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2830A -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2830A
CN114922830A CN202110625285.8A CN202110625285A CN114922830A CN 114922830 A CN114922830 A CN 114922830A CN 202110625285 A CN202110625285 A CN 202110625285A CN 114922830 A CN114922830 A CN 114922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outlet
wearab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52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斌
李成
翟富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52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2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2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2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驱动件和出风部件。壳体上形成进口和出口驱动件;驱动件设在壳体内,驱动件用于驱动气流自进口流向出口;出风部件与壳体相连,出风部件适于环绕于待穿戴部位外,出风部件内形成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口连通,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和/或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待穿戴部位,其中,第一方向为待穿戴部位的长度方向。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可以解放双手,可以方便地将风送到腋下、胸部、腹部、面部等易出汗部位,实现快速、便捷制冷,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例如手持风扇、挂脖风扇等)可以对用户的面部等部位进行吹风降温。然而,在现有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中,手持风扇无法解放双手,挂脖风扇可以解放双手但只能对脸部和脖子进行降温,不能对人体其他部位进行降温,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所述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可以解放双手,可以对胸、腹、手臂以及腋下等冷热传感元多、易出汗的部位进行降温,同时还可以对手腕进行降温,实现快速、便捷制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进口和出口;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进口流向所述出口;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出风部件适于环绕于待穿戴部位外,所述出风部件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待穿戴部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待穿戴部位的长度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通过设置适于环绕于待穿戴部位外的出风部件,并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和/或朝向待穿戴部位,用户在使用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时,可以通过出风部件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穿戴于待穿戴部位上,并可以方便地将风送到腋下、胸部、腹部、面部等易出汗部位,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解放双手,实现快速、便捷制冷,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出风部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部件形成为开环形,所述出风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与所述壳体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磁吸组件相连,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出风部件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部件包括第一出风件和第二出风件,所述第一出风件与所述第二出风件相连,所述第一出风件远离所述第二出风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二出风件远离所述第一出风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出风件,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出风件,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件和所述第二出风件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所述第一出风件与所述第二出风件的通过第二磁吸组件相连,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件,所述第四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连通通道,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部件形成为环形,所述出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口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部件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部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出风件,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出风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口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待穿戴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件为离心风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部件为柔性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穿戴部,所述穿戴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穿戴部位于所述出风部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或者所述穿戴部位于所述出风部件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穿戴式空气处理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7是图4中所示的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主视图;
图11是图8中所示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
壳体1;盖体11;进口111;盒体12;出口121;第一出口1211;第二出口1212;
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通通道131;
第二连接部14;第二连通通道141;
驱动件2;风机入口21;风机排出口22;铆钉23;
出风部件3;第一端3a;第二端3b;出风通道31;进风口32;出风口33;第一出风口331;第二出风口332;
第一出风件34;第一出风通道341;第一进风口342;
第二出风件35;第二出风通道351;第二进风口352;
第三出风件36;
第三连接部37;
第一磁吸组件4;第一磁吸件41;第二磁吸件42;
第二磁吸组件5;第三磁吸件51;第四磁吸件52;
第三磁吸组件6;第五磁吸件61;第六磁吸件62;
供电模块7;充电口71;
穿戴部8;
待穿戴部位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
如图1、图4和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壳体1、驱动件2和出风部件3。
壳体1形成有进口111和出口121。驱动件2设在壳体1内,驱动件2用于驱动气流自进口111流向出口121。可选地,驱动件2可以为风扇、风机等。具体地,壳体1 内可以限定出容纳空间,驱动件2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驱动件2工作时,可以驱动气流从进口111进入壳体1,并从出口121流出。
可选地,壳体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立方体等形状。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壳体1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具体地,壳体1可以包括盒体12和盖体11,盖体11可以设在盒体12的上方,盖体11可以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盒体12。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1的一端与盒体12可枢转地相连,盖体11的另一端可打开或者关闭盒体12。又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1与盒体12可拆卸地相连。由此,可以方便地打开或者关闭盒体12,从而便于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装配和后期维护。
其中,进口111可以形成在壳体1的盖体11上,也可以形成在盒体12的侧壁上,出口121可以形成在盒体12的侧壁或底壁上。可以理解的是,进口111和出口121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例如,在图1、图4和图8的示例中,进口111形成在盖体11上,出口121形成在盒体12的侧壁上。
出风部件3与壳体1相连,出风部件3适于环绕于待穿戴部位9外。也就是说,出风部件3可以沿待穿戴部位9的周向延伸。其中,待穿戴部位9可以为手腕、手臂、脚腕等。由此,可以通过出风部件3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穿戴于待穿戴部位9上,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解放双手,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出风部件3内形成有出风通道31,出风通道31具有进风口32和出风口33。进风口32与出口121连通。具体而言,气流自进口111进入壳体1后,可以从出口121流向进风口32,经进风口32进入出风通道31,并从出风口33向外吹出。
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和/或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朝向待穿戴部位 9,其中,第一方向为待穿戴部位9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方向e所示的方向)。也就是说,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可以仅沿第一方向延伸,也可以仅朝向待穿戴部位9,还可以既沿第一方向延伸,又朝向待穿戴部位9。
其中,当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时,出风气流可以沿待穿戴部位9的长度方向吹向目标位置,对目标位置进行降温。当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朝向待穿戴部位9时,出风气流可以吹向待穿戴部位9,对待穿戴部位9进行降温。
例如,当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穿戴在手腕上时,当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时,出风气流可以沿手臂的延伸方向吹向腋下、胸部等部位,从而可以对腋下、胸部等易出汗部位进行降温。当然,用户也可以抬起手腕,使出风口33正对腹部、面部等部位,从而可以对腹部、面部等部位进行降温。
当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朝向待穿戴部位9时,出风气流可以吹向手腕,从而可以对手腕进行降温。由此可以快速地为用户降温、达到凉爽的效果,且可以解放双手,实现便携制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适于环绕于待穿戴部位9外的出风部件3,并使得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和/或朝向待穿戴部位9,用户在使用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时,可以通过出风部件3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 穿戴于待穿戴部位9上,并可以方便地将风送到腋下、胸部、腹部、面部等易出汗部位,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解放双手,实现快速、便捷制冷,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33为多个。多个出风口33在出风部件3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其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出风口33 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出风口33的个数为12个,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出风口33个数18为个,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出风口33的个数为19个。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33,并使得多个出风口33在出风部件3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可以扩大出风部件3的出风范围,有利于提高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降温效率和降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出风口33在出风部件3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由此,可以使得出风部件3的出风更加均匀,从而可以提高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舒适性。
可选地,出风口33的外轮廓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多边形等。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出风口33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形,在图4的示例中,出风口33的外轮廓形状为长条形,在图8的示例中,出风口33的外轮廓形状为多边形。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部件3形成为开环形,出风部件3具有第一端3a 和第二端3b,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均与壳体1相连。其中,开环形为未闭合的环形结构。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可以为出风部件3的两个开口端。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出风部件3大体形成为U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部件3的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可以分别与壳体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相连。可选地,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彼此正对设置。由此,可以方便地将出风部件3连接在壳体1上且可以提高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外观美观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部件3的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也可以均与壳体1的底壁相连。由此,可以方便地将出风部件3连接在壳体1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32设于第一端3a,第二端3b与壳体1可拆卸地相连。例如,出风部件3的第一端3a可以敞开以形成进风口32,这样,出风部件3的第一端3a可以伸入壳体1的出口121内与出口121相连。例如,出风部件3的第一端 3a可以与出口121过盈配合,或者出风部件3的第一端3a可以粘接在出口121处。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第一端3a连接在壳体1上,并使得出口121与进风口32连通。
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可以通过磁吸连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铰链连接等方式与壳体1可拆卸地相连。由此,便于穿脱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降低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穿脱难度,提高了穿脱效率。
例如,在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穿戴于待穿戴部位9时,可以先将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从壳体1上拆卸下来,将出风部件3环绕于待穿戴部位9上后,再将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固定在壳体1上。在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从待穿戴部位9脱下时,可以先将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从壳体1上拆卸下来,再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从待穿戴部位9上脱下。由此,降低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穿脱难度,提高了穿脱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3b与壳体1可以通过第一磁吸组件4相连,第一磁吸组件4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一磁吸件41和第二磁吸件42,第一磁吸件41设于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第二磁吸件42设于壳体1。
其中,第一磁吸件41和第二磁吸件42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为铁件,第一磁吸件41 和第二磁吸件42中的另一个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一磁吸件41和第二磁吸件42可以均为磁铁。由此,第一磁吸件41和第二磁吸件42通过磁吸配合可以将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可拆卸地连接在壳体1上,方便用户穿脱,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穿脱效率和使用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吸件41固定在出风部件3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将第一磁吸件41可以粘接在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41可以直接粘接在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的端面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例中,可以在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可以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磁吸件41可以粘接在第一凹槽内。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41也可以嵌设在第一凹槽内。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第一磁吸件41固定在出风部件3上,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第二磁吸件42固定在壳体1上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二磁吸件42可以粘接在壳体1上。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吸件42可以粘接在壳体1的外表面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可以设有第二凹槽,第二磁吸件42 可以粘接在第二凹槽内。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吸件42也可以嵌设在第二凹槽内。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第二磁吸件42固定在壳体1上,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所示,出风部件3可以包括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第一出风件34与第二出风件35相连,第一出风件34远离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与壳体1相连,第二出风件35远离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与壳体1相连。由此,通过将出风部件3分成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两个部分,并将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分别连接在壳体1上,可以方便地将出风部件3连接在壳体1上,同时可以降低出风部件3的加工难度。
其中,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的形状、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的形状、长度均相同,且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对称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由此,可以使得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31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出风件34内的第一出风通道341和形成在第二出风件35内的第二出风通道351。第一出风通道341和第二出风通道351可以连通,也可以不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出口121包括第一出口1211和第二出口1212,进风口32包括第一进风口342和第二进风口352,第一进风口342设于第一出风件34,第二进风口352设于第二出风件35,第一进风口342与第一出口1211连通,第二进风口352 与第二出口1212连通。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工作时,进入壳体1的部分气流,可以由第一出口1211 流向第一进风口342,通过第一进风口342进入第一出风件34内的第一出风通道341,进入壳体1的另一部分气流可以从第二出口1212流向第二进风口352,通过第二进风口 352进入第二出风件35内的第二出风通道351。
由此,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第一出口1211和第二出口1212两个出口121,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口1211和第二出口1212分别进入第一出风通道341和第二出风通道351,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一出口1211和第二出口1212处的气流压力,有利于降低气流噪音,另一方面,可以缩短第一出风通道341和第二出风通道351内气流的流动路径,有利于降低风阻、提高出风风速,进而可以增大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送风距离。
具体地,参照图7,第一进风口342可以设在第一出风件34的远离第二出风件35 的一端上。例如,第一出风件34远离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可以敞开以形成第一进风口342。具体地,第一出风件34的远离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可以伸入壳体1的第一出口1211内与第一出口1211相连。例如,第一出风件34的远离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出口1211过盈配合,或者第一出风件34的远离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可以粘接在第一出口1211处。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第一出风件34连接在壳体1上,并使得第一出口1211与第一进风口342连通。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第二进风口352可以设在第二出风件35的远离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上。例如,第二出风件35远离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可以敞开以形成第二进风口352。具体地,第二出风件35的远离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可以伸入壳体1的第二出口1212内与第二出口 1212相连。例如,第二出风件35的远离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出口1212过盈配合,或者第二出风件35的远离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可以粘接在第二出口1212处。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第二出风件35连接在壳体1上,并使得第二出口1212与第二进风口352连通。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可拆卸地相连。例如,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可以通过磁吸组件、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相连。由此,通过将第一出风件34与第二出风件35可拆卸地连接,降低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的穿脱难度,便于穿脱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提高了穿脱效率。
例如,在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穿戴于待穿戴部位9时,可以先将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相连的两端拆开,将出风部件3环绕于待穿戴部位9上后,再将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连接起来。在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从待穿戴部位9 脱下时,可以先将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相连的两端拆开,再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从待穿戴部位9上脱下。由此,便于用户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提高了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彼此相连的位置可以位于出风部件3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一出风件34的长度和第二出风件35的长度大体相等。由此,可以将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的连接位置隐藏在壳体1的下方,同时可以使得第一出风件34内的第一出风通道341的长度和第二出风件35内的第二出风通道 351的长度大体相等,使得第一出风通道341内的气流和第二出风通道351内的气流的出风风速大体相等,提高了出风通道31的出风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使用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件34与第二出风件35可以通过第二磁吸组件5相连。具体地,第二磁吸组件5可以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三磁吸件51和第四磁吸件52。第三磁吸件51设于第一出风件34,第四磁吸件52设于第二出风件35。其中,第三磁吸件51和第四磁吸件52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为铁件,第三磁吸件51和第四磁吸件52中的另一个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三磁吸件51和第四磁吸件52可以均为磁铁。由此,通过设置磁吸配合的第三磁吸件51和第四磁吸件52,可以将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 35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方便用户穿脱,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穿脱效率和使用便利性。
例如,参照图7,第一出风件34靠近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的端面上可以设有第三磁吸件51,第二出风件35靠近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的端面上可以设有第四磁吸件52。由此,便于第三磁吸件51和第四磁吸件52配合。
可选地,第三磁吸件51可以粘接在第一出风件34上,第四磁吸件52可以粘接在第二出风件35上。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3与壳体1相连。第一连接部13内设有第一连通通道131,第一出口1211和第一进风口342均与第一连通通道131连通。
参照图4,第一连接部13可以连接在壳体1的侧壁上。例如,第一连接部13可以连接在盒体12的侧壁上。第一出口1211和第一进风口342可以通过第一连通通道131 连通。
具体地,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工作时,壳体1内的气流可以从第一出口1211 流向第一连通通道131,进入第一连通通道131的气流可以经第一进风口342进入第一出风件34内的第一出风通道341,最后从出风口33流出。由此,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 13,并在第一连接部13内设置第一连通通道131,可以使得第一出风件34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不受第一出口1211位置的限制,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出风件34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外观美观性。
例如,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3,可以将第一出风件34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正对第二出风件35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使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大体对称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从而可以使得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3的形状可以为T形、长方形等,但不限于此。第一连接部 13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3与壳体1可以形成为分体件,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件。其中,当第一连接部13与壳体1形成为分体件时,第一连接部13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栓等)连接在壳体1上。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当第一连接部13与壳体1形成为一体件时,第一连接部13可以与壳体1一体注塑成型。由此,可以简化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4与壳体1相连,且第二连接部14与第一连接部13分别位于壳体1的两侧。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对称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由此,可以使得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具体地,第二连接部14内设有第二连通通道141,第二出口1212和第二进风口352均与第二连通通道141连通。参照图5和图7,第二出口1212和第二进风口352可以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41连通。
具体地,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工作时,壳体1内的气流可以从第二出口1212 流向第二连通通道141,进入第二连通通道141的气流可以经第二进风口352进入第二出风件35内的第二出风通道351,最后从出风口33流出。由此,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 14,并在第二连接部14内设置第二连通通道141,可以使得第二出风件35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不受第二出口1212位置的限制,从而可以使得第二出风件35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外观美观性。
例如,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14,可以将第二出风件35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正对第一出风件34与壳体1的连接位置,使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大体对称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使得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可选地,第二连接部14可以形成为T形、长方形等,但不限于此。第二连接部14 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14与壳体1可以形成为分体件,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件。其中,当第二连接部14与壳体1形成为分体件时,第二连接部14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栓等)连接在壳体1上。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当第二连接部14与壳体1形成为一体件时,第二连接部14可以与壳体1一体注塑成型。由此,可以简化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在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出风部件3可以形成为环形,出风部件3设于壳体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进风口32与出口121相对。例如,参照图1和图4,进风口32可以形成在出风部件3的一侧。由此,通过将出风部件3设置为环形,可以在出风部件3 内形成闭环形的出风通道31,由此,可以增大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出风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部件3可以粘接在壳体1上。由此,可以方便且牢靠地将出风部件3连接在壳体1上,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出风部件3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省去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出风部件3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出风部件3包括第三连接部37和第三出风件36,进风口32设于第三连接部37,第三出风件36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部37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内的气流从出口121流出后,经进风口32进入第三连接部37后,可以从第三连接部37进入第三出风件36,最后从出风口33流出。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37的一端敞开形成第一连通口,第三出风件36的一端敞开形成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连通。第三出风件36 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37的另一端可拆卸地相连。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出风件36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37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磁吸连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铰链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相连。由此,便于穿脱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降低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穿脱难度,提高了穿脱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出风件36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37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磁吸组件6相连,第三磁吸组件6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五磁吸件61和第六磁吸件62,第五磁吸件61可以设于第三出风件36的另一端,第六磁吸件62可以设于第三连接部37的另一端。
其中,第五磁吸件61和第六磁吸件62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为铁件,第五磁吸件61 和第六磁吸件62中的另一个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五磁吸件61和第六磁吸件62可以均为磁铁。由此,第五磁吸件61和第六磁吸件62通过磁吸配合可以将第三出风件36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三连接部37的另一端上,方便用户穿脱,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穿脱效率和使用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出风口33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出风口331和第二出风口 332,第一出风口331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出风口332的出风方向朝向待穿戴部位9。其中,第一出风口331可以形成在出风部件3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也就是说,可以在出风部件3在第一方向上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第一出风口331,也可以在出风部件3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第一出风口331。第二出风口332可以设在出风部件3与待穿戴部位9相对的一侧表面上。
由此,进入出风通道31内的气流,可以从第一出风口331和第二出风口332吹向不同的位置,扩大了出风范围,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降温效果。
例如,当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穿戴在手腕上时,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工作时,气流可以从第一出风口331吹向腋下、胸部等部位,并从第二出风口332吹向手腕,由此可以快速地为用户降温、达到凉爽的效果,且可以解放双手,实现便携制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件2为离心风机。如图2所示,离心风机可以通过铆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内。具体地,离心风机具有风机入口21和风机排出口 22,风机入口21与进口111连通,风机排出口22与出口121连通。其中,离心风机的风机排出口22的数量与出口121的数量相同。例如,在图2和图9的示例中,离心风机的风机排出口22为一个,在图5的示例中,离心风机的风机排出口22为两个。
离心风机工作时,气体经进口111和风机入口21进入离心风机,进入离心风机的气体可以经风机排出口22流向出口121。由此,通过将驱动件2设置为离心风机,可以增大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出风风量,提高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降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出风部件3为柔性件。例如,出风部件3可以为橡胶、硅胶、塑胶等材料。将出风部件3设置为柔性件,可以避免穿戴过程中出风部件3划伤用户的皮肤,有利于提高出风部件3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在穿戴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时,便于出风部件3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降低穿脱难度,提高穿脱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还包括穿戴部8,穿戴部8与壳体1相连,穿戴部8位于出风部件3的第一方向的一侧,或者穿戴部8位于出风部件 3的内侧。用户可以通过穿戴部8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穿戴在待穿戴部位9上,避免使用过程中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发生移动。
例如,在图1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穿戴部8位于出风部件3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又如,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穿戴部8位于出风部件3的内侧。可以理解的是,穿戴部8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
可选地,穿戴部8可以为腕带、绑带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穿戴部8为弹性件。由此,穿戴部8的尺寸可以根据待穿戴部位9的尺寸做适应性的调整,使得穿戴部8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穿戴部位9,便于用户将穿戴部8穿戴在待穿戴部位9上,且可以避免穿戴部8在待穿戴部位9上移动,提高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适用性和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供电模块7设于壳体1内,供电模块7与驱动件2电连接。供电模块7可以用于对驱动件2进行供电。供电模块7可以设置在驱动件2的下方。
可选地,供电模块7为蓄电池,利用蓄电池可以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给驱动件2直接供电,提高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地,供电模块7上设有充电口71,充电口71可以连接外接电源,以通过外接电源对供电模块7进行充电。由此,在供电模块7的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充电口71 对供电模块7进行充电、补充电量,降低了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使用成本。
下面,参考附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三个具体实施例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1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壳体1、驱动件2、出风部件3、第一磁吸组件4、供电模块7和穿戴部8。
参照图1和图3,壳体1上形成有进口111和出口121。壳体1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壳体1可以包括盒体12和盖体11。盖体11设在盒体12的上方,盖体11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盒体12。进口111设在盖体11上,出口121设在盒体12的侧壁上。其中,进口 111可以包括为在盖体11上均匀间隔的多个小孔。
驱动件2为离心风机,驱动件2可以通过两个铆钉23固定在壳体1内。驱动件2 具有一个风机入口21和一个风机排出口22,风机入口21与进口111连通,风机排出口 22与出口121连通。
出风部件3与壳体1相连。出风部件3为开环形柔性件,出风部件3适于环绕于待穿戴部位9外。出风部件3内形成有出风通道31,出风通道31具有进风口32和出风口 33。进风口32与出口121连通。
出风部件3具有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分别与壳体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相连第一端3a第二端3b。出风部件3的第一端3a敞开以形成进风口32,且出风部件3的第一端3a可以伸入壳体1的出口121内与出口121相连。出风口33为多个,多个出风口33在出风部件3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为待穿戴部位9的长度方向。其中,出风口33的外轮廓的形状为圆形。
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与壳体1通过第一磁吸组件4相连。第一磁吸组件4包括第一磁吸件41和第二磁吸件42。第一磁吸件41为铁件,第二磁吸件42为磁铁。第一磁吸件41粘接在出风部件3的第二端3b的端面上,第二磁吸件42粘接在盒体12的侧壁上。
穿戴部8与壳体1相连,穿戴部8位于出风部件3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其中,穿戴部8为具有弹性的腕带。
供电模块7与驱动件2电连接,供电模块7设置在驱动件2的下方。其中,供电模块7为蓄电池。供电模块7上设有充电口71,充电口71可以连接外接电源,以通过外接电源对供电模块7进行充电。
实施例二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壳体1、第一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14、驱动件2、出风部件3、第二磁吸组件5、供电模块7和穿戴部8。
参照图4和图7,壳体1上形成有进口111、第一出口1211和第二出口1212。壳体 1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壳体1可以包括盒体12和盖体11。盖体11设在盒体12的上方,盖体11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盒体12。进口111设在盖体11上,第一出口1211和第二出口1212分别形成在盒体1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其中,进口111可以包括为在盖体11 上均匀间隔的多个小孔。
驱动件2为离心风机,驱动件2可以通过两个铆钉23固定在壳体1内。驱动件2 具有一个风机入口21和两个风机排出口22,风机入口21与进口111连通。两个风机排出口22中的其中一个风机排出口22与第一出口1211连通,两个风机排出口22中的另一个风机排出口22与第二出口1212连通。两个风机排出口22可以相对于离心风机的中心对称。
出风部件3为开环形柔性件,适于环绕于待穿戴部位9外。出风部件3包括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第一出风件34与第二出风件35可拆卸地相连,第一出风件 34远离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与壳体1相连,第二出风件35远离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与壳体1相连。其中,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的形状、长度均相同。
第一出风件34内形成第一出风通道341,第二出风件35内形成第二出风通道351,第一出风通道341与第二出风通道351不连通。第一出风通道341具有第一进风口342 和多个出风口33,第二出风通道351具有第二进风口352和多个出风口33。第一出风件34远离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敞开形成第一进风口342,。第二出风件35远离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敞开形成第二进风口352。
第一出风通道的多个出风口33在第一出风件34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第二出风通道351的多个出风口33在第二出风件35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为待穿戴部位9的长度方向。其中,出风口33的外轮廓形状为椭圆形。
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通过第二磁吸组件5可拆卸地相连。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彼此相连的位置位于出风部件3的中间位置。
第二磁吸组件5包括第三磁吸件51和第四磁吸件52。第一出风件34靠近第二出风件35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三磁吸件51,第二出风件35靠近第一出风件34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四磁吸件52。由此,第一出风件34和第二出风件35通过第三磁吸件51 和第四磁吸件52的磁吸配合与壳体1构成可拆卸地连接。
第一连接部13连接在盒体12的侧壁上。第一连接部13内设有第一连通通道131,第一出口1211和第一进风口342均与第一连通通道131连通。第一出口1211和第一进风口342可以通过第一连通通道131连通。第一连接部13的形状可以为T形。
第二连接部14与壳体1相连,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对称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具体地,第二连接部14内设有第二连通通道141,第二出口1212和第二进风口352均与第二连通通道141连通。第二出口1212和第二进风口352可以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41连通。第二连接部14的形状可以为T形。
穿戴部8与壳体1相连,穿戴部8位于出风部件3的第一方向的一侧。其中,穿戴部8为具有弹性的腕带。
供电模块7与驱动件2电连接,供电模块7设置在驱动件2的下方。其中,供电模块7为蓄电池。供电模块7上设有充电口71,充电口71可以连接外接电源,以通过外接电源对供电模块7进行充电。
实施例三
参照图8-图11,本实施例中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100的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出风部件形成为闭环形,且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口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211和第二出风口1212。
风机入口21风机排出口22风机入口21风机排出口2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出风部件3包括第三连接部37和第三出风件36,进风口32设于第三连接部37。第三连接部和第三出风件上均设有出风口。
第三出风件36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部37相连。第三连接部37的一端敞开形成第一连通口,第三出风件36的一端敞开形成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连通。
第三出风件36的第二端3b与壳体1通过第三磁吸组件6相连。第三磁吸组件6包括第五磁吸件61和第六磁吸件62。第五磁吸件61为铁粘连在第三出风件36的第二端 3b,第六磁吸件62为磁铁粘连在第三连接部37的另一端。第三出风件36通过第五磁吸件61和第六磁吸件62的磁吸配合与第三连接部37构成可拆卸地连接。
出风口33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出风口331和第二出风口332,第一出风口331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出风口332的出风方向朝向待穿戴部位9。多个第一出风口331和多个第二出风口332均在出风部件3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口和出口;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气流自所述进口流向所述出口;
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出风部件适于环绕于待穿戴部位外,所述出风部件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待穿戴部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待穿戴部位的长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出风部件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形成为开环形,所述出风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与所述壳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磁吸组件相连,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出风部件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包括第一出风件和第二出风件,所述第一出风件与所述第二出风件相连,所述第一出风件远离所述第二出风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二出风件远离所述第一出风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出风件,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出风件,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件和所述第二出风件可拆卸地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件与所述第二出风件的通过第二磁吸组件相连,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件,所述第四磁吸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有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设有第二连通通道,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形成为环形,所述出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口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为一体成型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出风件,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出风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待穿戴部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离心风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件为柔性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戴部,所述穿戴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穿戴部位于所述出风部件的第一方向的一侧,或者所述穿戴部位于所述出风部件的内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
CN202110625285.8A 2021-06-04 2021-06-04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Pending CN114922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5285.8A CN114922830A (zh) 2021-06-04 2021-06-04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5285.8A CN114922830A (zh) 2021-06-04 2021-06-04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2830A true CN114922830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04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5285.8A Pending CN114922830A (zh) 2021-06-04 2021-06-04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283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2865A (en) * 1997-09-05 1998-09-08 The Sharper Image Evaporative personal cooler
KR20130001357U (ko) * 2011-08-18 2013-02-27 김태형 휴대용 송풍기
KR101446609B1 (ko) * 2013-03-28 2014-10-07 주식회사 노벨이노베이션스 목걸이형 선풍기
KR20170011848A (ko) * 2015-07-24 2017-02-02 이성민 웨어러블 선풍기
US20190234412A1 (en) * 2018-01-29 2019-08-01 Rachel Schwimmer Wearable Cooling Device
JP3226635U (ja) * 2020-03-30 2020-07-09 株式会社ドウシシャ 送風装置
KR20210000390U (ko) * 2019-08-06 2021-02-18 주식회사 루비원 넥밴드 및 배터리 착탈이 가능한 착용형 넥밴드 선풍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2865A (en) * 1997-09-05 1998-09-08 The Sharper Image Evaporative personal cooler
KR20130001357U (ko) * 2011-08-18 2013-02-27 김태형 휴대용 송풍기
KR101446609B1 (ko) * 2013-03-28 2014-10-07 주식회사 노벨이노베이션스 목걸이형 선풍기
KR20170011848A (ko) * 2015-07-24 2017-02-02 이성민 웨어러블 선풍기
US20190234412A1 (en) * 2018-01-29 2019-08-01 Rachel Schwimmer Wearable Cooling Device
KR20210000390U (ko) * 2019-08-06 2021-02-18 주식회사 루비원 넥밴드 및 배터리 착탈이 가능한 착용형 넥밴드 선풍기
JP3226635U (ja) * 2020-03-30 2020-07-09 株式会社ドウシシャ 送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19138A1 (en) Mask apparatus
TW202011866A (zh) 組態為散熱之背包
CN212690406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111616459A (zh) 一种分体式智能降温防护头罩
US20230383973A1 (en) Adaptiv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Garment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Garments
CN112728668A (zh) 可穿戴空调
CN215860873U (zh) 挂脖风扇
CN114922830A (zh) 穿戴式空气处理设备
JP3226635U (ja) 送風装置
CN212307040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智能手环
JP2021188535A (ja) 首掛け式冷風ファン
US20120031582A1 (en) Personal Cooling Device
CN216922554U (zh) 便携调温装置
US20220026746A1 (en) Eyewear ventilation apparatus
CN210382733U (zh) 可穿戴设备
JP3227583U (ja) ファン付衣服
CN214404056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6906910U (zh) 一种防护服
CN218999595U (zh) 风扇衣服
CN216554515U (zh) 一种吊坠式风扇
CN113142700A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18480695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5013754U (zh) 一种降温服
CN218480696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2814354U (zh) 电池供电调温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