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5300A -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5300A
CN114935300A CN202210730158.9A CN202210730158A CN114935300A CN 114935300 A CN114935300 A CN 114935300A CN 202210730158 A CN202210730158 A CN 202210730158A CN 114935300 A CN114935300 A CN 114935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gear
mounting
establish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01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倩
谢飞
朱文博
施荣
琚泽立
侯喆
秦司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7301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5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5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roughness or irregularity of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和安装板,还包括放卷盘、控制器、矫直机构、检查机构和标记机构,矫直机构包括输送组件、驱动组件和六个矫直辊,检查机构包括两个接触轮和两个跳动组件,标记机构包括两个传动组件、两个按压组件、两个升降组件和两个印头,输送组件和驱动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当所需检测的电缆的长度增加时,利用接触轮检测到缺陷时产生的跳动力来带动印头下压标记缺陷,明显提升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电缆在加工好后,在铺设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检测,防止出现缺陷而影响后续投入使用,在电缆生产结束冷却时,处理不当,容易产生表面鼓包,鼓包为本体损伤,而在电缆运输中,在外力作用下,电缆表面又容易产生褶皱,褶皱为机械损伤,二者均为电缆较为常见的缺陷,不及时检测出来会严重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现有检测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1.一般由工人通过人眼观察或手持仪器检测,无论哪种方式,均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造成检测遗漏,检测效果有待提升。
2.当铺设的电缆长度较长时,通过人工检测,费时费力,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和安装板,安装板呈竖直设在底座的顶部,
还包括放卷盘、控制器、矫直机构、检查机构和标记机构,放卷盘转动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
矫直机构设在放卷盘的旁侧以用来矫直弯曲的电缆,矫直机构包括输送组件、驱动组件和六个矫直辊,输送组件设在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架,驱动组件设在安装架上,六个矫直辊等间距设置在安装架上,且每个矫直辊均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安装架转动连接,
底座的顶部还设有安装台,检查机构设在安装台的顶部,检查机构包括两个接触轮和两个跳动组件,安装台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架,每个跳动组件均插设在一个支撑架上,每个接触轮均转动设在一个跳动组件上,
标记机构设在安装台的顶部,标记机构包括两个传动组件、两个按压组件、两个升降组件和两个印头,每个传动组件均设在一个支撑架上,每个升降组件均设在一个支撑架的旁侧,每个按压组件均设在一个传动组件和一个升降组件之间,每个印头均固定设在一个升降组件上,输送组件和驱动组件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跳动组件均包括抵紧弹簧、滑杆和连接块,滑杆插设在支撑架上,连接块固定设在滑杆的顶部,抵紧弹簧套设在滑杆的外壁上,滑杆的底部固定设有转接架,接触轮与转接架铰接,转接架通过两个限位杆与支撑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传动组件均包括齿条、传动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设有导轨,齿条滑动设置在导轨的内部,且齿条与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齿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架,限位架的顶部插设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传动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的两端,齿条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顶端,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升降组件均包括升降板、弹性杆、安装杆和复位弹簧,安装台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台,安装杆固定设在支撑台的顶部,复位弹簧套设在安装杆的外壁上,升降板滑动设在安装杆的外壁上,弹性杆固定设在升降板靠近接触轮的底部一端,且印头与弹性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台的顶部还固定设有导杆,导杆与升降板插接。
进一步的,每个按压组件均包括转管、牵引杆和滚珠,转管固定设在第二转轴的底端,转管的底部呈一体成型设置有斜边和平边,牵引杆固定设在升降板远离弹性杆的顶部一端,滚珠转动设在牵引杆的顶部,且滚珠的外壁与斜边接触。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减速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两个第一皮带和六个第一同步轮,每个第一同步轮均套设在一个第一铰接轴上,每个第一皮带均套设在三个第一同步轮之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套设在其中两个第一铰接轴的顶端,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减速电机固定设在安装架的顶部,其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远离第一齿轮的第一铰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减速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输送组件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两个第二皮带、六个第二同步轮和六个输送轮,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框,六个输送轮均通过第二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框上,每个第二同步轮均套设在一个第二铰接轴上,每个第二皮带均套设在三个第二同步轮之间,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套设在其中两个第二铰接轴的顶端,且第三齿轮和第四齿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安装台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传送轮。
进一步的,安装盘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轴承,放卷盘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支撑架的外壁上均开有两个避让槽,每个限位杆均与一个避让槽插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两个跳动组件,每个跳动组件均包括抵紧弹簧、滑杆和连接块,初始状态,当电缆表面不存在褶皱或鼓包时,接触轮的外缘与电缆外壁贴合,电缆正常向前输送,接触轮不会跳动,而当发现电缆护套层存在鼓包或褶皱时,接触轮在接触到鼓包或褶皱处位置时会受到褶皱或鼓包的抵触向上跳动一次,由于滑杆与支撑架插接,连接块与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进而带动连接块上升一次,相较于现有通过人工肉眼观察,不会存在视觉疲劳的问题,同时检测的更加细致,不会造成遗漏,提升了检测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计标记机构,即两个传动组件、两个按压组件、两个升降组件和两个印头,在电缆矫直后,对输送而来的电缆进行整个外缘的缺陷检测,并通过两个印头对检测出的鼓包和褶皱缺陷进行标记,从而方便后续工人快速找到并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工人手持局部放电检测仪对鼓包或褶皱处进行探测,因为电缆产生局部放电时,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在向外传播时会生成一个暂态的对地电压信号,这个信号的大小与局部放电的激烈程度及放电点的远近有直接关系,可以利用专门的探测器进行检测,这种探测器就是局部放电检测仪,如果发现鼓包或褶皱处存在严重故障,可将该处割开再修复,以免后续使用出现安全隐患。
3.本发明通过设计传动组件,将检查机构和标记机构联动设计,因而在电缆检测出缺陷的同时,印头能够同步进行下压,由于传动组件在向按压组件和升降组件传递力时需要经过一个时间,才能将力传递至印头,再通过印头下压缺陷标记,而传递时间,电缆是继续向前输送的,因此,通过这个时间差即可完成电缆缺陷检测出后在电缆继续向前输送的同时,缺陷同步被紧随而来的印头压到,实现标记,进而使得整个方案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且抵紧弹簧对转接架的抵紧力应小于若干个矫直辊的矫直力,进而使得电缆能够在与接触轮贴合的同时,同步进行向前输送,即抵紧力和输送力不会产生抵触。
4.本发明通过设计矫直机构,即输送组件、驱动组件和六个矫直辊,在铺设电缆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六个矫直辊旋转,并在矫直电缆的同时,同步带动未矫直的电缆向前输送,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通过人力矫直,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了铺设进程,进而提升了电缆的铺设效率,且输送组件和驱动组件共用一个驱动源,有利于降低电缆的矫直成本。
5.本发明仅仅利用一个驱动源,即减速电机,即可完成电缆的矫直、输送、缺陷检测、缺陷标记及标记后的输出,且多个工序同步进行,相较于现有技术,整个检测过程均为自动化进行,无需人工干预,当所需检测的电缆的长度增加时,利用接触轮检测到缺陷时产生的跳动力来带动印头下压标记缺陷,明显提升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大大减少了本设备内的电器元件的使用数量,减小了耗电量,降低检测成本,同时有利于缩减本设备的整体结构,降低本设备的造价,进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矫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检查机构标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C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的D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接触轮、跳动组件、传动组件、按压组件、升降组件和印头的侧视图;
图9为图8中的E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弹性杆的平面剖视图;
图中:放卷盘1,矫直机构2,输送组件20,第三齿轮200,第四齿轮201,第二皮带202,第二同步轮203,输送轮204,驱动组件21,减速电机210,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12,第一皮带213,第一同步轮214,矫直辊22,检查机构3,接触轮30,跳动组件31,抵紧弹簧310,滑杆311,连接块312,转接架313,限位杆314,标记机构4,传动组件40,齿条400,传动齿轮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二锥齿轮403,按压组件41,转管410,牵引杆411,滚珠412,斜边413,平边414,升降组件42,升降板420,弹性杆421,安装杆422,复位弹簧423,印头43,安装台5,支撑架50,传送轮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和安装板,安装板呈竖直设在底座的顶部,
还包括放卷盘1、控制器、矫直机构2、检查机构3和标记机构4,放卷盘1转动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
矫直机构2设在放卷盘1的旁侧以用来矫直弯曲的电缆,矫直机构2包括输送组件20、驱动组件21和六个矫直辊22,输送组件20设在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架,驱动组件21设在安装架上,六个矫直辊22等间距设置在安装架上,且每个矫直辊22均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安装架转动连接,
底座的顶部还设有安装台5,检查机构3设在安装台5的顶部,检查机构3包括两个接触轮30和两个跳动组件31,安装台5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架50,每个跳动组件31均插设在一个支撑架50上,每个接触轮30均转动设在一个跳动组件31上,
标记机构4设在安装台5的顶部,标记机构4包括两个传动组件40、两个按压组件41、两个升降组件42和两个印头43,每个传动组件40均设在一个支撑架50上,每个升降组件42均设在一个支撑架50的旁侧,每个按压组件41均设在一个传动组件40和一个升降组件42之间,每个印头43均固定设在一个升降组件42上,输送组件20和驱动组件21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参照图2所示,每个跳动组件31均包括抵紧弹簧310、滑杆311和连接块312,滑杆311插设在支撑架50上,连接块312固定设在滑杆311的顶部,抵紧弹簧310套设在滑杆311的外壁上,滑杆311的底部固定设有转接架313,接触轮30与转接架313铰接,转接架313通过两个限位杆314与支撑架50滑动连接,当矫直后的电缆从接触轮30底部及位于接触轮30下方的两个传送轮51之间经过时,当发现电缆护套层存在鼓包或褶皱时,接触轮30在接触到鼓包或褶皱处位置时会受到抵触向上跳动一次,由于滑杆311与支撑架50插接,连接块312与滑杆311的顶部固定连接,进而带动连接块312上升一次。
参照图6所示,每个传动组件40均包括齿条400、传动齿轮401、第一锥齿轮402和第二锥齿轮403,支撑架50的顶部固定设有导轨,齿条400滑动设置在导轨的内部,且齿条400与连接块312的一端固定连接,齿支撑架50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架,限位架的顶部插设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传动齿轮401和第一锥齿轮402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的两端,齿条400和传动齿轮401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403套设在第二转轴的顶端,第一锥齿轮402和第二锥齿轮403啮合连接,当连接块312上升一次时,由于连接块312与齿条400固定连接,齿条400与导轨滑动连接,又因为齿条400与传动齿轮401啮合连接,从而带动传动齿轮401瞬时针旋转,加之,第一锥齿轮402和传动齿轮401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端套接,第二锥齿轮403和第二转轴的顶端套接,第一锥齿轮402和第二锥齿轮403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403逆时针旋转。
参照图7所示,每个升降组件42均包括升降板420、弹性杆421、安装杆422和复位弹簧423,安装台5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台,安装杆422固定设在支撑台的顶部,复位弹簧423套设在安装杆422的外壁上,升降板420滑动设在安装杆422的外壁上,弹性杆421固定设在升降板420靠近接触轮30的底部一端,且印头43与弹性杆42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台的顶部还固定设有导杆,导杆与升降板420插接,当升降板420下降时,由于升降板420远离牵引杆411的一端通过弹性杆421与印头43固定连接,又因为升降板420与安装杆422滑动连接,在导杆的限位作用下,升降板420只能竖直下降,进而带动印头43下降一次,对输送而来的电缆护套层上检测出的鼓包或褶皱缺陷进行印标,标记后,方便后续工人快速找到并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工人手持局部放电检测仪对鼓包或褶皱处进行探测,因为电缆产生局部放电时,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在向外传播时会生成一个暂态的对地电压信号,这个信号的大小与局部放电的激烈程度及放电点的远近有直接关系,可以利用专门的探测器进行检测,这种探测器就是局部放电检测仪,如果发现鼓包或褶皱处存在严重故障,可将该处割开再修复,以免后续使用出现安全隐患。
参照图9所示,每个按压组件41均包括转管410、牵引杆411和滚珠412,转管410固定设在第二转轴的底端,转管410的底部呈一体成型设置有斜边413和平边414,牵引杆411固定设在升降板420远离弹性杆421的顶部一端,滚珠412转动设在牵引杆411的顶部,且滚珠412的外壁与斜边413接触,当第二锥齿轮403逆时针旋转时,由于第二锥齿轮403和转管410分别与第二转轴的两端套接,从而带动转管410逆时针旋转,又因为转管410的底部呈一体成型设计有斜边413和平边414,牵引杆411与升降板420远离弹性杆421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滚珠412与牵引杆41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滚珠412的外壁与斜边413接触,当平边414旋转至与滚珠412接触时,转管410对滚珠412按压一次,进而通过牵引杆411带动升降板420下降一次。
参照图4所示,驱动组件21包括减速电机210、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12、两个第一皮带213和六个第一同步轮214,每个第一同步轮214均套设在一个第一铰接轴上,每个第一皮带213均套设在三个第一同步轮214之间,第一齿轮211和第二齿轮212分别套设在其中两个第一铰接轴的顶端,且第一齿轮211和第二齿轮212啮合连接,减速电机210固定设在安装架的顶部,其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远离第一齿轮211的第一铰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减速电机210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电缆套至放卷盘1的外壁上后,首先通过人工或其他方式将其自由端拉直,并将其拉直后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六个输送轮204和六个矫直辊22,直至其自由端的端部进入接触轮30的底部和接触轮30下方的两个传送轮51之间,然后通过控制器启动减速电机210,由于其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远离第一齿轮211的第一铰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该第一铰接轴及其上的同步轮和矫直辊22逆时针旋转,由于每个三个第一同步轮214均通过一个第一皮带213套接,从而带动另外两个与减速电机210处于一排的矫直辊22逆时针旋转,又因为另外三个第一同步轮214通过另一个第一皮带213套接每个第一同步轮214均与一个矫直辊22同轴,第二齿轮212与另外三个第一铰接轴的其中一个套接,第一齿轮211和第二齿轮212啮合连接,进而带动另外三个矫直辊22顺时针旋转,与前三个逆时针旋转的矫直辊22配合,利用六个矫直辊22与电缆外壁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后续电缆外壁进行挤压,实现矫直。
参照图4所示,输送组件20包括第三齿轮200、第四齿轮201、两个第二皮带202、六个第二同步轮203和六个输送轮204,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框,六个输送轮204均通过第二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框上,每个第二同步轮203均套设在一个第二铰接轴上,每个第二皮带202均套设在三个第二同步轮203之间,第三齿轮200和第四齿轮201分别套设在其中两个第二铰接轴的顶端,且第三齿轮200和第四齿啮合连接,在矫直的同时,由于每三个第二同步轮203均通过一个第一个皮带套接,每个三个输送轮204均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安装框转动连接,又因为每个第二同步轮203均与一个输送轮204同轴,第三齿轮200和第四齿轮201分别设计在其中两个第二铰接轴的顶端,第三齿轮200和第四齿啮合连接,进而使得三个输送轮204逆时针旋转,另外三个输送轮204顺时针旋转,利用六个输送轮204与电缆外壁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带动未矫直的电缆向六个矫直辊22之间输送。
参照图8所示,安装台5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传送轮51,四个传送轮51起到传送作用,保证经过检测的电缆顺利从安装台5排出。
参照图3所示,安装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轴承,放卷盘1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当进行电缆缺陷检测时,首先将呈卷状的电缆套至放卷盘1的外壁上,安装轴用来安装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放卷盘1固定连接,在放卷盘1放卷电缆时能够保证不会产生卡顿,提升电缆输送的稳定性。
参照图2所示,每个支撑架50的外壁上均开有两个避让槽,每个限位杆314均与一个避让槽插接,两个避让槽对两个限位杆314限位,从而保证两个限位杆314只能竖直升降,进而保证转接架313及其上的接触轮30的竖直跳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进行电缆缺陷检测时,首先将呈卷状的电缆套至放卷盘1的外壁上,安装轴用来安装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放卷盘1固定连接,在放卷盘1放卷电缆时能够保证不会产生卡顿,提升电缆输送的稳定性。
当电缆套至放卷盘1的外壁上后,首先通过人工或其他方式将其自由端拉直,并将其拉直后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六个输送轮204和六个矫直辊22,直至其自由端的端部进入接触轮30的底部和接触轮30下方的两个传送轮51之间,然后通过控制器启动减速电机210,由于其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远离第一齿轮211的第一铰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从而带动该第一铰接轴及其上的同步轮和矫直辊22逆时针旋转,由于每个三个第一同步轮214均通过一个第一皮带213套接,从而带动另外两个与减速电机210处于一排的矫直辊22逆时针旋转,又因为另外三个第一同步轮214通过另一个第一皮带213套接每个第一同步轮214均与一个矫直辊22同轴,第二齿轮212与另外三个第一铰接轴的其中一个套接,第一齿轮211和第二齿轮212啮合连接,进而带动另外三个矫直辊22顺时针旋转,与前三个逆时针旋转的矫直辊22配合,利用六个矫直辊22与电缆外壁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后续电缆外壁进行挤压,实现矫直。
在矫直的同时,由于每三个第二同步轮203均通过一个第一个皮带套接,每个三个输送轮204均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安装框转动连接,又因为每个第二同步轮203均与一个输送轮204同轴,第三齿轮200和第四齿轮201分别设计在其中两个第二铰接轴的顶端,第三齿轮200和第四齿啮合连接,进而使得三个输送轮204逆时针旋转,另外三个输送轮204顺时针旋转,利用六个输送轮204与电缆外壁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带动未矫直的电缆向六个矫直辊22之间输送。
当矫直后的电缆从接触轮30底部及位于接触轮30下方的两个传送轮51之间经过时,当发现电缆护套层存在鼓包或褶皱时,接触轮30在接触到鼓包或褶皱处位置时会受到抵触向上跳动一次,由于滑杆311与支撑架50插接,连接块312与滑杆311的顶部固定连接,进而带动连接块312上升一次。
当连接块312上升一次时,由于连接块312与齿条400固定连接,齿条400与导轨滑动连接,又因为齿条400与传动齿轮401啮合连接,从而带动传动齿轮401瞬时针旋转,加之,第一锥齿轮402和传动齿轮401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端套接,第二锥齿轮403和第二转轴的顶端套接,第一锥齿轮402和第二锥齿轮403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403逆时针旋转。
当第二锥齿轮403逆时针旋转时,由于第二锥齿轮403和转管410分别与第二转轴的两端套接,从而带动转管410逆时针旋转,又因为转管410的底部呈一体成型设计有斜边413和平边414,牵引杆411与升降板420远离弹性杆421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滚珠412与牵引杆41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滚珠412的外壁与斜边413接触,当平边414旋转至与滚珠412接触时,转管410对滚珠412按压一次,进而通过牵引杆411带动升降板420下降一次。
当升降板420下降时,由于升降板420远离牵引杆411的一端通过弹性杆421与印头43固定连接,又因为升降板420与安装杆422滑动连接,在导杆的限位作用下,升降板420只能竖直下降,进而带动印头43下降一次,对输送而来的电缆护套层上检测出的鼓包或褶皱缺陷进行印标,标记后,方便后续工人快速找到并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工人手持局部放电检测仪对鼓包或褶皱处进行探测,因为电缆产生局部放电时,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在向外传播时会生成一个暂态的对地电压信号,这个信号的大小与局部放电的激烈程度及放电点的远近有直接关系,可以利用专门的探测器进行检测,这种探测器就是局部放电检测仪,如果发现鼓包或褶皱处存在严重故障,可将该处割开再修复,以免后续使用出现安全隐患,复位弹簧423在印头43下压实提供缓冲,防止印头43压力过大将电缆护套层压破,起到保护作用,而在每次标记结束,则带动印头43上升,实现复位,以便下一次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抵紧弹簧310在初始状态对转接架313进行抵紧,从而使得转接架313上的接触轮30能与电缆外壁贴合,有利于快速检测电缆护套层的鼓包和褶皱位置,而检查机构3包括两个接触轮30和两个跳动组件31,标记机构4包括两个传动组件40、两个按压组件41、两个升降组件42和两个印头43,两个接触轮30呈上下分布,从而对电缆的整个外缘进行检测,防止造成遗漏,提升检测精度,同时由于检查机构3和标记机构4通过传动组件40联动设计,因而在电缆检测出缺陷的同时,印头43能够同步进行下压,由于传动组件40在向按压组件41和升降组件42传递力时需要经过一个时间,才能将力传递至印头43,再通过印头43下压缺陷标记,而此过程,电缆是继续向前输送的,因此,通过这个时间差即可完成,电缆缺陷检测出后在电缆继续向前输送的同时,缺陷同步被紧随而来的印头43压到,实现标记,进而使得整个方案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且抵紧弹簧310对转接架313的抵紧力应小于若干个矫直辊22的矫直力,进而使得电缆能够在与接触轮30贴合的同时,同步进行向前输送,即抵紧力和输送力不会产生抵触。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和安装板,安装板呈竖直设在底座的顶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放卷盘(1)、控制器、矫直机构(2)、检查机构(3)和标记机构(4),放卷盘(1)转动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
矫直机构(2)设在放卷盘(1)的旁侧以用来矫直弯曲的电缆,矫直机构(2)包括输送组件(20)、驱动组件(21)和六个矫直辊(22),输送组件(20)设在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架,驱动组件(21)设在安装架上,六个矫直辊(22)等间距设置在安装架上,且每个矫直辊(22)均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安装架转动连接,
底座的顶部还设有安装台(5),检查机构(3)设在安装台(5)的顶部,检查机构(3)包括两个接触轮(30)和两个跳动组件(31),安装台(5)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架(50),每个跳动组件(31)均插设在一个支撑架(50)上,每个接触轮(30)均转动设在一个跳动组件(31)上,
标记机构(4)设在安装台(5)的顶部,标记机构(4)包括两个传动组件(40)、两个按压组件(41)、两个升降组件(42)和两个印头(43),每个传动组件(40)均设在一个支撑架(50)上,每个升降组件(42)均设在一个支撑架(50)的旁侧,每个按压组件(41)均设在一个传动组件(40)和一个升降组件(42)之间,每个印头(43)均固定设在一个升降组件(42)上,输送组件(20)和驱动组件(21)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跳动组件(31)均包括抵紧弹簧(310)、滑杆(311)和连接块(312),滑杆(311)插设在支撑架(50)上,连接块(312)固定设在滑杆(311)的顶部,抵紧弹簧(310)套设在滑杆(311)的外壁上,滑杆(311)的底部固定设有转接架(313),接触轮(30)与转接架(313)铰接,转接架(313)通过两个限位杆(314)与支撑架(5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组件(40)均包括齿条(400)、传动齿轮(401)、第一锥齿轮(402)和第二锥齿轮(403),支撑架(50)的顶部固定设有导轨,齿条(400)滑动设置在导轨的内部,且齿条(400)与连接块(312)的一端固定连接,齿支撑架(50)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架,限位架的顶部插设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传动齿轮(401)和第一锥齿轮(402)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的两端,齿条(400)和传动齿轮(401)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403)套设在第二转轴的顶端,第一锥齿轮(402)和第二锥齿轮(40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组件(42)均包括升降板(420)、弹性杆(421)、安装杆(422)和复位弹簧(423),安装台(5)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台,安装杆(422)固定设在支撑台的顶部,复位弹簧(423)套设在安装杆(422)的外壁上,升降板(420)滑动设在安装杆(422)的外壁上,弹性杆(421)固定设在升降板(420)靠近接触轮(30)的底部一端,且印头(43)与弹性杆(42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台的顶部还固定设有导杆,导杆与升降板(420)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按压组件(41)均包括转管(410)、牵引杆(411)和滚珠(412),转管(410)固定设在第二转轴的底端,转管(410)的底部呈一体成型设置有斜边(413)和平边(414),牵引杆(411)固定设在升降板(420)远离弹性杆(421)的顶部一端,滚珠(412)转动设在牵引杆(411)的顶部,且滚珠(412)的外壁与斜边(413)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21)包括减速电机(210)、第一齿轮(211)、第二齿轮(212)、两个第一皮带(213)和六个第一同步轮(214),每个第一同步轮(214)均套设在一个第一铰接轴上,每个第一皮带(213)均套设在三个第一同步轮(214)之间,第一齿轮(211)和第二齿轮(212)分别套设在其中两个第一铰接轴的顶端,且第一齿轮(211)和第二齿轮(212)啮合连接,减速电机(210)固定设在安装架的顶部,其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远离第一齿轮(211)的第一铰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减速电机(210)与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组件(20)包括第三齿轮(200)、第四齿轮(201)、两个第二皮带(202)、六个第二同步轮(203)和六个输送轮(204),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框,六个输送轮(204)均通过第二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框上,每个第二同步轮(203)均套设在一个第二铰接轴上,每个第二皮带(202)均套设在三个第二同步轮(203)之间,第三齿轮(200)和第四齿轮(201)分别套设在其中两个第二铰接轴的顶端,且第三齿轮(200)和第四齿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台(5)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传送轮(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轴承,放卷盘(1)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架(50)的外壁上均开有两个避让槽,每个限位杆(314)均与一个避让槽插接。
CN202210730158.9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Pending CN114935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0158.9A CN114935300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0158.9A CN114935300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300A true CN114935300A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8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0158.9A Pending CN114935300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53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7921A (zh) * 2022-08-30 2022-09-30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传输电缆检测设备
CN115954800A (zh) * 2023-03-14 2023-04-11 阳谷领航电缆有限公司 电缆检测安装系统及利用其实现电缆敷设安装的方法
CN116008173A (zh) * 2023-03-27 2023-04-25 海泉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安装用电缆连接检测装置
CN116124791A (zh) * 2023-01-18 2023-05-16 江阴市千里马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同轴电缆敷设褶皱检测装置
CN117310092A (zh) * 2023-09-26 2023-12-29 安徽省康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海底电缆检测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7921A (zh) * 2022-08-30 2022-09-30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传输电缆检测设备
CN115127921B (zh) * 2022-08-30 2022-12-13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传输电缆检测设备
CN116124791A (zh) * 2023-01-18 2023-05-16 江阴市千里马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同轴电缆敷设褶皱检测装置
CN115954800A (zh) * 2023-03-14 2023-04-11 阳谷领航电缆有限公司 电缆检测安装系统及利用其实现电缆敷设安装的方法
CN115954800B (zh) * 2023-03-14 2023-05-16 阳谷领航电缆有限公司 电缆检测安装系统及利用其实现电缆敷设安装的方法
CN116008173A (zh) * 2023-03-27 2023-04-25 海泉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安装用电缆连接检测装置
CN117310092A (zh) * 2023-09-26 2023-12-29 安徽省康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海底电缆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35300A (zh) 一种基于电缆几何尺寸的电缆缺陷检测设备
CN111017642B (zh) 一种皮线光缆定型处理设备
CN201622330U (zh) 设有自动清理和自动分拣装置的电机转子测试仪
CN108957063B (zh) 一种自动化的屏蔽室
CN201852909U (zh) 太阳能电池板检测机构
CN206876514U (zh) 一种成品电缆弯曲试验机
CN113178810B (zh) 一种多功能电缆切割设备
CN111413523B (zh) 一种变压器测量自动接线机器人
CN210628824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箱
CN102778637B (zh)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仪
CN210071560U (zh) 一种电缆印字的耐擦拭程度检验装置
CN216736295U (zh) 一种偏摆仪上料机构
CN103727905B (zh) 链轮半自动检测设备
CN216622541U (zh) 一种自动安规检测设备
CN204044006U (zh) 一种检验电缆螺旋状形变性能的装置
CN106167198A (zh) 一种电力电缆收线器
CN204162436U (zh) 一种还原炉硅芯安装装置
CN214269699U (zh) 电线性能检测装置
CN209199110U (zh) 升降式自动扫描装置
CN112318934A (zh) 一种背切式平板压痕机
CN207709402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的自动化检测平台
CN112278708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校正和接地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210436822U (zh) 一种激光打标和输送设备
CN216059576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及其自动裁切装置
CN216763921U (zh) 立体停车设备充电器电缆收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