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1895B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1895B
CN114901895B CN202080090425.XA CN202080090425A CN114901895B CN 114901895 B CN114901895 B CN 114901895B CN 202080090425 A CN202080090425 A CN 202080090425A CN 114901895 B CN114901895 B CN 114901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irculation
laundry
housing chamb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04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1895A (zh
Inventor
铃木肇
永井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2335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7390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01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1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1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1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Abstract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1),具备:收容室(200),将衣物以悬挂的状态收容;第一供给单元(300),向收容室(200)内供给暖风;第二供给单元(400),向收容室(200)内供给蒸汽;空气循环单元(700),吸入收容室(200)内的空气并将其向收容室(200)内吹出;以及除湿单元(800),用于对收容室(200)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空气循环单元(700)包括:循环风扇(710),使从吸入口(715)吸入的空气从吐出口(716)吹出;通风板(721),与从吐出口(716)吹出的空气接触,使该空气转向;以及通风板马达(722),使通风板(721)摆动,以改变空气的转向角度。该衣物处理装置(1)能够提高烘干和褶皱抚平的性能。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衣物实施烘干、褶皱抚平等处理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在收容部内悬挂衣物,能通过暖风来烘干该衣物或通过蒸汽来将该衣物的褶皱抚平。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
在上述衣物处理装置中,如果暖风与衣物的接触效率差,则烘干效率会变差,因此难以提高烘干性能。因此,为了提高烘干性能,可以寻求提高暖风与衣物的接触效率。
此外,在上述衣物处理装置中,蒸汽所接触的衣物的表面通过衣物的自重被抚平,由此去除衣物的褶皱,但如果能使抚平衣物的表面的更大的力作用于衣物的话,就能提高褶皱抚平的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57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提高烘干和褶皱抚平的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主要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具备:收容室,将衣物以悬挂的状态收容;暖风供给部,向所述收容室内供给暖风;蒸汽供给部,向所述收容室内供给蒸汽;空气循环部,吸入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并将其向所述收容室内吹出;以及除湿部,用于对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其中,所述空气循环部包括:循环风扇,使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从吐出口吹出;转向构件,与从所述吐出口吹出的空气接触,使该空气转向;以及驱动部,使所述转向构件摆动,以改变空气的转向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循环风扇例如可以是横流风扇,该横流风扇包括具有配置成圆筒状的叶轮且轴向尺寸大于径向尺寸的风扇。
根据上述结构,在烘干衣物时,通过暖风供给部向收容室内供给暖风,而此时能使空气循环部工作。这种情况下,通过暖风的供给而变暖的收容室内的空气会从吸入口被摄入,以暖风的形式从吐出口吹出。吹出的暖风通过转向构件被转向后前往衣物。此时,通过转向构件摆动,暖风的转向角度发生变化,因此暖风会从各个方向与衣物接触。由此,暖风与衣物的接触效率变好,衣物变得容易烘干。
而且,暖风从各个方向与衣物接触,即,暖风吹拂衣物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因此悬挂的衣物会摇晃。由此,能使暖风触及衣物的腋下部分等在衣物的静止状态下难以触及的部分。此外,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变得容易掉落。
此外,在抚平衣物的褶皱时,通过蒸汽供给部向收容室内供给蒸汽,而此时能使空气循环部工作。这种情况下,收容室内的空气从吸入口被摄入,以风的形式从吐出口吹出。吹出的风通过摆动的转向构件被转向,由此从各个方向与衣物接触,使衣物摇晃。当衣物在悬挂状态下摇晃时,离心力等力容易施加于衣物。由此,容易抚平蒸汽碰到的衣物的表面,因此衣物的褶皱容易展平。此外,通过衣物摇晃,能使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掉落。
进而,由于能在烘干衣物时使除湿部工作,对含有剥离自衣物的水分的收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因此,从衣物处理装置排出到外部的湿气变少,衣物处理装置周边的湿度不容易变高。
本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除湿部包括:循环风路,使空气在所述循环风路与所述收容室之间循环;以及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路。这种情况下,在所述收容室设置有接纳所述空气循环部所吹出的一部分空气并将其导向所述循环风路的空气引导部。
根据上述结构,空气循环部所吹出的一部分空气通过空气引导部被导向循环风路,从而空气在收容室与循环风路之间循环,通过设置于循环风路的热交换器中进行的热交换从空气中进行除湿。这样,能将空气循环部用于收容室与循环风路之间的空气的循环,因此无需另外设置循环用的风扇等,能实现成本的降低。
本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收容室可以配置于箱体内。这种情况下,所述除湿部包括:循环风路,使空气在所述循环风路与所述收容室之间循环;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路;以及冷却风扇,将冷却用的空气送向所述热交换器。进而,在所述箱体的后表面设置有用于从外部吸入所述冷却用的空气的吸气口和用于将从所述热交换器中通过的所述冷却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
衣物处理装置容易以箱体的后表面靠近房间的壁面的状态设置。根据上述结构,在衣物处理装置如上述所示那样设置的情况下,通过向吸气口吸入空气并将来自排气口的空气排出,容易在箱体的后表面与房间的壁面之间产生空气的流动,箱体的后表面与房间的壁面之间不容易留存湿气,因此,壁面上不容易产生结露等。
本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还具备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用于将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排出。这种情况下,所述排出口设置于所述收容室的顶面。
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将收容室内的空气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的排气烘干的情况下,从衣物中剥离水分后的暖风即温热的空气容易从收容室内排出,衣物变得容易烘干。
本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还具备:排出口,用于将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排出;排气管道,将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导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以及开闭部,开闭所述排气管道。
根据上述结构,能根据需要来关闭或打开排气管道。特别是,在向收容室内供给蒸汽来抚平衣物的褶皱时,能通过开闭部来关闭排气管道,能抑制蒸汽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泄漏。由此,收容室内容易充满蒸汽,衣物的褶皱抚平效果提高,并且能抑制衣物处理装置周边的湿度上升。
在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还具备:臭氧供给部,向所述收容室内供给含有臭氧的空气;以及臭氧去除部,配置于所述排气管道内的比所述开闭部靠下游处,去除在所述排气管道内流动的空气中所含的臭氧。
在采用这样结构的情况下,在对衣物进行除臭时,通过臭氧供给部向收容室内供给含有臭氧的空气,而此时能使空气循环部工作。这种情况下,收容室内的含有臭氧的空气会从吸入口被摄入,以臭氧风的形式从吐出口吹出。吹出的臭氧风通过摆动的转向构件被转向,由此从各个方向与衣物接触。由此,臭氧风与衣物的接触效率变好,衣物变得容易除臭。此外,通过摇晃衣物,能使臭氧触及在衣物静止状态下难以触及的衣物的部分,并且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变得容易掉落。
进而,由于在排气管道内设置有臭氧去除部,因此,能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由臭氧去除部去除了臭氧的空气。而且,由于臭氧去除部配置于比开闭部靠下游处,因此,通过在向收容室内供给蒸汽时关闭开闭部,能防止臭氧去除部被蒸汽弄湿,能防止臭氧去除部的臭氧去除性能降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提高烘干和褶皱抚平的性能。
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和意义将变得更清楚。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1的(b)是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右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沿第一供给单元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沿第二供给单元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4的(a)和(b)分别是实施方式的卸下罩的状态和装配有罩的状态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沿第一供给单元的吸气管道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剖图。
图6的(a)是实施方式的沿排气单元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俯视剖视图,图6的(b)是实施方式的沿排气单元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上部的侧剖图。
图7的(a)是实施方式的沿空气循环单元的前方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剖视图,图7的(b)是实施方式的卸下罩的状态的空气循环单元的主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剖图。
图9的(a)是实施方式的从后方观察配置于收容室的后表面的除湿单元的图,图9的(b)是实施方式的沿图9的(a)的A-A′线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衣物处理装置;100:箱体;105:吸气口;106:排气口;200:收容室;202:排出口;280:风斗(空气引导部);300:第一供给单元(暖风供给部、臭氧供给部);400:第二供给单元(蒸汽供给部);600:排气单元;610:排气管道;620:排气闸板(开闭部);630:臭氧去除过滤器(臭氧去除部);700:空气循环单元(空气循环部);710:循环风扇;715:吸入口;716:吐出口;721:通风板(转向构件);722:通风板马达(驱动部);800:除湿单元(除湿部);810:循环风路;820:热交换器;830:冷却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的(a)是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视图,图1的(b)是衣物处理装置1的右视图。图2是沿第一供给单元30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视剖视图。图2中省略了第二供给单元400和空气循环单元700的图示。图3是沿第二供给单元40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视剖视图。图3中省略了空气循环单元700的图示。图4的(a)和(b)分别是卸下罩240的状态和装配有罩的状态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俯视剖视图。图4的(a)和(b)中省略了空气循环单元700和除湿单元800的图示。图5是沿第一供给单元300的吸气管道35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侧剖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含有臭氧的空气和暖风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此外,图3中,蒸汽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结露水的流动用虚线箭头示出。进而,图5中,来自衣物处理装置1的外部的空气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来自收容室200内的空气的流动用虚线箭头示出。进而,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位于比剖面靠前方处的衣架台260由单点划线画出。
衣物处理装置1具备箱体100,该箱体100具有纵向长的长方体形状。在箱体100的外底面于四个角部设置有腿110。在箱体100的内部配置有以悬挂的状态收容西装、大衣等各种衣物的收容室200。收容室200具有纵向长的长方体形状。此外,在箱体100的内部于收容室200的下方配置有能向收容室200供给暖风和臭氧的第一供给单元300和能向收容室200供给蒸汽的第二供给单元400。第一供给单元300相当于本发明的暖风供给部和臭氧供给部,第二供给单元400相当于本发明的蒸汽供给部。
收容室200的前表面作为衣物的投入口201开口。箱体100的前表面的与投入口201对应的部分开口。在箱体100的前表面设置有门500。门500具有与箱体100的前表面大致相同的尺寸。投入口201被门500覆盖。门500的右端部通过未图示的铰链部与箱体100连结,能以铰链部为支点向前方打开门500。
在收容室200于底面的中央部以相互邻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具有两侧带有直线部分的大致半圆形的筒状。第一供给口210的圆弧状部211和第二供给口220的圆弧状部221从上方观察时彼此向相反的方向弯曲。由此,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合起来的形状成为近似图4的(a)的单点划线那样的圆形的形状。在第一供给口210与第二供给口220之间设置有细小的间隙,在该间隙设置有具有装配孔231的装配凸台230。
在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的上方以覆盖它们的方式配置有罩240。罩240包括圆盘状的顶面部241和从顶面部241的周缘向斜下方向延伸的周面部242。顶面部241的尺寸比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合起来的尺寸大。在顶面部241的背面中央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轴243。轴243以能在罩240的顶面部241与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的方式装配于装配凸台230的装配孔231。在罩240的周面部242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多个排出孔244。排出孔244具有在罩240的径向上长的方形形状,位于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的周围即罩240中的比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的投影区域靠外侧。由此,从衣物上落下的灰尘、异物不容易通过排出孔244进入第一供给口210、第二供给口220。在罩240的外周缘与收容室200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
在收容室200于底面的右前部设置有由多个孔构成的底面吸气口250。
在收容室200的顶面于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有衣架台260。衣架台260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棒状的杆261和从收容室200的顶面对杆261的左右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板262。挂有衣物的衣架挂在衣架台260的杆261上。这样,衣物被衣架台260的杆261保持在从收容室200的顶面悬挂下来的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能以衣物的前后方向为杆261的延伸方向的方式在杆261上并排悬挂多件衣物。
参照图2和图5,第一供给单元300包括:第一供给管道310、臭氧发生器320、加热器330、鼓风扇340、以及吸气管道350。
第一供给管道310中,导入口311与鼓风扇340的吐出口342连接,导出口312与第一供给口210的入口连接。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的导入口311的附近配置有臭氧发生器320。第一供给管道310具有如下形状:从导入口311向左方延伸,从超过臭氧发生器320的配置位置的部分以向右方折回的方式弯曲之后,向上方延伸至第一供给口210。
臭氧发生器320是放电式的臭氧发生器,在一对电极间产生电晕放电、无声放电等放电,由在一对电极间通过的空气生成臭氧。加热器330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配置于比臭氧发生器320靠第一供给口210侧,将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流动的空气加热。作为加热器330,例如能使用PTC加热器。
鼓风扇340为离心扇,侧面设置有吸入口341,周面设置有吐出口342。鼓风扇340从吸入口341摄入空气,将摄入的空气送向第一供给管道310内的臭氧发生器320。鼓风扇340也可以使用离心扇以外的风扇,例如轴流风扇。
在箱体100的前表面,在与鼓风扇340的吸入口341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前表面吸气口101。在前表面吸气口101设置有去除从前表面吸气口101摄入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的灰尘过滤器120。
在门500,在后表面中的与箱体100的前表面吸气口10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通气孔501,在底面形成有空气的摄入口502。在门500的内部,摄入口502与多个通气孔501连通。
在前表面吸气口101和底面吸气口250与吸入口341之间设置有吸气管道350。吸气管道350由与前表面吸气口101相连的第一管道351、与底面吸气口250相连的第二管道352以及将第一管道351和第二管道352与吸入口341之间相连的第三管道353构成。
在吸气管道350的第三管道353设置有吸气闸板(damper)360。吸气闸板360包括开闭板361和使开闭板361转动的闸板马达362。开闭板361在堵塞第二管道352的出口352a的第一关闭位置与堵塞第一管道351的出口351a的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当开闭板361被切换至第一关闭位置时,呈能从前表面吸气口101吸入衣物处理装置1的外部的空气的状态,当开闭板361被切换至第二关闭位置时,呈能从底面吸气口250吸入收容室200内的空气的状态。后面,将衣物处理装置1的外部称为机外。
参照图3,第二供给单元400包括:第二供给管道410、蒸汽发生装置420以及排水装置430。第二供给管道410具有下部向右方鼓出的形状。在第二供给管道410于上端部设置有与第二供给口220的入口连接的导出口411。此外,在第二供给管道410于下部的右侧面设置有导入口412。进而,在第二供给管道410于导入口412的下方,通过使其底部低于导入口412的位置而设置有贮水部413。在贮水部413的底面设置有排出口414。
蒸汽发生装置420包括:供水箱440、供水槽450、泵组件460以及蒸汽发生器470。供水箱440中蓄有要被供给至蒸汽发生器470的水。供水箱440在箱体100内可拆装地设置于未图示的供水箱设置部。当供水箱440设置于供水箱设置部时,其供给口441从上方与供水槽450的入口451连接。在供给口441设置有开闭阀442,当供给口441与入口451连接时,开闭阀442打开,从供水箱440向供水槽450供水,整个供水槽450内充满水。
泵组件460包括:泵461、连接软管462以及供水软管463。泵461的吸入口通过连接软管462与供水槽450的出口452连接。在泵461的排出口连接有供水软管463。泵461通过连接软管462来吸入供水槽450内的水并将其通过供水软管463送向蒸汽发生器470。
蒸汽发生器470包括主体部471和加热器472,隔着未图示的隔热构件装接于第二供给管道410的导入口412。主体部471由铝压铸件等金属材料形成,内部具有蒸汽发生室473。此外,在主体部471于蒸汽发生室47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有供水软管463的供水口474,在蒸汽发生室473的右方设置有与第二供给管道410内相连的放出口475。加热器472被嵌入主体部471。
主体部471被加热器472加热而成为高温。由泵461送来的水滴落到蒸汽发生室473的底面而蒸发,从而产生高温的蒸汽。所产生的蒸汽通过放出口475向第二供给管道410内放出。
排水装置430包括排水箱480和排水软管490。排水软管490在上端部具有与第二供给管道410的排出口414连接的连接口491。在连接口491以堵住排出口414的方式配置有挡板492。挡板492是例如金属制的网眼细的网板,用于使在除臭除菌运转时被供给至收容室200内的臭氧不容易通过排水软管490漏到箱体100的内部。
排水箱480是用于回收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内产生的结露水的容器。排水箱480在箱体100内可拆装地设置于未图示的排水箱设置部。当排水箱480设置于排水箱设置部时,其入口481位于排水软管490的下端的正下方。
在箱体100的前表面于设置于箱体100内的供水箱440和排水箱480的正面位置设置有这些箱440、480的出入口102。出入口102由可开闭的盖103覆盖(参照图1)。用户能通过打开门500并打开盖103来使供水箱440和排水箱480出入于箱体100内。
参照图1,在收容室200的顶面于左侧并且于比中央稍微靠前侧的位置形成有排出口202。在排出口202可拆装地装接有排气罩270。在排气罩270设置有多个排气窗271。此外,在排气罩270的内部配置有去除空气中所含的线屑等的线屑过滤器272。
在收容室200的顶面与箱体100的顶面之间于排出口202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收容室200内的空气向机外排出的排气单元600。
图的6(a)是沿排气单元60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俯视剖视图,图6的(b)是沿排气单元60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上部的侧剖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a)中省略了除湿单元800的图示。此外,图6的(a)和(b)中,排向机外的空气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
排气单元600包括:排气管道610、排气闸板620以及臭氧去除过滤器630。排气管道610从排出口202向后方延伸。在箱体100的后表面形成有由多个孔构成的排气口104,排气管道610与该排气口104连接。收容室200顶面的左侧的部分延伸至箱体100的后表面,构成排气管道610的下表面。排气管道610将从排出口202排出的空气导向机外。
排气闸板620设置于排气管道610,对排气管道610进行开闭。排气闸板620包括开闭板621和使开闭板621转动的闸板马达622。在排气管道610的中途,通过使管道内的上下的宽度变窄,形成有连通前侧的管道和后侧的管道的连通口611。开闭板621在关闭连通口611的关闭位置与打开连通口611的打开位置之间切换。通过连通口611被开闭板621,排气管道610被关闭,通过连通口611被打开,排气管道610被打开。需要说明的是,排气闸板620相当于本发明的开闭部。
臭氧去除过滤器630在排气管道610内配置于比排气闸板620靠后方处即空气流动的下游处。臭氧去除过滤器630中可以使用吸附并分解臭氧的活性炭/催化剂过滤器。臭氧去除过滤器630将在排气管道610内流动的空气中所含的臭氧去除。臭氧去除过滤器630相当于本发明的臭氧去除部。
图7的(a)是沿空气循环单元700的前方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剖视图,图7的(b)是卸下罩712b的状态的空气循环单元700的主视图。图8是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侧剖图。图9的(a)是从后方观察配置于收容室200的后表面的除湿单元800的图,图9的(b)是沿图9的(a)的A-A′线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7的(a)和图8中,从空气循环单元700吹出的空气的流动用实线箭头、虚线箭头、单点划线箭头示出。此外,图9的(b)中,冷却用的空气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进而,图7的(a)中,为了便于说明,位于比剖面靠前方处的衣架台260由单点划线画出。
在收容室200的内部于底部并且于收容室200的后表面的附近配置有空气循环单元700。空气循环单元700吸入收容室200内的空气并将其向收容室200内吹出,使吹出的空气前往悬挂的衣物。
空气循环单元700具备循环风扇710和通风板(louver)机构720。空气循环单元700相当于本发明的空气循环部。
循环风扇710是横流风扇,包括风扇711、壳体712、以及风扇马达713。风扇711具有配置成圆筒状的叶轮711a,轴向尺寸比径向尺寸大很多。在风扇711于中心设置有风扇轴714。风扇轴714的两端部从风扇711的两端面突出。
风扇711收容在壳体712内,风扇轴714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于壳体712的两侧面。壳体712由前表面开口的主体712a和覆盖主体712a的前表面的罩712b构成。在壳体712于风扇711的前侧即罩712b的前表面设置有向前方开口的吸入口715,于风扇711的后侧设置有向上方开口的吐出口716。吸入口715在沿着收容室200的底面的方向上开口,其下端比收容室200的底面稍高。在吸入口715设置有呈格子状延伸的多个格棂715a。吸入口715和吐出口716的轴向尺寸与风扇711的尺寸大致相同。即,吸入口715和吐出口716具有轴向上长的形状。
在壳体712内于吸入口715与风扇711之间配置有过滤器717。过滤器717捕集与空气一起从吸入口715吸入的灰尘。
风扇轴714的右侧的端部贯通壳体712的右侧的侧面,进而贯通收容室200的右侧面。收容室200的右侧面中的与空气循环单元700对应的部分向内侧凹陷,在该部分的外侧装配有风扇马达713。贯通收容室200的右侧面的风扇轴714与风扇马达713的转子(未图示)连结。
风扇马达713经由风扇轴714驱动风扇711旋转。当风扇711旋转时,从吸入口715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被风扇711送走,从吐出口716吹出。
通风板机构720包括通风板721和通风板马达722。通风板721相当于本发明的转向构件,通风板马达722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部。
通风板721具有在循环风扇710的轴向上长的方形形状,具有比循环风扇710的吐出口716稍大的尺寸。在通风板721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檐部723,在檐部723的下端部设置有通风板轴724。在循环风扇710于壳体712的两侧面的后上端部设置有支承部718。通风板721的两侧的通风板轴724可旋转地支承于壳体712的两侧的支承部718。由此,通风板721位于吐出口716的上方,能向上下方向摆动。
通风板轴724的右侧的端部贯通右侧的支承部718,进而贯通收容室200的右侧面。在收容室200的右侧面的外侧于风扇马达713的上方装配有通风板马达722。贯通收容室200的右侧面的通风板轴724与通风板马达722的转子(未图示)连结。
通风板马达722通过正转和反转规定的旋转角,从而经由通风板轴724使通风板721摆动。从循环风扇710的吐出口716向上方吹出的空气与通风板721接触而被转向。空气的转向角度随着摆动的通风板721的角度而变化,空气即风前往的方向发生变化。
循环风扇710的风扇轴714为风扇711旋转时的旋转轴,通风板机构720的通风板轴724为通风板721摆动时的摆动轴。如图8所示,循环风扇710即空气循环单元700以如下状态配置于收容室200的底部:风扇711的旋转轴和通风板721的摆动轴的轴向与左右方向即由衣架台260的杆261悬挂的衣物的前后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换句话说,衣架台260的杆261在收容室200的上部以如下状态保持衣物:悬挂在杆261上的衣物的前后方向与空气循环单元700的风扇711的旋转轴和通风板721的摆动轴的轴向平行或大致平行。这时,循环风扇710中,风扇711的旋转轴的轴向上的中心与杆261的中心大致一致。
在收容室200的后表面与箱体100的后表面之间配置有用于对收容室200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单元800。
除湿单元800包括:使空气在除湿单元800与收容室200之间循环的循环风路810、设置于循环风路810的热交换器820、将冷却用的空气送向热交换器820的冷却风扇830以及供送向热交换器820的冷却用的空气流动的冷却管道840。除湿单元800相当于本发明的除湿部。
循环风路810由导入管道811、导出管道812以及配置于这些管道811、812之间的热交换器820构成。即,热交换器820构成循环风路810的一部分。在收容室200的后表面,在空气循环单元700的右端部分的上方的位置形成有向循环风路810导入空气的导入口203,在导入口203的上方的位置形成有来自循环风路810的空气的导出口204。导入管道811与导入口203连接,从导入口203向后方延伸后屈曲,向上方延伸。导出管道812与导出口204连接,从导出口204向后方延伸后屈曲,向下方延伸。在导入管道811的下表面形成有排水口813。排水软管850与排水口813连接。排水软管850与第二供给管道410的贮水部413连接。
热交换器820具备隔开规定的间隔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传热管821。各个传热管821在左右方向上扁平,沿上下方向延伸。在热交换器820于多个传热管821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形成有下部连接板822和上部连接板823。在下部连接板822和上部连接板823分别形成有具有与各个传热管821相连的开口部824a、825a的连接口824、825,导入管道811和导出管道812分别与这些连接口824、825连接。此外,在热交换器820于下部连接板822与上部连接板823之间形成有分别覆盖多个传热管821的左右两侧的左侧面板826和右侧面板827。多个传热管821被这些下部连接板822、上部连接板823、左侧面板826以及右侧面板827包围,由此形成收容多个传热管821的冷却风路828。
冷却风扇830为离心扇,在壳体831内具备风扇832和使风扇832旋转的马达833。壳体831中于侧面设置有吸入口834,于周面设置有吐出口835。冷却风扇830也可以使用离心扇以外的风扇,例如轴流风扇。
冷却管道840的一端具有与冷却风扇830的吐出口835对应的形状,与吐出口835连接,另一端具有与热交换器820的冷却风路828的入口对应的形状,与冷却风路828的入口连接。
在箱体100的后表面设置有由多个孔构成的吸气口105和排气口106。冷却风扇830的吸入口834与吸气口105连接,热交换器820的冷却风路828的出口与排气口106连接。
在除湿单元800由树脂材料形成有导入管道811、导出管道812以及冷却管道840,热交换器820也由树脂材料形成。这样一来,通过由树脂材料形成热交换器820,能实现除湿单元800的轻量化。
在收容室200的后表面设置有覆盖导入口203的前方的风斗280。风斗280具有向下方即空气循环单元700侧开口的摄入口281,接纳空气循环单元700所吹出的一部分空气并将其通过导入口203导向循环风路810。风斗280相当于本发明的空气引导部。
图10是表示衣物处理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
衣物处理装置1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还具备操作部901和控制部902。
操作部901包括用于选择运转模式的选择按钮、用于开始运转的开始按钮等操作按钮,将与用户所操作的操作按钮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给控制部902。
控制部902包括微型计算机、各种驱动电路等,对第一供给单元300的臭氧发生器320、加热器330、鼓风扇340和吸气闸板360、第二供给单元400的泵461和加热器472、排气单元600的排气闸板620、空气循环单元700的风扇马达713和通风板马达722、除湿单元800的冷却风扇830等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1能执行对衣物进行除臭除菌的除臭除菌运转、对衣物进行烘干的烘干运转以及抚平衣物的褶皱的褶皱抚平运转。
图11是表示衣物处理装置1的运转控制的流程图。
当运转开始的操作被执行时,控制部902判定除臭除菌运转、烘干运转以及褶皱抚平运转当中的某项运转已被选择(S1)。
在选择了除臭除菌运转的情况下(S1:除臭除菌),开始除臭除菌运转,控制部902执行除臭除菌过程(S2)。除臭除菌过程中,控制部902在第一供给单元300中使鼓风扇340和臭氧发生器320工作。在运转开始前即衣物处理装置1处于停止状态时,吸气闸板360的开闭板361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排气闸板620的开闭板621位于打开位置。控制部902不使吸气闸板360和排气闸板620工作,维持开闭板361位于第一关闭位置且开闭板621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
如图5的实线箭头所示,通过鼓风扇340的工作,机外的空气被从前表面吸气口101摄入吸气管道350,送入第一供给管道310内。
如图2所示,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流动的空气经过臭氧发生器320,这时,在臭氧发生器320中产生的臭氧混入空气中。这样,含有臭氧的空气通过第一供给管道310内,到达第一供给口210,从第一供给口210排出到收容室200内。排出的含有臭氧的空气碰到罩240而向周围扩散,一部分空气从多个排出孔244排出,剩余部分的空气从罩240与收容室200的底面之间排出。这样,含有臭氧的空气通过罩240被扩散后前往上方的衣物,大面积地与衣物接触。衣物通过臭氧的除臭除菌作用被除臭除菌。
如图6的(a)和(b)所示,因进行衣物的除臭除菌而降低了臭氧浓度的空气从设置于收容室200的顶面的排出口202排出到排气管道610内,在排气管道610内流动,从排气口104排出到机外。在排气管道610内流动的空气经过臭氧去除过滤器630。由此,空气中的臭氧被去除,降低到适当的臭氧浓度的空气被排出到机外。
进而,除臭除菌过程中,控制部902在空气循环单元700中驱动风扇马达713来使循环风扇710工作,并且驱动通风板马达722来使通风板721沿上下方向摆动。这时,通风板721既可以连续摆动,也可以每往返摆动一次或往返摆动多次就停止规定时间。
如图7的(a)所示,收容室200内的含有臭氧的空气从吸入口715被摄入到壳体712内,以臭氧风的形式从吐出口716吹出。吹出的臭氧风通过通风板721被转向后前往衣物。这时,通风板721摆动从而臭氧风的转向角度发生变化,因此臭氧风会从各个方向与衣物接触。由此,臭氧风与衣物的接触效率变好,衣物变得容易除臭除菌。此外,衣物被来自各个方向的臭氧风吹拂,从而悬挂的衣物会摇晃。由此,能使臭氧触及衣物的腋下部分等在衣物静止状态下难以触及的部分。此外,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容易掉落。
进而,衣物以其前后方向与空气循环单元700的通风板721的摆动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式悬挂于衣架台260的杆261。因此,即使在如图7的(a)所示收容室200内收容有多件衣物的情况下,从循环风扇710吐出并被通风板721转向的臭氧风也容易穿过衣物与衣物之间而触及收容室200的上部。由此,臭氧风容易全方位地与多件衣物接触,很好地将多件衣物除臭除菌。
当经过规定的除臭除菌时间时,控制部902使臭氧发生器320、鼓风扇340、循环风扇710以及通风板721停止工作,结束除臭除菌过程。这样,除臭除菌运转结束。
接着,当控制部902判定在步骤S1中选择了烘干运转时(S1:烘干),开始烘干运转。首先,控制部902执行循环烘干过程(S3)。在循环烘干过程中,控制部902使吸气闸板360工作,将开闭板361从第一关闭位置切换至第二关闭位置。而且,控制部902使排气闸板620工作,将开闭板621从打开位置切换至关闭位置。然后,控制部902在第一供给单元300中使鼓风扇340和加热器330工作。
如图5的虚线箭头所示,通过鼓风扇340的工作,收容室200内的空气被从底面吸气口250摄入吸气管道350并被送入第一供给管道310内。
如图2所示,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流动的空气被加热器330加热,成为适合烘干的温度(例如60℃左右)的暖风。然后,暖风到达第一供给口210,从第一供给口210排出到收容室200内。排出的暖风与含有臭氧的空气同样通过罩240被扩散后前往上方的衣物,大面积地与衣物接触。由此,衣物被烘干。
循环烘干过程中,通过排气闸板620关闭排气管道610。因此,收容室200内的空气不会从排出口202排出而不被排出到箱体100外。空气在收容室200与吸气管道350、鼓风扇340以及第一供给管道310之间循环。摄入第一供给管道310的空气的温度慢慢升高,因此,与此相应地加热器330的输出下降。由此,排出到收容室200内的空气的温度维持在适当的温度。
循环烘干过程中,控制部902在空气循环单元700中使循环风扇710工作,并且使通风板721向上下方向摆动。而且,控制部902使除湿单元800的冷却风扇830工作。
如图7的(a)所示,通过暖风的供给而变暖的收容室200内的空气从吸入口715被摄入壳体712内,以暖风的形式从吐出口716吹出。吹出的暖风通过摆动的通风板721被转向,由此从各个方向与衣物接触。由此,暖风与衣物的接触效率变好,衣物变得容易烘干。此外,通过摇晃衣物,能使暖风触及在衣物静止状态下难以触及的衣物的部分,而且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变得容易掉落。
进而,与除臭除菌运转的情况相同,即使在如图7的(a)所示多件衣物收容于收容室200内的情况下,从循环风扇710吐出并被通风板721转向的暖风也容易穿过衣物与衣物之间而触及收容室200的上部。由此,暖风容易全方位地与多件衣物接触,多件衣物变得容易烘干。
循环风扇710所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剥离自衣物的水分。如图7的(a)的单点划线箭头所示,从循环风扇710即空气循环单元700的右端部分吹出的空气由风斗280接纳,通过导入口203被导入循环风路810。导入的空气流过循环风路810,从导出口204导出到收容室200内。此外,如图9的(b)所示,通过冷却风扇830的工作,机外的空气作为冷却用的空气被从吸气口105吸入,送往热交换器820,在通过热交换器820的冷却风路828之后,从排气口106排出到机外。
在循环风路810中流动的空气在经过热交换器820的多个传热管821时与在冷却风路828中流动的冷却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除湿。从空气中出来的水被从导入管道811的排水口813排出,最后蓄于第二供给单元400的排水箱480。
这样一来,收容室200内的空气通过除湿单元800被除湿。由此,能抑制与衣物接触前的暖风中所含的水分的增加,因此,衣物的烘干变得容易进行。
循环烘干过程中,虽然如上所述进行了除湿单元800的除湿,但是与进行从收容室200内排出空气并从机外向第一供给管道310摄入新鲜的空气使其变成暖风供给给收容室200内的所谓排气式烘干的情况相比,暖风中所含的水分变多,不容易从衣物剥离水分。因此,悬挂于衣架台260的衣物一边被暖风晃动,一边被慢慢地烘干,因此容易在进行烘干的同时抚平衣物上带的褶皱。
当经过规定的时间,收容室200内的衣物呈干到一定程度的状态时,控制部902使加热器330、鼓风扇340以及冷却风扇830停止,结束循环烘干过程。
接着,控制部902执行排气烘干过程(S4)。排气烘干过程中,控制部902使吸气闸板360工作,将开闭板361从第二关闭位置切换至第一关闭位置。此外,控制部902使排气闸板620工作,将开闭板621从关闭位置切换至打开位置。然后,控制部902使鼓风扇340和加热器330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循环单元700即循环风扇710和通风板721在循环烘干过程之后继续工作。
如图5的实线箭头所示,通过鼓风扇340的工作,外部的空气被从前表面吸气口101摄入吸气管道350,送入第一供给管道310内。通过加热器330的加热,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产生暖风,从第一供给口210排出到收容室200内。排出的暖风和通过空气循环单元700在收容室200内循环的暖风与衣物接触,衣物被烘干。从衣物中剥离水分后的暖风通过排出口202和排气管道610排出到机外。
当从排气烘干过程开始经过规定的时间时,控制部902使加热器330、鼓风扇340、循环风扇710以及通风板721停止工作,结束循环烘干过程。这样,烘干运转结束。
这样,烘干运转中,在排气烘干过程之前进行循环烘干过程,在该循环烘干过程中,收容室200内的空气通过除湿单元800被除湿。由此,在烘干运转中,从衣物处理装置1排出到外部的湿气变少,因此,衣物处理装置1周边的湿度不容易变高。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烘干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使冷却风扇830工作来进行由除湿单元800实现的收容室200内的空气的除湿。由此,能使从衣物处理装置1排出到外部的湿气更少。
接着,当控制部902判定在步骤S1中选择了褶皱抚平运转时(S1:褶皱抚平),开始褶皱抚平运转,执行准备过程(S5)。准备过程中,控制部902在第二供给单元400中于使泵461停止的状态下使蒸汽发生器470的加热器472工作。由此,蒸汽发生器470的主体部471的温度逐渐上升。
进而,准备过程中,控制部902在空气循环单元700中使循环风扇710工作,并且使通风板721向上下方向摆动。如图7的(a)所示,收容室200内的空气从吸入口715被摄入壳体712内,以风的形式从吐出口716吹出。吹出的风通过摆动的通风板721被转向,由此从各个方向与衣物接触,使衣物摇晃。由此,灰尘变得容易从衣物掉落。
当蒸汽发生器470的主体部471温度足够高时,控制部902结束准备过程,执行蒸汽过程(S6)。蒸汽过程中,控制部902使排气闸板620工作,将开闭板621从打开位置切换至关闭位置。由此,排气管道610关闭。接着,控制部902在使加热器472继续工作的状态下使泵461工作。如图3所示,蒸汽发生器470中产生高温的蒸汽,放出至第二供给管道410内。被放出的蒸汽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内上升而到达第二供给口220,从第二供给口220排出到收容室200内。排出的蒸汽碰到罩240而向周围扩散,其中一部分从多个排出孔244排出,剩余部分从罩240与收容室200的底面之间排出。这样,蒸汽通过罩240被扩散并前往上方的衣物,大面积地与衣物接触。通过蒸汽所具有的水分和热,将衣物的褶皱抚平。
当蒸汽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内流动时,其中一部分可能会结露而产生结露水。结露水流向下方并蓄在贮水部413中,从排出口414排出。排出的结露水通过排水软管490回收到排水箱480中。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二供给管道410的导入口412的下方设置有蓄留结露水的贮水部413,因此,能防止结露水从导入口412流向蒸汽发生器470的内部。
进而,蒸汽过程中,循环风扇710和通风板721继续工作。通过从吐出口716吹出并被通风板721转向的风,衣物摇晃。当衣物在悬挂状态下摇晃时,离心力等力容易施加于衣物。由此,容易抚平蒸汽碰到的衣物的表面,因此,衣物的褶皱变得容易展平。此外,虽然由于衣物被蒸汽润湿而不处于准备过程中的干燥状态,但是通过摇晃衣物,能使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掉落。
进而,与除臭除菌运转的情况相同,即使在如图7的(a)所示多件衣物收容于收容室200内的情况下,从循环风扇710吐出并被通风板721转向的风也容易穿过衣物与衣物之间而触及收容室200的上部。由此,风容易全方位地与多件衣物接触,多件衣物被很好地晃动,其褶皱变得容易展平。
蒸汽过程中,排气管道610处于关闭状态。因此,能防止收容室200内的蒸汽通过排气管道610排出到机外。此外,在排气管道610中,臭氧去除过滤器630设置于比排气闸板620靠下游处,因此,能防止蒸汽与臭氧去除过滤器630接触而严重弄湿臭氧去除过滤器630。
当经过规定的蒸汽供给时间时,控制部902使加热器472和泵461停止,结束蒸汽过程。
接着,控制部902依次执行循环烘干过程和排气烘干过程(S7、S8)。循环烘干过程和排气烘干过程与烘干运转中的循环烘干过程和排气烘干过程相同。通过循环烘干过程和排气烘干过程,烘干被蒸汽弄湿的衣物。需要说明的是,褶皱抚平运转中的循环烘干过程和排气烘干过程的时间设定为适合褶皱抚平运转,可以设定为与烘干运转的时间不同。而且,由于在循环烘干过程中排气闸板620已经位于关闭位置,因此只有吸气闸板360在工作,开闭板361从第一关闭位置切换至第二关闭位置。
当排气烘干过程结束时,控制部902执行换气过程(S9)。即,控制部902在排气烘干过程之后接着使循环风扇710和通风板721保持工作。收容室200内的空气从吸入口715被摄入,从吐出口716向收容室200内吹出,由此机外的空气通过第一供给单元300的吸气管道350和第一供给管道310从第一供给口210被摄入收容室200内,收容室200内的空气通过排出口202和排气管道610被排出到机外。由此,收容室200内被换气,收容室200内的内壁等即使被蒸汽弄湿了也会变干。
当经过规定的换气时间时,控制部902使循环风扇710和通风板721停止工作,结束换气过程。这样,褶皱抚平运转结束。
这样,褶皱抚平运转中,在蒸汽过程中,排气管道610被排气闸板620关闭,蒸汽无法从收容室200内排出到机外。而且,在排气烘干过程之前进行循环烘干过程,在该循环烘干过程中,收容室200内的空气通过除湿单元800被除湿。由此,在褶皱抚平运转中,从衣物处理装置1排出至外部的湿气变少,因此,衣物处理装置1周边的湿度不容易变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衣物处理装置1中,除了除臭除菌运转、烘干运转、褶皱抚平运转之外,也可以进行例如在烘干之后进行除臭除菌的烘干除臭除菌运转。
此外,除了上述的排气型的除臭除菌运转之外,还可以进行如下的运转来作为循环型的除臭除菌运转:与循环烘干过程同样地将吸气闸板360设于第二关闭位置并且将排气闸板620设于关闭位置,一边使空气在收容室200与吸气管道350、鼓风扇340以及第一供给管道310之间循环,一边使臭氧发生器320工作。该循环型的除臭除菌运转中,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在空气循环期间升高,因此,能使高浓度的臭氧作用于衣物,能期待高的除臭除菌效果。而且,在该除臭除菌运转中,不仅通过排气闸板620来将排气管道610设为关闭状态,还通过吸气闸板360来将前表面吸气口101设为关闭状态,因此,能防止高浓度的臭氧漏出到机外。
进而,可以是,排气闸板620不仅能切换至开闭板621完全打开的打开位置,还能在开闭板621打开时在多个打开角度的位置停止。通过改变开闭板621的打开角度,从而改变排气管道610的连通口611的开口量,改变来自收容室200内的空气的排气量。这种情况下,烘干运转、褶皱抚平运转的排气烘干过程中,随着时间的经过,开闭板621的打开角度慢慢增大,收容室200内的空气的排出量增多。如此,则收容室200内的湿度逐渐降低,因此,即使在排气烘干过程中也能发挥褶皱抚平效果。
进而,可以在收容室200内配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收容室200内的温度、湿度来进行从循环烘干过程向排气烘干过程的切换或者结束排气烘干过程。进而,在排气烘干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收容室200内的温度、湿度的变化情况来慢慢地增大开闭板621的打开角度。
进而,蒸汽过程中,有可能会从前表面吸气口101泄漏少量蒸汽。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蒸汽泄漏,可以在蒸汽过程中将吸气闸板360的开闭板361切换至第二关闭位置,关闭第一管道351的出口351a即前表面吸气口101。
<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从第一供给单元300供给暖风来烘干衣物时使空气循环单元700工作,能使暖风从各个方向与收容室200内的衣物接触。由此,暖风与衣物的接触效率变好,衣物变得容易烘干。而且,衣物被来自各个方向的暖风摇晃,因此,能使暖风触及在衣物的静止状态下难以触及的衣物的部分,而且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变得容易掉落。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从第二供给单元400供给蒸汽来对衣物施以蒸汽来抚平衣物的褶皱时使空气循环单元700工作,能摇晃收容室200的衣物。由此,衣物的褶皱变得容易展平,而且能使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掉落。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烘干衣物时使除湿单元800工作,能对含有剥离自衣物的水分的收容室200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因此,从衣物处理装置1排出到外部的湿气变少,衣物处理装置1周边的湿度不容易变高。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收容室200设置有风斗280,空气循环单元700所吹出的一部分空气被风斗280接纳并导向循环风路810,由此空气在收容室200与循环风路810之间循环,通过设置于循环风路810的热交换器820中进行的热交换从空气中进行除湿。这样,能将空气循环单元700用于收容室200与循环风路810之间的空气的循环,因此,无需另外设置循环用的风扇等,能实现成本的降低。
进而,衣物处理装置1容易以箱体100的后表面靠近房间的壁面的状态设置。根据本实施方式,除湿单元800中包含将冷却用的空气送向热交换器820的冷却风扇830,在箱体100的后表面设置有用于吸入冷却用的空气的吸气口105和用于将从热交换器820中通过的冷却用的空气向机外排出的排气口106。因此,在如上所述设置衣物处理装置1的情况下,容易在箱体100的后表面与房间的壁面之间产生空气的流动,箱体100的后表面与房间的壁面之间不容易留存湿气,因此,壁面上不容易产生结露等。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收容室200的顶面设置有排出口202,因此,在排气烘干过程中,从衣物中剥离了水分的暖风即温热的空气变得容易从收容室200内排出,衣物变得容易烘干。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排气管道610设置有排气闸板620,因此,能根据需要来关闭或打开排气管道610。特别是,在向收容室200内供给蒸汽来抚平衣物的褶皱时,能通过排气闸板620来关闭排气管道610,能抑制蒸汽向机外泄漏。由此,收容室200内容易充满蒸汽,衣物的褶皱抚平效果提高,并且能抑制衣物处理装置1周边的湿度上升。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第二供给单元400供给含有臭氧的空气并通过臭氧对衣物进行除臭除菌时,通过使空气循环单元700工作,能使臭氧风从各个方向与收容室200内的衣物接触。由此,臭氧风与衣物的接触效率变好,衣物变得容易除臭除菌。此外,衣物被来自各个方向的臭氧风摇晃,因此,能使臭氧触及在衣物静止状态下难以触及的衣物的部分,而且附着在衣物上的灰尘容易掉落。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排气管道610内设置有臭氧去除过滤器630,因此,能向机外排出由臭氧去除过滤器630去除了臭氧的空气。而且,由于臭氧去除过滤器630配置于比排气闸板620靠下游处,因此,通过在向收容室200内供给蒸汽时关闭排气闸板620,能防止臭氧去除过滤器630被蒸汽弄湿,能防止臭氧去除过滤器630的臭氧去除性能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上述以外的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从第一供给单元300向收容室200内供给臭氧和暖风双方。但是,也可以在衣物处理装置1中分别设置供给臭氧的臭氧供给单元和供给暖风的暖风供给单元。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除湿单元800的热交换器820构成循环风路810的一部分,来自收容室200的空气会与经过传热管821的内侧并经过传热管821的外侧的冷却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但是,除湿单元80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热交换器820配置于循环风路810的内部,来自收容室200的空气与经过传热管821的外侧并经过传热管821的内侧的液体、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利用空气循环单元700来使空气在收容室200内与循环风路810之间循环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不利用空气循环单元700而将循环用的风扇配置于循环风路810内等部位的结构。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收容室200的顶面设置有排出口202。但是,排出口202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例如收容室200的后表面的上部。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烘干运转和褶皱抚平运转中执行循环烘干过程和排气烘干过程。但是,也可以不进行循环烘干过程而只执行排气烘干过程。这种情况下,吸气管道350仅由第一管道351和第三管道353构成,不在第三管道353中设置吸气闸板360。而且,不在收容室200的底面设置底面吸气口250。进而,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排气单元600中去掉排气闸板620。排气烘干过程中,通过使除湿单元800工作来进行收容室200内的空气的除湿,向机外排出水分含有量少的空气。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臭氧去除过滤器630中使用了活性炭/催化剂过滤器,但是也可以使用活性炭过滤器等其他的具有臭氧去除性能的过滤器。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装置1进行除臭除菌运转。但是,衣物处理装置1也可以不进行除臭除菌运转,可以不在第一供给单元300中配置臭氧发生器320。这种情况下,从排气单元600中去掉臭氧去除过滤器630。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给单元400的蒸汽发生器470采用如下结构:通过使由泵461送来的水落到高温的蒸汽发生室473的底面使其蒸发来产生蒸汽。但是,蒸汽发生器470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例如通过加热蓄有水的水槽使水沸腾来产生蒸汽的结构。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空气循环单元700配置于收容室200的底部且配置于收容室200的内侧。但是,空气循环单元700也可以设置于收容室200的底部且设置于收容室200的外侧。这种情况下,在收容室200的壁面设置有向循环风扇710摄入空气的摄入口和向收容室200内吹出空气的吹出口。此外,空气循环单元700也可以配置于收容室200的底部之外的部分且配置于收容室200的内外侧中的任意一侧。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横流风扇来作为循环风扇710,但是也可以使用西洛克风扇(sirocco fan)等横流风扇之外的风扇。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接纳由空气循环单元700吹出的一部分空气并将其导向循环风路810的空气引导部,在收容室200设置有风斗280。但是,空气引导部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可以不设置包围导入口203的前侧、上侧以及左右的风斗280而设置从导入口203的上缘向收容室200的内部突出的檐来作为空气引导部。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排气闸板620来作为用于开闭排气管道610的开闭部。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开闭部,例如由在排气管道610内上下移动的活动板(shutter)和驱动该活动板的驱动部构成的活动板机构。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技术方案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5)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收容室,将衣物以悬挂的状态收容;
暖风供给部,向所述收容室内供给暖风;
蒸汽供给部,向所述收容室内供给蒸汽;
空气循环部,吸入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并将其向所述收容室内吹出,所述暖风供给部和所述蒸汽供给部均与所述空气循环部分开设置;以及
除湿部,用于对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
排气单元,用于将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向机外排出;
所述收容室还具备第一供给口、第二供给口,所述第一供给口和所述第二供给口以相互邻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收容室底面中央,所述第一供给口的入口与所述暖风供给部的出口连接,用于将暖风排出到所述收容室内,所述第二供给口的入口与所述蒸汽供给部的出口连接,用于将蒸汽排出到所述收容室内,在所述第一供给口和所述第二供给口的上方以覆盖所述第一供给口和所述第二供给口的方式配置罩,所述罩包括圆盘状的顶面部和从顶面部的周缘向斜下方延伸的周面部,所述周面部形成有多个排出孔;
所述空气循环部包括:
循环风扇,使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从吐出口吹出;
转向构件,与从所述吐出口吹出的空气接触,使该空气转向;以及
驱动部,使所述转向构件摆动,以改变空气的转向角度;
所述除湿部包括:
循环风路,使空气在所述循环风路与所述收容室之间循环;以及
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路,
在所述收容室设置有接纳所述空气循环部所吹出的一部分空气并将其导向所述循环风路的空气引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室配置于箱体内,
所述除湿部包括:
循环风路,使空气在所述循环风路与所述收容室之间循环;
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循环风路;以及
冷却风扇,将冷却用的空气送向所述热交换器,
在所述箱体的后表面设置有用于从外部吸入所述冷却用的空气的吸气口和用于将从所述热交换器中通过的所述冷却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用于将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排出,
所述排出口设置于所述收容室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排出口,用于将所述收容室内的空气排出;
排气管道,将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导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以及
开闭部,开闭所述排气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臭氧供给部,向所述收容室内供给含有臭氧的空气;以及
臭氧去除部,配置于所述排气管道内的比所述开闭部靠下游处,去除在所述排气管道内流动的空气中所含的臭氧。
CN202080090425.XA 2019-12-24 2020-12-16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4901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3549 2019-12-24
JP2019233549A JP7473908B2 (ja) 2019-12-24 衣類処理装置
PCT/CN2020/136707 WO2021129475A1 (zh) 2019-12-24 2020-12-16 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1895A CN114901895A (zh) 2022-08-12
CN114901895B true CN114901895B (zh) 2023-12-26

Family

ID=7657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0425.XA Active CN114901895B (zh) 2019-12-24 2020-12-16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1895B (zh)
WO (1) WO20211294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2907A (zh) * 2019-09-28 2019-12-20 广东晾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旋转摆风装置的智能晾衣机及其摆风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8897A (zh) * 2006-10-26 2008-04-30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干燥机
CN101285260A (zh) * 2007-04-09 2008-10-15 海尔集团公司 用洗衣机干衣结构仿阳光晾晒并催化吸附去除臭氧的方法
JP2009066054A (ja) * 2007-09-11 2009-04-02 Sharp Corp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9291233A (ja) * 2008-06-02 2009-12-17 Toshiba Corp 洗濯乾燥機
CN101796242A (zh) * 2007-09-04 2010-08-0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干衣机的除湿装置
CN102037177A (zh) * 2007-11-16 2011-04-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织物处理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0106B2 (ja) * 2000-03-01 2004-1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衣類乾燥機
JP2009183588A (ja) * 2008-02-08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浴室乾燥装置
JP5446372B2 (ja) * 2009-03-27 2014-03-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浴室暖房乾燥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8897A (zh) * 2006-10-26 2008-04-30 株式会社东芝 洗涤干燥机
CN101285260A (zh) * 2007-04-09 2008-10-15 海尔集团公司 用洗衣机干衣结构仿阳光晾晒并催化吸附去除臭氧的方法
CN101796242A (zh) * 2007-09-04 2010-08-0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干衣机的除湿装置
JP2009066054A (ja) * 2007-09-11 2009-04-02 Sharp Corp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02037177A (zh) * 2007-11-16 2011-04-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织物处理机
JP2009291233A (ja) * 2008-06-02 2009-12-17 Toshiba Corp 洗濯乾燥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1895A (zh) 2022-08-12
JP2021101785A (ja) 2021-07-15
WO2021129475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29476A1 (zh) 衣物处理装置
EP2319979B1 (en)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CN113272492B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4698750B2 (ja) 洗濯機及び乾燥機
JP2007068870A (ja) 衣類乾燥機
JP4731620B2 (ja) 乾燥機
JP2007151799A (ja) 洗濯乾燥機
CN114901895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4846196B (zh) 衣物处理装置
WO2021129696A1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5068295B2 (ja) 乾燥機
JP6640699B2 (ja) 洗濯乾燥機
JP7473908B2 (ja) 衣類処理装置
JP2015228930A (ja) 洗濯乾燥機
KR20100127703A (ko) 의류 건조기
JP2010075216A (ja) 乾燥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CN113272490B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7453645B2 (ja) 衣類処理装置
KR102544464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2020010959A (ja) 衣類乾燥機
JP4568660B2 (ja) 洗濯乾燥機
JP6670737B2 (ja) 洗濯乾燥機
CN116949737A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2007136056A (ja) 洗濯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