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9793B -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9793B
CN114909793B CN202110177843.9A CN202110177843A CN114909793B CN 114909793 B CN114909793 B CN 114909793B CN 202110177843 A CN202110177843 A CN 202110177843A CN 114909793 B CN114909793 B CN 114909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olute
air outlet
door
ai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78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9793A (zh
Inventor
杨杰
吴俊鸿
向新贤
陈志伟
何博
李建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1778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9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9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9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9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9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3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electric motor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风道结构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门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还包括第二蜗壳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门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根据本公开能有效地实现大角度的出风导风效果,通过风门的打开实现上出风的大角度导风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上出风扫风角度小的问题,实现上出风的广角扫风;风门关闭时与蜗壳成为一体,正常实现向下出风。

Description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空调中的上出风模式比较单一,只能通过简单的扫风叶片来进行扫风导向,以实现向上出风的左右扫风功能,但其扫风角度比较小,吹风范围比较窄,不能实现大范围的扫风功能。
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导风主要是通过风道外面的导风叶片进行导风,其有2个缺点:其一是导风板设置在外面占用壳体的空间,使得空调壳体尺寸变大;其二是设置在外面的导风板因其远离风道的出风口,不能很好地控制风的导向。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上出风模式比较单一,吹风范围比较窄,不能实现大范围的扫风功能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公开研究设计出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出风模式比较单一,吹风范围比较窄,不能实现大范围的扫风功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其包括:
第一蜗壳和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门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
还包括第二蜗壳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门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水平布置,且所述第一蜗壳为位于左侧的左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为位于右侧的右蜗壳;所述第一风门为位于所述第二风门左侧的左风门,所述第二风门为位于所述第一风门右侧的右风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为位于所述第一蜗壳上端的第一上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为位于所述第二蜗壳上端的第二上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风门为位于所述第二风门左侧的左风门,所述第二风门为位于所述第一风门右侧的右风门时:所述第一出风口为左上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右上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门的纵截面为弧形段的结构,所述第一风门与所述第一蜗壳相接时拼接成光滑的弧形面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风门的纵截面为弧形段的结构,所述第二风门与所述第二蜗壳相接时拼接成光滑的弧形面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门的第一端铰接、第二端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和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风门的第三端铰接、第四端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蜗壳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为第一位置、另一端为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风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位置相接,且所述第一风门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风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位置相接、以封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门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风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位置间隔开,而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蜗壳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为第三位置、另一端为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风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位置相接,且所述第二风门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二风门的第四端与所述第四位置相接,而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门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二风门的第四端与所述第四位置间隔开,而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门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有第一风门旋转轴,所述第一风门旋转轴连接有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风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风门转动;和/或,所述第二风门的所述第三端连接有第二风门旋转轴,所述第二风门旋转轴连接有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风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风门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风门挡板,所述第一风门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的外部,当所述第一风门的所述第二端运动至与所述第一蜗壳相接时、所述第一风门挡板与所述第二端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风门的所述第二端运动至与所述第一蜗壳不相接且将所述第一出风口打开到预设开度时、所述第二端能与所述第一风门挡板抵接;和/或,
还包括第二风门挡板,所述第二风门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蜗壳的外部,当所述第二风门的所述第四端运动至与所述第二蜗壳相接时、所述第二风门挡板与所述第四端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二风门的所述第四端运动至与所述第二蜗壳不相接且将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到预设开度时、所述第四端能与所述第二风门挡板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出风口导向板,所述第一出风口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风门挡板相接的位置;和/或,还包括第二出风口导向板,所述第二出风口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蜗壳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二风门挡板相接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蜗壳还形成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蜗壳上的不同位置;和/或,所述第二蜗壳还形成有第四出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蜗壳上的不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蜗壳的下方,为左下出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蜗壳的下方,为右下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蜗壳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三出风口间隔第三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导风板组件,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三出风口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大于0;和/或,在所述第二蜗壳的内部、且与所述第四出风口间隔第四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导风板组件,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能够对流向所述第四出风口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四预设距离大于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包括第三导风板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导风板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三导风板转动导风;和/或,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包括第四导风板和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第四导风板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四导风板转动导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风板和所述第四导风板之间通过蜗壳中间隔板进行分隔,所述蜗壳中间隔板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出风面垂直:且所述第三导风板与所述蜗壳中间隔板之间夹设夹角α,并有0°≤α≤30°;和/或,所述第四导风板与所述蜗壳中间隔板之间夹设夹角β,并有0°≤β≤30°;和/或,
所述第三导风板的宽度D设置为50~70mm,和/或,所述第四导风板的宽度D设置为50~70mm;和/或,
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三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四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蜗壳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组件,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件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0;和/或,在所述第二蜗壳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组件,所述第二导风板组件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0。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中,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蜗壳底座,所述第一蜗壳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上,所述第二蜗壳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上;所述第一风门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上,所述第二风门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上;和/或,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包括第三导风板组件和第四导风板组件时,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上,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上。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风道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公开通过设置风门的结构,并且通过风门的运动以与蜗壳相接而不形成出风口、以不出风,以及通过风门的运动与蜗壳不相接(间隔开)而形成能够出风的出风口,能够有效地实现大角度的出风导风效果,优选为上出风口,能够有效地通过风门的打开实现上出风的大角度导风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上出风扫风角度小的问题,实现上出风的广角扫风;本公开还通过左、右两组风门系统的独立控制,实现左右两边不同的个性化上出风送风需求;风门关闭时与蜗壳成为一体,正常实现向下出风;
2.本公开还通过在风道内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结构,从出风口内部便进行导风、实现了从源头或上游进行导风的作用,实现广角扫风、远距离送风,提高了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解决了现有导风叶片设在风道外面而导致的扫风范围小的问题(传统挂机的导风范围在40°~50°的小范围导风),并且有效解决了在风道的外围的导风效果不好控制的问题,使得风道外围的导风有效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不会占用空调蜗壳外部的空间、不会使得空调壳体尺寸变得很大;本公开还通过左、右两组导风板组件的独立控制,实现左右两边不同的个性化送风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装配完成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的爆炸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未装导流圈)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未装导流圈)在上出风口打开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未装导流圈)中的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未装导流圈)中的扫风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未装导流圈)中的风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在上下出风时的速度云图;
图9是本公开的风道结构中的具有多个导风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1是图9中的导风板组件的进一步放大结构图;
图12是图9中的左右导风板组件初始状态时的风道结构的速度流线图;
图13是图9中的左右导风板组件打开一定角度后的风道结构的速度流线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蜗壳;10、第一开口;11、第一位置;12、第二位置;2、第二蜗壳;20、第二开口;21、第三位置;22、第四位置;3、第一风门;31、第一端;32、第二端;4、第二风门;41、第三端;42、第四端;51、第一出风口;52、第二出风口;61、第一风门旋转轴;71、第一电机;72、第二电机;73、第一电机固定螺钉;74、第二电机固定螺钉;81、第一风门挡板;82、第二风门挡板;91、第一出风口导向板;92、第二出风口导向板;101、第三出风口;102、第四出风口;111、第三导风板组件;111a、第三导风板;111b、第三电机;111c、扫风叶片旋转轴;111d、安装上部;111e、安装下部;112、第四导风板组件;121、第一风机;122、第二风机;13、蜗壳底座;14、导流圈;15、蜗壳中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其包括:
第一蜗壳1和第一风门3,所述第一风门3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1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一出风口51,所述第一风门3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1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51;和/或,
还包括第二蜗壳2和第二风门4,所述第二风门4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2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二出风口52,所述第二风门4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2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52。
本公开通过设置风门的结构,并且通过风门的运动以与蜗壳相接而不形成出风口、以不出风,以及通过风门的运动与蜗壳不相接(间隔开)而形成能够出风的出风口,能够有效地实现大角度的出风导风效果,优选为上出风口,能够有效地通过风门的打开实现上出风的大角度导风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上出风扫风角度小的问题,实现上出风的广角扫风;本公开还通过左、右两组风门系统的独立控制,实现左右两边不同的个性化上出风送风需求;风门关闭时与蜗壳成为一体,正常实现向下出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蜗壳1和所述第二蜗壳2水平布置,且所述第一蜗壳1为位于左侧的左蜗壳,所述第二蜗壳2为位于右侧的右蜗壳;所述第一风门3为位于所述第二风门4左侧的左风门,所述第二风门4为位于所述第一风门3右侧的右风门。这是本公开的两个蜗壳的优选布置形式,即位于左侧的左蜗壳和位于右侧的右蜗壳,以及第一风门为位于左侧的左风门、形成位于左侧的左出风口、能够从左端进行出风,第二风门为位于右侧的右风门、形成位于右侧的右出风口、能够从右端进行出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风口51为位于所述第一蜗壳1上端的第一上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52为位于所述第二蜗壳2上端的第二上出风口。这是本公开的两个蜗壳的进一步优选布置形式,即位于第一蜗壳上端的第一出风口、能够从上端进行出风,位于第二蜗壳上端的第二出风口、能够从上端进行出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风门3为位于所述第二风门4左侧的左风门,所述第二风门4为位于所述第一风门3右侧的右风门时:所述第一出风口51为左上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52为右上出风口。这是本公开的两个蜗壳的进一步优选布置形式,能够分别从位于左侧的第一蜗壳上端的左上出风口进行左上出风,以及从位于右侧的第二蜗壳上端的右上出风口进行右上出风。
图1为本发明的风道系统装配图。图2为本发明的风道系统装配爆炸图。本发明所述的风道系统包含左、右两个独立的风道系统,每个风道系统包含蜗壳、风门系统、导流圈以及所需的风机和风叶等零件。每个风道系统的风机电机可以进行独立控制,实现左右不同送风需求。其中导流圈可以做成一个整体零件也可以拆分成两个单独的零件,蜗壳也是。
图3为本发明的风道系统上出风关闭示意图(不含导流圈)。图4为本发明的风道系统上出风打开示意图(不含导流圈)。风门的打开可以实现空调上出风的要求。每个风门系统具有独立的电机,可以进行独立控制,可以实现各种组合。组合一:左右风门均打开;组合二:左边风门打开,右边风门关闭;组合三:右边风门打开,左边风门关闭;另外,因为左右两个风门可以独立控制,其打开的角度也是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运行,满足各种个性化送风要求和不同步运行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门3的纵截面为弧形段的结构,所述第一风门3与所述第一蜗壳1相接时拼接成光滑的弧形面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风门4的纵截面为弧形段的结构,所述第二风门4与所述第二蜗壳2相接时拼接成光滑的弧形面结构。这是本公开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的优选结构形式,将其设置为纵截面为弧形段的结构,能够与弧形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进行匹配相接,对蜗壳内部的风道进行有效的封闭和密封,并且能够打开而形成有效的出风,提高尤其是上出风的导风范围,增大导风效果,提高室内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门3的第一端31铰接、第二端32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31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51和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51;和/或,所述第二风门4的第三端41铰接、第四端42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41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52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52。这是本公开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的优选连接形式和运动方式,通过将第一风门的第一端铰接、第二端绕着第一端能够有效地转动、形成打开第一出风口和关闭第一出风口的效果,通过将第二风门的第三端铰接、第四端绕着第三端能够有效地转动、形成打开第二出风口和关闭第二出风口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蜗壳1具有第一开口10,所述第一开口10的一端为第一位置11、另一端为第二位置12,所述第一风门3的第一端31与所述第一位置11相接,且所述第一风门3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31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风门3的第二端32与所述第二位置12相接,而封闭所述第一出风口51,所述第一风门3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31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风门3的第二端32与所述第二位置12间隔开,而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51。本公开通过在第一蜗壳上设置的第一开口结构、能够与第一风门相配合,以有效地利用第一风门的运动关闭该第一开口而关闭第一出风口,还利用第一风门的运动打开该第一开口而形成第一出风口并进行出风和导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蜗壳2具有第二开口20,所述第二开口20的一端为第三位置21、另一端为第四位置22,所述第二风门4的第三端41与所述第三位置21相接,且所述第二风门4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41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二风门4的第四端42与所述第四位置22相接,而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52,所述第二风门4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41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二风门4的第四端42与所述第四位置22间隔开,而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52。通过在第二蜗壳上设置的第二开口结构、能够与第二风门相配合,以有效地利用第二风门的运动关闭该第二开口而关闭第二出风口,还利用第二风门的运动打开该第二开口而形成第二出风口并进行出风和导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门3的所述第一端31连接有第一风门旋转轴61,所述第一风门旋转轴61连接有第一电机71,通过所述第一电机71驱动所述第一风门旋转轴6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风门3转动;和/或,所述第二风门4的所述第三端43连接有第二风门旋转轴(未示出),所述第二风门旋转轴(未示出)连接有第二电机72,通过所述第二电机72驱动所述第二风门旋转轴(未示出)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风门4转动。通过第一风门旋转轴的连接、能够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从而带动第一风门做转动运动;通过第二风门旋转轴的连接、能够与第二电机相连接,从而带动第二风门做转动运动。
图6为本发明的扫风电机安装图。两个独立的风门电机分别用2颗螺钉安装固定在蜗壳底座的背面。图7为本发明的风门安装示意图。风门的旋转轴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驱动时,带动风门的转动。风门可以在给定范围内自由运动,也可以实现某特定角度进行定格角度扫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风门挡板81,所述第一风门挡板81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1的外部,当所述第一风门3的所述第二端32运动至与所述第一蜗壳1相接时、所述第一风门挡板81与所述第二端32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风门3的所述第二端32运动至与所述第一蜗壳1不相接且将所述第一出风口51打开到预设开度时、所述第二端32能与所述第一风门挡板81抵接;和/或,通过第一风门挡板的设计,能够对第一风门的第二端的运动打开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风门打开得过大。
还包括第二风门挡板82,所述第二风门挡板82设置在所述第二蜗壳2的外部,当所述第二风门4的所述第四端42运动至与所述第二蜗壳2相接时、所述第二风门挡板82与所述第四端42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二风门4的所述第四端42运动至与所述第二蜗壳2不相接且将所述第二出风口52打开到预设开度时、所述第四端42能与所述第二风门挡板82抵接。通过第二风门挡板的设计,能够对第二风门的第四端的运动打开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二风门打开得过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出风口导向板91,所述第一出风口导向板91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1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风门挡板81相接的位置;和/或,还包括第二出风口导向板92,所述第二出风口导向板92设置在所述第二蜗壳2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二风门挡板82相接的位置。通过第一出风口导向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对该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进行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导风范围;通过第二出风口导向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对该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进行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导风范围。
风门挡板用于作为打开风门时的限位,使得风门打开至一定角度,达到所需送风要求。风门打开至风门挡板时,风门挡板与风门之间设置有一定长度的重叠,接触面可以通过增加海绵等柔软接触,其可以便于更好地密封,防止漏风和避免产生声响。在上出风口旁设置有上风口导向板,用于使上出风有一个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蜗壳1还形成有第三出风口101,所述第三出风口10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51位于所述第一蜗壳1上的不同位置;和/或,所述第二蜗壳2还形成有第四出风口102,所述第四出风口10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52位于所述第二蜗壳2上的不同位置。通过在第一蜗壳上设置的第三出风口、还能除了从第一出风口出风以外还从第三出风口出风,进一步有效提高第一蜗壳的出风范围和出风角度,提高出风舒适度;通过在第二蜗壳上设置的第四出风口、还能除了从第二出风口出风以外还从第四出风口出风,进一步有效提高第二蜗壳的出风范围和出风角度,提高出风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出风口101位于所述第一蜗壳1的下方,为左下出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102位于所述第二蜗壳2的下方,为右下出风口。这是第三出风口和第四出风口的优选设置位置,从而使得第三出风口从左下方出风、第一出风口从左上方出风,第四出风口从右下方出风、第二出风口从右上方进行出风,进一步实现上下均出风、且出风范围更大、出风角度更大,舒适度更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蜗壳1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三出风口101间隔第三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导风板组件111,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111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三出风口101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大于0;和/或,在所述第二蜗壳2的内部、且与所述第四出风口102间隔第四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导风板组件112,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112能够对流向所述第四出风口102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四预设距离大于0。
本公开还通过在风道内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结构,从出风口内部便进行导风、实现了从源头或上游进行导风的作用,实现广角扫风、远距离送风,提高了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解决了现有导风叶片设在风道外面而导致的扫风范围小的问题(传统挂机的导风范围在40°~50°的小范围导风),并且有效解决了在风道的外围的导风效果不好控制的问题,使得风道外围的导风有效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不会占用空调蜗壳外部的空间、不会使得空调壳体尺寸变得很大;本公开还通过左、右两组导风板组件的独立控制,实现左右两边不同的个性化送风需求。
本发明的风道系统包含左、右两个独立的风道系统,每边的风道系统包含蜗壳、导风板组件、导流圈以及所需的风机和风叶等零件组成。每个风道系统的电机可以进行独立控制,实现风道左右分区送风。其中导流圈可以做成一个整体零件也可以拆分成两个单独的零件,蜗壳也是。
图3、图4中的安装在蜗壳的下出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在独立的电机驱动下可以实现自由转动,使得下出风有广角扫风功能。结合上出风的左右风门的出风和扫风,可以实现本发明的上、下、左、右全方位广角的扫风效果,大大地提升房间舒适性。图8为本发明的上下出风的速度云图。
图5为本发明的蜗壳结构图。蜗壳上分别设置有左、右两组,每一组均包含有上出风口、上风口导向板、风门挡板、蜗壳风门开口、风门旋转轴以及下风口、扫风叶片转轴等。扫风叶片安装在扫风叶片旋转轴上,实现下部出风的左右扫风功能;风门安装在风门旋转轴上,实现风门关闭和打开,从而实现空调的上出风功能。在蜗壳上设置有蜗壳风门开口,与关闭的风门相对应,不需要使用空调的上出风时,风门呈关闭状态,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道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111包括第三导风板111a和第三电机111b,所述第三电机111b与所述第三导风板111a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三导风板111a转动导风;和/或,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112包括第四导风板112a和第四电机112b,所述第四电机112b与所述第四导风板112a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四导风板112a转动导风。这是本公开的第三导风板组件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三导风板和第三电机,利用第三电机提供动力、驱动第三导风板进行转动导风;通过第四导风板和第四电机,利用第四电机提供动力、驱动第四导风板进行转动导风。
图10为本发明的导风板组件安装的局部视图。导风板组件包括左边的第三导风板组件111和右边的第四导风板组件112。第三导风板组件111与蜗壳中间隔板的夹角为α,第四导风板组件112与蜗壳中间隔板的夹角为β。两个导风板组件分别由一个电机单独对其进行驱动,独立控制,分别可以控制角度α和角度β的大小,以实现左右两边区域的不同需求的人员的送风需求,同时有了导风板的作用,可以实现加大左右导风的范围。
通过实验发现,运行角度0°≤α≤30°,0°≤β≤30°,如果角度太大可能导致风量衰减过多。
图11本发明的导风板组件装配结构图。每个组件均包括导风板和驱动导风板的电机。导风板结构上设置有安装上部和安装下部。安装下部与电机连接,安装上部与导流圈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导风板沿着电机轴进行旋转,对风道的出风进行方向控制,可以实现大角度导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导风板的导风效果更明显,导风板组件的转轴设置在靠近蜗壳中间隔板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远距离送风以及导风板对风量较小的衰减的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导风板的宽度D设置为50~70mm为最佳。
图12为左右导风板组件初始状态时的速度流线图,其扫风范围仅仅靠风道自身的出风方向进行出风,其角度在40°~50°之间;图13为左右导风板组件打开一定角度后的速度流线图,其通过导风板的扫动,加大送风范围,可以达到80°~90°的导风范围,实现广角送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111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三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112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四出风口102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这是本公开的第三导风板组件和第四导风板组件的进一步优选结构,通过两个以上的结构间隔排布,能够提高对气流的导风效果,形成均匀出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蜗壳1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51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组件(未示出),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件(未示出)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51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0;和/或,在所述第二蜗壳2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52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组件(未示出),所述第二导风板组件(未示出)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52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0。
本公开还通过在风道内部第一出风口处设置第一导风板结构、以及在在风道内部第二出风口处设置第二导风板结构,从出风口内部便进行导风、实现了从源头或上游进行导风的作用,实现广角扫风、远距离送风,提高了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解决了现有导风叶片设在风道外面而导致的扫风范围小的问题(传统挂机的导风范围在40°~50°的小范围导风),并且有效解决了在风道的外围的导风效果不好控制的问题,使得风道外围的导风有效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不会占用空调蜗壳外部的空间、不会使得空调壳体尺寸变得很大;本公开还通过左、右两组导风板组件的独立控制,实现左右两边不同的个性化送风需求。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机121和第二风机122,所述第一风机121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1中,所述第二风机122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2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蜗壳底座13,所述第一蜗壳1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所述第二蜗壳2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所述第一风门3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所述第二风门4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和/或,所述第一风机121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122为离心风机。本公开通过蜗壳底座能够对多个结构部件进行有效的固定和定位,例如第一、第二蜗壳,第一、第二风门等结构,实现结构的一体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包括第三导风板组件111和第四导风板组件112时,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111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112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通过将第三导风板组件和第四导风板组件固定在蜗壳底座上,进一步实现了室内机结构的整体一体化。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蜗壳(1)和第一风门(3),所述第一风门(3)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1)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一出风口(51),所述第一风门(3)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一蜗壳(1)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51);和/或,
还包括第二蜗壳(2)和第二风门(4),所述第二风门(4)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2)间隔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许出风的第二出风口(52),所述第二风门(4)还能够运动与所述第二蜗壳(2)相接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52);
所述第一风门(3)的第一端(31)铰接、第二端(32)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31)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51)和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51);和/或,所述第二风门(4)的第三端(41)铰接、第四端(42)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41)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52)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52);
所述第一蜗壳(1)具有第一开口(10),所述第一开口(10)的一端为第一位置(11)、另一端为第二位置(12),所述第一风门(3)的第一端(31)与所述第一位置(11)相接,且所述第一风门(3)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31)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风门(3)的第二端(32)与所述第二位置(12)相接,而封闭所述第一出风口(51),所述第一风门(3)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端(31)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风门(3)的第二端(32)与所述第二位置(12)间隔开,而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51);
所述第二蜗壳(2)具有第二开口(20),所述第二开口(20)的一端为第三位置(21)、另一端为第四位置(22),所述第二风门(4)的第三端(41)与所述第三位置(21)相接,且所述第二风门(4)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41)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二风门(4)的第四端(42)与所述第四位置(22)相接,而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52),所述第二风门(4)能够绕着所述第三端(41)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二风门(4)的第四端(42)与所述第四位置(22)间隔开,而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52);
还包括第一风门挡板(81),所述第一风门挡板(81)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1)的外部,当所述第一风门(3)的所述第二端(32)运动至与所述第一蜗壳(1)相接时、所述第一风门挡板(81)与所述第二端(32)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风门(3)的所述第二端(32)运动至与所述第一蜗壳(1)不相接且将所述第一出风口(51)打开到预设开度时、所述第二端(32)能与所述第一风门挡板(81)抵接;和/或,
还包括第二风门挡板(82),所述第二风门挡板(82)设置在所述第二蜗壳(2)的外部,当所述第二风门(4)的所述第四端(42)运动至与所述第二蜗壳(2)相接时、所述第二风门挡板(82)与所述第四端(42)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二风门(4)的所述第四端(42)运动至与所述第二蜗壳(2)不相接且将所述第二出风口(52)打开到预设开度时、所述第四端(42)能与所述第二风门挡板(8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蜗壳(1)和所述第二蜗壳(2)水平布置,且所述第一蜗壳(1)为位于左侧的左蜗壳,所述第二蜗壳(2)为位于右侧的右蜗壳;所述第一风门(3)为位于所述第二风门(4)左侧的左风门,所述第二风门(4)为位于所述第一风门(3)右侧的右风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风口(51)为位于所述第一蜗壳(1)上端的第一上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52)为位于所述第二蜗壳(2)上端的第二上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风门(3)为位于所述第二风门(4)左侧的左风门,所述第二风门(4)为位于所述第一风门(3)右侧的右风门时:所述第一出风口(51)为左上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52)为右上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门(3)的纵截面为弧形段的结构,所述第一风门(3)与所述第一蜗壳(1)相接时拼接成光滑的弧形面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风门(4)的纵截面为弧形段的结构,所述第二风门(4)与所述第二蜗壳(2)相接时拼接成光滑的弧形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门(3)的所述第一端(31)连接有第一风门旋转轴(61),所述第一风门旋转轴(61)连接有第一电机(71),通过所述第一电机(71)驱动所述第一风门旋转轴(6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风门(3)转动;和/或,所述第二风门(4)的所述第三端(43)连接有第二风门旋转轴,所述第二风门旋转轴连接有第二电机(72),通过所述第二电机(72)驱动所述第二风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风门(4)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出风口导向板(91),所述第一出风口导向板(91)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1)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风门挡板(81)相接的位置;和/或,还包括第二出风口导向板(92),所述第二出风口导向板(92)设置在所述第二蜗壳(2)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二风门挡板(82)相接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蜗壳(1)还形成有第三出风口(101),所述第三出风口(10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51)位于所述第一蜗壳(1)上的不同位置;和/或,所述第二蜗壳(2)还形成有第四出风口(102),所述第四出风口(10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52)位于所述第二蜗壳(2)上的不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出风口(101)位于所述第一蜗壳(1)的下方,为左下出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102)位于所述第二蜗壳(2)的下方,为右下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蜗壳(1)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三出风口(101)间隔第三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导风板组件(111),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111)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三出风口(101)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大于0;和/或,在所述第二蜗壳(2)的内部、且与所述第四出风口(102)间隔第四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导风板组件(112),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112)能够对流向所述第四出风口(102)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四预设距离大于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111)包括第三导风板(111a)和第三电机(111b),所述第三电机(111b)与所述第三导风板(111a)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三导风板(111a)转动导风;和/或,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112)包括第四导风板(112a)和第四电机(112b),所述第四电机(112b)与所述第四导风板(112a)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四导风板(112a)转动导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风板(111a)和所述第四导风板(112a)之间通过蜗壳中间隔板(15)进行分隔,所述蜗壳中间隔板(15)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出风面垂直:且所述第三导风板(111a)与所述蜗壳中间隔板(15)之间夹设夹角α,并有0°≤α≤30°;和/或,所述第四导风板(112a)与所述蜗壳中间隔板(15)之间夹设夹角β,并有0°≤β≤30°;和/或,
所述第三导风板(111a)的宽度D设置为50~70mm,和/或,所述第四导风板(112a)的宽度D设置为50~70mm;和/或,
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111)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三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112)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第四出风口(102)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蜗壳(1)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51)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组件,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件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51)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0;和/或,在所述第二蜗壳(2)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52)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组件,所述第二导风板组件能够对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52)的风进行导向,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0。
14.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机(121)和第二风机(122),所述第一风机(121)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1)中,所述第二风机(122)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2)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蜗壳底座(13),所述第一蜗壳(1)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所述第二蜗壳(2)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所述第一风门(3)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所述第二风门(4)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和/或,所述第一风机(121)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122)为离心风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当包括第三导风板组件(111)和第四导风板组件(112)时,所述第三导风板组件(111)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所述第四导风板组件(112)也设置于所述蜗壳底座(13)上。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110177843.9A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114909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7843.9A CN11490979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7843.9A CN11490979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9793A CN114909793A (zh) 2022-08-16
CN114909793B true CN114909793B (zh) 2023-06-06

Family

ID=82760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7843.9A Active CN11490979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9793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3390A (ja) * 1999-11-26 2001-06-0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40015872A (ko) * 2002-08-14 2004-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액자형 공기조화기
KR20040029672A (ko) * 2002-10-02 2004-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벽걸이형 공기조화기
KR20040106050A (ko) * 2003-06-10 2004-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988719A (zh) * 2009-08-03 2011-03-2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冷暖型移动式空调
CN103629739A (zh) * 2012-08-22 2014-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出风口空调器室内机
CN103673085A (zh) * 2012-09-24 201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314877A (zh) * 2014-10-29 2015-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风机
CN104566896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CN106016454A (zh) * 2015-05-08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6642318A (zh) * 2016-11-18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375109A (zh) * 2018-01-29 2018-08-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8613257A (zh) * 2018-04-12 2018-10-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139559A (zh) * 2018-10-10 2019-01-04 浙江琦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向蜗壳及其双向风机
CN109186058A (zh) * 2018-09-19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风道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3390A (ja) * 1999-11-26 2001-06-0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40015872A (ko) * 2002-08-14 2004-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액자형 공기조화기
KR20040029672A (ko) * 2002-10-02 2004-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벽걸이형 공기조화기
KR20040106050A (ko) * 2003-06-10 2004-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988719A (zh) * 2009-08-03 2011-03-2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冷暖型移动式空调
CN103629739A (zh) * 2012-08-22 2014-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出风口空调器室内机
CN103673085A (zh) * 2012-09-24 201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314877A (zh) * 2014-10-29 2015-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风机
CN104566896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CN106016454A (zh) * 2015-05-08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6642318A (zh) * 2016-11-18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375109A (zh) * 2018-01-29 2018-08-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8613257A (zh) * 2018-04-12 2018-10-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186058A (zh) * 2018-09-19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风道和空调器
CN109139559A (zh) * 2018-10-10 2019-01-04 浙江琦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向蜗壳及其双向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9793A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09047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701770A (zh) 导风组件、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空调器
JP2008232470A (ja) 空調室内機
CN105065327A (zh) 一种蜗壳组件、风机、空调器及一种风机换向的控制方法
CN111237869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2821717B1 (en) Wind direction controller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same
CN114909793B (zh) 一种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0093779A1 (zh) 空调器室内机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N111140923A (zh) 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JP2001140795A (ja) 遠心式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CN21231990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2166571A1 (zh) 送风装置、空调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40887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51722U (zh) 导风机构、空调室内机
CN114263635A (zh) 蜗壳组件、壁挂机及空调器
CN211575267U (zh) 空调器
CN21614381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114060928B (zh) 一种空调柜机的双出风结构及空调柜机
CN211854199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51143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56601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