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9038A -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9038A
CN114869038A CN202210407051.0A CN202210407051A CN114869038A CN 114869038 A CN114869038 A CN 114869038A CN 202210407051 A CN202210407051 A CN 202210407051A CN 114869038 A CN114869038 A CN 114869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heating
far infrared
fluid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70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军民
康大君
谢金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e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e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e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e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70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90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9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9038A/zh
Priority to CN202320077795.0U priority patent/CN219165851U/zh
Priority to CN202310037922.9A priority patent/CN116114988A/zh
Priority to JP2023067522A priority patent/JP2023158661A/ja
Priority to EP23168358.2A priority patent/EP4265149A1/en
Priority to US18/302,026 priority patent/US20230329410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A45D20/122Diffusers, e.g. for variable air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D
    • A45D2200/20Additional enhancing means
    • A45D2200/205Radiation, e.g. UV, infra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59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 A61N2005/06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far infrared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包括:本体,本体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流动路径,流体流动路径由流体入口延伸至流体出口;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带动流体由流体入口向流体出口流动;加热机构,加热机构设于流体流动路径中,并用于加热流体流动路径中的流体;其中,加热机构包括散热组件和加热体,散热组件表面设有红外涂层,加热体被配置于加热散热组件。本发明中通过加热体加热散热组件,热量传导至散热组件表面后,红外涂层将热量转化为远红外线辐射,散发至空间中,随后被人体吸收,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有益身体健康、提高使用舒适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发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产品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电器,数量庞大,使用广泛,常被用于头发护理、实验室、理疗室、工业生产、美工等多种领域,最主要的是应用于头发的干燥和定型。吹风机的结构大同小异,一般是由壳体、手柄、电动机、叶轮、加热元件、开关、电源线等组成,工作原理一般是电动机驱动转子带动叶轮旋转,当叶轮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由此形成的离心气流再由出风口吹出。
随着科技发展,吹风机逐渐也具有了理疗保健的功能,其原理为利用加热元件发射红外线照射人体,由于共振吸收,红外线激活了某些生物大分子,从而提高了生物分子活性。并且当红外线作用于人体中的水分子时,红外线与水分子产生共振,把某些缔合水分子的氢键打开,水的缔合大分子团发生裂解分离,由原来数十个或更多分子组成的水分子团簇变成由6至8个水分子组成的小团簇,即小分子团水。水分子簇越小,水分子所含有的氢键势能越高,水分子簇所具有的动量就越大,小分子团水所具有的溶解力、渗透力、代谢力、扩散力等物化性质均有所增强。小分子团水能够使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发生变化,减少水分子簇中水分子的个数,可以增加水的生物膜透过率,增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以达到改变生物体机能的效果。
对比文件一:如公开号为CN2137858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通过石墨烯加热并具有远红外理疗的恒温吹风机,包括主体、手柄、端盖,所述主体中间部外接有所述手柄,所述手柄安装有控制板,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主体一端,所述主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固定座中,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风扇,所述主体中间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装有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所述发热装置包含发热线圈,所述发热线圈的材质为石墨烯。
对比文件二:又如公开号为CN2123685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线吹风机,包括机体、吹风盖、外螺纹环和石墨烯芯片,所述吹风盖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环,所述外螺纹环螺纹插接在机体的出风端,所述吹风盖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石墨烯芯片放置在空腔的内部,所述石墨烯芯片的正面等距离的开设有通孔,所述空腔的内部放置有第一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的一侧与石墨烯芯片接触,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上述对比文件中的技术方案均存在缺陷:如对比文件一中的技术方案,其通过石墨烯制成的发热线圈发射红外线,根据热辐射定律,物体发射红外线的量与物体表面积有关,但发热线圈的表面积有限,这也决定了其发射的红外线同样有限;并且电流经过发热线圈时会产生感应电磁场,电流越大,感应的电磁场越大,强烈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这便与其理疗保健的目的相违背;如对比文件二中的技术方案,其通过加热蜂窝状的石墨烯芯片发射红外线,然而石墨烯芯片不仅体积庞大,引起的风阻大,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其热容量较高、热量传导速度慢,为日常使用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具备有益身体健康、提高使用舒适度的优点,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流体流动路径,所述流体流动路径由所述流体入口延伸至所述流体出口;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带动流体由所述流体入口向所述流体出口流动;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于所述流体流动路径中,并用于加热所述流体流动路径中的流体;
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散热组件和加热体,所述散热组件表面设有红外涂层,所述加热体被配置于加热所述散热组件。
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隔热圈,所述隔热圈环设于所述散热组件和本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本体设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设于所述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且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相连通以形成流体流动路径。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加热机构设于所述第二管体内。
优选地,所述散热组件的表面积为300平方厘米以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鳍体和两第二鳍体,两所述第二鳍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鳍体两侧,所述加热体设于所述第一鳍体和第二鳍体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鳍体和两第二鳍体表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鳍体大致呈圆管状,且所述第一鳍体的鳍片设于所述第一鳍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鳍体大致呈半圆管状,且所述第二鳍体的鳍片设于所述第二鳍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体与所述第一鳍体和第二鳍体的接触面均设有导热层。
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若干固定组件,若干固定组件呈周向均匀环绕设于所述散热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一鳍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鳍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中,通过在流体流动路径中设置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散热组件和加热体,加热体用于加热散热组件,热量传导至散热组件表面后,散热组件表面涂设的红外涂层将热量转化为远红外线辐射,散发至空间中,随后被人体吸收,使人体生物分子处于较高振动状态,可增加免疫新陈代谢等活动,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消炎消肿镇痛,达到了有益身体健康的效果。
二、本发明通过散热组件发射远红外线,散热组件为增强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通常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此同样可增加红外涂层的覆盖面积,有效增加了散热组件发射远红外线的量级,同时散热组件不会产生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同样达到了有益身体健康的效果。
三、本发明中,散热组件由第一鳍体和两第二鳍体组成,第一鳍体和两第二鳍体大致呈圆管状,不会阻碍气流的流动,可有效减少噪音干扰,同时体积小巧,热量传导速度快,可有效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散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发射率曲线测试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分光积分发射率曲线测试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本体;11、流体入口;12、流体出口;13、第一管体;14、第二管体;15、手持部;16、壳体;17、固定圈;18、线缆;19、导向件;2、输送机构;21、风机;22、减震圈;3、加热机构;31、散热组件;311、第一鳍体;312、第二鳍体;32、加热体;33、隔热圈;34、固定组件;341、第一固定板;342、第二固定板;4、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包括:
本体1,本体1具有流体入口11、流体出口12和手持部15,且本体1内设有第一管体13和第二管体14,第一管体13和第二管体14分别设于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且第一管体13与第二管体14相连通以形成流体流动路径;
输送机构2,输送机构2带动流体由流体入口11向流体出口12流动;
加热机构3,加热机构3设于流体流动路径中,并用于加热流体流动路径中的流体,加热机构3包括散热组件31和加热体32,散热组件31表面设有红外涂层,加热体32被配置于加热散热组件31,热量传导至散热组件31表面后,红外涂层将热量转化为远红外线辐射,散发至空间中,随后被人体吸收,使人体生物分子处于较高振动状态,可增加免疫新陈代谢等活动,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消炎消肿镇痛,达到了有益身体健康的效果。
更具体地,第一管体13大致呈漏斗型,且靠近流体入口11的一端偏小,用于安装输送机构2,并且输送机构2大致封堵第一管体13偏小的一端,第二管体14于靠近流体出口12一端设有阻风板,阻风板大致封闭流体出口12,仅保留部分弧形通路,从而对气流进行压缩,提高风速和风量。
更具体地,输送机构2包括风机21和减震圈22,减震圈22设于风机21和第一管体13之间,不仅可提高封堵效果,使气流从风机21处穿过,并且可减弱风机21运转时的震动,减少噪音。
更具体地,所述散热组件31的表面积为300平方厘米以上,故设于散热组件31表面的红外涂层面积同样为300平方厘米以上,以此增加红外涂层的覆盖面积,根据热辐射定律,物体发射红外线的量与物体表面积有关,因此可有效增加散热组件发射远红外线的量级。
更具体地,散热组件31包括第一鳍体311和两第二鳍体312,第一鳍体311大致呈圆管状,且第一鳍体311的鳍片呈辐射状均匀排布于第一鳍体311的内表面,第二鳍体312大致呈半圆管状,且第二鳍体312的鳍片呈辐射状均匀排布于第二鳍体312的外表面,加热体32设于第一鳍体311的外表面,随后两第二鳍体312分别由两侧与第一鳍体311固定连接,使得加热体32分别与第一鳍体311和两第二鳍体312的表面相接触;圆管状的散热组件31可使得气流顺畅穿过,并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程度的增加热传导面,使得加热体32更快的加热第一鳍体311和第二鳍体312,以散发远红外线,而鳍体可增加散热组件31与空气的接触面,也即红外涂层的面积,以此增加远红外线的发射量。
更具体地,第一鳍体311的鳍片间隔角度为5°至7°,第二鳍体312的鳍片间隔角度为3°至5°,减少鳍片间距可在相同体积内容纳更多鳍片,从而有效增加表面积,但间距过小会使得风道尺寸减小,风阻增加,不利于散热组件31与气流的热交换。
更具体地,因加热体32与散热组件31的接触面并非充分接触,其存在缝隙和诸多细微坑槽,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利于加热体32与散热组件31之间的热传导,因此,加热体32与第一鳍体311和第二鳍体312的接触面均设有导热层,导热层为导热硅脂、导热硅胶、导热泥和导热凝胶的其中一种,可有效填充加热体32与散热组件31之间的缝隙,并利用自身的热传导性,提高加热体32与散热组件31的热交换效率。
更具体地,第一鳍体311和第二鳍体312由铜、铝、铁合金或陶瓷制成,本实施例选用的材料为铝。
更具体地,加热体32为电热膜、PTC发热体和MCH发热体其中的一种,本实施例选用的加热体32为电热膜。
更具体地,加热机构3还包括隔热圈33,隔热圈33环设于散热组件31和本体1之间,以此防止加热机构3的热量传导至外壳,避免烫伤人体。
更具体地,加热机构3还包括若干固定组件34,若干固定组件34呈周向均匀环绕设于散热组件31上。
更具体地,本体1设有导向件19,导向件19设于若干固定组件34的中心处,导向件19大致呈圆锥状,并且其较大的一端与第二管体14的阻风板相接触,不仅可支撑固定组件34,并且气流经由导向件19向四周扩散,以便于从阻风板的开口处排出。
更具体地,若干固定组件34分别与导向件19和隔热圈33相接触,以提供支撑固定散热组件31。
更具体地,固定组件34包括第一固定板341和第二固定板342,第一固定板341设于第一鳍体311的内侧,第二固定板342设于第二鳍体312的外侧,且第二固定板342与第一固定板341固定连接。
更具体地,手持部15内设有主控板4和线缆18,主控板4分别与风机21和加热体32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输送组件2的送风量和加热组件3的温度,手持部15表面设有按钮,按钮与主控板4相连接以启停和控制吹风机,线缆与主控板4电性连接,并连接有插头(图未示出),以便为吹风机供电。
更具体地,本体1由两壳体16固定连接形成,手持部15下端设有固定圈17,线缆19由固定圈17处穿过与主控板4连接,固定圈17不仅用于固定两壳体16,同时固定圈17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以便主控板4散热。
请参阅图5,本发明的发射率曲线测试图。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红外辐射源,其辐射频带很宽。无论肤色如何,活体皮肤的发射率为98%。人体表面的热辐射波常在2.5μm至15μm范围,峰值波长约在9.3μm处。根据热传导定律可知,人体同时又是良好的红外吸收体,吸收波以8μm至14μm为主。红外辐射吸收的机制是通过人体组织中C-H、O-H键伸缩振动,C-C、C=C、C-O、C=O键及C-H、O-H键弯曲振动对应的谐振波,大部分在3μm至6μm波段。若辐射能促进上述的伸缩和弯曲振动的话,大约2μm至20.3μm波长的远红外辐射效果最好。由图上可知,本发明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符合这一波段,并且集中于7μm至11μm,最高发射率高达99%。
请参阅图6,本发明的分光积分发射率曲线测试图,其中①为黑体,②为本发明。黑体即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它能够吸收外来的全部电磁辐射,并且不会有任何的反射与透射,所以物理学家以此作为热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在400℃的条件下,本发明于6μm至11μm波段的发射率已十分接近于理想状态中的黑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具有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
流体流动路径,所述流体流动路径由所述流体入口(11)延伸至所述流体出口(12);
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带动流体由所述流体入口(11)向所述流体出口(12)流动;
加热机构(3),所述加热机构(3)设于所述流体流动路径中,并用于加热所述流体流动路径中的流体;
其中,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散热组件(31)和加热体(32),所述散热组件(31)表面设有红外涂层,所述加热体(32)被配置于加热所述散热组件(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3)还包括隔热圈(33),所述隔热圈(33)环设于所述散热组件(31)和本体(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有第一管体(13)和第二管体(14),所述第一管体(13)和第二管体(14)分别设于所述流体入口(11)和流体出口(12),且所述第一管体(13)与第二管体(14)相连通以形成流体流动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设于所述第一管体(13)内,所述加热机构(3)设于所述第二管体(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1)的表面积为300平方厘米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1)包括第一鳍体(311)和两第二鳍体(312),两所述第二鳍体(31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鳍体(311)两侧,所述加热体(32)设于所述第一鳍体(311)和第二鳍体(31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鳍体(311)和两第二鳍体(312)表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体(311)大致呈圆管状,且所述第一鳍体(311)的鳍片设于所述第一鳍体(31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鳍体(312)大致呈半圆管状,且所述第二鳍体(312)的鳍片设于所述第二鳍体(312)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32)与所述第一鳍体(311)和第二鳍体(312)的接触面均设有导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3)还包括若干固定组件(34),若干固定组件(34)呈周向均匀环绕设于所述散热组件(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4)包括第一固定板(341)和第二固定板(342),所述第一固定板(341)设于所述第一鳍体(311)的内侧,所述第二固定板(342)设于所述第二鳍体(312)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固定板(34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41)固定连接。
CN202210407051.0A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Pending CN1148690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7051.0A CN114869038A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CN202320077795.0U CN219165851U (zh) 2022-04-18 2023-01-10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CN202310037922.9A CN116114988A (zh) 2022-04-18 2023-01-10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JP2023067522A JP2023158661A (ja) 2022-04-18 2023-04-18 新型遠赤外線ドライヤー
EP23168358.2A EP4265149A1 (en) 2022-04-18 2023-04-18 Far infrared hair dryer
US18/302,026 US20230329410A1 (en) 2022-04-18 2023-04-18 Novel far infrared hair dry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7051.0A CN114869038A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9038A true CN114869038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998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7051.0A Pending CN114869038A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CN202320077795.0U Active CN219165851U (zh) 2022-04-18 2023-01-10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CN202310037922.9A Pending CN116114988A (zh) 2022-04-18 2023-01-10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7795.0U Active CN219165851U (zh) 2022-04-18 2023-01-10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CN202310037922.9A Pending CN116114988A (zh) 2022-04-18 2023-01-10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9410A1 (zh)
EP (1) EP4265149A1 (zh)
JP (1) JP2023158661A (zh)
CN (3) CN11486903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69337A1 (en) * 2006-11-29 2008-05-29 Duna Enterprises S.A. Halogen hair dryer
WO2020125807A1 (zh) * 2018-12-20 2020-06-25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吹风机及其作业控制和信息显示方法、存储介质
WO2020259165A1 (zh) * 2019-06-22 2020-12-30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器、电器设备、吹风机及负离子产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65149A1 (en) 2023-10-25
CN116114988A (zh) 2023-05-16
CN219165851U (zh) 2023-06-13
JP2023158661A (ja) 2023-10-30
US20230329410A1 (en) 2023-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3808U (zh) 一种电热风机
CN205338022U (zh) 远红外灯陶瓷理疗电吹风
CN114869038A (zh) 一种新型远红外吹风机
JP3130650U (ja) ドライヤー
CA2613724C (en) A reflection heating fan
WO2021227960A1 (zh) 干燥设备
CN2779303Y (zh) 电热风机
CN210696416U (zh) 一种无扇叶节能智能型吹风机
CN219083434U (zh) 一种两级制冷模组以及光子美容仪
CN2111677U (zh) 无风远红外干发器
CN210844999U (zh) 一种远红外光疗仪
CN112843489B (zh) 一种多功能能量传导仪
CN217695527U (zh) 石墨烯吹风机
CN218065069U (zh) 一种新型暖风机
CN220707305U (zh) 一种石墨烯吊顶灯
CN215776119U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的折叠手柄吹风机
JP3245012U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
CN214016417U (zh) 一种红外线电吹风机
CN215125141U (zh) 一种具备高风速风道的多功能吹风机
CN220859625U (zh) 一种热吹风机
CN216495623U (zh) 一种舒适型家用脱毛仪器
CN217854192U (zh) 脱毛仪
CN209857162U (zh) 一种带理疗功能的家用取暖器
CN217154313U (zh) 取暖设备
KR102200335B1 (ko) 히터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헤어 드라이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9