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6624A - 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6624A
CN114876624A CN202210529292.2A CN202210529292A CN114876624A CN 114876624 A CN114876624 A CN 114876624A CN 202210529292 A CN202210529292 A CN 202210529292A CN 114876624 A CN114876624 A CN 114876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ange extender
cooling liquid
working condition
w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92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76624B (zh
Inventor
刘畅
孙昊
马帅营
徐焕祥
陈定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92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6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6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6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76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6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01P5/12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6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7/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cutting out individual cylinders; Rendering engines inoperative or idling
    • F02D17/04Controlling engines by cutting out individual cylinders; Rendering engines inoperative or idling rendering engines inoperative or idling, e.g. caused by abnormal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01P5/12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01P2005/125Driving auxiliary pumps electr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31/00Fail safe
    • F01P2031/30Cooling after the engine is stopp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本申请属于电动汽车增程器冷却领域,在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过高时,通过控制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仅通过优化增程器的软件控制策略,在不改变零部件结构和车辆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降低冷却液水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增程器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增程器解决了电动车缺电不能行驶和充电麻烦的难题。但是电动车增程器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在高转速高扭矩工况点导致发动机水温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如果遇到车辆在上坡路段,增程器需要在高转速高扭矩点工作,满足车辆爬坡的功率要求。如果此时车辆抵达目的地,需要停车,控制策略会要求增程器停机。增程器高功率工况点工作时突然停机,导致增程器发动机冷却液水温高,且停机后冷却液无法循环冷却,发动机缸内持续高温,导致冷却液汽化,车辆膨胀水壶翻水,发动机缸内零部件受高温损坏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增程器冷却系统中,针对增程器运行过程中水温过高的情况,主要采用风扇冷却,或者增程器进入怠速工况的方法,降低冷却液温度,但冷却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增程器冷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
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停止所述增程器的发动机工作;
对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施加扭矩,倒拖所述发动机曲轴旋转,以供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可选地,所述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增程器工况;
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得到水温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得到水温判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
若所述冷却液水温在预设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二温度;
若所述冷却液水温在预设第三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的步骤,包括:
所述增程器工况包括停机工况和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还包括第四温度和第五温度,其中,所述第五温度大于所述第四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其中,所述倒拖转速为第一转速;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四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其中,所述倒拖转速为第二转速;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并在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二温度,限制所述增程器发电功率,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所述增程器恢复发电;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并在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可选地,预设倒拖时间,若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时间超过所述预设倒拖时间,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系统,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倒拖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设备,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用于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以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风扇冷却,或者增程器进入怠速工况的方法,降低冷却液温度的效果差相比,在本申请中,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即在本申请中,在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过高时,通过控制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仅通过优化增程器的软件控制策略,在不改变零部件结构和车辆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降低冷却液水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装置、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增程器冷却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增程器冷却控制程序。
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
步骤S200,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步骤S300,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是:
电动汽车在遇到上坡路段,增程器需要在高转速高扭矩点工作,满足车辆爬坡的功率要求。如果此时车辆抵达目的地,需要停车,控制策略会要求增程器停机。增程器停机后发动机停止转动,发动机是机械水泵,冷却液将在发动机停机后停止流动,会导致动机冷却液无法循环,发动机内部的高温无法降低,发动机冷却液汽化,车辆膨胀水壶翻水,发动机缸内零部件存在损坏的风险。
实施例一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0,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增程器是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组合,即所述增程器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具体地,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是指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其中,冷却液水温是通过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并将所述冷却液水温发送至系统,即系统接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发送的冷却液水温,得到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的。
步骤S200,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为设置的温度阈值,系统的温度判断模块将所述冷却液水温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发送至系统,例如,冷却液水温为130℃,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为120℃,则比对结果为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步骤S300,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采用发电机拖动发动机的方式,使水泵运转,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仅通过优化增程器的软件控制策略,在不改变零部件结构和车辆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降低冷却液水温的效果,达到比发动机工作时更优的冷却效果。
具体地,所述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S310-S320:
步骤S310,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停止所述增程器的发动机工作;
步骤S320,对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施加扭矩,倒拖所述发动机曲轴旋转,以供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采用发动机不工作,即发动机不产生燃烧热量,对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施加扭矩,倒拖所述发动机曲轴旋转,使水泵运转,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仅通过优化增程器的软件控制策略,在不改变零部件结构和车辆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降低冷却液水温的效果,达到比发动机工作时更优的冷却效果。
在步骤S100,所述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00-A300:
步骤A100,获取增程器工况;
在本实施例中,增程器工况有停机工况和运行工况,系统获取增程器工况的方式为接收增程器的工况指令,即车辆的启动工况指令和刹车工况指令。
步骤A200,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得到水温判断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温度划分,得到水温判断结果,系统根据冷却液水温的温度划分,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降温处理,实现对冷却液水温的精细调节。
具体地,所述步骤A200,包括以下步骤A210-A230:
步骤A210,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为系统设置的温度范围,当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并进入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例如,冷却液水温为130℃,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为120℃,则此时冷却液水温为第一温度,并进入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
步骤A220,若所述冷却液水温在预设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二温度;
步骤A230,若所述冷却液水温在预设第三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和第三温度为系统划分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的温度划分,例如,预设第二温度阈值范围为110℃-119℃,预设第三温度阈值范围为100℃-109℃,冷却液水温为102℃,即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三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和第三温度是对冷却液温度进行第一温度以下更精确的划分,其中,第三温度是正常行驶工况下冷却液的水温,即冷却液水温到达第三温度,说明增程器冷却液温度已降低至正常水平,无需保持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增程器可恢复正常发电状态或停机状态。
步骤A300,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即系统根据冷却液水温的温度划分,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降温处理,实现对冷却液水温的精细调节。
具体地,所述步骤A300,包括以下步骤A310-A340:
步骤A310,所述增程器工况包括停机工况和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还包括第四温度和第五温度,其中,所述第五温度大于所述第四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程器工况包括停机工况和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还包括第四温度和第五温度,其中,第四温度和第五温度是对冷却液温度进行第一温度以上更精确的划分,具体地,所述第五温度为水温的最高值,若冷却液温度达到第五温度,则对增程器进行停机处理。此停机措施为额外保护措施,若增程器达到此温度,说明即使增程器倒拖也无法降低水温,且冷却液温度超过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上限,故需要增程器停机。
步骤A320,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其中,所述倒拖转速为第一转速;
在本实施例中,在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时,冷却液水温在第一温度,增程器进入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倒拖转速为第一转速,以供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直到所述冷却液水温降至所述第三温度,即正常冷却液水温。
步骤A330,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四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其中,所述倒拖转速为第二转速;
在本实施例中,在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时,冷却液水温在第四温度,增程器进入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倒拖转速为第二转速,以供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直到所述冷却液水温降至所述第三温度,即正常冷却液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对倒拖转速进行更精确的划分,其中,第一转速小于第二转速,且第四温度大于第一温度,即在冷却液温度达到更高的第四温度时,提高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转速,以达到更高功率去降低冷却液水温,更有效地调节冷却液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倒拖时间,若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时间超过所述预设倒拖时间,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若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到预设倒拖时间后,增程器冷却液水温仍处于第四温度,则增程器停机,防止停机指令发出后,若冷却液水温仍无法降低到目标值,增程器长时间运转,无法停机。此项功能为额外冗余保护功能,避免极端情况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正常情况下,通过电机倒拖,冷却液温度可在一定时间内下降到目标值以下。
步骤A340,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并在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在本实施例中,在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时,且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过程中,若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增程器停机。第五温度为水温最高值。此停机措施为额外保护措施,若增程器达到此温度,说明即使增程器倒拖也无法降低水温,且冷却液温度超过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上限,故需要增程器停机。
具体地,所述步骤A300,还包括以下步骤A350-A370:
步骤A350,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二温度,限制所述增程器发电功率,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时,冷却液水温在第二温度,未达到第一温度,即无需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系统限制所述增程器发电功率,以实现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步骤A360,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所述增程器恢复发电;
在本实施例中,在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时,冷却液水温在第一温度,增程器进入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以供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直到所述冷却液水温降至所述第三温度,即正常冷却液水温,所述增程器即可恢复发电。
步骤A370,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并在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在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时,且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过程中,若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增程器停机。第五温度为水温最高值。此停机措施为额外保护措施,若增程器达到此温度,说明即使增程器倒拖也无法降低水温,且冷却液温度超过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上限,故需要增程器停机。
实施例二
具体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其中,水温限值四<水温限值一<水温限值二<水温限值三。倒拖转速一<倒拖转速二。
增程器接收到停机指令,如果此时增程器发动机冷却液水温高于限值一,增程器进入倒拖模式,由电机端施加扭矩,拖动发动机曲轴旋转,使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流动,同时发动机本身不工作产生热量。此时倒拖转速为转速一。
当水温≥限值二时,倒拖转速切换为转速二。
若在增程器倒拖一定时间内,水温<限值四,则增程器停机。增程器冷却液温度低于限值四,说明增程器冷却液温度已降低至正常水平,可进行停机。
若倒拖一定时间后增程器冷却液水温仍然≥限值四,则增程器停机,防止停机指令发出后,若冷却液水温仍无法降低到目标值,增程器长时间运转,无法停机。此项功能为额外冗余保护功能,避免极端情况出现。正常情况下,通过电机倒拖,冷却液温度可在一定时间内下降到目标值以下。
在增程器倒拖过程中,如果水温限值≥限值三,则增程器停机。限值三为水温最高值。此停机措施为额外保护措施,若增程器达到此温度,说明即使增程器倒拖也无法降低水温,且冷却液温度超过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上限,故需要增程器停机。
实施例三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其中,水温限值一<限值二<限值三<限值四<限值五<限值六<限值七;功率一>功率二>功率三>功率四。
当增程器运行时,如果冷却液温度高于限值二,增程器限功率,功率值为功率一。若冷却液温度高于限值三,增程器功率值限制为功率二。若冷却液温度高于限值四,增程器功率限制为功率三。若冷却液温度高于限值五,增程器功率限制为功率四。
若冷却液温度高于限值六,增程器进入倒拖模式,由电机端施加扭矩,拖动发动机曲轴旋转,使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流动,同时发动机本身不工作产生热量。
若在增程器倒拖一定时间内,冷却液温度≤限值一,则增程器恢复正常发电状态。增程器冷却液温度低于限值四,说明增程器冷却液温度已降低至正常水平,可恢复正常发电状态。
在增程器倒拖过程中,如果水温限值>限值七,则增程器停机。限值七为水温最高值。此停机措施为额外保护措施,若增程器达到此温度,说明即使增程器倒拖也无法降低冷却液温度,且冷却液温度超过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上限,故需要增程器停机。
在另一实施例中,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过程中,系统若收到增程器发电的命令,则将增程器立即从倒拖状态切换为正常发电状态。
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过程中,增程器冷却系统风扇同时工作,起到降低冷却液温度的目的,增程器停机后,冷却风扇同时停止工作。
增程器在倒拖的过程中,如果车钥匙拧到off档,则停止倒拖。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风扇冷却,或者增程器进入怠速工况的方法,降低冷却液温度的效果差相比,在本申请中,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即在本申请中,在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过高时,通过控制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仅通过优化增程器的软件控制策略,在不改变零部件结构和车辆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降低冷却液水温的效果。
实施例四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系统,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倒拖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可选地,所述倒拖模块包括:
停止工作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停止所述增程器的发动机工作;
倒拖工作模块,用于对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施加扭矩,倒拖所述发动机曲轴旋转,以供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可选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系统还包括:
工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增程器工况;
水温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得到水温判断结果;
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
可选地,所述水温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
第二温度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却液水温在预设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二温度;
第三温度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却液水温在预设第三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
可选地,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所述增程器工况包括停机工况和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还包括第四温度和第五温度,其中,所述第五温度大于所述第四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
第一倒拖模块,用于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其中,所述倒拖转速为第一转速;
第二倒拖模块,用于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四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其中,所述倒拖转速为第二转速;
第一停机模块,用于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并在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可选地,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
限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二温度,限制所述增程器发电功率,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
第三倒拖模块,用于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所述增程器恢复发电;
第二停机模块,用于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并在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本申请增程器冷却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设备,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用于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以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增程器冷却控制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
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停止所述增程器的发动机工作;
对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施加扭矩,倒拖所述发动机曲轴旋转,以供所述增程器的冷却液持续循环,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增程器工况;
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得到水温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得到水温判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冷却液水温,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
若所述冷却液水温在预设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二温度;
若所述冷却液水温在预设第三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的步骤,包括:
所述增程器工况包括停机工况和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还包括第四温度和第五温度,其中,所述第五温度大于所述第四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其中,所述倒拖转速为第一转速;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四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其中,所述倒拖转速为第二转速;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停机工况,并在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增程器工况和所述水温判断结果,对所述冷却液水温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二温度,限制所述增程器发电功率,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一温度,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至所述第三温度,所述增程器恢复发电;
若所述增程器工况为运行工况,并在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工况,且所述水温判断结果为第五温度,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倒拖时间,若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的时间超过所述预设倒拖时间,则停机所述增程器。
8.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增程器的冷却液水温;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冷却液水温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倒拖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却液水温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将所述增程器的发电机倒拖发动机,降低所述冷却液水温。
9.一种增程器冷却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用于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实现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529292.2A 2022-05-16 2022-05-16 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76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9292.2A CN114876624B (zh) 2022-05-16 2022-05-16 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9292.2A CN114876624B (zh) 2022-05-16 2022-05-16 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6624A true CN114876624A (zh) 2022-08-09
CN114876624B CN114876624B (zh) 2023-07-18

Family

ID=82674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9292.2A Active CN114876624B (zh) 2022-05-16 2022-05-16 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662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3006A (zh) * 2013-11-01 2014-01-22 北京北内创意电控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374554U (zh) * 2016-12-29 2017-08-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增程散热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2031917A (zh) * 2020-08-11 2020-12-0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水温控制器
CN113323748A (zh) * 2021-04-09 2021-08-31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增程式汽车的发动机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13847136A (zh) * 2021-10-27 2021-12-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2064743A (ja) * 2020-10-14 2022-04-2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3006A (zh) * 2013-11-01 2014-01-22 北京北内创意电控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374554U (zh) * 2016-12-29 2017-08-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增程散热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2031917A (zh) * 2020-08-11 2020-12-0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水温控制器
JP2022064743A (ja) * 2020-10-14 2022-04-2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3323748A (zh) * 2021-04-09 2021-08-31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增程式汽车的发动机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13847136A (zh) * 2021-10-27 2021-12-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6624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5935A (zh) 汽车最高车速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动汽车
CN111997733B (zh) 基于整车运行路况的冷却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79221A (zh) 功率管理系统和方法
RU2534478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омпрессором в системе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CN108973652B (zh) 一种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824110B (zh) 一种发动机停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1879A (zh) 一种电池包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65533B (zh) 控制装置、电力供给装置、作业机械、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11038215A (zh) 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805931A (zh) 车辆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3918B (zh) 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876624A (zh) 增程器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89255B2 (en) Electrical energy management of a vehicle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CN116201633A (zh) 增程式车辆发动机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25335A (zh) 调节发动机转速的方法和装置、介质、车辆
CN115419499B (zh) 车辆冷却回路排气加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34799B (zh) 发动机水温监测预警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3357357B (zh) 汽车速比控制方法、装置、变速箱控制器、系统及汽车
EP4094979A1 (en)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preconditioning status of a vehicle component or system
CN118055599A (zh) 驱动系统冷却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40052A (zh) 驾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14954137A (zh) 电池降温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7465298A (zh) 电池的加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72730A (zh) 一种车辆热管理执行方法、装置、设备及车辆
CN116834517A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