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9829A -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9829A
CN114909829A CN202210568073.5A CN202210568073A CN114909829A CN 114909829 A CN114909829 A CN 114909829A CN 202210568073 A CN202210568073 A CN 202210568073A CN 114909829 A CN114909829 A CN 114909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tank
solution tank
refrigerant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80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9829B (zh
Inventor
吴伟
丁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
Original Assigne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 filed Critical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
Priority to CN2022105680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9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9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9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9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9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034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iquid heat storage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exchange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蓄能器,蓄能器包括设有第一换热结构的第一溶液罐、设有第二换热结构的第二溶液罐以及设有第三换热结构的制冷剂罐;以及管路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内的第一溶液浓度,控制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可控地相连,使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管路控制器基于第二溶液浓度,控制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相连通,使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再次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本发明能够提高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进而提高了第一溶液罐的蓄能密度,起到更好地蓄能效果。

Description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蓄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单级蓄能装置主要包括溶液罐及与溶液罐相连通的制冷剂罐,单级蓄能装置的使用过程主要包括蓄能操作和释能操作。蓄能操作时,通过外部热源对溶液罐进行供热,加热溶液罐内溶液产生制冷剂蒸气,随后制冷剂蒸气进入制冷剂罐中,在制冷剂罐中通过冷却水将制冷剂蒸气冷凝。释能操作时,溶液罐中的高浓度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制冷剂在制冷剂罐内持续蒸发吸热,使制冷剂罐产生制冷效应,从而能够用于生产冷冻水。
其中,当溶液罐内的制冷剂蒸发后,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会上升,而当溶液罐内的溶液吸收制冷剂后,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会降低,进而在溶液罐内形成溶液浓度差。溶液罐的蓄能密度与溶液罐的溶液浓度差相关,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差越大,蓄能密度也越大,制冷效果也越好。单级蓄能装置需要在外部热源的驱动温度下蒸发制冷剂以产生浓度差。当驱动温度较低时,由于单级蓄能装置只能在溶液罐与制冷剂罐间形成一次蒸发,不利于产生大量制冷剂蒸气,使得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差较小,进而导致单级蓄能装置的蓄能密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与制冷剂罐相配合,能够再次提升第一溶液罐的溶液浓度差,进而提高了第一溶液罐内的蓄能密度,起到了更好地蓄能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包括:
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包括设有第一换热结构的第一溶液罐、设有第二换热结构的第二溶液罐以及设有第三换热结构的制冷剂罐;
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能与所述第一溶液罐、所述第二溶液罐和所述制冷剂罐可控地相连通;
以及管路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第一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一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
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二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再次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三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三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
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四溶液浓度,断开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完成蓄能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溶液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溶液罐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结构包括第一换热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溶液罐内。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换热结构包括第二换热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第二溶液罐内。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换热结构包括第三换热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制冷剂罐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前述的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内的第一溶液浓度,基于所述第一溶液浓度控制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与制冷剂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一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
基于所述第二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二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再次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三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基于所述第四溶液浓度,断开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第一释能过程,所述第一释能过程的步骤如下:
所述制冷剂罐吸热产生第四制冷剂蒸气,所述制冷剂罐在吸热过程中产生制冷效应,所述第一溶液罐吸收所述第四制冷剂蒸气。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第二释能过程,所述第二释能过程的步骤如下:
所述制冷剂罐吸热产生第五制冷剂蒸气,所述制冷剂罐在吸热过程中产生制冷效应,所述第二溶液罐吸收所述第五制冷剂蒸气。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均呈第一溶液浓度设置,开启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使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与制冷剂罐相连通,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分别加热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用于产生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进入所述制冷剂罐,第三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凝,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被冷凝后保存在所述制冷剂罐中;
当所述第一溶液罐或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时,或当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当所述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停止所述第一蓄能模式,进行所述第二蓄能模式;
所述第二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第一溶液罐与所述第二溶液罐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加热所述第一溶液罐用于产生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通过进入所述第二溶液罐,所述第二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进行冷却,通过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对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进行吸收,使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被吸收后保存在所述第二溶液罐中;
当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时,或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温度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停止所述第二蓄能模式,进行所述第三蓄能模式;
所述第三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加热所述第二溶液罐用于产生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进入所述制冷剂罐,所述第三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凝,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被冷凝后保存在所述制冷剂罐中;
当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时,或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完成蓄能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释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使制冷剂罐与第一溶液罐相连通,第三换热管输送待冷却水,所述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吸热产生所述第四制冷剂蒸气,所述待冷却水被冷却产生冷冻水实现制冷效应;所述第四制冷剂蒸气通过进入所述第一溶液罐,所述第四制冷剂蒸气被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所吸收;
当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下降到第一溶液浓度时,或当所述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到达冰点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释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关闭第一控制阀,使制冷剂罐与第二溶液罐相连通,第三换热管输送待冷却水,所述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吸热产生所述第五制冷剂蒸气,所述待冷却水被冷却产生冷冻水实现制冷效应;所述第五制冷剂蒸气进入所述第二溶液罐,所述第五制冷剂蒸气被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所吸收;
当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下降到第一溶液浓度时,或当所述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到达冰点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为盐水溶液、氨水溶液或吸收式工质对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的第一溶液浓度相同,均为45%-55%。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通过外部热源进行加热,所述外部热源的温度为55℃-9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使用时,将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与制冷剂罐相连通,利用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加热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使得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内的制冷剂蒸发,进而将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内的第一溶液浓度提升至第二溶液浓度,然后利用第三换热结构在制冷剂罐内冷凝制冷剂蒸气,实现第一蓄能模式;
进一步地,可通过再次提升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用于进一步增加第一溶液罐的蓄能密度;具体的,将第一溶液罐与第二溶液罐相连通,利用第一换热结构加热第一溶液罐,使得第一溶液罐内的制冷剂再次蒸发,进而将第一溶液罐内的第二溶液浓度提升至第三溶液浓度,然后利用第二换热结构对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进行冷却,利用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实现第二蓄能模式;
进一步地,可通过回升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用于增加第二溶液罐的蓄能密度;具体的,将第二溶液罐与制冷剂罐相连通,利用第二换热结构加热第二溶液罐,使得第二溶液罐内的制冷剂再次蒸发,使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即第二溶液浓度),然后利用第三换热结构在制冷剂罐冷凝制冷剂蒸气,实现第三蓄能模式;
本发明能够通过管路控制器控制蓄能器和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实现蓄能过程;通过第一蓄能模式,能够提高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通过第二蓄能模式,能够再次提高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使得第一溶液罐与制冷剂罐之间具有更大的溶液浓度差,进而显著地提高了第一溶液罐内的蓄能密度,也使得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内的总蓄能密度得到提高,具有更好地制冷效果;
当需要释能时,将制冷剂罐与第一溶液罐或第二溶液罐相连通,进而利用第一溶液罐或第二溶液罐进行单独释能过程;具体的,向第三换热结构中输入待预冷水,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吸收待预冷水的热量而输出冷冻水,制冷剂吸热后形成制冷剂蒸气,利用第一溶液罐或第二溶液罐吸收所述制冷剂蒸气,进而使得第一溶液罐或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下降;当第一溶液罐或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下降到第一溶液浓度时,完成释能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的第一蓄能模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的第二蓄能模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的第三蓄能模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的第一释能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的第二释能过程示意图;
图7为所述第一溶液罐、第二溶液罐和所述单级溶液罐在不同温度下获得的浓度差变化数据示意图;
图8为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和所述单级蓄能装置在不同温度驱动下的蓄能密度数据折线图;
图9为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和所述单级蓄能装置在不同温度驱动下的蓄能效率数据折线图;
图10为实施例1蓄能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折线图;
图11为实施例1蓄能过程中温度变化折线图;
图12为实施例1蓄能过程中热负荷变化折线图;
图13为实施例1蓄能过程中蒸气质量流量变化折线图;
图14为实施例1蓄能过程中系统压力变化折线图;
图15为实施例1释能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折线图;
图16为实施例1释能过程中温度变化折线图;
图17为实施例1释能过程中热负荷变化折线图;
图18为实施例1释能过程中蒸气质量流量变化折线图;
图19为实施例1释能过程中系统压力变化折线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00、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
1、第一溶液罐;11、第一换热结构;
2、第二溶液罐;21、第二换热结构;
3、制冷剂罐;31、第三换热结构;
4、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1、第一连接管;411、第一控制阀;42、第二连接管;421、第二控制阀;43、第三连接管;431、第三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通过单级蓄能装置主要包括溶液罐及与溶液罐相连通的制冷剂罐,在使用单级蓄能装置进行制冷操作时,需要先对溶液罐进行蓄能;单级蓄能装置需要在外部热源的驱动下蒸发制冷剂以产生溶液浓度差。当驱动温度较低时,由于单级蓄能装置只能在溶液罐与制冷剂罐间形成一次蒸发,不利于产生大量制冷剂蒸气,使得单级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差较小,进而导致单级蓄能装置的蓄能密度较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主要用于增大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差。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19,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包括设有第一换热结构11的第一溶液罐1、设有第二换热结构21的第二溶液罐2以及设有第三换热结构31的制冷剂罐3;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能与所述第一溶液罐1、所述第二溶液罐2和所述制冷剂罐3可控地相连通。
以及管路控制器(未示出),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第一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与所述制冷剂罐3相连通,切换至第一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相连通,切换至第二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再次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
整体上,参照图1,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中同时设置有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在进行第一蓄能模式时,参照图2,使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第一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进而能够实现单级蓄能装置所具有的蓄能过程;进一步地,参照图3,当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完成第一蓄能模式后,连通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使第一溶液罐1内的第二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提高了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差,进而提高了第一溶液罐1的蓄能密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三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使所述第二溶液罐2与所述制冷剂罐3相连通,切换至第三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四溶液浓度,断开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完成蓄能过程。其中,第四溶液浓度可以与第二溶液浓度相同,进而使得第二溶液罐2回升到第一蓄能模式后的溶液浓度状态。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溶液罐1、第二溶液罐2和制冷剂罐3,并通过第一蓄能模式、第二蓄能模式和第三蓄能模式,显著地提高了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差,进而提高了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蓄能密度,具有更好地制冷效果。
具体的,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溶液罐1;第一换热结构11;第二溶液罐2;第二换热结构21;制冷剂罐3;第三换热结构31;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管路控制器。
其中,管路控制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上的阀门。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操作代替管路控制器用于控制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上的阀门,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包括第一连接管41、第二连接管42和第三连接管43;所述第一连接管41上设有第一控制阀411,所述第一连接管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溶液罐1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2上设有第二控制阀421,所述第二连接管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溶液罐2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43上设有第三控制阀431,所述第三连接管43的一端与所述制冷剂罐3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4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43的另一端相连通设置。
当然,设计人员也可在第一连接管41、第二连接管42和第三连接管43之间设置三通阀,利用管路控制器控制三通阀实现各管路间的连通,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结构11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通过第一换热管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能够向第一换热管内输送外部热源或冷却水。
当然,设计人员也可根据换热需要使用其他换热结构替换第一换热管,例如在第一溶液罐1上设置换热水套或将换热管盘绕设置在第一溶液罐1的外侧壁上等,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结构21包括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通过第二换热管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能够向第一换热管内输送外部热源或冷却水。
具体的,第二溶液罐2和第二换热结构21可与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换热结构21呈相同设置,进而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之间能够替换使用,这也减少了制造不同规格溶液罐的制造难度。当然,设计人员根据使用需要还可调整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的规格尺寸,这里不做限制。
其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在使用过程中,可利用外部热源通过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加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进而蒸发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制冷剂蒸气;当然,也可向第一换热管或第二换热管内输入冷却水,起到冷却溶液进而吸收制冷剂蒸气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换热结构31包括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具有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制冷剂罐3内。通过第三换热管的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能够向第三换热管内输送冷却水或待冷却水。
使用时,将冷却水输入第三换热管,进而将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中产生的制冷剂蒸气冷凝存储在制冷剂罐3中;当需要释能时,则将待冷却水输入第三换热管,待冷却水在第三换热管内吸热从而输出冷冻水,制冷剂罐3内的制冷剂吸热而产生制冷剂蒸气。
当然,设计人员也可采用其他的换热结构替换第三换热管,这里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前述的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使用方法,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19,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第一溶液浓度,基于所述第一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与所述制冷剂罐3相连通,切换至第一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基于所述第二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相连通,切换至第二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再次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第三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使所述第二溶液罐2与所述制冷剂罐3相连通,切换至第三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基于所述第四溶液浓度,断开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4。
具体的,第一蓄能模式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均作为制冷剂蒸气发生器。采用外部热源加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产生第一制冷剂蒸气,在制冷剂罐3中通入冷却水进而冷凝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将制冷剂存储在制冷剂罐3内。在第一蓄能模式中,由于制冷剂被蒸发,使得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上升,当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接近外部热源温度,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制冷剂蒸发速度会变得缓慢,此时可进行第二蓄能模式。
第二蓄能模式中采用外部热源再次加热第一溶液罐1,使第一溶液罐1产生第二制冷剂蒸气,然后在第二溶液罐2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溶液,从而吸收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将制冷剂存储在第二溶液罐2内。在第二蓄能模式中,第一溶液罐1再次被加热,使得第一溶液罐1的溶液浓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而第二溶液罐2吸收了第一溶液罐1再次产生的制冷剂蒸气,使得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会下降,此时可进行第三蓄能模式。
第三蓄能模式中,再次利用外部热源加热第二溶液罐2产生第三制冷剂蒸气,然后在制冷剂罐3内通入冷却水冷凝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将制冷剂存储在制冷剂罐3内,使得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能够回升至第一蓄能模式后的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
其中,第一制冷剂蒸气由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进行一级蓄能时产生,利用外部热源加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将尽可能多的制冷剂蒸发,使得第一制冷剂蒸气的蒸发量一般为蓄能过程中最多的一次。第二制冷剂蒸气由第一溶液罐进行二级蓄能时产生,利用外部热源再次加热第一溶液罐1,以及利用第二溶液罐2的吸收作用,将尽可能多的制冷剂蒸发。第三制冷剂蒸气由第二溶液罐2和制冷剂罐3进行第三蓄能模式时产生,利用外部热源再次加热第二溶液罐2将尽可能多的制冷剂蒸发,第二溶液罐2通过产生第三制冷剂能够回升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
通过依次进行第一蓄能模式、第二蓄能模式和第三蓄能模式能够提高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使得第一溶液罐1内具有更大的溶液浓度差,更大的溶液浓度差能够提高第一溶液罐1的蓄能密度,使得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具有更好地使用效果。
其中,外部热源可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外部热源的供热温度为55℃-90℃。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能够降低碳排放,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当然,设计人员也可采用其他的热源及供热温度,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第一释能过程,所述第一释能过程的步骤如下:所述制冷剂罐3吸热产生第四制冷剂蒸气,所述制冷剂罐3在吸热过程中产生制冷效应,所述第一溶液罐1吸收所述第四制冷剂蒸气。
进一步地,参照图6,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第二释能过程,所述第二释能过程的步骤如下:所述制冷剂罐3吸热产生第五制冷剂蒸气,所述制冷剂罐3在吸热过程中产生制冷效应,所述第二溶液罐2吸收所述第五制冷剂蒸气。
当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释能时,可对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进行单独释能,进而充分地利用第一溶液罐1或第二溶液罐2中的蓄能;或者,也可先对第一溶液罐1进行释能操作,当第一溶液罐1释能完毕后,再对第二溶液罐2进行蓄能操作。当然,使用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释能顺序和过程,这里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均呈第一溶液浓度设置,开启第一控制阀411、第二控制阀421和第三控制阀431使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与制冷剂罐3相连通,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分别加热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用于产生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进入所述制冷剂罐3,第三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凝,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被冷凝后保存在所述制冷剂罐3中。
当所述第一溶液罐1或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时,或当所述第一溶液罐1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当所述制冷剂罐3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停止所述第一蓄能模式,进行所述第二蓄能模式。
所述第二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41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421,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431,使所述第一溶液罐1与所述第二溶液罐2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加热所述第一溶液罐1用于产生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通过进入所述第二溶液罐2,所述第二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进行冷却,通过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对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进行吸收,使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被吸收后保存在所述第二溶液罐2中。
当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时,或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停止所述第二蓄能模式,进行所述第三蓄能模式。
所述第三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411,开启所述第二控制阀421和所述第三控制阀431,使所述第二溶液罐2与所述制冷剂罐3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加热所述第二溶液罐2用于产生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进入所述制冷剂罐3,所述第三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凝,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被冷凝后保存在所述制冷剂罐3中。
当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时,或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制冷剂罐3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421和所述第三控制阀431,完成蓄能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释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第一控制阀411和第三控制阀431,关闭第二控制阀421,使制冷剂罐3与第一溶液罐1相连通,第三换热管输送待冷却水,所述制冷剂罐3内的制冷剂吸热产生所述第四制冷剂蒸气,所述待冷却水被冷却产生冷冻水实现制冷效应;所述第四制冷剂蒸气通过进入所述第一溶液罐1,所述第四制冷剂蒸气被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所吸收;
当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下降到第一溶液浓度时,或当所述制冷剂罐3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到达冰点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411和所述第三控制阀43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释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第二控制阀421和第三控制阀431,关闭第一控制阀411,使制冷剂罐3与第二溶液罐2相连通,第三换热管输送待冷却水,所述制冷剂罐3内的制冷剂吸热产生所述第五制冷剂蒸气,所述待冷却水被冷却产生冷冻水实现制冷效应;所述第五制冷剂蒸气进入所述第二溶液罐2,所述第五制冷剂蒸气被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所吸收。
当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下降到第一溶液浓度时,或当所述制冷剂罐3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到达冰点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411和所述第三控制阀4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为盐水溶液、氨水溶液或吸收式工质对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中,所述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的第一溶液浓度相同,均为45%-55%。
当然,设计人员也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制冷剂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这里不做限制。
例如,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采用溴化锂水溶液作为制冷剂溶液。具体的,可采用45%含量的溴化锂溶液,溴化锂溶液的总使用量可控制在60kg左右,其中溴化锂的质量占比为45%。使用时将60kg的溴化锂水溶液平均分配在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中。可利用外部热源加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其中外部热源的输入温度控制在70℃左右;进一步地,冷却水的输入温度可控制在32℃左右;当进行释能产生冷冻水时,通过控制待冷却水的流速使冷冻水的温度控制在7℃左右。
其中,当第一溶液罐1或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或冷却水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可认为蓄能过程或释能过程速率过慢,可终止蓄能过程或释能过程。且为了避免溶液中溶质结晶,在蓄能过程中,当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达到65%时,可终止蓄能过程,认为蓄能过程完成。
参照图5至图9,第一蓄能模式时,使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与制冷剂罐3相连通,先利用外部热源加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产生制冷剂蒸气,将制冷剂蒸气输入制冷剂罐3中进行冷凝;在此过程中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均被加热升温产生制冷剂蒸气,使得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56.9%。
随着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的被加热升温,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接近外部热源温度时,会导致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接近外部热源温度,导致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的蓄能效率下降,即热负荷及蒸气的质量流量降低,使得发生过程难以维系,此时可进行第二蓄能模式。
第二蓄能模式时,使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相连通,利用外部热源继续加热第一溶液罐1产生制冷剂蒸气,将制冷剂蒸气输入第二溶液罐2中,并向第二溶液罐2内输入冷却水用于冷却溶液从而吸收制冷剂蒸气;由于制冷剂蒸气被吸收,使得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组成的系统内压下降,进而使得第一溶液罐1内的蒸发过程得到加强,从而能够继续提高第一溶液罐1的溶液浓度;在此过程中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会显著地上升至65%左右,此时为了避免第一溶液罐1内结晶,可认为第一溶液罐1的蓄能过程完成;而第二溶液罐2吸收了第一溶液罐1内的制冷剂蒸气,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会下降至50.2%左右,此时可进行第三蓄能模式。
第三蓄能模式时,使第二溶液罐2与制冷剂罐3相连通,利用外部热源再次加热第二溶液罐2产生制冷剂蒸气,将制冷剂蒸气输入制冷剂罐3中,并向制冷剂罐3内输入冷却水用于冷凝制冷剂蒸气;在此过程中使得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重新回升至56.9%左右,进而完成第三蓄能模式。
通过上述过程,使得第一溶液罐1的溶液浓度提高至65%左右,第二溶液罐2的溶液浓度重新回到56.9%左右,进而提高了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蓄能容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单级蓄能装置作为对比实验。单级蓄能装置由一个单级溶液罐和一个单级制冷剂罐组成,可在溶液罐内设置与第一溶液罐1相同的初始溶液,然后利用单级溶液罐和单级制冷剂罐在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相同情况下进行蓄能过程和释能过程,从而获取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和单级蓄能装置之间的蓄能过程动态特征和释能过程动态特征。具体的,参照图10至图14,蓄能过程动态特征包括蓄能溶液浓度变化数据、蓄能温度变化数据、蓄能热负荷变化数据、蓄能蒸气质量流量变化数据以及蓄能系统压力变化数据。参照图15至图19,释能过程动态特征包括释能溶液浓度变化数据、释能温度变化数据、释能热负荷变化数据、释能蒸气质量流量变化数据以及释能系统压力变化数据。
其中,图10为蓄能溶液浓度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第一溶液罐1、第二溶液罐2和对比实验中单级蓄能装置的单级溶液罐再进行蓄能过程时,各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变化情况。通过图10可知,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在蓄能过程后,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浓度得到显著提高,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先提高再下降,最后恢复到与单级溶液罐基本相同的溶液浓度。
图11为蓄能温度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进行蓄能过程时,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温度、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以及制冷剂罐3内的制冷剂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单级蓄能装置中的单级溶液罐内的溶液温度和单级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温度的变化情况。其中,第二溶液罐2在第一蓄能模式中需要吸收外部热源蒸发制冷剂,使得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升高,而在第二蓄能模式中第二溶液罐2还需要通入冷却水冷却溶液,使得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降低,因此第二溶液罐2具有两种温度变化情况。
图12为蓄能热负荷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进行蓄能过程时,本发明的第一换热结构11、第二换热结构21以及第三换热结构31的热负荷变化情况,以及单级蓄能装置中的单级溶液罐上的单级溶液罐换热结构和单级制冷剂罐上的单级制冷剂罐换热结构的热负荷变化情况。其中,第二换热结构21在第一蓄能模式中需要吸收外部热源蒸发制冷剂,且在第二蓄能模式中第二换热结构21还需要通入冷却水冷却溶液从而吸收制冷剂,因此第二换热结构21具有两种热负荷变化情况。
图13为蓄能蒸气质量流量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进行蓄能过程时,本发明的第一溶液罐1、第二溶液罐2和制冷剂罐3内的蒸气质量流量变化情况,其中第二溶液罐2在第一蓄能模式中吸收外部热源产生制冷剂蒸汽,且在第二蓄能模式中第二溶液罐2通过冷却水冷却溶液从而吸收制冷剂蒸汽。以及单级蓄能装置中的蒸气质量流量变化情况,由于单级蓄能装置仅进行一次蓄能,因此单级蓄能装置的记录了单级制冷剂罐内的蒸气质量流量的变化情况。
图14为蓄能系统压力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进行蓄能过程时,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和单级蓄能装置中的系统压力变化情况。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先使用第一溶液罐1进行释能,再使用第二溶液罐2进行释能。
图15为释能溶液浓度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进行释能时,本发明中的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浓度变化情况,以及单级蓄能装置的单级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变化情况。
图16为释能温度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本发明中第一溶液罐1内的溶液温度、第二溶液罐2内的溶液温度和制冷剂罐3内制冷剂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单级蓄能装置中的单级溶液罐内的溶液温度和单级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17为释能热负荷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本发明中第一换热结构11的热负荷、第二换热结构21的热负荷和第三换热结构31的热负荷的变化情况,以及单级蓄能装置中单级溶液罐换热结构的热负荷以及单级制冷剂罐换热结构的热负荷。
图18为释能蒸气质量流量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本发明第一溶液罐1和第二溶液罐2与制冷剂罐3之间的蒸气质量流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单级蓄能装置的单级溶液罐和单级制冷剂罐之间的蒸气流量的变化情况。
图19为释能系统压力变化数据,其主要包括进行释能过程时,本发明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和单级蓄能装置中的系统压力变化情况。
由附图7可知,当外部热源的温度低于65℃,单级蓄能装置已无法运作,而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第一溶液罐1依然产生较大的浓度差,具有更高的蓄能密度;且第二溶液罐2在辅助第一溶液罐1进行蓄能后依然可以起到与单级溶液罐相同的蓄能效果。由此可知,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相比于单级蓄能装置能够在较低的外部热源温度驱动下产生较大的溶液浓度差,获得更好的蓄能效果。
进一步地,可参照图8和图9,为单级蓄能装置和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在不同外部热源温度驱动下的蓄能密度和蓄能效率的对比。由图可知,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蓄能密度和蓄能效率随着外部热源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但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蓄能密度下降速度相比于单级蓄能装置的蓄能密度下降速度更慢;且在外部热源小于80℃的低温范围内,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蓄能密度相较于单级蓄能装置的蓄能密度具有显著地提高。且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在外部热源温度小于65℃时依然可以运作,而单级蓄能装置则无法正常运作,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的最低驱动温度甚至可降低至55℃左右,这大大提高了所述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100对低温外部热源的利用效率,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包括设有第一换热结构的第一溶液罐、设有第二换热结构的第二溶液罐、以及设有第三换热结构的制冷剂罐;
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能与所述第一溶液罐、所述第二溶液罐和所述制冷剂罐可控地相连;
以及管路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第一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一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
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二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再次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三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三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
所述管路控制器基于所述第四溶液浓度,断开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完成蓄能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溶液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溶液罐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包括第一换热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第一溶液罐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结构包括第二换热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第二溶液罐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结构包括第三换热管,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换热管盘绕设置在所述制冷剂罐内。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内的第一溶液浓度,基于所述第一溶液浓度控制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与制冷剂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一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
基于所述第二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二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再次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溶液浓度,控制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使所述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切换至第三蓄能模式,使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
基于所述第四溶液浓度,断开所述制冷剂蒸气控制管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均呈第一溶液浓度设置,开启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使第一溶液罐和第二溶液罐与制冷剂罐相连通,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分别加热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用于产生第一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进入所述制冷剂罐,第三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凝,所述第一制冷剂蒸气被冷凝后保存在所述制冷剂罐中;
当所述第一溶液罐或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上升至第二溶液浓度时,或当所述第一溶液罐和所述第二溶液罐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当所述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停止所述第一蓄能模式,进行所述第二蓄能模式;
所述第二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第一溶液罐与所述第二溶液罐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加热所述第一溶液罐用于产生第二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通过进入所述第二溶液罐,所述第二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进行冷却,通过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对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进行吸收,使所述第二制冷剂蒸气被吸收后保存在所述第二溶液罐中;
当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上升至第三溶液浓度时,或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温度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停止所述第二蓄能模式,进行所述第三蓄能模式;
所述第三蓄能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第二溶液罐与所述制冷剂罐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利用外部热源加热所述第二溶液罐用于产生第三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进入所述制冷剂罐,所述第三换热管利用冷却水对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凝,所述第三制冷剂蒸气被冷凝后保存在所述制冷剂罐中;
当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回升至第四溶液浓度时,或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温度与外部热源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或所述制冷剂罐内的制冷剂温度与所述第三换热管内的冷却水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0.5℃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完成蓄能过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罐内的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罐内的溶液为盐水溶液、氨水溶液或吸收式工质对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CN202210568073.5A 2022-05-24 2022-05-24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909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8073.5A CN114909829B (zh) 2022-05-24 2022-05-24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8073.5A CN114909829B (zh) 2022-05-24 2022-05-24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9829A true CN114909829A (zh) 2022-08-16
CN114909829B CN114909829B (zh) 2024-01-26

Family

ID=82767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8073.5A Active CN114909829B (zh) 2022-05-24 2022-05-24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982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2085A (ja) * 1994-11-16 1996-05-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ドライクリーナにおける排水浄化装置
JP2000097455A (ja) * 1998-09-25 2000-04-04 Nippon Spindle Mfg Co Ltd 氷蓄熱装置における冷却能力制御装置
WO2000029748A1 (fr) * 1998-11-12 2000-05-25 Yuanming Yi Usine thermoelectrique utilisant l'eau naturelle et la difference de temperature negative
WO2003031882A1 (fr) * 2001-10-04 2003-04-17 Ebara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refrigeration par absorption
CN1743770A (zh) * 2005-10-10 2006-03-08 尹进福 一种溶液除湿结合电驱动制冷压缩机的双效蓄能方法
CN1828197A (zh) * 2006-01-14 2006-09-0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多温级蓄能制冷方法
JP2008111571A (ja) * 2006-10-30 2008-05-15 Jfe Engineering Kk 給湯装置
CN102305494A (zh) * 2011-07-14 2012-01-04 清华大学 一种含结晶的吸收式化学蓄能装置
CN204301361U (zh) * 2014-11-28 2015-04-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冷热功储存与转换系统
CN109443065A (zh) * 2018-12-01 2019-03-08 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动结晶技术的大浓差吸收式蓄能装置
CN212566398U (zh) * 2020-07-07 2021-02-19 开尔文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能产生与储存一体化室内温控冷热供应系统
CN114017947A (zh) * 2020-07-17 2022-02-08 香港城市大学 一种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及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2085A (ja) * 1994-11-16 1996-05-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ドライクリーナにおける排水浄化装置
JP2000097455A (ja) * 1998-09-25 2000-04-04 Nippon Spindle Mfg Co Ltd 氷蓄熱装置における冷却能力制御装置
WO2000029748A1 (fr) * 1998-11-12 2000-05-25 Yuanming Yi Usine thermoelectrique utilisant l'eau naturelle et la difference de temperature negative
WO2003031882A1 (fr) * 2001-10-04 2003-04-17 Ebara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refrigeration par absorption
CN1743770A (zh) * 2005-10-10 2006-03-08 尹进福 一种溶液除湿结合电驱动制冷压缩机的双效蓄能方法
CN1828197A (zh) * 2006-01-14 2006-09-0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多温级蓄能制冷方法
JP2008111571A (ja) * 2006-10-30 2008-05-15 Jfe Engineering Kk 給湯装置
CN102305494A (zh) * 2011-07-14 2012-01-04 清华大学 一种含结晶的吸收式化学蓄能装置
CN204301361U (zh) * 2014-11-28 2015-04-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冷热功储存与转换系统
CN109443065A (zh) * 2018-12-01 2019-03-08 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动结晶技术的大浓差吸收式蓄能装置
CN212566398U (zh) * 2020-07-07 2021-02-19 开尔文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能产生与储存一体化室内温控冷热供应系统
CN114017947A (zh) * 2020-07-17 2022-02-08 香港城市大学 一种多功能吸收式蓄能型太阳能混合动力热泵及运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晓灵: "吸收式蓄能与释能的动态特性及其性能改善方法_张晓灵_1.2.2_蓄能循环形式研究_19_23", 工程科技Ⅱ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9829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4025B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的三相蓄能方法
US4408468A (en)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absorption heat pump
CN101737996B (zh) 热泵循环系统以及冷热联供方法
CN110171553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WO2020164255A1 (zh) 换能方法和系统
CN103003531A (zh) 用于储存热电能的热电能量储存系统和方法
CN102230686A (zh) 溴化锂吸收-压缩式串联升压制冷/热泵系统
WO2021248289A1 (zh) 换能方法和系统
WO2019114536A1 (zh) 构造冷源能量回收系统、热力发动机系统及能量回收方法
CN202216448U (zh) 扩散吸收式制冷与蒸汽压缩制冷联合循环装置
CN115406288B (zh) 二氧化碳气液相变储能系统的存储单元、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2322705B (zh) 扩散吸收式制冷与蒸汽压缩制冷联合循环装置
CN102032706A (zh) 吸收式制冷机
JPH0252962A (ja) 冷熱発生方法
CN109253559A (zh) 一种微波吸附式制冷系统及方法
CN116221616A (zh) 气液相变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WO1997040327A1 (fr) Pompe thermique d'absorption par compression
US6519946B2 (en) Cogeneration system using waste-heat gas generated in micro gas turbine
CN102364266A (zh) 一种双温位的蒸汽压缩冷变换器
CN107560221B (zh) 双压型吸收式储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989474A (zh) 基于低品位热能利用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与吸附制冷联供系统
CN114909829A (zh) 双级吸收式蓄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694331A (zh) 单级基础上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CN101586892B (zh) 冷热源互补的同步制冷制热机组
JP2002174493A (ja) コ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