保持而成为展开状态的布状体等的概念。“片材”例如由1张或多张布状体构成,这里所说的“张”表示使用单位。即,例如在预先将多个布状体组合而形成为1张(单位张)的情况下,将其称为“1张”。
另外,“冷却剂浸渍部”是片材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片材的一部分),向片材提供冷却剂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冷却剂膜,作为一例,设置有冷却剂流通路径和位于该冷却剂流通路径的各处的开口。这里,“冷却剂浸渍层”是指被提供到片材的冷却剂流通路径并从各处开口向片材流下的冷却剂(例如冷却水)浸入片材,形成为封堵构成片材的布状体的布纹理构造或纤维间隙的层。另外,关于“冷却剂膜”,在向片材提供冷却剂而形成了冷却剂浸渍层的情况下,在片材表面上冷却剂渗出并流下,由此沿着片材表面形成了冷却剂的薄膜,是包含通过冷却水流下而形成于片材表面的水膜的概念。
另外,“冷却剂流通路径”构成片材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是设置于片材的供冷却剂流动的通道,作为一例,是包含配置在布状体之间的片材配管的概念。这里,“片材配管”是指如下的挠性配管:压扁变形自如,通常以扁平的状态被压扁于上述的“片材”内,但当被提供冷却剂时,膨胀而形成流路。另外,“开口”构成片材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是设置于冷却剂流通路径的各处的冷却剂流出口,供被提供到冷却剂流通路径的冷却剂(例如冷却水)向片材流下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
另外,防灾器具具有片材展开部。这里,“片材展开部”在通常时将片材以不展开状态保持在防护划区边界的规定的位置,在发生火灾时,解除对处于不展开状态的片材的保持而使该片材展开。作为一例,在通常时,将片材卷成筒状而保持于防护划区边界的开口部(例如房间的出入口)的上部天花板侧等处,在发生火灾时,解除片材的保持,由此片材在一端边(上端边)被固定的状态下,另一端边(下端边)因自重而下落,从上方向下方展开,从而将开口部封闭。
并且,使用了防灾器具的防灾设备具有冷却剂配管和冷却剂供给源。这里,“冷却剂配管”是指向防灾器具提供冷却剂的配管,作为一例,向防灾器具提供灭火用水作为冷却水。另外,“冷却剂供给源”是指向冷却剂配管提供冷却剂的源,作为一例,是包含加压送水装置、高架水槽、自来水管道配管等的概念。
在以下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对“防护划区”为“建筑物的房间”、“开口部”为“房间的出入口”、“冷却剂”为“冷却水”的情况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
对防灾器具和设置有防灾器具的防灾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以下这样划分来说明其内容。
a.防灾器具
a1.结构
a2.片材
a3.片材配管
a4.防灾器具的功能
b.片材配管的其他铺设形态
b1.呈矩形波状的片材配管的铺设
b2.呈三角波状的片材配管的铺设
c.不使用片材配管的防灾器具
d.具有浸渍体的防灾器具
e.由1张布状体构成片材的防灾器具
f.防灾器具的片材展开部
f1.片材展开部的构造
f2.片材保持解除部
g.防灾设备
h.将片材以展开状态固定设置的防灾设备
i.冷却水供给量的控制
j.本发明的变形例
[a.防灾器具]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灾设备具有防灾器具10、冷却剂供给源22、设置有配管开闭阀24的冷却剂配管26。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所示的防灾器具10的图示的横向称为左右方向,将图示的纵向(即展开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a1.结构)
防灾器具10设置于防护划区边界的开口部等处,在发生火灾时,抑制火灾的扩大和延烧而从火灾中保护人和物,例如,如图1所示,具有片材12、保持架14、冷却剂流通路径16、缝合部18以及冷却剂供给口20。冷却剂流通路径16为片材12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
片材12是具有柔软性的布状体,具有接受冷却剂的供给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的冷却剂浸渍部。冷却剂浸渍部具有作为片材12的构成要素的冷却剂流通路径16和设置于该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未图示的开口,构成针对片材12的“第1冷却剂浸渍部”。冷却剂流通路径16是将从冷却剂供给口20提供的冷却剂(这里为冷却水(灭火用水))向片材12的内部输送的通路。另外,未图示的开口是设置于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各处的冷却剂流出口,供被提供到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冷却水流下并浸入片材12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进而,通过在冷却剂浸渍层的形成中渗出到片材12的表面的冷却水流下而在片材12的表面上形成水膜作为冷却剂膜。
作为一例,片材12借助保持架14而设置于防护划区的划区边界的开口部(例如房间的出入口)的上部天花板侧的规定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片材12具有在展开的状态下足够将开口部封闭的纵横规定的尺寸。
在保持架14设置有片材展开部。在通常时,片材展开部将片材12保持为不展开状态,在发生火灾时,片材展开部解除片材12的保持而使该片材12展开。
另外,在保持架14设置有冷却剂供给口20,在此处从冷却剂供给源22经由配管开闭阀24而连接有冷却剂配管26,能够提供冷却水。冷却剂供给源22在发生火灾时提供冷却水,具体而言,虽然结构是任意的,但例如,可以使用具有泵的加压送水装置、高架水槽、自来水管道配管等适当的结构。
(a2.片材)
对防灾器具10的片材12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片材12的结构、构造是任意的,例如,如图1所示,在片材1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剂流通路径16。作为一例,冷却剂流通路径16以呈沿着冷却剂的流下方向(从上朝下的方向)排列有多级(例如4级)的梯子形的方式铺设,在各级形成有多个开口(未图示)。
冷却剂流通路径16通过片材12的左右两侧的上下方向的缝合部18以及按规定的间隔设置的上下方向的缝合部18而被固定(除了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部分之外)。缝合部18是通过使用防水线进行缝合而形成的线缝(图示的双点划线)。
更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在片材12中,作为布状体的2张覆盖片材28、30重叠。在覆盖片材28、30之间例如配置有片材配管32作为构成图1所示的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部件,在该状态下,例如,如图1所示,通过缝合上下方向的缝合部18而进行一体化。
覆盖片材28、30是具有防火性、耐火性、耐热性或阻燃性的布状体,例如能够耐受1200℃的高热,能够应用被称为耐火片材、耐火幕帘、耐火膜等的材料,但不限于此。另外,覆盖片材28、30还具有隔热性、隔焰性、隔烟性等。
(a3.片材配管)
对作为片材12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片材配管32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片材配管32是压扁变形自如且通过流通冷却剂而膨胀的挠性配管。该片材配管32的构造、种类是任意的,例如,如图3的(A)中选取一部分所示的那样,例如,将制伞所使用的聚酯等的防水性布状体形成为管状再连接成梯子形,在梯子形的各级的下侧形成有多个开口34。
另外,由于片材配管32压扁变形自如,因此,在通常时,如图3的(B)所示,该片材配管32在片材12内被压扁而成为扁平状态,当被提供冷却剂36时,该片材配管32如图3的(C)所示那样膨胀而流通冷却剂36,使冷却剂36(例如冷却水)从各处设置的开口34在片材12内流下,浸入片材12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进而,在片材12的表面上形成水膜。
在图4的(A)中,从左右方向的一侧面观察而示出了通常时的片材12,没有针对冷却剂供给口20的冷却剂供给,因此,如图3的(B)所示那样,片材配管32在片材12内为被压扁的扁平状态。
在发生火灾时,如图4的(B)所示,通过从冷却剂供给口20提供的冷却剂流通,片材配管32膨胀,从各处的开口使冷却剂在片材12内流下,如图4的(C)所示,冷却剂36(这里是作为冷却水的灭火用水)浸入覆盖片材28、30及它们之间,由此形成了冷却剂浸渍层40。
另外,如图4的(B)中箭头所示,从片材配管32的各处的开口在片材12内流下的冷却剂会被位于其下的片材配管32的部分阻挡,冷却剂渗出到片材12的表面而流下,由此形成了水膜31。这样,冷却剂浸入覆盖片材28、30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40,并且,通过漏出到表面的冷却剂的流下而在片材12的表面形成水膜31。
图5详细地示出了作为片材12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片材配管32的铺设形态。另外,用线表示片材配管32,将片材配管32的开口34示意性地表示为三角标记。
在片材12中,在图2所示那样将片材配管32配置于覆盖片材28、30之间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在片材展开状态下的左右方向的规定的每个分割位置缝合上下方向的缝合部18(除了片材配管32的部分之外)。由此,能够简单地将片材配管32固定配置于片材12的内部。在分割位置彼此之间形成有至少1个开口34,供冷却剂流下。
(a4.防灾器具的功能)
对图1所示的防灾器具10的防灾功能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防灾器具10设置于防护划区边界的开口部,例如房间的出入口等处。当在该状态下发生了火灾时,将配管开闭阀24从关闭状态设为打开状态,由此从冷却剂供给源22经由冷却剂配管26向冷却剂供给口20提供冷却剂(这里为作为冷却水的灭火用水)。经由冷却剂供给口20提供到片材12的冷却水在构成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片材配管32内流通,从片材配管32的各处所设置的开口34使冷却水向片材12流下,沿着片材12形成冷却剂浸渍层40,并且在片材12的表面形成水膜。而且,与片材12采用具有防火性、耐火性、耐热性或阻燃性等的布状体的情况共同作用,能够增加对火灾的火焰和辐射热的耐久性,可靠且持续地封闭防护划区。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外部的隔焰性、隔烟性、隔热性而提高防止延烧、防止烟扩散的性能,因此能够进行更安全的避难行动和初期灭火活动。
另外,由于片材12具有柔软性,因此即使将防护划区边界的开口部(例如房间的出入口等)封闭,也能够容易地将片材12打开而从封闭划区内避难,能够不损害避难路径地封闭防护划区。同样地,也能够容易地从封闭划区外进入到封闭划区内而进行灭火活动。
另外,片材12通过采用与金属性的防火门相比轻量的布状体,能够实现轻量且简易的结构。
另外,通过在片材12内以呈沿着冷却剂的流下方向排列有多级的梯子形的方式铺设片材配管32,从设置于各级的片材配管32的多个开口34使冷却水在片材12中流动,从而能够在片材12的大致整个面的范围内大致均匀地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
[b.片材配管的其他铺设形态]
关于在片材12内形成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片材配管32的铺设形态,对其他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b1.呈矩形波状的片材配管的铺设)
如图6所示,该防灾器具10在片材12内以沿着冷却剂的流下方向呈矩形波状的方式铺设有片材配管32。片材配管32在左右方向的规定的每个分割位置在上下方向上被缝合(除了片材配管32的部分之外)。在片材配管32上,在相邻的分割位置之间形成有至少1个开口34,供冷却剂流下。
根据图6的片材配管的铺设,与图5的片材配管的呈梯子形的铺设相比,能够缩短片材配管32的总长度。
(b2.呈三角波状的片材配管的铺设)
如图7所示,该防灾器具10在片材12内以沿着冷却剂的流下方向呈三角波状的方式铺设有片材配管32。片材配管32在左右方向的规定的每个分割位置在上下方向上被缝合(除了片材配管32的部分之外)。在片材配管32上,在相邻的分割位置之间形成有至少1个开口34,供冷却剂在分割位置之间流下。
根据图7的片材配管的呈三角波状的铺设,与图5的片材配管的呈梯子形的铺设相比,能够缩短片材配管32的总长度。另外,片材12中的片材配管32的铺设形态不限于上述的梯子形、矩形波状、三角波状,是任意的。
[c.不使用片材配管的防灾器具]
对在不使用片材配管的情况下在片材12中形成冷却剂浸渍层的防灾器具10进行详细说明。该防灾器具10不使用片材配管,仅通过缝合部而在片材12内构成冷却剂流通路径,构成针对片材12的“第2冷却剂浸渍部”。
如图8的(A)所示,在片材12中,与图2所示的同样地,在将2张覆盖片材28、30重叠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的规定的每个分割位置,缝合上下方向的缝合部18,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上下方向的冷却剂流通路径44。另外,在各冷却剂流通路径44上设置有提供冷却剂的用三角标记示意性地表示的开口42,该开口42经由保持架14连接有来自冷却剂供给口20的冷却剂供给配管45。
当在发生火灾时向冷却剂供给口20提供冷却水时,冷却剂从各冷却剂流通路径44的开口42如箭头所示那样流下。由此,如图8的(B)的沿箭头a-a'观察到的截面所示,冷却剂36(例如冷却水)在冷却剂流通路径44之中流下,浸入覆盖片材28、30而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并且漏出到覆盖片材28、30的表面上的冷却水流下而形成水膜(未图示)。
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片材配管,是通过片材12的缝合部18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多个冷却剂流通路径44这样的简单构造,能够降低制作成本。
[d.具有浸渍体的防灾器具]
接下来,对具有浸渍体的防灾器具1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9的(A)所示,该防灾器具10的片材12与图2所示的同样地,特征在于,在覆盖片材28、30之间配置有片材配管32,并且,还配置有作为浸渍体发挥功能的吸水布46。
吸水布46例如是像毛巾布料那样具有起毛构造的浸渍体,通过起毛构造来吸收并保持冷却剂(例如冷却水),能够得到高保水性。
如图9的(B)所示,通过在覆盖片材28、30之间配置有浸渍了冷却剂的吸水布46,与图4的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具有厚度的冷却剂浸渍层40,能够与形成于片材表面的水膜31一起进一步提高片材12的隔焰性、隔烟性、隔热性。
另外,关于图6至图8所示的防灾器具10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构成片材12的2张覆盖片材28、30之间配置吸水布46作为浸渍体。
[e.由1张布状体构成片材的防灾器具]
对由1张布状体构成片材的防灾器具1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0所示,该防灾器具10包含保持架14、由1张布状体构成的片材12、冷却剂供给口20、具有多个开口34的片材配管32。用于在片材12的两侧的片材面使冷却剂流下的构造是任意的,例如,将片材12的上端边侧以规定的宽度L向下对折,沿对折后的内部的左右方向将片材配管32配置成直线状,在周围通过缝合部18进行缝合。在片材配管32上,以在片材12的两侧的表面露出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开口34。这样设置的片材配管32和多个开口34构成针对由1张布状体构成的片材12的“第3冷却剂浸渍部”。
在发生火灾时,提供到冷却剂供给口20的冷却剂(这里为冷却水)流入到片材配管32中,如箭头所示那样从开口34沿着片材12的两侧的片材面分别流下,沿着片材12的表面形成水膜,并且冷却水浸入构成片材12的布状体,形成冷却剂浸渍层。通过冷却水在片材配管32(冷却剂流通路径16)中流通,也对片材12的展开进行了辅助。
另外,可以从片材配管32的开口34像上述那样使冷却水在两侧的片材面流下,也可以使冷却水在任意一方的片材面流下。
[f.防灾器具的片材展开部]
对设置于图1至图10所示的防灾器具10的片材展开部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片材展开部在通常时将防灾器具10的片材12以不展开状态保持在防护划区边界的规定的位置,在发生火灾时解除保持并使其展开。该片材展开部的构造是任意的,例如,如图11的(A)、(B)所示,具有保持架14、片材固定部63、片材保持部件64、片材保持解除部66。
(f1.片材展开部的构造)
保持架14是以左右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箱型的收纳物,构成安装于房间的出入口等的天花板侧上部的固定部。通过片材固定部63将片材12的一端边固定于保持架14,在通常时,片材12以卷成筒状的不展开状态在多处被片材保持部件64以悬挂状态保持于保持架14的下侧,其中,该片材保持部件64使用线材或绳索。
片材保持部件64的一端固定于保持架14,另一端通过片材12的卷绕外周下侧而装卸自如地被保持于保持架14的相反侧(固定的相反侧)的片材保持解除部66。片材保持解除部66接受来自冷却剂配管26的冷却剂的供给而动作,解除片材保持部件64的保持。
当片材保持解除部66解除片材保持部件64的保持时,如图11的(C)、(D)所示,在片材12的一端边(上端边)固定于保持架14的状态下,另一端边(下端边)侧因自重而下落,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展开。另外,也可以在片材12的下端边侧设置规定的配重部件,这样,能够对片材12的下端边侧的下落以及片材12的展开后的稳定进行辅助。
(f2.片材保持解除部)
对解除片材12的不展开状态的保持而使其展开的片材保持解除部66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该片材保持解除部66的结构、构造是任意的,例如,如图12所示,在保持架14内设置有接受冷却剂的供给而动作的致动器68。
致动器68接受冷却剂的供给而动作,解除片材12的保持而使其展开。该致动器68的构造、种类是任意的,例如,将活塞72经由复位弹簧76滑动自如地组装于气缸70,在活塞72的一侧形成有气缸室70a,将冷却配管26分支连接于冷却剂供给端口78。针对气缸室70a设置有自动排水阀73。自动排水阀73受到超过规定的压力的灭火剂供给而关闭,当压力降低到规定的压力以下时,该自动排水阀73打开。
活塞72同轴地具有杆74。在保持架14的正面部设置有开口82,该开口82以可目视确认杆74的一部分并且可对设置于杆74的操作杆80进行操作的方式露出。
在要将片材保持部件64保持于杆74时,在通过操作杆80使杆74向左侧移动后的状态下,将固定圈64a穿过杆74,对设为了不展开状态的片材12进行保持,其中,该固定圈64a例如是将使用了线材的片材保持部件64的前端结为环状而得到的。
在发生火灾时,冷却水从冷却剂配管26提供给气缸室70a,抵抗着复位弹簧76而使活塞72向左方向移动,由此使杆74脱离固定圈64a,解除片材保持部件64的保持,片材12从另一端边侧因自重下落而从上方向下方展开。
另外,片材保持解除部66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片材保持解除部66通过基于来自接收器的控制信号的电磁螺线管等的驱动而解除片材保持部件64的保持而使片材12展开。
另外,作为防灾器具10的片材展开构造,可以应用其他适当的构造。例如,可以采用将片材12卷绕于旋转轴,解除旋转轴的闩锁而使片材12展开的构造,也可以采用通过马达驱动来进行收卷放卷的构造。另外,也可以采用以折叠成蛇腹状的状态来保持片材12,解除保持而使该片材12展开的构造。
[g.防灾设备]
对使用了图1至图12所示的防灾器具10的防灾设备进行详细说明。该防灾设备的结构、构造是任意的,例如,如图13所示,具有防灾器具10、冷却剂配管26、远程开闭阀24a、手动开闭阀24b以及冷却剂供给源(未图示)。
防灾器具10设置于防护划区48的开口部(例如房间的出入口50)的上部天花板侧,在通常时,片材12通过图11和图12所示的片材展开构造而保持为不展开状态。
在防护划区48中设置有火灾探测器52作为火灾检测设备,该火灾探测器52与接收器54连接。防灾器具10的冷却剂供给口20与冷却剂配管26的一端侧连接,冷却剂配管26的另一端侧经由作为配管开闭部发挥功能的远程开闭阀24a和手动开闭阀24b的并联连接而与未图示的冷却剂供给源(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自来水管道配管)连接。
在接收器54从火灾探测器52接收到火灾信号并输出了火灾警报时,向通过控制线连接的远程开闭阀24a输出打开控制信号而从关闭状态驱动为打开状态,之后通过自来水的供给,处于不展开状态的片材12的保持被解除,如图示那样,将片材12从上方向下方展开,将房间的出入口50封闭。另外,通过提供到片材12的自来水而在片材12形成了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因此,能够增加对火灾的火焰、辐射热的耐久性,可靠且持续地封闭防护划区48。在此基础上,能够增加针对外部的隔焰性、隔烟性、隔热性,提高防止延烧、防止烟扩散的性能,因此能够进行更安全的避难行动和初期灭火活动。另外,即使房间的出入口50被封闭,由于片材12具有柔软性,因此能够容易地打开片材12而从封闭的防护划区48避难。同样地,也能够从封闭的防护划区48之外进入到封闭划区内进行灭火活动。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另外设置有灭火头等灭火剂喷洒部,向封闭的防护划区48内喷洒灭火剂。喷洒的灭火剂可以与冷却剂相同,例如可以是自来水。
火灾检测设备的接收器54在停电时借助具备电池的备用电源而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动作。因此,即使在停电时发生火灾,接收器54也能够向远程开闭阀24a输出打开控制信号,通过自来水的供给而使防灾器具10的片材12展开,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将防护划区48封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灾设备中,作为配管开闭部,以具有远程开闭阀24a和手动开闭阀24b并将它们并联连接的情况举例,但这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仅具有一方。即,也可以仅通过远程开闭阀24a来进行开闭,并且,也可以仅通过手动开闭阀24b来进行开闭。当然,可以采用并联连接之外的连接方式。
[h.将片材以展开状态固定设置的防灾设备]
对将片材以展开状态固定设置的防灾设备进行详细说明。作为防灾设备的其他实施方式,使用预先展开了片材的防灾器具10。在该情况下,可以省略展开部。该防灾器具10的防护划区的设置形态是任意的,但作为一例,设置于需要防护的壁面等。具体而言,例如,将防灾器具10的保持架14固定于壁面的上部天花板侧,将上端边被固定于保持架14的片材12的下端边向下方拉放而沿着壁面展开,将展开的片材12的规定的部位通过螺钉固定于壁面等。在发生火灾时,向片材12提供冷却剂(这里为冷却水),在片材12形成冷却剂浸渍层,防止向防护划区外部的延烧和烟扩散,并且从火灾中对固定有片材12的壁面等进行防护。
[i.冷却水供给量的控制]
对经时地改变向防灾器具的片材提供的冷却剂的供给量的防灾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3的防灾设备中,接收器54具有作为控制部的功能,该控制部使向在发生火灾时展开的防灾器具10的片材12提供的冷却剂(这里为冷却水(自来水))的供给量经时地变化。因此,设置于冷却剂配管26的远程开闭阀24a采用能够调整开度的控制阀,例如电动阀。
在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例如,接收器54在从火灾探测器52接收到火灾信号并输出了火灾警报的时刻起的规定的时间内,使远程开闭阀24a的开度全开,向展开的片材12提供冷却水。由此,在片材12的大致整个面的范围内迅速地形成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确保隔焰性、隔烟性以及隔热性。
之后,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接收器54缩小远程开闭阀24a的开度,降低冷却水的供给量,设为能够维持片材12的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的规定的供给量。由此,一边持续进行片材12的冷却,一边抑制所需程度以上的冷却水向片材12流下而向地面扩散,能够减少产生水害。
另外,在火灾扩大而成为了片材12暴露于强辐射热或直接暴露于火焰中的状态的情况下,例如通过针对接收器54的规定的操作等,增加远程开闭阀24a的开度,增加向片材12提供的冷却水的供给量。由此,能够继续维持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能够在不损害对火灾的火焰和辐射热的耐久性的情况下可靠且持续地封闭防护划区48。
另外,作为对片材12的冷却水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片材12或其附近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接收器54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来调整远程开闭阀24a的开度,对冷却水的供给量进行控制。
另外,作为对片材12的冷却水供给量进行控制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接收器54控制为按照规定的周期对远程开闭阀24a进行开闭,间断地向片材12提供冷却水。例如,按照以下方式对远程开闭阀24a进行开闭控制:以即使受到火灾的火焰或辐射热,形成于片材12的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也不会因蒸发等而消失的程度,间断地提供冷却水。通过这样的针对片材12的冷却水的间断供给,使针对片材12的冷却水的供给量适当,并且,当在片材12形成了冷却剂浸渍层和水膜时,能够减少向地面侧流下的冷却水的量,抑制产生水害。
[j.本发明的变形例]
(片材构造)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缝合将构成片材12的覆盖片材28、30彼此固定起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覆盖片材28、30的固定方法和固定构造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代替将缝合部18缝合而使用粘接剂进行粘接。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各1张的覆盖片材28、30重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1张覆盖片材对折。
(冷却剂流通路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片材配管32或缝合部18形成冷却剂流通路径1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形成冷却剂流通路径。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了合成树脂制等的管的冷却剂流通路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由覆盖片材28、30夹着冷却剂流通路径而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冷却剂流通路径16(例如片材配管32)以在片材12的一个面或两个面露出的方式固定。
(其他)
并且,本发明包含不损害其目的和优点的适当变形,而且不受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的限定。
标号说明
10:防灾器具;12:片材;14:保持架;16、44:冷却剂流通路径;18:缝合部;20:冷却剂供给口;22:冷却剂供给源;24:配管开闭阀;24a:远程开闭阀;24b:手动开闭阀;26:冷却剂配管;28、30:覆盖片材;31:水膜;32:片材配管;34、42:开口;36:冷却剂;40:冷却剂浸渍层;46:吸水布;48:防护划区;50:出入口;52:火灾探测器;54:接收器;63:片材固定部;64:片材保持部件;64a:固定圈;66:片材保持解除部;68:致动器;70:气缸;70a:气缸室;72:活塞;73:自动排水阀;74:杆;76:复位弹簧;78:冷却剂供给端口;80:操作杆;82:开口。

Claims (20)

1.一种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防灾器具具有:
片材,其具有柔软性;
冷却剂浸渍部,其向所述片材提供冷却剂以至少形成冷却剂浸渍层;
冷却剂供给口,其供所述冷却剂流入所述防灾器具;以及
片材展开部,其将所述片材以不展开状态保持,在发生火灾时,该片材展开部解除所述片材的保持而使其展开,
所述片材展开部设置有片材保持解除部,该片材保持解除部具有致动器,所述片材保持解除部在所述发生火灾时通过所述冷却剂从所述冷却剂供给口流入,该致动器接受该冷却剂的供给而动作,从而解除所述片材的保持,
所述片材保持解除部与从自所述冷却剂供给口到所述片材的冷却剂配管分支的冷却剂配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剂浸渍部还在所述片材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冷却剂的冷却剂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剂浸渍部具有:
冷却剂流通路径,其设置于所述片材,该冷却剂流通路径与来自所述冷却剂供给口的冷却剂配管连接;以及
开口,其设置于所述冷却剂流通路径,供被提供到所述冷却剂流通路径的冷却剂向所述片材流动而形成所述冷却剂浸渍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剂流通路径是具有开口的压扁变形自如的片材配管,
所述片材在布状体之间配置有所述片材配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配管以呈沿着所述片材的冷却剂的流下方向排列有多级的梯子形的方式铺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配管以沿着所述片材的冷却剂的流下方向呈波状的方式屈曲铺设。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片材中,将所述布状体夹着片材配管而重叠,并在规定的部位进行缝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片材中,将所述布状体夹着浸渍有冷却剂的浸渍体而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的所述布状体具有防火性、耐火性、耐热性、隔热性、隔焰性、隔烟性或阻燃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片材中,将布状体重叠,
所述冷却剂浸渍部在所述片材中以彼此相邻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冷却剂流通路径,向各所述冷却剂流通路径提供冷却剂并使该冷却剂流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片材中,将所述布状体夹着浸渍有冷却剂的浸渍体而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的所述布状体具有防火性、耐火性、耐热性、隔热性、隔焰性、隔烟性或阻燃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是1张布状体,
所述冷却剂浸渍部从配置于所述布状体的上端部的片材配管的开口使冷却剂在所述布状体的至少任意一个表面流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的所述布状体具有防火性、耐火性、耐热性、隔热性、隔焰性、隔烟性或阻燃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防护划区的规定的位置,解除所述片材的保持而将其以展开状态固定设置,在发生火灾时,向所述片材提供冷却剂而形成所述冷却剂浸渍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通常时,以不展开状态设置在防护划区的规定的位置,在发生火灾时,解除所述片材的保持而使所述片材展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火灾时,提供灭火用水作为所述冷却剂。
18.一种防灾设备,其设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灾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防灾设备具有:
冷却剂配管,其向所述防灾器具提供冷却剂;以及
冷却剂供给源,其向所述冷却剂配管提供冷却剂,
将所述冷却剂配管的一端侧与所述防灾器具的所述冷却剂供给口连接,将所述冷却剂配管的另一端侧经由通过远程控制或手动对配管流路进行开闭的配管开闭部而与所述冷却剂供给源连接,
在发生火灾时,将来自所述冷却剂供给源的冷却剂提供给所述冷却剂供给口以形成冷却剂浸渍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管开闭部具有:
远程开闭阀,其通过远程控制而打开,该远程控制基于伴随防护划区发生火灾而从火灾检测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以及
手动开闭阀,其与所述远程开闭阀并联连接,通过手动操作而打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防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控制阀为开度调整自如的控制阀,通过控制部对所述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而使针对所述防灾器具的冷却剂的供给量发生变化。
CN202180009023.7A 2020-02-19 2021-02-17 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 Active CN114945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6421 2020-02-19
JP2020026421 2020-02-19
PCT/JP2021/005828 WO2021166929A1 (ja) 2020-02-19 2021-02-17 防災器具及び防災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5413A CN114945413A (zh) 2022-08-26
CN114945413B true CN114945413B (zh) 2023-07-28

Family

ID=7739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9023.7A Active CN114945413B (zh) 2020-02-19 2021-02-17 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40682B2 (zh)
CN (1) CN114945413B (zh)
WO (1) WO20211669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1363B1 (ja) * 2023-01-23 2023-09-08 千住スプリンクラー株式会社 消火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1628A (ja) * 2003-04-28 2004-11-18 Gold Life:Kk 避難用防煙装置
JP2007209634A (ja) * 2006-02-10 2007-08-23 Kajima Corp 防火防煙システム
CN202117516U (zh) * 2011-04-20 2012-01-18 杨东 单轨特级防火卷帘
CN204402290U (zh) * 2014-12-30 2015-06-17 池坤祐 防火卷帘装置及防火卷帘
CN208564381U (zh) * 2018-06-27 2019-03-01 池坤祐 防火帘
CN110604883A (zh) * 2019-09-20 2019-12-24 缪凌鹏 一种带动力装置的应急消防设施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43568Y2 (zh) * 1979-07-31 1987-11-12
JPH0670991A (ja) * 1991-02-01 1994-03-15 Shimizu Corp 防火・防煙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1628A (ja) * 2003-04-28 2004-11-18 Gold Life:Kk 避難用防煙装置
JP2007209634A (ja) * 2006-02-10 2007-08-23 Kajima Corp 防火防煙システム
CN202117516U (zh) * 2011-04-20 2012-01-18 杨东 单轨特级防火卷帘
CN204402290U (zh) * 2014-12-30 2015-06-17 池坤祐 防火卷帘装置及防火卷帘
CN208564381U (zh) * 2018-06-27 2019-03-01 池坤祐 防火帘
CN110604883A (zh) * 2019-09-20 2019-12-24 缪凌鹏 一种带动力装置的应急消防设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40682B2 (ja) 2023-09-07
JPWO2021166929A1 (zh) 2021-08-26
WO2021166929A1 (ja) 2021-08-26
CN114945413A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3946B2 (en) Means for firestopping a curtain wall construction
US20090194297A1 (en) Multilayered fire-barrier canvases
CN114945413B (zh) 防灾器具和防灾设备
PL2110506T5 (pl) Zamknięcie oraz brama rolowana z tego rodzaju zamknięciem
JP7320395B2 (ja) 水素ステーションの防災設備
JP2023133534A (ja) 防災設備
US20110088918A1 (en) Fire-rated multilayer fabric with intumescent layer
WO2021100706A1 (ja) 消火器具、消火設備及び消火方法
KR20010013900A (ko) 연소방지시트, 연소방지커버, 소화시트겸방재용피복
US20150068776A1 (en) Fire-protection mechanism
JP2023155341A (ja) トンネルの防災設備
JP7450092B2 (ja) トンネルの防災設備
JP2000317005A (ja) 防火シート
JP2021087754A (ja) 消火器具及び消火設備
JP2023106386A (ja) 防災設備
KR20110010737U (ko) 방화 열 차단용 차단막
JP7496456B2 (ja) 防災設備のシート展開装置
RU2690805C1 (ru) Перенос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я и локализации пожара
JP3166551B2 (ja) 防火防煙設備
JP3085142B2 (ja) 防火防煙システム
RU175287U1 (ru) Преграда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огня и дыма
JP2022178358A (ja) 消火設備
KR102396887B1 (ko) 고층 건축물 소방용 화재진압장치
US20230390596A1 (en) Disaster prevention equipment for hydrogen station
JP2023096172A (ja) 防災設備のシート展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