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2659B -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2659B
CN114872659B CN202210408294.6A CN202210408294A CN114872659B CN 114872659 B CN114872659 B CN 114872659B CN 202210408294 A CN202210408294 A CN 202210408294A CN 114872659 B CN114872659 B CN 114872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parameter
target vehicle
target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82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72659A (zh
Inventor
柳夫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82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2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2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2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72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2659B/zh
Priority to US18/299,261 priority patent/US20230331188A1/en
Priority to EP23168783.1A priority patent/EP426548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B60R25/24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where the antenna reception area plays a r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10Communication protocol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101Bluetoo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20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205Mobile ph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40Programmable elements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Description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车辆智能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智能化的发展,以手机或者其它穿戴设备为载体的数字车钥匙技术日渐成熟,并逐步替代传统的物理钥匙。用户安装数字车钥匙后,通过手机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或者小程序就可以进行控车操作,比如解锁车门、打开后备箱等。传统物理钥匙的无钥匙进入系统已经成熟稳定并被广泛应用到多个车系,使用户不需要手动操作钥匙,只需携带钥匙靠近车辆就可以自动解锁,远离时车辆即可自动落锁。随着数字车钥匙的普及,以蓝牙为基础技术的车控技术(如数字钥匙无感入车技术)正被广泛研究,并被车企应用到部分车系。
蓝牙信号的频率是2.4GHZ,波长12CM左右。由于其波长较短,人体或者其他物品(如衣物、口袋等)遮挡会对蓝牙信号强度带来突变影响,导致基于蓝牙技术控制车辆的准确性较差。以控制车辆解锁/落锁为例,当用户在解锁和落锁边界来回转身或者将手机拿出放入口袋时,会因为蓝牙信号的改变频繁触发车辆的解落锁行为,然而实际上,用户此时并不一定想要触发车辆的解落锁行为,因此对车辆控制的智能化较低,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执行模块,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第一调整模块,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第二执行模块,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流程: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场景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场景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场景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场景图;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场景图;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车辆控制方法智能化较低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2,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
其中,由于用户通常为电子设备的持有者,因此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的第一参数,也可理解为持有电子设备的用户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
S104,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该步骤中,根据第一参数阈值及其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的不同,对第二参数阈值的调整方式也有所不同。调整方式可包括增大或者减小,但无论调整方式是哪种,调整后的结果始终为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具体在何种情况下如何选择调整方式,将在以下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S106,当检测到第一参数达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本实施例对于车辆的控制对象不作限定,其可以是控制车辆所具有的任一种或多种功能,比如控制车辆解锁/开锁、控制车辆后备箱打开/关闭、控制车灯打开/关闭等等。
第一参数与车辆的控制对象相关。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控制车辆解锁/开锁,则第一参数可以是能够表征电子设备与车辆之间的距离远近的参数,如电子设备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值、电子设备与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等等。第一参数阈值为第一参数对应的解锁阈值,如电子设备与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某一阈值(即第一参数阈值)时,触发车辆解锁。第二参数阈值为第一参数对应的落锁阈值,如电子设备与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小于某一阈值(即第二参数阈值)时,触发车辆落锁。
或者,第一参数阈值为第一参数对应的落锁阈值,如电子设备与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小于某一阈值(即第一参数阈值)时,触发车辆落锁。第二参数阈值为第一参数对应的解锁阈值,如电子设备与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某一阈值(即第二参数阈值)时,触发车辆解锁。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然后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并当检测到第一参数达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可见,该技术方案能够在对目标车辆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后,通过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使得第二控制操作的触发门槛得以提升,避免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过小时频繁触发对目标车辆的控制操作(第一控制操作或者第二控制操作),从而提升对目标车辆进行控制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第一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第二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第二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落锁阈值小于解锁阈值。本实施例中,若第一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比如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则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时,调整方式为将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减小至目标阈值。若第一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则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时,调整方式为将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增大至目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第一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第二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第二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落锁阈值小于解锁阈值。本实施例中,若第一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比如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则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时,调整方式为将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增大至目标阈值。若第一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则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时,调整方式为将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减小至目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包括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目标车辆执行控制操作(第一控制操作或者第二控制操作)之前,可预先确定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第一参数阈值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第二参数阈值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
由于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可用于表征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因此,可确定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相距第一预设距离时的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确定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相距第二预设距离时的信号强度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
第一预设距离与第二预设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可根据应用场景来确定。在一种场景中,第一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第一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第二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第二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此时,第一预设距离应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大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在另一中场景中,第一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第一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第二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第二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此时,第一预设距离应大于第二预设距离,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小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达到解锁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建立电子设备和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连接。在检测到目标车辆达到落锁阈值的触发条件时,断开电子设备和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之后,可将第二参数阈值由目标阈值调整为初始阈值,从而使第二参数阈值恢复到初始阈值。在下次触发对目标车辆执行第一控制操作之后,再重新对第二参数阈值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近距离无线通信可以是蓝牙通信。
下面以第一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是蓝牙通信的信号强度为例,说明如何对目标车辆进行解/落锁的控制。
首先介绍基于电子设备和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对目标车辆进行解/落锁控制的原理。
如图2所示,假设按照蓝牙信号强度的大小(或者强弱)将目标车辆的周围区域划分为A、B、C三个区。图示中与目标车辆的示意性距离越远,蓝牙信号强度越小(或越弱),与目标车辆的示意性距离越近,蓝牙信号强度越大(或越强)。则当持有电子设备的用户(以下简称用户)到达A区时,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达到解锁阈值,触发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操作。当用户由A区经B区到达C区时,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减弱到落锁阈值,此时触发对目标车辆的落锁操作。在B区内不会执行任何操作,即B区解锁阈值和落锁阈值的临界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曲线仅代表蓝牙信号强度的大小(或强弱),并不代表用户和目标车辆之间的实际物理距离。
蓝牙信号的频率是2.4GHZ,波长12CM左右。由于其波长较短,人体或者口袋遮挡都会对蓝牙信号强度带来突变影响。如果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距过小,即落锁阈值和解锁阈值之间的差距过小,就会导致频繁、错误地触发解锁或者落锁。例如,用户固定在一个位置时,手持手机(即电子设备)面向目标车辆时触发解锁操作,背对目标车辆时则触发落锁操作。或者,手机放入口袋时触发落锁操作,手机拿出口袋时触发解锁操作。
如图3所示,用户手持电子设备由C区出发往车辆靠近,当到达A区时(即达到了解锁阈值的触发条件)会触发解锁操作,此时用户转身或者把电子设备放进口袋,由于人体或者口袋的遮挡,使得蓝牙信号强度突然变差,例如蓝牙信号减弱至图3所示的虚线处,目标车辆的车机系统经过信号处理,会判定此时用户到达了C区,即达到了落锁阈值的触发条件,进而触发落锁操作。然而,在解锁和落锁这两个动作执行之间,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并未发生改变。
再如图4所示,假设用户手持电子设备背对目标车辆远离时,由于人体遮挡,蓝牙信号强度变弱,虽然用户和目标车辆距离较近,但目标车辆的车机系统经过信号处理,会判定此时用户达到C区,即达到了落锁阈值的触发条件,进而触发落锁。如果用户转身,没有了人体遮挡,蓝牙信号强度就会突然增强,目标车辆的车机系统经过信号处理,会判定用户当前进入了A区,即达到了解锁阈值的触发条件,进而触发解锁。然而,在落锁和解锁这两个动作执行之间,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并未发生改变。
从图3和图4两种情况可看出,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距较小,即落锁阈值和解锁阈值之间的差距较小时,用户在两个阈值的临界区域做出影响蓝牙信号强度的动作(比如转身等)时,都会让车机系统频繁触发落锁和解锁,影响用户的体验,显然,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距需要调大才能避免上述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所示的曲线仅代表蓝牙信号强度的大小(或强弱),并不代表用户和目标车辆之间的实际物理距离。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第一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第一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第二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第二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落锁阈值小于解锁阈值。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时,调整方式为将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减小至目标阈值。图6示出了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场景图,图6所示的曲线仅代表蓝牙信号强度的大小(或强弱),并不代表用户和目标车辆之间的实际物理距离。下面结合图6对本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车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01-S504:
S501,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目标车辆对应的解锁阈值时,对目标车辆执行解锁操作。
该步骤中,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目标车辆对应的解锁阈值时,相当于达到了解锁阈值对应的触发条件。可选地,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目标车辆对应的解锁阈值的情况下,可建立电子设备和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连接。
如图6所示,当持有电子设备的用户到达目标车辆周围的A区时,目标车辆的车机系统就会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目标车辆对应的解锁阈值,此时触发了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操作。
S502,将目标车辆对应的落锁阈值由初始阈值减小至目标阈值,以增大解锁阈值和落锁阈值之间的差值。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参数为蓝牙信号强度,而蓝牙信号强度与距离远近成反比,即目标车辆与电子设备之间距离越近,蓝牙信号强度就会越大(或越强),反之,目标车辆与电子设备之间距离越远,蓝牙信号强度就会越小(或越弱),因此,为了增大解锁阈值和落锁阈值之间的差值,此时应减小落锁阈值,使得落锁阈值被向外扩展到如图6所示的虚线处。
S503,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落锁阈值的目标阈值时,对目标车辆执行落锁操作。
该步骤中,蓝牙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落锁阈值的目标阈值时,相当于达到了落锁阈值对应的触发条件。
S504,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继续减小至某一阈值时,断开目标车辆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并将落锁阈值由目标阈值增大至初始阈值。
该步骤中,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继续减小至某一阈值,说明用户已经远离了目标车辆,此时可通过将落锁阈值由目标阈值增大至初始阈值,使得落锁阈值被向内恢复到如图6所示的实线处,从而完成一次对目标车辆的解落锁控制。
由本实施例可看出,将落锁阈值由初始阈值减小至目标阈值后,如果用户在同一位置做出可能影响蓝牙信号强度的动作(比如转身等)时,由于落锁阈值和解锁阈值之间的差值增大,使得蓝牙信号强度的改变仍然达不到调整后的落锁阈值的目标阈值(即图6所示虚线处),因此不会触发对目标车辆的落锁操作,从而提升对目标车辆的控制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为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第一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第一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第二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第二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落锁阈值小于解锁阈值。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时,调整方式为将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增大至目标阈值。图8示出了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场景图,图8所示的曲线仅代表蓝牙信号强度的大小(或强弱),并不代表用户和目标车辆之间的实际物理距离。下面结合图8对本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车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01-S704:
S701,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目标车辆对应的落锁阈值时,对目标车辆执行落锁操作。
该步骤中,蓝牙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目标车辆对应的落锁阈值时,相当于达到了落锁阈值对应的触发条件。
如图8所示,当持有电子设备的用户从目标车辆周围的A区出发到达C区时,目标车辆的车机系统就会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目标车辆对应的落锁阈值,此时触发了对目标车辆的落锁操作。
S702,将目标车辆对应的解锁阈值由初始阈值增大至目标阈值,以增大解锁阈值和落锁阈值之间的差值。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参数为蓝牙信号强度,而蓝牙信号强度与距离远近成反比,即目标车辆与电子设备之间距离越近,蓝牙信号强度就会越大(或越强),反之,目标车辆与电子设备之间距离越远,蓝牙信号强度就会越小(或越弱),因此,为了增大解锁阈值和落锁阈值之间的差值,此时应增大解锁阈值,使得解锁阈值被向内缩小到如图8所示的虚线处。
S703,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解锁阈值的目标阈值时,对目标车辆执行解锁操作。
该步骤中,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解锁阈值的目标阈值时,相当于达到了解锁阈值对应的触发条件。
如果用户在同一位置做出可能影响蓝牙信号强度的动作(比如转身等)时,由于落锁阈值和解锁阈值之间的差值增大,使得蓝牙信号强度的改变仍然达不到调整后的解锁阈值的目标阈值(即图8所示虚线处),也就是说,用户在同一位置做出的动作不会使蓝牙信号强度突然大于或等于解锁阈值的目标阈值,因此不会触发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操作。
S704,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减小至某一阈值时,断开目标车辆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并将解锁阈值由目标阈值减小至初始阈值。
该步骤中,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减小至某一阈值,说明用户已经远离了目标车辆,此时可通过将解锁阈值由目标阈值减小至初始阈值,使得解锁阈值被向外恢复到如图8所示的实线处,从而完成一次对目标车辆的解落锁控制。
由本实施例可看出,将解锁阈值由初始阈值增大至目标阈值后,如果用户在同一位置做出可能影响蓝牙信号强度的动作(比如转身等)时,由于落锁阈值和解锁阈值之间的差值增大,使得蓝牙信号强度的改变仍然达不到调整后的解锁阈值的目标阈值(即图8所示虚线处),也就是说,用户在同一位置做出的动作不会使蓝牙信号强度突然大于或等于解锁阈值的目标阈值,因此不会触发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操作。从而提升对目标车辆的控制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可看出,如果以蓝牙连接到蓝牙断开(即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作为一次解落锁周期,那么一次解落锁周期内,仅会调整解锁阈值或者落锁阈值中的一个。当调整解锁阈值时,用户从A区向外移动,只有蓝牙信号强度达到图8所示的虚线处,才会触发落锁操作。当调整落锁阈值时,用户从C区向内移动,只有蓝牙信号强度达到图6所示的虚线处,才会触发解锁操作。由于解锁阈值和落锁阈值之间的差值变大,因此允许用户进行小范围动作(如可能影响蓝牙信号强度的转身动作等)的范围扩大,避免小范围动作频繁触发解落锁的情况。
综上,已经对本主题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以上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91,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
第一调整模块92,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第二执行模块93,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所述第一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所述第二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所述落锁阈值小于所述解锁阈值;
所述第一调整模块92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减小至所述目标阈值;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增大至所述目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所述第一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所述第二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所述落锁阈值小于所述解锁阈值;
所述第一调整模块92包括:
第二调整单元,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增大至所述目标阈值;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减小至所述目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所述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之前,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相距第一预设距离时的所述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第二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相距第二预设距离时的所述信号强度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信号强度达到所述解锁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建立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连接;
断开模块,在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达到所述落锁阈值的触发条件时,断开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所述近距离无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所述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之后,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目标阈值调整为所述初始阈值。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装置,通过在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然后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并当检测到第一参数达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可见,该装置能够在对目标车辆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后,通过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使得第二控制操作的触发门槛得以提升,避免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过小时频繁触发对目标车辆的控制操作(第一控制操作或者第二控制操作),从而提升对目标车辆进行控制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上述车辆控制装置能够用来实现前文所述的车辆控制方法,其中的细节描述应与前文方法部分描述类似,为避免繁琐,此处不另赘述。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设备,如图10所示。车辆控制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存储器1002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或数据。其中,存储器10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002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车辆控制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1002通信,在车辆控制设备上执行存储器1002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车辆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003,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004,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005,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1006。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车辆控制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且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车辆控制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
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然后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并当检测到第一参数达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可见,该技术方案能够在对目标车辆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后,通过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使得第二控制操作的触发门槛得以提升,避免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过小时频繁触发对目标车辆的控制操作(第一控制操作或者第二控制操作),从而提升对目标车辆进行控制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车辆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并具体用于执行:
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
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然后将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并当检测到第一参数达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目标车辆执行与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可见,该技术方案能够在对目标车辆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后,通过增大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使得第二控制操作的触发门槛得以提升,避免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过小时频繁触发对目标车辆的控制操作(第一控制操作或者第二控制操作),从而提升对目标车辆进行控制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
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所述第一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所述第二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所述落锁阈值小于所述解锁阈值;
所述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包括:
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减小至所述目标阈值;
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增大至所述目标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所述第一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所述第二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所述落锁阈值小于所述解锁阈值;
所述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包括:
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增大至所述目标阈值;
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减小至所述目标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相距第一预设距离时的所述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相距第二预设距离时的所述信号强度为第二信号强度阈值;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包括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信号强度达到所述解锁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建立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近距离无线连接;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达到所述落锁阈值的触发条件时,断开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所述近距离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目标阈值调整为所述初始阈值。
8.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
第一调整模块,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第二执行模块,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所述第一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所述第二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所述落锁阈值小于所述解锁阈值;
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减小至所述目标阈值;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增大至所述目标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控制操作为落锁操作,所述第一参数阈值为落锁阈值;所述第二控制操作为解锁操作,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为解锁阈值;所述落锁阈值小于所述解锁阈值;
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包括:
第二调整单元,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增大至所述目标阈值;若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则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初始阈值减小至所述目标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所述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之后,将所述第二参数阈值由所述目标阈值调整为所述初始阈值。
12.一种车辆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
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13.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流程:
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参数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一控制操作;
将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二参数阈值由初始阈值调整为目标阈值,以增大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和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参数达到所述目标阈值的触发条件时,对所述目标车辆执行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对应的第二控制操作。
CN202210408294.6A 2022-04-19 2022-04-19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872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8294.6A CN114872659B (zh) 2022-04-19 2022-04-19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8/299,261 US20230331188A1 (en) 2022-04-19 2023-04-12 Vehicle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EP23168783.1A EP4265484A1 (en) 2022-04-19 2023-04-19 Vehicle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8294.6A CN114872659B (zh) 2022-04-19 2022-04-19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2659A CN114872659A (zh) 2022-08-09
CN114872659B true CN114872659B (zh) 2023-03-10

Family

ID=8266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8294.6A Active CN114872659B (zh) 2022-04-19 2022-04-19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1188A1 (zh)
EP (1) EP4265484A1 (zh)
CN (1) CN1148726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7478A (ja) * 2001-01-30 2002-08-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施解錠装置
JP2004044233A (ja) * 2002-07-11 2004-02-12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施解錠制御装置
JP6159673B2 (ja) * 2014-03-25 2017-07-05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車載用制御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7128884A (ja) * 2016-01-19 2017-07-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6258989B2 (ja) * 2016-02-12 2018-01-10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CN110603176B (zh) * 2017-06-02 2022-04-26 株式会社电装 接收范围可变系统、车辆控制装置及便携设备
US10716068B2 (en) * 2017-10-13 2020-07-14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Power saving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in localization systems
DE102018210072B4 (de) * 2018-06-21 2020-08-2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Kalibrieren eines funkbasierten schlüssellosen Zugangssystems eines Kraftfahrzeugs, Zugangssystem und Kraftfahrzeug
CN110930547A (zh) * 2019-02-28 2020-03-27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门解锁方法及装置、系统、车、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E102021203958A1 (de) * 2020-05-25 2021-11-25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r Authentifizier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14347948B (zh) * 2022-01-19 2023-03-2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99647A (zh) * 2022-01-27 2022-04-0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小程序的无感入车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2659A (zh) 2022-08-09
US20230331188A1 (en) 2023-10-19
EP4265484A1 (en)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1405A (zh) 管理在多模式通信设备中扫描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信号
EP3633880B1 (en)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200132B (zh) 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50288792A1 (en) Bi-level bi-class thermal mitigation technique for single/multi-sim devices
CN104767863A (zh) 终端屏幕的解锁方法及终端
CN105142188A (zh) 一种网络制式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76258A (zh) 安卓应用程序的安全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872659B (zh)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026407B2 (ja)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セキュリティ制御方法
US20170302773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security control method, and security control code
CN110059548B (zh) 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260734B (zh) Mimo功能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45603B (zh) 基于蓝牙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873856B (zh) 应用图标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7509223B (zh) 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4038618A (zh) 一种权限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54999A (zh) 终端及其基于环境信息的解锁方法、存储装置
CN105574377B (zh) 一种基于小区全球识别码的锁定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830103B (zh) 一种自动化生成用户隐私策略的方法及其装置、手持设备
CN106708393B (zh) 移动设备息屏状态下功能的快捷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11107224A (zh) 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57059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4828001A (zh)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080242266A1 (en) Mobile terminal
Ho et al. An intelligent IMM-REKF algorithm for mobile tracking in probabilistic NLOS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