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5815A -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5815A
CN114915815A CN202110292906.5A CN202110292906A CN114915815A CN 114915815 A CN114915815 A CN 114915815A CN 202110292906 A CN202110292906 A CN 202110292906A CN 114915815 A CN114915815 A CN 114915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trol
content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29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5815B (zh
Inventor
刘俊秀
唐高明
王秉清
崔文华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1388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17085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5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5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04N21/4307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06Loading of operat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04N21/4305Synchronising client clock from received content stream, e.g. locking decoder clock with encoder clock, extraction of the PCR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实现对具有两个显示装置的显示设备的控制,能够保持两个显示装置所显示内容的同步,提高了显示设备的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2月0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176655.4、申请名称为“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视机为代表的显示设备提出了更多的显示方式,来丰富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例如,一些电视机的生产商提出了具有两个显示装置的“双屏”电视,两个显示装置可以各自显示内容,其中将第一显示装置作为“主”屏幕,执行常规的显示,可以显示电视节目的视频、图像等,将第二显示装置作为“辅”屏幕,配合“主”屏幕实现辅助显示功能,可以显示时间、天气、日期等信息,减少了这些信息对主屏幕上显示位置的占用,既能够丰富显示设备的功能,又能够提高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技术中,双屏电视等具有两个显示装置的双屏显示设备,还可以在电视机关机或者未接收到指令时,将其中的第二显示装置“隐藏”在第一显示装置的后方;而在电视机开机后、或者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再通过马达等驱动装置,将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显示装置的后方“升起”,使得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双屏显示。
而如何实现对双屏显示设备进行控制,来保持两个显示装置所显示内容的同步,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实现对双屏显示设备的控制,能够保持两个显示装置所显示内容的同步。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并确定第二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开关信息有关。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确定第二预设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开关信息有关。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上电;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向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在第一时刻开始显示第一内容,并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在第二时刻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三时刻,开始显示第二内容,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三时刻之前所述第一内容中包括图标,在所述第三时刻之后所述第一内容中不包括所述图标、所述第二内容中包括所述图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上电;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在第一时刻开始显示第一内容;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向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在第二时刻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后的第三时刻,开始显示第二内容;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三时刻之前所述第一内容中包括图标,在所述第三时刻之后所述第一内容中不包括所述图标、所述第二内容中包括所述图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方向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方向不同;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确定第二内容,控制图像处理单元对第二内容中的图像进行翻转处理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翻转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内容;图像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图像进行翻转处理,使得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按照所述第二显示方向显示翻转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内容时,实际显示的所述第二内容对应于第一显示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上电;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向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确定第二内容,控制图像处理单元对第二内容中的图像进行翻转处理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翻转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内容;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方向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方向不同;图像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内容中的图像进行翻转处理,使得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按照所述第二显示方向显示翻转处理后的所述第二内容时,实际显示的所述第二内容对应于第一显示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并在确定第二控制装置已经切换为第二状态后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从第三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并在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内容,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上电;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从第三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在确定第二控制装置已经切换为第二状态后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内容,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显示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配置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小屏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7示出了一种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显示设备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显示设备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显示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显示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确定预设高度的流程图;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确定预设高度的流程图;
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时序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显示示意图;
图23为一种RPC通信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图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至少一种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为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显示设备可以是如图1所示场景中的显示设备200。具体地,该显示设备200包括两个显示装置,该两个显示装置可以由显示器实现,记为显示器201和显示器260,其中,将图2中位于下方较大的显示器260记为第一显示装置,并作为“主”屏幕,执行常规的显示,例如可以显示电视节目的视频、图像等,将图2中位于上方较小的显示器201记为第二显示装置,并作为“辅”屏幕,配合“主”屏幕实现辅助显示功能,可以显示时间、天气、日期等信息,减少了这些信息对第二显示装置260的主屏幕上显示位置的占用,既能够丰富显示设备的功能,又能够提高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1的下方还设置有图像采集器202,该图像采集器202可以是摄像头等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1和图像采集器202可以设置在同一个模具上,并可以和显示器201相关的其他组件一起统一作为一个显示装置实现,可称为“小屏”204等,相应地,下方显示器260,以及显示器260内同一个模组上的其他组件,也可以统一作为一个显示装置实现,可以称为“大屏”等。也可以等同理解为,第一显示装置201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器202,图像采集器202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装置201上的任意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的第一显示装置201下方设置有图像采集器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显示设备,还可以在关机或者未接收到指令时,将其中的第二显示装置“隐藏”在第一显示装置的后方;例如,图3为显示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显示设备可以通过马达等驱动装置,将显示器201所在的小屏,整体向下移动至显示器260所在大屏的后方,此时,显示设备可以只通过显示器260进行显示。
而在显示设备开机后、或者在接收到显示设备的用户的指令、或者接收到显示设备中应用程序发出的指令后,再通过马达等驱动装置,将显示器201所在的小屏从显示器260所在大屏的后方整体向上移动“升起”,使得显示设备呈现如图2的位置,此时,显示设备可以同时通过显示器201和显示器260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中,显示器201和显示器260所显示的内容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显示器201和显示器260所显示的内容可以相关联,或者显示器201和显示器260所显示的内容可以相互独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1和显示器260可以由同一个控制器控制,该控制器可以设置在显示器260所在的大屏内;或者,显示器201和显示器260可以由不同的控制器控制,并且两个显示器的控制器还可以相互通信,显示器260的控制器可以设置在显示器260所在的大屏内,显示器201的控制器可以设置在显示器201所在的小屏内。
图4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的配置框图。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30用于和外部通信,包含WIFI芯片,蓝牙模块,NFC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包含麦克风,触摸板,传感器,按键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该显示设备200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也可以是如图2-3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大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 Random Access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小屏204的硬件配置框图,其中小屏204内也设置有控制器203,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图像采集器202采集图像和显示器201显示图像,以及可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对小屏204的高度进行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屏204上也可以不设置图像采集器202,则可以用显示器201整体记为小屏进行说明,其实质相同,本申请后续实施例中以显示器201作为小屏(第二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小屏204中也可以不设置控制器,由如图5所示的大屏中的控制器250对小屏204进行控制。
参见图7,图7示出了一种软件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窗口(Window)程序、系统设置程序或时钟程序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程序包不限于以上举例。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相当于一个处理中心,这个中心决定让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做出动作。应用程序通过API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系统的服务。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 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 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 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中的显示设备,在大屏和小屏中,分别由各自的控制器实现一个如图7所示的软件系统,使得大屏和小屏可以独立进行控制与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基于本申请前述图1-7中的显示设备,来实现对双屏显示设备的控制,使得显示设备的两个显示装置(大屏和小屏)所显示内容的同步。将大屏记为第一显示装置,将小屏记为第二显示装置,则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分别用于对第一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和第二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进行控制,在具体的实现中,本申请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由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共同执行。或者,将第一显示装置内的控制器记为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二显示装置内的控制器记为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则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由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来执行,并由二者执行控制方法时,分别由第一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由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内容。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作为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8为本申请显示设备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将显示设备的大屏记为第一显示装置、将小屏记为第二显示装置,则当显示设备开机上电后,显示设备的电源板可以给大屏的第一控制装置和小屏的第二控制装置同时供电,当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在同时上电后,各自开始启动,例如图8中左侧流程所示,第一控制装置上电后,开始进行Kernel启动进程,此时可以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开机相关的图片,例如显示设备的生产生提供的开机Logo等,随后在内核等启动完成后,进行init的初始化进程,此时可以控制第一显示装置上播放开机动画。
而对于第二控制装置,在上电之后,也可以开始进行Kernel启动进程,并在启动之后就可以控制第二显示装置进行升起,从如图3所示的隐藏状态切换到如图2所示的状态。而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显示装置上既不显示开机Logo,也不会显示开机动画。图9示出了这个过程,图9为本申请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其中,在状态a时,第一显示装置260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201的第二控制装置都没有上电,在状态b时,两个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上电并各自开始如图8所示的启动流程,随后第一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显示装置260显示开机图片2001,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201开始升起。在状态c时,第一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显示装置260显示开机动画2002,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201完成了升起。在状态d时,第一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显示装置260和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201可以各自显示主页、应用程序等功能页面2003和2013,使得用户可以在功能页面上进行后续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如图10所示的整个启动过程中,显示设备在上电后,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在升起的过程中,都没有显示任何内容,此时只有第一显示装置在显示,虽然会造成如图10中b-c之间存在有一段时间第二显示装置的黑屏,但是在显示设备的启动过程中,只需要进行第一显示装置的显示,不用在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内容,使得显示设备的启动过程较为简单,能够减少显示设备启动时的流程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0为本申请显示设备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在第二控制装置上电之后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在升起的过程中,也可以显示开机Logo,并随后在初始化过程中显示开机动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显示装置在升起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显示开机Logo,而是在第二控制装置上电启动并完成初始化后,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开机动画。而由于如图10所示的方法中,左侧第一显示装置对应的启动流程和右侧第二显示装置对应的启动流程相互独立,使得显示设备通过两个显示装置的播放内容是完全独立不相关的,对于显示设备的用户而言,也就不会看到如图9所示的第二显示装置的黑屏状态,能够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对于显示装置而言,由于两个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可以由各自的控制器提供,也减少了显示设备在开机时两个显示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够提高显示设备的开启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的方法可应用于本申请前述任一显示设备中,并由显示设备中的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控制装置执行,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具体地,如图1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0: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上电。
其中,显示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开机指令后,显示设备的电源板通过插头获取市电交流电,并将交流电进行交直流转换、电压变换等处理后,分别提供给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使得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来自电源板提供的电能从而分别上电。示例性地,开机指令可以由显示设备的用户通过遥控器按下的“Power”按键发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板应可以理解为同时向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供电,使得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在S100的理想情况下可以在一时刻同时上电,或者二者上电的时间不同但仍间隔较近,不影响其他功能的前提下,记为同时上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板还向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供电。
S101:第一控制装置在S100上电后,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其中,第一内容可以是第一显示装置的开机动画、开机图像、广告、显示设备的用户设置的内容等,所述第一内容可以是预设的并提前存储在第一控制装置内,或者由显示设备提前从互联网获取,并存储在第一控制装置内。使得第一控制装置可以在上电后,从存储设备中获取第一内容进行播放。
S102:第一控制装置在S100上电后,还可以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则对于第二控制装置,对应地接收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第二控制装置播放第二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具体可以通过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Call,简称:RPC)的通信方式,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对应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RPC的通信方式,接收第一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在S100上电后,可以同时执行、或者先后执行S101和S102,本实施例对S101和S102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
S103: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确定第二内容,并控制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内容可以是第二显示装置的开机动画、开机图像、广告、显示设备的用户设置的内容等,所述第二内容可以是预设的并提前存储在第二控制装置内,或者由显示设备提前从互联网获取,并存储在第二控制装置内。使得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在上电后,根据控制信号从存储设备中获取第二内容并进行播放。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内容也可以携带在控制信号中,使得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确定播放控制信号中的第二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相关联,所述相关联包括: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相同,或者,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包括相同的元素、包括相互对应的元素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显示装置相对第一显示装置的体积较小、系统较为简单,使得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控制装置上电后启动的速度相对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控制装置较快,为了使显示设备的用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第二控制装置在进行启动、初始化等操作后,可以等待第一控制装置启动、初始化完成,并在接收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之后,再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第二内容,使得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几乎同时播放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显示效果,减少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控制装置因启动速度快而显示第二内容后较长时间,第一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才开始显示第一内容,减少了显示设备呈现给用户的黑屏时间,并提高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之间显示的关联程度,减少割裂感。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在显示设备启动时,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上电后,第一控制装置除了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还会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使得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第二内容。与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将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所播放的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产生同步和关联,从而使得显示设备的用户在观看显示设备的两个显示装置的不同内容时不会造成割裂感,提高了显示设备的观看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显示装置播放的第一内容为广告时,第二显示装置可以播放星空动画等任意形式的动画。或者,第一显示装置播放的为显示设备的生产商默认的开机动画时,第二显示装置也可以播放显示设备的生产生默认的开机动画。又或者,第一显示装置播放的第一内容和第二显示装置播放的内容可以产生特定的显示效果,实现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关联,例如,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可以拼接成一个整体的图案,或者,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中包括相同的元素,或者,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在不同的时间段显示同一个元素,实现该元素可以向用户呈现出在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之间切换的观看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可以播放的第一内容可以有如上述多种、第二显示装置可以播放的第二内容也可以有如上述多种,其中,第一控制装置可以显示设备的设定、或者显示设备的用户的选择、或者显示设备内应用程序的指示,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不同的第一内容,同时,第一控制装置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信息中也可以第一内容的携带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显示装置在上电后播放的第一内容,使得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控制信息中第一内容的标识信息,确定与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并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第二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存储设备中可以存着如图12所示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内包括多个第一内容的标识信息1-N,以及每个第一内容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内容。所述存储设备可以设置在显示设备中、或者设置在第二控制装置中。则当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控制信息后,例如当第一内容的标识信息为“1”,随后可以根据如图12所示的映射关系,将内容1作为第二内容控制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播放。可以理解的是,内容1-内容N也可以和映射关系一起,均提前存储在第二控制装置中。并且,映射关系和内容也可以由显示设备的用户进行更改,或者,由显示设备通过互联网获取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装置在关机后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装置的后方,则当显示设备开机后,第二显示装置还需要从如图3所示的第一显示装置后方位置(记为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第一显示装置预设高度的位置(记为第二预设位置)。例如,可以由第二控制装置通过控制马达等驱动装置,实现控制第二显示装置的升起或降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仅为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还可以是其他位置,其具体原理及实现方式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同,例如均可以由第二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在上电后,就开始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升起;或者,第二控制装置在上电后可以不立即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升起,而是在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开始升起。例如,第一控制装置可以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指令,当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该指令后开始升起,该指令可以是第一控制装置向第二控制装置所发送的控制信号。下面结合附图13-14,以及图15-16,对上述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两种升起的时机分别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装置在上电后,就可以开始升起的流程图。其中,在右侧第二显示装置对应的流程图中,第二控制装置在上电后就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开始升起,随后可以控制第二显示装置进行kernel启动(显示logo)、初始化init等操作后,保持在所显示的logo页面等待接收第一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开始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开机动画。
参考图14,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显示示意图,示出了如图13所示流程的显示示意图,则在显示设备上电之前,在图14的状态A中,第二显示装置(201,小屏)隐藏在第一显示装置(260,大屏)后方。当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在同时上电后,在图14的状态B中,第二显示装置开始升起,同时,两个显示装置各自显示不同的内容,例如开机LOGO,在图14中,将第二显示装置201显示的图形2011记为第三内容、将第一显示装置260显示的图形2001记为第四内容。此时,由于第二显示装置仍然处在上升的状态,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以看到第二显示装置201带着显示图形2011上升的过程。
随后,由于第二控制装置的操作系统计算量较小,当第二控制装置上电后先完成Kernel启动、初始化(init)等操作后,等待第一控制装置的指示。当第一控制装置上电后完成Kernel启动、初始化(init)等操作后,通过RPC通信的方式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使得第二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指示,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开机动画,对应于图14的状态C中,第一显示装置260播放开机动画2002,第二显示装置201根据大屏的指示,播放开机动画2012。
最终,当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开机动画播放完后,完成了显示设备的启动流程,则在图14的状态C中,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各自显示主页、应用程序等功能页面2003和2013,使得用户可以在功能页面上进行后续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上所显示的图形等,以矩形图形作为示例,来作为辅助说明这些图形的存在,实际显示时这些图形可以有不同的颜色、形状、显示位置等,本申请对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显示设备的第二控制装置在上电后,并不立即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升起,而是在接收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后再开始升起的流程图。其中,在右侧第二显示装置对应的流程图中,第二控制装置在上电后并不立即开始升起,而是在可以进行kernel启动(显示logo)、初始化init等操作后,控制第二显示装置保持在所显示的logo页面,并在等待接收第一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开始播放开机动画,并同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开始升起。
参考图16,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显示示意图,示出了如图15所示流程的显示示意图,则在显示设备上电之前,在图16的状态E中,第二显示装置(小屏)隐藏在第一显示装置(大屏)后方。当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在同时上电后,在图16的状态F中,第二显示装置并没有立即上升,同时,第一显示装置260显示图形2001,此时第二显示装置由于隐藏在第一显示装置后方,可以不显示开机图形,或者也可以显示。
随后,由于第二控制装置的操作系统计算量较小,当第二控制装置先完成Kernel启动、初始化(init)等操作后,等待第一控制装置的指示。当第一控制装置完成Kernel启动、初始化(init)等操作后,通过RPC通信的方式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使得第二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指示开始控制第二显示装置上升,并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开机动画,对应于图16的状态G中,第一显示装置260播放开机动画2002,第二显示装置201根据第一显示装置的指示,播放开机动画2012。此时,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以看到第二显示装置201带着开机动画2012上升的过程。
最终,当开机动画播放完后,完成了显示设备的启动流程,则在图16的状态H中,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各自显示主页、应用程序等功能页面2003和2013,使得用户可以在功能页面上进行后续操作。
综上,在上述图15-图16所示实施例中,与图13-图14所示实施例中相比,第二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控制信号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控制信号确定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开机动画的启动时机,从而增加了两个显示装置所播放的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得两个开机动画能够实现时间上“相互衔接”的播放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第二显示装置从如图3所示的第一显示装置后方位置,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第一显示装置预设高度的位置时,所升起的预设高度可以根据显示设备的设置进行不同的调整。其中,可以由第二控制装置,在上电后,通过确定显示设备内的预设状态信息确定预设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第一开关信息和第二开关信息。其中,第一开关信息是指第二显示装置是否上升的开关,当第一开关信息为开启状态,则用于指示需要将第二显示装置移动到第一显示装置上方,当第一开关为关闭状态,则用于指示不需将第二显示装置移动到第一显示装置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信息可以是显示设备的图像采集器的开关。示例性地,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设备的图像采集器202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装置201上的任意位置,在图17中以图像采集器202设置在第二显示装置201下发作为示例,则如图17中虚线将第二显示装置201划分为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可用于显示内容,下半部分可用于设置图像采集器202。将图像采集器202与第二显示装置201上边缘之间的距离记为第一高度L1,将第二显示装置201上下边缘之间的距离记为第二高度L2。则当第二开关信息为开启状态,用于指示需要将第二显示装置上升到能够露出图像采集器202的第二高度L2;当第二开关信息为关闭状态,用于指示可以将第二显示装置上升到第一高度L1,即,由于不使用图像采集器,此时第二显示装置可以不露出图像采集器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上述第一开关信息和第二开关信息,第二显示控制当确定第一开关信息为开启状态且第二开关信息为开启状态,可以确定预设高度为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下边缘之间的第二高度L2;当确定第一开关信息为开启状态且第二开关信息为关闭状态,确定预设高度为第一高度L1;当确定第一开关信息为关闭状态,确定所述预设高度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确定预设高度的流程图,其中,以第一高度L1的数值为70、第二高度L2的数值为100作为示例,其中,100和70具体可以是第二显示装置升起后,第二显示装置的上边缘与第一显示装置的上边缘之间距离占第二显示装置高度的百分比,上述100、70和0仅为一种可能的高度比例设置,还可以设置成其他比例,或者其他单位进行高度的衡量,均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对第二显示装置上升的高度进行差异化控制即可,其差异在于是否露出图像采集设备,以及是否升起第二显示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上次关机时,可能由于断电等意外情况,第二显示装置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并没有完全保持如图3所示的位置,可能升起一定的高度,因此,第二控制装置还需要对当前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是否对第二显示装置进行升起或者降低高度的处理。其中,如图18所示,当第二控制装置上电后,可以通过第二开关信息的状态,判断是否开启图像采集设备(例如可以是摄像机camera等),若第二开关信息的状态为关闭状态,判断不开启图像采集设备,则进一步判断第一开关信息的状态,并在第一开关信息的状态为开启状态,确定需要将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升起到70,随后还需判断当前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是否为70,若是则不需要对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进行控制从而结束流程,若否则需要对将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升高到70最终结束流程。当第二开关信息的状态为关闭状态且第一开关信息的状态为关闭状态时,确定需要将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降低至0,随后还需判断当前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是否为0,若是则不需要对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进行控制从而结束流程,若否则需要对将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进行控制使其降低到0。当第二开关信息的状态为开启状态时,确定需要将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升起到,随后还需判断确定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装置是否为首次升起,若是则确定需要将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升高到70,若不是首次升起则确定需要将第二显示装置的高度是否为100。并且在确定将第二显示装置升起的高度后,还判断第二显示装置当前的高度是否与将要升起的高度相同,若是则结束流程,若否则控制第二显示装置的升高到对应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过程中,第二控制装置中用于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升降到不同高度的过程可以由软件代码实现,并且该软件代码位于中间件接口(hstvos)中,可以通过til接口进行调用。则第二控制装置所进行的开机动画和中间件的初始化顺序,以及控制第二显示装置的升降、查询第二显示装置状态的接口调用顺序为:第二控制装置在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开机动画后、再查询til接口是否准备就绪,并在til接口准备就绪后,调用hstvos中间件实现对第二显示装置升降到不同高度的控制。其中,在开机动画通过til层调用中间件接口(hstvos)时要保证til接口已经初始化完毕,因此在开机动画调用底层接口进行升降第二显示装置之前,需要对til接口的状态进行判断,如果确定til接口没有准备好,则需要等til接口准备好之后再进行调用。此时,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确定预设高度的流程图,因此,在如图18所示的整个流程中,还可以在最开始加入对til接口的判断,使得第二控制装置上电后,还需要确定til接口准备好之后,再继续执行图18中后续的,确定将第二显示装置升降的高度、并通过til接口调用hstvos执行升降的流程。
由于如图18所示的流程在执行时,第一控制装置也同时通过PRC轮询方式确定第二显示装置状态并发送控制命令,例如,当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均上电后,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开始升起到70的高度,此时,第一控制装置又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了控制命令,第二控制装置又需要根据控制命令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升起到70的高度,为了防止第二控制装置的状态混乱,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对其上将屏幕的动作进行标记,例如通过一个函数的状态为true或者false进行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控制装置状态标记的示意图,其中,当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在T1-T2时刻之间进行升降的过程中,可以将函数的状态信息标记为true,此时第二控制装置即使接收到来自第一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命令1,由于还在升降过程中,也不会执行该控制命令1。在T2时刻完成升降之后,第二控制装置将函数的状态信息标记为false,此时若再接收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命令2,可以根据函数的状态确定此时未在升降过程中,可以根据控制命令控制第二控制装置的高度进行升降。从而确保了第二显示装置在升降的过程中,第二控制装置不再重复执行升降的命令,避免升降状态的混乱。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各行伪代码仅为示例,通过软件实现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其他名称的软件函数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示出了如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其中,第二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根据控制信号中标识信息的指示,确定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播放与第一显示装置播放的第一内容相对应的第二内容。其中,当第一内容是显示设备的运营商默认的开机动画,则第二显示装置也播放默认开机动画,当第二内容是广告,则第二显示装置播放星空开机动画等其他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所播放的第一内容,和第二显示装置所播放的第二内容之间可以相互关联,由设计人员进行统一设计,共同实现视觉效果,并且由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显示装置可以在显示开机动画的同时升起,第二内容还可以与第二显示装置的升起动作相对应,使得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之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使得显示设备开机后,第二显示装置的升起可以给用户呈现出更丰富的观感。
例如,第一控制装置在上电后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开机动画,开机动画包括第一图形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随后,第二控制装置在第一图形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之后,再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开始显示其开机动画,第二显示装置的开机动画可以包括第二图形从第三预设位置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
图2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时序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如图13或者图20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下面结合图21的流程,和图22的显示效果共同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显示示意图。
如图21所示,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控制装置同时在时刻t0上电,随后,第一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显示装置在第一时刻t1开始显示第一内容,第一内容对应于如图22中的状态I,当第一控制装置上电并完成初始化后,控制第一显示装置开始显示开机动画,第一内容可以是第一显示装置内的黑点图标,从第一显示装置第一方向上移动的动画,例如第一方向为上方,则第一内容包括从第一显示装置中部到上边缘的上升过程对应的动画,并记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同时,第一显示装置在第一时刻t1之后也可以向第二显示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使得第二显示装置在第二时刻t2接收到控制信号并开始上升。
随后在如图21所示的第三时刻t3,对应于如图22中的状态J,当第一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第一内容中的黑点上升到上边缘后,第一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第一内容中可以不再包括该黑点,此时也可以包括其他内容。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在第三时刻t3开始播放第二内容,第二内容可以是第二显示装置内的黑点图标,从当前第三时刻第二显示装置所露出的最下方位置,向第二显示装置上边缘移动的上升过程对应的开机动画。也就是说,在t3时刻,黑点完成了从第一显示装置到第二显示装置的切换,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内容中的黑点可以在上边缘处逐渐消失并在t3时刻完全消失、第二内容中的黑点可以逐渐显示并在t3时刻完全显示在第二显示装置内,完成二者的衔接过程,对于用户看到的是完整的圆形黑点移动的流畅过程。
随后在如图21所示的第四时刻t4,对应于如图22中的状态K,第二显示装置上升到第一显示装置上方的预设高度,同时,第二显示装置内的第二内容中的黑点也上升到第二显示装置的上边缘。在状态J到状态K的过程中,给用户带来的观感是,黑点将第二显示装置顶起,给显示设备的用户带来更加丰富、流畅的观看体验。
随后在如图21所示的第四时刻t4之后,当第二显示装置升起到预设高度后,不再变化。此时,所显示的第二内容包括从第二显示装置上边缘向下方移动的黑点。随后在如图21所示的t5时刻,对应于如图22中的状态L,第二显示装置在t5时刻之后不再显示黑点,可以显示其他内容。第一显示装置播放的第一内容在t5时刻之后可以包括黑点,从上边缘下降过程对应的动画。并最终在如图21所示的t6时刻,对应于如图22中的状态M,第一显示装置中的黑点回到状态I的初始位置。
至此,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各自完成了开机动画的播放,并实现了启动,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两个显示装置各自播放开机动画,但对于用户看到的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之间的开机动画是连续的。可以理解,整个黑点上升、下降的过程对于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可以拆分为多段不同的动画进行显示,例如,如图21中黑点所在位置来表示,t1-t3时刻,第一显示装置显示黑点上升到最顶端的动画、t3-t5时刻,第二显示装置显示黑点从最底端上升到最顶t4时刻后并返回最底端的过程,t5-t6时刻,第一显示装置播放黑点从最顶端下降的动画。在t3、t5的切换时刻可以在第一显示装置在状态I开始播放开机动画确定t1之后,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就可以提前约定好上述t2、t3等时间点。或者,t3和t5的具体时刻还可以由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之间通过发送同步信号的方式,以RPC通信方式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的“黑点”仅为一种示例,在实际开启的过程中,所述“黑点”还可以是任意其他形状、其他颜色的图形等。例如,在如图22所示的显示示意图中,所画出的黑点,在显示时可以是一个白点,此时显示屏上其他部分保持是黑色,来显示白点的运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上所显示内容的具体移动方向、移动位置等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如图21-22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显示设备在开机过程中,两个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动画的衔接流程,相应地,关机过程中,也可以显示相关的动画。例如,当第一控制装置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关闭指令,控制第一显示装置在第六时刻显示第五内容,并向第二显示装置发送关机命令,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第五内容包括:向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移动的黑点图标,图标在所述第八时刻移动到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第八时刻之后,第一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内容不再包括黑点图标;随后,当第二控制装置在第七时刻接收到关机命令,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在第八时刻开始显示第六内容,第二控制装置显示的第六内容包括:向第二显示装置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移动的黑点图标,黑点图标在第九时刻移动至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一方向上的边缘。而在第九时刻之后,第六内容包括:位置固定在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的黑点图标;当第二显示装置在第十时刻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则在第九时刻和第十时刻之间,黑点图标跟随第二显示装置下降,给用户呈现黑点图标将第二显示装置降低的显示效果。最终,在第十时刻之后,第二显示装置的第六内容不再包括黑点图标,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五内容包括向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二方向上的边缘移动的黑点图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还可以同时接收到关闭指令,并各自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五内容、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六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述过程中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的同步,可以通过RPC通信的方式进行。例如,图23为一种RPC通信的示意图,其中,在显示设备中,第一显示装置和/或第二显示装置内可以设置RPC服务(HiRPCServer),该RPC服务可以提供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之前的RPC通信功能,并且具体可以通过网络(Net)方式、串口(Serial)方式和CEC方式三种不同的PRC通信方式。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显示设备上电后,开机动画从上电到起播9-10s,此时由于显示设备的操作系统系统未启动,Net方式暂不能使用,而串口物理设备只要显示设备的内核(Kernel)启动即可进行通信,所以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中设置的串口通信的客户端HiPRClient在播放开机动画“大屏BootAD”时,可以采用RPC提供的HiRPCServer串口即Serial,与第二显示装置中设置的串口通信的客户端HiPRClient进行通信,使得第二显示装置播放开机动画“小屏BootAD”。因此,当本实施例中使用串口Serial进行RPC通信时,在显示设备启动后,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之间可以在5-6s内打通RPC通信的通路,同时为了保证两个显示装置所播放的动画之间衔接时间误差在1s以内,第二显示装置的升起方式采用直接读写GPIO。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显示装置在亮屏之前开机动画已经启动并准备好,待收到第一显示装置通过RPC通信发送的控制信号后进行播放。对于用户看到的就是在第一显示装置播放到某个位置时第二显示装置升起,并由二者之间动画衔接作用,使得用户在观看两个显示屏幕独立播放的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时,感受不到两个显示装置、两个操作系统所带来的差异,极大提高了显示设备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前述各实施例中针对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之间,何时开始播放开机动画的联动,本实施例则示出了在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均播放开机动画后,对停止播放的联动操作。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之间,可以通过RPC通信的方式,轮询对方的开机动画播放状态,并在一个显示装置停止播放后,通过RPC通信方式向对方发送通知。则对于第二显示装置,可以在通过RPC通信方式接收到第一显示装置完成并停止显示第一内容的通知后,停止显示第二内容;同样地,对于第一显示装置,可以在通过RPC通信方式接收到第二显示装置完成并停止显示第二内容的通知后,停止显示第一内容。最终实现了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对第一内容、第二内容的同时停止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中,当第一控制装置进行恢复出厂设置的重置操作时,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重置画面,第二控制装置也可以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相关联的第二重置画面,实现两个显示装置的重置内容联动。例如,图25为本申请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当第一控制装置接收到恢复出厂设置的指令,并开始进行重置操作时,可以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如图23中的第一重置画面,包括“系统正在初始化”的提示信息,以及初始化的进度条等。此时,第二控制装置也可以控制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重置画面,第二重置画面可以与第一重置画面相同。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6为本申请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在如图26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第二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初始化的进度条。
在上述图25和图26中,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进行联动的具体方式,也可以是通过RPC通信方式。例如,当第一控制装置进行出厂设置进行重置操作,并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重置画面时,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使得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就控制信号显示相应的第二重置画面。第二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第二重置画面容可以是提前存储的,或者是第一控制装置发送给第二控制装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26中所示的场景也可以是其他进行显示设备的功能设置的场景,当第一显示装置显示一种功能设置的内容时,第二显示装置可以显示相关联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设置内容。
而在上述显示设备的重置操作过程中,在重置之后将再次启动,此时,于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各自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处理,并各自在初始化完成后进入主系统,一旦有一个控制装置在初始化过程中异常,无法进入主系统,将导致初始化失败,而导致显示设备出现其他的异常,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重置后初始化过程中存在的异常进行处理,图27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如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显示设备完成重置之后,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各自进行系统初始化操作,并且在初始化过程中,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各自通过RPC通信轮询的方式,确定对方是否完成初始化,并在确定两个控制装置都完成初始化之后,进入主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图27中第一显示装置作为示例,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控制装置在完成初始化操作(初始化进度达到100%)后,可以继续等待第二控制装置完成初始化操作(初始化进度达到100%),并在确定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均完成初始化操作后,第一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显示装置停止显示第一初始化画面,并进入主系统。同样地,第二控制装置在完成初始化操作后,可以继续等待第一控制装置完成初始化操作,并在确定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均完成初始化操作后,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停止显示第二初始化画面,并进入主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每分钟轮询一次的方式,确定对方是否完成初始化操作。而一旦监测到对方预设时间内进度没有变化时,判定对方初始化异常,并重新进行初始化的操作,并向对方发送重启指令,使得对方控制装置同样也重新进行初始化的重启操作。在预设时间内,等待方控制装置可以保持初始化画面,例如指示初始化进度为100%的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图27中第一显示装置作为示例,当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控制装置完成初始化操作且在轮询过程中,确定第二控制装置2分钟的进度没有变化,并继续等待10分钟后,仍然没有变化时,第一控制装置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重启指令,使得第二控制装置重新进行重启操作,并且第一控制装置也可以重新进行重启操作。同样地,当第二控制装置完成初始化操作且在轮询过程中,确定第一控制装置2分钟的进度没有变化,并继续等待10分钟后,仍然没有变化时,第二控制装置向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重启指令,使得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重新进行重启操作,并且第二控制装置也可以重新进行重启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8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中,在第一显示装置260上方加入了可升降的第二显示装置201,由于第一显示装置260设置在第一模具内、第二显示装置201通常设置在第二模具2010内,而第二模具通常是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因此显示设备的生产商为了美观,将第二显示装置201所在的第二模具在显示平面上,以第二显示屏幕的中心为圆心旋转180度后再安装在第二显示装置后方,并能够保持这个角度升起或下降。具体如图28所示,以箭头所示方向为显示设备的上方,则第二显示装置在旋转后设置在第一显示装置后方,并且第二显示装置上标号为B1的边框长度,大于标号为B2的边框的长度,使得第二显示装置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更多的部分能够移动至第一显示装置上方并露出,保证外观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装置做了如图28的翻转设置后,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方向为图中箭头所示的上方,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方向为图中箭头所示的下方,二者显示方向并不相同。因此对于第二显示装置在显示第二内容之前时,就需要先对第二内容中的图像,按照第一显示方向进行相应的翻转,以适应第二显示装置本身所进行的翻转,随后再对图像进行显示,使得第二显示装置虽然显示方向与第一显示装置不同,但是第二显示装置实际显示的第二内容与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的第一内容保持相同的显示方向,都为第一显示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二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第二内容中的第一图像作为示例,图2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图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假设第一图像的尺寸(分辨率)为1920*1080,并将第一图像划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半部分A不用于显示,第二显示装置的尺寸(分辨率)为1920*132,可用于显示第一图像下半部分B的内容。则当第二显示装置所在的模具按照如图28所示的方式翻转180度后,第二控制装置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如图29中的处理,依次对第一图像进行左右镜像翻转后得到中间图像,再对中间图像进行上下镜像翻转处理后,得到图29中右侧的处理后的第一图像,这个图像在图28所示的第二显示装置显示时,能够实现正向显示图像中B部分,从而保证第二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翻转与第二显示装置的翻转匹配,保证显示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也没有感知,进而可以提升显示设备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对图像进行的翻转处理,可以由第二控制装置执行,也可以由第二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设备中的图像处理单元执行,图像处理单元可以是GPU等专用于处理图像的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图像还可以是第二显示装置所显示的任意图像,例如OSD层的图像,或者第一图像还可以是第二显示装置所播放视频中的一帧图像,例如VIDEO层的图像等。其中,OSD层和VIDEO层是第二显示装置的操作系统的两个分层,OSD层就是UI(界面)层,VIDEO层指的是视频播放层。则在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OSD层的第一图像时,将OSD层中待显示的第一图像进行翻转处理后显示;在第二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VIDEO层中待播放的视频时,将视频中的每一帧图像作为第一图像进行翻转后,播放经过翻转处理后的视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上设置的第二显示装置除了可以升降,还可以旋转角度一定的角度。例如,第二显示装置可以在接收到第一显示装置、或者显示设备的用户发送的旋转指令后,根据旋转指令在显示平面上旋转第二角度,例如在图28中向左侧旋转90度。则第二显示装置在显示第一图像之前,还需首先确定当前第二显示装置的显示方向,并确定第一图像的翻转处理方式为第二显示装置相同的向左侧旋转90度,随后再根据确定的翻转处理方式,对第一图像进行翻转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显示装置设置在第一显示装置上方仅为示例,第二显示装置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装置下方、左侧或者右侧等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除了正常工作状态、关闭状态以及待机状态,其中,当显示设备的处于待机状态时,显示设备能够以较低的功率运行,并在再次开机时,实现从待机状态快速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即为STR开机。但是,在一些具有两个显示装置的显示设备中,显示设备中的第一显示装置的第一控制装置可以切换为待机状态,而第二显示装置的第二控制装置无法切换为待机状态。在这种显示设备中,第一控制装置可以处于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第一控制装置开机但是不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工作,使得第一控制装置在待机状态下的功耗小于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功耗。因此,显示设备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第一控制装置可以从待机状态以较少的时间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并更快地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内容,而第二控制装置需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使用直流开机方式,所需的时间较长,使得显示设备在切换时,第一控制装置启动后,还需要等待第二控制装置的启动,使得两个控制装置的启动速度不同,两个控制装置分别在两个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内容在启动效果上产生割裂,影响显示设备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0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示出了第一控制装置从待机STR状态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当第一控制装置上电后,即可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所述第一内容可以是开机动画。随后,第一显示装置继续保持显示第一内容的状态,并由第一控制装置通过轮询等方式,确定第二控制装置完成上电、初始化等操作后,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此时,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开始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内容,并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开始从第一显示装置后方的第一预设位置移动到预设高度的第二预设位置。最终,当第一控制装置确定第二控制装置完成初始化等启动操作后,控制第一显示装置停止显示第一内容,即停止播放开机动画。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对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播放,可以参照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示出了第一控制装置从待机STR状态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当第一控制装置上电后,可以暂不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而是控制第一显示装置保持开机时所显示的第四内容,即开机LOGO等,并通过轮询等方式,确定第二控制装置完成上电、初始化等操作后,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此时,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开始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内容,并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开始从第一显示装置后方的第一预设位置移动到预设高度的第二预设位置。最终,当第一控制装置确定第二控制装置完成初始化等启动操作后,停止显示第四内容,即停止播放开机LOGO。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对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播放,可以参照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0和图31中的第二控制装置在上电后也可以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三内容,即开机LOGO等,并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停止显示该第三内容,并开始显示第二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也可以设置待机STR状态,则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上电后即可直接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三内容,所述第三内容可以是开机LOGO等,随后保持第三内容,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停止显示第三内容,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在关闭时,当第一控制装置接收到关闭指令后,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并控制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五内容,其中,第五内容可以是关机动画,关闭命令可以是显示设备的Power按键等。并且,第一控制装置还可以接收到关闭指令后,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降屏命令。相应地,当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关闭指令,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三状态,并控制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六内容,其中,第六内容可以是关机动画,并且,第二显示装置还在接收到降屏命令后,控制第二显示屏幕从第二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即控制第二显示屏幕移动至第一显示屏幕后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关闭指令可以是显示设备的关机指令,或者,是指示显示设备切换为待机STR状态的指令。
在前述实施例中,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以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而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作为执行主体的显示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例如,显示设备通过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执行上述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由显示设备所执行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如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由显示设备所执行的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
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
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2.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
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
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
3.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
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
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并确定第二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开关信息有关。
4.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一内容;
第二显示装置,被配置为显示第二内容;
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并向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上电后,确定第二预设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显示第二内容;
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的开关信息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具体被配置为,在上电后,确定所述显示设备的预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预设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其中,所述预设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是否移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上方预设高度的第一开关信息和所述图像采集器的第二开关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后方位置;
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上方预设高度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具体被配置为:
当确定所述第一开关信息为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信息为开启状态,确定所述预设高度为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下边缘之间的距离;
当确定所述第一开关信息为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信息为关闭状态,确定所述预设高度为第一高度;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距离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上边缘第一高度的位置;
当确定所述第一开关信息为关闭状态,确定所述预设高度为0。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设备,被配置为存储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多个第一内容的标识信息,以及每个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内容;
所述控制信号中包括所述第一内容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设备中获取所述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内容的标识信息和所述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具体通过RPC串口Serial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10.一种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上电;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第一内容;
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向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第二内容。
CN202110292906.5A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915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38880 WO2022170852A1 (zh) 2021-02-09 2021-12-16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6655 2021-02-09
CN2021101766554 2021-0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815A true CN114915815A (zh) 2022-08-16
CN114915815B CN114915815B (zh) 2023-11-10

Family

ID=8276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2906.5A Active CN114915815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0292564.7A Active CN114915820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0292893.1A Active CN114915814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0292901.2A Active CN114915821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0290971.4A Active CN114915813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2564.7A Active CN114915820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0292893.1A Active CN114915814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0292901.2A Active CN114915821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0290971.4A Active CN114915813B (zh) 2021-02-09 2021-03-18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491581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833A (zh) * 2009-09-11 2011-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CN103261995A (zh) * 2010-10-01 2013-08-21 Flex Electronics ID Co.,Ltd. 单显示器和多显示器之间的应用程序显示过渡
CN110134471A (zh) * 2019-04-01 2019-08-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切换动画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44075A (zh) * 2019-12-11 2020-03-31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带旋转屏的全面屏、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90299A (zh) * 2019-04-19 2020-05-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护眼平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0622A (ja) * 2002-03-25 2003-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表示装置とその表示方法
JP2007058607A (ja) * 2005-08-24 2007-03-08 Fujitsu Ltd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KR20090036191A (ko) * 2007-10-09 2009-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멀티디스플레이장치
JP5132274B2 (ja) * 2007-11-19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271352A (zh) * 2008-05-05 2008-09-24 天津津科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及其实现方法
US9658687B2 (en) * 2011-09-30 2017-05-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sual focus-based control of coupled displays
CN104516697A (zh) * 2013-09-27 2015-04-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269481B1 (ko) * 2014-10-17 2021-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 간에 화면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디바이스
US11481225B2 (en) * 2015-09-10 2022-10-2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display the status of an ancillary embedded system
US20170095734A1 (en) * 2015-10-05 2017-04-06 Jeffrey John O'Donnell, Sr. Dual screen game controller with camera
KR101831510B1 (ko) * 2016-02-15 2018-02-22 목포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것의 양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CN106354458B (zh) * 2016-08-26 2019-09-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391729A (zh) * 2017-08-08 2019-0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8266858B (zh) * 2017-12-25 2019-0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46142A (zh) * 2018-02-28 2018-08-24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开机显示系统及汽车
CN108600453B (zh) * 2018-04-27 2021-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062326A (zh) * 2018-06-29 2018-12-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显示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9106B (zh) * 2018-12-27 2022-01-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屏多任务执行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25865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显示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81882A (zh) * 2019-01-25 2019-07-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双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9056A (zh) * 2019-03-19 2019-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显示方法
KR20200124402A (ko) * 2019-04-24 2020-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2068966B (zh) * 2019-06-10 2024-04-1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系统进入恢复模式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073790B (zh) * 2019-06-10 2022-08-2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双系统间启动状态的同步方法
CN112073666B (zh) * 2019-06-10 2023-03-2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的电源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788379A (zh) * 2019-11-04 2021-05-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方法
CN110979008B (zh) * 2019-12-06 2020-10-30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多处理器分布式双联屏仪表
CN211694254U (zh) * 2019-12-12 2020-10-16 广州达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显示屏自动升降功能的机箱
CN111324183B (zh) * 2020-02-29 2021-12-03 济南腾越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向翻转的双屏计算机
CN111414143A (zh) * 2020-03-17 2020-07-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414205B (zh) * 2020-03-31 2022-05-17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联动开机动画显示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11906792U (zh) * 2020-03-31 2020-11-1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491190B (zh) * 2020-04-03 2022-03-1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系统摄像头切换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510788B (zh) * 2020-04-07 2022-02-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双系统屏幕切换动画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885665B (zh) * 2020-07-30 2022-06-1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N215060879U (zh) * 2021-04-30 2021-12-07 深圳畅想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转向支撑机构和双屏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833A (zh) * 2009-09-11 2011-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便携终端
CN103261995A (zh) * 2010-10-01 2013-08-21 Flex Electronics ID Co.,Ltd. 单显示器和多显示器之间的应用程序显示过渡
CN110134471A (zh) * 2019-04-01 2019-08-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切换动画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90299A (zh) * 2019-04-19 2020-05-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双屏护眼平板
CN110944075A (zh) * 2019-12-11 2020-03-31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带旋转屏的全面屏、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821A (zh) 2022-08-16
CN114915820B (zh) 2024-03-01
CN114915821B (zh) 2023-01-10
CN114915814B (zh) 2023-10-27
CN114915820A (zh) 2022-08-16
CN114915813A (zh) 2022-08-16
CN114915815B (zh) 2023-11-10
CN114915814A (zh) 2022-08-16
CN114915813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1599B (zh) 显示设备及调整摄像头角度的方法
CN111970548B (zh) 显示设备及调整摄像头角度的方法
CN113938727B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12153447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音画同步控制方法
CN112118400A (zh) 显示设备上图像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565862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设备参数的记忆方法、恢复方法
CN112954424A (zh) 显示设备及摄像头启动方法
CN112351334B (zh) 一种文件传输进度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866498B (zh) 一种摄像头异常处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040535B (zh) 一种Wifi处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954043B (zh) 一种信息栏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6264864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14915813B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01649B (zh) 视频播放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1918056B (zh) 一种摄像头状态检测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296664A (zh) 一种副屏亮度调节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363683A (zh) 一种网页应用支持多图层显示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971049A (zh) 一种后台服务管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194355B (zh)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436564B (zh) 一种epos的展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866768B (zh) 显示设备及信息提示方法
CN111857848A (zh) 显示设备开机性能提升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954425A (zh) 显示设备及摄像头控制方法
CN113542850A (zh) 显示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3438554A (zh) 一种资源更新方法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