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6178A -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6178A
CN114916178A CN202210760437.XA CN202210760437A CN114916178A CN 114916178 A CN114916178 A CN 114916178A CN 202210760437 A CN202210760437 A CN 202210760437A CN 114916178 A CN114916178 A CN 114916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harging cabinet
main body
dust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04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6178B (zh
Inventor
李文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iane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iane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iane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ianen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04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6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6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27Natural conv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包括:面壳主体、散热挡尘机构以及连接锁止机构,面壳主体与散热挡尘机构形成箱体结构;散热挡尘机构与面壳主体可拆卸式连接。散热挡尘机构包括两片以上的散热挡尘板及一片以上的间隔框。散热挡尘板开设有若干条散热贯通槽及若干条挡尘凹槽,散热贯通槽与挡尘凹槽逐一间隔排列;相邻两散热挡尘板之间设置间隔框;且相邻两个散热挡尘板之间的散热贯通槽错位设置。散热挡尘机构通过连接锁止机构与面壳主体连接。本发明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能够在实现通风散热的同时还有效防止灰尘、颗粒物进入到充电柜面壳内部,从而保证充电柜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背景技术
充电柜是一种用于对多个充电宝进行充电的设备。且,充电柜通常放置在比较开放的场所和空间。例如,放置在店铺的门口等。
然而,充电柜给大量的充电宝充电时会产生热量,当充电产生的热量在充电柜内不断积聚时,充电柜内的温度将不断升高,影响充电柜的正常使用,严重时深圳产生爆炸。
因此,需要对充电柜进行散热,以及时将充电柜内的热量排出。现有技术中,在充电柜面壳的侧面后背面开设散热通孔,以实现充电柜面壳内外的空气流通,达到散热目的。
然而,散热通孔虽然实现了散热的目的,但是同时给灰尘、颗粒物等进入充电柜面壳内部提供了条件。灰尘、颗粒物通过散热通孔进入到充电柜内部并堆积在电路板上,严重时影响充电柜正常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在实现通风散热的同时还有效防止灰尘、颗粒物进入到充电柜面壳内部,从而保证充电柜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包括:面壳主体、散热挡尘机构以及连接锁止机构,所述面壳主体与所述散热挡尘机构形成箱体结构;所述散热挡尘机构与所述面壳主体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散热挡尘机构包括两片以上的散热挡尘板及一片以上的间隔框;
所述散热挡尘板开设有若干条散热贯通槽及若干条挡尘凹槽,所述散热贯通槽与所述挡尘凹槽逐一间隔排列;相邻两所述散热挡尘板之间设置间隔框;且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挡尘板之间的散热贯通槽错位设置;
所述散热挡尘机构通过所述连接锁止机构与所述面壳主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贯通槽与所述挡尘凹槽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壳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底座,所述底座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吸附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壳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锁止机构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锁止机构包括:卡持杆、锁止座、活动卡扣件以及解锁钥匙,所述卡持杆通过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面壳主体上,所述活动卡扣件通过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锁止座内,所述锁止座压持于所述散热挡尘机构上,所述卡持杆穿设于所述散热挡尘机构与所述锁止座,所述解锁钥匙用于驱动所述卡持杆;
所述卡持杆上设有:第一卡持块、限位卡持槽以及解锁槽,所述活动卡扣件上设有通孔以及锁舌,所述锁舌卡持或脱离于所述第一卡持块,所述锁舌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持槽配合的限位凸棱;所述第一卡持块上设有第一引导面;所述解锁钥匙与所述解锁槽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杆上设有第二卡持块以及阻挡棱,所述第二卡持块上设有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阻挡棱设于所述第一卡持块与所述第二卡持块之间;
所述解锁槽上设有纵向槽以及横向挡边,所述解锁钥匙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纵向槽配合的卡钉,所述卡钉抵持或脱离于所述横向挡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杆上设有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用于防止所述卡持杆从所述面壳主体内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塔型弹簧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面壳主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面壳主体与所述卡持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活动卡扣件,且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锁止座。
综上,本发明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能够在实现通风散热的同时还有效防止灰尘、颗粒物进入到充电柜面壳内部,从而保证充电柜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2所示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的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散热挡尘机构的分解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散热挡尘机构在组合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所示的散热挡尘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连接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连接锁止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图12所示的连接锁止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锁止状态下卡持杆与活动卡扣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6为解锁状态下卡持杆与活动卡扣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7为改进后的卡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改进后的解锁钥匙与卡持杆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1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其包括:面壳主体100、散热挡尘机构200以及连接锁止机构300,面壳主体100与散热挡尘机构200形成箱体结构;散热挡尘机构200与面壳主体100可拆卸式连接。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具体的,散热挡尘机构200包括两片以上的散热挡尘板210及一片以上的间隔框220。散热挡尘板210开设有若干条散热贯通槽211及若干条挡尘凹槽212,散热贯通槽211与挡尘凹槽212逐一间隔排列;相邻两散热挡尘板210之间设置间隔框220,且相邻两个散热挡尘板210之间的散热贯通槽211错位设置。散热挡尘机构200通过连接锁止机构300与面壳主体100连接。
使用时,任意一个散热挡尘板210的散热贯通槽211与相邻的散热挡尘板210的挡尘凹槽212对应。从而实现通风散热的同时对灰尘、颗粒物形成阻挡。即,在实现通风散热的同时还有效防止灰尘、颗粒物进入到充电柜面壳10内部,从而保证充电柜正常工作。
如图6-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挡尘板210的数量为两个,间隔框220的数量为一个。间隔框220设置在两个散热挡尘板210之间,使得两个散热挡板具有一定的间距,由此使得两个散热挡板之间形成非直线的散热通道400(如图8所示);且在此散热通道400中同时实现对灰尘、颗粒物的阻挡及收集。
要特别说明的是,散热挡尘板210的结构相同,但是为了实现两个散热挡尘板210的挡尘凹槽212交错发布,则在安装时,需要对其中一个散热挡尘板210进行颠倒,即水平旋转180度,使得两个散热挡尘板210的挡尘凹槽212不对齐。这样设计,一方面使得生产时不需要生产两种不同的散热挡尘板210,不需要开设两种生产模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安装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散热挡尘板210,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位置调整即可,可以大大减轻安装难度。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散热贯通槽211与挡尘凹槽212平行。实际应用时,散热贯通槽211的方向可以是水平横向的(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垂直纵向或者倾斜方向的,具体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面壳主体10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底座130,底座130为圆台形结构;且,底座130的底部开设有吸附凹槽131。当充电柜面壳10放置在台面或地面时,吸附凹槽131结构对地面或台面形成负压,达到吸附的效果,使得充电柜面壳10更加稳固,不容易发生移位或倾倒。
如图4及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面壳主体100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筋110,加强筋110上开设有安装孔120。且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锁止机构300包括螺钉301(如图4所示),螺钉301穿设于安装孔120。安装时,螺钉301穿设散热挡尘机构200并与安装孔120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散热挡尘机构200固定到面壳主体100上。而且,设置加强筋110具有以下益处:其一,通过设置加强筋110,使得面壳主体100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变形;其二,直接在加强筋110处开设安装孔120,确保面壳主体100的结构更加简洁,轻便;其三,在加强筋110处开设安装孔120,安装孔120不容易发生裂开,螺钉301不容易松动,使用寿命更长,散热挡尘机构200可多次拆装而不影响散热挡尘结构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散热挡尘机构200采用现有的连接方式在安装和拆卸时比较繁琐,比如采用螺钉301后工作人员需要一圈一圈地旋转螺钉301,使其固定或拆卸;并且现有的连接方式不够安全,比如采用螺钉301后,无关人员也可以将其拆卸下来。因此,为了使散热挡尘机构200可以更加便捷地安装和拆卸,并且其安装后不容易被无关人员拆卸。
具体地,如图10-13所示,连接锁止机构300包括:卡持杆310、锁止座320、活动卡扣件330以及解锁钥匙340,卡持杆310通过第一弹性件350设于面壳主体100上,活动卡扣件330通过第二弹性件360收容于锁止座320内(如图13所示),锁止座320压持于散热挡尘机构200上,卡持杆310穿设于散热挡尘机构300与锁止座320,解锁钥匙340用于驱动卡持杆310。其中,如图14所示,卡持杆310上设有:第一卡持块311、限位卡持槽312以及解锁槽313,活动卡扣件330上设有通孔331以及锁舌332,锁舌332卡持或脱离于第一卡持块311,锁舌332上设有与限位卡持槽312配合的限位凸棱333(如图14所示)。
第一卡持块311上设有第一引导面311a,当活动卡扣件330靠近卡持杆310时,锁舌332会与第一卡持块311的第一引导面311a抵持接触,使得活动卡扣件330克服第二弹性件360的弹性力而做出避让动作,即在锁止座320内滑动。而且,解锁钥匙340与解锁槽313配合,解锁钥匙340插入解锁槽313后可以驱动卡持杆310旋转,从而解锁卡持杆310,具体地工作原理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弹性件350为塔型弹簧结构,第一弹性件350收容于面壳主体100内,第一弹性件350连接面壳主体100与卡持杆310。塔型弹簧结构的第一弹性件350既能够给卡持杆310提供轴向弹性力,又能够提供扭转弹性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第二弹性件360为压缩弹簧结构,第二弹性件360的一端抵持于活动卡扣件330,且另一端抵持于锁止座320。且,活动卡扣件330上设有引导杆334,第二弹性件360套设在引导杆334上,从而使得第二弹性件360不容易发生倾斜错位。
下面结合上述结构,对本发明的连接锁止机构300的主要工作原理进行阐述说明:
使用时,卡持杆310原本设置在面壳主体100上,工作人员将散热挡尘机构200安装在面壳主体100上,使得卡持杆310穿设散热挡尘机构200(卡持杆310穿过散热挡尘机构200后探出);然后,工作人员再将锁止座320按压到卡持杆310上,使得锁止座320与活动卡扣件330卡接到卡持杆310上。卡接后,锁止座320抵持在散热挡尘机构200上,且锁止座320无法取出,这样便实现了散热挡尘机构200与面壳主体100的连接;
具体的卡接过程如下:锁止时,卡持杆310插接入锁止座320内,并且第一卡持块311的第一引导面311a与活动卡扣件330接触抵持,第一卡持块311与锁舌332抵持接触;受到卡持杆310的挤压,活动卡扣件330克服第二弹性件360的弹性力并在锁止座320内滑动,直至活动卡扣件330的通孔331对齐,则卡持杆310会穿过通孔331。此时,第一卡持块311不再与锁舌332接触抵持,在第二弹性件360的弹性力作用下,活动卡扣件330靠近卡持杆310,则锁舌332会与第一卡持块311对齐(如图15所示)。也就是说,此刻,若想将卡持杆310与活动卡扣件330分离,则第一卡持块311会与锁舌332发生抵持,且由于抵持面是平面,则活动卡扣件330无法做出避让动作,即卡持杆310被活动卡扣件330锁止,两者无法相互脱离,此时卡持杆310的末端穿设了锁止座320,即可以直接观察并接触到卡持杆310末端的解锁槽313。要说明的是,锁止过程中,多个锁止座320分别与多个卡持杆310配合,工作人员逐一对多个卡持杆310进行锁止操作;
当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时,首先,工作人员将解锁钥匙340插接到解锁槽313内,使两者相互卡持;然后,解锁钥匙340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卡持杆310随之转动。转动前,锁舌332与第一卡持块311对齐;转动后,锁舌332与第一卡持块311的柱面相接触,并且,锁舌332上的限位凸棱333正好陷入卡持杆310的限位卡持槽312中(如图16所示)。转动后,第一弹性件350积蓄扭转弹性势能,但由于限位凸棱333与限位卡持槽312相互卡持,则卡持杆310将保持在当前位置而不会旋转,此时,卡持杆310便不会再受到锁舌332的阻挡,即卡持杆310已经处于解锁状态,锁止座320便可以与卡持杆310脱离,即锁止座320不再抵持于散热挡尘机构200。要说明的是,此时只是对其中一个卡持杆310进行解锁,面壳主体100与散热挡尘机构200仍无法分离,工作人员还需要使用解锁钥匙340对其余的卡持杆310进行解锁,待全部卡持杆310均处于解锁状态,散热挡尘机构200才能顺畅地与面壳主体100分离;
当活动卡扣件330与卡持杆310脱离连接后,没有了限位凸棱333的卡持,则卡持杆310将在第一弹性件350的弹性力作用下旋转复位,复位后卡持杆310的第一卡持块311重新朝向锁舌332方向,从而为下一次锁止做准备。
这样,通过连接锁止机构300,散热挡尘机构200与面壳主体100便可以实现快速便捷地连接,而且,连接后散热挡尘机构200与面壳主体100不容易分离,从而确保了稳定连接。但是,这种状态下连接锁止机构300的安全性仍然不高,无关人员可以借给螺丝刀等常见工具对卡持杆310进行转动解锁,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连接锁止机构300的安全性,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拆解充电柜面壳10,本发明还对连接锁止机构300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如图17及图18所示,卡持杆310上设有第二卡持块314以及阻挡棱315,第二卡持块314上设有第二引导面314a,第二引导面314a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引导面311a的倾斜方向相同,阻挡棱315设于第一卡持块311与第二卡持块314之间。同时,如图18所示,解锁槽313上设有纵向槽313a以及横向挡边313b,解锁钥匙340的末端设有与纵向槽313a配合的卡钉341,卡钉341抵持或脱离于横向挡边313b。
结合上述结构,改进后的连接锁止机构300的工作原理如下:
上锁时,卡持杆310仍插接入通孔331内,锁舌332与第一卡持块311对齐,但是此时,锁舌332还与阻挡棱315相互阻挡,使得卡持杆310无法相对锁舌332旋转,也就是说,此刻即使想要使用工具驱动卡持杆310解锁,也会因卡持杆310无法旋转而导致解锁失败。想要解锁,则需要特别结构的解锁钥匙340进行配合;
具体地,解锁时,解锁钥匙340的末端与解锁槽313卡持,即解锁钥匙340上的卡钉341通过纵向槽313a陷入解锁槽313中(参考图18);随后解锁钥匙340转动一定角度,使卡钉341处在横向挡边313b的下方;接着,工作人员将解锁钥匙340拔起一定高度,由于卡钉341与横向挡边313b相互卡持,则卡持杆310将随着解锁钥匙340一起向上拔起。在此过程中,第二卡持块314的第二引导面314a挤压锁舌332,活动卡扣件330再次做出避让动作,则拔起后,第二卡持块314与锁舌332对齐,第二卡持块314与锁舌332相互抵持。然后,解锁钥匙340驱动卡持杆310转动一定角度,转动后,第一弹性件350积蓄扭转弹性势能,锁舌332再次与卡持杆310的柱面相接触,限位凸棱333与限位卡持槽312相互卡持,则卡持杆310处于解锁状态。接着,工作人员还需要使用解锁钥匙340对其余的卡持杆310进行解锁,待全部卡持杆310均处于解锁状态,散热挡尘机构200便能顺畅地脱离面壳主体100。
也就是说,改进后的连接锁止机构300在解锁过程中多了一个将卡持杆310拔起的步骤。这样设计,使得解锁时必须使用与解锁槽313配合的特定的专用的解锁钥匙340,如此才能实现拔起、驱动卡持杆310旋转这两个步骤,而无关人员在没有特定的专用的解锁钥匙340的情况下很难将卡持杆310解锁,从而防止了无关人员随意拆解充电柜面壳10。
要强调的是,本发明的连接锁止机构300的结构设计带来了以下益处:
其一,上锁方便,只需要将散热挡尘机构200贴合到面壳主体100上,然后将锁止座320按压到凸出的卡持杆310上,处在锁止座320内的活动卡扣件330便可以自动与卡持杆310卡持在一起,且卡持后锁止座320无法顺畅脱离,从而实现了散热挡尘机构200与面壳主体100快速且稳定地连接;
其二,连接锁止机构300结构简单可靠。上锁时,第一卡持块311与锁舌332相互卡持;解锁时,只需转动卡持杆310,使得锁舌332不再与第一卡持块311或第二卡持块314对齐,即可具备解锁条件,即卡持杆310与锁舌332相互配合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这样有利于加工;
其三,卡持杆310具有自动复位功能。解锁后,当活动卡扣件330与卡持杆310脱离,则卡持杆310在第一弹性件350的弹性力作用下旋转复位,复位后卡持杆310的第一卡持块311重新朝向锁舌332方向,从而为下一次锁止做准备;
其四,卡持杆310具有临时解锁功能,具体地,卡持杆310需要被转动才能使锁舌332与第一卡持块311或第二卡持块314错开,而第一弹性件350使得卡持杆310时刻具有复位的趋势。这样,若没有限位卡持槽312,则当解锁钥匙340脱离卡持杆310,卡持杆310便会自动复位,除非多个卡持杆310被同时解锁,否则始终有卡持杆310被锁止,锁止座320便不可能被取下。而设计了限位卡持槽312后,当限位凸棱333与限位卡持槽312相互卡持时,则卡持杆310便可以保持在当前位置。这样,工作人员便可以逐一解锁多个卡持杆310,最终将所有锁止座320取下。且在锁止座320脱离后,多个卡持杆310将同时复位,为下一次锁止做准备。
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锁时,多个锁止座320贴合在散热挡尘机构200上,由于锁止座320具有一定厚度,这样,当本发明的充电柜面壳10靠墙放置时,具有一定厚度的锁止座320可以使得散热挡尘机构200与墙面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距离,而不会紧贴墙面,如此确保了充电柜可以正常散热。
当然,根据实际生产或使用的需要,还可以将在多个锁止座320组合成一个整体,上锁时只需要将该整体贴合在散热挡尘机构200上,便可以使得多个卡持杆310被同时上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卡持杆310上设有限位钉316,限位钉316用于防止卡持杆310从面壳主体100内脱离。但是,限位钉316并不会影响到卡持杆310在面壳主体100内做旋转运动和轴向滑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10,在实现通风散热的同时还有效防止灰尘、颗粒物进入到充电柜面壳内部,从而保证充电柜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壳主体、散热挡尘机构以及连接锁止机构,所述面壳主体与所述散热挡尘机构形成箱体结构;所述散热挡尘机构与所述面壳主体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散热挡尘机构包括两片以上的散热挡尘板及一片以上的间隔框;
所述散热挡尘板开设有若干条散热贯通槽及若干条挡尘凹槽,所述散热贯通槽与所述挡尘凹槽逐一间隔排列;相邻两所述散热挡尘板之间设置间隔框;且相邻两个所述散热挡尘板之间的散热贯通槽错位设置;
所述散热挡尘机构通过所述连接锁止机构与所述面壳主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贯通槽与所述挡尘凹槽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底座,所述底座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吸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锁止机构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锁止机构包括:卡持杆、锁止座、活动卡扣件以及解锁钥匙,所述卡持杆通过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面壳主体上,所述活动卡扣件通过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锁止座内,所述锁止座压持于所述散热挡尘机构上,所述卡持杆穿设于所述散热挡尘机构与所述锁止座,所述解锁钥匙用于驱动所述卡持杆;
所述卡持杆上设有:第一卡持块、限位卡持槽以及解锁槽,所述活动卡扣件上设有通孔以及锁舌,所述锁舌卡持或脱离于所述第一卡持块,所述锁舌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持槽配合的限位凸棱;所述第一卡持块上设有第一引导面;所述解锁钥匙与所述解锁槽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杆上设有第二卡持块以及阻挡棱,所述第二卡持块上设有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阻挡棱设于所述第一卡持块与所述第二卡持块之间;
所述解锁槽上设有纵向槽以及横向挡边,所述解锁钥匙的末端设有与所述纵向槽配合的卡钉,所述卡钉抵持或脱离于所述横向挡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杆上设有限位钉,所述限位钉用于防止所述卡持杆从所述面壳主体内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塔型弹簧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面壳主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面壳主体与所述卡持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活动卡扣件,且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锁止座。
CN202210760437.XA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Active CN114916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0437.XA CN114916178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0437.XA CN114916178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178A true CN114916178A (zh) 2022-08-16
CN114916178B CN114916178B (zh) 2023-06-20

Family

ID=8277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0437.XA Active CN114916178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617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29084U (zh) * 2017-02-08 2017-11-10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方便安装的多接口散热路由器
CN108963784A (zh) * 2018-09-27 2018-12-07 惠勇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驱动电源
CN112040724A (zh) * 2020-08-25 2020-12-04 郦科宇 具有散热、防尘及防虫害功能的服务器机柜
JP2021038843A (ja) * 2019-09-04 2021-03-11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コネクタ、電子装置、ウェアラブル装置、及び、組立方法
CN214098337U (zh) * 2021-02-24 2021-08-31 徐克彬 一种防尘机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29084U (zh) * 2017-02-08 2017-11-10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方便安装的多接口散热路由器
CN108963784A (zh) * 2018-09-27 2018-12-07 惠勇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驱动电源
JP2021038843A (ja) * 2019-09-04 2021-03-11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コネクタ、電子装置、ウェアラブル装置、及び、組立方法
CN112040724A (zh) * 2020-08-25 2020-12-04 郦科宇 具有散热、防尘及防虫害功能的服务器机柜
CN214098337U (zh) * 2021-02-24 2021-08-31 徐克彬 一种防尘机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178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3616B2 (en) Tall cabinet quick release structure
US7322835B2 (en) Battery latch mechanism
US20070102381A1 (en) Tool box fastening device for fastening a tool box set to a vertical wall
US9215827B2 (en) Circuit board mounting assembly
US20040214077A1 (en) Battery lock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7345525B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离心风机叶轮
US20090134636A1 (en) Latch mechanism
CN114916178A (zh) 一种基于塑料制品的充电柜面壳
CN219533724U (zh) 硬盘盒及电子设备
CN208271106U (zh) 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
TW201328477A (zh) 電子裝置
CN211892817U (zh) 螺栓防脱装置、电池结构以及车辆
US11191357B1 (en) Removable self-unlocking structure
CN112040724B (zh) 具有散热、防尘及防虫害功能的服务器机柜
TWI609618B (zh) 散熱裝置及其安裝模組
CN110306885B (zh) 锂电池模组
CN214592400U (zh) 防串风服务器机柜
CN216834318U (zh) 快拆组件及无人机
CN217884082U (zh) 网络安全防护装置
CN110595273B (zh) 一种用于枪灯的快拆机构及枪灯
CN216532111U (zh) 安全面罩组件、机箱及服务器
CN220484132U (zh) 一种监视器箱体硅胶密封减震缓冲结构
CN220081851U (zh) 一种锁扣组件
CN219778172U (zh) 一种用于工业电脑的防尘结构
CN114810748B (zh) 按压开合机构、具有快拆功能的装置及储能电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