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9750A -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9750A
CN114919750A CN202210745726.2A CN202210745726A CN114919750A CN 114919750 A CN114919750 A CN 114919750A CN 202210745726 A CN202210745726 A CN 202210745726A CN 114919750 A CN114919750 A CN 114919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assembly
helicopter
cabin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57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9750B (zh
Inventor
付强
任洪鹏
朱光
吴昊
王然江
叶欣
曹兵
李奕良
鲁思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7457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9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9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9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9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9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9/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freight; Equipment for facilitating passenger embarkation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9/00Trailers with driven ground wheels or the like
    • B62D59/02Trailers with driven ground wheels or the like driven from external propulsion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9/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freight; Equipment for facilitating passenger embarkation or the like
    • B64D9/003Devices for retaining pallets or freight contai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组件、支架车以及捆绑组件,轨道组件与直升机机舱的底板和尾舱门坡道可拆卸连接,轨道组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装有物资的集装箱可放置在支架车上,牵引装置与支架车相连,牵引装置可牵引支架车在轨道组件上移动,以将集装箱从地面运输至机舱内或从机舱内将集装箱运输至地面上;机舱内还设置有捆绑组件,捆绑组件可对机舱内的轨道组件、支架车以及集装箱进行绑扎,以提高直升机运输时的集装箱的稳定性,保障物资可安全可靠的运输至目的地。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可拆装性强,方便携带,可在少量人员操作下保障重型货物可顺利地装载于运输直升机上。

Description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直升机航空运输具有运行速度快、越障能力强、社会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和特点,特别是中短距离,可精确实现点对点直达运输。但是,由于运输直升机的舱门小、尾舱门坡道承载能力低、机舱内底板局部承载能力不足、尾翼低,现有的装卸载设备及工具(如吊车、叉车)均不能满足体积和重量均较大的重型货物的装卸载要求,因此亟待发明一种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解决上述重大技术难题,安全、可靠地实现重型货物在直升机上的装卸载及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具有可快速高效地装卸载重型物资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中,包括轨道组件、支架车以及捆绑组件,轨道组件与直升机机舱的底板和尾舱门坡道可拆卸连接,轨道组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装有物资的集装箱可放置在支架车上,牵引装置与支架车相连,牵引装置可牵引支架车在轨道组件上移动,以将集装箱从地面运输至机舱内或从机舱内将集装箱运输至地面上;机舱内还设置有捆绑组件,捆绑组件可对机舱内的轨道组件、支架车以及集装箱进行绑扎,以提高直升机运输时的集装箱的稳定性,保障物资可安全可靠的运输至目的地。
进一步,轨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第一轨道单元与直升机机舱的底板可拆卸连接,第二轨道单元与直升机的尾舱门坡道可拆卸连接,第一轨道单元上有绞盘,绞盘上缠绕有牵引绳,牵引绳可与支架车相连,绞盘可牵引支架车在轨道组件上移动。
进一步,第一轨道单元包括分载板,分载板为板状,分载板包括对称铺设的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连,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可拆卸的设置在直升机机舱的底板上;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上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可限制支架车移动的位置,以使支架车可准确停留在指定位置进行运输。
进一步,第二轨道单元包括第二轨道梁,第二轨道梁为两条,两条第二轨道梁分别与两块分载板相铰接,第二轨道单元可相对于第一轨道单元旋转以适应不用坡度的机舱门坡道;第二轨道梁与地面连接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的一端与第二轨道梁的上表面相连,另一端与地面相接触,以方便支架车从地面移动至第二轨道梁上。
进一步,第二轨道梁与分载板连接的一端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二轨道梁与地面连接的一端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将第二轨道梁架空,从而避免舱门被压坏。
进一步,支架车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架体与升降组件相连,升降组件均布在架体的四周,升降组件与滚轮相连,升降组件可调节滚轮的高度,以使滚轮可与地面抵触或悬空,从而使架体与地面悬空或抵触;架体前端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可与牵引装置相连以为支架车提供动力,牵引组件的另一端与转向组件相连,转向组件与前端的升降组件相连,牵引组件可驱动转向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升降组件转动以改变滚轮的移动方向,从而实现支架车的转向功能。
进一步,升降组件包括壳体、齿轮组、螺杆、摇杆以及输出杆,壳体与架体固定相连,输出杆的一端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螺杆相连,输出杆的另一端与滚轮相连,螺杆与齿轮组相连,齿轮组与摇杆相连,旋转摇杆可驱动螺杆转动,从而驱动输出杆相对于壳体伸缩,以实现调节滚轮的高度。
进一步,输出杆包括螺纹套筒和滚轮支杆,螺纹套筒为空心杆体,螺纹套筒的一端容置在壳体内,并可相对于壳体上下运动;螺纹套筒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向内延伸设置有螺杆连接部,螺杆连接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旋转螺杆可驱动螺纹套筒在壳体内上下移动;螺纹套筒的底部卡接有滚轮支杆,滚轮支杆的底部与滚轮相连。
进一步,转向组件固定设置在架体的前端,转向组件包括转向固定杆,转向固定杆与架体固定相连,转向固定杆的两侧设置有转向连接部,升降组件的壳体与转向连接部固定相连,转向连接部设置有支杆容纳孔,滚轮支杆容置在支杆容纳孔内,滚轮支杆可相对于转向连接部转动,转向连接部内设置有转向臂,转向臂与滚轮支杆相连,驱动转向臂转动即可驱动滚轮支杆转动,进而驱动滚轮转动以改变滚轮移动方向。
进一步,捆绑组件包括第一捆绑单元和第二捆绑单元,第一捆绑单元包括轨道绑带,轨道绑带的一端与机舱底板上的系留环相连,另一端与轨道组件相连,以实现轨道组件的绑扎固定,第二捆绑单元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集装箱的两侧,第二捆绑单元包括架体绑带和侧壁绑带,支架车的架体上预设有架体系留环,架体系留环采用架体绑带与集装箱相连,以形成类X型的绑扎结构,从而实现支架车和集装箱的捆绑固定;机舱的侧壁上预设有侧壁系留环,集装箱的侧壁上预设有固定拉环,侧壁绑带的一端与侧壁系留环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拉环相连,以实现集装箱与机舱侧壁的捆绑。
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可拆装性强,单个部件体积小,可存放在收纳箱中,装备整体运输性能强,方便携带,可随直升机一起运输;另外,在支架车的帮助下,本装置可在少量人员操作下保障重型货物可顺利地装载于运输直升机上,并且采用第一捆绑单元和第二捆绑单元对轨道组件、支架车和集装箱分别进行绑扎,大大提高了集装箱在移动和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另外,支架车可随直升机一起运输,随时随地都可对重型货物进行装卸作业,有效保证了重型货物使用直升机运输的时效性与安全性的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轨道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支架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升降组件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升降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滚轮支杆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输出杆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转向组件的立体图1;
图11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转向组件的立体图2;
图12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转向臂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牵引组件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捆绑组件与轨道的捆绑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支架车与集装箱的捆扎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集装箱在机舱内的捆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16所示,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组件1、支架车2以及捆绑组件3,轨道组件1与直升机机舱的底板和尾舱门坡道可拆卸连接,轨道组件1上设置有牵引装置;装有物资的集装箱4可放置在支架车2上,牵引装置与支架车2相连,牵引装置可牵引支架车2在轨道组件1上移动,以将集装箱4从地面运输至机舱内或从机舱内将集装箱4运输至地面上;机舱内还设置有捆绑组件3,捆绑组件3可对机舱内的轨道组件1、支架车2、集装箱4进行绑扎,以提高直升机运输时的集装箱4的稳定性,保障物资可安全可靠的运输至目的地。
具体来说,如图1-4所示,轨道组件1包括第一轨道单元11和第二轨道单元12,第一轨道单元11与直升机机舱的底板可拆卸连接,第二轨道单元12与直升机的尾舱门坡道可拆卸连接,第一轨道单元11和第二轨道单元12相铰接,并且第一轨道单元11和第二轨道单元12的上表面相连通,以使支架车2可在第一轨道单元11和第二轨道单元12上移动,从而实现集装箱4的装卸载。
第一轨道单元11包括分载板111,分载板111为板状,铺设在机舱底板上,分载板111包括对称铺设的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与第一横梁112和第二横梁113相连,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可拆卸的设置在直升机机舱的底板上。具体来说,直升机机舱的底板上设置有系留环,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可以通过绑带与系留环相连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也可以通过螺栓与机舱的底板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分载板111与第一横梁112和第二横梁113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横梁112上设置有绞盘116,绞盘116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第一横梁112上,绞盘116上缠绕有牵引绳,牵引绳可与支架车2相连,绞盘116可牵引支架车2在轨道组件1上移动。绞盘116优选用手动电动一体式的绞盘116。优选的,分载板111上设置有定位块114,定位块114可限制支架车2移动的位置,以使支架车2可准确停留在指定位置进行运输。
分载板111与第二横梁113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板115,第一导向板115倾斜设置在分载板111上。第一导向板115靠近第一轨道单元11的一端的高度低于靠近第二轨道单元12的高度,以使支架车2在第一轨道单元11和第二轨道单元12之间移动时更平稳。
第二轨道单元12包括第二轨道梁121,第二轨道梁121为两条,两条第二轨道梁121分别与两块分载板111相铰接,第二轨道单元12可相对于第一轨道单元11旋转以适应不用坡度的机舱门坡道。具体来说,分载板111与第二轨道梁121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吊耳,第二轨道梁12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吊耳,第一安装吊耳与第二安装吊耳上设置有通孔,第二轨道梁121与分载板111通过螺栓或销轴实现铰接。
优选的,如图3-4所示,第二轨道梁121与分载板111连接的一端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25,第二轨道梁121与地面连接的一端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126,第一支撑块125与第二支撑块126将第二轨道梁121架空,使第二轨道梁121与舱门产生间隙,从而避免舱门被压坏。
优选的,第二轨道梁121与地面连接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导向板122,第二导向板122的一端与第二轨道梁121的上表面相连,另一端与地面相接触,以方便支架车2从地面移动至第二轨道梁121上。
优选的,两条第二轨道梁1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支撑横梁123,以使两条第二轨道梁121更稳固。
值得注意的是,分载板111与第二轨道梁121上设置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可限制支架车2在轨道上的位置,以防止支架车2脱轨。
如图5-13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架车2包括架体21,架体21上设置有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211,架体21与升降组件6相连,升降组件6均布在架体21的四周,升降组件6与滚轮23相连,升降组件6可调节滚轮23的高度,以使滚轮23可与地面抵触或悬空,从而使架体21与地面悬空或抵触;架体21前端设置有牵引组件24,牵引组件24可与牵引装置相连以为支架车提供动力,牵引组件24的另一端与转向组件5相连,转向组件5与前端的升降组件6相连,牵引组件24可驱动转向组件5转动从而带动升降组件6转动以改变滚轮23的移动方向,从而实现支架车的转向功能。
具体来说,如图6-9所示,升降组件6包括壳体61、齿轮组62、螺杆63、摇杆64以及输出杆65,壳体61与架体21固定相连,输出杆65的一端设置在壳体61内并与螺杆63相连,输出杆65的另一端与滚轮23相连,螺杆63与齿轮组62相连,齿轮组62与摇杆64相连,旋转摇杆64可驱动螺杆63转动,从而驱动输出杆65相对于壳体61伸缩,以实现调节滚轮23的高度。
输出杆65包括螺纹套筒66和滚轮支杆67,螺纹套筒66为空心杆体,螺纹套筒66的一端容置在壳体61内,并可相对于壳体61伸缩运动,但不可以相对于壳体61轴向转动,例如在壳体61内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长条凸起,对应的螺纹套筒66的外表面上设置长条状的凹槽,长条凸起与长条状的凹槽相配合就可实现螺纹套筒66可相对于壳体61伸缩运动,但不可以相对于壳体61轴向转动的功能。另外,也可以是在螺纹套筒66侧壁的竖直方向上开槽,然后在壳体61上打螺纹孔并连接定位螺钉,通过定位螺钉与螺纹套筒66侧壁上的凹槽滑动配合,从而保障螺纹套筒66整体在壳体61内的上下升降运动。
螺纹套筒66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向内延伸设置有螺杆连接部661,螺杆连接部66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螺杆63相配合的螺纹孔,旋转螺杆63可驱动螺纹套筒66在壳体61内上下移动。螺纹套筒66的底部卡接有滚轮支杆67,滚轮支杆67的底部与滚轮23相连,滚轮支杆67可相对于螺纹套筒66轴向转动并可随螺纹套筒66相对于壳体61上下移动。
具体来说,滚轮支杆67与螺纹套筒66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671,卡接部671的直径大于滚轮支杆67的直径,螺纹套筒66的底部与套筒端盖662相连,套筒端盖662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孔,套筒端盖662套接在滚轮支杆67上,滚轮支杆67可相对于套筒端盖662转动;螺纹套筒66内设置有弹簧68,弹簧68的一端与套接在螺杆连接部661的外侧并与螺纹套筒66的顶部的内壁相抵触,弹簧68的另一端与卡接部671相抵触,在弹簧68的弹力作用下,卡接部671与套筒端盖662相抵触,以实现滚轮支杆67螺纹套筒66的连接,即滚轮支杆67可相对于螺纹套筒66轴向转动并可随螺纹套筒66相对于壳体61上下移动。优选的,卡接部671与套筒端盖66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以降低卡接部671与套筒端盖662摩擦或碰撞所发出的噪音。另外,通过设置弹簧68,在运输货物时,滚轮支杆67可以在螺纹套筒66内相对滑动,由此可起到缓冲作用,滚轮23在地面上滚动的时候可以起减震作用。优选的,滚轮支杆67的顶部设置有缓冲限位部675,缓冲限位部675包括螺杆容纳槽,螺杆63可插入螺杆容纳槽内并与缓冲限位部675相抵触,以限制滚轮支杆67的缓冲距离。
优选的,卡接部671上设置有轴承座672,轴承座672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与滚轮支杆67相连,滚轮支杆67可相对于轴承转动。轴承远离轴承座672的一端设置有挡板69,弹簧68与挡板69相抵触,在弹簧68的弹力作用下,轴承固定在轴承座672内,并且卡接部671与套筒端盖662相抵触,以实现滚轮支杆67螺纹套筒66的连接。通过增加轴承,滚轮支杆67更易转动,从而方便转向组件5驱动滚轮23转动。
齿轮组62设置在壳体61内的顶部,齿轮组62包括第一锥齿轮621和第二锥齿轮622,第一锥齿轮621和第二锥齿轮622啮合,摇杆64与第二锥齿轮622固定相连且同轴设置,第一锥齿轮621与螺杆63固定相连且同轴设置,螺杆63容置在螺纹套筒66内且与螺杆连接部661螺纹连接,转动摇杆64带动第二锥齿轮6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621转动进而带动螺杆63转动,螺杆63转动可带动螺纹套筒66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输出杆65的伸缩。
滚轮支杆67远离壳体61的一端与滚轮支架231相连,滚轮支架231上设置有滚轮23。本实施的滚轮支杆67与转向组件5相连,转向组件5可带动滚轮支杆67转动,从而带动滚轮支架231转动,进而带动滚轮23转动以改变滚轮23移动方向。
具体来说,滚轮支杆67远离壳体61的一端设置有支架连接部673,支架连接部673的直径小于滚轮支杆67的直径,以在支架连接部673与滚轮支杆67连接的位置处形成有轴肩;支架连接部673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对应的滚轮支架231上设置有与支架连接部673形状相配合的支杆连接孔;支架连接部673的端部设置有卡簧槽,支架连接部673可穿过滚轮支架231上的支杆连接孔并且使滚轮支杆67上的轴肩与滚轮支架231相抵触,卡簧槽内连接卡簧即可实现滚轮支杆67与滚轮支架231的连接。
优选的,滚轮23的一侧与制动器81相连,制动器81与刹车线82相连,刹车线82与刹车手柄83相连,刹车手柄83固定设置在牵引组件24上,按压刹车手柄83即可实现滚轮23的制动,以方便支架车的停放。
如图10-13所示,转向组件5固定设置在架体21的前端,转向组件5包括转向固定杆51,转向固定杆51与架体21固定相连,转向固定杆51的两侧设置有转向连接部52,升降组件6的壳体61与转向连接部52固定相连,转向连接部52设置有支杆容纳孔,滚轮支杆67容置在支杆容纳孔内,滚轮支杆67可相对于转向连接部52转动,转向连接部52内设置有转向臂53,转向臂53与滚轮支杆67相连,驱动转向臂53转动即可驱动滚轮支杆67转动,进而驱动滚轮23转动以改变滚轮23移动方向。
转向连接部52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转向臂容纳槽54,转向臂53可容纳在转向臂容纳槽54内并与滚轮支杆67相连,通过设置转向臂容纳槽54,可限制转向臂5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以使转向臂53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更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滚轮支杆67的外表面上竖直均布有多条限位槽674,转向臂53与滚轮支杆67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支杆安装孔531,滚轮支杆安装孔531内设置有多个与限位槽674形状相配合的限位凸起532,滚轮支杆67可插接在滚轮支杆安装孔531内,以实现滚轮支杆67与转向臂53的连接,限位槽674与限位凸起532的配合可限制转向臂53无法相对于滚轮支杆67在轴向上转动,以使转向臂53工作更可靠。
转向组件5还包括导向杆55,转向臂53的一端与导向杆55相铰接另一端与滚轮支杆67固定相连,导向杆55与驱动臂56相连,驱动臂56与牵引组件24相连,牵引组件24可通过驱动臂56驱动导向杆55移动,从而驱动转向臂53转动以改变滚轮23移动方向。
本实施例的转向固定杆51的中间位置处穿设有转向轴57,转向轴57的一端与牵引组件24相连,另一端与驱动臂56相连,驱动臂56远离转向轴57的一端与导向杆55的中间位置处相连,牵引组件24转动即可带动转向轴57转动从而通过驱动臂56带动导向杆55移动,进而驱动转向臂53转动以改变滚轮23移动方向。
如图14所示,牵引组件24包括牵引臂242,牵引臂242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安装吊耳,转向轴57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吊耳,第三安装吊耳与第四装吊耳相铰接,以实现牵引组件24与转向轴57的连接。牵引臂242远离转向组件5的一端设置有牵引环241,牵引环241可与牵引装置相连以为支架车2提供动力,牵引装置可为绞盘、牵引车等。牵引臂242靠近牵引环241的位置处设置有扶手243,扶手243可方便人工辅助拉动支架车行走。扶手243下方设置有刹车手柄83,刹车手柄83通过刹车线82与滚轮23上的制动器81相连,以方便对支架车制动。
如图14-16所示,捆绑组件3包括第一捆绑单元31和第二捆绑单元32,第一捆绑单元31可对轨道组件1进行绑扎,以提高支架车2在轨道组件1上移动时轨道组件1的稳定性,第二捆绑单元32可对机舱内的支架车2与集装箱4进行绑扎,以提高直升机运输时的支架车2与集装箱4的稳定性,保障物资可安全可靠的运输至目的地。
如图14所示,第一捆绑单元31包括轨道绑带,轨道绑带的一端与机舱底板上的系留环相连,另一端与轨道组件1相连,以实现轨道组件1的绑扎固定。
具体来说,轨道绑带包括轨道前绑带33和轨道后绑带34,轨道前绑带33与轨道组件1的前端(绞盘116所在的一端)相绑扎,轨道后绑带34与轨道组件1的后端(靠近机舱舱门的一端)相绑扎。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梁1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绞盘安装座,绞盘116固定在绞盘安装座上,轨道组件1前端两侧的位置处的机舱底板上顺次预设有第一前系留环71、第二前系留环72、第一前系留环71和第二前系留环72分别采用两根轨道前绑带33与绞盘安装座以及第一横梁112的端部相连,以形成类W型的绑扎结构,以使轨道组件1的前端更稳固。
轨道组件1的后端位置处的机舱底板上顺次预设有第一后系留环73、第二后系留环74,第一后系留环73和第二后系留环74分别采用一根轨道后绑带34与两块分载板111相连,以形成类X型的绑扎结构,以实现轨道组件1后端的绑扎固定。
第二捆绑单元32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集装箱4的两侧,现以其中一组第二捆绑单元32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捆绑单元32包括架体绑带35和侧壁绑带36,如图15所示,支架车的架体上预设有架体系留环37,本实施例的架体系留环37为两个,两个架体系留环37分别采用一根架体绑带35与集装箱相连,以形成类X型的绑扎结构,从而实现支架车2和集装箱4的捆绑固定。
如图16所示,机舱的侧壁上预设有侧壁系留环,集装箱4的侧壁上预设有固定拉环,侧壁绑带36的一端与侧壁系留环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拉环相连,以实现集装箱4与机舱侧壁的捆绑。优选的,侧壁拉环的数量为多个,侧壁绑带36的数量与侧壁拉环的数量相同,通过多条侧壁绑带36的捆绑,可提高集装箱4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多个系留环为直升机舱内固有结构,其数量和位置都是预设好的,因此采用绑带进行捆扎更适应直升机的结构。
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不使用时,除了支架车2以外的器材均可放置在收纳箱中,方便携带。在使用时,待直升机停放到位并开好舱门,方可开始器材的拼装和集装箱4的装载作业,其步骤方法如下:
第一步,在机舱内部划出两块分载板111的大致安装位置,要求轨道与舱体尽量对中,以方便轨道与舱壁的紧固。在收纳箱中取出本发明的器材,并将两块分载板111放在划线处,连接第一横梁112和第二横梁113、然后安装绞盘116。
第二步,安装第一轨道单元11并调整固定,然后利用第一捆绑单元31进行绑扎,使第一轨道单元11整体稳固,不晃动。然后连接第二轨道单元12。
第三步,将集装箱4运至机尾,确保支架车2的中轴线的位置与轨道组件1的中轴线对齐(利用拉线、标记或激光引线)。调节升降组件6,使架体21落在地面上,然后装载集装箱4并用架体绑带35对支架车2和集装箱4进行绑扎。
第四步,调节升降组件6,使架体21升起,然后将支架车2推至第二轨道单元12位置处并与第二轨道梁121贴紧,将支架车2前端牵引环连接绞盘116的牵引绳。摇动铰盘,牵引支架车2在轨道上缓慢移动至到机舱标记位置。
第五步,支架车2到达指定位置后,调节升降组件6,使架体21落在机舱底板上,采用侧壁绑带36对机舱内的集装箱4进行绑扎,然后拆除第二轨道单元12并放回收纳箱,收回舱门,装载完成。
本发明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的可拆装性强,单个部件体积小,可存放在收纳箱中,装备整体运输性能强,方便携带,可随直升机一起运输;另外,在支架车的帮助下,本装置可在少量人员操作下保障重型货物可顺利地装载于运输直升机上,并且采用第一捆绑单元和第二捆绑单元对轨道组件、支架车和集装箱分别进行绑扎,大大提高了集装箱在移动和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另外,支架车可随直升机一起运输,随时随地都可对重型货物进行装卸作业,有效保证了重型货物使用直升机运输的时效性与安全性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组件、支架车以及捆绑组件,轨道组件与直升机机舱的底板和尾舱门坡道可拆卸连接,轨道组件上设置有牵引装置;装有物资的集装箱可放置在支架车上,牵引装置与支架车相连,牵引装置可牵引支架车在轨道组件上移动,以将集装箱从地面运输至机舱内或从机舱内将集装箱运输至地面上;机舱内还设置有捆绑组件,捆绑组件可对机舱内的轨道组件、支架车以及集装箱进行绑扎,以提高直升机运输时的集装箱的稳定性,保障物资可安全可靠的运输至目的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第一轨道单元与直升机机舱的底板可拆卸连接,第二轨道单元与直升机的尾舱门坡道可拆卸连接,第一轨道单元上有绞盘,绞盘上缠绕有牵引绳,牵引绳可与支架车相连,绞盘可牵引支架车在轨道组件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单元包括分载板,分载板为板状,分载板包括对称铺设的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连,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可拆卸的设置在直升机机舱的底板上;第一分载板和第二分载板上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可限制支架车移动的位置,以使支架车可准确停留在指定位置进行运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轨道单元包括第二轨道梁,第二轨道梁为两条,两条第二轨道梁分别与两块分载板相铰接,第二轨道单元可相对于第一轨道单元旋转以适应不用坡度的机舱门坡道;第二轨道梁与地面连接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的一端与第二轨道梁的上表面相连,另一端与地面相接触,以方便支架车从地面移动至第二轨道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轨道梁与分载板连接的一端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二轨道梁与地面连接的一端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将第二轨道梁架空,从而避免舱门被压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架车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架体与升降组件相连,升降组件均布在架体的四周,升降组件与滚轮相连,升降组件可调节滚轮的高度,以使滚轮可与地面抵触或悬空,从而使架体与地面悬空或抵触;架体前端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可与牵引装置相连以为支架车提供动力,牵引组件的另一端与转向组件相连,转向组件与前端的升降组件相连,牵引组件可驱动转向组件转动从而带动升降组件转动以改变滚轮的移动方向,从而实现支架车的转向功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壳体、齿轮组、螺杆、摇杆以及输出杆,壳体与架体固定相连,输出杆的一端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螺杆相连,输出杆的另一端与滚轮相连,螺杆与齿轮组相连,齿轮组与摇杆相连,旋转摇杆可驱动螺杆转动,从而驱动输出杆相对于壳体伸缩,以实现调节滚轮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出杆包括螺纹套筒和滚轮支杆,螺纹套筒为空心杆体,螺纹套筒的一端容置在壳体内,并可相对于壳体上下运动;螺纹套筒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向内延伸设置有螺杆连接部,螺杆连接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旋转螺杆可驱动螺纹套筒在壳体内上下移动;螺纹套筒的底部卡接有滚轮支杆,滚轮支杆的底部与滚轮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向组件固定设置在架体的前端,转向组件包括转向固定杆,转向固定杆与架体固定相连,转向固定杆的两侧设置有转向连接部,升降组件的壳体与转向连接部固定相连,转向连接部设置有支杆容纳孔,滚轮支杆容置在支杆容纳孔内,滚轮支杆可相对于转向连接部转动,转向连接部内设置有转向臂,转向臂与滚轮支杆相连,驱动转向臂转动即可驱动滚轮支杆转动,进而驱动滚轮转动以改变滚轮移动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捆绑组件包括第一捆绑单元和第二捆绑单元,第一捆绑单元包括轨道绑带,轨道绑带的一端与机舱底板上的系留环相连,另一端与轨道组件相连,以实现轨道组件的绑扎固定,第二捆绑单元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集装箱的两侧,第二捆绑单元包括架体绑带和侧壁绑带,支架车的架体上预设有架体系留环,架体系留环采用架体绑带与集装箱相连,以形成类X型的绑扎结构,从而实现支架车和集装箱的捆绑固定;机舱的侧壁上预设有侧壁系留环,集装箱的侧壁上预设有固定拉环,侧壁绑带的一端与侧壁系留环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拉环相连,以实现集装箱与机舱侧壁的捆绑。
CN202210745726.2A 2022-06-28 2022-06-28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Active CN114919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5726.2A CN114919750B (zh) 2022-06-28 2022-06-28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5726.2A CN114919750B (zh) 2022-06-28 2022-06-28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9750A true CN114919750A (zh) 2022-08-19
CN114919750B CN114919750B (zh) 2023-04-18

Family

ID=8281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5726.2A Active CN114919750B (zh) 2022-06-28 2022-06-28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97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6329A (zh) * 2022-06-28 2022-08-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应用于直升机的牵引式重型物资装卸载及运输保障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9362A (en) * 1963-02-11 1967-08-16 American Mach & Foundry Cargo restraining apparatus
EP0196923A1 (en) * 1985-04-04 1986-10-08 Short Brothers Plc Cargo handling system for aircraft
US20040258498A1 (en) * 2003-05-30 2004-12-23 Johannes Bruns Apparatus for mounting lashing devices in a freight loading system of a transport conveyance, particularly an aircraft
CN104364156A (zh) * 2012-03-16 2015-02-18 天命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物资包和用于制造物资包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47498A (zh) * 2016-06-06 2016-09-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转载辊道动力对接机构、转载辊道装置和转载贮存设备
CN109969377A (zh) * 2017-11-29 2019-07-05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飞行器内移动货物的系统、运输车、锁定装置和运行方法
CN111060277A (zh) * 2019-12-25 2020-04-2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陆军航空兵研究所 直升机尾桨仿真测试装置及涡环验证的方法
CN111252252A (zh) * 2020-02-11 2020-06-09 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 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及其操作模式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9362A (en) * 1963-02-11 1967-08-16 American Mach & Foundry Cargo restraining apparatus
EP0196923A1 (en) * 1985-04-04 1986-10-08 Short Brothers Plc Cargo handling system for aircraft
US20040258498A1 (en) * 2003-05-30 2004-12-23 Johannes Bruns Apparatus for mounting lashing devices in a freight loading system of a transport conveyance, particularly an aircraft
CN104364156A (zh) * 2012-03-16 2015-02-18 天命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物资包和用于制造物资包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47498A (zh) * 2016-06-06 2016-09-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转载辊道动力对接机构、转载辊道装置和转载贮存设备
CN109969377A (zh) * 2017-11-29 2019-07-05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飞行器内移动货物的系统、运输车、锁定装置和运行方法
CN111060277A (zh) * 2019-12-25 2020-04-2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陆军航空兵研究所 直升机尾桨仿真测试装置及涡环验证的方法
CN111252252A (zh) * 2020-02-11 2020-06-09 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 直升机装卸平台装置及其操作模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6329A (zh) * 2022-06-28 2022-08-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应用于直升机的牵引式重型物资装卸载及运输保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9750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7712A (en) Automobile transporting system including insertable tilt-up rack
US4597712A (en) Trailer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vehicles and other cargo
US3877594A (en) Car top boat carrier with loader and unloader
US8215893B2 (en) Motorcycle lift device
CA1088123A (en) Multiple hook-up, movable axle, container cargo trailer
CZ173995A3 (en) Transportation of cars in a closed multi-wheel trainler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3201195A (zh) 用于车辆运输的可移除的框架系统
US5173018A (en) Security system for wheeled vehicles residing on a moving deck
CN114919750B (zh)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地空转载运输系统
AU2008202444B1 (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101920825A (zh) 一种运车箱及利用该运车箱装运汽车的方法
CN210821972U (zh) 一种运输车货物提升结构
US7226264B2 (en) Seat gantry
CN217673225U (zh) 应用于直升机的牵引式地空转载系统
US20170072969A1 (en) Monorail system for movement of vehicles
US4693650A (en) Trailer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vehicles and other cargo
CN217673226U (zh) 应用于直升机的重型货物装卸载轨道装置
CN114906329B (zh) 应用于直升机的牵引式重型物资装卸载及运输保障系统
GB2317872A (en) Vehicle battery changeover apparatus
CN217673223U (zh) 应用于直升机的便携装卸载及运输保障系统
CN217672670U (zh) 应用于转载支架车的牵引转向结构
CN217673222U (zh) 应用于直升机的牵引式重型物资装卸载装置
HU218996B (hu)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tehervonat be- és kirakására
CN217672698U (zh) 可起降、转向的地空转载支架车
EP0208980B1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vehicles and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