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0619A - 纽扣型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纽扣型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0619A
CN114930619A CN202180008121.9A CN202180008121A CN114930619A CN 114930619 A CN114930619 A CN 114930619A CN 202180008121 A CN202180008121 A CN 202180008121A CN 114930619 A CN114930619 A CN 114930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d
coupling part
coupling
electrod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81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在垣
李容坤
李帝俊
闵建宇
赵敏秀
金民奎
金学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30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0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22Cells or battery with cylindrical casing
    • H01M10/0427Button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9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of button or coin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3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button or coin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9Terminals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elliptic or button cells
    • H01M50/56Cup shaped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纽扣型二次电池,该纽扣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下罐,该下罐具有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容纳空间;上罐,该上罐联接到所述下罐,以实现所述容纳空间;垫圈,该垫圈被装配到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之间的联接区域中,以在所述下罐和所述上罐之间进行密封和绝缘;以及第一电极接头,该第一电极接头包括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的第1a联接部以及联接在布置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的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的第1b联接部,其中,所述第1b联接部通过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

Description

纽扣型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9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0-0123362的优先权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特此以引用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将电极接头联接到上罐的纽扣型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与不可充电的原电池不同,通常,二次电池是指可充电可放电的。二次电池正被广泛地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机、便携式摄像机、电动车辆等。
二次电池包括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输出和长寿命的纽扣型二次电池。纽扣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容纳电极组件的下罐、联接到下罐的上罐以及密封下罐与上罐之间的间隙的垫圈。
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这里,第一电极接头连接到上罐,并且第二电极接头连接到下罐。
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纽扣型二次电池中,由于使用激光以焊接方式将第一电极接头与上罐彼此联接,因此必须单独提供焊接装置,并且特别地,由于额外的焊接处理,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发明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纽扣型二次电池,该纽扣型二次电池包括将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连接到上罐的第一电极接头,其中,第一电极接头设置在下罐与上罐的联接部分处,并通过下罐与上罐之间的联接力而被固定以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将第一电极接头连接到上罐,由此因为省去了焊接处理而简化了工艺。
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以上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纽扣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下罐,该下罐具有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容纳空间;上罐,该上罐联接到所述下罐,以完成所述容纳空间;垫圈,该垫圈被配置为在插入到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中的同时密封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之间的间隙,并使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绝缘;以及第一电极接头,该第一电极接头设置有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的第一a联接部以及联接在处于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的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的第一b联接部,其中,所述第一b联接部因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
所述下罐可以包括所述电极组件处于其上的底表面以及沿着所述底表面的边缘形成以形成容纳空间的壁表面,所述上罐包括被配置为完成所述容纳空间的覆盖表面以及沿着所述覆盖表面的边缘形成并联接到所述壁表面的联接表面,所述垫圈包括设置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联接表面之间的外表面、设置在所述壁表面内部的内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覆盖表面之间以将所述外表面连接到所述内表面的连接表面,并且所述第一b联接部联接在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覆盖表面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还可以包括在从所述第一b联接部延伸的同时联接在所述联接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的第一c联接部,其中,所述第一c联接部可以因在所述壁表面与所述联接表面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联接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还可以包括延伸部和第一d联接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a联接部和所述第一b联接部之间,以沿着所述电极组件的表面延伸,所述第一d联接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一b联接部之间并弯曲成与设置在所述壁表面上的内表面表面紧密接触。
具有绝缘性的绝缘件可以设置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电极组件的表面之间。
绝缘带可以附接到与所述壁表面对应的所述第一a联接部。
所述纽扣型二次电池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将第二电极连接到所述下罐的第二电极接头。
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可以包括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a联接部以及联接在处于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的所述垫圈和所述下罐之间的第二b联接部,其中,所述第二b联接部可以因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下罐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接头还可以包括在从所述第二b联接部延伸的同时联接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的第二c联接部,其中,所述第二c联接部可以因在所述壁表面与所述联接表面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
所述第二电极接头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a联接部和所述第二b联接部之间并设置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之间的第二d联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纽扣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下罐,该下罐具有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容纳空间;上罐,该上罐联接到所述下罐,以完成所述容纳空间;垫圈,该垫圈被配置为在插入到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中的同时密封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之间的间隙,并使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绝缘;以及第二电极接头,该第二电极接头设置有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电极的第二a联接部以及联接在处于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的所述垫圈和所述下罐之间的第二b联接部,其中,所述第一b联接部因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下罐之间。
所述纽扣型二次电池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极接头,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连接到所述上罐,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可以包括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a联接部以及联接在处于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的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的第一b联接部,其中,所述第一b联接部因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可以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可以包括电极组件、下罐、上罐、垫圈以及将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连接到上罐的第一电极接头,其中,第一电极接头的第一b联接部可以设置在处于下罐与上罐的联接部分处的垫圈和上罐之间,以通过在下罐与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来固定第一电极接头而不进行焊接,由此简化了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的第一电极接头的立体图。
图4是例示了设置在第一电极接头中的第一c联接部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执行本发明的技术思路。然而,本发明可以按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将省略用于描述本发明的任何不必要的内容,另外,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
如图1至图4中例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10、具有容纳电极组件110的容纳空间的下罐120、联接到下罐120以完成容纳空间的上罐130、密封下罐120和上罐130之间的间隙并使下罐120与上罐130绝缘的垫圈140、将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连接到上罐130的第一电极接头150以及将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连接到下罐120的第二电极接头160。
电极组件
电极组件110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替地堆叠且隔膜介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结构。另外,第一电极的端部和第二电极的端部分别设置在电极组件110的最外侧。第一电极接头150连接到第一电极的端部,并且第二电极接头160连接到第二电极的端部。
第一电极是正极,并且第二电极是负极。因此,第一电极接头150是正极接头,并且第二电极接头160是负极接头。
下罐
下罐120具有容纳电极组件的容纳空间,并包括底表面121和壁表面122,电极组件设置在底表面121上,壁表面122沿着底表面121的边缘形成以形成容纳空间120a。
与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接线接头160联接到底表面121。
上罐
上罐130被配置为完成容纳空间,并且当在图1中观察时,包括设置在下罐120的上部部分上以完成容纳空间120a的覆盖表面131以及沿着覆盖表面131的边缘形成并联接到壁表面122的联接表面132。
垫圈
垫圈140具有垫圈140被插入到上罐120与上罐130的联接部分中以密封下罐120与上罐130之间的间隙并使下罐120与上罐130彼此绝缘的结构。
即,垫圈140包括设置在下罐120的壁表面与上罐130的联接表面之间的外表面141、被支承在下罐120的内周面上的内表面143以及将外表面141连接到内表面142的连接表面143。
第一电极接头
第一电极接头150将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连接到上罐,并且特别地,具有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连接到上罐的结构。
即,第一电极接头150包括联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的第一a联接部151以及联接在垫圈140(垫圈140位于下罐120与上罐130的联接部分处)和上罐130之间的第一b联接部152。
这里,第一b联接部152因在下罐120与上罐130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垫圈140的连接表面和上罐130的覆盖表面131之间。
即,当下罐120与上罐130彼此联接时,插入到下罐120和上罐130之间的第一b联接部152被按压和固定。这里,第一b联接部152与上罐130彼此接触并彼此连接,并且第一b联接部152与下罐120通过垫圈140彼此绝缘。
因此,第一电极接头150的第一b联接部152可以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联接在下罐120和上罐130之间,结果,可以去除焊接处理,以简化工艺和设备。
在第一b联接部152的两个表面上的每一个上可以形成不平坦部,并且第一b联接部152与上罐130之间以及第一b联接部152与垫圈152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增加,因此,插入到下罐120与上罐130之间的第一b联接部的联接力可以增大。
第一电极接头150还包括从第一b联接部152延伸并联接在第一联接表面132和外表面141之间的第一c联接部153。即,当在图1中观察时,第一c联接部153从第一b联接部152的端部向下延伸,并联接在联接表面132和外表面141之间。因此,第一电极接头150还可以包括联接在联接表面132和外表面141之间以增加第一电极接头150的联接力的第一c联接部153,并且具体地,可以具有第一c联接部153钩在联接表面132和外表面141之间以增加第一电极接头150的固定力的结构。
第一电极接头150还包括延伸部154,延伸部154设置在第一a联接部151和第一b联接部152之间,以沿着电极组件110的表面(当在图1中观察时,电极组件的顶表面)延伸。即,当在图1中观察时,延伸部154以与电极组件110的顶表面分隔预定距离(大致2mm至3mm)的状态将第一a联接部151连接到第一b联接部152。因此,可以使下罐120的内部空间因第一电极接头150的减小最小化。
第一电极接头150还包括第一d联接部155,第一d联接部155设置在延伸部154和第一b联接部152之间并弯曲成与设置在壁表面122上的内表面142表面紧密接触。即,当在图1中观察时,第一d联接部155在沿着内表面142垂直设置的同时连接延伸部154和第一b联接部152。因此,可以使下罐120的内部空间因第一电极接头150的减小最小化。
在本申请中,当延伸部154和第一d联接部155被设置为在纽扣型二次电池的纵向方向或厚度方向上变形时,延伸部154和第一d联接部155之间的弯曲部可以展开成平坦的,然后延伸以防止第一电极接头断开。即,第一电极接头可以确保能够通过延伸部154和第一d联接部155增加长度以防止第一电极接头断开的裕度率(即,额外长度)。
具有绝缘性的绝缘件157设置在延伸部154和电极组件110的表面之间。即,绝缘件157防止第一电极接头150的延伸部154与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彼此接触,以预防发生短路。
这里,绝缘件157可以附接到延伸部154的底表面以增加绝缘件157的固定力,因此,可以有效地阻止第一电极接头150的延伸部154与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之间的接触。
用于保护垫圈140的覆盖带158可以附接到第一电极接头150的由垫圈140支承的表面,另外,当下罐140与上罐130彼此联接时,覆盖带158可以防止垫圈140因第一电极接头150而受损。这里,覆盖带158被附接以朝向垫圈连接至第一c联接分153、第一b联接部152和第一d联接部155的表面、延伸部154的底表面和第一a联接部的上端。覆盖带158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制成。
绝缘带170附接到与壁表面122对应的第一a联接部151。即,绝缘带170防止由于第一a联接部151与下罐120的壁表面122之间的接触而发生短路。
如图4中示出的,第一电极接头150的第一c联接部153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上罐130的联接表面132相同的曲率的弯曲表面。即,当第一c联接部153被形成为平坦平面时,在第一c联接部153与联接表面132之间可能出现间隙,因此,下罐120与上罐130之间的粘合力和密封力可以减弱。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第一c联接部153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联接表面132相同的曲率的弯曲表面,因此,第一c联接部153和联接表面132可以彼此表面紧密接触。结果,由于在第一c联接部153与联接表面132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可以稳定地密封下罐120与上罐130之间的间隙。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00中,上罐130与第一电极接头150可以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彼此联接,因此,可以改进工艺和设备的简化。
下文中,在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有与以上提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成已经在图中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标号,因此将省略重复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
如图5和图6中例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10、下罐120、上罐130、垫圈140、第一电极接头150和第二电极接头160。
这里,电极组件110、下罐120、上罐130、垫圈140和第一电极接头150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电极组件、下罐、上罐、垫圈和第一电极接头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将省略它们的重复描述。
第二电极接头
第二接线接头160将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连接到下罐120。特别地,第二电极接头160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连接到下罐120。
即,第二电极接头160包括联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的第二a联接部161以及联接在垫圈140(垫圈140位于下罐120与上罐130的联接部分处)和下罐120之间的第二b联接部162。
这里,第二b联接部162因在下罐120与上罐130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垫圈140和下罐120之间。
即,当下罐120与上罐130彼此联接时,插入到下罐120和上罐130之间的第二b联接部162被按压和固定。这里,第二b联接部162与下罐120彼此接触并彼此连接,并且第二b联接部162与上罐130通过垫圈140彼此绝缘。
因此,在第二电极接头160中,第二b联接部162可以通过下罐120与上罐130之间的联接力而联接在垫圈140和下罐120之间。结果,第二电极接头160与下罐120可以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彼此联接。
第二电极接头160还包括从第二b联接部162延伸并联接在壁表面122和外表面141之间的第二c联接部163。即,第二c联接部163因在下罐120与上罐130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固定在垫圈140的外表面141和壁表面122之间。因此,第二电极接头160的联接力可以增加,结果,第二电极接头可以稳定地连接到下罐。
第二电极接头160还包括第二d联接部164,第二d联接部164设置在第二a联接部161和第二b联接部162之间并设置在垫圈140的内表面142和壁表面122之间。即,第二电极接头与下罐之间的粘合面积和结合力可以通过第二d联接部164而增加。
用于保护垫圈140的覆盖带165可以附接到二电极接头160的由垫圈140支承的表面,另外,当下罐120与上罐130彼此联接时,覆盖带165可以防止垫圈140因第二电极接头160而受损。即,覆盖带165被附接以朝向垫圈连接至第二c联接部163、第二b联接部162和第二d联接部164的表面。覆盖带165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制成。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00中,第二电极接头与下罐可以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彼此联接,以简化工艺和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
如图7和图8中例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10、具有容纳电极组件110的容纳空间的下罐120、联接到下罐120以完成容纳空间的上罐130、在被插入到下罐120与上罐130的联接部分中的同时密封下罐120和上罐130之间的间隙并使下罐120与上罐130绝缘的垫圈140以及将电极组件的第二电极连接到下罐120的第二电极接头160。
即,第二电极接头160包括第二a联接部161和第二b联接部162,所述第二a联接部161联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b联接部162联接在垫圈140(垫圈140位于下罐120与上罐130的联接部分处)和下罐120之间。
特别地,第二b联接部162因在下罐120与上罐130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垫圈140和下罐120之间,因此,第二电极接头160与下罐120可以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彼此联接。
第二电极接头160还包括在从第二b联接部162延伸的同时联接在壁表面122和外表面141之间的第二c联接部163,因此,第二电极接头160与下罐120之间的联接力可以通过第二c联接部163而增加。
第二电极接头160还包括第二d联接部164,该第二d联接部164设置在第二a联接部161和第二b联接部162之间并设置在壁表面122和垫圈140的内表面142之间。第二电极接头160与下罐120之间的联接力可以通过第二d联接部164而增加。
第二电极接头具有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中描述的第二电极接头相同的构造和功能,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00中,第二电极接头与下罐可以在不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彼此联接。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而非以上描述和本文中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定。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等同物的含义内和权利要求书内进行的各种修改将被视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二次电池
110:电极组件
120:下罐
121:底表面
122:壁表面
130:上罐
131:覆盖表面
132:联接表面
140:垫圈
141:外表面
142:内表面
143:连接表面
150:第一电极接头
151:第一a联接部
152:第一b联接部
153:第一c联接部
154:延伸部
155:第一d联接部
156:
157:绝缘件
158:覆盖带
160:第二电极接头
161:第二a联接部
162:第二b联接部
163:第二c联接部
164:第二d联接部
165:覆盖带
170:绝缘带

Claims (12)

1.一种纽扣型二次电池,该纽扣型二次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
下罐,该下罐具有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容纳空间;
上罐,该上罐联接到所述下罐,以完成所述容纳空间;
垫圈,该垫圈被配置为在插入到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中的同时密封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之间的间隙,并使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绝缘;以及
第一电极接头,该第一电极接头设置有第一a联接部和第一b联接部,所述第一a联接部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b联接部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所述垫圈位于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
其中,所述第一b联接部通过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下罐包括底表面和壁表面,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表面上,所述壁表面沿着所述底表面的边缘形成以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上罐包括被配置为实现所述容纳空间的覆盖表面以及沿着所述覆盖表面的边缘形成且联接到所述壁表面的联接表面,
所述垫圈包括设置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联接表面之间的外表面、设置在所述壁表面内部的内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覆盖表面之间以将所述外表面连接到所述内表面的连接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b联接部联接在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覆盖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还包括第一c联接部,所述第一c联接部在从所述第一b联接部延伸的同时联接在所述联接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c联接部通过在所述壁表面与所述联接表面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联接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还包括延伸部和第一d联接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a联接部和所述第一b联接部之间,以沿着所述电极组件的表面延伸,所述第一d联接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第一b联接部之间并弯曲成与设置在所述壁表面上的内表面表面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其中,具有绝缘性的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电极组件的表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其中,绝缘带附接到与所述壁表面对应的所述第一a联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所述纽扣型二次电池还包括被配置为将第二电极连接到所述下罐的第二电极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包括第二a联接部和第二b联接部,所述第二a联接部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b联接部联接在设置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的所述垫圈和所述下罐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b联接部通过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下罐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接头还包括第二c联接部,所述第二c联接部在从所述第二b联接部延伸的同时联接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c联接部通过在所述壁表面与所述联接表面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接头还包括第二d联接部,所述第二d联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a联接部和所述第二b联接部之间并设置在所述壁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之间。
11.一种纽扣型二次电池,该纽扣型二次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
下罐,该下罐具有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容纳空间;
上罐,该上罐联接到所述下罐,以完成所述容纳空间;
垫圈,该垫圈被配置为在插入到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中的同时密封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之间的间隙,并使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绝缘;以及
第二电极接头,该第二电极接头设置有第二a联接部和第二b联接部,所述第二a联接部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b联接部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下罐之间,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
其中,所述第一b联接部通过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下罐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纽扣型二次电池,所述纽扣型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一电极接头,所述第一电极接头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连接到所述上罐,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包括第一a联接部和第一b联接部,所述第一a联接部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b联接部联接在设置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的联接部分处的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b联接部因在所述下罐与所述上罐彼此联接时产生的压力而联接在所述垫圈和所述上罐之间。
CN202180008121.9A 2020-09-23 2021-09-16 纽扣型二次电池 Pending CN1149306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23362A KR20220040329A (ko) 2020-09-23 2020-09-23 버튼형 이차전지
KR10-2020-0123362 2020-09-23
PCT/KR2021/012724 WO2022065809A1 (ko) 2020-09-23 2021-09-16 버튼형 이차전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0619A true CN114930619A (zh) 2022-08-19

Family

ID=80845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8121.9A Pending CN114930619A (zh) 2020-09-23 2021-09-16 纽扣型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3605A1 (zh)
EP (1) EP4071899A4 (zh)
KR (1) KR20220040329A (zh)
CN (1) CN114930619A (zh)
WO (1) WO202206580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202A (zh) * 2012-06-29 2012-09-26 广东凯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
JP2014049371A (ja) * 2012-09-03 2014-03-17 Hitachi Maxell Ltd 扁平形非水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379131U (zh) * 2020-02-27 2020-04-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
CN210778837U (zh) * 2019-10-15 2020-06-16 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外侧包覆极片的卷绕型纽扣电池
CN111540847A (zh) * 2020-05-08 2020-08-14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制作方法及电池
CN211265524U (zh) * 2019-12-30 2020-08-14 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方便的纽扣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93484B1 (ko) * 2001-05-17 2003-08-06 한국 파워셀 주식회사 코인형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
JP2010267466A (ja) * 2009-05-14 2010-11-25 Hitachi Maxell Ltd 扁平形非水電池
KR102116116B1 (ko) 2016-09-30 2020-05-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그루브가 형성되어 있는 금속 캔을 포함하는 원통형 전지셀
CN208208832U (zh) * 2018-06-01 2018-12-07 力源电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充电式纽扣电池
KR102637937B1 (ko) * 2018-07-13 2024-02-1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370618B (zh) * 2020-04-17 2021-01-19 福建南平延平区南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充电纽扣电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202A (zh) * 2012-06-29 2012-09-26 广东凯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
JP2014049371A (ja) * 2012-09-03 2014-03-17 Hitachi Maxell Ltd 扁平形非水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778837U (zh) * 2019-10-15 2020-06-16 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外侧包覆极片的卷绕型纽扣电池
CN211265524U (zh) * 2019-12-30 2020-08-14 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方便的纽扣电池
CN210379131U (zh) * 2020-02-27 2020-04-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
CN111540847A (zh) * 2020-05-08 2020-08-14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制作方法及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71899A4 (en) 2024-05-01
US20230033605A1 (en) 2023-02-02
WO2022065809A1 (ko) 2022-03-31
EP4071899A1 (en) 2022-10-12
KR20220040329A (ko)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349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4300171B (zh) 可再充电电池
KR101658024B1 (ko) 이차전지 및 이차전지모듈
KR100846955B1 (ko) 원통형 이차전지
KR101309151B1 (ko) 이차 전지
JP4231834B2 (ja) 二次電池
US911807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892086B1 (en) Rectangular secondary battery
EP1906469A1 (en) Battery Pack
CN105609862B (zh) 可再充电电池
US1054703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40272520A1 (en) Battery module
US8771865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14930619A (zh) 纽扣型二次电池
US20230111952A1 (en) Button-type secondary battery
CN114930620A (zh) 纽扣型二次电池
CN114846678A (zh) 纽扣式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138783A1 (en) Button-type secondary battery
CN220963544U (zh) 纽扣型二次电池
CN114902487A (zh) 纽扣型二次电池
US20230207996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2571183B1 (ko) 이차 전지
KR20180001884A (ko) 이차전지
CN117957698A (zh) 顶帽组件和包括该顶帽组件的纽扣型二次电池
CN116073087A (zh) 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