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5874B - 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5874B
CN114885874B CN202210576900.5A CN202210576900A CN114885874B CN 114885874 B CN114885874 B CN 114885874B CN 202210576900 A CN202210576900 A CN 202210576900A CN 114885874 B CN114885874 B CN 114885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field
shrimp
water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69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5874A (zh
Inventor
吴茂前
刘冬碧
张富林
毛波
夏颖
张志毅
肖国平
段小丽
范先鹏
杨利
高红兵
王玲
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onglin Kezhi Agriculture Co ltd
Jingz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Soil Fertilizer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onglin Kezhi Agriculture Co ltd
Jingz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Soil Fertilizer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onglin Kezhi Agriculture Co ltd, Jingz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Soil Fertilizer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bei Zhonglin Kezhi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69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5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5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5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5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5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稻田循环种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利用菇在生长过程中,对有机物料的分解和微生物的孕养为水稻种植提供培肥,同时为小龙虾养殖增加天然洱源,进行虾养稻,稻养菇,菇养虾的循环种养模式。本发明收益增加显著,以某农场为例:2021年虾的投入品较常规养虾减少57.7%,用水量减少46.7%,收益增加22.9%。与传统稻虾比,稻亩增产28%,亩增收300元,肥料用量减少30%。菇亩产量2000kg,产值6000元。虾稻菇种植模式一年亩产值约9800元,较传统稻虾模式亩产值增加6500元,是传统水稻种植产值的7倍,增收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稻田循环种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稻渔综合种养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需固守“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本原则,坚持“稳粮增效、以渔促稻、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发展目标,防止“稻渔、稻水、渔土”矛盾。《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稻小龙虾种养面积、水产品产量分别为1658.15万亩、177.25 万吨,分别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总量的47.70%和60.84%,是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模最大的模式。稻虾模式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小龙虾的经营活动,因此稻虾模式中虾和稻虽密不可分,但在经营过程中受虾和水稻比较经济效益的影响,“重虾轻稻”的现象明显,这严重制约了稻虾模式和水稻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稻虾模式创新和技术发展均以虾为核心而展开,从“一稻一虾”,转变为“一稻两虾”,乃至“一稻三虾”“一稻四虾”。虾的养殖强度在无限制增加,水稻的种植地位逐渐弱化,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缩减严重、播种季节推迟。加之生产管理上对水稻的弱视,导致稻虾模式水稻单产下降严重。虽然稻虾模式对水稻生长和品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但在以虾为先的管理方式下稻田明显退化,养虾期间的长期淹水管理使土壤次生潜育化程度随着养虾年限增加而加重,同时虾饲料的投入加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这对平原湖区,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江汉平原水环境保护施加了压力。并且随着小龙虾养殖规模扩大,养殖业竞争加剧,虾苗市场饱和,效益将逐步减少,成虾规格、品质带来的市场价格差距将继续拉大,“养繁一体”模式产量不稳、规格小、种质退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实行小龙虾“繁养分离”是破解稻小龙虾综合种养上述困境的有效模式,该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养繁一体模式,特点是繁养区域分开,育苗的区域专业育苗,养成虾的区域只养成虾,可提升虾苗种质,实现成虾精准养殖,促进稻虾协同管理。这一模式在安徽巢湖、安徽芜湖、湖北潜江、湖南南县、江苏盱眙等地已逐步开展,将成为稻小龙虾综合种养发展新趋势。小龙虾繁养分离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优势明显、效果显著。小龙虾繁养分离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在提升小龙虾种质、稳定小龙虾苗种供给、实现精准养殖、节约投入品、提高稻渔产品品质、促进稻虾协同管理,强化稳粮目标等方面均较养繁一体的传统养殖模式优势明显,繁养分离模式将推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将不再以面积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特征,而是以追求质量效益、粮食产量稳定及农民增收增效兼顾的平稳发展为重点。养大虾、养好虾的时代已经到来,小龙虾繁养分离将成为稻虾综合种养发展新趋势。
但是“繁养分离”虾和稻之间怎么分离,而且虾稻分离中间有长达5个月的空窗期,这期间稻田怎么利用,秸秆怎么处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怎么合理进行虾稻分离,怎么合理安排这个空窗期,合理处理田间秸秆,既能增收地不闲,又能养地利于虾。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传统技术重虾轻稻,导致水稻种植面积缩减,单产下降。这将严重制约稻虾模式和水稻的可持续发展
(2)现有传统技术虾为先的管理方式导致稻田明显退化,养虾期间的长期淹水管理使土壤次生潜育化程度随着养虾年限增加而加重;同时虾饲料的投入加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这对平原湖区,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江汉平原水环境保护施加了压力。
(3)现有传统技术下虾市场竞争激烈,虾苗饱和,虾产量不稳、规格小、种质退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养虾效益减少,风险增高。
(4)现有繁养分离技术秸秆需要从田块移出一部分,增加了成本,对稻秸秆综合利用率降低,而年年冬季培肥又会降低培肥效果。
(5)现有繁养分离技术,虾和稻之间有几个月的空窗期,降低的土地的利用效率,而其他的利用方式效益比不上本模式,而且会增加化学品的投入,危害土壤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包括:利用水稻秸秆作为基质进行大球盖菇的种植。菇在生长过程中,对秸秆进行分解并孕养微生物,为小龙虾养殖增加天然洱源,小龙虾生长过程中对秸秆进一步分解,并且虾的排泄进入土壤,可以综合培肥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利于水稻种植,并可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实现稻养菇,菇养虾,虾养稻的良性循环种养模式。
进一步,所述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还包括:步骤一,3月下旬田间上水,放小龙虾虾苗,进行小龙虾养殖;
步骤二,6月上旬结束捕捞,排水插秧,进行水稻种植;
步骤三,10月上旬水稻收割,10月下旬起垄种植大球盖菇栽培,种菇物料为水稻收割后的秸秆和加工大米的谷壳。2月温度上来开始收菇,3月下旬收菇结束。
进一步,在步骤一中小龙虾养殖方法包括:步骤1,养殖单元的改造:以 20-30亩稻田为一个养殖单元,养殖单元周边灌溉水源充足,水质好;养殖单元内田块平整,高差≤3cm,养殖单元田埂要加高加宽并夯实,田埂高度高于田面 60cm,田埂顶宽不低于50cm。田间不开环沟、养殖沟。养殖单元内毛沟保留;养殖单元和养殖单元之间的开排灌沟,排灌分家,每个养殖单元能进行单排单灌;
步骤2,虾苗投放:投苗前养殖稻田内上水至40-50cm,根据养殖需求、出虾时间、虾苗行情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间购置虾苗,并向养殖稻田内投放;虾苗投放量在25-40kg/亩;
步骤3,养殖管理:投苗前稻田消毒,投苗后定时喂食;
步骤4,龙虾起捕。
进一步,在步骤3中喂食方式包括:全田抛洒,喂食多少根据投苗量确定,气温升高水质恶化时,用50%过硫酸氢钾改底解毒,并定期补水换水。
进一步,步骤二中水稻种植方法包括:
第一步,种植方式:亩用秧22-25盘,插秧密度4寸*9寸;机直播提前备种,在直播前2天泡种催芽;
第二步,田间管理:插秧前,亩施入45%(15-15-15)复合肥施20kg,然后耕田,控制田间水位,田间打一次封闭,插秧;田间前期干干湿湿,秧苗返青后亩施用尿素10kg;在水稻分蘖盛期需主要防治稻田杂草,在7月中下旬,落干田间水份,晒田7-10田,然后田间覆水,覆水前打一次除草剂,覆水后亩追施钾肥10kg;在水稻抽穗破口时需要注意病虫害防治。水稻收获前10天自然落干稻田水份;
第三步,水稻收割:稻田水份落干后,收割水稻;
第四步,秸秆处理:收割时水稻秸秆不粉碎,直接铺在田里,晾晒,翻面,使秸秆干燥,不腐烂,种菇准备后,进入菇季种植。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包括:(1)菌种选择;(2)田块选择;(3)田块整理;(4)物料准备;(5)铺料播种;(6)覆土;(7)生长管理; (8)出菇管理;(9)采收加工。
进一步,步骤(1)菌种选择包括:10月下旬至来年3月下旬,所选菇种应适宜冬春季节露天生长的菌种;大球盖菇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
进一步,步骤(2)田块选择包括:因大球盖菇物料需求大,产量高,所以我们选择轮转式种植方式,大球盖菇种植与稻虾田比例为1:5,一个种养单元(25 亩)选择5亩田块种植大球盖菇,或者5个种养单元选择其中一个单元种植大球盖菇,其他田块冬天培草。下个周年再换一个地块或者种养单元进行大球盖菇种植。这样既避免的物料不够需要外购以及大球盖菇量高价低的局面,又对每一块田块进行轮番了培肥。
进一步,步骤(3)田块整理包括:在选好的种植田块先进行灭菌杀虫处理,再全田撒生石灰,旋耕,暴晒;然后起垄做菌床,整地后安装喷灌设备进行喷灌。
进一步,步骤(4)物料准备包括:选用稻田中收割晾晒过的干燥水稻秸秆,每亩物料总用量3.5-7吨;播种前将2/3的原料铺在厢面上,将原料分次铺开,铺一层原料撒一层石灰喷一次水,多次细喷并翻动原料,使基料吸水均匀,播种后再铺1/3的原料,同样少量多次细喷。
进一步,步骤(5)铺料播种包括:将浸泡和处理好的稻草铺在床面上,分两层铺料一层播种,2/3的原料铺在厢面上,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块状,均匀穴播或撒播菌种,播种后再铺1/3的原料,铺料后的厢面整理;
步骤(6)覆土包括:覆土厚度2-3cm;
步骤(7)生长管理包括:播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3-4天菌丝开始吃料,当料堆表面出现干燥发白时喷水;
步骤(8)出菇管理包括:大球盖菇菌丝向土层爬升,并向覆盖稻草上生长蔓延,覆土层中有粗菌束伸延,菌丝分枝上有幼菇菇蕾,将覆盖的稻草移动,使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步骤(9)采收加工: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菌,经10-12 天第二潮菇;到3月上中旬,采菇结束,上水泡田,转入小龙虾养殖。
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发明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本模式不搞田间工程,不挖虾沟,不破坏稻田结构,解决了传统稻虾模式沟占比30%,水稻种植面积严重缩减、单产下降的问题;本模式与传统稻虾比,稻亩增产28%,亩增收300元,并且肥料用量减少了15%以上。
本模式使虾的养殖时间由原来的7个月减少到3个月,不影响冬季晒田,能避免稻田发生次生潜育化;同时虾饲料用量减少33.3%以上,灌溉量减少 31.3%以上,排水量减少19.5%以上,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42.8%和25.4%;周年投入品(饲料、肥料)氮、磷利用率分别增加7.2和9.6个百分点。大大的降低了江汉平原水环境污染风险,有利于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本模式经过2020-2021年两年验证,亩产大虾100kg以上,较传统模式大虾产量高50%以上,养虾收益较传统模式亩增收22.9%。并且年年投苗,既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下虾苗饱和,种质退化,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稳定了虾产量、提高了虾规格,使养虾效益稳定增长。
本模式10亩田的秸秆养一亩田的菇,完全实现了秸秆的田间再利用,并使用轮替式种菇培肥的方式,也解决了秸秆长期原位还田和绿肥种植导致的培肥效果降低的问题。
本模式菇的种植合理利用了一般繁养分离模式间的空窗期,并且效益高,平均亩收益6000元(含提供秸秆的田块),不低于虾的收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户重虾轻稻的问题,使稻虾模式和水稻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本模式菇的种植过程中,不投入化学制品,生态发展,可以对秸秆的进行充分的分解,更利于培肥地力;同时分解秸秆时可以孕养大量的微生物,又能给虾增加天然洱源。实现了虾养稻,稻养菇,菇养虾的产业良性循环。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稻田产值,做到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同时减少稻田氮磷排放、实现氮磷循环利用和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田高效循环种养模式-虾稻菇模式。本模式不搞田间工程,不破坏稻田结构,春养虾,夏种稻、冬种菇(大球盖菇)。实现稻田全年综合高效利用,效益高,生产成本低、并对秸秆进行了综合利用。
本发明虾稻菇种养模式,使虾的养殖时间由原来的7个月减少到3个月;稻田肥料用量减少,种植面积不减少。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稻田资源,解决了普通稻虾模式下稻虾之间的空闲时间,并且菇的种植不增加化学投入品,不但不耗地力,在菇的生长过程中,对有机物料的分解和微生物的孕养既可以培肥地力,又能给虾增加天然洱源,实现了虾养稻,稻养菇,菇养虾的产业循环。
本发明收益增加显著,以某农场为例:2021年虾的投入品较常规养虾减少57.7%,其中饲料用量减少了33.3%,用水量减少46.7%,虾季收益增加22.9%;稻亩增产28%,亩增收300元,肥料用量减少了15%以上;菇亩产量2000kg,平均亩产值6000元。虾稻菇种植模式一年亩产值在1万元左右,较传统稻虾模式亩产值增加6000-7000元,是传统水稻种植产值的8-10倍,增收效果显著。
本发明不搞田间工程,不破坏稻田结构,不减少稻田种植面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春养虾,夏种稻、冬种菇(大球盖菇)。实现稻田全年综合高效利用,效益高,生产成本低,并对田间种养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综合利用 (虾的排泄物、稻秸、菇料)。
第三,作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某州某农业公司应用本模式参加某省2021年度双创比赛在初赛获得三等奖,决赛获得优胜奖。
同时本发明为农村创业创新典型案例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ZQYJ/202111/t20211109_6381699.htm)。
本模式一个种养单元产值约20-30万元,纯收益10-15万,如果是农户自己种养,一个种养单元的纯收入可达12-18万,轻松养活一家三口;规模化养殖,十个种养单元,收益可破百万,同时可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10-15个,既发展了自己,又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填补了国内外业内技术空白:
稻虾模式有,稻菇模式亦有,但是使三者衔接完美的模式没有,利用稻虾空窗期的稻虾菜模式有,稻虾肥模式也有,但是在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环境协同方面都不能和本模式相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否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
解决常规稻虾长期淹水带来的土壤次生潜育化问题,
本模式不搞田间工程,不挖虾沟,不破坏稻田结构,解决了传统稻虾模式沟占比30%,水稻种植面积严重缩减、单产下降的问题;本模式与传统稻虾比,稻亩增产28%,亩增收300元,并且肥料用量减少了15%以上。
本模式使虾的养殖时间由原来的7个月减少到3个月,不影响冬季晒田,能避免稻田发生次生潜育化;同时虾饲料用量减少33.3%以上,灌溉量减少 31.3%以上,排水量减少19.5%以上,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42.8%和25.4%;周年投入品(饲料、肥料)氮、磷利用率分别增加7.2和9.6个百分点。大大的降低了江汉平原水环境污染风险,有利于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本模式经过2020-2021年两年验证,亩产大虾100kg以上,较传统模式大虾产量高50%以上,养虾收益较传统模式亩增收22.9%。并且年年投苗,既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下虾苗饱和,种质退化,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稳定了虾产量、提高了虾规格,使养虾效益稳定增长。
本模式10亩田的秸秆养一亩田的菇,完全实现了秸秆的田间再利用,并使用轮替式种菇培肥的方式,也解决了秸秆长期原位还田和绿肥种植导致的培肥效果降低的问题。
本模式菇的种植合理利用了一般繁养分离模式间的空窗期,并且效益高,平均亩收益6000元(含提供秸秆的田块),不低于虾的收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户重虾轻稻的问题,使稻虾模式和水稻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否克服了技术偏见:。
本模式菇的种植过程中,不投入化学制品,生态发展,可以对秸秆的进行充分的分解,更利于培肥地力;同时分解秸秆时可以孕养大量的微生物,又能给虾增加天然洱源。实现了虾养稻,稻养菇,菇养虾的产业良性循环。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稻田产值,并做到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同时减少稻田氮磷排放、实现氮磷循环利用和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龙虾养殖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稻种植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球盖菇栽培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发明如何具体实现,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的解释说明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包括:
S101,3月下旬田间上水,放小龙虾虾苗。
S102,6月上旬结束捕捞,排水插秧。
S103,10月上旬水稻收割,10月下旬起垄种植大球盖菇,种菇物料为水稻收割后的秸秆和加工大米的谷壳。2月温度上来开始收菇,3月下旬收菇结束。
3月下旬田间上水后,种菇用的物料和物料中的微生物、昆虫可作为虾的天然饵料,经过菇和虾转化之后的物料为营养丰富的有机质,可培肥土壤,在种植水稻时既能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又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还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小龙虾养殖方法包括:
S201,养殖单元的改造:以20-30亩稻田为一个养殖单元,养殖单元周边灌溉水源充足,水质好。养殖单元内田块平整,高差≤3cm,养殖单元田埂要加高加宽并夯实,田埂高度为高于田面60cm以上为宜,田埂顶宽不低于50cm。田间不开环沟、养殖沟,不破坏农田结构,不减少种植面积。养殖单元内如果有小的毛沟可以保留。养殖单元和养殖单元之间的开好排灌沟,排灌分家,每个养殖单元能够进行单排单灌。
S202,虾苗投放:投苗前养殖稻田内上水至40-50cm左右,根据养殖需求、出虾时间(在某地江汉平原地区投苗到出虾时间平均在25天左右)、虾苗行情可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间向养殖稻田内投放虾苗。虾苗投放量在25-40kg/ 亩。虾苗规格在200-300尾/kg。
S203,养殖管理:投苗前稻田消毒,投苗后定时喂食,喂食时间为每天下午16:00-18:00之间,喂食方式:全田抛洒,喂食多少根据投苗量确定,以25kg 的投苗量计算,一个养殖单元的投食量一般在20-40kg之间。当气温升高水质恶化时,可用50%过硫酸氢钾(一个养殖单元用10-20kg)改底解毒,改善水质。并定期补水换水。
S204,龙虾起捕:从投苗25天之后可以试捕,用大网孔地笼,虾的规格有 25g及以上数量较多,就可以大量捕捞,捕捞后用筛网筛选,捕大留小。当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小虾规格较多,就可以停捕几天。多个养殖单元可以轮替捕捞。一直捕捞到6月上旬,排水耕田,转入稻季种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经济效益包括:以某公司某农场种植基地为例:其在基地有传统稻虾100亩、本模式稻虾100亩。2021年传统稻虾亩产虾162kg,其中库虾111kg,虾苗42.6kg,大虾13kg,亩平均收益1935元。而本模式亩产大虾113kg,亩平均收益2378元;本模式较传统稻虾虾季亩增收 443元,亩增收22.9%。同时传统稻虾模式从11月份上水就要进行田间管理,上水之前需种草,到来年5月底,投入管理时间长达7个月,饲料亩投入量82kg,约400元,其他化学投入品亩用量24kg,约120元,用水量约1500m3;而本模式从3月算起到5月底,投入管理时间3个月,饲料亩投入量44kg,约211元,其他化学品亩投入量1.8kg,约9元,用水量约800m3;与传统虾稻相比投入品减少57.7%,用水量减少46.7%。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水稻种植方法包括:
S301,种植方式:种养单元较大的稻田,一般选用机插秧或者机直播,品种选择当地主栽品种。机插秧需提前与育秧工厂联系培育秧苗,秧苗的培育时间一般在22-25天之间,根据自己的插秧时间联系育秧时间,亩用秧22-25盘,插秧密度4寸*9寸。机直播需提前备种,亩用种量4斤,在直播前2天泡种催芽,并联系无人机。
S302,田间管理:插秧(播种)前,亩施入45%(15-15-15)复合肥施20kg,然后耕田,控制田间水位,田间打一次封闭,适时插秧(播种)。田间前期干干湿湿,秧苗返青后(直播20天后)亩施用尿素10kg。在水稻分蘖盛期需主要防治稻田杂草,在7月中下旬,落干田间水份,晒田7-10田,然后田间覆水,覆水前打一次除草剂,覆水后亩追施钾肥10kg。在水稻抽穗破口时需要注意病虫害防治。水稻收获前10天自然落干稻田水份。
S303,水稻收割:稻田水份落干后,等稻田干好,选择晴好天气,联系收割机收割水稻,同时可以联系好水稻收购商,收割的水稻直接售卖(也可以拖到仓库,烘干或者晾晒干之后储藏、加工)。因为秸秆不需要粉碎还田,收割价格可以较常规低一点。水稻收获之后直接。
S304,秸秆处理:收割时水稻秸秆不粉碎,直接铺在田里,晾晒,适时翻面,保证秸秆干燥,不腐烂变质,等种菇准备工作做好,转入菇季种植。
通过上述方案,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2021年水稻亩产量640kg(鲜重),亩产值约1400元,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肥料用量减少30%,产量增加8%。与传统稻虾相比,稻的亩产量增产3%,但加上常规虾稻的20%环沟面积,实际增产28%,亩增收300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包括:
S401,菌种选择:因为稻和虾之间的空闲时间为10月下旬至来年3月下旬,所以所选菇种应适宜某地冬春季节露天生长的菌种。而大球盖菇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12℃以下菌丝生长缓慢,超过35℃菌丝停止生长并易老化死亡,正好适合于某地冬春季节种植生长,可以很好的衔接稻虾之间的空闲。10月份水稻收获后最高温度稳定在30℃以下即可播种。
S402,田块选择:因大球盖菇物料需求大,一亩田需要秸秆5吨左右,而一亩稻田秸秆产量为0.5吨;大球盖菇亩产量为5000kg,产量较高。为了避免的物料不够需要外购以及大球盖菇量高价低的局面,所以我们选择轮转式种植方式。大球盖菇种植与稻虾田比例为1:10,一个种养单元(20-30亩)选择2-3 亩田块种植大球盖菇,或者10个种养单元选择其中一个单元种植大球盖菇,其他田块冬天培草。下个周年再换一个地块或者种养单元进行大球盖菇种植。这样既对秸秆进行了充分的综合利用,又避免了同一地块长期秸秆过量还田,导致的养分不均,充分培肥了每一块田块。
S403,田块整理:先全田用克霉灵、多菌灵等杀菌剂和辛硫磷、敌百虫等杀虫药,对地面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灭菌杀虫处理,减少病虫危害。再全田撒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00公斤),旋耕,暴晒。然后起垄做菌床,床面宽80-100cm,走道宽40-80cm,长度随田块长度,床面成龟背形,铺料前整个厢面撒生石灰消毒。走道里的土翻松并去掉稻桩,用于后期覆土。因大球盖菇种植期间都要求细水喷灌,整地后需安装喷灌设备,一般为喷灌带装置,每厢一条喷灌带。
S404,物料准备:培养料就地取材,选用稻田中收割晾晒过的干燥水稻秸秆(稻秸不够也可不同比例混合加入玉米杆和玉米芯、谷壳、大豆秸秆等),每亩物料总用量3.5-7吨。播种前将2/3的原料铺在厢面上,将原料分次铺开,铺一层原料撒一层石灰喷一次水,少量多次细喷并翻动原料,使基料吸水均匀 (以70-75%为宜,抓一把稻草拧紧,草中有水滴渗出且水滴是断线的),播种后再铺1/3的原料,同样少量多次细喷。避免有干草遗漏,否则发菌困难且易污染。
S405,铺料播种:将浸泡和处理好的稻草铺在床面上,分两层铺料一层播种,2/3的原料铺在厢面上,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块状,均匀穴播或撒播菌种,播种后再铺1/3的原料,铺料后的厢面整理成龟背形。推荐播种量为200-300 公斤/亩。
S406,覆土:准备好的土打碎后,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广谱杀菌剂和生石灰处理一次,覆盖在栽培料面上,覆土厚度2-3cm。可播种后立即覆土,也可等菌丝长满栽培料1/2时覆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覆土后再铺3cm厚稻草保温保墒。
S407,生长管理:温度、湿度的调控是大球盖菇栽培管理的中心环节。播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3-4天菌丝开始吃料,菌丝生长前期一般少喷水。当料堆表面出现干燥发白时适当喷水。过量喷水会造成菌丝衰退。
料堆温度20-30℃时,菌丝长势快且健壮。播种后,定时观测堆温的变化,温度低于20℃时,搭建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入冬后可覆盖较厚草被,温度升起来后再掀起薄膜;若温度过高要进行扎孔透气排热,每天喷雾化水降温,少浇勤浇,保持培养料湿润,切记不能用大水喷浇。
S408,出菇管理:大球盖菇菌丝向土层爬升,并向覆盖稻草上生长蔓延,覆土层中有粗菌束伸延,菌丝分枝上有小米粒大小白状物(幼菇菇蕾),即为出菇前兆。此时要将覆盖的稻草稍作移动,以便表层菌丝倒伏,使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这个阶段,保湿和通风透气是保证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出菇期间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以保持覆土层及覆盖稻草湿度为主,每天小水喷浇,喷水要少喷勤喷,切勿大水喷浇而造成幼菇死亡。出菇期喷水原则:诱导幼菇发生时,少喷勤喷,幼菇长大时少量多次,菇多多喷,菇大多喷,晴天风大多喷,阴天雨天可少喷或不喷,力求使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具体可根据天气变化及料土湿度情况灵活掌握。正常情况下,从菇体原基显现到成熟需5~7天。另外出菇期最好有遮阴装置,避免强光直射,提高大球盖菇的品质。
S409,采收加工:大球盖菇采收的适期为菌盖呈钟形、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采菇时用手指捏住菇脚轻轻转几下,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注意不要松动周围的小菇蕾,以免造成死菇。料床上留下的小坑要及时用土覆平。采收后的鲜菇清除根部泥土和料渣等污物后,分装在适宜的容器内低温保藏待售,也可加工制成盐渍品或者烘干销售。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菌,经10-12天又可出现第二潮菇,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菇,可采收 2-4潮。到3月上中旬,采菇结束,上水泡田,转入虾季养殖。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下:大球盖菇亩产量可达2500kg,以某地中廪科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某地省江陵县三湖农场种植基地为例:2020 年冬-2021年春,大球盖菇亩产量约2000kg,售价30元/kg,平均亩产值6000 元。并且养菇剩下的物料、菇渣以及物料中繁衍的微生物可以作为虾的饵源,同时可以培肥稻田土壤。
二、应用实施例。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创造性和技术价值,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产品上或相关技术上的应用实施例。
本模式在某公司某农场进行了两年的应用实施,2020年在2020上半年疫情防控形势下,运用本模式发展了两个种养单元52亩,有效地解决了自有100 亩传统繁养一体化稻-虾田库存的虾苗,成功实现了生产自救,解决了虾苗滞销的难题;并在当年新模式两个养殖单元的大虾产量高,品质好,亩产虾收益4000 元,是自己传统模式虾收益的一倍;6月18日插秧,10月10日水稻收获,传统模式有20%的虾沟不产稻,平均下来亩产才427.5kg(鲜产),而本模式水稻亩产553.6kg(鲜产),本模式水稻产量较传统模式增产29.5%;11月8日种菇,用两个种养单元的稻草,种了4亩菇,2021年3月6日开始收菇,收菇一个半月,总收菇8000kg,平均亩产2000kg,售价30元/kg,按供草面积52亩算,平均亩产值收益约6000元。4月中旬稻田开始上水投苗,亩投苗量52kg,5月上旬开始起捕成虾,6月上旬完成捕捞,亩产大虾113kg,虾亩平均收益2378元; 6月中旬耕田插秧,10月中旬收水稻,2021年水稻亩产量640kg(鲜重),亩产值约1400元,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肥料用量减少30%,产量增加8%。与传统稻虾相比,稻的亩产量增产3%,但加上常规虾稻的20%环沟面积,实际增产28%,亩增收300元。11月中旬种菇,用4个种养单元种菇10亩,目前正在收菇中。
三、实施例相关效果的证据。本发明实施例在研发或者使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的确具备很大的优势,下面内容结合试验过程的数据、图表等进行描述。
以某公司某农场种植基地2021年为例:其在基地有传统稻虾100亩、本模式稻虾100亩。2021年传统稻虾亩产虾162kg,其中库虾111kg,虾苗42.6kg,大虾13kg,亩平均收益1935元。而本模式亩产大虾113kg,亩平均收益2378 元;本模式较传统稻虾虾季亩增收443元,亩增收22.9%。同时传统稻虾模式从 11月份上水就要进行田间管理,上水之前需种草,到来年5月底,投入管理时间长达7个月,饲料亩投入量82kg,约400元,其他化学投入品亩用量24kg,约120元,用水量约1500m3;而本模式从3月算起到5月底,投入管理时间3 个月,饲料亩投入量44kg,约211元,其他化学品亩投入量1.8kg,约9元,用水量约800m3;与传统虾稻相比投入品减少57.7%,用水量减少46.7%。2021 年水稻亩产量640kg(鲜重),亩产值约1400元,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肥料用量减少30%,产量增加8%。与传统稻虾相比,稻的亩产量增产3%,但加上常规虾稻的20%环沟面积,实际增产28%,亩增收300元。2020年冬-2021年春,大球盖菇亩产量约2000kg,售价30元/kg,平均亩产值6000元;整个周年下来亩产值在1万元左右,较传统稻虾模式亩产值增加6000-7000元,是传统水稻种植产值的8-10倍。同时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42.8%和25.4%;周年投入品(饲料、肥料)氮、磷利用率分别增加7.2和9.6个百分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包括:
利用菇在生长过程中,对有机物料的分解和微生物的孕养为水稻种植提供培肥,同时为小龙虾养殖增加天然洱源,进行虾养稻,稻养菇,菇养虾的循环种养模式;
所述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还包括:步骤一,3月下旬田间上水,放小龙虾虾苗,进行小龙虾养殖;
步骤二,6月上旬结束捕捞,排水插秧,进行水稻种植;
步骤三,10月上旬水稻收割,10月下旬起垄种植大球盖菇栽培,种菇物料为水稻收割后的秸秆和加工大米的谷壳;2月温度上来开始收菇,3月下旬收菇结束;
在步骤一中小龙虾养殖方法包括:步骤1,养殖单元的改造:以20-30亩稻田为一个养殖单元,养殖单元周边灌溉水源充足,水质好;养殖单元内田块平整,高差≤3cm,养殖单元田埂要加高加宽并夯实,田埂高度高于田面60cm,田埂顶宽不低于50cm;田间不开环沟、养殖沟;养殖单元内毛沟保留;养殖单元和养殖单元之间的开排灌沟,排灌分家,每个养殖单元能进行单排单灌;
步骤2,虾苗投放:投苗前养殖稻田内上水至40-50cm,根据养殖需求、出虾时间、虾苗行情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间向养殖稻田内投放虾苗;虾苗投放量在25-40kg/亩;
步骤3,养殖管理:投苗前稻田消毒,投苗后定时喂食;
步骤4,龙虾起捕;
步骤二中水稻种植方法包括:
第一步,种植方式:亩用秧22-25盘,插秧密度4寸*9寸;机直播提前备种,在直播前2天泡种催芽;
第二步,田间管理:插秧前,亩施入45%复合肥施20kg,然后耕田,控制田间水位,田间打一次封闭,插秧;田间前期干干湿湿,秧苗返青后亩施用尿素10kg;在水稻分蘖盛期需主要防治稻田杂草,在7月中下旬,落干田间水份,晒田7-10田,然后田间覆水,覆水前打一次除草剂,覆水后亩追施钾肥10kg;在水稻抽穗破口时需要注意病虫害防治,水稻收获前10天自然落干稻田水份;
第三步,水稻收割:稻田水份落干后,收割水稻;
第四步,秸秆处理:收割时水稻秸秆不粉碎,直接铺在田里,晾晒,翻面,使秸秆干燥,不腐烂,种菇准备后,进入菇季种植;
在步骤三中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包括:(1)菌种选择;(2)田块整理;(3)物料准备;(4)
铺料播种;(5)覆土;(6)生长管理;(7)出菇管理;(8)采收加工;
步骤(4)铺料播种包括:将浸泡和处理好的稻草铺在床面上,分两层铺料一层播种,2/3的原料铺在厢面上,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块状,均匀穴播或撒播菌种,播种后再铺1/3的原料,铺料后的厢面整理;
步骤(5)覆土包括:覆土厚度2-3cm;
步骤(6)生长管理包括:播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3-4天菌丝开始吃料,当料堆表面出现干燥发白时喷水;
步骤(7)出菇管理包括:大球盖菇菌丝向土层爬升,并向覆盖稻草上生长蔓延,覆土层中有粗菌束伸延,菌丝分枝上有幼菇菇蕾,将覆盖的稻草移动,使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步骤(7)采收加工: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应补足料内含水量养菌,经10-12天第二潮菇;到3月上中旬,采菇结束,上水泡田,转入小龙虾养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喂食方式包括:全田抛洒,喂食多少根据投苗量确定,气温升高水质恶化时,用50%过硫酸氢钾改底解毒,并定期补水换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菌种选择包括: 10月下旬至来年3月下旬,所选菇种应适宜冬春季节露天生长的菌种;大球盖菇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田块整理包括:先灭菌杀虫处理,再全田撒生石灰,旋耕,暴晒;然后起垄做菌床,整地后安装喷灌设备进行喷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物料准备包括:选用稻田中收割晾晒过的干燥水稻秸秆,每亩物料总用量3.5-7吨;播种前将2/3的原料铺在厢面上,将原料分次铺开,铺一层原料撒一层石灰喷一次水,多次细喷并翻动原料,使基料吸水均匀,播种后再铺1/3的原料,同样少量多次细喷。
CN202210576900.5A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Active CN114885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6900.5A CN114885874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6900.5A CN114885874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5874A CN114885874A (zh) 2022-08-12
CN114885874B true CN114885874B (zh) 2023-06-06

Family

ID=82726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6900.5A Active CN114885874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58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0781B (zh) * 2022-09-14 2023-10-20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一种适宜湖北的稻-蟹-麦/肥生态循环种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4021A (zh) * 2013-12-23 2014-04-09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食用菌与水稻轮作的种植方法
CN105230309B (zh) * 2015-10-31 2018-01-0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一种提高稻虾共作模式下土地利用率的方法
CN106416861A (zh) * 2016-08-31 2017-02-22 陈冬林 一种稳粮增渔克氏原螯虾与水稻连作种养的方法
CN107125175A (zh) * 2017-05-15 2017-09-05 马鞍山农腾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虾、水稻、白菜型油菜连作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
CN114391412A (zh) * 2022-01-26 2022-04-26 荆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效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5874A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2596B (zh) 一种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抗病虫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2487621B (zh) 一种有效减轻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
CN103609319B (zh)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CN103518523B (zh) 山坡果园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方法
CN103891569A (zh) 一种鸭稻共作生产有机水稻的方法
CN104838869A (zh) 一种甘蔗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3238447A (zh) 一种蓝莓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方法
CN110692466B (zh) 一种稻虾共作的改土丰产增效方法
CN102986437A (zh) 一种两面针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5145309A (zh) 一种减少土传病害、提高果实品质的草莓一体化生态栽培方法
CN105145094A (zh) 一种减少病害、提高果实品质的番茄一体化生态栽培方法
CN111328655B (zh) 小麦-菠菜-玉米-绿肥间套作种植栽培方法
CN111789005A (zh) 一种稻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US20220304222A1 (en) Method for micro-ridge mixed-sowing cultivation of dryland crops
CN107173054A (zh) 一种成龄胶园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CN105123179A (zh) 一种油菜垄作的种植方法
CN109258359A (zh) 一种有机水稻预防病虫害的种植方法
CN102090243A (zh) 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
CN113099987A (zh) 一种基于豆科绿肥还田的稻田减排方法
CN104206163A (zh) 一种花生的栽培方法
KR20100072623A (ko) 자연농업
CN106069016A (zh) 一种春植蔗套种甘薯的栽培方法
CN114885874B (zh) 一种虾稻菇循环种养方法
CN113039989A (zh) 丘陵山区富硒果园改土控草的智能生态化种植方法
CN109006314A (zh) 一种垄蔗沟螺生态种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