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4603A - 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4603A
CN114914603A CN202210615691.0A CN202210615691A CN114914603A CN 114914603 A CN114914603 A CN 114914603A CN 202210615691 A CN202210615691 A CN 202210615691A CN 114914603 A CN114914603 A CN 114914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miting
battery module
battery
electric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56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大昌
胡国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56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4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4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4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该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电芯组件沿横向限位,其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电芯以及设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的冷却件;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组合成框架结构,所述电芯组件收容于所述框架结构内,所述冷却件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相连;第二限位组件,与所述框架结构相连,用于对所述电芯组件沿纵向限位。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提升电池模组的装配精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其可靠性影响着车辆的安全性及驾驶体验。
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在电芯层级一般存在3种主流的电芯技术,即方壳电芯、圆柱电芯及软包电芯,其中圆柱电芯因其尺寸标准化程度高,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圆柱电芯的体积较小,单个模组需要配置几十甚至上百颗电芯,电芯组装成模组的过程中,装配工艺也更为复杂,尤其是针对超长模组,单行电芯数量一般会超过例如60颗,模组的装配过程很容易受到累计误差的影响。
因此,相关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能够提升电池模组的装配精度和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包括:
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电芯组件沿横向限位,其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电芯以及设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的冷却件;
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组合成框架结构,所述电芯组件收容于所述框架结构内,所述冷却件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相连;
第二限位组件,与所述框架结构相连,用于对所述电芯组件沿纵向限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限位件,所述电芯组件夹设于相邻的所述横向限位件之间,至少两组所述电芯的侧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向限位件限位配合;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于两个所述横向限位件之间,且相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限位件,至少两组所述电芯的顶部与所述纵向限位件限位配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横向限位件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位配合;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横向限位件相对的侧壁开设的多个限位凹槽,多个所述限位凹槽分别与至少两组所述电芯限位配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凹槽具有弧形内表面,所述弧形内表面与所述电芯侧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相贴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两组所述电芯与所述纵向限位件通过第二限位结构限位配合;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纵向限位件开设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电芯的顶部限位配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通过可拆卸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组合成框架结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横向限位件上开设有多个槽孔,所述槽孔用于向所述电芯之间填充粘接剂;和/或,所述纵向限位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向所述电芯之间填充粘接剂。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系统,包括:
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通过所述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装配而成,与所述多个电芯组件相连的纵向限位件组合成第一装配板;
电芯支架,装配于所述电池模组;
第二装配板,与所述电芯支架相连,装配于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相对侧。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方法,包括:
将电芯组件通过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进行装配,并进行固化处理;其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电芯以及设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的冷却件;
将固化处理后的多个电芯组件相组合,形成电池模组,其中,多个所述电芯组件对应的纵向限位件组合后形成第一装配板;
将多个电芯组件对应的冷却件通过管路相连通;
将电芯支架和第二装配板装配于所述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第二装配板位于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相对侧;
解除所述电池模组上的所述第一装配板,得到预装配模组。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电芯组件通过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进行装配,并进行固化处理之后,包括:
解除第一限位组件,并将电芯组件和纵向限位件进行整体翻转;或
所述将电芯支架和第二装配板装配于所述电池模组之后,包括:
将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芯支架、所述第一装配板及所述第二装配板进行整体翻转,并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发泡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电芯组件沿横向限位,其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电芯以及设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的冷却件;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组合成框架结构,所述电芯组件收容于所述框架结构内,所述冷却件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相连;第二限位组件,与所述框架结构相连,用于对所述电芯组件沿纵向限位。对电芯组件进行装配时,第一限位组件能对电芯组件沿横向限位,连接件能对冷却件进行固定,第二限位组件能对电芯组件沿纵向限位,因此保证了电芯组件及冷却件的装配精度,提升了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限位件,所述电芯组件夹设于相邻的所述横向限位件之间,至少两组所述电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向限位件限位配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于两个所述横向限位件之间;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限位件,至少两组所述电芯与所述纵向限位件限位配合。两组电芯受到两个横向限位件的夹紧力时,能和中间的冷却件稳定贴合,在此状态下,冷却件在粘接剂未固化前不会因外力而产生形变,可以保证粘接剂固化后电芯组件的整体形状的可控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装配系统,由于液冷管的连接操作是在电芯支架装配之前进行,因此,可以为液冷管的连接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能提升液冷管的连接便捷性和液冷管的连接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横向限位件与电芯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横向限位件与电芯组件相配合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电芯组件与冷却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横向限位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横向限位件与连接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框架结构与纵向限位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框架结构与纵向限位件的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纵向限位件和固化后的电芯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多个电芯组件相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和电芯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横向限位件;200、连接件;300、电芯组件;400、冷却件;410、液冷接口;500、纵向限位件;510、通孔;530、限位孔;110、槽孔;130、限位凹槽;140、第一卡槽;520、第二卡槽;150、夹紧力调节件;210、连接槽;220、凸起;600、第二装配板;700、电芯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由于圆柱电芯的体积较小,单个模组需要配置几十甚至上百颗电芯,电芯组装成模组的过程中,装配工艺也更为复杂,尤其是针对超长模组,单行电芯数量一般会超过60颗,模组的装配过程很容易受到累计误差的影响,因此导致装配精度及装配效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能够提升电池模组的装配精度和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横向对应于图1中坐标系的X轴和Y轴方向,纵向对应于图1中坐标系的Z轴方向。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横向限位件与电芯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的框架结构与纵向限位件的配合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6,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电芯组件300沿横向限位,其中,电芯组件300包括至少两组电芯以及设于相邻的电芯之间的冷却件400;连接组件,与第一限位组件组合成框架结构,电芯组件300收容于框架结构内,冷却件400的两端与连接组件固定相连;第二限位组件,与框架结构相连,用于对电芯组件400沿纵向限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电芯进行装配时,第一限位组件能对电芯组件300沿横向限位,连接件200能对冷却件400进行固定,纵向限位件500能对电芯组件300沿纵向限位,进而使得电芯和液冷部件在固化时位置能保持稳定,避免了相关技术的电池模组在装配过程容易受到累计误差影响的缺陷,提升了电池模组的装配精度及效率。
本实施例中,电芯可以为圆柱型电芯,每组电芯包括预设数量的电芯,例如几十颗或上百颗,预设数量的电芯可以呈线性依次排列。
冷却件400用于流通冷却介质,能吸收电芯的热量,进而能对两组电芯进行液冷散热。
其中,冷却件400的形状配合于预设数量的电芯的排列形态设置,例如,当预设数量的电芯呈线性排列时,冷却件400可以为连续弯曲且具有一定长度的带状,弯曲部分的弧度配合于电芯的外表面弧度设置,使得两组电芯分别能贴合于冷却件400的两侧,进而和两组电芯进行热交换,冷却件400的两端设有接头,用于和输送冷却介质的管道相连。
本申请中,电芯组件还可以包括两组以上数量的电芯,例如三组、四组等,其中,每两个相邻的电芯之间可以设置冷却件400。
继续参见图1和图2,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限位件100,横向限位件100在本实施例中也称电芯放置治具。电芯组件300夹设于相邻的横向限位件100之间,横向限位件100可以设置两个,两组电芯分别与两个横向限位件100限位配合。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200,连接件200在本实施例中也称冷却件固定治具,至少两个连接件200连接于两个横向限位件100之间,且相间隔设置。当连接件20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连接件200分别与冷却件400的两端固定相连。
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限位件500,纵向限位件500在本实施例中也称模组工装帽板,纵向限位件500安装于电芯组件300的顶部,两组电芯的顶部与纵向限位件500限位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至少两组电芯能限位于相邻的横向限位件100之间,横向限位件100能在横向两侧对两组电芯进行夹紧,可以对电芯组件300的装配进行辅助定位,避免相关技术中累计误差对电芯组件300装配的影响,提升了电芯组件300的装配精度。
电芯需要与冷却件400进行贴合并涂设粘接剂,粘接剂的涂设过程需要在一定外界压力下进行,以此保证粘接剂固化后,电芯组件300保持整体形状的可控性,即电芯和冷却件400的相对位置需保持稳定。
由于冷却件400的形状为连续弯曲且具有一定长度的带状,因此粘接剂的涂设过程中,冷却件400在粘接剂未固化前很容易因外力而产生形变,进而容易影响到电芯组件300的位置稳定,使得电芯组件300的整体形状难以控制。
本实施例中,电芯受到两个横向限位件100的夹紧力时,能和中间的冷却件400稳定贴合,在此状态下,冷却件400在粘接剂未固化前不会因外力而产生形变,可以保证粘接剂固化后电芯组件300的整体形状的可控性。
参见图3至图5,一些实施例中,横向限位件100的长度和两组电芯的排列长度相匹配,横向限位件100的高度和电芯的高度相匹配。连接组件通过可拆卸结构与第一限位组件组合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通过可拆卸结构与纵向限位件500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结构包括卡合结构及紧固连接件,卡合结构可以是凹凸配合结构或孔柱配合结构,凹凸配合结构可以是燕尾槽结构,孔柱配合结构可以是销孔、三棱柱或半圆柱的配合结构。
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实现卡合结构的设置,连接件200的中间开设有连接槽210,冷却件400插接并固定于连接槽210内。
在连接件200的两侧设置有凸起220,横向限位件100上设置的第一卡槽140,凸起220和第一卡槽140相配合,以此实现连接件200和横向限位件100的连接及定位。
参见图7,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00的顶部设有凸起,纵向限位件500上设有第二卡槽520,第二卡槽520和凸起相配合实现连接件200和纵向限位件500的连接定位。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横向限位件100之间连接有夹紧力调节件150,夹紧力调节件150用于调节两个横向限位件100对电芯组件300的夹紧力。
一种实现方式中,夹紧力调节件150可以是螺纹件,通过调整的螺纹件的扭矩来调节横向限位组件对电芯组件300的夹紧力,同时也能调节两组电芯对冷却件400的夹紧力,从而实现两组电芯与冷却件400之间的压力装配。
参见图5和图7,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连接件200和冷却件400的固定连接,连接件200的中间开设有连接槽210,冷却件400的端部插接并固定于连接槽210内,这样使得两个连接件200可以对冷却件在长度方向上进行限位。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连接件200和横向限位件100的相卡合,在连接件200的两侧设置有凸起220,横向限位件100与凸起220相对的位置设置的第一卡槽140,凸起220和第一卡槽140相配合。
一种实现方式中,夹紧力调节件150同时连接于连接件200和两个横向限位件100。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连接件200与纵向限位件500的相卡合,连接件200的顶部设有凸起,纵向限位件500上设有第二卡槽520,第二卡槽520和凸起相配合;或者,冷却件300的两端高出于连接件200,高出的部位和第二卡槽520相卡合。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在两个横向限位件100相对的侧壁开设的多个限位凹槽130,多个限位凹槽130与多个电芯一一对应,两个横向限位件100的多个限位凹槽130分别与两组电芯限位配合。
一种实现方式中,限位凹槽130具有弧形内表面,弧形内表面与电芯侧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相贴合,使电芯在横向上不会产生位移。
一些实施例中,两组电芯与纵向限位件500通过第二限位结构限位配合;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在纵向限位件500开设的两组限位孔530,两组限位孔530与两组电芯一一对应,两组限位孔530分别与两组电芯的顶部结构限位配合,例如,电芯的顶部结构可嵌入于限位孔530内,使电芯在纵向上不会产生位移。
电芯组件300限位于框架结构内后,可以在两组电芯上涂设粘接剂,粘接剂固化后,能将多个电芯固化为一体。
本实施中,粘接剂的涂设是在横向限位件100施加夹紧力的情况下进行,因此能保证在粘接剂固化后,多个电芯之间的位置的稳定性以及多个电芯与冷却件400之间的位置的稳定性,使得电芯组件300固化后整体形状可控。
一些实施例中,横向限位件100上对应于电芯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稳定电芯的吸附件120。吸附件120可以嵌设于横向限位件100上与限位凹槽130对应的部位,吸附件的设置可以保证电芯在装配时,更稳定地与限位凹槽130限位配合,避免电芯产生偏位。一种实现方式中,吸附件120可以是磁铁。
一种实现方式中,吸附件120可以活动地安装于横向限位件100,通过控制吸附件120与电芯之间的距离或相对位置可调节对电芯的吸附力大小,能进一步保证电芯在限位凹槽130中的位置稳定。
继续参见图1和图2,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粘接剂的涂设,横向限位件100上开设有多个槽孔110,这样能使用注射装置将粘接剂通过槽孔110填充到相邻的电芯中间,粘接剂能通过自由扩散填充到电芯与冷却件400之间,进而完成电芯与冷却件400的固化。
一些实施例中,纵向限位件500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向电芯组件300沿纵向导入粘接剂的通孔510,每个通孔510对应于预设数量的电芯的中间设置,预设数量可以是两个以上,例如三个。
在纵向限位件500上开设通孔510后,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注射装置将粘接剂通过通孔510注入框架结构内,粘接剂能沿竖向流动至电芯的底部,使得粘接剂的填充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电芯固化后的位置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凹槽130、槽孔110及通孔510上与粘接剂相接触的部位可以涂设防粘涂层,防粘涂层可以避免粘接剂的粘连,易于粘接剂的清理。
一种实现方式中,防粘涂层可以是铁氟龙涂层,但不限于此。
结合以上实施例可以发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电芯进行装配时,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一方面,两组电芯能限位于两个横向限位件100之间,两个横向限位件100能在横向两侧对两组电芯进行夹紧,可以对电芯组件300的装配进行辅助定位,避免相关技术中累计误差对电芯组件300装配的影响,提升了电芯组件300的装配精度。另一方面,两组电芯受到两个横向限位件100的夹紧力时,能和中间的冷却件400稳定贴合,在此状态下,冷却件400在粘接剂未固化前不会因外力而产生形变,可以保证粘接剂固化后电芯组件300的整体形状的可控性。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装配结构,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系统。
参见图9和图10,该装配系统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组件300,多个电芯组件300对应的纵向限位件500组合成第一装配板;电芯支架,装配于电池模组,用于对电池模组沿横向限位;第二装配板,装配于第一装配板的相对侧,用于对电池模组沿纵向限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由于电芯组件300在组合前仍限定于纵向限位件500,因此,多片纵向限位件500互相组合形成第一装配板后,各电芯组件300的相对位置能保持稳定,提升了电池模组的装配精度。
本实施例中,单个电芯组件300固化后,两组电芯能稳定地结合为一体,此时可以将两个横向限位件100及两个连接件200进行拆除操作,拆除操作后,电芯组件300仍限定于纵向限位件500,然后将电芯组件300与纵向限位件500进行整体翻转,由于纵向限位件500位在翻转前位于电芯组件300的顶部,翻转后,纵向限位件500支撑于电芯组件300的底部。
参见图9,翻转操作完成后,在滚筒滑台上将固化处理后的其他电芯组件300对应的纵向限位件500进行组合,组合后将多个电芯组件300的冷却件400通过液冷管相连通。第一装配板由多个纵向限位件500相连后组成,例如由纵向限位件500a、500b、500c、500d相连后构成。多个纵向限位件500a、500b、500c、500d可以通过卡合结构及紧固件相连。
本实施例中,由于液冷管的连接操作是在电芯支架装配之前进行,因此,可以为液冷管的连接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能提升液冷管的连接便捷性和液冷管的连接可靠性。
参见图11,可以将电芯支架700倒扣安装在多个电芯组件300上,这样可以实现对质量较大电池模组的装配。电芯支架安装完成后,在电芯支架700的顶部安装第二装配板600,然后整体翻转,使得第二装配板600位于电池模组的底部,第一装配板位于电池模组的顶部。此时多个电芯组件300在电芯支架700中的位置仍然被第一装配板所限制,在此状态下,通过第一装配板上的通孔510将粘接剂注入至电芯底部,使得多个电芯组件300固化为一体,随后在保压限位的情况下使用发泡胶进行发泡操作,发泡操作完成后再解除第一装配板,形成预装配模组,即预装配模组包括多个组合并固化后的电芯模组、电芯支架以及第二装配板,得到预装配模组后,可以将预装配模组通过后续安装步骤完成在车辆上的装配。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装配方法。
参见图12,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将电芯组件通过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进行装配,并进行固化处理;其中,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电芯以及设于至少两组电芯之间的冷却件。
该步骤中,可以通过粘接剂对电芯组件300进行固化处理,固化处理完成后,两组电芯形成一体,两组电芯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然后将横向限位件100和连接件200进行拆除,拆除后,电芯组件300可以稳定地限定于纵向限位件500。
步骤S120,将固化处理后的多个电芯组件相组合,形成电池模组,其中,多个电芯组件对应的纵向限位件组合后形成第一装配板。
该步骤中,将多个电芯组件300组合成电池模组的过程中,多个纵向限位件500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及紧固件相连,使得多个纵向限位件500相连后形成电池模组的第一装配板。
步骤S130,将多个电芯组件对应的冷却件通过管路相连通。
该步骤中,通过液冷管道将多个电芯组件300对应的冷却件400相连,冷却液能在多个冷却件400中流通,进而能对电池模组进行整体散热,由于液冷管的连接操作是在电芯支架装配之前进行,因此,可以为液冷管提供足够的装配空间,能提升液冷管的连接效率和连接可靠性。
步骤S140,将电芯支架和第二装配板装配于电池模组,其中,第二装配板位于第一装配板的相对侧。
完成多个电芯组件300的组合后,再进行电池模组和电芯支架的装配操作,例如,可以将电芯支架倒扣安装在多个电芯组件300上,随后在电芯支架的顶部安装第二装配板。将电池模组翻转,并通过第一装配板上的通孔510向电池模组内注入粘接剂,得到固化后的电池模组。对整体翻转后,第二装配板位于电池模组的底部,第二装配板位于电池模组的顶部。
步骤S150,解除电池模组上的第一装配板,得到预装配模组。
该步骤中,由于多个电芯组件300在电芯支架中的位置仍然被第一装配板所限制,在此状态下,通过第一装配板上的通孔510将粘接剂注入至电芯底部。
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之后,包括:解除第一限位组件,并将电芯组件300和纵向限位件进行整体翻转,整体翻转后,纵向限位件500支撑于电芯组件300的底部,这样可便于液冷管的连接操作。
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40之后,包括:将电池模组、电芯支架、第一装配板及第二装配板进行整体翻转,并对电池模组进行发泡操作。
相关技术中,需要在电芯相对位置中间打入发泡胶,但是发泡胶在发泡过程中,因为初始胶水量不均匀、混入气泡等因素,会导致发泡过程不能保证绝对均匀。不同发泡速度对电芯不同位置带来不同大小的挤压力,从而导致电芯位置蹿位。而电芯位置的跑偏直接影响后续工序中的汇流排焊接过程,其表现为电芯位置产生偏移后不能与汇流排压紧,在使用激光穿透焊接时容易造成虚焊或焊穿等缺陷。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装配板的限制下进行发泡胶的发泡过程,解决了发泡不均匀对电芯位置的冲击影响,避免了相关技术发泡不均匀的缺陷。在量产阶段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如机器人、专机等结构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化,装配结构可多次循环使用,提升了装配精度,具有更好的装配一致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电芯组件300框架结构内固化后,避免相关技术中累计误差对电芯组件300装配的影响,进而在多个电芯组件300装配为电池模组的过程中,提升了多个电芯组件300的装配精度。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电芯组件沿横向限位,其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电芯以及设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的冷却件;
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组合成框架结构,所述电芯组件收容于所述框架结构内,所述冷却件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组件固定相连;
第二限位组件,与所述框架结构相连,用于对所述电芯组件沿纵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向限位件,所述电芯组件夹设于相邻的所述横向限位件之间,至少两组所述电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向限位件限位配合;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于两个所述横向限位件之间,且相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限位件,至少两组所述电芯与所述纵向限位件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横向限位件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横向限位件相对的侧壁开设的多个限位凹槽,多个所述限位凹槽分别与至少两组所述电芯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凹槽具有弧形内表面,所述弧形内表面与所述电芯侧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组所述电芯与所述纵向限位件通过第二限位结构限位配合;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纵向限位件开设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电芯的顶部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通过可拆卸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组合成框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限位件上开设有多个槽孔,所述槽孔用于向所述电芯之间填充粘接剂;和/或,所述纵向限位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向所述电芯之间填充粘接剂。
8.一种电池模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通过所述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装配而成,与所述多个电芯组件相连的纵向限位件组合成第一装配板;
电芯支架,装配于所述电池模组;
第二装配板,与所述电芯支架相连,装配于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相对侧。
9.一种电池模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电芯组件通过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进行装配,并进行固化处理,其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电芯以及设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的冷却件;
将固化处理后的多个电芯组件相组合,形成电池模组,其中,多个所述电芯组件对应的纵向限位件组合后形成第一装配板;
将多个电芯组件对应的冷却件通过管路相连通;
将电芯支架和第二装配板装配于所述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第二装配板位于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相对侧;
解除所述电池模组上的所述第一装配板,得到预装配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电芯组件通过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进行装配,并进行固化处理之后,包括:
解除第一限位组件,并将电芯组件和纵向限位件进行整体翻转;或,
所述将电芯支架和第二装配板装配于所述电池模组之后,包括:
将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芯支架、所述第一装配板及所述第二装配板进行整体翻转,并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发泡操作。
CN202210615691.0A 2022-06-01 2022-06-01 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Pending CN114914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5691.0A CN114914603A (zh) 2022-06-01 2022-06-01 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5691.0A CN114914603A (zh) 2022-06-01 2022-06-01 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4603A true CN114914603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1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5691.0A Pending CN114914603A (zh) 2022-06-01 2022-06-01 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460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78381A (ko) * 2015-12-29 2017-07-07 에이치엘그린파워 주식회사 확장 가능한 적층형 모듈 하우징 및 이를 적용한 배터리 모듈
CN108511845A (zh) * 2018-03-13 2018-09-07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快速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209880757U (zh) * 2019-03-25 2019-12-31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方形电池水冷模组
CN112151700A (zh) * 2020-09-24 2020-12-29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
CN112448082A (zh) * 2020-12-08 2021-03-05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模组
CN216389485U (zh) * 2021-12-20 2022-04-26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78381A (ko) * 2015-12-29 2017-07-07 에이치엘그린파워 주식회사 확장 가능한 적층형 모듈 하우징 및 이를 적용한 배터리 모듈
CN108511845A (zh) * 2018-03-13 2018-09-07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快速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209880757U (zh) * 2019-03-25 2019-12-31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方形电池水冷模组
CN112151700A (zh) * 2020-09-24 2020-12-29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系统
CN112448082A (zh) * 2020-12-08 2021-03-05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模组
CN216389485U (zh) * 2021-12-20 2022-04-26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4277B (zh) 带有冷却装置的用于供电的设备
US10644366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ssembly from an energy storage module, and a cooling element and assembly
EP2200109B1 (de) Halte- und Küh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galvanische Zelle
JP2009522535A (ja) 深絞り熱交換器プレート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DE102008061755A1 (de) Halte- und Kühl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alte- und Kühlungsvorrichtung
CN104972234A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激光焊接的工装
CN114039260A (zh) 光伏接线盒的组装方法
CN102007306A (zh) 一种连结方法
CN114914603A (zh) 电池模组装配结构、系统及装配方法
CN218745918U (zh) 一种托盘框架拼装焊接工装
EP3073545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spannen eines batteriemoduls sowie batteriesystem und fahrzeug
WO2012156412A1 (de) Verfarhen zum stoffschlüssigen verbinden von elementen
CN112820928A (zh) 用于动力电池模组双侧加热膜的自动加压专机
CN217143720U (zh) Ctp装夹工装
CN214417978U (zh) 一种焊接夹具
CN211492869U (zh) 一种用于热熔的治具组件、一种热熔机构
KR102650779B1 (ko) 기능적 구성요소 조립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기능적 구성요소 조립체 및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CN210379149U (zh) 电池装置
KR102581274B1 (ko) 배터리 케이스의 크로스 멤버 조립용 코어 및 코어 장착 지그
CN113681910A (zh) 一种注塑件热熔装配治具
KR102581275B1 (ko) 배터리 케이스용 크로스 멤버의 조립 장치
TWI449234B (zh) Positioning device for conductive probe for power battery
CN217529744U (zh) 一种托盘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DE102022111722B3 (de) Trägerelement für Batteriezellen für ein Hochvoltspeichermodul
EP380229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jecting fluids in node based conne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