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9635A -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9635A
CN114869635A CN202210170820.XA CN202210170820A CN114869635A CN 114869635 A CN114869635 A CN 114869635A CN 202210170820 A CN202210170820 A CN 202210170820A CN 114869635 A CN114869635 A CN 114869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ecmo
interface
fa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08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俊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1708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96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9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9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0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 A61G10/005Isolators, i.e. enclosures generally comprising flexible walls for maintaining a germ-free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2Stretchers with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10/0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 A61G2210/2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for dialy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包括转运床,在转运床上设有隔离罩和负压设备,所述转运床一侧设有与隔离罩相配合的ECMO转运架,在ECMO转运架上设有与隔离罩相连通的ECMO模块,在转运床上设有与隔离罩相配合的负压设备和支持模块,本发明通过隔离罩作为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对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员进行转运,隔离罩可以分为外壳体和内壳体单元两个部分,内壳体收到污染时可直接剥离,而外壳体通过消毒之后继续使用,可有效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应对流行传染病的过程中,对医学观察人员、疑似患者及确诊者的运送和转运提出了更专业、更可靠的要求,以避免医护人员在运送和照顾病患的过程中被感染。负压救护车和负压隔离充气担架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运输设备,一般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是在救护车的车厢内安装负压设备,安装负压设备的输出端与排气口连通,将车厢内部的空气引导至车厢外部,车厢处于负压状态,内部的气流向一定方向流动并排出车厢外部,从而降低呼吸或飞沫感染一户人员的纪律。而负压隔离充气担架的原理与负压救护车相似,即在担架上加设负压仓,把病人置于负压仓内,当将担架搬运至救护车或其他转运工具上时,负压仓内的气体直接排出到车厢外部,这样医护人员与病患不处于同一空间内,更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但是,使用负压救护车转运时,患者和医护人员同处于同一车厢内,虽然有负压层流的作用限制空气的流动,也可能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而负压隔离充气担架的体积过小,仅有容纳单人的空间,对于重症患者,往往需要呼吸机、ECMO等大型呼吸支持装置,而这些设备无法放入负压仓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隔离罩作为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对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员进行转运,隔离罩可以分为外壳体和内壳体单元两个部分,内壳体收到污染时可直接剥离,而外壳体通过消毒之后继续使用,可有效节省成本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包括转运床,在转运床上设有隔离罩和负压设备,所述转运床一侧设有与隔离罩相配合的ECMO转运架,在ECMO转运架上设有与隔离罩相连通的ECMO模块,在转运床上设有与隔离罩相配合的负压设备和支持模块。
优选的,所述转运床包括床板,在床板上设有滑动板夹层,滑动板夹层内设有滑动板,在床板侧面设有与滑动板相配合的滑动板驱动机构和滑动板锁紧机构;还包括支腿,在支腿上设有万向轮,在支腿上设有铰接的配重板,还设有与配重板相配合的磁铁块。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两端设有与支持模块相连通的头枕气囊,头枕气囊通过输气管相连通,输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在滑动板内设有与支持模块相连通的床板气囊,头枕气囊与床板气囊不连通。
优选的,所述床板侧面设有与滑动板驱动机构相配合的主动链,在主动链上设有滑动板连杆。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驱动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车体的车架底部的第一连杆轴、安装在第一连杆轴中部的第一主链轮、通过第一滚子链与第一主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出链轮、套设在第一动力输出链轮的移动板电机;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链轮组件;每组第一链轮组件包括第一外侧主链轮、第一从链轮、第一传动滚子链;所述第一外侧主链轮套设在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从链轮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外侧主链轮、第一从链轮上适配有第一传动滚子链,且所述上、下移动板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块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一传动滚子链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锁紧机构锁定在上移动布的接送侧或松开锁定后随上移动布移动;所述锁紧条驱动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车体的车架底部的第二连杆轴、安装在第二连杆轴中部的第二主链轮、通过第二滚子链与第二主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二动力输出链轮、套设在第二动力输出链轮的锁紧条电机;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链轮组件;每组第二链轮组件包括第二外侧主链轮、第二从链轮、第二传动滚子链;所述第二外侧主链轮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从链轮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外侧主链轮、第二从链轮上适配有第二传动滚子链,且所述锁紧条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块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二传动滚子链上。
优选的,所述隔离罩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上开设有外门帘和外门通气孔,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同时作为内壳体的外侧,所述外壳体的内侧上开设有中门帘和中门通气孔,所述内壳体的内侧上开设有内门帘,所述内壳体的侧面设有连通内壳体内部的负压设备,所述内壳体内壁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内壳体内设有负压检测单元,所述负压设备上设有控制器,所述负压检测单元和负压设备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外门通气孔和中门通气孔加装高效过滤模块,一是用于过滤病毒、粉尘等颗粒物,确保隔离罩内空气的洁净,二是用于形成内壳体、外壳体及门外空间的负压梯度。
所述第一接杆连接块、第二接杆连接块为截面呈U的薄壁式构件。
优选的,所述可折叠式接杆组件中间固定件为接杆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支承件是一个由右盖板、设置于右盖板周向边缘且朝向第二端方向延伸的周向端围护板I构成的盖式结构,所述右盖板设置有负压生成系统连接孔;所述第二端支承件是一个由左盖板、设置于左盖板周向边缘且朝向第一端方向延伸的周向端围护板II构成的盖式结构,所述左盖板设置有透明舱体操作配合孔。
优选的,所述负压设备采用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包括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安装于外壳的控制面板,其连接于控制模块;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电池,其连接于控制模块;设置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转接腔室,所述转接腔室的风扇安装侧壁设置有转接腔室第三接口、转接腔室第四接口,所述转接腔室第三接口、转接腔室第四接口之间设置有转接腔室第一接口、转接腔室第二接口;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的接口I连接防毒面I,所述第一风扇的接口II连接转接腔室第一接口,而转接腔室第三接口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接口I连接防毒面具II,所述第二风扇的接口II连接转接腔室第二接口,而转接腔室第四接口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I,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当防毒面具I、防毒面具II分别通过导气管连接到透明舱体,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I分别安装过滤罐,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实现透明舱体正压送风,此时工作模式为正压模式;当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I分别通过导气管连接透明舱体,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实现透明舱体负压送风,此时工作模式为负压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负压隔离装置可以作为正负压隔离舱对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员进行转运,而隔离罩可以分为外壳体和内壳体两个部分,内壳体被污染后直接抛弃,而外壳体可以回收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节省负压隔离舱的使用成本,负压隔离装置通过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可以轻松实现折叠与收纳,降低整体的空间占用,使用时伸展开来能够对负压隔离舱的外构造单元起到有效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转运床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配重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移动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滑动板夹层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隔离罩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可折叠式接杆组件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负压设备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支撑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9所示: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包括转运床1,在转运床1上设有隔离罩2和负压设备18,所述转运床1一侧设有与隔离罩2相配合的ECMO转运架3,在ECMO转运架3上设有与隔离罩2相连通的ECMO模块4,在转运床1上设有与隔离罩2相配合的负压设备18和支持模块5。
所述转运床1包括床板8,在床板8上设有滑动板夹层16,滑动板夹层内设有滑动板9,在床板8侧面设有与滑动板9相配合的滑动板驱动机构7和滑动板锁紧机构17;还包括支腿1,在支腿1上设有万向轮18,在支腿1上设有铰接的配重板19,还设有与配重板19相配合的磁铁块20。
所述滑动板9两端设有与支持模块5相连通的头枕气囊902,头枕气囊902通过输气管相连通,输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在滑动板9内设有与支持模块5相连通的床板气囊901,头枕气囊902与床板气囊901不连通。
所述床板8侧面设有与滑动板驱动机构7相配合的主动链14,在主动链14上设有滑动板连杆903。
所述滑动板驱动机构7包括纵向设置在车体的车架底部的第一连杆轴、安装在第一连杆轴中部的第一主链轮、通过第一滚子链与第一主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出链轮、套设在第一动力输出链轮的移动板电机;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链轮组件;每组第一链轮组件包括第一外侧主链轮、第一从链轮、第一传动滚子链;所述第一外侧主链轮套设在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从链轮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外侧主链轮、第一从链轮上适配有第一传动滚子链,且所述上、下移动板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块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一传动滚子链上
所述滑动板锁紧机构6锁定在上移动布的接送侧或松开锁定后随上移动布移动;所述锁紧条驱动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车体的车架底部的第二连杆轴、安装在第二连杆轴中部的第二主链轮、通过第二滚子链与第二主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二动力输出链轮、套设在第二动力输出链轮的锁紧条电机;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链轮组件;每组第二链轮组件包括第二外侧主链轮、第二从链轮、第二传动滚子链;所述第二外侧主链轮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从链轮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外侧主链轮、第二从链轮上适配有第二传动滚子链,且所述锁紧条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块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二传动滚子链上。
该负压隔离装置的负压生成系统3设置有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30,该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30具有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30a,而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30a的控制面板30b,控制面板30b连接于控制模块,该控制面板设置有机械按钮来操作设备,模式转换按钮可以利用控制模块控制风机不同工作模式来满足正压和负压调整,而该控制面板处设置有显示屏,该显示屏连接于控制模块,以便于显示相关工作参数。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电池30c连接于控制模块。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安装有第一风扇30d,例如台达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的接口I连接防毒面具I30d-1,所述第一风扇的接口II连接转接腔室第一接口30f-1,而转接腔室第三接口30f-3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30d-,所述连接接头I通过连接管而连接于透明舱体。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还安装有第二风扇30e,例如台达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接口I连接防毒面具II30e-1,所述第二风扇的接口II连接转接腔室第二接口30f-,而转接腔室第四接口30f-4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I30e-,所述连接接头II通过连接管而连接于透明舱体,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风扇、第二风扇。
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通过电机压板30h配合围绕转接腔室第一接口30f-1、转接腔室第二接口30f-的固定柱30i而安装于转接腔室的风扇安装侧壁,由于转接腔室第一接口30f-1、转接腔室第二接口30f-背离转接腔室内腔一侧设置有风扇装配环形装配凹槽,而每个接口处的风扇装配环形凹槽围绕有多根固定柱来卡接电机压板的卡接孔,从而可以较好的将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安装就位于风扇安装侧壁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由于各自均有驱动电机,可以各自独立工作,正负压切换是通过调节管道在主机的安装口来实现的,从而可以对透明舱体实现正负压调节。
该双向调节正负压接阀整机的工作过程如下:两根导气管一端分别连接防毒面具I3、防毒面具II,另一端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连接接头II分别安装过滤罐,通过主机界面“模式”按键将模式设置为“正压”模式,键启动风机,此时工作模式为正压模式。
两根导气管一端分别连接接头I30、连接接头II30,另外一端连接透明舱体,通过主机界面“模式”按键将模式设置为“负压”模式,然后启动风机,此时工作模式为负压模式。图1中,主机侧面安装导气管时,模式为负压状态,主机上无需碳罐。
该负压隔离装置还包括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固定组件4,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固定组件具 有安装于第一端支承件和第二端支承件的端锁紧机构40,该端锁紧机构具有锁扣座40a, 该锁扣座安装有锁扣螺丝40b,锁扣螺丝连接有锁扣旋钮40c,通过旋转锁扣旋钮可以锁 紧或者松开可折叠式接杆组件。而设置于透明舱体所设支承杆的可折叠式接杆组件中间固 定件,该中间固定件41为接杆扣,通过C型扣接口可以方便置入或者取出可折叠式接杆 组件的杆件,这里的接杆扣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以利于产生形变。
所述可折叠式接杆组件1在第一端支承件和第二端支承件之间设置有两组,图5的两组支撑件处于折叠状态,每组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包括:第一接杆连接块10,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右接杆I10a,所述第一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中接杆10b。长度大于第一接杆连接块的第二接杆连接块11,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右接杆II11a,所述第二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于中接杆10b。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杆连接块10、第二接杆连接块11为截面呈U的薄壁式构件。
所述第一端支承件10是一个由右盖板100、设置于右盖板周向边缘且朝向第二端方向延伸的周向端围护板I101构成的盖式结构,所述右盖板设置有负压生成系统连接孔。参见图7,第二端支承件11是一个由左盖板110、设置于左盖板周向边缘且朝向第一端方向延伸的周向端围护板构成的盖式结构,所述左盖板设置有透明舱体操作配合孔。
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负压隔离装置的角度调节装置,其包括用于承载负压隔离装置的底部承载体5以及设置于底部承载体的角度调节装置6。
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于推动装置安装座6a的伸缩推动装置6b,该伸缩推动装置包括但不仅限于推动缸,推动缸的类型可以是推动气缸或者液压推动缸,所述推动装置安装座通过转动机构6d可转动地安装有抬升架6c,这里的转动机构6d为转轴,由于抬升架的两个转动臂通过转轴安装于推动装置安装座的两个端部,这样可以自由转动,从而方便抬升架抬起或者降下,需要注意的是,在抬升架的抬升臂端部设置有转轴安装块6c-,而抬升架的架杆采用U型杆,这样在降下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底部承载载体的横向杆直接内置于U型杆的U型槽内,所述伸缩推动装置6b的自由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抬升架,由于伸缩推动装置6b的出现,可以通过伸缩推动装置的展开实现抬升架抬起,这样可以让抬升架与底部承载体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从而让放置于底部承载体的负压隔离装置同步实现一定夹角,以便于病人不完全处于平躺状态,而本隔离舱可调节角度载体的使用状态。
所述底部承载体为框架结构,一个长方形框架(由两个沿着底部承载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横向杆以及布置于两个横向杆端部的纵向杆构成)结合内部的中间连接条来构成的框架结构可以让负压隔离装置平放于底部承载体之上,当然,可以将底部承载体直接设计为平板状结构,也可以实现负压隔离装置的角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架为U型架,即由两个转动臂6c-和布置于转动臂端部的抬升横向支撑臂6c-3,该抬升架通过U型架的两个转动臂连接于推动装置安装座的两个端部,在抬升架完全水平放置的情况下,由于抬升架的U型槽可以置放底部承载体的横向杆,且抬升架设置有避让底部承载体的缺口等结构,不会出现抬升架无法平置的问题。而推动装置安装座和抬升架设置有伸缩推动装置安装悬臂6e可以很好的固定推动装置,以方便进行伸缩作业。
在隔离罩外设有隔离舱室,医护人员进入隔离舱室:完成防护的医护人员想进入隔离舱室首先拉开外壳体的外侧上的外门帘;外门帘被打开后,医护人员进入外壳体内后关闭外门帘。然后医护人员拉开中门帘,进入内壳体后关闭中门帘。在医护人员通过双罩体负压隔离门进入内壳体的过程中,会导致外界洁净空气进入外壳体及内壳体内,但持续工作的负压设备会通过抽换内壳体内空气以及中门通气孔而形成持续负压,确保内壳体和外壳体内空气的洁净。
随后,医护人员再拉开内壳体内侧的内门帘,内门帘被打开后,医护人员进入隔离舱室后关闭内门帘。在医护人员从内壳体中进入隔离舱室的过程中,会导致带有病毒的隔离舱室内空气通过内门帘进入内壳体,造成内壳体内短暂失压,但因为中门通气孔上安装有高效过滤模块,因失压导致微量通过中门通气孔进入外壳体的空气得到过滤,确保隔离舱室内病毒污染的空气仅能到达内壳体内,外壳体中的空气是洁净的。进入内壳体内的隔离舱室内病毒污染的空气通过负压设备持续抽取过滤与消毒后去除病毒,从而确保隔离舱室内病毒污染的空气被屏蔽于舱室内而不会逃逸到舱室外环境。
医护人员出隔离区:医护人员想出隔离区时,首先拉开内壳体内侧的内门帘,内门帘被打开后,医护人员进入内壳体,关闭内门帘,等待负压检测单元显示内壳体内的压力达到压力设定阈值时,医护人员进行喷洒消毒,脱防护服。之后医护人员再拉开外壳体内侧的中门帘,中门帘被打开后,医护人员进入外壳体内后关闭中门帘,医护人员进行手部消毒。最后,医护人员拉开外壳体的外侧上的外门帘,医护人员出外壳体后,关闭外门帘。通过负压设备上的控制开关启动内壳体内的紫外消毒灯,进行一个时间周期的内壳体内壁消毒。
当负压隔离装置放置于隔离舱可调节角度载体之后,通过伸展伸缩推动装置可以让抬升架绕着转动轴顺时针抬起,
第一风扇、第二风扇通过电机压板30h配合围绕转接腔室第一接口30f-1、转接腔室第二接口30f-的固定柱30i而安装于转接腔室的风扇安装侧壁,由于转接腔室第一接口30f-1、转接腔室第二接口30f-背离转接腔室内腔一侧设置有风扇装配环形装配凹槽,而每个接口处的风扇装配环形凹槽围绕有多根固定柱来卡接电机压板的卡接孔,从而可以较好的将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安装就位于风扇安装侧壁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由于各自均有驱动电机,可以各自独立工作,正负压切换是通过调节管道在主机的安装口来实现的,从而可以对透明舱体实现正负压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方案及效果,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与改进,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包括转运床(1),在转运床(1)上设有隔离罩(2)和负压设备(18),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1)一侧设有与隔离罩(2)相配合的ECMO转运架(3),在ECMO转运架(3)上设有与隔离罩(2)相连通的ECMO模块(4),在转运床(1)上设有与隔离罩(2)相配合的负压设备(18)和支持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床(1)包括床板(8),在床板(8)上设有滑动板夹层(16),滑动板夹层内设有滑动板(9),在床板(8)侧面设有与滑动板(9)相配合的滑动板驱动机构(7)和滑动板锁紧机构(17);还包括支腿(1),在支腿(1)上设有万向轮(18),在支腿(1)上设有铰接的配重板(19),还设有与配重板(19)相配合的磁铁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9)两端设有与支持模块(5)相连通的头枕气囊(902),头枕气囊(902)通过输气管相连通,输气管上设有电磁阀,在滑动板(9)内设有与支持模块(5)相连通的床板气囊(901),头枕气囊(902)与床板气囊(901)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8)侧面设有与滑动板驱动机构(7)相配合的主动链(14),在主动链(14)上设有滑动板连杆(9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2)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上开设有外门帘和外门通气孔,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同时作为内壳体的外侧,所述外壳体的内侧上开设有中门帘和中门通气孔,所述内壳体的内侧上开设有内门帘,所述内壳体的侧面设有连通内壳体内部的负压设备(13),所述内壳体内壁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内壳体内设有负压检测单元,所述负压设备上设有控制器,所述负压检测单元和负压设备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外门通气孔和中门通气孔加装高效过滤模块,一是用于过滤病毒、粉尘等颗粒物,确保隔离罩内空气的洁净,二是用于形成内壳体、外壳体及门外空间的负压梯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杆连接块(120)、第二接杆连接块(121)为截面呈U的薄壁式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式接杆组件中间固定件为接杆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支承件(10)是一个由右盖板(100)、设置于右盖板周向边缘且朝向第二端方向延伸的周向端围护板I(101)构成的盖式结构,所述右盖板设置有负压生成系统连接孔;所述第二端支承件(11)是一个由左盖板(110)、设置于左盖板周向边缘且朝向第一端方向延伸的周向端围护板II(111)构成的盖式结构,所述左盖板设置有透明舱体操作配合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设备(13)采用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30),包括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30a);安装于外壳的控制面板(30b),其连接于控制模块;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电池(30c),其连接于控制模块;设置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转接腔室(30f),所述转接腔室的风扇安装侧壁设置有转接腔室第三接口(30f-3)、转接腔室第四接口(30f-4),所述转接腔室第三接口(30f-3)、转接腔室第四接口(30f-4)之间设置有转接腔室第一接口(30f-1)、转接腔室第二接口(30f-2);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第一风扇(30d),所述第一风扇的接口I连接防毒面I(30d-1),所述第一风扇的接口II连接转接腔室第一接口(30f-1),而转接腔室第三接口(30f-3)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30d-2);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第二风扇(30e),所述第二风扇的接口I连接防毒面具II(30e-1),所述第二风扇的接口II连接转接腔室第二接口(30f-2),而转接腔室第四接口(30f-4)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I(30e-2),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当防毒面具I(30d-1)、防毒面具II(30e-1)分别通过导气管连接到透明舱体,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30d-2)、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I(30e-2)分别安装过滤罐(30g),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实现透明舱体正压送风,此时工作模式为正压模式;当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30d-2)、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I(30e-2)分别通过导气管连接透明舱体,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实现透明舱体负压送风,此时工作模式为负压模式。
CN202210170820.X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Pending CN114869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0820.XA CN114869635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0820.XA CN114869635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9635A true CN114869635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0820.XA Pending CN114869635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963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59895U (zh) * 2015-12-25 2016-07-06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枕垫可调的产科用床
CN110638581A (zh) * 2019-08-28 2020-01-03 李淼 一种防感染医用转运床
CN212118450U (zh) * 2020-03-17 2020-12-11 阮宗发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CN213807365U (zh) * 2020-06-22 2021-0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双罩体负压隔离门装置
CN113288656A (zh) * 2021-06-22 2021-08-24 上海医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负压隔离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59895U (zh) * 2015-12-25 2016-07-06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枕垫可调的产科用床
CN110638581A (zh) * 2019-08-28 2020-01-03 李淼 一种防感染医用转运床
CN212118450U (zh) * 2020-03-17 2020-12-11 阮宗发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CN213807365U (zh) * 2020-06-22 2021-0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双罩体负压隔离门装置
CN113288656A (zh) * 2021-06-22 2021-08-24 上海医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负压隔离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4748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inuous access to an isolation space while maintaining isolation
US6001057A (en) Self-contained isolation and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US7479103B2 (en) Portable isolation enclosure
US7503890B2 (en) Collapsible patient isolation pod
EP3373882B1 (en) Patient isolator
JP2001525209A (ja) 隔離バッグ
CN114869635A (zh) 一种重症新冠肺炎ecmo转运专用负压隔离装置
CN212466433U (zh)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可移动医疗舱
CN113288656B (zh) 负压隔离舱
CN212038061U (zh) 多功能可移动防护隔离舱
CN212478677U (zh) 负压气闸室和试验室系统
CN111528772A (zh) 磁控胶囊胃镜检查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59593A (zh) 一种带负压隔离舱的对接设备
CN211985971U (zh) 一种负压转运防护车
JPH11290383A (ja) クリーン患者搬送容器
CN113520758A (zh) 正负压运送舱
CN108451730B (zh) 一种加装有收缩雨棚的医用担架推车的工作方法
CN113509339A (zh)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可移动医疗舱
CN111184957A (zh) 一种基于可控机动平台的生化防护装置
CN220981554U (zh) 一种正负压双模式隔离罩
CN215081447U (zh) 一种感染科用隔离装置
CN213250491U (zh) 用于传染病人的转运病床
CN219166916U (zh) 隔离患者转运拖车
CN217091255U (zh) 一种防护隔离头罩
CN217138485U (zh) 通风净化机、转运担架及转运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